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开创文物工作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开创文物工作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

努力开创我县文物工作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各位同事们大家好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肯定了文艺工作者长期以来所作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目标任务,这为我县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把文物保护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和城乡发展规划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文物工作是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新时期的文物工作,是充分发挥我县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县的迫切需要。

下面我就全县文物工作谈以下几点:

文物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我县是一个文物大县,全县有不可移动野外文物329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由9处,县级文保单位91处,未定级的226处,有馆藏文物2856件,其中一

级文物33件,二级文物116件,三级文物84件,民族文物1000多件。博大丰厚的文物资源不仅是肃南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县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文物,不仅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县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且对建设文化强县、推进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崛起,对加快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我县文物基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相辅相成,文物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取得突破,文物事业的社会效益也日益凸现。

(一)实施重点项目工程,提高文物保护质量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总抓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优先推进基础工作,不断增强文物事业发展后劲,健全完善文物保护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实施重点工程带动战略,全面提高文物事业发展质量,“文殊山石窟群危岩体抢险加固工程”自去年7月份开工建设,我们对工程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对工地材料的进出、施工流程严格把控,进行全程跟踪确保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对文殊山前山和后山主体进行了锚固及平台修复,目前工程已保质保量完成。《肃南县文殊山石窟群壁画修复方案》经过多次协调,方案已上报甘肃省和国家文物局,目前设计方案经

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通过后已下达批复和方案修改意见,5月份我局组织建设单位根据修改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目前方案经省文物局核准后工程已经开始实施。

切实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全面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完善文物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督查和落实。按照“全国文物保护十二五规划”《文殊山石窟群文物保护总体规划》要求,我局委托北京长城电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对文殊山石窟群安防系统工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勘察、测绘、设计,编制完成了《文殊山石窟群安防系统工程设计方案》,目前设计方案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通过后已下达批复和方案修改意见。

(二)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是以提升博博物馆、纪念馆社会服务水平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惠及全民的原则,统筹规划,努力构建公共文博服务体系,加强博物馆、纪念馆内部管理,提高展陈、讲解和服务水平。二是提升文物信息化管理和展示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为文物资源共享、保护文物安全、加强文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县、谱写肃南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努力实现从文物大县向文物强县的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

(三)推进文物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

一是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不断提升文物展示服务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出一批体现肃南特色、展现民族精神的文物精品展览。二是积极促进文物旅游产业发展,以打造文物资源品牌为着力点,推出一批有利用潜力的文物资源和文物服务项目,加强文物衍生产品开发。三是充分发挥我县文物资源优势,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打造一批体现肃南文化特色的文物展览品牌。

(四)把握机遇,进一步促进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更好发展

博物馆、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设施,实行免费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是党和政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实践,是促进文化遗产事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拉近了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和感情,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文化遗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今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再创佳绩,以传承历史文化,打造旅游精品为目标,积极发挥在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中的作用,为履行博物馆和纪念馆的职能,采

取主动走出去的工作方式,和中小学、党校等单位联系,邀请中小学生和在党校参加培训的各类学员来参观。充分发挥“两馆”的作用,有序推进免费开放工作。

(五)加大文物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这些年来,文物工作本着依靠政府、推动宣传普及、注重社会效益、服务人民群众的理念,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法制宣传日”、等各种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旅游文化艺术节、出动宣传车、张贴宣传画册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不断增强了文博人员的文物安全意识和农牧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探索出了文物宣传工作的一些有益经验。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文物宣传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宣传工作的被动局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宣传理念和方式陈旧;二是制度建设比较滞后,宣传工作仍不规范;三是全员宣传意识薄弱,宣传质量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迅速,文物宣传工作在社会环境和传播手段发生变化的新媒体时代,文物宣传保护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手段,使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播、意见表达

的主体,社会需要文化遗产知识,文物宣传工作应当更加贴近群众,着力加快文物专业知识的大众化步伐,通过文物知识的普及教育,在民众心目中牢固树立文化遗产应有的尊严,让广大民众掌握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常识,推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利用的大众化、全民化。

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正在经历着文化遗产领域的深刻变革。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领导关于做好文物和文物宣传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提高文物保护和宣传工作的能力水平,全力服务大局,热情服务公众,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为推进和弘扬我县文化遗产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