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68.02 KB
- 文档页数:8
广东省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一、单选题1.已知(0,1,1),(0,0,1)a b ==r r ,则a r在b r 上的投影向量为( ).A .(1,0,0)B .(0,0,1)C .(0,1,0)D .(0,1,1)2.若向量()()0,1,1,1,1,0a b =-=r r,且()a b a λ+⊥r r r ,则实数λ的值为( )A .1B .0C .1-D .2-3.如图,在三棱锥O ABC -中,D 是BC 的中点,若OA a =u u u r r ,OB b =u u u r r ,OC c =u u u r r ,则AD u u u r等于( )A .a b c -++r r rB .a b c +-r r rC .1122a b c -++r r rD .1122a b c ---r r r4.已知平面{}00P n P P α=⋅=u u ur r ,其中()01,2,3P ,法向量()1,1,1n =r ,则下列各点不在平面α内的是( ) A .()2,5,4-B .()3,2,1C .()3,4,5-D .()2,4,8-5.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M 为棱1CC 上任意一点,则AM BC ⋅=u u u u r u u u r( )A .1B .2C .1-D .2-6.已知直线l 的倾斜角为23π,直线1l 经过(P -,(,0)Q m 两点,且直线l 与1l 垂直,则实数m 的值为( ) A .-2B .-3C .-4D .-57.已知直线1:220l mx y +-=与直线2:5(3)50l x m y ++-=,若12l l ∥,则m =( )A .5-B .2C .2或5-D .58.阅读材料:数轴上,方程()00Ax B A +=≠可以表示数轴上的点,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方程0Ax By C ++=(A 、B 不同时为0)可以表示坐标平面内的直线,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中,方程0Ax By Cz D +++=(A 、B 、C 不同时为0)可以表示坐标空间内的平面.过点()000,,P x y z 且一个法向量为n = a ,b ,c 的平面α的方程可表示为()()()0000a x x b y y c z z -+-+-=.阅读上面材料,解决下面问题:已知平面α的方程为3570x y z -+-=,直线l 是两平面370x y --=与4210y z ++=的交线,则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B C D .35二、多选题9.若向量()1,2,0a =r ,()2,0,1b =-r,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为( )A .()1,2,1a b +=-r rB .a b =r rC .a r ∥b rD .2a b ⋅=r r10.经过点()0,1P -作直线l ,且直线l 与连接点()1,2A -,()2,1B 的线段总有公共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π3π,44⎡⎤⎢⎥⎣⎦B .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π3π0,,π44⎡⎤⎡⎫⋃⎪⎢⎥⎢⎣⎦⎣⎭C .斜率k 的取值范围为[]1,1-D .斜率k 的取值范围为][(),11,-∞-⋃+∞11.设Ox ,Oy ,Oz 是空间内正方向两两夹角为60°的三条数轴,向量1e u r ,2e uu r ,3e u r 分别与x轴、y 轴、z 轴方向同向的单位向量,若空间向量a r满足123a xe ye ze =++r u r u u r u r (,,x y z ∈R ),则有序实数组(),,x y z 称为向量a r在斜60°坐标系Oxyz (O 为坐标原点)的坐标,记作(),,a x y z =r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已知()1,2,3a =r,则5a =rB .已知()1,2,1a =-r ,()2,4,2b =--r ,则向量a b r r∥C .已知()3,1,2a =-r ,()1,3,0b =r ,则0a b ⋅=r rD .已知()1,0,0OA =u u u r ,()0,1,0OB =u u u r ,()0,0,1OC =u u u r,则三棱锥O ABC -的外接球体积V =三、填空题12.已知点M,(N ,则直线MN 的倾斜角为.13.如图,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顶点D 为坐标原点,过D 的三条棱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若1DB u u u u v 的坐标为(4,3,2),则1AC u u u u v的坐标为14.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1CC C D =111C B =,点P 为线段1B C 上一点,则11C P D P ⋅u u u r u u u u r的取值范围为.四、解答题15.已知点()0,1,1A -,()2,2,1B ,O 为坐标原点,向量a OA =r u u ur ,b OB =r u u u r ,计算:(1)求2a b -rr ,3a -r ;(2)求点B 到直线OA 的距离.16.已知()1,1M -,()2,2N ,()3,0P .(1)若点Q 在y 轴上,且满足PQ MN ⊥,求点Q 的坐标; (2)若点Q 在x 轴上,且NQP NPQ ∠=∠,求直线MQ 的倾斜角.17.如图,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以顶点A 为端点的三条棱长都是1,1190,60,BAD DAA BAA M ∠=︒∠=∠=︒为11AC 与11B D 的交点.设1,,AB a AD b AA 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r r.(1)用,,a b c r r r表示BM u u u u r ,并求BM u u u u r 的值; (2)求1BM AC ⋅u u u u r u u u u r的值.18.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1AA 两两垂直,1AB =,AC 12AA =,D 为1CC 的中点,以点A 为原点,AB ,AC ,1A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求证:1AC BD ⊥ (2)求直线1AC 与平面1AB C 所成角的正弦值; (3)求点1A 到平面1AB C 的距离.19.如图,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2AB =,14AA =,点2A ,2B ,2C ,2D 分别在棱1AA ,1BB ,1CC ,1DD 上,21AA =,222BB DD ==,23CC =.(1)证明:2A ,2B ,2C ,2D 四点共面;(2)在棱1BB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平面22PA C 与平面222A C D 的夹角为30︒,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求2B P 的长.(3)若P 为棱1BB 上一点,当BP 为何值时,平面22PA C 与平面ABCD 的夹角的正弦值最小?。
x 二项式定理1.【来源】浙江省 2017 届高三“超级全能生”3 月联考数学试题 在二项式(2x - 1)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C )xA .-240B .240C .-160D .160答案及解析:2.【来源】安徽省黄山市 2019 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数学(理)试题在(1+x )6(1-2x )展开式中,含 x 5 的项的系数是( D ) A. 36B. 24C. -36D. -243.【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8 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模拟)检测数学(理)试题若⎛ 2 1 ⎫n- x ⎪ 展开式中含 x 项的系数为-80,则 n 等于( A )⎝ ⎭A .5B .6 C.7 D .84.【来源】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联考 2017 届高考二模数学试题在(1+x 3)(1﹣x )8 的展开式中,x 5 的系数是( A ) A .﹣28B .﹣84C .28D .84答案及解析:【考点】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分析】利用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由(1+x 3)展开可知含有 x 3 与(1﹣x )8 展开的 x 2 可得 x 5 的系数; 由(1+x 3)展开可知常数项与(1﹣x )8 展开的 x 5,同样可得 x 5 的系数; ∴含 x 5 的项+=28x 5﹣56x 5=﹣28x 5;∴x 5 的系数为﹣28, 故选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求展开式的系数把含有 x 5 的项找到.从而可以利用通项求解.属于中档题5.【来源】北京东城景山学校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设(3x -1)4 = a + a x + a x 2 + a x 3 + a x 4 ,则 a + a + a + a的值为( A ).12341234A .15B .16C .1D .-15答案及解析: 在(3x -1)4= a + a x + a x 2 + a x 3 + a x 4 中,令 x = 0 ,可得 a = 1 ,1234再令 x = 1可得 a 0 + a 1 + a 2 + a 3 + a 4 = 16 , 所以 a 1 + a 2 + a 3 + a 4 = 15 .n 7 7 7 故选 A .6.【来源】北京西城八中少年班 2016-2017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在(x + y )n的展开式中,若第七项系数最大,则 n 的值可能等于( D ).A .13,14B .14,15C .12,13D .11,12,13答案及解析:(x + y )n 的展开式第七项系数为 C 6 ,且最大,可知此为展开式中间项,当展开式为奇数项时: n= 6 , n = 12 ,2当有偶数项时 n + 1= 6 , n = 11, 2 或 n + 1 = 7 , n = 13 ,2故 n = 11,12 ,13 . 选 D .7.【来源】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2018 届高三综合测试(一)数学(理)试题(x + y )(2x - y )6 的展开式中 x 4 y 3 的系数为( D )A .-80B .-40C. 40D .808.【来源】广东省潮州市 2017 届高三数学二模试卷数学(理)试题 在(1﹣2x )7(1+x )的展开式中,含 x 2 项的系数为( B ) A .71 B .70 C .21 D .49答案及解析:【分析】先将问题转化为二项式(1﹣2x )7 的系数问题,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展开式的第 r+1 项,令 x 的指数分别等于 1,2 求出特定项的系数【解答】解:(1﹣2x )7(1+x )的展开式中 x 2 的系数等于(1﹣2x )7 展开式的 x 的系数+(1﹣2x )7 展开式的 x 2 的系数,(x+1)7 展开式的通项为 T r+1=(﹣2)r C r x r ,故展开式中 x 2 的系数是(﹣2)2C 2+(﹣2)•C 1=84﹣14=60,故选:B .9.【来源】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 2017 届第四次联考数学试题 在二项式(x 2- 1)5 的展开式中,含 x 7的项的系数是( C )xA . -10B. 10C. -5D. 510.【来源】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已知(1 + x )n的展开式中只有第 6 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为( D ) A .212B .211C.210D .2911.【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C )x -A.-1320B.1320C.-220D.22012.【来源】浙江省绍兴一中2017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在(x﹣y)10 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小的项是(C )A.第4 项B.第5 项C.第6 项D.第7 项答案及解析:【考点】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分析】由二项展开式可得出系数最小的项系数一定为负,再结合组合数的性质即可判断出系数最小的项.【解答】解:展开式共有11 项,奇数项为正,偶数项为负,且第6 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系数最小的项第 6项.故选C.13.【来源】浙江省金华十校联考2017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在(1﹣x)n=a0+a1x+a2x2+a3x3+…+a n x n中,若2a2+a n﹣5=0,则自然数n的值是(B)A.7 B.8 C.9 D.10答案及解析:【考点】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分析】由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 r+1=•(﹣1)r x r可得a r=(﹣1)r•,于是有2(﹣1)2+(﹣1)n﹣5=0,由此可解得自然数n 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得,该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1)r x r,∴该项的系数,∵2a2+a n﹣5=0,∴2(﹣1)2+(﹣1)n﹣5=0,即+(﹣1)n﹣5•=0,∴n﹣5 为奇数,∴2==,∴2×=,∴(n﹣2)(n﹣3)(n﹣4)=120.∴n=8.故答案为:8.14.【来源】浙江省重点中学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联考数学试题⎛ 2 ⎫5 1⎪1展开式中,x2的系数是( B )⎝⎭A、80B、-80C、40D、-4015.【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a 2 4如果x + x -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2,则展开式中x 的系数是( C ) x xA.8 B.-8 C.16 D.-1616.【来源】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8 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数学(理)试题x x2 ⎪ ⎛1- 1 ⎫ (1+ x )6x 3⎝ ⎭ 展开式中 x 的系数为(B )A .-14B .14C. 15D .3017.【来源】安徽省安庆一中、山西省太原五中等五省六校(K12 联盟)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理)试题在二项式(x - 1)n 的展开式中恰好第 5 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含有 x 2项的系数是( C )xA .35B .-35C .-56D .56答案及解析:第五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通项,令,故系数.18.【来源】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等五校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理)试题 在( - 2)n 的展开式中,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64,则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xA .60B .45C . 30D .1519.【来源】湖北省武汉市 2018 届高三四月调研测试数学理试题 在(x + 1-1)6 的展开式中,含 x 5项的系数为( B )xA .6B .-6C .24D .-24答案及解析:的展开式的通项 .的展开式的通项=. 由 6﹣r ﹣2s=5,得 r+2s=1,∵r ,s ∈N ,∴r=1,s=0. ∴的展开式中,含 x 5 项的系数为 . 故选:B .20.【来源】辽宁省抚顺市 2018 届高三 3 月高考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在(2 -1)6 的展开式中,含 1项的系数为( C )xA. -60B. 160C. 60D. 6421.【来源】2018 年高考真题——数学理(全国卷Ⅲ)(x 2+ 2)5 的展开式中 x 4 的系数为( C )xA .10B .20C .40D .80答案及解析:由题可得 令 ,则所以x2× 4x9 n故选 C.22.【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十校联考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在(x 2﹣4)5 的展开式中,含 x 6 的项的系数为( D ) A .20 B .40 C .80 D .160答案及解析:【分析】=(﹣4)r,令 10﹣2r=6,解得 r=2,由此能求出含 x 6 的项的系数.【解答】解:∵(x 2﹣4)5, ∴T r+1==(﹣4)r,令 10﹣2r=6,解得 r=2, ∴含 x 6 的项的系数为=160. 故选:D .23.【来源】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 2018 届高三 1 月月考数学试题 在⎛x 2 - ⎝2 ⎫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D )⎪⎭ A .-240 B .-60 C .60 D .24024.【来源】浙江省湖州市 2017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在(1﹣x )5+(1﹣x )6+(1﹣x )7+(1﹣x )8 的展开式中,含 x 3 的项的系数是( D ) A .121 B .﹣74C .74D .﹣121答案及解析:【考点】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公式化简代数式;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含 x 4 的项的系数,即是代数式的含 x 3 的项的系数.【解答】解:(1﹣x )5+(1﹣x )6+(1﹣x )7+(1﹣x )8 ==,(1﹣x )5 中 x 4 的系数 ,﹣(1﹣x )9 中 x 4 的系数为﹣C 4=﹣126,﹣126+5=﹣121. 故选:D25.【来源】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在(x 2-1)(x +1)4 的展开式中,x 3 的系数是( A ) A .0B .10C .-10D .20答案及解析:(x +1)4 的展开式的通项, 因此在(x 2-1)(x +1)4 的展开式中,x 3 的系数是26.【来源】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 2017 届高三暑期联考数学(理)试题在二项式 + 1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成等差数列,把展开式中所有的项重新排成一列,有理项都互 x xx 1 ⎝ ⎭不相邻的概率为( D ) A . 16B . 14C. 1 3D . 51227.【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已知C 0- 4C 1+ 42C 2- 43C 3+ + (-1)n 4nC n= 729 ,则C 1+ C 2+ + C n的值等于( C )nnnnnA .64B .32 C.63 D .31答案及解析:nnn因为 ,所因,选 C. 28.【来源】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若òn(2x -1)dx = 6 ,则二项式(1 - 2x )n的展开式各项系数和为( A ) A .-1 B .26 C .1 D . 2n29.【来源】浙江省金华十校 2017 届高三数学模拟试卷(4 月份)数学试题若(x -1)8=1+a 1x +a 2x 2+…+a 8x 8,则 a 5=( B ) A .56B .﹣56C .35D .﹣35答案及解析:利用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解:通项公式 T r+1=(﹣1)8﹣r x r ,令 r=5,则(﹣1)3=﹣56.故选:B .30.【来源】广东省茂名市五大联盟学校 2018 届高三 3 月联考数学(理)试题6⎛ 1 ⎫ x 4在( + x ) 1+ y ⎪ 的展开式中, y 2 项的系数为( C )A .200B .180 C. 150 D .120答案及解析: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令可得:,,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令可得,据此可得: 项的系数为 .本题选择 C 选项.31.【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2-x )(1+2x )5 展开式中,含 x 2 项的系数为( B )x x 0 1 2 2017 3n nx A . 30 B . 70 C .90 D .-15032.【来源】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 2017 届第三次联考数学试题若(1 + x )3 + (1 + x )4 + (1 + x )5 + + (1 + x )2017 = a + a x + a x 2 + + a x 2017 ,则 a 的值为( D )3 2017 32018 420174201833.【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17 届高考二模数学(理)试题若(x 6+ 1 )n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则 n 的最小值等于( C )A .3B .4C .5D .6答案及解析:【分析】二项式的通项公式 T r+1=C )r ,对其进行整理,令 x 的指数为 0,建立方程求出 n 的最小值.【解答】解:由题意 )n 的展开式的项为)r =C n r=C r令r=0,得 r ,当 r=4 时,n 取到最小值 5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项式的项,且能根据指数的形式及题设中有常数的条 件转化成指数为 0,得到 n 的表达式,推测出它的值.34.【来源】上海市金山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设(3x -1)6= a x 6+ a x 5+ + a x + a ,则| a | + | a | + | a | + + | a| 的值为…( B )651126(A) 26(B) 46(C) 56(D) 26+ 4635.【来源】浙江省台州市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x -已知在( 2 1 )n的展开式中,第 6 项为常数项,则 n =( D )A .9B .8C .7D .6答案及解析:【考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分析】利用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第 6 项为常数项,由 =﹣ •x n ﹣6,可得 n ﹣6=0.解得 n=6. 故选:D .36.【来源】山东省潍坊寿光市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1 ⎫6+ 2x ⎪ ⎝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B ) A .120B .160C. 200D .24037.【来源】北京西城八中少年班 2016-2017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2x + 3)4 = a + a x + a x 2 + a x 3 + a x 4(a + a + a )2 - (a + a )2若0 1 2 3 4,则 0 2 41 3 的值为( A ). 5 x A . C B . C C . C D . Cx x A .1 B .-1 C .0 D .2答案及解析:令 x = 1, a + a + + a = (2 + 3)4 ,1 4令 x = -1, a - a + a - a + a= (-2 + 3)4 ,1234而 (a + a + a )2 - (a + a )22413= (a 0 + a 2 + a 4 + a 1 + a 3 )(a 0 - a 1 + a 2 - a 3 + a 4 )= (2 + 选 A .3)4 (-2 + 3)4 = (3 - 4)4 = 1. 38.【来源】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 2018 届高三 4 月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七)数学(理)试题设 i 是虚数单位,a 是(x + i )6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和,则 a 的共轭复数 a 的值是( B ) A . -8iB . 8iC . 8D .-8答案及解析:由题意,不妨令 ,则,将转化为三角函数形式,,由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方法则,,则,故正确答案为 B.39.【来源】福建省三明市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数学(理)试题 a 2 52x + x -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1,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 x xA .-200B .-120 C.120 D .20040.【来源】甘肃省天水一中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期末)数学(理)试题已知(1+ax )(1+x )5 的展开式中 x 2 的系数为 5,则 a =( D )A.-4B.-3C.-2D.-141.【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2018 届高三 9 月调研测数学(理)试题(1 + 1)(1 + x )5 展开式中 x 2 的系数为 ( A )xA .20B .15C .6D .142.【来源】甘肃省民乐一中、张掖二中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12 月)数学(理)试题⎛ a ⎫ ⎛1 ⎫5x + ⎪ 2x - ⎪ ⎝ ⎭ ⎝⎭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D )A .-40B .-20C .20D .4043.【来源】浙江省名校协作体 2018 届高三上学期考试数学试题⎛ 1+ 2⎫(1- x )4 展开式中 x 2 的系数为( C ) x ⎪ ⎝ ⎭A .16B .12C .8D .444.【来源】山西省太原市 2018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已知(x -1)(ax +1)6展开式中 x 2 的系数为 0,则正实数a = ( B ) 22 A .1B .C.53D . 2x 4 5 5 答案及解析: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令 得 ;令得.展开式 为. 由题意知,解得(舍).故选 B. 45.【来源】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长春市第十一高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6 届高三下学期三校联合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x +1)2 (x - 2)4的展开式中含 x 3 项的系数为( D )A .16B .40 C.-40 D .846.【来源】海南省天一大联考 2018 届高三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数学(理)试题若(2x - 3)2018= a + a x + a x 2 + L + ax 2018 ,则 a + 2a + 3a + L + 2018a= ( D )122018A .4036B .2018C .-2018D .-4036123201847.【来源】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理)试题(1 + x )8 (1 + y )4 的展开式中 x 2y 2 的系数是 ( D )A .56B .84C .112D .168答案及解析:因的展开式 的系数 ,的展开式 的系数 ,所的系数.故选 D.48.【来源】北京西城八中 2016-2017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x 2 - 在二项式⎝ 1 ⎫5⎪⎭ 的展开式中,含 x 的项的系数是( C ). A .-10B .-5C .10D .5答案及解析:解: ⎛ x 2 - 1 ⎫5⎪ 的展开项T = C k (x 2 )k (-x -1 )5-k = (-1)5-k C k x 3k -5 ,令3k - 5 = 4 ,可得 k = 3, ⎝x ⎭ k +1 5 5∴ (-1)5-k C k = (-1)5-3 C 3= 10 . 故选 C .49.【来源】广东省化州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生数学(理)试题 已知(x +1)(ax - 1)5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40,则 a 的值为( C )xA. 2B. -2C. ±2D. 450.【来源】福建省“华安一中、长泰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一中”四校联考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5 月)数学(理)试题若(1 - 2 x )n(n ∈ N *) 的展开式中 x 4的系数为 80,则(1 - 2 x )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绝对值之和为( C ) A .32B .81C .243D .256。
广东省东莞市海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设复数34i z =-,则z 的虚部为( ) A .4B .-4C .4iD .-4i2.(2)(2)a b a b --+r r r r等于( ) A .2a b -r rB .2b -rC .0rD .b a -r r3.已知向量()()1,11,2a b ==-r r ,,则a b +=r r ( ) A .()0,3B .()2,1-C .()1,0D .14.已知向量()13,,1,3a m b ⎛⎫==- ⎪⎝⎭r r .若a r P b r,则实数m =( ) A .1 B .1- C .9 D .9-5.已知向量()1,1a =r ,(),2b x =r ,且a b ⊥r r ,则x =( ) A .12B .2C .12-D .2-6.等边三角形ABC 中,AB u u u r与BC u u u r 的夹角为( )A .60oB .60-oC .120oD .150o7.若a ∈R ,则“1a =-”是复数“21(1)i z a a =---为纯虚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如图,在ABC V 中,点M ,N 满足AM MB =u u u u r u u u r,3BN NC =u u u r u u u r ,则MN =u u u u r ( )A .1344AB AC +u u ur u u u r B .1344AB AC -u u ur u u u rC .1344AB AC -+u u ur u u u rD .1344AB AC --u u ur u u u r二、多选题9.复数12z i =+,i 是虚数单位,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zB .1i z >+C .z 的虚部为2D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点位于第一象限10.如图在ABC V 中,AD 、BE 、CF 分别是边BC 、CA 、AB 上的中线,且相交于点G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2DG AG =u u u r u u u rB .23BG BE =u u u r u u u rC .0GA GB G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D .2AB AC AG +=u u u r u u u r u u u r11.已知△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应边分别为a ,b ,c ,且π3C ∠=,c =2.则下列结论正确( )A .△ABCB .AC AB ⋅u u u r u u u r 的最大值为2C .cos cos b A a B +=D .cos cos B A的取值范围为)∞∞⎛-⋃+ ⎝⎭12.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O 为平面内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若ABC V 为斜三角形,则tan tan tan tan tan tan ABC A B C ++=B .若0a OA b OB c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则O 为ABC V 的内心C .已知ABC V 中,60A ∠=︒,6c =,4b =,O 为ABC V 的外心,若AO AB AC λμ=+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λμ+的值为13D .在ABC V 中,1a b ==,π4C ∠=,若CP 与线段AB 交于点Q ,且满足CP CA CB λμ=+u u u r u u u r u u u r,2CP =u u u r ,则λμ+三、填空题13.复数1i z =+,则||z =.14.已知3a =r ,4b =r ,()2a b a ⋅-=-r r r ,则向量a r 与b r的夹角的余弦值为.15.在ABC V 中,其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3π4B =,6b =,22a c +=,则ABC V 的面积为.16.如图,为测量山高MN ,选择A 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 为测量观测点,从点A 测得点M 的仰角45MAN ∠=︒,点C 的仰角60CAB ∠=︒,以及75MAC ∠=︒.从点C 测得45MCA ∠=︒,已知山高300m BC =,则山高MN =m.四、解答题 17.解答下列各题:(1)设向量()1,2a =r ,()4,3b =-r ,求2a b -r r ;(2)已知两点()3,2M -和()5,1N --,点P 满足12MP MN =u u u r u u u u r,求点P 的坐标.18.已知1a =r,b r(1)若2a b ⋅=r r ,求a r 与b r 的夹角;(2)若a r 与b r 的夹角为135︒,求a b +r r .19.如图,在ABC V 中,120,3BAC AB AC ︒∠===,点D 在线段BC 上,且12BD DC =.求:(1)AD 的长; (2)DAC ∠的大小.20.平面内给出三个向量()3,2a =r ,()1,2b =-r ,()4,1c =r,求解下列问题: (1)求向量a r在向量b r 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标;(2)若向量a b +rr 与向量+mc b r r 的夹角为锐角,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1.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sin 21sin 1cos2A BA B=++.(1)若23C π=,求B ; (2)求222a b c+的最小值. 22.已知12a a r r,是平面内任意两个非零不共线向量,过平面内任一点O 作11OA a u u u r u r =,22OA a u u u u r u u r=,以O 为原点,分别以射线12OA OA 、为x y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坐标系,如左图.我们把这个由基底12a a u r u u r,确定的坐标系xOy 称为基底{}12a a u r u u r ,坐标系xOy .当向量12a a u r u u r,不垂直时,坐标系xOy 就是平面斜坐标系,简记为{}12;O a a u r u u r ,.对平面内任一点P ,连结OP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存在唯一实数对()x y ,,使得12OP xa ya =+u u u r u r u u r,则称实数对()x y ,为点P 在斜坐标系{}12O a a u r u u r;,中的坐标.今有斜坐标系{}12O e e u r u u r ;,(长度单位为米,如右图),且12121120e e e e ===︒u r u u r u r u u r ,,,设()12OP =u u u r, (1)计算OP u u u r的大小;(2)质点甲在Ox 上距O 点4米的点A 处,质点乙在Oy 上距O 点1米的点B 处,现在甲沿xO u u u r的方向,乙沿Oy u u r 的方向同时以3米/小时的速度移动.①若过2小时后质点甲到达C 点,质点乙到达D 点,请用12e e u r u u r ,,表示CD u u u r ; ②若t 时刻,质点甲到达M 点,质点乙到达N 点,求两质点何时相距最短,并求出最短距离.。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说文解字》中有:“宗,尊祖庙也。
”即宗法制的“宗”,本意是指宗庙。
由此可见,用以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A.信仰B.财产C.血缘D.地域3、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 河南河北B 湖南湖北C 山东山西D 广东广西4、《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5、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A.严格的等级制度 B.天子生活奢侈C.政治地位越高生活水平越高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6、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 郡国并行制度B. 中外朝制度C. 刺史制度D. 郡县制7、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不准确的是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B. 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C. 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D. 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8、“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9、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
广东省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文化”一词具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有位大学生对人没有礼貌,人们说他是“文化人缺文化”。
“文化人”中的“文化”指的是( )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B.知识文化修养,受教育的程度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D.文化积淀状况、文化素养2.近年来产生的网络新词,像“给力”、“涨时代”、“神马都是浮云”等,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
这表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D.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3.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伟大的诗人。
他一贯主张“诗言志”。
有位外国人在谈到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时说,是“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
这主要说明( ) A.思想、理想、信念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B.诗人的气质和风范成就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C.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D.先进的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4.孔庙、孔府、孔林合称为“三孔”,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三孔”就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教科书,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这说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C.精神产品具有继承性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5.近一段时期,乔布斯与苹果公司备受关注。
苹果公司卖的不仅是iPhone、iPad,更是一种文化。
文化是苹果公司的卖点,也是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的灵魂。
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②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不断加深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要重视提高商品的文化含量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A卷)一.选一选(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如图所示,直线L1,L2,L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A.∠1=90°,∠2=30°,∠3=∠4=60°;B.∠1=∠3=90°,∠2=∠4=30°C.∠1=∠3=90°,∠2=∠4=60°;D.∠1=∠3=90°,∠2=60°,∠4=30°2.给出下列说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3)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3.已知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a∥b,b∥c,那么a∥cB.如果a⊥b,b⊥c,那么a⊥cC.如果a⊥b,b⊥c,那么a∥cD.如果a⊥b,a∥c,那么b⊥c4.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能判断AB∥CD的是()A.∠1=∠2B.∠3=∠4C.∠D=∠DCED.∠D+∠ACD=180°5.已知三条没有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a∥b,a⊥c,那么b⊥c;②如果b∥a,c∥a,那么b∥c;③如果b⊥a,c⊥a,那么b⊥c;④如果b⊥a,c⊥a,那么b∥c.其中是真命题的是()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③6.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5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5=50°,那么AB∥CDB.如果∠4=130°,那么AB∥CDC.如果∠3=130°,那么AB∥CDD.如果∠2=50°,那么AB∥CD7.49的平方根是()A.23B.﹣23C.1681 D.±238.a2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A.aB.aC.D.a-9.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A.2--B.-4与C.与D.与10.用“☆”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和b,规定a☆b=ab2+2ab+a,若12a+☆(﹣3)=8,则a的值为()A.﹣1B.0C.1D.3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2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__.12.-a)2=0,那么a=_________,b=_________.1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叫做该点到直线的距离.14.如图,已知a∥b,∠1=40°,那么∠2的度数等于_____度.15.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则∠C=______°.16.﹣|﹣1|=________.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平移,使点A变换为点A′,点B′、C′分别是B、C的对应点.(1)请画出平移后的△A′B′C′,并求△A′B′C′的面积;(2)若连接AA′,CC′,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18.计算:(﹣3)2+|1.+19.1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如图,已知:AD⊥BC,EF⊥BC,∠1=∠2.求证:∠3=∠B.21.实数a、b-=______.y=的值.22.已知18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且AB⊥CD,OG平分∠AOE,若∠DOF=50°,求∠AOG的度数.24.如图,已知∠BAP与∠APD互补,∠1=∠2,试说明:∠E=∠F.请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理由.解:∵∠BAP与∠APD互补(),∴AB∥CD(),∴∠BAP=∠APC().又∵∠1=∠2(),∴∠BAP-∠1=∠APC-∠2(),即∠3=∠4,∴AE∥PF(),∴∠E=∠F().25.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点P是直线l3上一动点(1)如图1,当点P在线段CD上运动时,∠PAC,∠APB,∠PBD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请你猜想结论并说明理由.(2)当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没有重合,如图2和图3),上述(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没有成立,请直接写出∠PAC,∠APB,∠PBD之间的数量关系,没有必写理由.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A卷)一.选一选(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如图所示,直线L1,L2,L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A.∠1=90°,∠2=30°,∠3=∠4=60°;B.∠1=∠3=90°,∠2=∠4=30°C.∠1=∠3=90°,∠2=∠4=60°;D.∠1=∠3=90°,∠2=60°,∠4=30°【正确答案】D【详解】解:∠1与∠3是对顶角,∠1=∠3=180°-30°-60°=90°.根据对顶角的概念,从图中还可以直接看出∠2=60°,∠4=30°.故选D.2.给出下列说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3)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正确答案】B【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2)根据对顶角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3)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进行判断即可;(4)根据垂线段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1)只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才相等,故此说法错误;(2)相等的角没有一定是对顶角,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且这两个角有公共顶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故此说法错误;(3)假设它与另一条平行,根据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它与条也平行,这与已知条件相矛盾,故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此说确;(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故此说法错误.故正确的说法有1个.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概念,平行公理的推论及垂线段的概念,熟记这些定理及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已知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a∥b,b∥c,那么a∥cB.如果a⊥b,b⊥c,那么a⊥cC.如果a⊥b,b⊥c,那么a∥cD.如果a⊥b,a∥c,那么b⊥c【正确答案】B【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判定对各选项作出图形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是真命题,故本选项没有符合题意;B、,应为a∥c,故本选项是假命题,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是真命题,故本选项没有符合题意;D、,是真命题,故本选项没有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4.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能判断AB∥CD的是()A.∠1=∠2B.∠3=∠4C.∠D =∠DCED.∠D +∠ACD =180°【正确答案】A【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判定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 、12∠=∠,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出AB CD ,故A 正确;B 、34∠=∠,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出BD AC ∥,故B 错误;C 、∠D 与∠A 非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故没有能判断直线平行,故C 错误;D 、180D ACD ∠+∠=︒,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出BD AC ∥,故D 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熟知平行线的判定条件是解题的关键.5.已知三条没有同的直线a ,b ,c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a ∥b ,a ⊥c ,那么b ⊥c ;②如果b ∥a ,c ∥a ,那么b ∥c ;③如果b ⊥a ,c ⊥a ,那么b ⊥c ;④如果b ⊥a ,c ⊥a ,那么b ∥c .其中是真命题的是()A.①②③ B.①②C.①②④D.①③【正确答案】C【详解】试题解析:①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a ∥b ,a ⊥c ,那么b ⊥c ;②如果b ∥a ,c ∥a ,那么b ∥c ;③如果b ⊥a ,c ⊥a ,那么b ∥c ;故③错误.④如果b ⊥a ,c ⊥a ,那么b ∥c ,故选C.6.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1=5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5=50°,那么AB ∥CDB.如果∠4=130°,那么AB ∥CDC.如果∠3=130°,那么AB ∥CDD.如果∠2=50°,那么AB ∥CD【正确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A 、∵∠1=∠2=50°,∴若∠5=50°,则AB ∥CD ,故本选项正确;B 、∵∠1=∠2=50°,∴若∠4=180°﹣50°=130°,则AB ∥CD ,故本选项正确;C 、∵∠3=∠4=130°,∴若∠3=130°,则AB ∥CD ,故本选项正确;D 、∵∠1=∠2=50°是确定的,∴若∠2=150°则没有能判定AB ∥CD ,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7.49的平方根是()A.23B.﹣23C.1681D.±23【正确答案】D【详解】试题解析:224,39⎛⎫±= ⎪⎝⎭ 49∴的平方根是23±.故选D.点睛: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8.a 2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A.aB.aC.D.a-【正确答案】B【详解】|a |.故选B.|a |.9.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A.2--B.-4与C.与 D.与【正确答案】C【分析】根据只有符号没有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A 、-|-2|=-2,故A 错误;B 、-4=,故B 错误;C 、,只有符号没有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故C 正确;D 、没有是相反数,故D 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利用了相反数的意义.10.用“☆”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 和b ,规定a ☆b=ab 2+2ab+a ,若12a +☆(﹣3)=8,则a 的值为()A.﹣1B.0C.1D.3【正确答案】D【详解】试题解析:∵22a b ab ab a =++☆且1(3)82a ☆+-=,∴2111(3)2(3)8222a a a +++⨯-+⨯⨯-+=91(1)33(1)822a a a +--++=5(1)3(1)8a a +-+=2(1)8a +=∴14a +=,∴3a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2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__.【正确答案】3【详解】解:∵5<6,∴3-2<4,-2的整数部分是3.故答案为3.12.-a)2=0,那么a=_________,b=_________.【正确答案】①.②.-20,20.a b -=+=解得: 2.a b ==-故答案为 2.-1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叫做该点到直线的距离.【正确答案】垂线段的长度【详解】试题解析: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该点到直线的距离.故答案为垂线段的长度.14.如图,已知a∥b,∠1=40°,那么∠2的度数等于_____度.【详解】试题解析:如图,∵140∠= ,340 ,∴∠=∵a ∥b ,∴2340.∠=∠=故答案为40.点睛: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5.如图,已知AB ∥CD ,BE 平分∠ABC ,∠CDE =150°,则∠C =______°.【正确答案】120【分析】∠CDE =150°,得到∠CDB=180-∠CDE=30°;AB ∥CD ,得到∠ABD=∠CDB=30°;所以∠ABC=60°,得到∠C=180°-60°=120°.【详解】解:∵∠CDE=150°,∴∠CDB=180-∠CDE=30°,又∵AB ∥CD ,∴∠ABD=∠CDB=30°;∵BE 平分∠ABC ,∴∠ABC=60°,∴∠C=180°-60°=120°.故答案为120.本题考查平行线基本性质与邻补角关系,基础知识牢固是本题解题关键16.2(2)-﹣|﹣1|=________.=-=【详解】解:原式211故1.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平移,使点A变换为点A′,点B′、C′分别是B、C的对应点.(1)请画出平移后的△A′B′C′,并求△A′B′C′的面积;(2)若连接AA′,CC′,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答案】(1)画图见解析;(2)平行且相等.【分析】(1)利用平移规律得出平移后对应点位置进而求出即可;(2)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详解】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2)连接AA′,CC′,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正确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8.计算:(﹣3)2+|1.【详解】试题分析:按照实数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即可.试题解析:原式9135=--=19.1+【正确答案】6【详解】试题分析:按照实数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即可.试题解析:原式()321 6.=+---=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如图,已知:AD ⊥BC ,EF ⊥BC ,∠1=∠2.求证:∠3=∠B .【正确答案】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和等量代换求解.试题解析:证明:∵AD ⊥BC ,EF ⊥BC∴190,2390.B ∠+∠=∠+∠= ∵∠1=∠2∴∠3=∠B .21.实数a 、b -=______.【正确答案】2b-【分析】由数轴得:0a <,0b >,0a b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解:由数轴得:0a <,0b >,0a b -<()2a b a b a b b a b=---=----=-故答案为.2b-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数轴判断实数取值范围、二次根式的化简、代数式的恒等变形等基础知识,考查基本的代数运算能力.观察数轴确定a 、b 及a -b 的符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巧用数轴给出了每个数的符号,渗透了数形的思想,这也是中考时常考的知识点.22.已知18y =的值.【正确答案】【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没有等式,求出x 、y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x ﹣8≥0,8﹣x ≥0,则x =8,y =18,∴=.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所示,直线AB、CD、EF 相交于点O,且AB⊥CD,OG 平分∠AOE,若∠DOF=50°,求∠AOG 的度数.【正确答案】70︒【详解】试题分析:先根据50DOF AB CD ∠=⊥ ,,得到AOF ∠的度数,进而得出AOE ∠的度数,再根据OG 平分∠AOE ,即可得到1.2AOG AOE ∴∠=∠试题解析:∵50DOF AB CD ∠=⊥ ,,∴905040AOF ∠=-= ,∴18040140AOE ∠=-= ,∵OG 平分∠AOE ,1114070.22AOG AOE ∴∠=∠=⨯= 24.如图,已知∠BAP 与∠APD 互补,∠1=∠2,试说明:∠E =∠F .请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理由.解:∵∠BAP 与∠APD 互补(),∴AB ∥CD (),∴∠BAP =∠APC ().又∵∠1=∠2(),∴∠BAP -∠1=∠APC -∠2(),即∠3=∠4,∴AE ∥PF (),∴∠E =∠F ().【正确答案】已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等式的性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已知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解:∵∠BAP 与∠APD 互补(已知),∴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AP =∠AP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1=∠2(已知),∴∠BAP -∠1=∠APC -∠2(等式的性质),即∠3=∠4,∴AE ∥P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熟悉“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5.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点P是直线l3上一动点(1)如图1,当点P在线段CD上运动时,∠PAC,∠APB,∠PBD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请你猜想结论并说明理由.(2)当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没有重合,如图2和图3),上述(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没有成立,请直接写出∠PAC,∠APB,∠PBD之间的数量关系,没有必写理由.【正确答案】(1)∠APB=∠PAC+∠PBD;(2)没有成立【分析】(1)当P点在C、D之间运动时,首先过点P作PE∥l1,由l1∥l2,可得PE∥l2∥l1,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APB=∠PAC+∠PBD.(2)当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由直线l1∥l2,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与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PAC=∠PBD+∠APB或∠PBD=∠PAC+∠APB.【详解】(1)如图1,当P点在C、D之间运动时,∠APB=∠PAC+∠PBD.理由如下:过点P作PE∥l1,∵l1∥l2,∴PE∥l2∥l1,∴∠PAC=∠1,∠PBD=∠2,∴∠APB=∠1+∠2=∠PAC+∠PBD;(2)没有成立如图2,当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且在l2下方时,∠PAC=∠PBD+∠APB.理由如下:∵l1∥l2,∴∠PED=∠PAC,∵∠PED=∠PBD+∠APB,∴∠PAC=∠PBD+∠APB.如图3,当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且在l1上方时,∠PBD=∠PAC+∠APB.理由如下:∵l1∥l2,∴∠PEC=∠PBD,∵∠PEC=∠PAC+∠APB,∴∠PBD=∠PAC+∠APB.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没有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B卷)一、选一选(共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在下图中,∠1,∠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A. B.C. D.2.同学们,你一定练过跳远吧!在测量跳远成绩时,从落地点拉向起跳线的皮尺,应当与起跳线()A.平行B.垂直C.成45°D.以上都没有对3.9的算术平方根是()± D.A.3B.C.34.将图中所示的图案平移后得到的图案是()A. B. C. D.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负数有一个平方根B.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这两个平方根之和等于0C.负数有立方根,并且是负数D.-1的立方根是-16.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度数是()A.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B.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C.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D.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7.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a|=1那么a=1B.同位角相等C.对顶角相等D.如一个数的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正数8.估计+2的值()A.在2和3之间B.在3和4之间C.在4和5之间D.在5和6之间9.1.333≈2.872≈约等于()A.13.33B.28.72C.0.1333D.0.287210.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没有能...判断//AB CD 的是()A.5B ∠=∠B.12∠=∠C.180B BCD ∠+∠=︒D.34∠=∠11.已知直线m n ∥,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ABC =30°),其中A ,B 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 ,n 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A.20°B.30°C.45°D.50°12.若20a -+=,则(a -b)2018的值为()A.1B.-1C.2018D.-201813.下列说确的个数有()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若a ∥b ,b ∥c ,则a ∥c .A.1个B.2个C.3个D.4个14.如图,//a b ,M ,N 分别在a ,b 上,P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A.180︒B.270︒C.360︒D.540︒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5.把命题“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16.如图,一张长为12cm,宽为6cm的长方形白纸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左右间距均匀)是________cm2.17.如图,超市里的购物车,扶手AB与车底CD平行,∠2比∠3大10°,∠1是∠2的9111倍,∠2的度数是______.18.如图,已知∠B=∠D,要使BE∥DF,还需补充一个条件,你认为这个条件应该是_____.(填一个条件即可)三、解答题.(共6个小题,满分62分)19.(1)计算32(2)求x 的值:24160x -=20.按要求画图:(1)如图,已知P 为直线AB 外一点.①点P 作PD ⊥AB ,垂足为D ;②过点P 作PE ∥AB(2)如图,△ABC 平移后的图形是△A′B′C′,其中C 与C′是对应点,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21.如图,已知AC ∥DF,直线AF 分别与直线BD 、CE 相交于点G ,H,∠1=∠2.求证:∠C=∠D .解:∵∠1=∠2(已知)∠1=∠DGH (),∴∠2=_______(等量代换)∴_______∥_____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C ∥DF ()∴∠D=∠ABG ()∴∠C=∠D ()22.如图所示,已知∠B=∠C ,AD ∥BC ,求证:AD 平分∠CAE.23.如图,CD⊥AB于D,点F是BC上任意一点,FE⊥AB于E,且∠1=∠2,∠3=80°.(1)试证明∠B=∠ADG;(2)求∠BCA的度数.24.如图,已知AB∥CD,C在D的右侧,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所在直线交于点E,∠ADC=70°.(1)求∠EDC的度数;(2)若∠ABC=n°,求∠BED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将线段BC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B在点A的右侧,其他条件没有变,画出图形并判断∠BED的度数是否改变,若改变,求出它的度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没有改变,请说明理由.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B卷)一、选一选(共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在下图中,∠1,∠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A. B.C. D.【正确答案】B【详解】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故选:B.2.同学们,你一定练过跳远吧!在测量跳远成绩时,从落地点拉向起跳线的皮尺,应当与起跳线()A.平行B.垂直C.成45°D.以上都没有对【正确答案】B【详解】解:因为垂线段最短,所以从落地点拉向起跳线的皮尺,应当与起跳线垂直,故选:B.3.9的算术平方根是()± D.A.3B.C.3【正确答案】A=,则这个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分析】一般地说,若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即²x a根,据此求解即可得.=,【详解】解:∵3²9∴9的算术平方根为3,故选:A.题目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求法,理解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关键.4.将图中所示的图案平移后得到的图案是()A. B. C. D.【正确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平移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解:将图中所示的图案平移后得到的图案是,故选:C.此题考查了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性质.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负数有一个平方根B.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这两个平方根之和等于0C.负数有立方根,并且是负数D.-1的立方根是-1【正确答案】A【详解】A.负数有一个平方根,错误,负数没有平方根;B.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这两个平方根之和等于0,正确;C.负数有立方根,并且是负数,正确;D.-1的立方根是-1,正确,故选A.6.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度数是()A.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B.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C.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D.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正确答案】B【分析】根据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再根据题意得:两次拐的方向没有相同,但角度相等.【详解】解:如图,次拐的角是∠1,第二次拐的角是∠2,由于平行前进,可以得到∠1=∠2.因此,次与第二次拐的方向没有相同,角度要相同,故只有B 选项符合,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注意要想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则拐的方向应相反,角度应相等.7.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a|=1那么a=1B.同位角相等C.对顶角相等D.如一个数的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正数【正确答案】C【详解】A.如果|a|=1那么a=1,错误,a=±1;B.同位角相等,错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对顶角相等,正确;D.如一个数的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正数,错误,这个数是零或正数,故选C.8.估计+2的值()A.在2和3之间B.在3和4之间C.在4和5之间D.在5和6之间【正确答案】C2<3,∴4+2<5.故选:C .点睛:掌握根式的估算方法.9.如果 1.333≈ 2.872≈约等于()A.13.33B.28.72C.0.1333D.0.2872【正确答案】D2.872≈,2.8720.10.02872==⨯=故选D.10.如图,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没有能...判断//AB CD的是()A.5B∠=∠ B.12∠=∠ C.180B BCD∠+∠=︒ D.34∠=∠【正确答案】D【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A、当∠5=∠B时,AB∥CD,没有合题意;B、当∠1=∠2时,AB∥CD,没有合题意;C、当∠B+∠BCD=180°时,AB∥CD,没有合题意;D、当∠3=∠4时,AD∥CB,符合题意;故选:D.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11.已知直线m 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方式放置(∠ABC=30°),其中A,B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A.20°B.30°C.45°D.50°【正确答案】D【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计算即可.【详解】因为m n∥,所以∠2=∠1+30°,所以∠2=30°+20°=50°,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清楚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若20a -+=,则(a -b)2018的值为()A .1B.-1C.2018D.-2018【正确答案】A【详解】根据题意得,a-2=0,3-b=0,所以a=2,b=3,所以(a -b)2018=(2-3)2018=(-1)2018=1,故选A.13.下列说确的个数有()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若a ∥b ,b ∥c ,则a ∥c .A.1个 B.2个C.3个D.4个【正确答案】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和平行公理对各个说法分析判断后即可求解.【详解】解:①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GH 所截,∠AGH 与∠CHF 是同位角,但它们没有相等,故说法错误;②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说法错误;③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说法错误;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平行公理的推论,故说确.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是④共1个.故选A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和平行公理,是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定理或推论成立的条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如图,//a b ,M ,N 分别在a ,b 上,P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A.180︒B.270︒C.360︒D.540︒【正确答案】C【分析】首先过点P作PA∥a,构造三条平行线,然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进行做题.【详解】解:过点P作PA∥a,则a∥b∥PA,∴∠1+∠MPA=180°,∠3+∠NPA=180°,∴∠1+∠MPN+∠3=360°.故选:C.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时,应该想到它们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的关系得到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5.把命题“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正确答案】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相加得0【详解】命题“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的题设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论是“相加得0”,所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相加得0”,故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相加得016.如图,一张长为12cm,宽为6cm的长方形白纸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左右间距均匀)是________cm2.【正确答案】12【分析】如图,平移后得一个矩形,一边长为2,另一边长为6,所以面积是12.【详解】解:如图,将阴影部分的右边平移至右边可构成一个矩形,用原来矩形的面积减去平移后得到矩形的面积.1266=12⨯-⨯(12-2)故12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矩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将图形平移得到一个新的矩形,用原矩形的面积减去平移后的面积即可.17.如图,超市里的购物车,扶手AB与车底CD平行,∠2比∠3大10°,∠1是∠2的9111倍,∠2的度数是______.【正确答案】55°【分析】首先设∠2=x°,根据题意可得∠3=(x-10)°,∠1=2011x°,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关于x的方程2011x=x+x-10,解方程即可.【详解】设∠2=x°,则∠3=(x-10)°,∠1=2011x°,∵AB ∥CD ,∴∠1=∠2+∠3,∴2011x=x+x-10,解得:x=55,∴∠2=55°,故答案为55°.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8.如图,已知∠B=∠D ,要使BE ∥DF ,还需补充一个条件,你认为这个条件应该是_____.(填一个条件即可)【正确答案】∠B=∠COE【详解】试题解析:B D ∠=∠ ,若,B COE ∠=∠则,D COE ∠=∠∴BE ∥DF ,故答案为.B COE ∠=∠三、解答题.(共6个小题,满分62分)19.(1)计算32(2)求x 的值:24160x -=【正确答案】(1)-1(2)±2【分析】(1)理解值,算术平方根,乘方,立方根的意义;(2)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用平方根的意义求解.【详解】解:(1)原式=5+4-9-1=-1(2)4x2=16,所以x²=4,所以x=±2.20.按要求画图:(1)如图,已知P为直线AB外一点.①点P作PD⊥AB,垂足为D;②过点P作PE∥AB(2)如图,△ABC平移后的图形是△A′B′C′,其中C与C′是对应点,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正确答案】图形见解析【详解】整体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描述画图;(2)根据C与C′是对应点,找出平移的规律,确定点A′,B′的位置即可.(1)如图(2)解:由图可知,从点C平移到点C′是把点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由此平移规律得到点A′,B′,连接A′、B′、C′,△A′B′C′就是所画的三角形(如图)21.如图,已知AC∥DF,直线AF分别与直线BD、CE相交于点G,H,∠1=∠2.求证:∠C=∠D.解:∵∠1=∠2(已知)∠1=∠DGH(),∴∠2=_______(等量代换)∴_______∥_____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C∥DF()∴∠D=∠ABG()∴∠C=∠D()【正确答案】对顶角相等,∠DGH,BD∥CE,∠ABG,已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详解】证明:∵∠1=∠2(已知)∠1=∠DGH(对顶角相等),∴∠2=∠DGH(等量代换)∴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ABG(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C∥DF(已知)∴∠D=∠ABG(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D(等量代换).22.如图所示,已知∠B=∠C,AD∥BC,求证:AD平分∠CAE.【正确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推出结论.【详解】证明:∵AD∥BC∴∠B=∠E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AC=∠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B=∠C(已知)∴∠EAD=∠DAC(等量代换)∴AD平分∠CAE(角平分线的定义)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3.如图,CD⊥AB于D,点F是BC上任意一点,FE⊥AB于E,且∠1=∠2,∠3=80°.(1)试证明∠B=∠ADG;(2)求∠BCA的度数.【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BCA=80°.【分析】(1)由CD⊥AB,FE⊥AB,则CD∥EF,则∠2=∠BCD,从而证得BC∥DG,即∠B=∠ADG;(2).由CD∥EF,则∠3=∠BCG,即可求解.【详解】(1)∵CD⊥AB,FE⊥AB,∴CD∥EF,∴∠2=∠BCD,∵∠1=∠2,∴∠1=∠BCD,∴BC∥DG,∴∠B=∠ADG;(2)∵DG∥BC,∴∠3=∠BCA,∵∠3=80°,∴∠BCA=80°.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24.如图,已知AB∥CD,C在D的右侧,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所在直线交于点E,∠ADC=70°.(1)求∠EDC的度数;(2)若∠ABC=n°,求∠BED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将线段BC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B在点A的右侧,其他条件没有变,画出图形并判断∠BED的度数是否改变,若改变,求出它的度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没有改变,请说明理由.【正确答案】(1)25°(2)12n°+35°(3)215°-12n°【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直接得出答案;(2)过点E作EF∥AB,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角度;(3)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过点E作EF∥AB,按照第二小题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角度.【详解】解:(1)∵DE平分∠ADC,∠ADC=70°,∴∠EDC=12∠ADC=12×70°=35°;(2)过点E作EF∥AB,。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理综化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 .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 .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C .过渡元素中D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8.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A .K 4019与Ca 4020B .T 2O 与H 2OC .K 4019与K 3919D .金刚石与石墨9.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10.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 .稳定性:PH 3>H 2S > HClB .碱性:NaOH >Mg(OH)2>A l (O H )3C .酸性:HClO 4>HBrO 4>HIO 4D .非金属性:F >O >S 11.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 .KBrB .NaOHC .HBrD .N 2 12.下列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是22.短周期的A 、B 两主族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它们能结合成化学式为AB 2型分子,A 、B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可能为 A .ⅡA 、ⅦA B .ⅠA 、ⅦA C .ⅣA 、ⅥA D .ⅠA 、ⅤA23A B . D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效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0.(12分,每空2分)用A .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C .核外电子数, D .质子数,E .中子数,填写下列各空格(填字母):(1)元素种类由________决定;(2)原子种类由________和 决定; (3)质量数由________和 决定; (4)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由________决定。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文综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地理:1~11,历史:12~23,政治:24~35)1关于聚落与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②山区的聚落大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③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④古代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主要是因为河流两岸雨热同期,气候优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以铁矿石基地发展起来的城市有A.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 B.鞍山、北京、攀枝花、马鞍山C.鞍山、天津、攀枝花、马鞍山 D.广州、包头、攀枝花、马鞍山读右图“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
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回答3-5题。
3.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 B.山麓地带C.盆地中部 D.山谷地带4.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A.网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5.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6关于山区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为主 B.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C.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 D.尽量通过人口稀少的地区7关于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因是快行暖锋 B对各地区影响相同C南方与北方的标准不同 D寒潮所到处都带来降温、雨雪天气8影响东莞的自然灾害主要有A地震 B泥石流 C台风 D干旱9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江淮地区D.华北地区下图为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
试根据此图回答下列10~11题。
10A .①=出生率;②=死亡率B .②=出生率;③=人口变化数C .①=人口数变化;②=死亡率D .①=人口数变化;②=出生率11.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过渡期时,人口增长迅速B .过渡期时,死亡率高于出生率C .工业前期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工业后期D .工业期时,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仍然持续增加12.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
人教版七年级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精选(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点P是平面坐标系中一点,则点P到原点的距离是()A.3 B C D【来源】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答案】A2.已知点A(a,b)在第四象限,那么点B(b,a)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来源】福建省闽侯大湖中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答案】B3.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炮”所在位置的坐标为(−3,1),“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1),那么,“帅”所在位置的坐标为()A.(0,1)B.(4,0)C.(−1,0)D.(0,−1)【来源】练出好成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章末复习回顾提升【答案】D4.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使“帥”位于点(-1,-2),“馬”位于点(2,-2),则“炮”位于点()A.(-2,-1)B.(0,0)C.(1,-2)D.(-1,1)【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复习卷【答案】B5.如图所示,正五边形ABCDE放入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若顶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0,a),(-3,2),(b,m),(c,m),则点E的坐标是()A.(2,-3) B.(2,3) C.(3,2) D.(3,-2)【来源】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答案】C6.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1,0) B.(-1,0) C.(-1,1) D.(1,-1)【来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实验中学2018-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检测试题【答案】A7.点P(4,3)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金华卷)数学(带解析)【答案】A8.点P(1,﹣5)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答案】D9.点M(3,-1)经过平移得到点N,点N的坐标为(2,1),那么平移的方式可以是() A.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B.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C.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D.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来源】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题【答案】C10.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A.(3,6)B.(1,3)C.(1,6)D.(3,3)【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鞍山26中学第二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卷【答案】B11.在下列所给出坐标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是A.(2,3)B.(﹣2,3)C.(﹣2,﹣3)D.(2,﹣3)【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柳州卷)数学(带解析)【答案】B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省黔南州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带解析)【答案】C13.把点A(-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B,点B的坐标是(). A.(-5,3) B.(1,3) C.(1,-3) D.(-5,-1)【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南昌卷)数学【答案】B14.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A.(2,2) B.(3,2) C.(3,3) D.(2,3)【来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答案】B1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练习题【答案】D1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上的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坐标为(-2,3),则该图形上所以点A.横坐标不变B.纵坐标不变C.横、纵坐标都不变D.横、纵坐标都变【来源】2011-2012学年河南平顶山市弘扬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带解析)【答案】B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3)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A.(-2,6) B.(-2,0) C.(-5,3) D.(1,3)【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卷(广东珠海)【答案】D18.点A(﹣3,﹣2)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1,0)B.(1,﹣4)C.(﹣1,0)D.(﹣5,﹣1)【来源】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图形的运动单元测试【答案】C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4,-1),B(1,1)将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A′B′,若点A′的坐标为(-2,2),则点B′的坐标为()A.(-5,4)B.(4,3)C.(-1,-2)D.(-2,-1)【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练习题【答案】A20.如图所示,在图形B到图形A的变化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向上平移2个单位,向左平移4个单位B.向上平移1个单位,向左平移4个单位C.向上平移2个单位,向左平移5个单位D.向上平移1个单位,向左平移5个单位【来源】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卫东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答案】B21.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Q(﹣a,b﹣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来源】2019年辽宁省抚顺一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答案】C22.点P(-3,4)到y轴的距离是()A.-3 B.4 C.3 D.5【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马鞍山博望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带解析)【答案】C23.将A(1,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点B,则点B的坐标是()A.(-1,-1)B.(3,3)C.(0,0)D.(-1,3)【来源】2011-2012学年河南平顶山市弘扬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带解析)【答案】A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3)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A.(-2,6)B.(-2,0)C.(1,3)D.(-5,3)【来源】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2.2《用坐标表示平移》同步练习【答案】C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 .(-2,3)B .(-1,2)C .(0,4)D .(4,4)【来源】山东省蒙阴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答案】C二、填空题26.已知点A (0,1),B (0 ,2),点C 在x 轴上,且2ABC S ∆=,则点C 的坐标________.【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带解析)【答案】(4,0)或(﹣4,0)27.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2,到y 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四象限,则P 点坐标是________.【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练习题【答案】(3,-2)28.已知点P (2a ﹣6,a+1),若点P 在坐标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来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答案】(﹣8,0)或(0,4)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 的坐标是_________.【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答案】(7,3)30.如果点M (a-1,a+1)在x 轴上,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来源】湖南省常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答案】-1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5,AB ∥x 轴,若A 点坐标为(-1,3),则B 点坐标为______.【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答案】(4,3)或(−6,3).32.点(﹣3,﹣5)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带解析)【答案】(3,﹣5).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3),线段AB∥x轴,且AB=4,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来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提优测试题【答案】(-5,3)或(3,3)34.若点M(a-2,2a+3)是y轴上的点,则a的值是________.【来源】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图形与坐标单元测试题【答案】23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1,0),点A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四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点A100的坐标是________.【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7本章检测练习卷(带解析)【答案】(51,50)36.点M(a+b,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a,b)在第_______象限.【来源】2014年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14.2练习卷(带解析)【答案】三37.如图是利用网格画出的太原市地铁1,2,3号线路部分规划示意图.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双塔西街点的坐标为(0,-1),表示桃园路的点的坐标为(-1,0),则表示太原火车站的点(正好在网格点上)的坐标是.【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数学(带解析)【答案】(3,0)38.将点A(1,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来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提优训练【答案】(-1,-2)39.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点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____________.【来源】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答案】240.如图所示,△OAB的顶点B的坐标为(4,0),把△OAB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CDE,如果CB=1,那么OE的长为________.【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练习卷(带解析)【答案】741.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且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1,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P _______【来源】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答案】(-1,2);答案不唯一42.如图所示为沱江两个风景区的位置,若麻拐岩风景区的坐标为(﹣4,2),则阳华岩风景区的坐标为________.【来源】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卷【答案】(0,﹣3)4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A (a ,b ),B (m ,n ),规定运算:A ☆B=[(1﹣m )√a , √bn 3].若A (4,﹣1),且A ☆B=(6,﹣2),则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 【来源】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卷【答案】(﹣2,8)44.如图是一个围棋棋盘(局部),把这个围棋棋盘放置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白棋①的坐标是()2,1--,黑棋③的坐标是()1,2-,则白棋②的坐标是:______.【来源】江苏省灌云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答案】()1,3--三、解答题4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4,BC =2.若把它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AB 在x 轴上,点C 在y 轴上,如果点A 的坐标为(-3,0),求点B ,C ,D 的坐标.【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单元测试【答案】点B,C,D的坐标分别为(1,0),(0和(-4.4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D的坐标是(﹣3,1),点A的坐标是(4,3).(1)点B和点C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___.(2)将△ABC平移后使点C与点D重合,点A、B与点E、F重合,画出△DEF.并直接写出E、F的坐标.(3)若AB上的点M坐标为(x,y),则平移后的对应点M′的坐标为______.【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四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答案】(1)(3,1),(1,2);(2)画图见解析;点E坐标为(0,2),点F坐标为(﹣1,0);(3)(x﹣4,y﹣1).47.已知:ABC平移后得出△A1B1C1,点A(﹣1,3)平移后得A1(﹣4,2),又已知B1(﹣2,3),C1(1,﹣1),求B、C坐标,画图并说明经过了怎样的平移.【来源】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1章图形的运动单元检测卷【答案】点B坐标为:(1,4),点C坐标为(4,0),由点A平移前的坐标为(﹣1,3),平移后的坐标为(﹣4,2),可得平移的规律是:向左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48.某市有A,B,C,D四个大型超市,分别位于一条东西走向的平安大路两侧,如图所示,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四个超市相应的坐标.【来源】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题【答案】见解析49.如图,正方形网格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四边形ABCD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以点A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2)计算四边形ABCD的面积.【来源】广东省台山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题【答案】(1)作图见解析;A(0,0),B(4,0),C(3,6),D(-2,4);(2)24. 50.如图所示,在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使“马”位于点(2,2),“炮”位于点(﹣1,2),写出“兵”所在位置的坐标.【来源】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卷【答案】“兵”所在位置的坐标(﹣2,3).试卷第11页,总11页。
广东省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ⅠListening ( consisting of two parts, 15 points )Section A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 10 points )每段播放两遍。
各段后有几个小题, 每段播放前每小题有5秒钟的阅题时间。
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其相关小题, 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B、C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第1段对话,回答第1 ~ 2题。
1. How much is the rent of the flat?A. 35 pounds a week.B. 65 pounds a week.C. 75 pounds a week.2. What is good about the flat?A. It has a large sitting room.B. I t has a big kitchen.C. It has good furniture.听第2段对话,回答第3 ~ 5题。
3. What does the man worry about?A. His study.B. His friends.C. His car.4. When does the man drive to work?A. At 8:00 a.m.B. At 1:30 p.m.C. At 7:00 p.m.5. What is the man talking about?A. His hobbies.B. His social life.C. His part-time job.Section B Blank-filling(5 points)听下面一段独白。
请根据题目要求, 从所听到的内容中获取必要的信息, 填入答题卡标号为6 ~ 10的空格中。
听录音前, 你将有10秒钟的阅题时间, 录音读两遍。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第 1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广东省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考生注意:本卷共三大题,20小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5分卷面分. 参考公式: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ˆˆˆybxa
的系数公式:
1221ˆniiiniixynxybxnx
,ˆˆaybx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sin15cos15的值是( )
A.22 B.32 C.14 D.12 2. 若已知)1,1,1(A,)3,3,3(B,则线段AB的长为( ) A. 34 B. 32 C. 24 D. 23 3. 已知点)1,1(P落在角的终边上,且)2,0[,则的值为( ) A.4 B.43 C.45 D.47 4. 经过圆22(3)(2)2xy的圆心C,且与直线0xy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10xy B.50xy C.10xy D.50xy 5. 一个年级有14个班,每个班有50名同学,随机编号为1~50,为了了解他们在课外的兴趣,要求每班第40号同学留下来进行问卷调查,这里运用的抽样方法是( ) A、抽签法 B、分层抽样法 C、随机数表法 D、系统抽样法 6. 函数y=3sin(2x+3)图象可以看作把函数y=3sin2x的图象作下列移动而得到( ) (A)向左平移3单位 (B)向右平移3单位 (C)向左平移6单位 (D)向右平移6单位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第 2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7. 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边CD的中点,若在矩形ABCD内部随机取一个点Q,则点Q取自 △ABE内部的概率等于( ) A.14 B. 13 C. 12 D. 23
8. 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且图象关于直线3x对称的是( ) A.)62sin(xy B.)32sin(xy C.)62sin(xy D.)62sin(xy 9. 函数2cos1yx的定义域是 ( ) A.2,2()33kkkz B.2,2()66kkkz
C.22,2()33kkkz D. 222,2()33kkkz 10.函数()sin()fxAx(其中0,||2A)的图象如图所示,则(0)f( ) A.1 B.12 C.22 D.3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A,B,C三种零件,其中B零件300个,C零件200个,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5的样本,A零件被抽取20个,C零件被抽取10个,三种零件总共有___ _个。 12.计算 sin43cos13sin13cos43 的值等于_____ __. 13. 已知x、y的取值如下表所示: x 0 1 3 4 y 2.2 4.3 4.8 6.7 从散点图分析,y与x线性相关,且ˆˆ0.95yxa,则ˆa . 14. _______________)32tan(的定义域是函数xy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第 3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15.(本题12分) 求值 2sin840cos540tan225cos(330)sin(210)
16.(本题13分) “你低碳了吗?”这是某市为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发布的公益广告里的一句话.活动组织者为了了解这则广告的宣传效果,随机抽取了120名年龄在[10,20) ,[20,30) ,„, [50,60) 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由此得到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 根据直方图填写右面频率分布统计表; (2) 根据直方图,试估计受访市民年龄的中位数(保留整数); (3) 按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受访市民中抽取n名市民作为本次 活动的获奖者,若在[10,20)的年龄组中随机抽取了6人, 则的n值为多少?
17.(本题12分)在人流量较大的街道,有一中年人吆喝“送钱”,只见他手拿一黑色小布袋,袋中有3只黄色、3只白色的乒乓球(其体积、质地完成相同),旁边立着一块小黑板写道:摸球方法:从袋中随机摸出3个球,若摸得同一颜色的3个球,摊主送给摸球者5元钱;若摸得非同一颜色的3个球,摸球者付给摊主1元钱。 (1)摸出的3个球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2)摸出的3个球为2个黄球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3)假定一天中有100人次摸奖,试从概率的角度估算一下这个摊主一个月(按30天计)能赚多少钱?
0.050.20.1563018
[40,50)[30,40)[50,60)
[20,30)[10,20)频率频数分组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第 4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18. (本小题13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 (2) 求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
19. (本小题13分) 已知:函数()2(sincos)fxxx.
(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当,12x时的值域; (2)若函数()fx的图象过点6(,)5,344.求()4f的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圆 , (Ⅰ)若直线1l过定点(1,0)A,且与圆C相切,求1l的方程; (Ⅱ) 若圆D的半径为3,圆心在直线2:20lxy上,且与圆C外切, 求圆D的方程.
22:(3)(4)4Cxy
2()sin22sinfxxx
()fx()fx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第 5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二)答题卡 高一年级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温馨提示:有5分卷面分,注意书写清楚呵! 15(本题12分)、
解:原式22331()11()222„„„„„„„„„„„„„„10分(每对一个2分) 12„„„„„„„„„„„„„„„„„„„„„„„„„„12分
16(本题13分)、 解:(1)如图(每空一分)„„„(4分) (2)由已知得受访市民年龄的中位数为 0.50.015100.02510300.0350.110030303390.03535()
分 (3)由618120n=,解得40n=. „„„„„(13分) 17(本题12分)、 解:把3只黄色乒乓球标记为A、B、C,3只白色的乒乓球标记为1、2、3。从6个球中随机摸出3个的基本事件为:ABC、AB1、AB2、AB3、AC1、AC2、AC3、A12、A13、A23、BC1、BC2、BC3、B12、B13、B23、C12、C13、C23、123,共20个
0.350.2524420.050.20.1563018[40,50)[30,40)[50,60)
[20,30)[10,20)频率频数分组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第 6 页 共 8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3分) 1)、设事件E={摸出的3个球为白球},事件E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个,即摸出123号3个球,所以 P(E)=1/20=0.05 „„„„„„(5分) 2)、事件F={摸出的3个球为2个黄球1个白球},事件F包含的基本事件有9个,P(F)=9/20=0.45 „„„„„„(8分) 3)、事件G={摸出的3个球为同一颜色}={摸出的3个球为白球或摸出的3个球为黄球},P(G)=2/20=0.1,假定一天中有100人次摸奖,由摸出的3个球为同一颜色的概率可估计事件G发生有10次,不发生90次。则一天可赚40510190,每月可赚1200元。„„(12分)
19、(本题13分) 解:(1)()2(sincos)fxxx222(sincos)22xx2sin()4x---2分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2, -------------- 3分
∵,12x
33,sin(),1434423,2xxy
------------------ 5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