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的功效和作用全析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养生酒的功效与作用大家都知道喝养生酒的好处很多,那么具体有哪些功效作用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养生酒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用!养生酒的功效作用1、暖身酒是温性的,古人喝酒一般要“烫”一下再喝,这样更能发挥酒的暖身作用。
秋冬季气温低,不少人有手脚凉的问题,不妨吃饭的时候也“烫”点黄酒或米酒,或者平时烧饭做菜时可以添加少许黄酒。
在养生酒里,醪糟特别推荐大家喝,因为它的酒劲很小,还有活血、驱寒、暖身之功效,特别适合平时喝。
2、养颜不少女性朋友常常为了脸上的雀斑、黄褐斑苦恼,这类病证往往多见肝郁气滞,伴随有胸胁胀痛,月经不调,或伴有胸闷、气短、喜欢叹气、抑郁等。
而用黄酒泡上一些疏肝理气的中药,可以起到养颜祛斑的作用。
养生方推荐:1.玫瑰陈皮酒槟榔2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砂仁6克,玫瑰花8克,绿萼梅6克,荔枝核10克,请药店加工成粗颗粒,装入布袋,加入黄酒1600毫升,再用小火炖20到30分钟,如果喜欢甜味,可以加适量冰糖。
用坛子或者酒瓶装好,密封。
每天服用两次,每次大概20毫升左右。
注意孕妇忌服。
2.枸杞绿豆酒配方是枸杞子100克,女贞子50克,仙灵脾50克,龙眼肉50克,生地50克,绿豆50克,柿饼200克,捣碎放入布袋,加入高度烧酒5公斤。
泡制一天后即可饮用。
此酒能温肾补肺,美泽肌肤毛发。
对老年虚劳咳嗽,疲倦乏力,腰膝酸软有效,平时无病也可以作为保健酒来喝。
可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不可超过半两。
3、止痛有风湿和类风湿问题的人,秋冬季往往容易犯痛。
中医说“治痹症里头,可以弱酒”,这里的弱酒指的是花雕、黄酒和料酒,这些酒都具有通络活血的作用。
可在煎中药的时候把黄酒倒上一点,帮助通经活络。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酒不能用二锅头这样度数太高的白酒代替。
此外,容易痛经的女性朋友,可以用些醪糟,有不错的活血通经的作用。
养生酒的配方1、益寿药酒第一瓶是马老师自己研制的药酒。
这药酒令马老师受益匪浅,越活越年轻。
我们这里还有证据。
浅析优质黄酒的菌种及发酵工艺摘要: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黄酒独特的糖化发酵工艺使其在酿造过程中对菌种与发酵工艺控制的要求都非常高,因此,在黄酒生产中对黄酒菌种的选育以及在酿造过程中的发酵工艺控制,直接影响着黄酒的生产以及品质的控制,对新工艺的研究对黄酒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黄酒;菌种;发酵力黄酒,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酒酿,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种,距今约有一万年历史。
黄酒的酒精度低、酒性温和、营养成分高、发热量高。
黄酒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是所有酒类中含量最高、品种最全的。
因此,黄酒享有烹饪和保健药用的功效,被誉为“百药之长”。
黄酒的酿制,必须经过曲霉菌以及酵母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下共同糖化发酵,最终酿成营养丰富、酒性温和原酒。
黄酒独特的糖化发酵,在酒类中独一无二,独特的工艺使其在酿造过程中对菌种与发酵力的控制要求非常高,只有合理控制才能生成独具风味的黄酒。
一、菌种是酿制优质黄酒的重要条件黄酒作为酿造酒的一种,其酿造技术非常独特,它采用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糖化发酵方式。
黄酒主要是以米做为主要的发酵原料,菌种是酿造黄酒的主要发酵源。
口味纯正、品质高的黄酒酿制,菌种的选用是非常重要因素。
目前,随着机械化设备在黄酒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人们对黄酒在发酵过程中,其发酵动力学以及发酵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黄酒在发酵过程中作为菌种的曲霉菌、酵母菌,对它们进行生长代谢以及生产性能进行控制是最重要的。
这种发酵作用,始终贯穿于整个发酵环节。
黄酒在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最高可达到三十五摄氏度至四十摄氏度之间,容易造成酸败,这样极易产生浪费以及给日后的清理带来困难,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这样的发酵环境对黄酒的生产以及厂家来说,都是不适合的。
为了控制适宜的温度,一般来说,黄酒的生产多选在冬季,并以糖性淀粉酶为主,因为酶直接作用于淀粉后,转化为葡萄糖就可以被菌种直接利用。
小米、黍米之功效小米,又称黍米,去壳前称“谷子”。
富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成分极其丰富,其中蛋白质、无机盐、脂肪含量均高于大米和面粉,维生素B1是大米的几倍。
《神农本草经》记载黍米:“味甘咸、微寒、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治消渴(糖尿病),利小便。
”现代医学证明,小米具有清热解毒、健脾除湿、护胃安眠,滋阴养血和益肾等功效。
小米及小米食品,幼儿食之调养脾胃,老年人食之强肾壮腰,产妇食之益气补血,堪称良药美食。
黍米,又称糯秫、糯粟、糜子米等,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农作物,被列为五谷之一。
有白、黄、红诸色。
黍米还是酿造黄酒的最好原材料。
黍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高出梗米1倍,蛋白质中有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等种类。
所含淀粉略低于粳米。
脂肪含量高于米、麦,近似玉米,主要有棕榈酸、亚油酸、异亚油酸等。
黍米中还含有粗纤维、灰分、黍素等。
黍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益脾和胃、安神助眠、止泻、乌发。
黎阳仓与双黄酒不必说七千年前人们对酒的酿造和发明,也不必说五千年来人们与酒之间演绎的兴衰爱恨。
当那一幕幕繁华落尽时,再去回首,留下的是先贤的一句“自古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感慨。
此种隐含多少人生感悟及对酒的相知和解读。
好酒与粮食是分不开的,好酒必然出在产好粮、出好水的地方。
双黄酒便是得了这广袤丰饶之地,灵秀勤劳之人,才使这千年佳酿传承至今,绵延不断。
双黄酒出自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这里古称黎阳,而这里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之说。
隋开皇三年十二月,隋文帝下诏于卫州建黎阳仓,以储漕粮,并置募运机构,专司漕运。
黎阳仓由此成为隋朝的主要国仓,被誉为“天下名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齐名,一直沿用至北宋末期。
黎阳仓的规模,宋代张舜民在他的《画墁集》一书中这样描述“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担,遍冒一山之上。
”在2012年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黎阳仓的发掘中发现,双黄酒始酿于隋代开黄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独特的双重发酵酿酒工艺基础上,历经岁月不断改进工艺精心酿制而成。
老中医的26款药酒配方赶紧收藏药酒是中医养生保健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
人们常说“久病多虚”。
病深日久的慢性疾病,往往导致人体气、血、阴、阳的亏损,而其形成皆非一时一日,其治疗恢复也就难以朝夕建功,一蹴而就,一般都需要一个过程。
中医学认为“久病入络”。
各种慢性虚损疾病,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气血不畅、经脉涩滞,治疗时常需佐以活血通络之药物以增强疗效。
而补益药酒主要配伍具有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的滋补药食,故更有益于慢性疾病的治疗。
人身气血,贵在通调。
如果虽得补益,而不能流通,则收不到补益之利,反生郁滞之害。
补益药酒不仅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虚损疾病的防治,还能抗衰老、延年益寿。
近代研究证明,我国传统中药中有许多补益药物具有抗早衰、延年益寿的功效。
1.益气复元酒【组成】党参15克、茯苓15克、熟地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5克、龙眼肉50克、桂花60克、冰糖200克、黄酒1000毫升【制作】先将以上原料研磨成粉末,然后装入纱布袋中封口包好,放入黄酒中密封浸泡10日左右,开封后,取出药袋,将酒中的药渣滤清,再放入冰糖,一周后即可饮用。
【功效】安神催眠、健胃消食、乌发养颜。
【适用范围】适宜脾胃虚弱、四肢乏力、须发早白等症。
【分析】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二经,有益气补血、生津止渴之功效。
茯苓服用后能够利水消肿,安神健脾。
熟地黄主治肾阴不足,潮热盗汗等症。
以上诸味合用有健胃消食,润泽秀发、安神静心之功效。
【服法】每日一次,每次15毫升,睡前温服。
【注意事项】脑溢血后遗症者禁止服用。
2.益气养血酒【组成】黄芪15克、茯苓15克、当归8克、生地黄8克、熟地黄8克、党参6克、白术6克、麦冬5克、陈皮5克、山茱萸6克、枸杞子6克、川芎6克、防风6克、龙眼肉4克、五味子5克、龟板胶6克、黄酒1000毫升、冰糖200克【制作】将以上药剂研磨成粉末状放入纱布袋中封好口,将药袋放入黄酒中,加入冰糖,然后隔水加热一小时,待药剂冷却后密封好,七天后取出药袋,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永康黄酒酿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永康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酒类,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以其独特的酿制方法和独特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黄酒是一种色泽金黄、清澈透亮、香气独特、味道醇厚的发酵酒,富含有多种有益的微生物和营养成分。
它不仅是一种美酒佳品,也被认为有助于人体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永康黄酒的酿制方法,包括酿制原理、原料准备、发酵过程、储存与陈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阐述这些内容,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永康黄酒的酿制过程及其独特之处,并对黄酒的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
愿本文对有意学习、了解或深入研究永康黄酒的读者有所裨益。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篇文章的整体组织架构。
首先是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接着是正文部分,涵盖了黄酒酿制原理、原料准备、发酵过程和储存与陈化。
最后是结论部分,总结了酿制方法,讨论了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整篇文章从引言到结论,让读者了解到黄酒酿制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展现了对黄酒酿制方法的全面分析和探讨。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永康黄酒的酿制方法,通过深入了解黄酒酿制的原理、原料准备、发酵过程以及储存与陈化等方面,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永康黄酒的制作过程。
同时,通过总结黄酒酿制方法的优势和未来发展展望,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永康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传承。
2.正文2.1 黄酒酿制原理黄酒的酿制原理主要包括碱水曲、酿母发酵和酒精发酵三个过程。
首先,在酿制过程中,碱水曲是黄酒酿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碱水曲是用大米、小麦和豆类等淀粉原料经高温蒸煮后加入少量碱液,再经过培养出来的混合菌种。
这种混合菌种中包含有曲霉、酵母和细菌等微生物。
碱水曲中的曲霉能够分解淀粉为糖,而酵母和细菌则能将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其次,酿母发酵是黄酒酿制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碱水曲中的酵母发挥着关键作用。
酵母是一种真菌,它能够利用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药酒功效和作用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药酒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药酒的功效和作用药酒作用,包含有“酒的作用和药物功效”的双重作用。
酒有“通血脉,行药势,温肠胃,御风寒”等作用,酒和药配置可增强药力,既可预防、治疗疾病,又可用于病后的辅助治疗。
由于每种药酒都配入了不同的中药材,因此药酒作用也随之而异。
药酒作为一种能有效改善人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防病祛病、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保健制剂而受到大众的欢迎。
而且,药酒具有制作简单、便于存放、使用方便、内外可用、价廉省时、安全可靠、见效快、疗效高的特点。
药酒,是由酒与药物配制而成。
然而药物的配入,是有针对性的和选择性的,都是按特定要求加入的,因此配入酒中的药物不同,其药酒的作用也不同。
如药性药酒,是以防治疾病为主的药酒,在配方上都有严格细致的要求,是专为疾病而设的。
补性药酒,虽然对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主要是对人体起滋补增益作用,促进人体健康,精力充沛,预防病邪袭人。
但也有一定要求,是专门为补虚纠偏,调整阴阳而设的。
因此每一种药酒,药酒的作用也就不同了,都有其适应范围,难以尽述。
药酒非常广泛,既有补益人体之阴、阳、气、血偏虚的补性药酒,也有祛邪治病的药性药酒,其作用也有区别。
如以补虚强壮为主的养生保健美容药酒,主要作用有滋补气血、温肾壮阳、养胃生精、强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寿。
以治病为主的药性药酒,主要作用有祛风散寒。
止咳平喘、清热解毒、养血活血、舒经通络等。
疾病不同,作用亦异。
药酒是多种多样的。
其主要作用,酒入药中,可以反佐或缓和苦寒药物的药性,免除了平时服药的苦涩,也为人们所乐于接受。
如有很多善于饮酒的人,常用人们日常食品配制药酒。
既有医疗作用,又有滋补保健作用,乃一举两得之功,真可谓善饮也。
八珍酒【配方】全当归26g 炒白芍18g 生地黄15g 云茯苓20g 炙甘草20g 五加皮25g 肥红枣36g 胡桃肉36g 白术26g 川芎10g 人参15g 白酒1500ml。
【功用】滋补气血,调理脾胃,悦颜色.【制法】 1 将所有的药用水洗净后研成粗末; 2 装进用三层纱布缝制的袋中,将口系紧; 3 浸泡在白酒坛中,封口,在火上煮1小时; 4 药冷却后,埋人净土中,五天后取出来; 5 再过三至七天,开启,去掉药渣包将酒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服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
当归、白芍、地黄、川芎:滋养心肝,补血而理气。
川芎:可使地黄、当归补而不腻. 五加皮:祛除风湿,强壮筋骨. 胡桃肉:润肺补肾,乌须发,强记忆。
大枣:健脾而调和诸药。
此酒可以起到气血双补的功效,用以治疗因气血亏损而引起的面黄肌瘦,心悸怔忡,精神萎靡,脾虚食欲不振,气短懒言,劳累倦怠,头晕目眩等症。
【方剂来源】《万病回春》丹参酒【配方】丹参300g,米酒适量【功用】养血安神。
【制法】1 将丹参切碎; 2 倒入适量的米酒浸泡15天; 3 而后滤出药渣压榨出汁,将药汁与药酒合并; 4 再加入适量米酒,过滤后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药材功效解析】丹参:味苦,性微寒,入肝肾二经,活血,通心包络,去滞生新,调经顺脉,安神宁心,治健忘怔仲,惊悸不寐。
药理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并使心率减慢,对防治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是大有益处的。
又因丹参含维生素E,所以也应有抗衰防老作用.此酒主治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
【方剂来源】《中药制剂汇编》牛膝独活酒【配方】桑寄生30g 牛膝45g 独活25g 秦艽25g 杜仲40g 人参10g 当归35g 白酒1000ml【功用】补养气血,益肝强肾,除祛风湿,止腰腿痛。
后塍黄酒(沙洲优黄)产业的调查研究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刘建勇一、活动背景分析:后塍做为一个百年老镇,其黄酒(沙洲优黄)酿制也由来已久,其取法于乡土,传承于乡人,素有“黄酒之乡”的美称。
早在清光绪十二年(1886 年)前后,江阴城里的汤锦涛来后塍镇中心开设“汤恒元酒店”,自酿黄酒,于是后塍的第一代黄酒个体业主,也就从这个时候诞生了。
上世纪30年代起就形成小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
解放时期,全镇已有7家糟坊,至上世纪50年代后期这些糟坊合并,已有酒缸近900只,年产黄酒近700吨及其它各类糟烧(白酒),上世纪末作为后塍黄酒的主要代表沙洲优黄的生产厂家,实行了企业改制后,使后塍黄酒在江南乃至在全国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
唐代李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如今后塍黄酒业的繁荣及后塍人的好客就如同这诗句。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种“双套黄酒”,据说这是经过“两次发酵”生产出来的黄酒,其味醇香色美,甜而不腻。
从此“双套黄酒”、羊肉、梅花糕便成为后塍特色美食。
如今的后塍经济仍然有不少依托黄酒产业做文章,甚至在整个苏南地区的酒店和大小商店都有黄酒销售。
而作为后塍地区的学校及学生现如今对黄酒文化的认知极少,做为后塍地区的学校开展这次活动更有必要,也更有意义。
二、活动时长及活动目标:1.活动时长:3周2.活动目标:(1)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和讨论等,全方位、多层次地黄酒制作工艺及生产流程了解“黄酒之乡”——后塍本地黄酒的品牌和加工黄酒的企业。
(2)通过活动了解今昔后塍黄酒生产销售的情况,认识到文化就是企业的生命,增强学生敢于创新、敢于竞争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
三、活动准备: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相结合;与黄酒企业联系、合作;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及帮助。
2.活动方法:收集资料及信息、调查、访问和参观、摄影、宣传与总结、自评与互评等。
黄酒的功效和作用全析
什么是黄酒?
黄酒是中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其中以浙江绍兴黄酒为代表的麦曲稻米酒是黄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
它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成的粮食酒。
不同于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
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
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
但在祖国深处,有一种“房县庐陵王黄酒”(房县位于鄂西北神龙架大山深处)却比绍兴黄酒还早400年,至今盛产不衰。
因其在酿造工艺上的考究及质量的绝佳被业界誉为黄酒中的极品,被称为黄酒中的宝马。
黄酒以大米、黍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特中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其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功用
黄酒还是医药上很重要的辅料或“药引子”。
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一些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据统计有70多种药酒需用黄酒作酒基配制。
黄酒的另一功能是调料。
黄酒酒精含量适中,味香浓郁,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质,人们都喜欢用黄酒作佐料,在烹制荤菜时,特别是羊肉、鲜鱼时加入少许,不仅可以去腥膻还能增加鲜美的风味。
饮黄酒的7大健康理由:
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有“液体蛋糕”之称。
其营养价值超过了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和营养丰富的葡萄酒。
1.含有丰富氨基酸:黄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
这8种氨基酸,在黄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数倍。
2.易于消化:黄酒含有许多易被人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
这些成分经贮存,最终使黄酒成为营养价值极高的低酒精度饮品。
3.舒筋活血:黄酒气味苦、甘、辛。
冬天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
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4.美容抗衰老:黄酒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E都很丰富,长期饮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
5.促进食欲:锌是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锌时,食欲、味觉都会减退,性功能也下降。
而黄酒中锌含量不少,如每100毫升绍兴元红黄酒含锌0.85毫克。
所以饮用黄酒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6.保护心脏:黄酒内含多种微量元素。
如每100毫升含镁量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红葡萄酒高5倍;绍兴元红黄酒及加饭酒中每100毫升含硒量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约20倍,比红葡萄酒高约12倍。
在心血管疾病中,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
因此,适量饮用黄酒,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7.理想的药引子:相比于白酒、啤酒,黄酒酒精度适中,是较为理想的药引子。
而白酒虽对中药溶解效果较好,但饮用时刺激较大,不善饮酒者易出现腹泻、瘙痒等现象。
啤酒则酒精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
此外,黄酒还是中药膏、丹、丸、散的重要辅助原料。
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据统计有70多种药酒需用黄酒作酒基配制。
黄酒的种类繁多,现代则按黄酒中所含的糖份来分。
1、琳琅满目的黄酒品种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黄酒家族的成员不断扩大,品种琳琅满目。
酒的名称更是丰富多彩。
最为常见的是按酒的产地来命名。
如绍兴酒、金华酒、丹阳酒、九江封缸酒、山东兰陵酒等。
这种分法在古代较为普遍。
还有一种是按某种类型酒的代表作为分类的依据,如“加饭酒”,往往是半干型黄酒;“花雕酒”表示半干酒;“封缸酒”(绍兴地区又称为“香雪酒”),表示甜型或浓甜型黄酒;“善酿酒”表示半甜酒。
还有的按酒的外观(如颜色,浊度等),如清酒,浊酒,白酒,黄酒,红酒(红曲酿造的酒);再就是按酒的原料,如糯米酒,黑米酒、玉米黄酒、粟米酒、青稞酒等;古代还有煮酒和非煮酒的区别,甚至还有根据销售对象来分的,如“路庄”(具体的如“京装”,清代销往北京的酒)。
还有一些酒名,则是根据酒的习惯称呼,如江西的“水酒”、陕西的“稠酒”、江南一带的“老白酒”等。
除了液态的酒外,还有半固态的“酒娘”。
这些称呼都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要想准确知道黄酒的类型,还得依据现代黄酒的分类方法。
根据黄酒的含糖量的高低可分为以下4种:
1、干黄酒:
“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总糖含量低于或等于15.0G/L。
口味醇和、鲜爽、无异味。
2、半干黄酒:
“半干”表示酒中的糖份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份。
在生产上,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总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称为“加饭酒”。
我国大多数高档黄酒,口味醇厚、柔和、鲜爽、无异味,均属此种类型。
3、半甜黄酒:
这种酒采用的工艺独特,是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到发酵醪中,使糖化发酵的开始之际,发酵醪中的酒精浓度就达到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速度,由于酵母菌数量较少,对发酵醪中产生的糖份不能转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较高。
总糖含量在40.1G/L-100G/L,口味醇厚、鲜甜爽口,酒体协调,无异味。
4、甜黄酒:
这种酒一般是采用淋饭操作法,拌入酒药,搭窝先酿成甜酒娘,当糖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40-50%浓度的米白酒或糟烧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总糖含量高于100G/L。
口味鲜甜、醇厚,酒体协调,无异味。
按原料和酒曲划分
⒈糯米黄酒
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
主要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
⒉黍米黄酒
以米曲霉制成的麸曲为糖化,发酵剂。
主要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
⒊大米黄酒
为一种改良的黄酒,以米曲加酵母为糖化、发酵剂。
主要生产于中国吉林及山东。
⒋红曲黄酒
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
主要生产于中国福建及浙江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