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大川芎口服液
- 格式:ppt
- 大小:650.50 KB
- 文档页数:28
庞杂的中成药,您可以这样来记忆!1.辛温解表剂☆桂枝合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大勺炒姜汁:大-大枣、勺-白芍、炒-甘草、姜-生姜、汁-桂枝)。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君药桂枝-助阳解肌发表;臣药白芍-敛营阴;二者合用调和营卫。
【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抓住要点表虚有汗,卫气不足,毛孔张开,汗出)。
表实感冒颗粒【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可以这样记忆,表实,表皮很紧实,毛孔张不开,所以是无汗。
用汗法去治,就是发汗解表。
与桂枝合剂有汗区分。
感冒清热颗粒【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通过药名去记忆,感冒-表证-解表,清热也是功效,是风寒感冒,所以要疏风散寒。
正柴胡饮颗粒【功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感冒。
柴胡可以退热,功效里有“解热”字样,带“正”字的一般有止痛功能。
关于正柴胡饮抓住解热止痛。
总结:桂枝合剂、表实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都属于辛温解表剂,功效里一般会有发散风寒、疏风散寒字样。
要知道它们的归类,大方向不要错。
2.辛凉解表剂银翘解毒丸【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银-金银花,翘-连翘;二者合用疏风散热,清热解毒。
桑菊感冒片【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双黄连口服液【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功能与银翘解毒丸类似。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双-双花-金银花,黄-黄芩,连-连翘,注意双黄连口服液中并不含有黄连。
羚羊感冒胶囊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
连花清瘟胶囊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记忆方法:榴莲,榴-流行性感冒;莲-连花清瘟胶囊。
3.解表胜湿剂☆九味羌活丸【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
含川芎、当归中成药中藁本内酯的检测分析汪程远;张燕;谭月晗【摘要】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TLC and HPLC detection method of ligustilide in Chinese medicines with Chuanx-iong and Angelica. Methods 16 commonly Chinese medicines with Chuanxiong and Angelica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methods about TLC qualitative detection and HPLC quantitative assay of ligustilide. Ligustilide was tested in these Chinese medicines. Results The methods of TLC qualitative detection and HPLC quantitative assay of ligustilide were established and used to detect these Chinese medicines. And the results we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Conclusion The methods are simple an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ligustilide in Chinese medicines with satisfactory accuracy and reproducibility.%目的建立含当归、川芎中成药中藁本内酯的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分析方法.方法选择常用16种含当归、川芎的中成药,系统建立其藁本内酯TLC定性检测以及HPLC定量分析方法,对各中成药中藁本内酯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建立了中成药中藁本内酯TLC定性检测和HPLC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各中成药,结果准确可靠.结论建立的藁本内酯TLC和HPLC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含当归、川芎中成药的检测分析.【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26【总页数】3页(P119-121)【关键词】川芎;当归;中成药;藁本内酯;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作者】汪程远;张燕;谭月晗【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药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重庆,400067;重庆工商大学药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重庆,400067;重庆工商大学药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重庆,400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当归、川芎是养血活血的常用传统中药,也是中成药制剂的常用药材。
⼗全⼤补汤标准配⽅详解实属中医补⽓补⾎佳品 说到中医补⽓补⾎佳品,那么⼗全⼤补汤就不得不提了。
⼗全⼤补汤的功效与作⽤可以说是很强⼤的,⼤补⽓⾎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现在就为⼤家详解⼗全⼤补汤标准配⽅,让你感受⼀下中华医学的博⼤精深。
此外,我们顺便来看看关于⼀些疾病的中医偏⽅秘⽅。
⼗全⼤补汤标准配⽅ 6克⼈参,3克⾁桂,6克川芎,12克熟地黄,9克茯苓,9克⽩术,3克炙⽢草,12克黄芪,9克川当归,9克⽩芍药。
⽤量⽤法:以上的药研成细末。
每次服9克,⽤⽔150毫升,加3⽚⽣姜,2枚红枣,⼀起煎到100毫升,不拘时温服。
现在有⾮常多的剂型,九剂有⽔蜜丸还有⼤蜜丸。
⽔蜜丸:每次服⽤6克,⼤蜜丸:每次互九(9克),都是每天2~3次,空腹或饭后⽤温开⽔进⾏送服。
膏剂:每次服⽤9~15克,每天2~3次,开⽔化服。
糖浆剂:每次服⽤10毫升,每天3次。
酒剂:每次服⽤25~50毫升(按照各⼈酒量决定),每天2次。
⼝服液:每次服⽤10毫升。
每天2~3次。
⽚剂:每次服⽤6⽚,每天2~3次,⼝服。
作⽤:温补⽓⾎。
对于五劳七伤⽓⾎不⾜,饮⾷减少;⾯⾊萎黄,久病虚损,精神倦怠,肢膝⽆⼒,还有疮疡不敛,妇⼥崩漏等治疗效果佳。
临床上对于贫⾎,低蛋⽩⾎症,⽩细胞或⾎⼩板减少症,还有胃下垂、慢性萎缩性胃炎、虚性疮疡久不收⼝等疾病也有治疗。
应⽤:这个⽅⼦是由补⽓的四君⼦汤(⽩术、⼈参、茯苓、⽢草)和补⾎的四物汤(⽩芍、熟地、当归、川芎)合⽅再加可以起到温补效果的黄芪、⾁桂组成,从⽽变成⼀张温补⽓⾎的名⽅。
中医偏⽅秘⽅ 1、进⾏⾷管癌⼿术的时候的辅助治疗在⼿术前的⼀天可⽤本⽅,每天7.5克,饭前服,可以连服20~80天。
术中出⾎还有术后渗出性出⾎都能得到改善。
2、贫⾎还有将⼿术后低蛋⽩⾎症纠正⽤12克党参,12克⽩术,12克茯苓,6克炙⽢草,12克熟地,10克当归,12克⽩芍,6克川芎,10克黄芪,3克⾁桂。
⽔煎,每天1剂,⼝服或从胃管⾥⾯注⼈。
1 第一节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1.桂枝合剂-桂枝汤 【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2.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 【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3.正柴胡饮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防风、生姜、赤芍、陈皮、甘草。 【功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痠痛;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二、辛凉解表剂 1.银翘解毒丸--银翘散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2.桑菊感冒片(颗粒、合剂)--桑菊饮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3.双黄连口服液 【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4.羚羊感冒胶囊(片)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羚羊角、牛蒡子、荆芥、淡豆豉、桔梗、淡竹叶、薄荷素油、甘草。 【功能】清热解表。 【主治】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咽喉肿痛。 5.连花清瘟胶囊 【功能】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主治】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三、解表胜湿剂 1.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 【功能】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主治】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 2.荆防颗粒(合剂) 【药物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茯苓、枳壳、甘草。 【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主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身疼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 3.午时茶颗粒 【药物组成】广藿香、紫苏叶、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川芎、羌活、防风、山楂、炒麦芽、六神曲(炒)、枳实、柴胡、连翘、桔梗、前胡、红茶、甘草。 【功能】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四、祛暑解表剂 1.藿香正气水 【药物组成】广藿香油、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紫苏叶油。藿香正气水又含乙醇。 2
胃肠安:成份:木香、沉香、枳壳、檀香、大黄、厚朴、人工麝香、巴豆霜、大枣、川芎,功能主治: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
用于湿浊中阻、食滞不化所致的腹泻、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咳特灵胶囊:主要成分:小叶榕、马来酸氯苯那敏。
功能主治:镇咳、祛痰、平喘、消炎。
本品用于咳喘及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脂必妥主要成分:红曲,功用及主治:健脾消食,除湿祛痰,活血化瘀,用于脾瘀阻滞,症见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高血脂症。
脑心通胶囊:药物组成:黄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功用主治: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症候者。
消栓通络胶囊:消栓通络胶囊主要成分为川芎丹参黄芪泽泻三七槐花桂枝郁金木香冰片山楂,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作用其中消栓通络胶囊主要成分为川芎丹参黄芪泽泻三七槐花桂枝郁金木香冰片山楂,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作用其中丹参、川芎、三七、郁金、山楂、桂枝活血通络;黄芪、丹参、槐花补气养血;木香、冰片、芳香开窍。
血塞通:血塞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其主要成份为: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作用,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证;动脉粥状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视网膜中央进们静脉阻塞见淤血阻络证者;川芎嗪:川芎嗪注射液药物组成: 川芎嗪的磷酸盐或盐酸盐。
功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主治: 缺血性中风,胸胁刺痛,跌打肿痛,高血压、冠心病、偏头痛、缺血性脑病等。
舒肝理气丸,药物组成:陈皮、川芎、柴胡、香附、枳壳、芍药、甘草;功效:疏肝理气,行气止痛;适用于肝胃气滞所致的胸肋胁痛、嗳气频作、胸胁苦满、脘腹胀满等症。
银杏叶:银杏叶片的主要成分是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作用;银杏叶中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份,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动脉血管弹性、营养脑细胞及其它器官的作用,而且还有使动脉、末梢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血质与胆固醇维持正常水平的奇特功效。
脑心舒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脑心舒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脑心血管疾病。
它由多种中药材提取而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并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脑心舒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
一、脑心舒口服液的成分及功效1. 丹参:丹参是中药材中的常用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多种作用。
丹参中的丹参酮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能够改善脑血流,保护心血管系统。
2.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脑血流,对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川芎还具有解痉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血管痉挛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3. 红花: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可以改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4. 黄芪:黄芪具有益气活血、抗疲劳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心脑功能。
5. 丁香:丁香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寒凝引起的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
二、脑心舒口服液的作用机制1. 改善脑血流:脑心舒口服液中的丹参、川芎等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够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
2. 抗血小板聚集:脑心舒口服液中的丹参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预防脑血栓形成。
3. 抗氧化:脑心舒口服液中的丹参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胃肠道黏膜、心脑血管等组织器官。
4. 减少心脑缺血损伤:脑心舒口服液中的丹参、川芎等成分具有降低心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可以促进组织细胞的代谢,增加细胞能量供应,减轻心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
5. 缓解症状:脑心舒口服液中的丁香、红花等成分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缓解头痛、眩晕、失眠等脑血管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6. 改善心肌供血:脑心舒口服液中的黄芪等成分具有益气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传导功能。
以上就是脑心舒口服液的主要成分及其功效与作用机制的介绍。
古方对应的中成药1、桂枝合剂,桂枝颗粒(桂枝汤)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黄芪、白术、防风)。
2、桂黄清热颗粒(大青龙汤)、小青龙合剂/颗粒(小青龙汤)3、葛根汤颗粒/片、表虚感冒颗粒(桂枝加葛根汤)4、感冒疏风颗粒(麻黄桂枝各半汤),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三拗片(麻黄、苦杏仁、甘草)、感冒疏风片(麻桂各半汤加独活防风谷芽)、5、小柴胡颗粒/丸/片(小柴胡汤)、大柴胡颗粒(大柴胡汤)、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甘草、柴胡、芍药)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主药柴胡、黄芩、桂枝、白芍、葛根加浮萍、蝉蜕)6、苓桂咳喘宁胶囊(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桂龙咳喘宁胶囊/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炒苦杏仁)寒喘丸(射干麻黄汤)7、玄麦甘桔颗粒(桔梗汤加味),金荞麦片(金荞麦)8、葵花药业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麻杏石甘汤+银翘散)、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麻杏石甘汤+黄芩、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鱼腥草、麦冬、知母)。
麻杏止咳片/糖浆/合剂(麻杏石甘汤)、止嗽定喘丸、克咳胶囊、止嗽立效丸(麻杏甘石汤加罂粟壳,葶苈子,莱菔子),咳喘宁胶囊(麻杏石甘+罂粟壳、桔梗、百部),小儿咳喘灵颗粒(麻杏石甘+金银花、板蓝根、瓜蒌)。
儿清肺化痰颗粒(麻杏石甘+黄芩、葶苈子、紫苏子、前胡、竹茹 -甘草)。
9、金花清感颗粒(麻杏石甘汤+银翘散加减)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感冒清热颗粒(同仁堂)(荆防败毒散加减);荆防败毒散颗粒/荆防颗粒,出自明·《摄生众妙方》;少阳感冒颗粒(小柴胡汤加青蒿)清瘟败毒散(清代清瘟败毒饮)抗病毒口服液——"白虎汤”和“清瘟败毒饮”为基础改进而成十味止咳片——杏苏散+参苓白术散化裁10、清肺消炎丸(麻杏石甘汤去甘草,加地龙、牛蒡子、葶苈子、牛黄、羚羊角)11、桂附地黄丸(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耳聋左慈丸方剂出自清代《饲鹤亭集方》,由六味地黄丸加柴胡、磁石组成四君子丸(合剂)右归丸左归丸越鞠丸独活寄生丸心可舒当归四逆汤丸龟龄集处方出自明代嘉靖年间,国家保密中药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