构建三大体系
- 格式:docx
- 大小:14.36 KB
- 文档页数:2
为你解读内控、合规、风险管理三⼤体系及其融合的⽬标与⽅式相关的专题内容,敬请留意公众号更新!01什么是“内控”、“合规”及“全⾯风险”?1、内部控制: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的规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2、合规:根据国资委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的通知的规定,合规,是指中央企业及其员⼯的经营管理⾏为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业准则和企业章程、规章制度以及国际条约、规则等要求。
3、全⾯风险:根据《中央企业全⾯风险管理指引》中定义的全⾯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化,建⽴健全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法。
02内控、合规、全⾯风险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什么?1、《中央企业全⾯风险管理指引》2006年6⽉,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企业开展全⾯风险管理⼯作,注重防范和控制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危害,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促进经营⽬标的实现。
《中央企业全⾯风险管理指引》中对风险的分类是把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1)战略风险是指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实现战略发展⽬标和实施发展规划的影响。
为减少这些影响,企业要结合市场情况保持企业的核⼼竞争优势,选择合适的产品组合,抓住发展机会,规避市场损失等⽅⾯的风险因素。
(2)财务风险包括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原材料或产品价格波动、信⽤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对企业现⾦流的影响,以及公司在理财⽅⾯的⾏为对企业财务⽬标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月 第20卷第3期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Jun. 2019, 20(3):024–028DOI: 10.13331/ki.jhau(ss).2019.03.004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构建的逻辑与方略——以农业大省湖南为例姬冠,曾福生(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摘要: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升农业生产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改善农业生产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
作为农业大省而非现代农业强省,湖南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构建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规模化效益不高等问题,急需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升级与“三产”融合、提高农业生产体系“五化”水平、提升现代农业经营规模效益。
关 键 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湖南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19)03–0024–05Logic and 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systems of modern agriculture:Evidence from HunanJI Guan, ZENG Fusheng(School of Economic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Abstract: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promotes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moder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lations. They interact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As a large agricultural province rather than a strong one in modern agriculture, Hunan has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major systems of modern agriculture, such as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insuffici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low scale efficiency. It is urgent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whol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with the "three industries", improve the "five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and enhance the scale efficiency of modern agricultural operation.Key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ystem; production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Hunan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首次提出,并多次强调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的构建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企业的三大管理体系企业的三大管理体系是指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这三大管理体系是企业有效运营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共同构建起企业的管理框架。
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体系。
战略管理涉及企业的目标确定、资源配置和业务规划等方面。
在战略管理中,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使命和愿景,制定长远目标,并通过分析内外环境、竞争对手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战略管理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组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管理涉及企业的组织结构、权责分配、决策流程等方面。
在组织管理中,企业需要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层次和职责,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机制。
组织管理还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方面,以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效执行。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保障。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企业的人员招聘、培训发展、绩效管理和员工关系等方面。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策略,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企业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还包括对员工绩效的评估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结起来,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三大管理体系。
战略管理确立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组织管理构建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和高效的人力资源支持。
这三大管理体系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共同推动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在实际运营中,企业需要综合运用这三大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只有做好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安全管理的三大体系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安全管理的三大体系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系统、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生产方针如下: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人人有责,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3.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目标:1. 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
2. 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3.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原则:1. 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生命安全。
2. 科学管理,规范操作。
3. 风险预控,事故防范。
4. 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5. 严肃纪律,落实责任。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
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各相关部门负责人。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
(2)组织编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3)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
(5)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 工作机构根据安全生产需要,设立以下工作机构:(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计划和措施。
(2)安全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技术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4)安全生产培训部门:负责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5)事故调查处理部门:负责对企业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总结教训,预防事故。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安全职责如下:(1)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确保项目安全生产。
(2)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计划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负责项目安全生产资源的配置,确保安全生产投入。
(4)定期组织项目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企业安全生产三大责任体系一、责任体系的构建企业安全生产三大责任体系是指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建立起的由党委(党组)负总责、企业领导负责、全体员工参与的责任体系。
该体系的构建是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责任的明确在企业安全生产三大责任体系中,党委(党组)负总责是指党委(党组)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负责。
党委(党组)要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确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并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企业领导负责是指企业领导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
企业领导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范围和责任人,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全体员工参与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参与和负责。
全体员工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熟悉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与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报告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责任的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三大责任体系的履行需要党委(党组)、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
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企业领导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运行,加大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力度。
全体员工要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积极参与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报告和处理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结起来,企业安全生产三大责任体系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委(党组)负总责、企业领导负责和全体员工参与是构建责任体系的关键要素。
在责任的明确和履行过程中,各方都需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管理。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发展,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作者:谢伏瞻来源:《新西部》2019年第05期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深刻阐明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为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指导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一个重大提法的变化,而且是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职责、战略要求的重大发展。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时代的呼唤、党和国家的要求、中华民族的期盼,也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负的崇高使命。
要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丰富内涵和战略要求:第一,学科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要聚焦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科学谋划学科布局。
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
第二,学术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理念、原理、观点,理论、学说、知识、学术等;二是研究方法、材料和工具等。
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内核和支撑。
学术体系的水平和属性,决定着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水平和属性。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学术资源,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原创能力和水平。
第三,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的反映、表达和传播方式,是有特定思想指向和价值取向的语言系统,是构成学科体系之网的纽结。
构建“三大体系”,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
营体系建设。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要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我国农业
大而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
附加值低问题突出。特别是当前结构矛盾凸显,部分农产品出现
暂时性或阶段性过剩,而一些农产品却不能满足需求。发展现代
农业必须从产业体系整体谋划,着眼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
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要立足大农业、大食物,加强粮
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扩大市场紧缺、潜在需
求大的农产品生产。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产
品精深加工,培育“甲级队”,形成产业集群,提高农业全产业
链效益。要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到农业产业中来,加
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农
业产业经营组织方式的变革。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要促进农业生产更好适应
资源与环境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生产成本“地板”抬升,
农业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高投入必然削弱农业效益和竞争
力。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要转变生产方式,降成本提效
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
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全面提高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支撑水平。要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
式攻关,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发展现代种业,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为农业生产注
入更多新要素,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水平。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就是要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
规模经营引领作用,形成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创新与运用的
体制机制。无论是先进科技成果应用、金融服务提供,还是农产
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市场竞争力提升,都要以一定的经
营规模为前提。近年来,我国土地流转加快,新型经营主体不断
涌现,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相去甚远。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发展壮大。要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
等多种形式,让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更
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实现先富带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