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期中模块检测】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1.04 MB
- 文档页数:9
榆林二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2.如右图为人体内环境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即指细胞外液B.若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C.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导致⑤的pH明显降低D.④比⑤的蛋白质含量少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内环境的各种成分达到不变时,机体达到稳态C.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的D.内环境是所有生物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4.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原,其后是脂肪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只有一少部分转移到ATPD.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5.野外旅游迷路的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6.如图为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
对有关环节正确的解释是(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甲状腺激素产生促进作用C.甲状腺激素可对x和y进行反馈调节D.x、y分别表示脑垂体和下丘脑7.医生给呆小症、侏儒症和糖尿病患者分别口服相应的激素,有疗效的是()A.呆小症和侏儒症 B.侏儒症和糖尿病 C.都有效 D.只有呆小症8.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9.“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
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选择题(合计50个,每题1分)1.关于探索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A.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B.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也需设置空白对照C.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D.实验的测量指标最好是枝条的生根数量2.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3.如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形成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A 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量不同,但是含量都极低B.GA与ABA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C.GA与ABA形成过程的代谢途径相似,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D.北方植物在夏季产生脱落酸促进休眠,冬季产生赤霉素促进生长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C.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5.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6.调节是生物体维持自身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含有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B.由于敏感性不同,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会抑制根的生长C.垂体既能分泌激素,又与下丘脑相联系,所以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D.植物生长素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需要能量7.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理科生物试卷联考命题组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25X2=50分)1.遗传学两大规律在哪种生物中不起作用()A.豌豆B.果蝇C.玉米D.蓝藻2.对①~⑤这五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比较项目细胞壁①无②无③有④有⑤无所含核酸种类DNA DNA或RNA DNA和RNA DNA和RNA DNA和RNA 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否否是否是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的分别是()A.①和②B.⑤和①C.④和②D.④和①3.首先找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的科学家是()A.孟德尔B.摩尔根C.萨顿D.克里克4.已知蛙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现有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蝌蚪,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最终发育成了一只具有生殖功能的雄蛙。
若由该蛙与正常雌蛙抱对,适宜条件下,所得后代的雌、雄性别比应是()A.1∶1B.2∶1C.3∶1D.1∶05.下列各项中,肯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A.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B.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C.精子和男性口腔上皮细胞D.初级精母细胞和男性小肠上皮细胞6.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有芒对无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有芒感病杂交,F自交,播种所有的F,假定F都能成活,F122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2从理论上讲F中表现为感病植株的比例为()3A.1/8B.3/8C.1/16D.3/167.从下列选项的描述中能判断一定为同源染色体的是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8.豌豆子叶得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表现型如图.让F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的性112状分离比是()A.9:3:3:1B.3:1:3:1C.1:l:l:l D.2:2:1:19.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白眼果蝇。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把未成熟的猕猴桃和成熟的苹果同放于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猕猴桃不久会变软。
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A. 乙烯B. 脱落酸C. 赤霉素D. 生长素【答案】A【解析】【分析】未成熟的猕猴桃逐渐变软是成熟过程,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
【详解】成熟的苹果会释放乙烯,把未成熟的猕猴桃和成熟的苹果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成熟的苹果释放的乙烯会促进未成熟的猕猴桃成熟,故A正确。
2.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下列叙述符合激素作用本质特征的是A. 提供营养B. 提供能量C. 作为“信使”D. 血液传递【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和某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激素是一类信息分子,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调节生命活动,不提供能量,也不提供营养,可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运输,C正确。
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量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 位于下丘脑的渴觉中枢兴奋产生渴觉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直接运输到肾脏【答案】C【解析】【分析】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尿量减少;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尿量增加。
【详解】A. 大量饮水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A错误;B. 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而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尿量增加,C正确;D.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脏,D 错误。
腾八中2018—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部分(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生物大分子B.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C.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骨架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D.淀粉、糖原、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B.ATP中含有的糖是六碳糖C.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ATP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3.下列关于蓝藻细胞和酵母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蓝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叶绿体C.酵母菌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有线粒体D.酵母菌细胞和蓝藻细胞都有DNA和RNA4.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2是单层膜细胞器,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C.3、4、5、7和8都是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D.6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5.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分别表示氧气、钾离子进出细胞B.c、d、e均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C.甲代表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特异性D.乙和丙代表的磷脂双分子层和多糖均具有识别功能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第一步:向三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mL 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第二步:向三支试管内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并振荡试管;第三步:向三支试管内各滴入2滴新鲜鸡肝研磨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H可以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温度不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C.2号和3号试管内产生气泡较多D.此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溶液7.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耕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细胞有氧呼吸B.果蔬储藏在低温、低氧和干燥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C.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病原菌繁殖D.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避免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使肌肉酸胀乏力8.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安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