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全优设计】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讲解与例题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11
新部编人教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练习及含答案班级姓名成绩时间:60分钟满分:100一、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亚洲地形地势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较少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多为内流河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河流短急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2.下列亚洲河流中,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是()A.叶尼塞河B.长江C.恒河D.湄公河3.世界上最深的湖泊()A.贝加尔湖B.死海C.里海D.苏比利尔湖4.读“亚洲大陆沿30°N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亚洲地势的特点是()A.低—高—低B.中部高,四周低C.高—低—高D.中部低,四周高5.世界陆地最低点是()A.里海B.死海C.地中海D.黑海6.下列关于亚洲地形、地势、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平原、丘陵为主,河流短急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C.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较少D.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多为内流河二、综合提升1.读亚洲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山脉:A______ B______海峡:C______ D______运河:E______大洋:F______ G______平原:H______半岛:1______ 2______ 3______(2)亚洲的河流特点是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4)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5级地震,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此处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______.2.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势自西向东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2)由于亚洲地势起伏______,所以河流呈______状流向四周.参考答案一、基础达标1.解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材以亚洲的自然环境为主题,通过介绍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亚洲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
但对于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认识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2.培养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亚洲的地形特点。
2.亚洲的气候特点。
3.亚洲的河流和湖泊特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亚洲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准备亚洲自然环境的相关案例。
3.准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加深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提醒学生注意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自然环境》第二课时参考教案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第2课时(一)本课目标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分析亚洲气候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二)教学流程I.复习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影响全球气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共同回忆一下这些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
)2.课前热身我们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可以从哪些方面证明呢?(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由于亚洲所跨的纬度广,又与三个大洋相邻,地势高低突出,使得这里的气候有着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广布的三大特点。
(2)互动活动1:a.根据亚洲所处的纬度位置[展示6.2图],分析亚洲大部分地区在什么纬度之间?b.亚洲跨五带中的哪三带?c.[展示6.13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亚洲被三条特殊的纬线穿过,大家来说说有哪三条?参考:◇(1)亚洲的位置主要是在北纬80度到南纬10度之间。
(2)跨过的温度带分别是热带、温带和寒带。
(3)从图上可以看出,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都横穿亚洲大陆。
亚洲的气候有着多样性的特点。
活动2:再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和哪一个洲合为一个大陆?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什么部位?在亚洲的周围濒临有哪些大洋?参考:亚洲与欧洲是共用一个大陆的,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被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三个大洋环抱。
由于北冰洋过北,对亚洲气候的影响不是很大,主要还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影响着亚洲的气候。
这样一来,亚洲的气候有着明显的大陆性与海洋性特点。
[展示6.13气候类型图]亚洲有几种气候类型?大家分析一下。
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共九种。
小结,亚洲气候的第一大特点是:复杂多样。
活动3:从亚洲气候类型图中找出,亚洲东部濒临海洋的地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参考: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节 自然环境 1.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1)亚洲的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亚洲高原和山地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4。 主要的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 主要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等。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和低平的西西伯利亚大平原。 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 “地球之巅”,而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印度河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等。 口诀记忆亚洲的地形: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2)亚洲的河流 河流流向特征: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河流 流向 注入的海洋 长江 自西向东 太平洋 黄河
湄公河 自西北向东南 鄂毕河 自南向北 北冰洋 叶尼塞河 勒拿河 恒河 自西向东 印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亚洲河流的流向受地形地势影响显著。 ①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②长江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之首,世界第三。 (3)亚洲的湖泊 亚洲有很多独具特色的湖泊。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咸水湖。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口诀记忆亚洲的河流与湖泊: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长江第一河,黄湄入太平;北流勒叶鄂,南流恒印河。里海最大湖,西北属于欧;死海贝加尔,最咸最深属。 【例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面三幅地形剖面图中,反映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形地势特点的是________图。 (2)根据以上分析,说明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 (3)图A中a是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山脉,c是________高原。 解析: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为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等,四周为丘陵、平原以及低矮的高原。 答案:(1)A (2)中部高,四周低 (3)喜马拉雅 横断 青藏 【例1-2】下列关于亚洲地形、地势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较少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多为内流河 D.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河流短急 解析: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发源于中部, 顺地势呈放射状奔流入海。 答案:B 2.复杂的气候 (1)亚洲的气候特征 ①气候复杂多样 世界上共有11种气候类型,亚洲有9种。其名称、分布及特点如下表所示: 气候 分布 特点
温带季 风气候
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等的北
部以及俄罗斯东部太平洋沿岸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亚热带 季风气候 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等的南部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热带季 风气候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以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温带大陆 性气候 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大 热带雨 林气候 马来群岛、马来半岛的南部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 漠气候 阿拉伯半岛 全年高温少雨
地中海 气候 地中海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寒带气候 北冰洋沿岸 全年低温,降水少 高原山 地气候 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亚洲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热量差异明显;亚洲东西距离长,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导致水分差异大。水热不同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再加上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多样性。 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受海陆位置、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大陆的内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③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亚洲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所以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从低纬向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 口诀记忆亚洲的气候:气候复杂千万象,水热分布差异大。东部季风多雨雪,西部大陆多风沙。南部低纬好暖国,北部高纬称寒极。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
旱涝灾害 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但是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会带来频繁的旱涝灾害,又严重影响和威胁亚洲的农业生产。 【例2-1】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B.丙地终年盛行东南季风 C.甲、乙两地终年炎热干燥 D.丁地夏季盛行西南风 解析:根据四地的位置,可知甲、乙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丙地 为热带季风气候,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旱季盛行东北季风;丁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思维流程图:
答案:C 【例2-2】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序号________所代表的________(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 (2)由于亚洲中部________,形成序号⑨所代表的____________。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处在同一纬度,都有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却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________气候类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双选)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大,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 B.河湖众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形复杂并且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5)序号⑥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 )。 A.全年炎热干燥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全年高温多雨 D.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6)(多选)下列叙述中,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气候带东西延伸并且呈明显的对称性分布 解析: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三大洋。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集中在中部,这些地形区地势高峻,海拔多在4 000米以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形成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同样有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形成了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的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丰沛。亚洲南部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全年高温多雨。 答案:(1)⑧ 温带大陆性气候 (2)地势高 高原山地气候 (3)亚热带季风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夏季风湿润气流能带来丰沛降水 (4)BC (5)C (6)ABC
3.规律记忆亚洲的自然状况 (1)数字法 一高一低一发达,二群岛二海峡,三洋四半五平原,六高七河八海湾,九种气候季风显。 一高——珠穆朗玛峰(海拔最高)。 一低——死海(海拔最低)。 一发达——日本(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二群岛——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群岛)。 二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中东石油外运的重要海峡)。 三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四半——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 五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六高——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 七河——湄公河、长江、黄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八海湾——中国四大海、黑海、地中海、红海、波斯湾、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日本海。 九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2)歌谣记忆 东半球,北半球,亚洲在里头; 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 东西长,纬度多,世界最大洲; 分中亚,东南亚,东西南北亚; 山地多,高原大,亚洲地形杂; 中部高,四周低,江河放射流; 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很复杂。 【例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B________; 海峡:C________,G________; 运河:D________; 大洋:E________,F________; 高原:H________; 平原:I________。 (2)填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半岛: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群岛:③____________。 (3)①②两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①是________气候,②是________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