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5.45 KB
- 文档页数:3
美元兑人民币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指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关系,即以多少人民币能够兑换一美元。
这是国际贸易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指标,不仅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有重要影响,也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基本面、政治因素和市场预期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多次变动,并逐步实现了市场化的改革。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
首先,经济基本面是影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汇率的波动。
通常来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结构较好的国家,其货币汇率相对较高。
而对于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的国家,货币汇率则可能相对较低。
因此,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两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其次,货币政策也是影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货币政策的宽松与紧缩会直接影响到汇率的波动。
当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美元的供给将增加,导致美元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会相应上涨。
反之,当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收紧货币政策时,美元的供给将减少,导致美元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会相应下降。
因此,货币政策的变化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国际政治因素也会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贸易战、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事件都可能引发市场的不稳定,推动了汇率的波动。
例如,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
因此,国际政治因素的变化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以更准确地预测和分析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最后,市场预期也是影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的经济和政策环境有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到市场的交易行为,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汇率的变化。
如果市场预期人民币将升值,那么外汇市场上的需求将增加,从而推动汇率上涨。
相反,如果市场预期人民币将贬值,那么外汇市场上的供应将增加,从而推动汇率下跌。
1994—2020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分析作者:黎亚云杨竹节邹胜来源:《中国市场》2021年第08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长远。
由于当今国际国内形势越发严峻,并且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文章以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数据为基期,结合汇率决定的经济学理论,并根据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外汇储备状况和央行的汇率政策等影响因素对汇率体制改革之后的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进行了预测。
自“811”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富有弹性和市场化是重要特征,企业面临的汇率市场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规避这些潜伏的风险,帮助央行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的分析预测,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改;影响因素;走势[DOI]10.13939/ki.zgsc.2021.08.0051 前言1.1 理论文献回顾1994年,我国外汇汇率形成机制进入了新的轨道,即“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但这一固定汇率制度很容易受到国际动荡和经济混乱的影响。
2005年“811”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放弃了钉住美元的单一的汇率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此以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序的过渡,变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和渐进运行。
分析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对于更好地配置国内国际资源有很大益处,不仅可以优化资本配置的效能,还可以巩固人民币浮动的弹性。
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关于外汇汇率的决定理论有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价定律”,它假定存在这样的前提条件:市场的完全竞争性、信息的充分性和商品的同质性,若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卖出,当以同一种货币计价时,则不同国家市场的相同商品的价格相同。
利率平价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提出,这一理论是指远期汇率的决定因素取决于短期利率之间的差额,因此,如果投资国外资产,汇率波动对国外资产的价格具有重要影响,这正是与投资国内资产所不同的;国际收支理论是各国当局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实施合理的汇率政策的理论依据,它阐述了外汇汇率变动与外汇供求状况之间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的结构变化检验孟繁伟;胡璇【摘要】为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更好地检验,文章采用Perron和Yabu(2009)提出的结构变化检验方法,克服了已有相关研究在检验结构变化时经济变量平稳性要求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人民币年度实际有效汇率,仅在1990年出现了一次明显的结构变化;对于人民币月度实际有效汇率,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出现了明显的结构变化;而2005年汇率改革和2009年金融危机并未产生明显的结构变化.文章结合相关的客观经济事件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期刊名称】《广西财经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7)004【总页数】6页(P64-69)【关键词】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结构变化;Quasi-FGLS【作者】孟繁伟;胡璇【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117;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22一、引言从1994年起,中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积极推进汇率的形成机制,直到2005年7月21日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后,建立健全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放弃以美元为唯一参照,转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新一轮的汇率改革使得人民币汇率受政府干预程度降低,受宏观经济冲击导致的汇率波动性增强。
虽然体现出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但同时由于汇率波动引致的经济不稳定的可能性也增强。
此外,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不断传出,尤其发达国家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力强大,认为人民币汇率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从而在各种场合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
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大幅度的上升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给宏观经济增长本身带来影响,同时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性过强易给宏观经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
尽管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波动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分析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更有价值。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1、近十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而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出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第二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6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
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前天,已经跌破1:6.35,创历史新高。
这种走势可以用下面的图表形象的表示出来:2、人民币汇率变动成因分析汇率变动的6大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利差,通货膨胀1)经济增长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10%左右,国民总产值增长迅猛,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率又较低,老百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又有很强的购买力,使得人民币购买力增强。
同时国外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2000年后经济持续低迷或负增长,从而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得更强。
近20年中国GDP增速2)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进入两千年后,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呈连年递增的顺差形势,这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因此外汇储备也逐年剧增。
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美元的供应量的增加,从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导致人民币的升值。
此外2011年,美国实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增加美元供应量,实行贬值,这也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近30年中国外汇储备3)利差所谓利差理论,拿中美两国来说就是,中国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近似等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额。
一、选择题1.2018年美联储4次加息,导致美元走强。
这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在于A.削弱了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B.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C.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D.不利于中国加快“走出去”步伐2.人民币外汇牌价表:时间美元人民币2018年3月15日100691.302019年3月15日100671.67对表中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币值上升,不利于我国出口B.美元汇率升高,美元币值上升,不利于我国进口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币值上升,有利于我国进口D.美元汇率跌落,美元币值上升,有利于我国进口3.下表中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化带来的影响(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可能是①欧元区国家会减少对我国产品的进口②我国进口欧元区国家产品总量会减少③中国企业对欧洲国家的投资总量增加④我国赴欧元区国家的旅游人数将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4.2019年12月14日,1美元兑换6.9848人民币,而在2018年9月27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6.864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此变化会使①人民币贬值,给我国企业出口带来不利影响②人民币汇率跌落,对海外代购具有一定冲击③美元汇率升高,美国在华留学生生活成本降低④美元贬值,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经营成本上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下图为2019年6月到11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图。
以下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B 点到C点产生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①对于我国不同的市场主体,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②对于我国赴美国的留学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③对于我国向美国出口的企业,可谓“烟波江上使人愁”④对于美国从我国进口的企业,可谓“人逄喜事精神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比较时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2019年11月29日1美元兑人民币7.0264元2017年12月29日1美元兑人民币6.5063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2019年11月29日相对于2018年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有所下降②人民币汇率变化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③人民币贬值,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下降④美元贬值,有利于我国的出口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③7.近年来,我国出国旅游的人数几乎年年刷新,究其原因主要是A.居民收入不断增加B.人民币汇率在提高C.国外旅游市场完善D.居民消费观念变化8.2019年7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为6.869 7;2019年12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为7. 038 3。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ARMA模型预测作者:高云璐来源:《财讯》2018年第19期本文介绍了1985年——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并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数据来源,详细分析了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趋势,运用Eviews7,对原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发现原序列不平稳,一阶差分之蓐,检验结果为平稳,之蓐做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阶差分的自相关和偏相关图,确定模型为ARMA(1,1),运用最小二乘法对一阶差分序列送行拟合,并检验残差平稳性,预测2018年前3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得出1月份人民币将出现小幅升值,2—3月将会贬值,据此,建议央行采取相应对策稳定汇率,外贸商和投资者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ARMA模型预测引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依赖程度逐步加深,人民币汇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1985年2.9366经过3个阶段上升,到1994年达到8.4786。
从1994年——2004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维持在8.27附近。
2005年之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经过两个阶段大幅下降,2006年7月突破7,降至7.9912,至2008年5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达6.9724,之后,一路下降逼近6,2015年7月,达到最低点6.1167。
之后开始上升,2016年12月达6.9182,又于2017年12月降至6.5942。
从整体来看,1985年到1994年为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阶段,从2005年开始有一定程度的贬值,这一方面与中国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与外商投资和国内外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预期有关。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8月11日发表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的声明,规定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人民币双向浮动弹性明显增强,不再单边升值,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涨跌幅度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既没有大幅升值,也没有大幅贬值,冲击外汇市场,这次汇改也使得人民币不再紧盯美元,逐步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使得市场对于判断每日中间价走势变得更加有迹可循,避免因中间价偏离市场预期而出现大幅波动。
日元预测2017年,2018年。
2017年一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94, 本月最高汇率5.94, 最低5.70。
平均汇率为月率5.84。
月末汇率5.79, 更改-2.53%。
2017年二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79, 本月最高汇率5.79, 最低5.58。
平均汇率为月率5.71。
月末汇率5.67, 更改-2.07%。
2017年三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67, 本月最高汇率5.67, 最低5.51。
平均汇率为月率5.61。
月末汇率5.59, 更改-1.41%。
2017年四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59, 本月最高汇率5.59, 最低5.40。
平均汇率为月率5.52。
月末汇率5.48, 更改-1.97%。
2017年五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48, 本月最高汇率5.48, 最低5.30。
平均汇率为月率5.41。
月末汇率5.38, 更改-1.82%。
2017年六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38, 本月最高汇率5.56, 最低5.38。
平均汇率为月率5.45。
月末汇率5.48, 更改1.86%。
2017年七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48, 本月最高汇率5.58, 最低5.42。
平均汇率为月率5.50。
月末汇率5.50, 更改0.36%。
2017年八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50, 本月最高汇率5.69, 最低5.50。
平均汇率为月率5.58。
月末汇率5.61, 更改2.00%。
2017年九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61, 本月最高汇率5.81, 最低5.61。
平均汇率为月率5.69。
月末汇率5.72, 更改1.96%。
2017年十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72, 本月最高汇率5.72, 最低5.55。
平均汇率为月率5.66。
月末汇率5.63, 更改-1.57%。
2017年十一月日元走势预测:月初汇率5.63, 本月最高汇率5.83, 最低5.63。
平均汇率为月率5.71。
月末汇率5.74, 更改1.95%。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11期(总第223期)金融研究中国操纵汇率了吗———基于汇率宏观基本面模型的实证分析王盼盼1,石建勋2(1.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杭州310018;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摘要:基于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宏观基本面模型,实证考察经济基本面因子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人民币贬值的基本面驱动因素。
结果表明:一是人民币汇率变动具有经济基本面支撑,中美贸易顺差和中美经济增速差异是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两大最重要宏观基本面因子;二是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人民币持续贬值的根本原因是贸易摩擦加剧和两国经济形势变化所引发的市场效应,是基本面因素驱动下市场自发调整的结果。
研究结论为驳斥美国在贸易摩擦期间对中国的汇率操纵指控提供了学理支撑和事实依据。
最后就未来美国可能再次发起的“汇率操纵国”指控提出对策。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经济基本面;汇率操纵国;中美贸易摩擦中图分类号:F83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4543(2020)11-0057-13DOI:10.16537/ki.jynufe.000644一、引言人民币汇率自2018年3月23日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后持续呈长期贬值走势,直至2019年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突破7元。
在人民币汇率“破7”当日,美国随即宣布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2020年1月13日,随着中美贸易争端阶段性缓和、两国即将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美国又重新将中国移出“汇率操纵国”。
不难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汇率操纵指控,在当时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条件下带有明显政治施压的痕迹,美国以此为筹码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试图迫使中国在后续贸易谈判中作出最大让步。
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特点,虽然目前两国暂时达成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不排除未来有进一步反复和加剧的可能。
为此,从学理层面驳斥美国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对中国汇率操纵的指控,对我国在未来中美经贸谈判中占据理论和事实高点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我国外贸与汇率关系分析我国外贸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汇率则是外贸关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将对我国外贸与汇率关系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
第一部分:汇率与中国外贸的关系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汇率的变化对其国内经济和对外交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的外贸中,汇率的变化尤其重要,因为外贸中的所有货款和结算都是通过汇率换算完成的。
中国的外贸实现了快速的大幅增长,其中汇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民币升值会使得国内出口变得更加昂贵,而进口则会变得更加廉价。
这种情况下会对外贸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国出口商希望人民币贬值,而进口商则希望人民币升值。
然而,这种分歧并不是绝对的。
实际上,人民币的升值或贬值,并不总是对外贸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具体来说,人民币升值会对出口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于进口商和国内的跨国公司来说却产生了正面的影响,这是因为汇率的变化对于企业的成本结构和业务竞争力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二部分:人民币的汇率形势尽管我国外贸与汇率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人民币的汇率走势却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变化、政府的货币政策、以及国际政治关系等因素都可能对人民币的汇率造成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民币的汇率经历了很多波动。
从2018年底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贬值了超过10%。
尽管这一汇率走势对于出口商有一定好处,但同时它也导致了进口品毛利率的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跨国企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主要关注通货膨胀和外汇储备等方面。
同时,人民币的汇率也受到了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
例如,美国政府对中国所实行的贸易政策就曾导致人民币贬值。
第三部分:如何应对汇率变化对外贸的影响汇率变化对于中国的外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需要政府和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应对。
对于政府而言,最关键的措施就是灵活地调整货币政策。
例如,当人民币升值时可以通过增加外汇储备来稳定汇率,而人民币贬值时应该适当放松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汇率变动作用的分析汇率又称汇价,或称外汇行市,是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者说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20XX年7月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20XX年年底达到1美元兑7.79元人民币,至20XX年6月1日已升至1美元兑7.65元人民币。
20XX年7月升至1美元兑6.8376元人民币。
20XX年7月1美元兑6.8320元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XX年4月1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260元。
20XX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 我国此次人民币汇率调整仍然远远低于国际社会的预期,就在人民币汇改政策刚刚出台之后不久,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纷纷预测,这次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调整只不过是人民币未来升值的第一步,自此以后,人民币可能像当年的日元一样从此踏上漫漫升值之路。
在汇改后时期,人民币汇率从国内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情况来看,几乎一致的看法是,人民币汇率还将会继续小步升值。
外汇的汇率调整对于国家的各项机制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及影响。
一是对国际贸易及进出口地影响。
汇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一国货币的贬值与升值两个角度来考察。
以贬值为例,而升值的作用与影响正好与其相反。
一国货币贬值后,其对国际贸易及进出口地影响主要集中在扩大出口与抑制进口两个方面。
本币贬值,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跌,有利于增强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同时,本币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而有利于抑制进口,增强国内进口替代品的需求。
根据网上资料获悉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纺织行业出口影响深远(一)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出口增长之间存在极强的负相关性绍兴传统纺织业出口产品主要为棉、丝、化纤布及其制成品。
目前绍兴纺织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是无序竞争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应对印度等地潜在市场竞争者的能力弱,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对等使企业在出口谈判、定价时处于劣势等。
浅析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从近十年的走势看,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处于升值状态,至2013年底人民币升值幅度累计超过30%。
但是2014年1月之后,人民币明显呈现出贬值趋势,贬值幅度接近15%(见下图)。
因此,本文将近十年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5-2013年,人民币汇率升值状态。
二是2014年至今,人民币贬值状态。
图 2012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图一、传统理论对人民币汇率轨迹的解释根据传统理论,影响汇率的长期变化因素主要是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模式等因素;而影响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则是货币供给量、利率水平、市场预期及政府干预等因素。
1. 2005-2013年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因素2005-2013年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主要是受到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长期因素的共同影响。
从国际收支方面看,我国随着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货物出口出现快速膨胀,经常项目的大额顺差(保持在1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导致国外对人民币的需求上升,从而人民币汇率提高。
从通货膨胀看,我国通胀率在3%左右,而美国由于网络泡沫的影响,通胀率远高于我国,所以我国相对的低通胀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
从经济增长看,我国持续了两位数的GDP增长速度,且出口导向型经济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进一步提高了人民币汇率。
2. 2014年以来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因素2014年人民币开始呈现出贬值的波动轨迹,既有长期因素要素的转变原因,也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
从长期因素看,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通胀水平持续处于低位,CPI增速曾一段时期持续低于2%,故我国相对的高通胀造成本币购买力下降。
由于通胀对汇率变化的影响力比好持久,所以其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将持续存在。
从短期因素看,一是我国货币供给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2009年投放的4万亿元仍未消化,对人民币贬值形成一定推动力;二是我国多次下调基准利率,尤其是为力保经济平稳增长,2015年以来曾多次密集下调利率,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压力;三是2014年以来美联储多轮加息预期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集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
加币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第一篇:加币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一直备受关注。
加拿大和中国作为两个重要的国家,在经济、贸易和投资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加币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近年来加币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以及影响这一走势的因素。
2015年至2019年期间,加币对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剧烈波动。
在2015年初,加币对人民币的汇率约为1加元兑换5.65人民币。
随后,在2015年底到2016年初,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原油价格下跌的影响,加币对人民币汇率急剧下跌。
到2016年初,加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至1加元兑换4.78人民币的历史低点。
然而,自2016年初以来,加币对人民币汇率开始逐渐回升。
几年间,加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一直在1加元兑换5人民币左右波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
在2018年初,加币对人民币的汇率略有回升,达到1加元兑换5.27人民币的水平。
然而,这个上升趋势并未持续很久。
因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加币对人民币汇率再次下跌。
2019年以来,加币对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
然而,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加币对人民币汇率再次波动。
尽管外部因素对加币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有所影响,但加拿大经济和中国经济的表现也是决定加币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
加拿大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经济的核心部分与能源相关。
因此,原油价格的波动对加币对人民币汇率有着重要影响。
当原油价格上涨时,加拿大的经济表现良好,加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可能会升值。
相反,当原油价格下跌时,加拿大的经济状况可能会受到影响,加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可能会下跌。
另一个影响加币对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是中美贸易关系。
中美贸易战的发生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影响,进而对加拿大的经济和加币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了波动。
当中美贸易关系紧张时,投资者可能转向加拿大等其他国家,这可能对加币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摘要从加入WTO到亚投行的成立,再到“一带一路”政策的开展和不断完善,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都在不断提高,其世界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是人民币战略的重要基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经济特点的形成以及亚洲市场的整合,决定了人民币将在未来国际市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目前,人民币在周边一些国家流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点,未来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将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内的经济政策将决定人民币国际化能走多远,而国际经济环境和亚洲及市场的发展将会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若国内外环境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那人民币国际化必将走向更高阶段。
而日前,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不高,人民币还无法实现自由兑换,在国际市场上的适用范围也不广泛,因此,想要推动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降低国际化风险,获取国际化收益,并最终顺利成为国际货币。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对策从加入WTO到亚投行的成立,再到“一带一路”政策的开展和不断完善,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都在不断提高,其世界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而日前,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不高,人民币还无法实现自由兑换,在国际市场上的适用范围也不广泛,因此,想要推动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降低国际化风险,获取国际化收益,并最终顺利成为国际货币。
一、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可以拥有对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由此,势必会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国际地位。
同时,增加人民币的话语权,能扭转中国目前较为被动的局面,有效降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对我国的冲击。
二、减少由汇率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促进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得在投资和贸易中都可以使用本国货币,企业在面临汇率变动时有可能带来的风险也会降低,使我国金融市场和体系得到不断完善。
三、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边境贸易。
问题:
调查一月内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学习者提交一份一月内汇
率变化数据表(限任一自然月),并三言两语概括汇率走势。
首先,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来看,中央政府把20178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让住房回归居住
功能,及如何防范金融风险上。而要做到这两点
一是要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转型,由投机炒作为主导的住房市场转型为以消费为主导的住房市场。
对此,尽管政府职能部门一直在说,要鼓励居民的住房消费,但是对2016年房地产市场热点城
市来说,如果不挤出房地产泡沫,不让房价下跌,而要保持房价稳定,要想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转型或回归到居住功能简直是天方夜谭,根本就不可能。而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转型,让房价下
跌必然会在短期内冲击2018年GDP增长。根据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预计中央政府可
能会放弃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让GDP增长目标在6.5%以下,长痛不短痛。如果这样房地产化
经济将会调整,而房地产化经济短期调整必然会对GDP的增长带来冲击,而这种短期冲击也会
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有可能在这过程中得以强化。
二是中央政府要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可能是2018年货币政策的主要
倾向。对此,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仍然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但是这种稳健性
与2017年货币政策相比,会处于偏紧的态势。在这种偏紧的货币政策下,有些资产泡沫可能会
引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人民币汇率同样可能处于贬值的劣势地位。
三是当前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底线思维,尽管可以让中国货币政策当局及政府成为金融市场的主
动监管者及参与者,可缓解金融市场所面对危机。但是这样做也可能让整个金融市场的道德风险
充斥,逆向选择泛滥。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及市场投资者更是会进行更多更高风险投资,肆
意扩张信用,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市场出现问题或发生危机,政府会来保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
金融体系的风险更是累积增多而是减少。这既不利于降低中国金融市场风险,也使得去杠杆的效
果更差。从2015年中国股市、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及大宗商品市场等情况来看,
这些市场引发一系列风险及危机都是不少金融机构及投资者过度扩张各种信用炒作的结果。2018
年这样的情况同样也会发生,至于可能发生在哪种资产上则是不确定的。这些都可能强化人民币
汇率的贬值预期。
四是对于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哪个水平,当前中国货币当局是有主动权的,因为人民币
还处于不可自由兑换,人民币基本上还是管制下的货币。不过,如果中国货币当局对于当前资金
流出采取更是过度的管制围追堵截方式,这不仅会激励更多的资金流出中国,也会进一步强化人
民币贬值预期。因为,投资者会预想到,连中国货币政策当局对人民币都没有信心,那么国内外
市场估计对人民币汇率会更没有信心。可见,就国内市场来说,引发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因素还
是不少,国内民众对此不得不密切关注。对于国际市场来说,如果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与中国打起贸易战,尽管这是两败齐伤的结局,但是中美贸易战一定会影响中国产品出口,因为
美国是中国产品最大市场。而中国出口增长减弱,顺差减少或逆差增加,都不利于保持人民币的
汇率的稳定。当然最为重要是美国的货币政策有可能采取加快收紧的措施,即美联储的加息速度
加快。如果美国加息速度加快,并由此引发美元进一步强势。这不仅会引发其他发达国家的资金
流向美国,也会导致新兴市场的资金流向美国。这也会进一步强化美元强势。而人民币作为非美
元货币,会随着美元强势而贬值。在这种情况下,从一篮子货币来说,人民币可能没有贬值甚至
于升值,但是对于美元来说是贬值的。也就是说,美元强势可能引发人民币更为弱势是大概率事
件。
可见,对于2018年人民币汇率,尽管主动权会掌握中国货币政策当局手中,中国货币政策当局
会尽量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但这样做不仅会代价高,而且也会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因为,
促使2018年人民币贬值因素不仅多而且很强势。这些都可能增加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人民
币汇率贬值的概率可能会大于稳定的概率。对此,中国的居民及投资者要密切关注其动向,以便
尽早采取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