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通用类授课计划与教案

物理通用类授课计划与教案

物理通用类授课计划与教案
物理通用类授课计划与教案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1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1. 运动的描述

目的要求:

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速率和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标量和矢量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了解质点的概念

难点: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速率和速度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2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1. 运动的描述

目的要求:

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速率和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标量和矢量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了解质点的概念

难点: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速率和速度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3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1. 运动的描述

目的要求:

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速率和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标量和矢量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了解质点的概念

难点: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速率和速度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课时授课计划No 1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4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2. 匀变速直线运动

目的要求: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能进行简单计算,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了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难点:进行简单计算,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课时授课计划No 1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5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2. 匀变速直线运动

目的要求: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能进行简单计算,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了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难点:进行简单计算,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课时授课计划No 1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6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2. 匀变速直线运动

目的要求: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能进行简单计算,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了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难点:进行简单计算,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7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3. 重力弹力摩擦力

目的要求:

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了解胡克定律;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践活动:调查生产、生活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调查生产、生活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和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难点: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8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3. 重力弹力摩擦力

目的要求:

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了解胡克定律;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践活动:调查生产、生活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调查生产、生活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和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难点: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9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3. 重力弹力摩擦力

目的要求:

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了解胡克定律;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践活动:调查生产、生活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调查生产、生活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和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难点: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10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4. 力的合成与分解

目的要求:

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能举出生产、生活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例;

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演示实验:合力和分力;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难点: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11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4. 力的合成与分解

目的要求:

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能举出生产、生活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例;

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演示实验:合力和分力;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难点: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12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5. 牛顿运动定律

目的要求: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质量是物体的惯性大小的量度,并能解释一些惯性现象;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量和基本单位,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说出牛顿运动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演示实验: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理解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量和基本单位,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说出牛顿运动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课时授课计划No 1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13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第二章1. 功功率

目的要求:

理解功,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理解功,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14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第二章1. 功功率

目的要求:

理解功,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理解功,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15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2. 动能动能定理

目的要求:

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演示实验: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

实践活动:通过查找资料,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难点: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16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2. 动能动能定理

目的要求:

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演示实验: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

实践活动:通过查找资料,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17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3. 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目的要求:

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能进行简单计算,并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演示实验: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高度的关系;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能进行简单计算,并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难点: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课时授课计划No 1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18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3. 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目的要求:

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能进行简单计算,并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演示实验: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高度的关系;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能进行简单计算,并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难点: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课时授课计划No 1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19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1. 分子动理论

目的要求: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等概念,知道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温度、气体的压强的测量方法;

了解改变热力学能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了解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等概念,知道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温度、气体的压强的测量方法

难点:了解改变热力学能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课程名称:物理通用类授课顺次:20

授课班级:大预1404

章节名称:1. 分子动理论

目的要求: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等概念,知道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温度、气体的压强的测量方法;

了解改变热力学能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

教具准备:无

重点:了解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等概念,知道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温度、气体的压强的测量方法

难点:了解改变热力学能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复习旧课:

作业布置:

课后记要: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一族2009-11-19 09:20:06 阅读19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课程名称:汽车文化 授课班级:2005汽车运用技术2、3班 课程类型:理论课 总学时:48 使用教材:《汽车文化》郎全栋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教学方法、手段:理论面授 考核方式:考查 主要参考书目: 1、张建俊《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王秀贞《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张凤山《国产轿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实例精选》机工版2004 4、陈家瑞《汽车构造》机工版2002 5、汤姆森学习公司《修理训练》丛书机工版2004 1、绪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 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 3. 我国的公路运输的发展 4.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 1. 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 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 授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其中公路运输居于主导地位火车——1825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制造了蒸汽火车 1825年 汽车——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汽车 轮船——1807年8月17日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制造了蒸汽轮船 飞机——1903年12月17日美国人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

管道——186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原油管道 二、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 马路——法国工程师皮尔·马克丹制造的拱形两边带排水系统的路。高速公路——1932年德国建成波恩至科隆的高速公路 各国的公路发展 三、我国的公路运输的发展 旧中国的公路运输 新中国的公路运输居于基础地位 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1988年上海——嘉定 “五纵七横” 道路运输法规建设 2004年5月1日实行《道路交通安全法》 思考题: 1、广西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哪条? 2、高速公路的意思何在? 3、《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哪里体现出来? 2、车的地位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谈汽车 3、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4、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1、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汽车维修授课教师:杨文刚 学分: 2 学时: 52 编写日期: 2016.5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汽车进入社会、家庭,加快和提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节奏和效率,伴随而来的汽车文化也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高等学校汽车类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仅仅是具备汽车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对汽车和汽车文化的理解及现代交通的意识,具有对现代“汽车”的感悟和意识,这对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汽车文化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在提高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还是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方面都很有必要。? 《汽车文化》课程在汽车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对汽车服务类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课程不仅起着传递汽车文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更负有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汽车发展过程中车史文化、造型文化、名人文化、名车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以及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介绍,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汽车知识,不仅为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

2.学习目标 2.1能力目标:? (1)具备设别各类汽车的能力;? (2)会操作汽车各种操作装置;? (3)能正确选择汽车的外形和色彩;? (4)能区别各着名汽车公司、名人、品牌与车标含义;? (5)能综合分析汽车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 (6)能分析汽车时尚活动对汽车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2.2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汽车发展概况及汽车工业发展史;? (2)掌握汽车结构原理与使用方法;? (3)掌握汽车外形和色彩要求与选择;? (4)熟悉着名汽车公司、名人及品牌、车标含义;? (5)理解汽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6)了解汽车新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 2.3态度目标 (1)养成主动探索知识获取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 (2)养成团队合作、质量、环保、效率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4)具备探索新知识,主动学习的态度。 3.课程内容与要求 3.1设计思想

汽车维修工具及设备授课计划教案

《汽车维修工具及设备》 授课计划--教案(XXXX—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姓名 任课教师职称 系、部、名称 系、部、签字 制订日期:XXXX年XXXX月XXXX日

教案

●新课导入: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设计: 一、钳子 1、种类与用途 (1)鲤鱼钳:按长度分为150mm、200mm、250mm三种。可用来切割金属丝,弯扭小型金属棒料,夹持扁的或圆柱形工件。 (2)尖嘴钳和弯嘴钳。按长度分为130mm、160mm、180mm、200mm四种。是用来修理仪表及电信器材。 (3)钢丝钳:用来夹持工件与折断金属薄板以及切断直径较小的金属丝。 (4)挡圈钳:按用途分为轴用挡圈钳、孔用挡圈钳、和特种挡圈钳。用于拆装带拆装孔的弹性挡圈。 (5)断线钳:能比较省力地剪断较粗的金属线材。 (6)多用钳:利用一组复合杠杆能产生很大夹紧力,兼有活动扳手、普通钳子和夹具的功能。 二、旋具 种类与用途 (1)一字槽螺钉旋具:用于拆装一字槽的螺钉、木螺钉。 (2)十字槽螺钉旋具:用于拆装十字槽口的螺钉。 (3)花键头旋具:适用于在空间受到限制的位置处,拆装小螺母或螺钉。 三、锤子 种类与用途 (1)钢制圆头锤:用于砸、敲东西。 (2)软面锤:用于过盈配合的组合件拆装。 四、扳手 种类与用途 (1)开口扳手:用于拆装一般标准规格的螺栓或螺母。 (2)梅花扳手:用于拆装螺栓或螺母。 (3)套筒扳手:用于拆装部位狭小、特别隐蔽的螺栓或螺母。 (4)活扳手:用于拆装不规则的带有棱角的螺栓或螺母。 (5)管子扳手:用于扭转管子、圆棒以及用其他扳手难以夹持,扭转光滑的圆柱形工件的工具。 (6)扭力扳手:与套筒扳手配合使用,能显示扭转力矩的专用工具。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专业代码:580403)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二〇〇八年九月

《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1课程性质 《汽车文化》属于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讲述了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汽车公司和商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等内容,是一门集汽车历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课程。 1、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公路运输和综合交通体系,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2、1汽车发展简史 1、了解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发明的贡献和第一辆蒸汽汽车的发明。 2、了解尼古拉斯.奥托对内燃机发明的贡献。 3、掌握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是内燃机汽车的发明人。 4、掌握汽车的定义和组成。 5、了解汽车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及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6、掌握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 7、了解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2、2汽车地位 1、掌握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掌握公路运输的地位。 2、3汽车造型的变化 1、掌握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 2、掌握确定汽车色彩的主要因素。 3、了解汽车色彩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2、4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1、掌握美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2、掌握德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3、掌握日本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4、掌握法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5、了解意大利和英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6、了解韩国、瑞典和捷克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7、掌握中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8、掌握汽车命名典故。 2、5汽车名人 1、掌握卡尔.本茨对汽车事业的贡献。 2、了解戈特利布.戴姆勒和阿尔弗莱德.斯隆对汽车事业的贡献。 3、掌握亨利.福特对汽车事业的贡献。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概要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制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化机系 执笔人:孙玉兰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中文名称:汽车文化 2. 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Culture 3.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4. 总学时:32学时 5. 总学分:2学分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主要讲述汽车文化的含义、汽车的民族性、汽车的诞生过程、汽车的分类、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汽车的 VIN 码、汽车的基本构造、汽车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汽车技术发展的六个里程碑、汽车业界著名人物的业绩、汽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汽车运动、汽车俱乐部和汽车博览会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理论,奠定专业课学习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1. 概论(1学时 讲述课程地位和作用;课程主要内容;教学方法。 2.第一章汽车地位(4学时

讲述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简谈汽车;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汽车概念、定义及分类;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3.第二章汽车史话(4学时 讲述汽车的萌芽阶段; 汽车生产的三次变革, 掌握第一辆汽车以及柴油机的发展; 掌握汽车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 4.第三章汽车外形和色彩(3学时 讲述汽车外形及汽车色彩。掌握汽车色彩对汽车的使用功能; 汽车的使用环境; 汽车的使用对象;汽车的流行色彩;汽车的行驶安全的影响。 5.第四章汽车公司和商标(6学时 讲述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中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及其商标。能够 识别各汽车公司的商标及其含义。 6. 第五章汽车名人 (4学时 讲述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亨利·福特、威廉·杜兰特、阿尔弗莱得·斯隆、沃尔沃·克莱斯勒等的事迹。掌握他们对汽车工业的贡献几深远影响。 7.第六章汽车运动 (2学时 讲述汽车运动的起源、汽车运动的种类、汽车运动冠军车手、赛车和车队、汽车运动的魅力。掌握汽车运动的种类,掌握 F1赛事等。 8.第七章汽车花絮(2学时

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20 年月~月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系、年级:系级班级: 任课教师: 教研室: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教研室主任(签名):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教学形式:讲授、辅导、习题、实验、实操、社会实践、其它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课程学期授课计划编写要求课程学期授课计划是课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的必备文件,是检查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和督促教师完成学期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授课计划的编制质量,特制定本要求。 一、“课程”包括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课程和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课程。包含课堂教学和课内实践环节(包含实验或课程设计)的课程合称为一门课程;根据应用能力培养需要单独开设的操作性课程也称为一门课程。其他各类按周安排的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均视为单独一门课程。前二类课程均需制订学期授课计划,含有实验的课程应另行编写实验指导书;后一类实践性教学环节应编写相应的实习大纲、实训大纲和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等规范性文件,其编写要求另文规定。 二、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校历、各系学期教学进程表、授课专业(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编制,课程教学任务分几个学期完成时,应对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进行周密的分解、协调、统筹安排到各个学期的授课计划中,避免安排有松有紧的现象。 三、课程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制由各任课教师填写教务处编制的《许昌电气职

业学院学期授课计划及教学进程表》,由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名确认,开学后两周内上报教务处备案。 四、同一课程由多位老师同时授课(如公共课)可根据任课教师共同研究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统一编写。同一门课程由于授课对象不同,课时不同应分别填写不同的授课计划。 五、《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及教学进程表》的填写说明。 1.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应与专业教学计划中一致。 2.课程类别:指该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处的地位,如: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 3.计划学时: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时,以一个班为准。 4..周次、时数:周次指第几教学周,时数指该周计划学时。 5..教学形式:在教学形式栏内填写相应项。 6.如果该表格的行数不够可自行添加,字体也可以自行调整。

五年级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信息技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 姬云艳 清镇市新店镇化龙小学

第一单元迎新联欢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策划活动1 策划迎新联欢会并认识MindMapper Jr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明白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利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划迎新联欢会策划单,为班级策划迎新联欢会,让全班同学一起度过一个丰富多彩又有意义的联欢会。 过程与方法: 经历学习单的绘制策划,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迎新联欢会的策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以及认真思考的精神。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 用思维导图完成迎新联欢会的策划,初步认识MindMapper Jr软件。 教学难点:

用思维导图完成迎新联欢会的策划。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全校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气氛中,学校大队部要求每个班级策划一个迎新联欢会。可是,举办迎新联欢会,到底要做些什么呢? 2、提示:可以用思维导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二、新授 1、明确单元任务:利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划迎新联欢会策划单,为班级策划迎新联欢会,让全班同学一起度过一个丰富多彩又有意义的联欢会。 2、让学生欣赏P4的思维导图,思考:看看思维导图有什么作用和组成部分。 师讲解:思维导图一般由节点和连接线组成。“节点”是思

考是“关键词”,“连接线”是将节点按照相互间的联系连接起来的线条。每个节点下,又可以包括若干节点。 3、利用思维导图,初步策划迎新联欢会。 步骤一:与同学们一起开展头脑风暴,想一想策划迎新联欢会需要准备什么。 步骤二:用思维导图梳理迎新联欢会策划内容。 三、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汽车文化》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汽车的产生与发展、世界着名汽车公司、商标及名车名人和汽车技术服务、汽车与社会时尚等深入了解,了解汽车对人类社会经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汽车相关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汽车文化》课程是一门专业前导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汽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其后续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维修接待》、《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配件与营销》等是对汽车知识的细化与深化。 (二)课程理念 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教思想,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本位传统观念,以了解汽车发展为主线,进行项目课程情景教学,使得学生“乐学、好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和方法,强化实际应用,以学生会做什么和能干好什么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采用正面课堂教学,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

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配备丰富的课件、DVD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认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2学时,各章内容的参考教学时数见学时安排建议表。 学时安排建议表 (一)知识目标 ●了解汽车的诞生与发展; ●了解世界经典名车; ●认识世界着名汽车公司车标; ●了解汽车的分类、总体构造和汽车相关知识; ●了解汽车运动; ●了解中国汽车发展历程; ●了解汽车科技与汽车未来。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形成认真、谨慎、团结合作、负责任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项目一汽车的发展史 单元介绍: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汽车诞生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文化》实施性教学计划

《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一、课程简介 《汽车文化》是中职学校学汽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理论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汽车技术文化、车史文化、造型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驾车文化、品牌文化、名车文化和名人文化等知识,本课程主要介绍汽车诞生与发展史、现代汽车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著名汽车公司、汽车与社会、汽车时尚等有关汽车文化及未来汽车发展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到汽车和汽车工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汽车的基础知识,汽车品牌对汽车文化所起到的直接作用,现在汽车技术的发展如何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汽车文化》计划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完成,每周4学时,共68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汽车的发展方向所编写的教材,全书主要分为九个学习模块: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汽车技术文化、车史文化、造型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驾车文化、品牌文化、名车文化和名人文化等知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20人左右,大部分是刚到的新生,年龄为15岁到17岁,男生占比100%,其中有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习惯尚可,学习基础扎实,知识面较为开阔,学习兴趣较高,学习上进行强,有良好的学习目标。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 四、实施教学的目标任务 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一)素质目标

最新安全培训授课教案和资料

安全培训授课教案和资料 大家好,首先我向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开课之前,我初步的了解一下,在坐的各位学员基本上都是来自企业的重要领导或者是主要责任人。能够认识各位,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今天希望大家既然听我的课,就要了解安全理念学习一些相关方法,我认为方法非常重要,你读过的书再多,你不会应用,你就是一个十足的记忆器。我是希望你们要充分发挥你们的能动性,学习到怎么样理清思路,寻找正确的工作方法,把你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做的更好,为企业,为社会留下你们的财富,不要留下遗憾和过失。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安全生产既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证,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大量使用,安全生产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一系列事故给社会、企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大家做为企业的主要领导人,我想经常都会因为一些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而感到头痛,诸如: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那么多,事故却总是在发生?我所在的

企业,应该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呢? 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到底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如何管 理才能让生产设备不出现问题,才能使一线员工不违 反安全规定?等等、等等…… 请大家先不用着急,在您正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焦虑万分、倍感头痛的时候,请让我们用今天的课程, 共同来逐一解决。 在正式的上课之前,我想提出一点小小要求,希 望我们能够共同遵守这些小小的规则: . 享受培训、快乐学习; . 开放心态、积极参与; . 用心感悟、跟上思路; . 遵守时间、手机无声; 各位学员,现在开始我们进入新一轮的培训授课环节。由我来为大家做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剖析,请大家专心听讲: 这次培训环节的课程,我归纳成五个方面,分别为: 一、有必要学透概念; 二、须紧跟政策要求; 三、应坚持落实责任; 四、要抓好现场管理;

新课程教案设计

《新课程教学设计》 专题1:教学目标的设计 开篇小语: 所谓目标是指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也就是说目标是与行为相关联的,任何行为都不可缺少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中的行为是教学,而这一行为发生的特定场所是课堂。所以,在理解课堂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两方面的要素:课堂中的群体——老师和学生;所发生的行为一一教与学。只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融合时,才算真正达到了理想的境地,实现了制定的目标。 培训内容与方式: ·实践探索: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分析 案例展示:文本案例、视频案例 案例评析:形成初步认识,确定研讨内容 ·统一认识: 1、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2、教学目标的合理表述 3、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请注意的几个问题 4、教学目标的确定 5、教学目标的达成评价 一、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具体而精确地表达了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由于它是预先设定的,故而也是衡量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准。 [案例]《氧气的制法》教学目标 课改前: (1)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了解催化剂和催化剂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态度和科学方法。 1、传统教学目标的分类与新课程目标的分类不相符,未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行分类。 2、行为主体不明确,表现在行为动词的选择不恰当。如:使……,培养……把行为主体变成了教师,而不是学生。 3、知识目标中,描述行为水平的动词选择不当。使得要求太高,与学生的学习水平不符。 4、目标不够具体,太笼统,含糊不清,难以具体操作,缺乏层次,不具备可测量性。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1、标准性原则:只能以国家制定的《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基本原则。 2、整体性原则: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思路通盘进行考虑。即由中学教学的总目标,到具体实施的章节、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构成一个有序的、前后关联的整体系统。 3、适应性原则:教学目标的制订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针对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具体性原则: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具体,易操作,可实施。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 班级:教师: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的本课程在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从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训练的角度观察,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条件。本课程的重点是要求学生熟悉世界著名的汽车公司及汽车品牌,熟悉汽车界的名车名人,理解汽车与社会的关系。难点是汽车基础知识中汽车结构方面的知识讲授。在课程设计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方法,课余安排一定数量的作业题和小论文,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学习。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本课程是学生初步接触的专业技术课程之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参观、模型、实物讲解、实验手段及生产实习、观摩等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对专业的深层认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认真钻研教材,加强教法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认真备课,每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4、讲练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辅导。 5、授课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

6、在学习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结合课件,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7、全面批改作业,及时发现教学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8、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进度周次章节主要教学内容课时模块一汽车与生活模块二汽车发展历程模块三汽车结构与性能评价模块四现代汽车技术模块五汽车生产与管理模块六汽车后市场模块七著名汽车公司模块八汽车运动模块九汽车展会课题汽车与生活教学目标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汽车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了解中国汽车现状; 3、了解汽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4、熟悉汽车行驶安全常识。方法能力目标 1、能根据不同的分类形式区分汽车类型;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动手、善于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教学重点汽车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汽车行驶安全常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课型理论课授课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时间1组织教学与导入清点人数、组织秩

13级汽车文化教学计划

赣榆中等专业学校课程授课计划表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汽车文化 课程类别专业课 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 授课班级14级汽修1、2、3、4 授课教师黄家进 部别汽车机电部

教学大纲(教学纲 要)制定部门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教材全称(编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版次)《汽车文化》王家淮任慧珠朱国苗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主要教学参考书(名称、编者) 本课程本学期教学 时数周学时 数 2 本学期教学周数18 本课程总时数 本 学 期教 学时数分配理论教学30 编制说明: 1、主要教学内容: 1、汽车史话-汽车的发展 2、汽车魅力-驾驭的灵动快感 3、汽车博览-五彩缤纷的世界 4、汽车风姿-永不凋谢的花絮 5、汽车赛事及未来汽车发展 2、教学目标: 1、以趣味性为主,通过对功能原理的基础认知,融通汽车文化的内 涵外衍,从转向灵活中寻觅驾驭的灵动。 2、拓展知识面,拓展学生对汽车相关知识的视野,比如:汽车与电影、 汽车赛事等,从多个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品味汽车文化的博大与厚重。 3、注重汽车未来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就业信心。准确找 到人生定位,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引导着方向。 3、学情分析: (1)对汽车文化不了解 (2)知识面狭窄 (3)理论知识薄弱,对新颖的内容兴趣浓厚 (4)拓展汽车内涵的愿望强烈 实践教学 习题课 复习 4 考核 机动 审批 (核) 人 教研组长教务(部)主任制表日期

理论教学授课进度安排表 周次顺 序 授课章节(单元、课题)及其主要内容(含实 践教学、复习测验) 学时数课内外作业备注 1 前言 1 2 项目一任务一:汽车史话了解车的起源 1 有 3 任务二:了解现代汽车的诞生 3 有 4 任务三:不断改进的现代汽车 3 有 5 项目二任务一:了解汽车的结构 3 有 6 任务二:速度与激情;任务三:舒适与稳定 3 有 7 运动会 2 8 任务四:娱乐与享受; 3 有 9 任务五:永恒的经典 3 有 10 项目三:汽车博览 -欧洲车系 3 有 11 任务二:美国系车 3 有 12 任务三:亚洲车系 3 有 13 项目四:任务一T台与车展 3 有 14 任务二、三:汽车与人类 3 有 15 任务四:车迷世界、宝马艺术车 3 有 16 项目五:以车会友 3 有 17 项目六:汽车改装与未来发展 3 有 18 期末复习 19 期末考试 20 21

第5讲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教案

第5讲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5 课号5 课题:2.5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目的与要求: 理解化简的意义和标准; 掌握代数化简的几种基本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5种常见的逻辑式; 用并项法、吸收法、消去法、配项法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难点:运用代数化简法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课堂讨论: 如何利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进行化简? 复习(提问): 逻辑代数的基本形式和标准形式。 课时分配:

提纲 2.5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2.5.1化简的意义与标准 1.化简逻辑函数的意义 2.最简式的标准 2.5.2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 1.并项法 2.吸收法 3.消去法 4.配项法 2.5.3 代数化简法举例 作业:2-2 2-3 2.5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2.5.1化简的意义与标准 1。化简逻辑函数的意义----根据逻辑问题归纳出来的逻辑函数式往往不是最简逻辑函数式,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和变换,可以得到最简的逻辑函数式和所需要的形式,设计出最简洁的逻辑电路。这对于节省元器件,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2.最简式的标准-----函数式中所包含的的与项(或项)最少,且每一与项(或项)中变量数最少。 2.5.2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 1.并项法 利用公式AB+AB=A将两项合并成一项,并消去互补因子。如:

2.吸收法 子,如:多余的乘积项或多余因吸收(消去)和,C A AB BC C A AB B A B A A A AB A +=+++=+=+ 3. 消去法 利用吸收律B A B A A +=+,消去多余因子,如: CD B A B A CD B A B A B A B A CD B A AB B A B A CD B A ABCD B A B A C AB C AB AB C B A AB C B C A AB ++=?+++=+++=++++=+=++=++)()( 4. 配项法 在不能直接运用公式、定律化简时,可通过乘)(1=+A A 或加入零项)(0=?A A 进行 配项再化简,如: A AC C A C B BC A C B C B A C B A AB C C AB C B A F D C A D C AB D C B A F =+=+++=+++==+=) ()(D C AC B A ADE D C AC B A D C AD E AC B A F D C D A ABC BD D AC ABC BD D C A ABC BD D C D A ABC F C BD A C D C B A C D C AB A F C AB C AB AB C B A AB C B C A AB F ++=+++=+++=++=+++++=+++=++=++=++=+=+=++=++=)()(

幂函数新授课教案

§2.3幂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掌握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能够类比研究一般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过程与方法,研究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幂函数的变化规律及蕴含其中的对称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 重点从五个具体幂函数图象中认识幂函数的一些性质。 难点画五个具体幂函数的图象并由图象概括其性质,体会图象的变化规律。 =的图象的规律。 教学关键:揭示出幂函数y x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 教学方式:引导教学法、探索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指导: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

材料二:幂函数的图象变化规律归纳 ∞)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经过点

板书设计: 幂函数 1、幂函数的定义例2 例4 2、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案说明: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课本中虽然只有3页,但内容丰富。课本通过几个特殊幂函数的图象类比归纳,得到图象都通过点(1,1)。 (2)本节是新课标新增加的内容,教材不仅仅学习有关幂函数图象与性质的问题,还包含着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到有关幂函数的一些知识的问题。 (3)有意识地将新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将这部分内容适当展开,重新组合,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4)利用几何画板方便地研究出幂函数的图象,充分展示由幂指数的变化引起幂函数图象的变化的内部规律。这样学生就容易从所举函数的个性中归纳出共性来,从而在整体上对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有较深刻的了解。

教师授课计划

教师授课计划(课时计划) 第 1 周第 1 -2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题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用途的内容与要求 2、能力目标:掌握计算机概述所需专业技能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发展 2、计算机的分类 3、计算机的特点 4、计算机的用途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教学方法 手段 讨论法、引导探究法、任务驱动法、工作情景教学、多媒体呈现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时 间 课堂整顿组织学生安静坐好,学生安静坐好,准备上课。2 分钟 课堂导入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 常大的,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 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 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问题1: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 用到了计算机? 问题2:你认为计算机有什么特 点?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 计算机的作用情况,并随着教 师的讲解,引导出本节课要学 习的内容。思考提问并主动回 答教师问题,教师对回答正确 的学生计分表示鼓励。 2 分 钟

新知讲授 1.1计算机概述 1、计算机的发展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 生时间、地点、名称。 (2)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重点掌握所采用的元器件)2、计算机的分类) 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指标,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具有存储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 教师应对以上每一部分特点进行扩展和讲解 4、计算机的用途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计算机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和在你身边应用计算机最广泛的是什么?最后由教师来统一进行总结。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 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 些常见问题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 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 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 进行认真的思考 20 分 钟 教学反馈教师组织每小组推选出组长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教师在此环节 不做任何解答,只是记录每组回 答中的闪光点,后面进行总结。每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总 结出小组成员的不同分工和 任务完成情况。 15 分 钟 教学小结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推选出最佳小组,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预 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3 分钟 作业 教师安排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相关练习题,并提出预习问题,让学 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 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2 分钟

汽车文化教案

授课课题汽车色彩 授课课时 2 授课课型理论课授课日期2018.10.08 教学目标1、知道汽车常见色彩 2、了解色彩与汽车的使用功能 3、掌握汽车色彩与行车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色彩与汽车的使用功能教学难点汽车色彩与行车安全知识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演示法、互动法、目标教学法。教学资源多媒体 板书设计 汽车色彩 汽车常见色彩 二、色彩与汽车的使用功能 三、汽车色彩与行车安全知识

教学实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 新授 举例分析汽车常见颜色 视频分析 和一般商品一样,汽车刚刚出现时只有黑色。之后,随着 汽车成为成熟商品,普遍被购买时,其色彩也开始丰富多彩, 也越来越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视。现在,企业在推出多种 车身颜色的同时,又开始推出个性化颜色。 汽车常见色彩 在购买汽车时,如果看中的汽车品牌中没有自己喜欢的 颜色,被调查的消费者中有43.2%会坚持自己选择的颜色。女 性消费者对颜色的要求更高,有45.9%会坚持选择自己的颜 色。调查结果显示,未来消费者最想购买的汽车颜色是黑色, 其次是金银色,在消费者首选的汽车颜色中,这些颜色占据 了50%以上的份额。其次是红色、蓝色、黄色等鲜艳色。 两厢车的用户对橙色、黄色、紫红更为关注,而两厢旅行车 用户更多关注蓝紫色。 二、色彩与汽车的使用功能 不同使用功能的汽车,对色彩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 可以根据色彩来区分不同的汽车。如白色的救护车,红色的 消防车,绿色的邮政车,迷彩的军用车。之所以白色与救护 车相连,红色是消防车的象征,绿色与邮政车伴随,迷彩色 是军队的专用色,是与颜色的本身的属性相关的。白色是具 有明亮、干净、卫生、雅洁的特性,还表示尊重、同情,所 以在卫生事里大量的应用白色。红色是火的色彩,看到红色 的消防车,人们能马上联想到火灾,同时红色比较醒目,是 前进色,能够给人以视觉冲击,便于人的发觉,方便及时的 避开。绿色是安全、和平的象征,所以用在邮政车上,能够 表现出邮政公司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信件或物品会安全送到 顾客手中的寓意。 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车 型颜色 分组讨论:不同群体对 汽车的选择 学生思考为何这些车采 用这种颜色?

新授课教案

圆柱的表面积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会解决有关圆柱的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推导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几何图形——圆柱,知道它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那圆柱有哪些特征?它的各部分名称叫什么? (选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那它的表面积该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 (二)、探求新知 1.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圆的面积 =底面周长×高+两个底面圆的面积 3.出示例4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冒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 米) (1)提问:解答这道题要注意什么? 这顶厨师帽的下面应该是没有的,所以在这里,不需要我们算圆柱的下底面,也就是说少算一个底面 (2)学生解答,老师板书。 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20÷2)=314(平方厘米) 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答:需要2080面料。 (三)、反馈练习: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己概括,老师作补充) (五)、布置作业

第11讲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教案

第11讲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11 课号11 课题:4.3 常用MSI组合逻辑器件及应用4.3.1 编码器4.3.2 译码器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编码器、二进制译码器的概念。 2了解二进制编码器、译码器的逻辑功能、设计方法。 3了解优先编码器MSI 器件74LS147的逻辑功能。 4掌握查手册了解MSI器件功能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掌握编码器、译码器的概念。 教学方法设计: 1讲解中注意基本概念的建立。 2强调MSI器件的使用,培养查手册的能力。 课堂讨论:一般编码器输入的编码信号为什么是相互排斥的? 复习(提问):1 编码原则? 2 为什么要用二进制编码器? 课时分配:

提纲 4.3 常用MSI 组合逻辑器件及应用 4.3.1 编码器 1. 二进制编码器 2. 二—十进制(BCD)编码器 3. 优先编码器 4.3.2 译码器 二进制译码器编码:用代码表示特定对象的过程。例:商品条形码、键盘编码器。 编码器:实现编码的逻辑电路。 二进制编码原则:用n 位二进制代码可以表示2n 个信号 则,对N 个信号编码时,应由2n ≥N 来确定编码位数n 。 提问:101键盘编码需要几位二进制代码? 4.3.1 编码器 1. 二进制编码器 (1)、二进制编码器:用n 位二进制代码对2n 个信号进行编码的电路。 (2)、电路图:所下图所示为3位二进制编码器。 输入:I 0~I 7为8个需要编码的信号 输出:F 2、F 1、F 0为三位二进制代码 由于该编码器有8个输入端,3个输出端,故称8线一3线编码器。 (3)输出函数: 提问:为什么I 0 未画在图中,且未出现在表达式中? 或者:一般编码器输入的编码信号为什么是相互排斥的? 编码器在任何时刻只能对一个输入信号进行编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信号同时请求编码,否则输出编码会发生混乱。这就是说,I 0 、I 1 ……I 7 这8个编码信号是相互排 F 2 F 1 F 0 I I I I I I I ?????+++=+++=+++=75310 7632176542I I I I F I I I I F I I I I F

几何摡型新授课教案

几何摡型 整体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数学3 第三章第3.3.1节几何摡型,本节是新增的内容,但是对于几何摡型的要求仅限于初步体会几何摡型的意义,所以教科书中选的例题都是比较简单的。几何摡型是另一类的等可能模型,它与古典概型的区别在于试验结果不是有限个。利用几何摡型可以很容易的举出概率为0的事件不是不可能事件的例子,概率为1的事件不是必然事件的例子。 课时分配 本节内容用1课时的时间完成,本教案主要讲解几何摡型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教学目标 重点: 几何摡型的概念及公式。 难点:几何摡型的应用。 知识点:1、几何摡型的概念,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能力点:会用几何摡型的公式解决几何摡型问题。 教育点: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点:几何摡型与古典概型的区别与联系。 考试点:用几何摡型的公式解决几何摡型问题。 易错易混点:对于含有两个变量的“相会”问题,不容易处理。 拓展点:学会从复杂的问题中,找到适用的数学模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中的转盘模型 课堂模式合作探究 一、问题引入 引例:下图中有两个转盘,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规定当指针指向B区域时,甲获胜,否则乙获胜。在这两种情况下分别求甲获胜的概率是多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学习几何摡型。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新知识。 二、概念形成

(一)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 (1)随意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求两次出现相同面的概率? (2)试验1.取一根长度为3m 的绳子,拉直后在任意位置剪断。问剪得两段的长都不小于1m 的概率有多大? 试验2.射箭比赛的箭靶涂有五个彩色的得分环。从外向内为白色,黑色, 蓝色,红色,靶心为金色。金色靶心叫“黄心”。奥运会的比赛靶面直径为122cm , 靶心直径为12.2cm 。运动员在70m 外射箭。假设射箭都能射中靶面内任何一点 都是等可能的,问射中黄心的概率为多少? (3)问题(1)(2)中的基本事件有什么特点?两事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什么是几何摡型?它有什么特点? (5)如何计算集合概型的概率?有什么样的公式? (6)古典概型和几何摡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学生根据问题思考讨论,回顾古典概型的特点,把问题转化为学过的知识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概括。 讨论结果: (1)硬币落地后会出现四种结果:分别记作(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相等,P (正,正)=P (正,反)=P (反,正)=P (反,反)=14。两次出现相同面的概率为111442+=。 (2)经分析,第一个试验,从每一个位置剪断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剪断的位置可以是长度为3m 的绳子上的任意一点。 第二个试验中,射中靶面上每一点都是一个基本事件,这一点可以是靶面直径为122cm 的大圆内的任意一点。 在这两个问题中,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虽然类似于古典概型的“等可能性”,但是显然不能用古典概型的方法求解。 考虑第一个问题,如右图,记“剪得两段的长都不小于1m ”为事件A , 把绳子三等分,于是当剪断位置处在中间一段上时,事件A 发生。由于中 间一段的长度等于绳长的13 , 于是事件A 发生的概率1()3 P A =. 第二个问题,如右图,记“射中黄心”为事件B ,由于中靶随机落在面积 为 2211224cm π??的大圆内,而当中靶点落在面积为22112.24 cm π??的黄心内时,事件B 发生的概率22 22 112.24()0.0111224cm P B cm ππ??==??. (3)硬币落地后出现四种结果(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是等可能的,绳子从每一个位置剪断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剪断的位置可以是长度为3m 的绳子上的任意一点,也是等可能的,射中靶面内任何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但是硬币落地后只出现四种结果,是有限的;而剪断绳子的点和射中靶面的点都是无限的;即一个基本事件是有限的,而另一个基本事件是无限的。 (4)几何摡型 对于一个随机试验,我们将每个基本事件理解为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域随机地取一点,该区域中的每122c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