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损伤
- 格式:pptx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30
正中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正中神经是由脑干的神经核引出,然后穿越颅后窝,供应面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正中神经损伤可能导致面部、眼睛、嘴唇、舌头和下颌的肌肉无法正常运动,以及感觉异常。
在法医学鉴定中,对于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病史调查:调查被鉴定人是否经历过与神经损伤相关的外部暴力、外伤、手术等情况。
了解损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
2. 临床检查:通过观察面部表情、面部肌肉的活动、口角抽搐等现象,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正中神经损伤。
医生可能还会进行一系列神经功能检查,如感觉测试、肌力测试等来进一步确认损伤程度。
3. 影像学检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MRI,可以确定正中神经是否受损以及损伤程度。
4. 鉴定报告:通过综合以上调查和检查结果,法医学专家可以出具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报告。
该报告应详细描述损伤的部位、程度、造成损伤的原因等。
需要注意的是,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需要专业的法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因此鉴定结果应当由经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的法医学专家来进行。
正中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正中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1. 引言正中神经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神经,负责控制手部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当该神经受到损伤时,可能会导致手部肌肉无力或麻木,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在法医学上,对正中神经损伤的鉴定非常关键,可以帮助确定损伤的原因和程度,对于司法案件的审判和赔偿起着重要作用。
2. 法医学鉴定的方法和过程为对正中神经损伤进行准确鉴定,法医学专家通常会采取以下方法和过程:2.1 病史调查法医学专家会详细了解伤者的病史,包括伤前的身体状况、任何可能导致神经损伤的外部因素,以及事故的经过。
通过病史调查,可以初步了解神经损伤的可能原因,为后续的鉴定工作提供依据。
2.2 体格检查接下来,法医学专家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体格检查,特别关注手部肌肉的力量和感觉反应。
通过观察和测试患者的手指活动、握力、触觉以及疼痛反应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正中神经损伤的可能。
2.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确定神经损伤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法医学专家通常会利用X射线、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对患者的手部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
通过观察影像学结果,可以判断神经是否完整、是否有断裂或挤压等损伤情况。
2.4 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进一步评估神经功能的重要手段。
法医学专家会使用电生理技术,如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肌电图检查,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神经损伤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帮助鉴定神经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3. 鉴定结果和评估基于以上的方法和过程,法医学专家可以得出如下鉴定结果和评估:3.1 神经损伤的存在与性质通过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法医学专家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正中神经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如果神经完全断裂,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如果神经被挤压或受到外伤,可能需要采取保守治疗措施。
3.2 损伤原因的鉴定法医学专家也会根据病史调查和现场勘查的结果,对正中神经损伤的原因进行鉴定。
正中神经损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神经系统检查、肌电图、拇指小指尖相对试验、屈指试验、拇指对掌试验正中神经挤压的检查:(一)临床检查1.伤部检查检查有无伤口,如有伤口,应检查其范围和深度、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有无感染。
查明枪弹伤或弹片伤的径路,有无血管伤、骨折或脱臼等。
如伤口已愈合,观察瘢痕情况和有无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等。
2.肢体姿势观察肢体有无畸形。
3.运动功能的检查根据肌肉瘫痪情况判断神经损伤及其程度,用六级法区分肌力。
4.感觉功能的检查检查痛觉、触觉、温觉、两点区别觉及其改变范围,判断神经损伤程度。
一般检查痛觉及触觉即可。
注意感觉供给区为单一神经或其它神经供给重叠,可与健侧皮肤比较。
实物感与浅触觉为精细感觉,痛觉与深触觉为粗感觉。
神经修复后,粗感觉恢复较早较好。
5.营养改变神经损伤后,支配区的皮肤发冷、无汗、光滑、萎缩。
坐骨神经伤常发生足底压疮,足部冻伤。
无汗或少汗区一般符合感觉消失范围。
可作出汗试验,常用的方法有(1)碘—淀粉试验:在手指掌侧涂2%碘溶液,干后涂抹一层淀粉,然后用灯烤,或饮热水后适当运动使病人出汗,出汗后变为蓝色。
(2)茚三酮(Ninhydrin)指印试验;将患指或趾在干净纸上按一指印(亦可在热饮发汗后再按)。
用铅笔画出手指足趾范围,然后投入1%茚三酮溶液中。
如有汗液即可在指印处显出点状指纹。
用硝酸溶液浸泡固定,可长期保存。
因汗中含有多种氨基酸,遇茚三酮后变为紫色。
过多次检查对比,可观察神经恢复情况。
6.反射根据肌肉瘫痪情况,腱反射消失或减退。
7.神经近侧断端有假性神经瘤,常有剧烈疼痛和触痛,触痛放散至该神经支配区。
8.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当神经损伤后或损伤神经修复后,在损伤平面或神经生长所达到的部位,轻叩神经,即发生该神经分布区放射性麻痛,称Tinel征阳性。
(二)电生理检查通过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判断神经损伤范围、程度、吻合后恢复情况及预后。
正中神经挤压所致闭合性损伤,应予短期观察,如无恢复表现则应手术探查。
上肢神经损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一、正中神经损伤(一)临床表现正中神经由于损伤水平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肌肉麻痹。
肘关节以上正中神经无分支,这个部位的正中神经完全损伤,表现旋前圆肌以下所有的支配肌肉麻痹,临床可以检查前臂旋转功能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拇长屈肌及拇展肌功能。
对于屈指动作需作单独检查,只简单地观察病人能否握拳,很难判断有无正中神经损伤。
因为环小指指深屈肌由尺神经支配,而指深屈肌之间又有腱性连结,因此,尺侧手指的屈曲运动可以带动中指及示指。
(二)预后前臂近端正中神经出旋前圆肌,进入指浅屈肌这一段,神经分支多,此处的正中神经损伤,多为肌支损伤,神经恢复常不理想。
前臂中下段至腕关节水平的正中神经干,自然分束较明确,神经分支少,神经恢复较理想。
(三)治疗正中神经损伤多见于切割伤,数条屈腕、屈指肌腱与神经同时损伤,正确区分两者,然后行肌腱、神经吻合术。
在腕部、正中神经干内大鱼际分支已单独成束,在神经修复时宜采用神经束膜缝合方法。
晚期正中神经损伤,不宜做神经修复,或神经已经修复但功能没有恢复者,应行肌腱移位重建功能。
二、尺神经损伤(一)临床表现尺神经损伤后,由于受伤部位不同,麻痹的肌肉不同,所产生的畸形也不同。
肌力检查比较可靠的有尺侧腕屈肌,环、小指指深屈肌,小指展肌及第1背侧骨间肌。
这些肌肉检查时可以看到或触摸到肌腹的收缩。
在检查骨间肌内收或外展功能时,必须将手指完全放平,然后令其做内收、外展手指动作。
否则屈指肌可代替手指内收功能,伸指肌可代替手指外展功能,而影响检查效果。
拇收肌麻痹以后,靠拇长伸肌和拇长屈肌联合作用,拇指仍然可有内收功能。
当尺神经在腕关节水平损伤时,除尺侧腕屈肌及环、小指指深屈肌以外的其他肌肉均麻痹。
手内在肌麻痹后,由于伸指肌腱的作用,使环、小指的掌指关节过伸,同时又因环、小指指深屈肌张力的影响,使环、小指指间关节产生屈曲,即出现爪形手畸形。
当尺神经位于肘关节水平以上损伤时,由于环、小指指深屈肌也麻痹,该二指屈曲畸形即不明显,因此爪形手畸形也不显著。
正中神经损伤损伤类型、病因、诱因、症状、检查治疗、功能锻炼及好发人群和预防措施正中神经起源于臂丛神经外侧束和内侧束,其中感觉神经纤维多来源于外侧束C6 和C7,运动神经纤维多来源于内侧束C8 和T1。
正中神经在上臂通常无分支,与肱动脉伴行;于肘部发出肌支支配旋前圆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桡侧腕屈肌等。
发出骨间前神经,支配食、中指指深屈肌及拇长屈肌、旋前方肌;经过腕管进入手部,分出数个肌支支配大鱼际肌和第1、2蚓状肌,感觉支支配腕掌侧、手掌、和挠侧三个半手指掌侧。
损伤类型正中神经损伤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有Seddon三级分类法和Sunderland五度分类,病因包括上肢开放伤、骨折脱位导致的急性正中神经卡压、牵拉、划破,甚至断裂等。
慢性损伤通常是正中神经的慢性卡压,最常见的是腕管综合征,其他包括旋前圆肌综合征、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等。
病因外伤导致急性正中神经损伤最常见,包括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如骨折导致正中神经断裂。
局部肿物压迫、腕部机械重复性动作等可导致正中神经压迫、腕管综合征等慢性正中神经损伤。
急性正中神经损伤由于骨折、刀剑伤、碾压伤等突然外力或尖锐物体伤害。
慢性正中神经损伤由于不当体位或反复进行同一动作,使正中神经周围组织压力增加,逐渐压迫神经造成的正中神经损伤。
诱因劳动。
长期暴露于机械性重复性高的上肢活动或重体力劳动之下,尤以经常做前臂旋前、旋后动作的人,易于诱发上肢慢性损伤,导致正中神经损伤。
外伤。
骨质疏松的人,在外力作用下导致骨折进而损伤正中神经。
生育。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激素水平的变化,易发生本病。
疾病。
患全身性风湿疾病或血液病的人,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易于罹患正中神经损伤。
症状不同部位损伤会表现出不同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急性损伤导致手部综合功能受损,包括抓、握、捏的力量及手部的感觉功能等都会受到影响。
高位正中神经损伤。
发生在上臂、肘关节附近的损伤,桡侧三个半手指出现感觉异常或麻木,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及食、中指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表现为以下运动功能缺如或减弱: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和挠偏、拇指指间关节屈曲、拇指外展、食中指近指间关节和远指间关节屈曲、掌指关节因为屈肌力量减弱而过伸。
正中神经损害的治疗与护理正中神经是人体上肢的主要神经之一,负责手指的活动和触觉。
当正中神经受损时,患者可能会经历手指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
治疗和护理正中神经损伤的目标是恢复神经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正中神经损伤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1.早期处理早期处理对于正中神经损伤的恢复非常重要。
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全面的神经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定损伤程度。
早期处理包括冷敷、适当的固定和止痛药物的使用,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手术修复对于严重的正中神经损伤,手术修复可能是必需的。
手术包括神经外科医生将损坏的神经末端切下,并在适当位置吻合,以期恢复神经功能。
手术后需要患者配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以协助恢复肌肉力量和手指功能。
3.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在正中神经损伤的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恢复手指的力量和功能。
物理治疗师通过一系列运动和体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手指的活动能力。
职业治疗师则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穿扣子、握笔等。
康复治疗需要持续进行,患者需要配合治疗师的指导进行锻炼和训练。
4.使用辅助器具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使用辅助器具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指的功能。
辅助器具包括手指支撑器、手指夹和握力器等,可以帮助患者加强手指的力量和灵活性。
5.疼痛管理6.心理支持正中神经损伤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缺乏自理能力、无法进行日常活动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鼓励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7.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对于正中神经损伤的治疗和护理起着重要作用。
患者应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必要的。
正中神经损伤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全面的团队合作,包括神经外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心理医生等。
而患者本人也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坚持康复锻炼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正中神经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正中神经损伤按摩方法
本病主要表现为握力及前臂旋前功能丧失,手掌成平坦
状,大部分手指感觉丧失, 前臂旋前、屈腕、屈拇、屈食、中指深肌功能丧失,手向尺侧偏斜。
正中神经损伤后, 感觉障碍区在手掌面桡侧的一大半, 拇、食、中指的掌面,无名指的桡侧一半,食、中指末节的背面等, 出现为灼性神经痛。
1. 方法与步骤见图。
正中神经损伤推拿按摩
(1)患者取坐位, 术者用右手掌大鱼际部轻轻擦揉患侧上肢,从腕部至肘关节部,反复操作5~10分钟,见本图(1) 。
(2)术者用拇指着力, 反复按揉患侧上肢曲池、手三里、少海、内关、外关、合谷、劳宫等穴3~5分钟,见本图(2) 。
(3)术者用右手拇指捏揉患侧上肢太阴、厥阴、少阴3 条经络3~5分钟,见本图(3) 。
(4)术者右手握住患者手掌,轻柔掌屈患侧手掌1~3分
钟,见本图(4) 。
2. 注意事项
(1)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可配合一些中草药熏洗患肢,增强疗效。
(2)本病治疗时, 应积极加强双手掌、双上肢的功能锻炼,尤其是五指运动,减少肌肉萎缩。
(3)要积极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饮食应富有营养,适量食用一些温补之物。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有哪些正中神经损伤,如果严重的话,会给我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和危害,所以说大家就必须了解一下,神经性损伤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这样在生活当中我们才可以尽情科学有效的判断,从而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和解决方法。
正中神经由颈5~8与胸1神经根的纤维构成。
从臂丛神经外侧索分出的外侧根,和从内侧索分出的内侧根,两者共同组成正中神经,正中神经支配前臂屈侧的大部分肌肉,以及手内桡侧半的大部分肌肉和手掌桡侧皮肤感觉。
正中神经损伤较多见。
少数病例与尺神经同时受伤。
缺血性挛缩(20%):缺血性挛缩亦常合并正中神经伤。
缺血性挛缩也称慢性充血性缺血性挛缩,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无确切的统计。
美国挛缩学会1996年的统计全美有490万缺血性挛缩患者;50-60岁成年人中缺血性挛缩患者为1%;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缺血性挛缩发生率为10%。
挤压伤(15%):以前臂部骨折或疤痕挛缩为主,常伴严重广泛软组织损伤。
疤痕挛缩的力量很大,在广泛组织缺损的疤痕愈合过程中,其挛缩的力量呈渐增性。
在早期创伤没有愈合之前,肢体的活动及外形可近乎正常;一旦愈合,其挛缩力量增加,轻者只是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挛缩,重者可造成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的短缩,甚至骨关节畸形,多年的挛缩,可造成肢体扭曲呈蛇状畸形,完全丧失工功能。
牵拉伤(30%):最常见,大部分是手臂被卷入机器所致。
切割伤(15%):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发生的玻璃割伤,或在前臂手术时误伤。
以上就是正中神经损伤的各种表现症状,希望通过这些症状表现,大家就应该注重,在生活当中, 如果发现这些异常状况的话,就应该注意采取最科学有效的治疗和解决方法,平时生活当中应该注意这些部位的保健。
正中神经损伤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正中神经是手部的主要神经之一,当其受到损伤或手术干预时,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手部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正中神经损伤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1. 活动和运动疗法:通过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和运动来促进手部的灵活性和力量恢复。
这包括手指的伸展、握拳、拇指对其他手指的移动等。
逐渐增加运动范围和力量可以帮助恢复手部功能。
2. 神经肌肉电刺激:这种技术使用电刺激来激活并加强手部的肌肉。
通过在受损神经周围施加电刺激,可以促进正中神经的再生和手部肌肉的收缩。
3. 功能性训练:进行各种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动作训练,如握笔写字、用餐、穿衣等。
通过反复进行这些动作的训练,可以帮助手部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4. 研究和冷热疗法:冷热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研究和冷热疗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缓解手部不适,并促进康复过程。
5. 手指活动和握力训练:使用特殊的工具或装置进行手指活动和握力训练,以加强手指的灵活性和力量。
这些训练可以通过挤压抓握球、使用手指操纵小物体等方式来实施。
6. 物理治疗和康复辅助设备:寻求专业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他们可以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根据需要推荐使用康复辅助设备,如支撑装置或矫正器。
要与医疗专业人士合作,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他们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您的康复计划,并监测您的进展。
持之以恒和耐心对于正中神经损伤术后的康复非常关键。
正中神经损伤的治疗
1.对于开放性损伤,都应力争一期修复。
对神经断端不齐,挫伤严重,或伤口污染严重者,可作延迟一期修复。
对于闭合性神经损伤,程度较轻者观察1~3个月,如有恢复不必手术,如无则应立即手术。
2.神经缺损小于2cm时,可通过屈曲腕关节和游离近远端神经干来克服,但最大屈曲角度以20°为宜,而游离范围以2~3cm为佳。
游离过多会影响神经断端血运。
神经缺损大于4cm时应作神经移植,如无把握时,可放松止血带,见断端血运恢复缓慢则应作神经移植。
3.合并软组织缺损时,不宜强行缝合。
如软组织条件尚好,可行植皮或皮瓣转移。
对需行皮瓣转移的患者,如其神经缺损较多,则先行皮瓣修复,二期作神经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