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影视制作中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 格式:pdf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
数字技术在影视摄影与制作中的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它在影视摄影与制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探讨数字技术在影视摄影与制作中的应用,介绍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发展历程,分析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探讨数字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未来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应用,为影视制作带来更加革命性的变化。
关键词:数字技术;影视摄影;影视制作;应用;未来发展趋势前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在影视制作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影响了影视制作的每一个环节。
本文将探讨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影视制作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正文:一、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历程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特效制作。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特效制作逐渐扩展到影像拍摄、后期制作、音效制作等各个环节。
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影视制作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提高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和观赏性。
二、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优势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制作效率高。
数字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处理和数字化生产流程来提高制作效率。
比如,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化的流程来优化制作流程,从而减少制作时间和人力成本。
数字技术还可以实现虚拟化制作,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完成特效制作,使得特效的制作更加高效和准确。
2.制作成本低。
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制作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从而降低制作成本。
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流程来减少制作过程中的物料和耗材,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和劳动力成本,从而达到降低制作成本的效果。
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应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AI)和数字媒体技术作为其中的两大关键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融合,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数字媒体技术涵盖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而人工智能则为这些信息的生成、分析和优化提供了强大的智能支持。
这种融合不仅改变了数字媒体的创作和传播方式,还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在图像和视频处理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图像处理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
例如,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分类图像中的物体、人物和场景。
这在安防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修复和增强技术,可以让老旧的照片或画质不佳的视频恢复清晰、鲜艳,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影视制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音频处理领域,人工智能也有出色的表现。
语音识别技术让人们能够通过语音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实现语音控制、语音输入等功能。
语音合成技术则能够生成自然流畅的语音,应用于有声读物、智能客服等场景。
此外,通过对音频数据的分析,人工智能还可以实现音乐推荐、音效生成等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是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体技术融合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借助人工智能,创作者能够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工具。
例如,一些智能写作辅助工具可以根据给定的主题和关键词,生成文章的框架、提供相关的素材和参考,帮助作者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在视觉艺术创作中,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和动画能够为艺术家提供新的创意和思路。
而且,通过对大量优秀作品的学习,人工智能还可以模拟出特定风格的艺术作品,为创意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数字媒体的传播和分发方面,人工智能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个性化推荐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历史、兴趣爱好等数据,为用户精准推荐符合其需求的数字媒体内容。
这不仅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也增加了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和粘性。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优化广告投放,提高广告的效果和转化率。
影视制作产业数字化影视制作技术方案第一章数字影视制作概述 (2)1.1 影视制作数字化的发展历程 (2)1.2 数字影视制作的优势与挑战 (3)1.2.1 优势 (3)1.2.2 挑战 (3)第二章数字影视拍摄技术 (3)2.1 数字摄影机选型与使用 (3)2.1.1 数字摄影机选型 (4)2.1.2 数字摄影机使用 (4)2.2 数字影像的存储与传输 (4)2.2.1 存储设备 (4)2.2.2 传输方式 (4)2.3 摄影辅助设备的数字化 (5)2.3.1 数字稳定器 (5)2.3.2 数字滑轨 (5)2.3.3 数字遥控器 (5)2.3.4 数字灯光 (5)第三章数字影视后期制作 (5)3.1 视频剪辑技术 (5)3.2 视频调色与特效制作 (5)3.3 音频处理与配音 (6)第四章数字影视动画制作 (6)4.1 二维动画制作技术 (6)4.2 三维动画制作技术 (6)4.3 动画渲染与输出 (7)第五章数字影视特效制作 (7)5.1 视觉特效技术 (7)5.2 动力学特效制作 (8)5.3 特效素材资源管理 (8)第六章数字影视音频制作 (9)6.1 音频录制技术 (9)6.1.1 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录制 (9)6.1.2 多轨录制 (9)6.1.3 环境录音 (9)6.2 音频编辑与混音 (9)6.2.1 音频编辑 (9)6.2.2 混音 (9)6.2.3 效果处理 (9)6.3 环境音频与音效制作 (10)6.3.1 环境音频制作 (10)6.3.2 音效制作 (10)6.3.3 音效库与采样 (10)第七章数字影视素材管理 (10)7.1 素材分类与存储 (10)7.1.1 素材分类 (10)7.1.2 素材存储 (10)7.2 素材检索与调用 (11)7.2.1 素材检索 (11)7.2.2 素材调用 (11)7.3 素材备份与恢复 (11)7.3.1 素材备份 (11)7.3.2 素材恢复 (11)第八章数字影视制作项目管理 (12)8.1 项目策划与管理流程 (12)8.2 团队协作与沟通 (12)8.3 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 (12)第九章数字影视制作人才培养 (13)9.1 影视制作专业课程设置 (13)9.2 实践教学与实习 (13)9.3 行业认证与职业发展 (14)第十章数字影视制作产业发展趋势 (14)10.1 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14)10.2 影视制作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14)10.3 国际化与市场拓展 (15)第一章数字影视制作概述1.1 影视制作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影视制作数字化,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对影视作品进行拍摄、编辑、制作、存储和传输的过程。
数字技术对电影制作的影响数字化电影制作(Digital Filmmaking)通常指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电影艺术创作和制作工艺相结合而逐渐发展起来并日趋成熟的现代电影制片过程。
它包括数字化的前期准备、现场制作、后期剪辑和电影特效。
1.数字化的前期准备一部电影在实际拍摄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
数字技术给前期准备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包括剧本写作、制片预算、工作表的产生等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
数字技术对前期准备的影响更加体现在形象化预审上。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形象化预审是在拍摄前,用计算机及相应软件,根据制作人员的创意和想象,用模拟图象的方式制作出的模拟片段。
它可以帮助导演、摄影师和演员在开拍前就能预先了解影片大致效果,从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目前形象化预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采用,用它不仅可以设计出完美的视觉效果,同时还提高了拍摄效率。
2.数字化的现场制作在影片的实际拍摄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于对现场的控制。
具体来说它可以控制灯光布设、道具动作,控制虚拟角色采集动作数据。
如在早期电影的拍摄中,电影道具通常是静止或手动的,如人工控制的猴子模型可以灵活地模拟猴子的动作,但要完全一样的重复动作就不可能了,而这在后期合成时又是必须的。
这时,计算机技术大显身手。
在今天,许多拍摄用的机械设备都可以用计算机来操纵,从而减轻拍摄过程中的难度和危险,增强了拍摄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3.数字化后期剪辑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最具意义的贡献在后期剪辑。
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使编辑和修改电影就象操作文字处理软件一样便捷。
数字技术改变了用样片和磁带进行后期剪辑合成的传统工艺,它可以将所有拍摄下来的胶片素材,转换成数字信号进入计算机工作站,以多画面显示,可重复剪辑和修改,从而取代了胶片剪辑的手工操作。
在计算机上,剪辑的结果就是胶片编号的编码单,即EDL表,用这张EDL表到胶片上套底,就完成了剪辑的全过程。
一、什么是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旨在培养兼具技术和艺术的新型复合型艺术设计和制作人才。
这是传统教育人才培养的空白,又是新兴产业市场崛起的急需。
我国已经将发展数字媒体产业列入“十五”期间国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就业岗位:影视剪辑师、三维建模师、平面设计师、UI界面设计师等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就业前景:1、影视制作行业:朝阳产业“回炉”首选,影视后期人才被用人单位疯抢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引发媒体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据数据显示,其“影视动画”、“游戏美术”等专业的就业率超过93%,目前很多美术和IT 专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职业培训进入到数字创意这个新兴的行业,甚至一些职场人士,也选择了通过“回炉”实现转行,这个究竟是为什么呢?现在影视后期制作行业人才缺口达到20万左右,这其中当属特效剪辑师、栏目包装师、动漫复合人才、微电影制作最为缺乏。
同时在影视行业薪资其实普遍比传统行业高很多,据权威调查报告,影视行业收入7000以上的人员达到30%,比起其他行业高许多,而大部分影视公司福利体系完善、奖励手段多样化更是新引人,可见影视后期行业可谓是香饽饽的行业。
2、高端影视后期人才难觅特效剪辑师月薪5000元起,栏目包装师月薪6000元起,影视能力强者月薪可达万元……”在招聘会现场,这样的高薪聘才广告随处可见。
虽然应聘者很多,但真正符合要求的人却少之又少。
“企业渴望人才,但原创能力与动手能力很强的专业人员实在难觅。
”招聘会上,众多影视企业发出了如此感慨。
四、数字媒体艺术学什么?主要课程有:美术鉴赏、构成设计、矢量图设计、图形图像设计、网站前端开发、3DSMAX动画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影视编辑处理Premiere、影视特效处理After Effects、插图绘制、平面媒体综合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综合实战、影视动画设计综合实战、UI设计综合实战等。
浅谈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1. 引言1.1 数字技术对影视后期制作的重要性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影视后期制作的核心工具之一。
数字技术能够帮助制作团队实现视觉效果的想象和创造力,为影视作品增添更多的视听震撼力。
数字技术可以实现视觉特效的精细化制作,使得影视作品更加逼真震撼。
通过数字技术,电影中的特效场景可以被制作得栩栩如生,使得观众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电影中的世界之中。
数字技术还可以帮助电影制作团队在视觉上实现不可能通过传统制作手段实现的效果,扩展了影视作品的想象空间。
数字技术在音频后期制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借助数字技术,制作团队可以对音频进行精细处理和调音,使得影视作品的音效更加清晰动听,增强了观众的听觉体验。
数字技术对影视后期制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提升了影视作品的视听效果,更为影视制作带来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影视后期制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1.2 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意义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数字技术可以帮助影视制作团队实现更高水平的视觉特效。
通过数字技术,制作团队可以创造出逼真的特效场景,使观众感受到更加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其次,在音频后期制作中,数字技术可以帮助音频师们更精细地调整声音效果,达到更好的听觉效果。
在三维动画制作中,数字技术则可以让动画效果更加生动逼真,增强影片的吸引力。
此外,数字合成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可以让不可能的场景成为可能,让故事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在调色和修图方面,数字技术可以帮助制作团队更好地控制影片的色彩和光影效果,增强影片的整体视觉效果。
综合来看,数字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制作水准,更在于为影视作品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创作空间。
2. 正文2.1 视觉特效的数字技术应用视觉特效是影视后期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数字技术在视觉特效的应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影视作品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在当今的影视世界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影视作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变革。
从令人惊叹的视觉特效到先进的拍摄设备,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应用到人工智能在后期制作中的辅助,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影视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视觉特效是影视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之一。
在过去,许多令人震撼的场景和奇幻的生物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但如今通过先进的特效技术,它们能够栩栩如生地呈现在银幕上。
比如在《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那美轮美奂的生态环境、奇异的生物以及绚烂的色彩,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这背后是复杂的 3D 建模、动作捕捉和渲染技术的完美结合。
动作捕捉技术能够精准地记录演员的动作和表情,然后将其应用到虚拟角色上,使虚拟角色的动作更加自然流畅。
而渲染技术则负责为这些虚拟元素赋予逼真的材质和光影效果,使其与真实场景融为一体。
除了视觉特效,拍摄设备的创新也为影视作品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高清摄像机、无人机拍摄、稳定器等设备的出现,让拍摄角度和画面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
高清摄像机能够捕捉到更加细腻的画面细节,为观众带来更加清晰、逼真的视觉体验。
无人机拍摄则为影视作品提供了独特的俯瞰视角和动态镜头,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和视觉冲击力。
稳定器的使用则让手持拍摄变得更加稳定,使摄影师能够更加自由地移动拍摄,捕捉到更加精彩的瞬间。
在后期制作方面,数字调色技术的应用使得影片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通过对色彩的调整,可以让影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比如暖色调可以营造温馨、欢快的氛围,冷色调则能表现出冷峻、压抑的情感。
剪辑软件的不断升级也让剪辑师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实现更加复杂和精彩的剪辑效果。
近年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也逐渐崭露头角。
VR 技术能够让观众完全沉浸在虚拟的影视世界中,通过头部的转动和身体的移动来探索影片中的场景。
例如一些 VR 短片,观众可以仿佛置身于故事发生的现场,与角色进行互动,这种全新的观影体验为影视作品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原创深响深响毫无疑问,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正在让视频娱乐变得更加精彩。
CG技术让画面语言有了新的呈现。
《阿凡达2》里美轮美奂的水下场景、《流浪地球2》中高耸的太空电梯、电视剧《三体》里巨船被纳米飞刃切割散开的奇特效果……宏大震撼的特效镜头,为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感官冲击。
AI技术逐步解放“双手”辅助内容创作。
AIGC、ChatGPT成为行业的高频词,并逐步应用到短视频、动画生产。
虚拟制作技术让影视拍摄不受时间、空间等物理条件影响。
2023年《曼达洛人》将虚拟制片带入大众视野;如今国内也在积极尝试,各大平台先后建成虚拟制作影棚投入使用。
《曼达洛人》虚拟制作从128年前世界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里呼啸而过的火车头让观众吓到惊慌四散,到如今5G、AI、VR(虚拟现实)、动捕、虚拟拍摄、DR(数字化成像)等技术的演进应用,科技始终是影视行业拓展边界的核心驱动力。
科技如何驱动艺术拓展边界?又为影视产业带来哪些“变革”?3月31日,腾讯视频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影视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马延琨分享了腾讯视频的科技与艺术战略,在之后的圆桌论坛环节,腾讯在线视频平台运营部燃动宇宙工作室群负责人周望、电视剧《三体》视觉与动画导演陆贝珂、玄机科技董事长沈乐平、原力数字科技CEO兼董事长赵锐分别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全景式探讨了技术升级后影视生产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马延琨表示,技术的进步总是持续推动着产业的迭代,每一次技术的升级也带动了内容制作工艺、生产效率和美学风格的进阶,同时也拓展了视听产业和内容想象空间。
如她所言,虽然相比于自带流量和关注度的IP、卡司,科技的革新故事并不耀眼,但它却是全行业无法忽视、贯穿始终的一条价值主线。
科技的价值中国影视起步晚,此前缺乏成熟的工业化运作体系,影视制作更是常靠人力填补。
为改变这种现状,中国影视从业者一直奋起直追,不断迭代技术创新应用来改变生产方式、提升影视生产效率。
AI技术在电影与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与影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作为一项前沿科技,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影与影视制作领域也不例外,AI技术的引入为电影制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与革命。
本文将探讨AI技术在电影与影视制作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其给电影艺术创作和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虚拟人物的创造AI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创造虚拟人物。
过去,制作虚拟人物需要专业的动画师和特效团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完成。
然而,随着AI技术的发展,利用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算法,可以实现更快速且更真实的虚拟人物创造。
AI技术能够通过对大量真实人脸图像的学习和模拟,生成高度逼真的虚拟人物形象,使得角色创造更加灵活多样。
例如,在电影《阿凡达》中,通过AI技术创造的虚拟人物“娜娜”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
AI技术能够对演员的面部表情进行精确捕捉,并在虚拟人物上进行模拟,从而呈现出生动且真实的表演效果。
这种AI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带来了更多角色创造的可能性。
二、剧本创作与预测AI技术在电影与影视制作中的另一个应用是剧本的创作与预测。
传统的剧本创作常常需要多名编剧共同协作,通过反复修改和打磨来达到最佳效果。
然而,AI技术的介入使得剧本创作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AI系统能够分析大量的电影或电视剧剧本,并从中学习和提取出规律与特征,进而生成新的剧本。
AI技术还可以通过对过去电影或电视剧的相关数据进行模式分析,预测未来影片的票房和口碑。
这不仅为制片方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同时也为电影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后期制作与特效合成AI技术在后期制作和特效合成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比如,通过AI技术可以实现对影片的颜色分级和调整,提高整体的视觉效果。
AI技术还可以在特效合成中快速而准确地实现绿幕抠图、物体识别和替换等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
2024年浅析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1. 数字媒体技术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影视动画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种集合了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交互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数字影像处理、三维建模、动画制作、虚拟现实等。
2. 影视动画中的技术应用在影视动画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3D建模与动画技术3D建模技术使得动画师能够塑造出细腻的角色细节,为角色赋予生动的表情和动作。
通过高精度的3D建模,动画师可以创建出具有高度真实感的角色模型,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同时,动画渲染技术也为角色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调整光照、材质、阴影等参数,使得角色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更加逼真。
2.2 场景构建与虚拟摄影借助3D建模等手段,动画师能够轻松构建出逼真的城市景观、自然风光等场景。
这些场景不仅具有高度的真实感,还能够根据剧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此外,虚拟摄影技术的运用使得动画场景的拍摄更加便捷,为动画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通过虚拟摄影,动画师可以在计算机中模拟真实的摄影过程,实现镜头的推拉摇移等操作,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
3. 特效制作与增强现实特效制作是影视动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动画师可以制作出逼真的爆炸、火焰、水流等特效,增强动画的视觉效果。
同时,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也为影视动画带来了更多的创新。
通过将虚拟元素与真实场景相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4. 角色设计与动画渲染在影视动画中,角色设计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动画师可以对角色进行精细化的设计,包括角色的外形、服装、表情等。
同时,动画渲染技术的应用也为角色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通过调整光照、材质等参数,动画师可以使得角色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更加逼真生动。
5. 场景构建与虚拟摄影场景构建是影视动画中的重要环节。
1引言就目前影视制作方面情况展开分析与研究,于宏观角度分析,应用数字化制作手段较多的影视类型当属电影、电视剧。
以电影作为分析对象展开分析,电影技术的发展即为技术发展的具象化呈现,电影发展史中出现对应技术,即表示此类技术已较为成熟,可实际应用。
由黑白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再到现如今的科幻巨作、特效大片,其中所应用的技术不仅切实满足了观众的观感体验、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更能够使拍摄过程中无法实现的对应艺术手法予以呈现、表达。
本文即由此展开分析,将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予以实际分析,研究艺术表达手法的同时将技术予以阐述。
2影视制作中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分析2.1艺术创作空间的提升艺术创作空间的提升是艺术与技术融合之处中较为直观的体现。
原有拍摄模式下,因艺术思想与实际生活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构思可能无法于现实生活中体现,以往的影视与拍摄过程中无法较为实际的体现,大者如构建奇幻世界、拍摄腾云驾雾等实际表现方式,小者如拍摄万物复苏,而实际拍摄季节为冬季等。
此类问题于以往模式中常寻求替代手法或等待具体时机,消耗时间的同时对实际拍摄而言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但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可切实解决此类问题,利用对应技术使此类要求较高的对应问题予以解决,提升拍摄质量的同时解决拍摄限制[1]。
与此同时,艺术创作空间的提升更集中于时间、空间等方面,此亦为融合的体现之处。
技术能够使艺术表现手法更易被观众了解。
以电影拍摄过程中蒙太奇手法的象征蒙太奇表现方式举例,艺术手法中此为隐喻的体现,技术手段可实现对隐喻的表述,使原本无法出现但影响与表达方式较为突出的对应事物具象化呈现,节省拍摄时间,提升艺术效果。
2.2数字化制作方法中的融合体现就以往影视剧本创作、编制、处理等方式展开分析,以往模式中的拍摄分镜头依靠构思与绘制实现,甚至存在于纸面上,较为费时费力。
而对应的新式技术可直接于电脑软件中呈现,使电脑软件替代原有模式下的人工操作,操作者仅需熟悉数字影视制作中艺术与技术的融合The Integra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in 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凌伟文,林鑫庆(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天津301900)LING Wei-wen,LIN Xin-qing(Art&CultureCollegeofTianjinUniversityofSport,Tianjin301900,China)【摘要】数字影视制作过程中,应用技术效果使其既符合观众视觉观感与体验,亦能凸显艺术价值的现象屡见不鲜,具体技术亦已较为成熟。
但如何将艺术效果与技术相结合,使数字影视既能具有艺术效果,亦可展现对应技术始终为从业人员需注意的重点所在。
针对实际状况展开分析,技术方面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化前、后期制作为影视效果提供全新的可能,对艺术表达中的深层思想、时间与空间方面的营造亦有具体价值所在。
论文就实际展开分析,将艺术与技术融为一体,提出具体方式,望能够对从业人员提供部分参考。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it is common to se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effects not only conforms totheaudience'svisual perceptionandexperience,but alsohighlightstheartisticvalue.Thespecific technologyhasalsobecome relativelymature.However,how to combine the artistic effect with technology,so that 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can not only have artistic effect,but also can show the corresponding technology,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practitioner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in the technical aspect,the more representative digital pre-production and post-production provide new possibilities for film and television effects,and it also has specific valu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eep ideas,time and space in artistic express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tual situation,integrates the art and technology,and putsforwardspecificmethods.It ishopedthat thiscanprovidesomereference tothepractitioners.【关键词】数字影视制作;艺术效果;技术方向;融合【Keywords】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production;artistic effects;technical direction;integration【中图分类号】J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1-0105-02【基金项目】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813659007。
【作者简介】凌伟文(1995-),男,广东梅州人,本科在读,从事广播电视编导研究。
105软件操作方式,通过鼠标及软件快捷键即可实现快速的操作,可充分实现原有镜头模式下的各类场景、标题角色、对白等需求,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体现技术与艺术效果的融合。
与此同时,各类计算机软件皆可实现数字化制作,将影视设置、编辑中的各项工作全方位数字化、信息化。
现阶段,计算机软件亦可根据编纂版本实现多个可能性版本并将其作为一种可行计划进行存储,即编辑一个版本的单位时间内可实现多个版本的制定,最终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版本或将各个版本予以融合。
2.3借助网络技术实现思维拓展网络技术对艺术与技术的融合贡献在于其能够根据网络数据存储、传输方面的优势形成一类思维导图,实现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同时将作品作为一个节点来展开延展与思维拓展,将关联较为密切的信息予以一并呈现,观众于网络中观看时,若对此节目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可通过此信息寻找与节目相关的信息,进而进一步了解节目,将节目深层次内容予以推广,并参与到节目讨论中[2]。
就实际展开分析,此手段不仅要较为有效地实现对于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更将对应思想予以解读,实现深层次探究,使观众对节目的理解更为深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对应思想。
于不同角度观察,此亦可以实现节目的更大范围传播,使收视率上升。
于存储方面手段展开分析,现阶段数字影院技术已成熟,网络电视、网络高清收视已成为影视作品的主要发行渠道。
渠道发展过程中所实现的融合已不仅限于技术与艺术手法的融合,更将此融合方式发展至其他领域中,使电影、电视、综艺节目等融合,将各类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表达方式、节目摄制手法融会贯通,在技术提升的同时增加艺术表达手法。
3具体技术分析及实际操作方式3.1数字化技术的前期构思针对实际展开分析,融合过程中数字化技术是较为主要的融合手段。
纵观融合手段,前期构思是使技术符合思路、提升作品整体价值的重要渠道。
前期构思与准备工作的质量能够切实影响作品整体质量,涉及作品是否成功。
因此,分析数字影视制作过程中艺术与技术的融合,首先需分析前期工作。
实际操作中,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剧本写作、制片预算、制作时间、制作流程等。
此类工作中既需要艺术思想所形成的构思与艺术表达方式的存在,亦需要对应技术所带来的各项水平提升,即以人力方面的构思、情节铺设为主,以对应技术的发展与分析为节省时间、提升效率的对应手段。
如利用办公软件实现拍摄计划与编制预算、排列各个场景中所需要的设备、计算拍摄成本等。
创作与设计过程中,对应操作亦可实现对影片节奏、摄影方面的把控与细节调理。
3.2制作过程中的重点制作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影响后续一系列处理手段,对影片整体质量而言亦有较为明显的作用[3]。
就实际展开分析,相关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应集中于现场制作、后期制作等方面。
下文即将此类重点予以分析。
首先为制作过程中的形象化预审视阶段,此阶段与前期准备工作有关,就实际而言,其属于前期制作中的重点,部分作品的形象化预审视甚至一直持续到拍摄阶段结束。
形象化预审视工作中的重点在于各类细节方面的问题,具象化的部分包括角色挑选、服装设计、外景设置、数字化布景等,较为虚拟的部分包括人、物、空间、运动关系等。
此类问题较为实际地影响制作,应根据实际对其有充足的预算与实际化的认知。
除此以外,应该注重现场制作中的摄制方面问题,必要时多补拍镜头,由多角度实现素材丰富,便于剪辑与处理。
3.3后期剪辑中的艺术价值体现由上文可见,后期剪辑亦为艺术价值与技术的融合。
此部分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为其能够根绝原有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升级与艺术思想升华。
现阶段所主要应用的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能够切实对视频进行编辑,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同时经计算机工作站予以融合,实现发展。
同样,艺术价值的体现亦在于此。
经高质量剪辑工作后的作品更为精练,能够在切实表达思想的同时为具体单位带来较为稳定的发展及更新,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使对应作品更为丰满,创造过程更为流畅[4]。
4结语本文针对实际展开分析,将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作为分析对象展开分析,重点阐述其中意义所在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实现发展的同时将单位流程下的工作予以解读。
基于现状可发现,未来模式下的技术发展将向更为有效、更为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提升拟真度,为观众带来更为优质的体验。
【参考文献】【1】郝巍东.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性探究[J].中国电视,2016 (12):101-104.【2】范玲.影视制作技术与艺术研究[J].四川戏剧,2015(11):94-96.【3】韩俊灵.刍议数字化影视制作中艺术与技术的融合[J].采写编,2015 (6):74.【4】殷琳琳.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技术和艺术的有效融合[J].戏剧之家, 2016(15):24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