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81
绪论0.3土力学的方法和内容绪论绪论土力学包括哪些内容?§3 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S≦[S]沉降具有时间效应-沉降速率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概述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 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1 压缩试验及压缩性指标砂土:一般不做压缩试验粘性土:固结(压缩)试验。
3.1.1 侧限压缩试验支架加压设备固结容器变形测量3.1.1 侧限压缩试验3.1.1 侧限压缩试验24hr3.1.1 侧限压缩试验i i3.1.2 压缩曲线3.1.2 压缩曲线3.1.3 压缩性指标3.1.3 压缩性指标3.1.3 压缩性指标 2.3.1.3 压缩性指标 2.μ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1压缩试验及压缩性指标3.1.3 压缩性指标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 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2膨胀曲线、再压曲线与先期固结压力的概念3.2.1 膨胀曲线、再压曲线3.2.1 膨胀曲线、再压曲线固结稳定卸荷瞬时不排水卸荷稳定初始状态3.2.1 膨胀曲线、再压曲线3.2.1 膨胀曲线、再压曲线3.2.1 膨胀曲线、再压曲线3.2.1 膨胀曲线、再压曲线3.2.3 先期固结压力概念3.2.3 先期固结压力概念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3 天然粘性土层的固结状态3.3.1 粘性土的天然固结过程(水下沉积)3.3.2 天然粘性土层的三种固结状态N onsolidation U nder 原、现、未来地面现地面3.3.2 天然粘性土层的三种固结状态O 原、现、未来地面原地面h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3 天然粘性土层的固结状态3.3.2 天然粘性土层的三种固结状态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3 天然粘性土层的固结状态3.3.2 天然粘性土层的三种固结状态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4 先期固结压力及现场压缩曲线的确定3.4.1 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3 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4.1 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3.4 先期固结压力及现场压缩曲线的确定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4.2 现场压缩曲线及其确定方法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4 p c及现场压缩曲线的确定3.4.2 现场压缩曲线及其确定方法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5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第3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计算§3.5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3.5.1 用e-p曲线计算3.5.1 用e-p曲线计算3.5.1 用e-p曲线计算1) 确定计算断面、计算点。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符号约定α1-2:土的压缩系数E s:土的压缩模量C c:压缩指数E0:土的变形模量μ:土的泊松比OCR:超固结比U:固结度一、土的压缩试验与压缩曲线室内侧限压缩试验(亦称固结试验)是研究土压缩性的最基本方法。
1、压缩曲线实验得到各级荷载p作用下对应的孔隙比e,从而可绘制出土的e-p曲线及e-lgp曲线:2、压缩系数在曲压缩试验所得的e-p曲线上,常以p1=100kPa、p2=200kPa及相对应的孔隙比e1和e2计算土的压缩系数:。
依α1-2可评价土的压缩性高低:为低压缩性土,为中压缩性土,为高压缩性土。
3、压缩模量土的压缩模量E s是表示土压缩性的又一指标,也采用室内侧限压缩试验获得,依E s可评价土的压缩性高低。
4、压缩指数在曲压缩试验所得的e-lgp曲线上,常出现直线段,直线段的斜率记作,称为压缩指数,在压力较大时为常数,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
C c值越大,土的压缩性越高。
5、变形模量变形模量由现场静载试验确定。
,其中为土的泊松比。
二、基础沉降1、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采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性指标计算沉降量,假定土层只发生竖向变形,不发生侧向变形。
求解步骤及注意事项:(1)分层:一般取0.4b或1~2m一层,地下水位线及土层界面应为分层界面;(2)求每一层顶面、底面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并分别求他们的平均值;(3)确定计算深度,对于一般土层,≤0.2;对于软土层,≤0.1。
(☆)(4)计算各层压缩量;(5)求和。
2、规范法计算最终沉降量略。
3、弹性理论法计算最终沉降量略。
三、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1、地基最终沉降量的组成(1)瞬时沉降:加压之后即时发生的沉降,此时地基土只发生剪切变形,其体积还来不及变化。
(2)固结沉降:荷载作用下随着土孔隙中水分的逐渐挤出,孔隙体积相应减少而发生的沉降。
(3)次固结沉降:孔隙水压力消散后仍在继续缓慢进行的,由土骨架蠕变而引起的沉降。
第三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填空题:1、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变化,地下水位升高则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__________,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__________。
2、计算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__________。
3、为了简化计算,基底压力常近似按__________分布考虑。
4、某均质地基,已知其重度γ=17.6kN/m3,则地面下深度为3m处由上部土层所产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__________kPa。
5、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于地表,矩形荷载中心和角点的附加应力分别为σ0和σ1,则σ0和σ1的关系是__________。
6、在相同的压力作用下,饱和粘性土压缩稳定所需时间t1与饱和砂土压缩稳定所需时间t2的关系是__________。
7、若土的初始孔隙比为0.8,某应力增量下的压缩系数为0.3MPa-1,则土在该应力增量下的压缩模量等于__________。
8、按照土体前期固结压力与现有自重应力的关系,可将土分为正常固结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类。
9、从应力转化的观点出发,可以认为饱和土的渗透固结无非是:在有效应力原理控制下,土中孔隙压力消散和__________相应增长的过程。
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固结系数增大,则土体完成固结所需时间的变化是__________。
11、常见的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弹性力学法。
12、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类型。
选择题:1、自重应力在均匀土层中呈()分布。
(A)、折线(B)、曲线(C)、直线(D)、均匀2、地下水位升高会引起自重应力()。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3、某场地自上而下的土层分布为:第一层粉土,厚3m,重度Y为18kN/m3;第二层粘土,厚5m,重度为18.4kN/m3,饱和重度γsat=19.0kN/m3,地下水位距地表5m,则地表下6m 处的竖向自重应力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