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卫冕失败的技战术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8
1 浅谈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卫冕失败的技战术原因
摘要:以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中国队员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其他各队队员,对其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等发挥和运用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中国女排现状,并提出中国女排在今后训练中所应注意的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中国女排总体实力的提高。
关键词:中国女排 技战术 原因
Discussed shallowly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China
female volleyball team protects the championship the
defeat technique and tactics reason
Abstract: Take 2008 29th session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female volleyball competition,
Chinese members as main object of study, auxiliary by other various row member, to it in
competition displays and the utilization and so on technique and tactics carries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promulgates the Chinese female volleyball team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posed the
Chinese female volleyball team the question which should pay attention in the next training,
solves the problem, thus promotes the Chinese female volleyball team overall strength
enhancement.
Key word: Olympic Games;volleyball;technique and tactics enhancement
前言
2008年8月23日,随赵蕊蕊在本届奥运会上扣下的最后一个球,中国队以3:1的比分击败了曾在晋级赛中战胜自己的对手古巴队,获得了第29届奥运会女排比赛季军。本届奥运会,面对卫冕和主场的巨大压力,再加上队伍自身正处于新老交替期,中国女排在本届奥运会上发挥并不稳定。在比赛中,中国女排能在1/4决赛中轻取俄罗斯,也能在连胜两局的情况下输给美国和古巴女排,充分暴露出心态上还不够成熟。本文通过对中国女排在第29届奥运会上的比赛情况的统计分析,剖析中国女排的现状,探寻其在本届奥运会上所暴露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缩小与世界强队的距离,从而促进中国女排总体实力的提高。
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女子排球队,辅以其他各国队员。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逻辑思维法进行研究。
1.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上关于近年有关中国女排技战术统计与分析相关资料和文献,同时浏览网页中对中国女排北京奥运会比赛过程的记录以及统计数据。
1.2.2 统计法
对网页中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排球赛中有关中国队的比赛实录中的强攻、快攻、拦网、对方失误等进行技术统计与分析。
1.2.3 逻辑思维法
根据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中的技术统计,运用逻辑思维法分析中国女排失利的原因。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近几年的国际比赛和奥运会,以巴西、美国、古巴、俄罗斯和中国为代表的世界强队体现出了当今女排的的综合水平的飞速提高和发展的新局势。面对世界各队强劲对手,处于新老交替阶段的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中状态起伏不定,艰难晋级。以下本人将从中国女排队员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技术、战术等方面因素对比赛结果进行分析。
2.1 中国女排的队伍的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女排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在队伍构建的主力阵容中,老队员仍然是队伍的核心。就老队员的问题,其他各国也有老队员的使用,甚至有参加了数届奥运会的老队员。所不同的是那些老队员的身体素质特别突出,年龄对自身的竞技能力造不成影响,反而多年的比赛经验成为她们稳住大赛局面的法宝。再看中国队,以主力二传队长冯坤为代表的一代老队员,除去自身的积极斗志,伤病、年龄以及中国传统的体力弊端都成为影响老队员正常发挥技战
3 术水平的障碍。在本届奥运会的前几个月,这些受伤的老队员才得以归队。通过短期的调整训练就直接进入国际大赛当中,无疑不让人担忧她们的恢复和发挥情况。新近队员王一梅、马蕴雯、薛明等虽然身体素质比较突出,但由于参加大赛少,在奥运预备期没有得到更多的锻炼,导致集体配合方面与老队员之间缺乏磨合与默契。上届奥运会夺冠后的中国女排无疑背上了沉重的卫冕包袱,导致老队员有时间上场却没时间养伤,新队员有时间训练却没时间上场。
2.2 技术因素探析
排球的主要技术包括发球、传球、垫球、扣球以及拦防。在传球方面,我国的主二传手冯坤的技术水平排在当今世界前几名;在一传方面,从接应手周苏红的稳健发挥,到上届奥运会自由人排名第一的张娜,从整体上来说这项技术和几国强手并无太大差距;在扣球方面,杨昊的技术娴熟,而新队员王一梅尽管发挥不算很稳定,但从最后一场与古巴的交手我们能看到中国新一代的主攻队伍已经成长起来。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技术方面,我国女排存在几点不足。
2.2.1 发球缺少攻击性
发球标志着进攻的开始。有威胁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而且能破坏对方的一传,使对方不能组织有效的战术打法、配合。在本届奥运会中,中国队多采用“大力跳发球”和“跳飘”相组合的发球技术。中国女排首发阵容中,杨昊、李娟、王一梅是大力发球,周苏红、冯坤以及刘亚男采用跳飘,赵蕊蕊则采用上手发球。这样虽保证了发球的稳定性,但对对手一传到位率产生不了预期的影响效果。虽然大力发球也有一定的攻击性,但为求稳,发球力度减弱,减小了对对方一传的压力和自身的攻击性。而像古巴、巴西、美国,一般都采用大力跳发球,对中国的防守线造成了极大的考验。
表1 中国女排在本届奥运会晋级赛与主要对手比赛中发球统计结果
运用效果 中国Vs巴西 中国vs古巴 中国vs美国 中国vs俄罗斯
直接得分 2:5 9:9 6:8 3:4
发球失误 6:6 10:18 6:9 6:9
发球一般 54:65 97:77 91:94 67:54
总出手次数 62:76 116:104 103:111 76:67
4 如表1所示,中国女排在本届奥运会比赛中面对这些强队的比赛中,发球直接得分小于对方,整体的发球攻势没有对对方的后排防线带来太大影响,同时无谓的失误也是中国女排把握关键分的一大弱点。
2.2.2 整体技术配合缺乏默契
一个队伍在技术方面的娴熟、灵活运用是其赢得比赛的基础与关键。自上届奥运会夺冠后的奥运周期中,中国队并没有果断让老队员疗养伤病、调整状态,而是在大赛继续选用老队员临阵,新队员缺乏大赛经验,与老队员之间的配合缺乏默契。
表2 中国女排在本届奥运会晋级赛与主要对手比赛中技术配合统计结果
运用效果 中国Vs巴西 中国vs古巴 中国vs美国 中国vs俄罗斯
接发球失误 5:2 7:9 4:4 6:3
拦网失误 12:16 19:16 20:14 9:14
防守失误 37:20 34:33 34:33 21:19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女排整个队伍在比赛中,技术配合造成过多失误。这些失误,特别是关键球的失误往往导致场上局面的改变,同时也会影响队员在剩余比赛里的发挥状况。
2.2.3 前排进攻受阻
表3 中国女排在本届奥运会晋级赛与主要对手比赛中前排进攻统计结果
运用效果 中国Vs巴西 中国vs古巴 中国vs美国 中国vs俄罗斯
扣死 39:47 62:65 59:66 35:36
扣过 40:34 45:55 81:65 49:47
扣失 15:13 13:19 25:21 16:25
出手次数 94:94 120:139 165:152 100:108
被拦死 11:5 12:7 13:14 9:14
被拦起 21:11 29:33 47:34 25:13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女排前排进攻方面的数据在面对强队时并无明显优势。前排得分主要靠一攻和拦网的防守。中国女排进攻的特点和优势是典型的
5 亚洲式快速多变。在犀利的进攻奏效的前提下,对对方的防守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对方的防反进攻。中国队在面对强劲对手的时候,前排快攻打不出来,在进行四号位强攻时对手的高拦网给中国队造成很大威胁,使中国队的失误明显增高。随着古巴、美国等老对手队中国女排技术系统的熟悉和适应,中国女排打得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2.3 战术因素探析
2.3.1 进攻战术的发挥受到牵制
在身体素质不占优势的当今排坛,亚洲队伍一直惯用灵活多变的战术跑动进攻。在赛场上同欧美等身体条件优越的国家进行抗衡。在进行进攻的同时,这一打法又促进自身防守体系的完备与改善。
表4中国女排在晋级赛中同主要对手得分手段统计表
运用效果 中国Vs巴西 中中国vs俄罗斯 中国vs古巴 中国vs美国
发球得分 2:5 3:4 9 9 6 8
扣球得分 39:47 35:36 62 65 59 66
拦网得分 5:11 14 9 7 12 14 13
对方失误 15:14 25 17 38 18 24 24
比赛总分 61:71 77 66 116 104 103 111
从表4不难看出,各队得分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一攻成功率辅以拦防技术。在进攻方面,中国队多采用战术跑动进攻,虽加强了主攻四号位的攻击,但是在这一点上的得分率明显低于其他强队。在拦防方面,减少自身失误和保证拦网成功率是中国队在今后比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3.2 快攻战术的应用形式没有创新
目前的中国女排快攻战术系统仍然是在快攻战术的掩护下,由第二点跑动进攻,由二、四号位平拉开强攻加以战术后攻的相互掩护所组成的战术进攻体系。但是这套战术中国队在本届奥运会上没有明显的创新和改进,一直沿用以往的战术。随着世界各国运动队之间的交流的增多,以及各项世界大赛中的碰面,已经研究了中国队多年的老对手们很快掌握了防反要点,连最复杂的周苏红参与的前排插上和双背飞战术,对手都摸得一清二楚。
中国队这套战术的应用在当前的局势下还是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应通过合理的组织各个进攻区域的战术,发挥场上运动员各自的进攻特点,有效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