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17年)》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河北省商务厅、河北省工信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商务厅,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14.04.10•【字号】冀商服贸字[2014]3号•【施行日期】2014.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商务厅、河北省工信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工作方案》的通知(冀商服贸字〔2014〕3号)各设区市商务局、工信局,定州市、辛集市商务局、工信局:经国务院批准,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简称“中国软交会”)将于2014年6月19日至22日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办。
为做好我省参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制订了《河北省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工作方案》,现予印发。
请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认真做好各项落实工作,保证软件和信息服务及服务外包企业和相关单位积极参会,力争取得实效。
河北省商务厅河北省工信厅2014年4月10日河北省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工作方案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简称“中国软交会”)定于2014年6月19日至22日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主题是“智城市,酷生活”。
为做好我省的参展参会工作,根据组委会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冀政〔2012〕63号),以“智造未来,智惠河北”为主题,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中国软交会”平台,集中宣传和推介我省软件和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产业基地和重点企业的发展风貌和潜力,助力我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
二、组织工作根据组委会通知要求,本届软交会以“省市组团、行业布展”的形式开展工作。
河北省代表团团长、副团长拟由省商务厅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1名分管领导担任,协调指导参展工作。
邯郸市政府关于《邯郸市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3.29•【字号】•【施行日期】2007.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邯郸市政府关于《邯郸市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冀政〔2006〕55号),以及《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邯办发[2006]1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搞好面向全市广大农民群众的公共信息服务,全面推进我市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制订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基本原则,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迈出了较大步伐。
全市基本形成了上接河北农业信息网站,下接16个县(市、区)农业网站和所有乡镇、基本覆盖到村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信息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建成农业综合网站、部门行业网站、特色专业网站和其它网站60多个,设立为农民服务的市场供求、专家咨询等特色栏目近千个,为农民提供急需的农业科技、市场供求等各类信息10万余条,直接利用信息的农民日益增多。
但是,目前农业信息服务主要靠政府推动,服务主体单一,社会化、多元化投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信息资源开发滞后于网络建设,网络信息数量和质量与农民需求差距很大。
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实现信息进村入户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
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提高基层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加快实现“四个转变”:即信息服务主体由政府为主向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转变,服务对象由政府部门为主向农村各类生产经营组织和广大农民转变,农民获得信息途径由“二次传播”为主向直接获取转变,信息服务方式由农民被动接受向农民与专家互动转变,切实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解决农村地区的数字鸿沟、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富裕劳动力就业以及农民工等问题,全面提高信息服务的适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公布日期】2006.11.02•【字号】冀农普组字[2006]9号•【施行日期】2006.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冀农普组字[2006]9号)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第二次农业普查是国务院布置的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部门职能优势,确保农业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规定,结合河北农普的实际情况,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制定了《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了各单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现印发给你们,望在工作中贯彻执行。
附件: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二00六年十一月二日附件: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规定,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是省人民政府组织开展全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的领导机构。
领导小组各成员的共同职责是负责参与全省农业普查的组织领导,出席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农业普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督导、检查、指导省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全省各地的农业普查工作。
为做好普查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明确1名处级干部担任省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络员,负责本部门各项普查任务的具体实施和成员单位的日常工作联系。
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是:一、省统计局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我省农业普查的日常工作,全面组织实施我省农业普查。
主要职责是:1、抽调人员,组成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农业普查的日常工作;2、编报省级普查经费预算,管理普查经费,合理开支,节约使用;3、做好全省普查各项准备,负责资料、表格、包装箱等普查用品的制作和分发工作;4、承办普查工作的各类会议、文件,做好上传下达;5、制定普查工作总体规划和实施办法;6、负责相关部门农业普查工作的业务协调;7、组织开展普查试点工作;8、开展市县级普查人员培训;9、组织普查现场登记工作;10、负责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组织质量验收和进行质量评估;11、负责普查数据的汇总、上报和发布,建立和维护普查数据库;12、制定普查资料开发应用规划,组织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承担综合性分析研究任务;13、做好普查总结表彰工作。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第一篇范文: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2年-2022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2年―2022年)的通知国发?2022年?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2年―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二年一月十三日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2年―2022年)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更加坚实。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棉、油、糖生产稳步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
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农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
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连续八年增幅超过6%。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
【发布单位】河北省【发布文号】冀政办[2003]2号【发布日期】2003-01-14【生效日期】2003-01-14【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地方法规【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信息产业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冀政办[2003]2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河北省信息产业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三年一月十四日河北省信息产业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河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中委〔2000〕44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机构设置的通知》(冀政〔2000〕13号),组建河北省信息产业厅。
河北省信息产业厅是主管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计算机信息服务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省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能调整(一)转变的职能将原省电子工业厅的直属工业企业、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下放给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二)划入的职能1、原省电子工业厅的有关职能。
2、按照有关规定,管理河北省无线电管理局。
二、主要职责根据以上职能调整,河北省信息产业厅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信息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研究拟定全省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和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按照省政府分工,负责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
(二)研究拟定全省信息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信息产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拟定全省信息网络的规划,实施行业管理。
(三)按照省政府分工,依法对电子信息产品和计算机信息服务市场进行监管,进行服务质量监督;指导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
(四)参与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协调工作。
(五)根据产业政策与技术发展政策,引导与扶植全省信息产业的发展,指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指导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组建企业集团;合理配置资源,防止重复建设。
(六)负责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政策、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的实施,推进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的科研开发工作;组织协调和推进全省软件产业的发展;对电子信息产品市场进行宏观管理;组织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度官方兽医确认名
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4.04.07
•【字号】冀农函〔2024〕52号
•【施行日期】2024.04.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度官方兽医确认名单的通
知
冀农函〔2024〕52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农业农村局、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根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官方兽医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2023年农业农村部官方兽医培训考核和全省官方兽医集中考试情况,省厅对各地上报的官方兽医人选进行严格审查,确认4538人、不予确认578人(名单附后)。
各地要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辖区内官方兽医发文任命等后续工作,对于从事产地和屠宰检疫工作人员必须以乡(镇)为单位明确工作区域。
2024年4月27日前,按有关要求录入全国兽医队伍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系统登记人员数量与新确认名单人员数量完全一致,省厅将对各地新确认名单系统登记情况进行抽查。
附件:1.2024年各市官方兽医确认人员数量统计表
2.2024年各地官方兽医确认人员名单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4月7日。
【背景资料】材料1:农民日报讯。
近日,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武汉举行。
(/)会议组织听取了信息化和发展现代农业专题讲座,各市州交流了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省农业信息化和物联网建设的重点工作。
会上,省农业厅副厅长焦泰文要求,要准确把握全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按照“四化同步”的总要求,以农业物联网为突破口引领智慧农业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树立互联网理念;加强对农业物联网知识的学习,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开展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投入,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建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材料2:去年以来,云南省玉溪市进一步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传统农业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集群化、重点产业品牌化,把优势产业做大、把做大的产业做强、把粗放的产业做精,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迈向现代化。
市农业局发展计划科科长矣胜荣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市农业局组织力量先后完成了玉溪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庄园发展规划、草莓产业发展规划、蓝莓产业发展规划、葡萄产业发展规划、种植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8个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拟定了《加快农业庄园经济发展意见》和《加快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
通过规划引领,全市高原特色产业清晰了导向,明确了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发展定位与主攻方向,推动产品空间集聚和产业升级整合,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县域农业特色产业体系,以蔬菜、水果、花卉、生物药、烤烟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生猪、家禽为重点的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
【他山之石---网友评论】@中国三农周双文:没有农业的市场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更不会有真正的城镇化。
解决农村发展的本质问题不仅是靠投入补贴,还要靠发展农业产业,产业兴农!@幸福没那么简单M: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贫在先,富在后。
村子富裕了,才能走到小康道路上,迈向城镇化。
农业部公告第2136号――2014年第二批农产品地理标
志登记产品公告信息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4.07.28
•【文号】农业部公告第2136号
•【施行日期】2014.07.2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商标与相关标识
正文
农业部公告
(第2136号)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北京市延庆县葡萄与葡萄酒协会等单位申请对“延怀河谷葡萄”等41个产品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准予登记,特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特此公告。
附件:2014年第二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公告信息
农业部
2014年7月28日附件
2014年第二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公告信息
注: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文本见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发布单位】河北省【发布文号】冀政办[2002]18号【发布日期】2002-11-07【生效日期】2002-11-07【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地方法规【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冀政办[2002]18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二年十一月七日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改革开放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
1990―2001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1年到达34.4%;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提高4个百分点,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就业比重提高8.4个百分点,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日益显现;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业态创新步伐加快。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服务业仍然滞后,突出表现为“五低”:总量比重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结构优化度低,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有实力的大企业少;市场化程度低,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产业化水平低,政府和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社会化程度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根据国办发〔2001〕9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总体思路与目标加快发展服务业,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我省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多元投入,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增加供应、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不断增强竞争力为目标,加速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全省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做好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信访【发文字号】冀农普办字[2006]8号【发布部门】河北省广播电视局中共河北省委员会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发布日期】2006.02.20【实施日期】2006.02.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做好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冀农普办字[2006]8号)各市委宣传部、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广播电视局:为查清农业、农村和农民近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准确掌握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资源以及农民生活状况,国务院决定于2006年12月31日进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省政府为此专门发出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农业普查的通知》(冀政[2005]63号)。
这次农业普查涉及面广、任务重、参与部门多、工作难度大,做好宣传工作是保证农业普查顺利进行的关键。
现将第二次农业普查宣传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业普查宣传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纳入工作议程,积极组织和领导第二次农业普查宣传工作。
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普查宣传活动。
务必使农业普查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重点,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普查和怎么样进行普查。
要根据国务院[2005]13号和省冀政[2005]63号文件精神,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广泛宣传普查的意义、目的、方法和内容,使更多的人了解农业普查和关心农业普查,认识农业普查的重要性。
在宣传中,尤其要使广大农民懂得普查的责任与义务,如实填报普查项目,保证普查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加强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
做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要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各地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周密的宣传计划,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密切配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工作,共同做好社会动员和群众发动工作。
全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方案为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关于“建立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分级评价各地农业现代化进程和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发布结果”的要求,科学评价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加快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特制订本指标体系。
一、监测对象监测评价全国及各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二、指标构建的依据(一)构建原则一是体现引领性。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部署要求,突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三大体系”,突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标导向,发挥评价指标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二是体现指导性。
突出结果和过程的有机结合,既有度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结果性指标,又有突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工作的过程性指标,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提供指导借鉴。
三是体现操作性。
原则上选择社会公认的、反映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突出权威性、透明性;指标数据符合国家统计制度特点,均能从现有统计数据获得。
四是体现连续性。
在已开展的相关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大稳定、小调整,确保一个方法、一个标准对外,尽量减少办法调整对各地农业现代化评价工作带来的影响。
(二)指标选择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质量效益、绿色发展、支持保护等6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
前三个方面侧重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评价,后三个方面侧重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结果评价。
三、评价方法(一)定量评价评价指标数据属于统计部门统计范围内的,直接采用统计年鉴数据;属于行业部门统计范围内的,采用行业统计数据。
确保评价指标数据真实有效,年度间口径一致、相互衔接。
测算指标得分为指标现状值与全面现代化目标值的比值乘以权重,综合得分为各测算指标得分之和。
各测算指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与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的比值乘以权重之和,即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值。
以河北省为例解读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角色摘要:河北省是全国较早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省份之一,且发展水平较高,极大的促进了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这过程中农业信息化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本文从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和现状出发,解读了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提出了农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以及今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现状;重要性;主要任务;对策一、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农业信息化就是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2)农产品流通过程的信息化,(3)农业管理过程的信息化,(4)农村社会服务的信息化。
二、农业信息化的现状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力度,农业信息化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提升了现代农业和农业管理服务水平。
但是由于基础数据缺乏,信息流通渠道不畅,加之小农经济传统意识的作用,影响了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及现代化的进程。
河北省已经建设的农业产业化信息网络大多数只能提供某些特定领域的信息,缺乏必要的决策支持功能。
三、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农业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河北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各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农产品生产周期长,调整结构慢,而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却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各种信息传递不快,农民不能及时了解这些信息,生产就会带有更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这会使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充满了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这就必须让农民掌握足够的市场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调整决策。
2.推动传统农业向知识农业发展。
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已不再是仅仅取决于传统的农业资源投入的多少,而是取决于现代技术运用的程度,取决于信息的获取和运用程度。
收稿日期:2008-12-18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科研发展基金(fsy2008106)作者简介:祁业凤(1975-),女,硕士,研究方向:农业信息资源研究。
以服务“三农”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思考祁业凤(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河北保定071001)摘要:服务“三农”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机遇,并提出了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举措。
关键词:服务“三农”;内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6251(2009)02-0008-02Serving the “three agriculture ”as the main cont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QI Ye-feng(Library,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China)Abstract:It is the main contents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that serve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The study introduces briefl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analyses current actual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proposes measures to rais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Key words:Serving agriculture;County and farmer;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华北平原自然条件禀赋,适宜农业生产,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腹地,目前冀中南地区形成了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主,小麦―甘薯、小麦―谷子、小麦―花生、小麦―大豆等一年两熟为辅的耕作模式,冀东北地区形成了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春播一熟兼有的耕作模式,坝上地区形成了春播一季冷凉作物或青饲作物为主要的耕作模式[1~3]。
在科技创新和政策导向下,全省农业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机械化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水分和光热资源的合理分配[4,5]。
1河北省粮食耕作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与发展1.1农业生产恢复期(1949~1978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北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薯类、油料和花生,其中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6.17%和12.6%[5]。
种植模式以一家一户分散种摘要: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对1949~2019年河北省粮食种植品种、耕作制度、经营主体的变化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对构建合理耕作制度的重要性进行了剖析。
提出从种植业结构调整出发,在保证粮食绝对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处理好产量与质量的关系,处理好多样化与专业化的关系,优化种植结构与制度,促进河北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河北省;耕作制度;变革与发展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21)05-0104-03收稿日期:2020-08-31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三三三人才工程”资助项目“富硒强筋小麦绿色栽培与产品开发”(A202105009)作者简介:王亚楠(1986-),女,河北满城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粮油技术推广工作。
E -mail :478958695@qq.com 。
通讯作者:薛合庸(1962-),男,河北辛集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技信息及软科学研究。
E-mail :*****************。
本刊特稿加快机械化信息化融合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42号文件,出台了《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将机械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作为抓手,加强政策创设,完善推进机制,强化资金支持,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一、建设智慧农场,探索“两化”融合技术体系从2016年开始,河北省财政先后拿出9200万元,依托赵春江院士团队和19个省级产业技术体系的农机岗位专家,以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重点,全力打造79个智慧农场。
研发集成了“高速免耕精准播种+水肥一体化对行淋灌+精准施药”“遥感测肥+智能配肥+精准施肥”等系列技术模式,重点在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上推广应用,同时在棉花、马铃薯、花生、谷子等特色作物关键环节试验熟化,探索以智能化为主导、以精准作业为核心的“两化”融合技术体系。
排8600万元资金用于农机智能化建设、技术研发等重点工程,完成3万台大中型拖拉机、2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万台玉米收获机的智能化改造提升,加快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示范应用。
今年河北省3305万亩冬小麦长势良好。
“三夏”期间,政府部门组织9.3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00多万台拖拉机、和玉米播种机等投入省内作业,小麦机收率力争99.5%以上,玉米机播率保持在93%以上。
计划组织1.1万台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安徽等地参加跨区作业。
河北省将继续发挥“两化”融合优势,推进五项措施到位: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制定落实预案;统筹调度机具,保障有序流动;抓好机具检修和人员培训,保障夏收夏种质量;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各项服务措施;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部署和要求,全力打造平安“三夏”。
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夏玉米适时播种、跨区作业精准高效。
Θ二、建设信息平台,创新“两化”融合服务模式坚持软硬件同步推进,谋划建设了省级农机智能化信息决策管理平台,实现了农机化统计、农机购置补贴、深松作业、秸秆综合利用、安全监理等方面数据采集分析信息化智能化和互联互通。
1 / 4
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2014―2017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冀农市发[2014]27号
【发布部门】河北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4.07.18
【实施日期】2014.07.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17年)》的通知
(冀农市发〔2014〕27号)
各设区市、定州、辛集市农业(农牧、畜牧水产)局,厅属各单位:
现将《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17年)》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行业实
际,认真组织实施。
河北省农业厅
2014年7月18日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2 / 4
(2014-2017年)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化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现代农业
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河北省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实背景
(一)建设成效。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农业信息化“114工程”(即1个全省农业数
据中心、1个河北农业信息网站群,4个平台:全省农业视频指挥、农业政务、农业科技
服务和农业市场信息平台),有力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全省农业信息网络升
级改造完成。农业信息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00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
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开通了部省市县四级视频会议系统。二是信息化成果应用广泛。
石家庄、唐山、保定、承德和衡水等市实现奶站网络化视频监控全市联网;全省渔业动
态管理系统已录入6730艘渔船信息,秦皇岛市年均免费为渔民发送渔业资讯、公告和灾
害短信97万条;京张、京承蔬菜产销信息平台已稳定运行3年,唐山、张家口、秦皇
岛、沧州和廊坊市与运营商合作建立了远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平台等;开展3S技术
大田作物应用,对小麦关键生产时期实现了遥感监测和灾情预警,有效指导了冀中南地
区小麦精准化生产管理。三是农业信息网站功能日益完善。河北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
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开通
了全省农业信息联播系统,实现全省信息一站式发布,11个设区市共报送信息2612条,
选用信息1677条。四是12316“三农”热线和“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平台作用凸
显。与电信运营商共同打造全省12316“三农”热线中心和农业专家咨询团,通过专家坐
席和热线值班人员转接方式,提供便捷、高效的农业信息咨询服务。
3 / 4
(二)重要性和紧迫性。农业信息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正加速向各领域
覆盖渗透,已成为推动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各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
我省作为农业省,在耕地和水资源限制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加快信息技术和先进农机装
备的组装配套,发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实现粮田监控、农机植保作业、节水灌溉、
防灾减灾等信息技术全覆盖,加快各产业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土地产出率、劳
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二是京津冀区域人口超亿,农产品消费刚性需求强,高端消费
旺盛,我省作为菜篮子生产、农资使用和生产大省,迫切需要开展肉、蛋、奶、菜、水
产品全程信息化服务,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我省与京津市场的产销衔接,确保农民持续
增收。同时,迫切需要围绕种子、种禽、农药、兽药、肥料、饲料、鱼苗和农机具等重
点农资产销和售后服务,开发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监管、直销配送、合作消费、质量追溯
等信息系统,搭建农资企业与农民间的信息直通桥。三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迫切需要用信息化提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
型生产经营主体的管理水平。四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
高,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农业行政权力高效
透明运行和信息公开。为此,全省农业系统要增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与责任
感,紧紧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将信息化作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创新
农业管理服务,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明确目标任务,狠抓工
作落实,全面提升全省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存在问题。当前,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认识不到
位,投入严重不足。社会各界对信息化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农业部门的不
少同志对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也缺乏深入了解。此外,国家还没有建立起稳定完善的
信息化投入机制,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不足。二是发展不平衡,总体推进困难。发达地
方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区域差异呈现日益扩大趋势。视频会议,奶站、定点屠宰
4 / 4
和渔船渔港视频监控水平较高,但政务信息共享,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环节信息技术应用
亟待加强。厅属单位和市县农业部门的信息化应用参差不齐,农业内部的种养加信息化
应用不平衡。三是农业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化程度低。既懂“三农”又懂信息
化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农业信息技术产品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程度不高,集成
示范应用能力偏弱,适合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多功能、低成本、易推广、见实效的信息技
术和设备严重不足。四是统筹协调力度不够,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总的讲,农业信息资
源和信息应用系统滞后于其他行业,已有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应用系统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