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生产原理与技术 期末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7
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使用说明]本文档是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的详细范本,包含了各个章节的细化内容。
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
[目录]一、引言1.1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概念和重要性1.2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目标二、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2.1 农产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2.2 农产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2.3 农产品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三、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3.1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3.2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技术规范3.3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四、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4.1 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4.2 农产品安全监测的方法与指标4.3 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的应用五、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防控措施5.1 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5.2 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安全管理5.3 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安全管理5.4 农产品消费环节的安全管理六、农产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6.1 农产品安全事故的类型和特点6.2 农产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6.3 农产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流程七、农产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7.1 农产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7.2 农产品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八、农产品安全管理的评价与监督8.1 农产品安全管理的评价方法8.2 农产品安全管理的监督机制九、附件9.2 农产品安全检测方法手册9.3 农产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附件]2.农产品安全检测方法手册:附件9.23.农产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附件9.3[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措施的总称。
2.农产品安全管理条例:是指针对农产品安全管理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的法规文件。
[全文结束]。
1.双枝更新:结果留有预备枝的修剪方法。
2.修剪的双重作用:修剪对被修剪的枝条有促进作用,但对整棵树生长有抑制作用。
3.授粉品种:供给主栽品种花粉的品种。
4.矮化密植栽培:通过有效的方法降低树高和和控制树冠充分利用空间和地方增加果园单位面积栽植株树,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5.结果系数:单位结果枝上的结果个数。
二、填空1.葡萄的品种按亲缘关系可以分为欧亚种群、美洲种群、欧美杂交种群三大种群。
2.梨的花芽分化大都几种在6~9月份,桃在7~8月份,葡萄在5~8月份。
3.促进苹果果实着色的方法主要有:摘叶和铺设反光材料。
4.葡萄的叶腋中存在两种芽,夏芽和冬芽,其中夏芽具有早熟性5.梨树在年周期中,已新梢旺长期和幼果膨大期、果实快速生长期对水分需要量最大,对缺水反应也比较敏感,应保证供应。
6.葡萄的修剪方式主要可分为长梢修剪、中梢修剪和短梢剪。
7.果树冬季修剪常用的主要四种手法是短截、疏枝、长放和回缩。
8.果树新梢枝条的生长在分为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
三、选择题1.果树成长季节土壤中耕的深度一般要是 C BA.2-3cmB.6-10cmC.20cm2.下列哪一种枝条的萌芽率最高 A BA.直立枝B.水平枝C.斜生枝3.下列哪种果树雄雌花器官着生的年龄枝段相同 AA 板栗 B核桃 C 柿树4.下列哪种果树的种子适宜于贮藏 BA 板栗B 核桃 C柿树5.我省成龄果园采用最多的土壤管理制度是 A BA 生草法B 清耕法C 清耕覆盖作物法6.在一般情况下果的果实大小与种子的关系是 AA 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7.引起果树的“抽条”现象的原因是 C BA 冻害期B 生理干旱 C寒害8.在生产上,葡萄多采用那种方法培育果苗 A CA 嫁接繁殖 B压条繁殖 C扦插繁殖9.下列哪一种果树,芽的异质性最明显 A CA 苹果 B桃 C 山楂10.光照减少到那种程度时易形成寄生叶 AA 30%B 40%C 60%11.下列哪种果树的抗旱能力最强 C AA 桃B 梨C 柿12.果园土壤深翻的适宜时期为 BA 春季B 秋季C 冬季13.下列那种果树的芽早熟性最强 CA 苹果B 核桃C 桃树14.在密植条件下,果树适宜的叶面积指数是 BA 3-5B 4-6C 7-815.与实生树相比,营养繁殖树只存在 CA 性成熟过程B 幼年阶段 C老化过程四、判断题1.设施桃树施用多效唑的原则是旺树用,弱树不用或少用 Y2.果树每年春季萌芽后在新梢的叶腋内陆续形成芽,由于形成各个枝条内部的营养情况不同和外界环境的不同,基部的芽比较饱满 N3.萌芽率是指枝条上的芽能够萌发的能力,用萌芽树占枝条总芽树的百分率表示Y4.结果枝是指具有花芽而能开花结果的枝条 Y5.桃树为落叶小乔树,自然生长时,中心干易于消失而形成开张树冠Y6.嫁接后完全塑料薄膜包严是为了固定 N7.种子的休眠是指具有生命活力的种子即使吸水并置于适宜的温度和通气条件下也不能发芽的现象N8.在对季树进行冬季修剪时发现许多密生枝,影响来年的受光条件,所以,应适当疏枝Y9.果树根茎在秋季最迟进入休眠,在春季最晚脱离休眠,因而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N10.一棵枣树载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萌芽,所以可断定其未载活N11.桃树欺负芽少且寿命短,不利于更新复壮Y12.桃树干性弱,喜光性强,成长势强Y13.桃树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中以吸收磷最多,其次为钾、最后为氮N14.直接着生在树干上的永久性骨干枝叫做主枝√Y15.盛果期桃树多以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为主,而季树多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N五、问答题1.矮化密植栽培的有点有那些?①早结果,早丰产;②成熟早,品质好,③管理方便。
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第一章引言农产品安全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的生产活动。
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全的重要环节,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意义。
本文档旨在介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帮助相关从业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第二章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1.农产品安全对公众健康的重要性农产品作为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农产品安全生产能够有效地避免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对农产品的污染,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
2.农产品安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农产品安全生产有助于提高农作物品质,增加农业产品的销售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安全生产,农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第三章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管理1.农产品生产环境的管理农产品的种植环境对产品的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农业在种植环境选择、土壤修复、排除有害生物等方面需加强管理,保证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2.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播种、施肥、灌溉、农药使用等。
农业生产者需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选择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技术和产品,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
3.农产品运输和储存的管理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变质和污染。
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需加强对运输和储存环节的管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
第四章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监督与检验1.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监督机构和职责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监督由农业部门、质检部门和卫生部门等相关机构负责。
监督机构需定期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改或处罚。
2.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质量检测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质量检测包括对农产品中残留农药、重金属、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检测。
质检部门需建立健全的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安全生产1. 简介农产品安全生产是指保障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和流通环节中的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
农产品安全生产涉及到农业生产、采收、储存、加工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包括农田施药、种植管理、农残检测、加工环境卫生等方面。
2. 重要性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农产品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个能够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国家,能够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挑战3.1 农药残留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农民控制害虫和病菌的侵害。
然而,不正确使用农药或对农药的滥用都会导致农产品中存在农药残留物。
长期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3.2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保持、增加或改善食品特性而向食品中添加的物质。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和超标使用会对农产品的安全性造成负面影响。
3.3 农产品加工环境卫生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必须要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因为不洁净的加工环境会导致农产品受到微生物和外部污染物的污染。
4. 提高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方法4.1 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是一种以减少或不使用农药和化肥,遵循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农产品生产模式。
推广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4.2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监督力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产品中的不合格品和违规行为。
4.3 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农民是农产品生产的主体,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农民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方法的认识,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产品中的不安全因素。
第一单元期末复习指导一.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营销是指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组织,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流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农产品创造和农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
二.农产品营销的特点1.营销产品的生物性、自然性①农产品具有鲜活性、易腐性,不容易储存②农产品一旦失去其鲜活性,,价值就会大打折扣③有些农产品体积比大、质量重、价值低,物流成本高2.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强,短期总供给缺乏弹性3.农产品需求的大量性、连续性、多样性和弹性较小4.大宗主要农产品品种营销的相对稳定性5.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的特殊性三.农产品营销功能1.交易功能(Exchange Functions)2.形态改变功能(Physical Changing Functions)3.空间转移功能(Place Changing Functions)4.价值增值功能(V alue Adding Functions)5.满足消费者需求功能(Functions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Consumers)6.组织和风险回避功能(Organization and Risk A voiding Functions)四.农产品营销的基本职能1.集货职能(Assembling)2.分级职能(Grading)3.储藏职能(Storaging)4.加工职能(Processing)5.包装职能(Packing)6.运输职能(Transportation)7.分销职能(Placing)8.消费者服务职能(Servicing)五.农产品营销的内涵:(1)农产品营销的主体是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组织。
(2)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消费的全过程。
(3)农产品营销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六.我国农业与农产品营销面临的新环境1.农产品供给和消费呈现两旺局面,但仍然存在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
各章节主要内容和分工
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是高等农业院校中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它主要介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准则,污染源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食品安全认证体系以及农产品安全生产与贸易的关系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术途径。
它研究的对象是以农产品安全生产为核心的其他关键技术和管理标准和体系。
它的中心任务是系统掌握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为达到食品安全要求的监控体系和标准的制订和实施,保证农产品生产的安全为目的。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系统掌握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础理论,了解农产品安全生产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为进行农产品安全生产及其管理打好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原理与准则、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安全生产技术、污染源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农产品安全生产监控和保障体系、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认证与管理以及农产品安全生产与贸易。
教学难点: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污染源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农产品安全生产监控和保障体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与许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农业生态学、环境科学、植物营养学和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等,因此
必须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并密切联系实际。
教学中应概念清晰,紧密联系实际,联系
相关学科知识,配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所坚内容形象化、简单化。
同时应用发
问和讨论等互动形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内容和目标。
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一、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农产品安全生产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一系列措施和规范。
农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来源,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
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1. 绿色生产原则:采用无公害、低残留、环境友好的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和抗生素的使用,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预防为主原则:采取科学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预防农产品生产中的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
3. 全程可追溯原则: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追溯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4. 法律法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农产品生产和经营,遵守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1. 环境治理措施:通过改良土壤和水质环境,减少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可能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生产管理措施:采取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疫病防控措施:加强畜禽养殖和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减少农产品生产中的疫病传播和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4. 质量监测措施: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定期对农产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5. 质量追溯措施: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通过追溯系统可以查明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轨迹,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 宣传教育措施:加强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农产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义和挑战农产品安全生产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农产品安全生产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病虫害防控难度大、农药和化肥滥用等问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和健康的农产品。
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一: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概念农产品安全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操作,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
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1. 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和经济稳定发展。
3. 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实力。
三: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1. 农产品生产环境a. 土壤质量和土壤污染防控b. 水源质量和水污染防控c. 大气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控d. 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和管理2. 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a. 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建立b. 农产品生产标准制定和实施c. 农药使用管理和农残监测d. 饲料添加剂使用管理和兽药残留监测e. 农产品生产过程监控和追溯3. 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a. 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b. 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修订c. 农产品质量监测与抽检d. 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与控制4. 农产品市场监管a. 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b. 农产品市场主体监管c. 农产品市场监测和预警d. 农产品市场违法行为处理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报告样本2. 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范本3. 农产品质量监测与抽检方案4. 农产品市场监管案例分析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指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为基础,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
2. 农产品生产标准: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种植、施肥、农药使用、灌溉等环节进行规范的标准。
3. 农残:农药和兽药在农产品中残留的化学物质。
4. 农产品质量标准:国家或行业制定的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的标准。
六:全文结束。
农产品安全生产原理与技术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农业的发展经历了 原始农业 、 传统农业 和 现代农业 三个发展阶段 2.现代农业的特点是 科学化 、 商品化 、 集约化 、 产业化 。 3.农业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清洁的 投入 、清洁的 产出 、清洁的 生产过程 。 4.利用性诱剂捕害虫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 利用性诱剂对雄蛾强烈的引诱作用捕杀雄蛾(诱捕法) ,二是 利用性信息素挥发的气体弥漫于棉田来迷惑雄蛾,使它不能正确找到田间雌蛾的位置。(干扰交配法或称迷向防治) 。 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质量标准主要有 国际 、 国家 、 行业 、 地方 、 企业标准 五种类型。 6.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主要由 麦穗 、 对勾 和 无公害农产品 字样组成。 7.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种子处理常用方法有 晒种 、 浸种 、 拌种 三种类型。 8.植物可利用氮素的形态有 铵态氮 和 硝态氮 两种。 1.广义的无公害农业包括 绿色农业 和 有机农业 两类。 2.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主要图案由三部分组成:外围的 圆形 ,中间的 种子图形 及周围的 环形线条 。标志中绿色代表 环保 、 健康 。 3.ISO指的是 国际标准化组织 。 4.作物营养需求的种类按其需要量的多少可分为 大量元素 及 微量 元素两类。 5.植物营养主要来源于 土壤肥力 和 肥料 。 6.现代农业的特点是 科学化 、 商品化 、 集约化 、 产业化 。 7.有机食品标志采用 人手 和 叶片 为创意元素。 8.无公害农业的产地环境、 生产过程 和 产品质量 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9.农业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清洁的 投入 、清洁的 产出 、清洁的 生产过程 。 10.植物吸收的铁主要是 2 价铁离子。 11.含钙肥料主要包括 过磷酸钙、钙镁磷肥 和 石灰 。 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4R”问题指什么? 4R是抗性(resistance)、再增猖獗(resurgence)、残留(residue)和成本(recost)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
1.抗性指的是生物长期接受药剂处理使其后代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农药,抗药性问题尤为突出。在同一生物种群中,个体间对农药的敏感程度有差异;使用一次农药,把敏感个体杀死了,存活下来的是相对抗药的个体,它们的后代也是相对抗药的,如果继续使用同样的农药,这一种群的抗药水平将越来越高。
2.再增猖獗指的是在生物群落中,原处于自然控制下,不需要采取防治措施的生物种群,因为用农药防治别的有害生物而杀伤了该种群的天敌,亦即消除了该种群的自然控制因素,使该种群很快重新增长,以致形成猖獗为害。
3. 残留指的是化学农药在农产品上的残留。一些化学性稳定、不易自然降解或生物降解的内吸性农药,残留问题尤为严重。人不仅因直接接触农产品而受其害;同时还通过食物链间接摄人农药。农药随食物链逐级富集,所含浓度越来越大,因而越来越富有危险性。
4.成本指的是如果施用不当会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增加农产品生产的成本。 1.何种农产品才能冠以“无公害农产品”的名称
在经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基础上,在该产地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和个人,按要求组织材料,经过省级工作机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专业分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严格审查、评审,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同意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并许可加贴标志的农产品,才可以冠以“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广义的无公害农产品包括有机农产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等。
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常用的生物源杀虫剂有哪些 1.苏云金杆菌 2.白僵菌 3.绿僵菌 4.阿维菌素 5. 除虫菊素 6. 苦参碱 7. 鱼藤酮8. 楝素 9. 沙蚕毒素
2.绿色食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绿色食品必须出自优良生态环境,即产地经监测,其土壤、大气、水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 2、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即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农药、肥料、兽药、饲料、食品添加剂等)符合绿色食品相关生产资料使用准则规定,生产操作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 3、绿色食品产品必须经绿色食品定点监测机构检验,其感官、理化(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和微生物学指标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绿色食品产品包装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要求,并按相关规定在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3.简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施肥原则
1.有机肥为主,辅以其他肥料 宜使用的优质有机肥的种类有堆肥、厩肥、腐熟人、畜粪便、沼气肥、绿肥、腐殖酸类肥料以及腐熟的作物秸秆和饼肥等。通过增施优质有机肥料,培肥地力。
2.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提高无机氮肥有效性的原则, 氮素是作物吸收的大量元素之一,生产中需施用大量氮肥补充土壤供应的不足。但大量施用氮素化肥对环境、农产品及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常规氮肥的使用中,应配合施用氮肥增效剂,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硝化作用或脲酶的活性,达到减少氮素硝化或氮挥发损失的目的。
3.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增加底肥比重,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壮苗,另一方面可通过减少追肥(氮肥为主)数量,减轻因追肥过迟距临近成熟对吸收的营养不能充分同化所造成的污染,还可提高产品的无公害程度。
4.实施配方施肥,保持生产基地的农田土壤中的养分输入、输出相平衡的原则 做到氮、磷、钾肥以及微肥的均衡供应。农家肥以及人、畜粪便应腐熟达到无害化标准的原则。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城市垃圾和污泥,以减少硝酸盐的积累和污染。
3.简述生态农业系统基本原则 战略性、地域性、多样性、整体性、协调性、层次性、高效性、持续性 4.简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关系
1、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
2、绿色食品 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有机食品 根据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等。 1、目标定位 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绿色食品——提高生产水平,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有机食品——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质量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中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 绿色食品——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 有机食品——达到生产国或销售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关系 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 2、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基础,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3、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注重生产过程的管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侧重对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控制,有机食品侧重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控制。
4.简述农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 1.农用化学品(农药、化肥)的超量不合理使用 2.农业生产自身的有机废弃物(地膜等)随意丢弃 3.不规模化的畜禽养殖(粪便)产生的污染。 4.污水(工业及生活产生的废水)灌溉
论述题 1.试述农产品安全生产中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 1、有害生物的准确监测预报 只有准确的预报才能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根据预报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科学防治,适时防治,减少用药,避免农药残留。
2、农业预防措施的综合运用 这类措施包括耕翻、秸杆处理、水肥控制、合理群体密度等等,目的在于压低病虫发生程度,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爆发危害,从而减少用药,降低污染,控制农药残留。 3、诱杀、生物防治和植物源农药防治相结合的配套措施 这类措施主要采取灯光、性诱剂、诱虫板等诱杀害虫成虫,最大限度的减少田间虫口密度。
4、诱杀、阻隔、生防相结合的配套措施 适用于保护地蔬菜,防治对象以蚜虫类、粉虱类害虫和斑潜蝇为主。必要时结合病害防治混合施药,确保防治效果。
5、生态控制、生防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配套措施 通过种植诱集植物诱集天敌、诱杀害虫,植被改造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从而压低虫口密度,控制其发生程度,阻隔害虫的迁移扩散。
6、适时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一是依据预测预报适期早治,二是按防治指标用药,达不到需要用药密度的不盲目施药;三是看天气用药,根据天气变化随时把握动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四是针对靶标害虫的发育进度施药,最大限度的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五是根据环境用药,选用对生态环境副作用小的药剂,同时天敌数量多时暂缓用药或不用药。
2.以一种作物为例,试述该作物无公害生产技术 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 1、选择基地。生产基地必须选择在生态环境较好,不受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及农业、城镇生活、医院污水及废弃物污染,其灌溉水、空气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生产区域。
2、选好品种。选择省级以上审定并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抗性和适应性强的品种。
3、适期播种,依据生育期,把抽穗-灌浆结实期安排在光、热、水条件最好的时期。
4、培育壮秧,壮秧是高产的前提,要在选好苗床,做好种子消毒,控制播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秧田管理,努力培育符合标准的壮秧。
5、合理密植,实行宽行窄株栽插。 6、合理施肥,提倡配方施肥,肥料施用间隔期15天以上,安全排水期7天以上。禁止使用未经登记的化肥、生物肥及重金属超标的有机肥、矿质肥料,禁止施用硝态氮肥。
7、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在病害上重点抓好纹枯病、恶苗病和穗期病害防治,在虫害防治上,重点抓好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虫害防治,选择对路农药,适期防治。在草害防治上,主要防除稗草、莎草、节节菜、鸭舌草、矮慈菇等,选用适宜的除草剂防治,对大龄杂草实行人工拔除。
8、保证加工、储存质量。加工、运输、贮藏场地、设备应安全、卫生、无污染。仓库的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规定。加工上要选用先进的多机组合加工及专用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