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装的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74.47 KB
- 文档页数:8
浅谈汽车涂装颜色开发工艺要点汽车涂装颜色是汽车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
颜色的外观,不仅体现了汽车的功能和质量,同时也反映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车主的身份认同。
汽车涂装颜色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心的设计、调色和测试。
本文将从气象行业的角度出发,浅谈汽车涂装颜色开发工艺要点一、设计在汽车涂装颜色的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颜色设计,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当前的流行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汽车颜色越来越多样化,包括金属、珠光、双色、多色以及特殊效果颜色等。
同时,当地市场的文化和氛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汽车制造商和设计师需要不断关注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市场研究和趋势分析,以增强其颜色设计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二、调色调色是汽车涂装颜色开发的一个关键过程。
在调色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基础颜料、颜料浓度和添加剂配方等关键要素,实现期望的色彩效果。
为了调制出色彩稳定、光泽度高的颜色,需要系统地进行试验研究,通过不断的调整来寻找最佳的颜色组合和配方。
三、测试测试是汽车涂装颜色开发的最后一个步骤,但也是最重要的步骤。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颜料和涂料进行物理、化学、光学和色度测定,以验证开发的颜色是否达到期望的标准。
同时,需要进行耐候性、耐酸碱、耐磨损、耐光度、耐腐蚀等多方面的测试,以确保涂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总结汽车涂装颜色开发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外观效果、耐候性、化学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相信我们今后在选购汽车时,会对车的颜色更加重视,更加关注汽车涂装颜色的体现汽车品牌和车主个性的培育。
教案讲稿-汽车涂装技术第一章:汽车涂装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涂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涂装的主要工艺流程和作用。
3. 了解汽车涂装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涂装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汽车涂装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其作用。
3. 我国汽车涂装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介绍汽车涂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涂装的主要工艺流程和作用。
3. 采用调查法,了解我国汽车涂装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准备PowerPoint 课件,展示汽车涂装技术的图片和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介绍汽车涂装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内容:详细讲解汽车涂装的主要工艺流程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汽车涂装技术的应用。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汽车涂装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5.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第二章:汽车涂装材料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涂装材料的基本分类和性能要求。
2. 掌握汽车涂装主要材料的组成和作用。
3. 了解汽车涂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涂装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能要求。
2. 汽车涂装主要材料的组成和作用。
3. 汽车涂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介绍汽车涂装材料的基本分类和性能要求。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涂装主要材料的组成和作用。
3. 采用调查法,了解汽车涂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准备PowerPoint 课件,展示汽车涂装材料的图片和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介绍汽车涂装材料的基本分类和性能要求。
2. 讲解内容:详细讲解汽车涂装主要材料的组成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汽车涂装材料的运用。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底盘悬架的装配水平也逐渐提高。
在汽车总装工艺中,底盘悬架的装配主要是将悬架系统装配到整车上。
但是因为悬架的结构不同、车型不同,其装配工艺也不尽相同,而各有特点。
本文结合悬架结构及总装工艺,分析底盘悬架的装配工艺现状,同时对底盘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底盘悬架;装配工艺;现状;发展趋势概述我国汽车产销已连续3年超过了1500万辆,已经成为全世界汽车生产、销售第一大市场,世界各大汽车集团均将目标瞄准了中国市场。
国内的各个汽车集团也不例外,都在扩建、新建、引进合资、海外建厂等,以扩大自己的产能,提升市场占有率。
总装配为汽车组装的最终环节,总装配工艺技术直接制约着汽车工业的发展。
目前各个汽车集团均在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
而底盘作为汽车总装工艺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总装车间均设置了专用组装线体及合装线体。
汽车装配又是汽车制造过程的最后阶段,底盘悬架装配工艺直接影响汽车质量。
如果在装配过程中,底盘悬架装配部到位、力矩未达到设计值或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能、稳定性。
本文以汽车悬架系统装配工艺进行阐述。
1 悬架介绍1.1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成形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1.2悬架系统定义悬架系统就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
1.3悬架系统分类汽车底盘的悬架,当前可以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种,主流的悬架种类主要是麦佛逊式独立悬架、交叉臂式独立悬架、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以及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如图1所示:2 悬架装配工艺现状2.1悬架组装以某款非承载式SUV的悬架组装为例,说明组装工艺。
车架总成---车架分装---总装流水线---安装前悬左右摆臂----安装左右转向节----安装左右减震器----安装后副车架-----左右后制动器----安装螺旋弹簧----安装左右后减震器2.2以汽车后悬架安装为例,设计状态为车辆半载荷。
汽车涂料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摘要:随着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涂料的用量在涂料产量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汽车涂料也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汽车涂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并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为中国汽车涂料行业提供借鉴。
主题词:汽车涂料现状前景汽车涂料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汽车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近60年以来,汽车涂料工业一直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坎坷历程而不断发展壮大。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而从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看,中国汽车市场还将近一步扩大,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涂料带来了广阔市场,无论是从新车用漆还是旧车保养来看,中国汽车涂料业都将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这显示出中国汽车涂料产业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对汽车涂料发展现状及前景的几点认识。
一、国内汽车涂料发展现状近些年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涂料行业引进项目比比皆是,世界知名的汽车公司和汽车涂料公司都进入了中国市场。
我国汽车涂料企业在吸取经验的情况下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在09年涂料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涂料生产、消费大国。
从分布来看,我国涂料行业主要分布区域依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据统计上述三个地区占全国涂料行业超过80%的份额。
这说明了包括汽车涂料市场在内的涂料行业进一步向具有科技优势及经济优势的企业和地区集中,重心依旧偏于东南沿海,同时东西差距还进一步拉大。
我国国产名牌汽车涂料企业控制市场份额很小,发达国家的汽车涂料一般占该国涂料产量的20%以上,中国只有8%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国内汽车涂料在质量和品种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时候主要依赖进口涂料或以进口的半成品及原材料配制的产品为主。
在我国汽车修补漆市场,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国内品牌所占领,但其占据的大部分是中低端市场。
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本土汽车修补漆生产商显得实力弱小,而且其发展仍面临着严重的瓶颈。
2024年汽车喷漆市场发展现状简介汽车喷漆是指在汽车制造、维修和个性化改装过程中对车身进行喷涂的工艺。
随着汽车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汽车喷漆市场也在持续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当前汽车喷漆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
市场规模汽车喷漆市场是汽车售后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庞大。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汽车外观的要求提高,汽车喷漆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汽车喷漆市场预计将以每年X%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X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1.全球汽车保有量增加: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带动了汽车喷漆市场的需求增长。
2.个性化改装需求增强:现代消费者对于汽车外观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喷漆可以为车身提供各种颜色和效果,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改装需求。
3.事故修复市场需求增长: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事故概率也相应增加,导致汽车喷漆市场的事故修复需求不断增长。
4.技术进步促进市场创新:随着喷漆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新型喷漆技术的应用为汽车喷漆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市场分析1.汽车喷漆市场主要分为原厂喷漆和非原厂喷漆两个市场。
原厂喷漆市场由汽车制造商和品牌认证修理厂主导,非原厂喷漆市场则由维修厂、个体工匠和专业喷漆店等组成。
2.高端汽车喷漆市场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豪华汽车品牌在车身外观设计和个性化服务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推动了高端市场的发展。
3.环保和节能意识的提高对汽车喷漆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
消费者对于环保喷漆材料和工艺的需求越来越高,推动了市场向环保型喷漆材料转型发展。
4.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汽车喷漆市场带来了新的商机。
线上汽车喷漆平台的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促使传统喷漆店加快数字化转型。
市场竞争格局1.全球汽车喷漆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大型汽车制造商和喷漆品牌之间。
2.喷漆技术和材料的突破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各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汽车的车身涂装和防腐处理车身涂装和防腐处理是汽车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不仅决定了汽车外观的美观程度,更关乎汽车使用寿命和性能。
下面将从涂装工艺和防腐处理方面展开讨论。
一、涂装工艺汽车涂装工艺在现代汽车制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常见的涂装工艺包括底漆、面漆和清漆三个层次。
底漆负责填充、修补和防锈,面漆则赋予汽车颜色和光泽,清漆则用于保护面漆。
在实施涂装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表面预处理:在涂装前,需要对汽车车身进行彻底清洁,确保表面不存在油污、灰尘等杂质。
此外,还需进行打磨和除锈处理,以保证底漆的附着力和防腐效果。
2. 底漆施工:底漆是涂装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它能够填补车身表面的微小凹陷和毛孔,提高面漆的附着力。
在选择底漆时,需要考虑到其粘附性、耐磨性和耐候性等因素。
3. 面漆喷涂:面漆是决定汽车外观的关键之一,其颜色和光泽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视觉体验。
因此,在进行面漆喷涂前,需要进行仔细的调色、稀释和喷涂控制,以确保颜色均匀、光泽度高。
4. 清漆涂覆:清漆作为最外层的保护层,能够有效地防止紫外线、酸雨等外界因素对车身的侵蚀。
在涂覆清漆时,需要注意涂层均匀、厚度适宜,以提供足够的防护能力。
二、防腐处理汽车作为大型机械设备,经常处于潮湿、冷热等恶劣环境中运行,容易受到腐蚀和锈蚀的影响。
因此,为了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必须对车身进行防腐处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腐处理方法:1. 电泳防腐:电泳是一种常见的涂装工艺,它利用电化学作用将涂料均匀附着在汽车车身表面,提供良好的防腐效果。
电泳防腐不仅能够减少腐蚀,还可提高车身的耐久性。
2. 防锈喷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可以在车身内部进行防锈喷涂。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隔绝空气和水分,防止锈蚀的发生。
同时,还应注意对车身内部空腔进行排水处理,以免水分滞留导致腐蚀。
3. 金属表面处理:金属表面处理是防止汽车腐蚀的重要一步。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化学处理、电镀和镀膜等,以增加金属的防腐性和耐久性。
汽车涂料的发展趋势1、汽车涂料的发展时逢新商机全球汽车涂料行业目前的总销售额近40亿美元,市场持续变化是这一行业的主要特点。
虽然竞争十分激烈,但目前各竞争者之间的合作及合资项目却极为普遍,这是因为所有的竞争者都有着相同的目标,那就是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环境及用户的要求。
汽车制造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汽车诞生以来,尤其在近20多年中,车用油漆涂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中,汽车涂料的用量在涂料产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仅次于建筑用涂料,但是在涂料的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高于建筑用涂料。
因此,各国涂料生产厂非常重视车用涂料的动向及开发,以适应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车用涂料的生产和技术开发有集团化、国际化的倾向。
随着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低污染油漆开始应用。
高固体成分的聚氨醋高温烤漆、丙烯酸聚氨醋漆和清漆普遍被使用。
因为高光泽度和使用透明涂层,使得疵点更容易暴露出来,所以材料的准备工作和干净的车间环境比以往更重要,因而出现了下吸式通风喷漆房。
同时珍珠漆的涂装技术进一步改进,使用了2层涂装和3层涂装,使车身的颜色更加美丽并具有幻觉感。
1982年日产公司使用粉末中涂,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用汽车公司在货车厂使用粉末中涂,粉末涂料在中间涂层中已经开始使用。
1984年厚膜阴极电泳涂料在汽车厂开始使用,涂膜厚度超过30um。
后来,不少汽车厂又从厚膜阴极电泳涂料转到中厚阴极电泳涂料,漆膜厚度在25 um左右,具有与厚膜阴极电泳涂料同样好的抗腐蚀能力。
近年来,带色的中间涂层已在美国广泛采用,其主要优点是中涂的颜色与面漆颜色配套,提高了外观装饰性。
由于采用带色中涂,面漆中金属闪光底色漆的厚度可以从20 um降到15 um,而金属闪光漆的遮盖量可以降低到25 um。
这样,减少了涂料的用量,避免了流挂等弊病,降低了返修率。
我国的汽车制造厂家所用面漆,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一般都采用中、低氨基质量分数的氨基烤漆。
1 耐候性阴极电泳底漆阴极电泳漆具有涂装效率高、经济安全、污染少、防腐蚀性能好、可完全实现自动化管理等特点,在汽车涂装上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应用。
近几年围绕节能和环保的要求,阴极电泳漆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
无铅、无锡阴极电泳漆,低温烘烤型阴极电泳漆,高泳透力、低溶剂含量的阴极电泳漆,高锐边防腐性的阴极电泳漆等已经在涂装生产线上得到成熟应用。
但由于现用阴极电泳漆主体树脂(环氧树脂)的耐候性能差,随着汽车产品种类的增多及质量要求的提高,有些只涂电泳漆的零部件及总成不但要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还要具有一定的耐候性能(比如商用车车架总成等),因此国外涂料开发商开发了耐候性阴极电泳漆。
目前有两种技术路线可以提高电泳漆的耐候性能。
1.1 耐紫外线(UV )阴极电泳漆 耐UV 阴极电泳漆通过调整涂料配方,将原有的芳香族异氰酸酯改换成脂肪族异氰酸酯,并加入UV 稳定剂和UV 稳定的颜料来提高耐候性能。
涂料开发商用不同方法(包括大气曝晒、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测试了该涂料的耐UV 性能,结果都证明该阴极电泳漆耐UV 性能达到了与粉末中涂相当的水平。
耐UV 阴极电泳漆的开发是一个技术进步,已在国外某生产线上得到了应用。
耐UV 阴极电泳漆与现用阴极电泳漆性能的不同点列于表1中。
1.2 分层阴极电泳漆分层阴极电泳漆的主体树脂是环氧树脂和耐候性树脂的混合。
在漆膜烘烤过程中,不同的成分通过分层电沉析体现各自的机能,上层具有高耐候性能,下层具有高防腐性能(见图1)。
主要通过控制树脂特性Sp 值,使环氧树脂和耐候性树脂在涂膜固化时发生分离。
分层阴极电泳漆膜能耐400 h 人工老化试验,保光率为80%,漆膜的耐腐蚀性能与现用电泳漆相当,已在日本轻型车和商用车生产线上得到了应用,国内某商用车车架涂装线在3年前也应用了该种电泳漆。
目前,国内高档商用车和面包车采用金属漆涂装工艺,为降低涂装成本和V O C 排放,可以将中涂层取消。
要保证达到原有涂层质量,有两种技术措施:一是改变底色漆和罩光漆的性能,采用新的中汽车涂装用几种最新涂料与涂装工艺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颁布实施及汽车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加快了汽车涂装材料和涂装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的步伐。
汽车涂装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保有量居高不下,提高汽车涂装技术水平对于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汽车涂装技术不仅涉及到汽车的外观美观性,更关乎汽车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因此,开展对汽车涂装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汽车涂装技术的探索和研究,评估汽车涂装技术的可行性,为汽车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三、研究内容1. 汽车涂装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 不同涂装材料的性能对比分析3. 汽车涂装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4. 汽车涂装技术的改进方向和发展前景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汽车涂装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2. 专家访谈:邀请汽车涂装行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汽车涂装技术的看法和建议。
3. 实地调研:前往汽车生产厂家或涂装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汽车涂装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技术分析和对比。
五、研究结果1. 汽车涂装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汽车涂装技术经历了从手工涂装到自动涂装的发展过程,现在大部分汽车涂装采用的是自动化涂装技术。
未来,随着工业4.0技术的发展,汽车涂装技术将逐步向智能化、柔性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
2. 不同涂装材料的性能对比分析目前,常用的汽车涂装材料包括涂料、面漆和底漆。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需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涂装材料。
比如,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是车身表面涂装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需要根据不同的汽车类型和用途来选择涂装材料。
3. 汽车涂装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汽车涂装技术存在着废气排放、能源消耗、废弃物处理和操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等问题。
其中,汽车涂装工序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是环保和卫生安全的重要问题。
4. 汽车涂装技术的改进方向和发展前景未来,汽车涂装技术将继续朝着智能化、柔性化和环保化的方向发展,涂装设备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涂装过程将更加精准和高效。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车身涂装修复工艺分析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年级2009级汽车一班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学号200906010117学生姓名冯泽文指导教师陈茂阳2012 年 3 月院系汽车交通学院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年级 2009级一班姓名冯泽文题目车身涂装修复工艺分析指导教师陈茂阳评语过程得分: (占总成绩20%)是否同意参加毕业答辩指导教师 (签字)答辩教师评语答辩得分: (占总成绩80%)毕业论文总成绩等级:答辩组成员签字年月日班级 09级1班学生姓名冯泽文学号 200906010117发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2012年3月25日题目车身涂装修复工艺分析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目的:通过学习,更好地了解涂装工业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了解汽车涂装是怎样一个行业,它的前景是怎样的。
意义:涂装行业的更好发展,能让人们的生活过的的更加好,它是改善我们物质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好的将它利用好,减少涂装行业对人们的危害。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涂装行业的重要性,具体了解它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我们应该正确的了解,并更好地把它加以利用。
应该看到涂装行业的未来和前景,看好它的发展趋势,对这个行业更有信心。
了解涂装的注意点,尽可能避免污染和其它废气物的产生。
了解涂装管理对涂装的重要性,更好地完善管理制度,利用更少的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地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了解涂装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在更多的行业中将它应用上,使涂装在21世纪更好更加全面的发展,让涂装行业被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让涂装行业在今后更好的延续下去,也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方便。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20 周)第一部分汽车涂装工艺 (1-3 周)第二部分汽车涂装的前景( 4-8周)第三部分涂装的注意点 ( 9-12 周)第四部分涂装的应用 ( 13-16周) 五部分涂装管理 ( 17-20 周) 评阅及答辩( 周)备注指导教师:年月日审批人:年月日摘要汽车涂装,就像是每个人的脸一样,不能失去;也是给别人的第一映像,因此,非常的重要。
浅谈汽车涂装颜色开发工艺要点汽车涂装颜色开发工艺是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涂装颜色的选择对于整个汽车外观的视觉效果和市场销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针对汽车涂装颜色开发工艺所面临的挑战和工艺要点进行探讨。
涂装颜色发展趋势:涂装颜色融合设计美学、技术、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需求,不断变换着形态。
早期,汽车涂装颜色以白色、黑色、银色等中性色调为主,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强,汽车涂装颜色呈现理性、复古、青春等趋势,更为时尚奢华。
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也开始选择更加复杂、个性化的颜色,像是金属漆、珍珠漆、哑光漆等,而这些复杂的颜色开发背后,则需要掌握颜色调和的理论和技术。
涂装颜色开发所面临的挑战:1、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加上市场销售期限的缩短,制造商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为消费者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各种多彩的汽车涂装颜色。
2、汽车制造商为追求增量生产,需要缩短车身涂装的周期时间,这对涂装颜色开发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涂装工艺发展需要符合环保要求,而涂装颜色的开发则需要调和材料和工艺,以节省能源和材料。
1、合理的工艺流程汽车涂装颜色开发的工艺流程与其他颜色开发基本相同,开发前应先进性需求调研和分析。
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在设计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并制定成熟的制备流程和技术指导书,确保完成所需要的涂料配方、工艺设计和质量标准等。
2、精准的配方控制色差实际是指涂料在各种环境下的显示效果,色差控制成为涂料质量检验与监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合理的工艺流程支持下,精准的配方控制是实现色差控制的重要保证。
涂装颜色采用多组成的配方,多个成分共同影响汽车涂装颜色效果。
对于配方控制而言,为了获得期望的颜色和效果,需要准确量化每一个成分和组分,以确保漏斗装填等过程的准确度。
3、精细的工艺控制涂装颜色开发过程中指导客户产生至关重要的工艺控制,这是确保生产的过程稳定可控、工艺参数准确的关键。
喷涂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喷涂是一种常见的涂装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对喷涂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喷涂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喷涂行业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数百亿美元。
其中,汽车喷涂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建筑和家具行业也是喷涂涂装的重要消费领域。
随着人们对产品美观度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喷涂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竞争喷涂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喷涂技术和设备不断升级,市场上涌现出一批技术领先、具备高质量喷涂服务能力的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提升喷涂质量,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取得了竞争优势。
然而,市场上也存在一些低质量、价格低廉的喷涂产品,给行业的声誉带来了一定影响。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喷涂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新型环保涂料和喷涂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有机溶剂涂料,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喷涂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实现了更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预计未来几年,喷涂行业将继续朝着绿色环保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市场前景喷涂市场的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喷涂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和保护工艺,将在汽车、家具、建筑等领域继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也为喷涂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比如,3D打印、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将为喷涂行业带来需求增长的新动力。
结论喷涂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涂装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升级,喷涂行业将继续发展壮大。
但同时也要面对竞争激烈和环境压力增大的挑战,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改善产品质量,并积极推广环保涂料和智能喷涂设备,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预计未来几年,喷涂市场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项目5 汽车涂装工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涂装的作用、汽车涂料的基本知识、静电喷涂及电泳涂装原理;2理解涂装前处理技术每道工序的作用、汽车各涂层的作用及特点;3熟悉涂装前处理工艺过程、汽车车身典型涂装工艺;能力目标1能完整讲述汽车涂装工艺流程;2会使用手动喷枪等涂装设备;3能进行一般汽车修理中的补漆工作;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它需要在日晒雨淋、干湿交替、冷热变换、风沙冲击以及盐雾酸雨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因此,汽车表面必须进行涂装处理;汽车涂装就是将涂料均匀涂覆于车身表面,经干燥后形成一层连续、致密涂膜的工艺,俗称涂漆;汽车涂装是汽车制造四大工艺之一;为保证汽车涂装质量,获得最佳涂层,必须选择合适涂装材料、精心设计涂装工艺,并严格进行涂装过程管理;任务汽车涂装概述一、汽车涂装的作用1汽车涂装起到保护作用;经过涂装的车身能够防腐蚀、抗老化,使其免受周围介质的侵蚀;因此,涂装是提高汽车耐蚀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主要措施;2汽车涂装起到装饰作用;涂装使汽车具有色彩、光泽、鲜映性、平滑性、立体感和标志性等,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外观质量;3汽车涂装起到特殊功能作用;涂装可以调节热、电等能量的传导性,防止微生物的附着杀菌,超温报警示温,控制声波的散发、反射和吸收,产生夜光等特殊功能;4汽车涂装起到标识作用;通过车身涂装可以做色彩广告标志,起到警告、禁止等信号作用,比如警车、救护车等都有明显的特殊标识;二、汽车涂装基本工作汽车涂装工艺非常复杂、严谨;涉及到车身涂装、装饰件涂装、油箱等零部件涂装,其中以车身的涂装为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两个阶段;1.涂装前处理汽车涂装前,先要对冲压焊接件进行涂装前处理也称为漆前处理,彻底清除其表面的油脂、锈蚀、氧化皮、灰尘等,并进行表面磷化处理,以增加涂料与金属表面间的结合力,提高涂层的质量,延长涂层使用寿命;2.车身涂装车身一般涂装3~5层,包括底漆、中间涂层、面漆、清漆等涂层;每层涂层均有不同的作用,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实施,才能保证涂装质量;三、汽车涂装工艺流程汽车涂装工艺过程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有严格的工艺流程和规范要求;下面是汽车几个主要总成或零部件的常用涂装工艺流程;1汽车车身涂装基本工艺过程:白车身→涂装前处理清洗→脱脂→表面调整→磷化→水洗→电泳底漆→清洗→烘干→密封底涂→中涂→烘干→色漆→烘干→清漆→烘干;2汽车塑料件涂装基本工艺过程:上线→脱脂→水洗→表面调整→静电除尘→底漆喷涂→晾干→色漆喷涂→晾干→罩光清漆;3发动机油箱涂装基本工艺过程:涂装前处理→底漆→烘干→面漆;上述工艺流程中的各个涂装工序内涵及操作要领等将在后面具体介绍;任务汽车涂料一、汽车涂料性能要求优质的涂装材料和良好的涂装工艺是保证涂层质量的基本条件;在选用涂料时,要从涂膜性能、作业性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衡量,反复实验确定;如果选用涂料不当,即使精心施工,所得涂层也不可能耐久;比如把内用涂料用作车身户外面漆,就会早期失光、变色和粉化;又如含铁颜料的涂料涂在黑色金属制品上是好的防锈涂料,而涂在铝制品上反而促进铝的腐蚀;根据汽车的使用条件和涂装特点,汽车所用涂料要求具有以下特点;1要求涂料有极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耐寒、耐高温、耐盐雾,在苛刻的日晒、风雨侵蚀的情况不失光、不变色、不起泡、不开裂、不脱落、不粉化、不锈蚀;确保涂层的使用寿命接近汽车本身的使用寿命5~10年以上;2汽车涂料要求工艺性好,具有极好的施工性、配套性、可修补性,能适应汽车工业高速度流水线作业,适应自动喷涂、大槽浸漆、淋漆、静电喷涂等高效涂装方法;涂层的烘干时间短,涂层间结合力强,不引起咬起、渗色、开裂等涂膜缺陷;对汽车维修时修补性好,经济耐用;3汽车涂装要有极高的装饰性;汽车车身要求漆膜丰满、鲜映性好、华丽柔和、色彩多样、符合潮流、给人美感;鲜映性表示漆膜面的投影镜物清晰度,是与涂膜的平滑性和光泽依存的性质;轿车、客车等对鲜映性的要求较高;鲜映度可目测对比或用专用仪器测定,用数值表示;PGD是鲜映度的专用计量单位;例如,现今高级轿车的车身涂层的鲜映度PGD值为~,稍低一点应在~范围内,经济型轿车、轻型客车和装饰性要求较高的中型卡车车身涂层的鲜映度应在左右;4涂料成膜后要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坚韧耐磨、耐崩裂和抗划伤等性能,以适应汽车行驶中的震动和应变,降低漆膜划伤、石击等受损程度;5汽车涂层应具备极好的耐污性和耐擦洗性;例如要求能耐汽油、机油和公路用沥青等,在上述介质中浸泡一定时间后不产生软化、变色、失光、融结合斑印等现象;要求能耐肥皂、清洗剂、鸟或昆虫的排泄物和酸雨等,与这些物质接触后不留痕迹;6涂料符合环保要求,便于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处理;上述性能要求主要是对汽车车身涂层而言,汽车其他部位如油箱等的涂装并非要求具备上述全部性能;二、汽车涂料组成与种类1.涂料的组成涂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涂膜;涂料一般由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和助剂四部分组成;1成膜物质成膜物质是涂料的基础,因此称为基料或漆基,它具有粘结涂料中其它物质形成涂膜的功能,对涂料和涂膜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涂料中,作为成膜物质的有油料和树脂两大类;以油料为成膜物质的涂料为油性涂料,习惯上称为油性漆;以树脂为成膜物质的涂料为树脂涂料,习惯上称为树脂漆;现在的涂料工业主要使用树脂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氯化橡胶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涂料的基本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大都是由树脂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它使涂料具有一定的硬度、耐久性、弹性、附着力等,并对汽车具有一定的保护与装饰作用,如耐水、耐酸碱、耐各种介质、抗石击、抗划伤、光泽等;2颜料颜料使涂膜呈现色彩,起美观装饰和遮盖作用,还可以增加耐热、防锈等性能;按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前者主要用于装饰性涂料,后者主要用于保护性涂料;3溶剂溶剂是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辅助成膜的作用;它能溶解或稀释涂料,降低其黏稠度,以便于施工,改善涂料的流平性,避免涂膜过厚、过薄、起皱等弊病;当施工后溶剂又能从漆膜中挥发至大气中,原则上溶剂不构成涂膜,也不应存留在涂膜中;4助剂助剂是涂料辅助材料,它的用量一般很少,但它对改善涂料的性能、延长储存时间、扩大涂料的应用范围、改进和调节涂料施工的性能、保证涂装品质等都起很大的作用;涂料助剂品种很多,根据功能不同,有催干剂、增塑剂、防潮剂、固化剂、流平剂和减光剂等;2.汽车涂料种类1按涂装对象分为新车原装漆及汽车修补漆两种;新车原装漆又叫原厂高温漆,主要是热固型氨基烘漆,汽车制造商在车辆生产时,以接近200℃的温度下烘烤而成;而汽车修补漆一般为常温漆;2按涂层由底至面分为底漆电泳漆、中间涂层漆、底色漆面漆、清漆罩光漆;3按使用部位分为车身用涂料、货厢用涂料、车架等部件用涂料、发动机部件用涂料、底盘用涂料、车内装饰用涂料等;4按涂装方法分为喷漆、浸漆、电泳漆等;5按功能分为绝缘漆、防锈漆、防污漆、PVC密封胶、抗石击涂料等;6按组成形态分为油性漆、水性漆水性涂料;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分散介质不同;油性漆以不溶于水的油脂作为成膜物,以有机溶剂主是烃类,如香蕉水为分散介质,因此油性漆也称溶剂型涂料;这类有机溶剂是极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含有大量的苯、二甲苯等有害致癌物质,是油漆危害环境和健康的主要原因;水性漆是以可溶于水的树脂作为成膜物,只以清水作为稀释剂,无毒无味,对人体健康无害;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水性漆已基本取代油性漆,成为汽车涂料的主体;但从漆膜的性能上看,水性漆的耐腐蚀性、耐候性和丰满度等目前还比不上油性漆;此外,水性漆在干燥时间、硬度、饱满度等性能上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些也是同等档次的水性漆价格远高于油性漆的原因;三、汽车各涂层漆介绍不同档次的轿车对涂装工艺要求也不一样;普通轿车车身要喷涂三层,由阴极电泳底漆,中涂和面漆组成;一些中高档轿车车身要喷涂四至五层,由阴极电泳底漆、中涂一至二层、面漆一至二层组成,以达到较高的外观装饰性;此外,高档轿车还会在面漆之后再加一层清漆罩光;一底漆底漆是直接涂布在钢板表面上的第一层涂料,是整个涂层的基础,主要是防止钢板生锈;1.底漆性能要求1要有良好的防锈能力、耐水性、耐油性和抗化学腐蚀性;2附着力强,有较高强度和适当的弹性,不脆裂脱落,还能与中涂、腻子和面漆涂层粘附牢固;2.车身用底漆汽车用底漆主要分溶剂型底漆油漆和水性底漆电泳底漆两类;客车用底漆主要是溶剂型底漆,要求耐盐雾性能好;水性底漆以阴极电泳漆为主,目前轿车用底漆均使用水性底漆进行电泳涂装,其优点是耐蚀性好、便于流水线作业,且节能环保;二中涂中间层涂料简称中涂,又称为二道底漆或二道浆,是用于汽车底漆和面漆之间的涂料;轿车和高档卡车车身在阴极电泳底漆之后、面漆工序之前,需要增喷一道中涂漆;它的特点是填充性能好,可填补金属钣金和底漆的细小不平面,减少面漆厚度面漆太厚成本高,还易产生桔皮状,提高面漆的鲜映性、丰满度及抗石击能力;1.中涂性能要求1中涂应承上启下,与底漆、面漆层配套良好,涂层之间的结合力强,硬度适中,不产生被面漆的溶剂咬起的现象;2要有较强的填平性,能消除涂层表面的浅纹路等微小缺陷;3打磨性能良好,在湿打磨后能得到平整光滑的表面,高温烘干性好,再打磨时不沾砂纸;4涂层不应在潮湿环境下起泡;2.汽车中涂1中涂漆有多种品牌和配方,如氨基丙烯酸中涂漆、丙烯酸聚氨脂中涂漆等;中涂漆喷涂后高温烘干;中涂漆的基料与底漆、面漆所用基料相近,这样就可保证达到与上下涂层间牢固的结合力和良好的配套性;现在欧美等国由于环保条例的要求,汽车中涂漆一般都使用水基油漆,但使用水基油漆成本偏高;2对于汽车修补,中涂大多要刮腻子,用以填补车身凹坑、针眼和划痕等不平整的地方;现在多采用不饱和聚酯腻子俗称原子灰,呈厚浆状,可自然干燥,填充性能好,便于湿打磨;三面漆面漆是汽车整个涂层中最主要的一层涂料,起着直接装饰和保护作用,决定了汽车涂层的耐久性能和外观色泽;1.面漆性能要求汽车面漆要求漆膜外观丰满、鲜映性好 ,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耐潮湿性、耐化学品性、耐污性,具有足够的硬度、抗石击性等;因为油漆总会慢慢退色,所以,面漆里面加入光稳定剂、抗氧剂等添加剂是很重要的;这样至少保证汽车的退色是缓慢、均匀的,尽量避免汽车的不同部分出现色差;2.汽车面漆汽车面漆所采用的树脂基料与底层涂料基本上一致,但其配方组成却有很大不同;面漆在生产过程中对细度、颜色、涂膜外观、光泽、耐候性方面的要求更为突出,原料和工艺上的波动都会明显地影响涂膜性能,对加工的精细度要求更加严格;汽车面漆分为本色漆、金属漆、珠光漆、金属珠光漆等多种;1本色漆,也称普通色漆、素色漆或实色漆;为了追求颜色的标准和纯净,本色漆不加银粉等添加剂;目前流行的本色漆颜色有:红、橙、黄等暖色,这些颜色使人感到温暖、欢快和兴奋;兰、绿、紫等冷色,使人感到安静、清新而不疲劳;黑、白、灰等中性色,体现了沉稳、大气、得体的气质;此外,也有几种颜色的复合色,大部分为灰性色,如紫橙、绿橙、紫绿等,大多沉稳不张扬,但不及原色鲜艳;2金属漆又称金属闪光漆,它的涂膜在阳光照耀下具有鲜艳的金属光泽和闪光感;这是因为在色漆中加入了金属铝粉或珠光粉等效应颜料,光线照过来后反射、透射或干涉,就会有金属光泽,且有随角度变光变色的闪光效果;金属漆不仅美观,而且硬度高,不易划伤;所以,现在的高档汽车基本都使用了金属漆;在金属漆的外面,还加有一层清漆予以保护;涂装金属漆的汽车一般要比同类型的普通色漆汽车价格高出两三千元左右;金属漆有水性和溶剂型两种;由于金属粉末在水和空气中不稳定,常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因此其表面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致使用于水性漆中的金属粉价格昂贵,使用受到限制,目前还主要以溶剂型为主;3珠光漆又叫云母漆,也是流行的一种汽车面漆;它的原理与金属漆是基本相同的,在珠光漆的漆基中加入了云母颜料,光线射到云母颗粒上发生复杂的折射和干涉;同时,云母本身也有一种特殊的、有透明感的颜色;这样,反射出来的光线,就具有珍珠般的光彩;而且云母中的二氧化钛本身具有黄色,斜视时又改变为浅蓝色,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具有不同的颜色;因此,珠光漆就给人一种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感觉;但珠光漆的色彩纯净度较低,修补费用较高;4金属珠光漆,在色漆中加入铝粉、云母粉等,具有金属漆和珠光漆的双重特点;自19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更加注重环保,开始广泛采用水性汽车面漆;但目前由于漆面效果、技术及成本等原因,国内汽车面漆基本上还处于喷涂溶剂型面漆油性漆阶段;四清漆不含颜料的透明漆叫做清漆,也称为罩光漆,它可以增加车身的光泽度,防紫外线,加强耐候性及耐腐蚀性,还有一定的硬度和柔韧性,耐划伤,保护色漆层;但清漆比普通漆更易受到环境污染的侵蚀;清漆分为自干型和烘干型两类;汽车原厂涂装一般为高温烤漆120~150℃,时间为半小时;自干型清漆一般用于维修行业,它既能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能低温烘烤烘烤温度为50~80℃;喷涂罩光漆时一定要注意涂料的过滤和涂装环境的纯净,它比喷涂面漆更严格,要求也更高;车身各涂层顺序见图5-1所示;涂层总厚度为80~120μm左右,各层厚度大致为:1豪华型涂层结构:电泳18~20μm+中涂30~35μm+色漆18~25μm+清漆35~45μm;2普通型涂层结构:电泳18~20μm+中涂30~35μm+面漆35~45μm;3节约型涂层结构:电泳18~20μm+面漆40~60μm;图5-1 车身各涂层顺序及厚度任务涂装前处理技术一、涂装前处理作用汽车钢板在涂装前如果不进行表面处理,新车最多不过两三年就会出现漆面起泡、锈迹斑斑等现象,通常每隔两、三年就要重新涂一次油漆;其原因是漆膜的附着力不够、耐腐蚀能力差;人们经过反复实践,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涂层的寿命,这就是钢板的涂装前表面处理技术;经此处理后,可以显着增加涂料与金属表面间的结合力,增强涂层和被涂物的防腐蚀能力,提高涂层的质量,延长涂层使用寿命;研究表明:漆前处理质量对油漆涂层质量影响最大约占49%;二、涂装前处理工艺过程涂装前表面处理技术首先要彻底清除车身表面油脂、锈蚀等污物,然后再进行表面调整、磷化处理及钝化处理,其中磷化处理是表面处理的核心工序;汽车车身涂装前处理工艺过程如下:白车身→清洗→脱脂→清洗→除锈→清洗→表调→磷化→清洗→钝化→清洗→沥水→电泳底漆;在上述工艺过程中,有以下几个主要工序;1.脱脂油类物质固态称脂,液态称油;脱脂就是利用碱性溶液通过皂化、乳化以及机械等作用除去金属表面的油脂污物,使其清洁;简单的脱脂工艺只有2道工序:脱脂→水洗;完整的脱脂工艺多达5道:热水洗→预脱脂→主脱脂→热水洗→冷水洗;脱脂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脱脂剂、脱脂温度、脱脂时间和机械作用等四个因素;通常说碱性脱脂、酸性除锈,因此,脱脂一般采用含表面活性剂的碱性脱脂剂;这类脱脂剂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硅酸钠等,要根据被清洗物的材质钢板、镀锌板或铝材等、油污状态、处理方式以及与后续工序的匹配性等,通过试验正确选用;不同的脱脂剂有其自身最合适的温度范围;一般来说,高温可使油污粘度降低,加速去污作用,脱脂效果显着提高;但不是所有场合都是温度越高越好,过高的温度会使某些脱脂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析出聚集,附着在钢板表面,造成磷化膜发花不均;中温脱脂50~60℃较常温脱脂具有更强除油能力和更快除油速度,目前使用最广;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脱脂时间,以喷射方式脱脂,时间为1~3min,以浸渍方式脱脂,时间为3~5min;但在现代化流水生产线上,往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脱脂,这时会采用预清洗、预脱脂、脱脂、喷淋水洗、浸渍水洗等多道工序,并辅以压力喷射和搅拌等机械作用来提高脱脂效果和生产效率;2.除锈如果车身钢板表面出现锈蚀,可以通过酸洗加以清除;由于汽车钢板质量越来越高,保养越来越好,现在用于车身冲压的钢板一般很少锈蚀,而且在现代汽车制造企业,冲压、焊装、涂装车间早已连成一线,白车身无需中间停留,一般也没有锈蚀产生,因此,无需除锈工序;但如果车身及相关冲压件有较长时间的储存、中转,其车身表面难免会有锈蚀产生,在这种情况下,车身脱脂后还要进行除锈处理;钢板除锈所用的酸洗剂一般为盐酸及硫酸,采用盐酸时在室温下酸洗,采用硫酸时则在中温酸洗;酸洗完后从酸洗槽中取出工件,必须用温水冲洗其表面残留的酸液,否则,钢板表面又会马上生锈;3.表调表面调整简称表调,它是磷化前的重要工序,也是一个化学工程;表调能改变金属表面的微观状态,促使磷化处理时形成结晶细小、均匀、致密的磷化膜,提高磷化成膜速度;因此,表调是磷化的基础,尤其是经过酸洗或高温强碱清洗过的金属表面,表调后能有效形成磷化膜;表调液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钠和钛盐胶体,呈微碱性;由于胶体微粒在被处理表面形成数量极多的晶核,磷化初期就在晶核周围快速形成均匀的磷酸盐结晶,限制了大晶体的生长,促使磷化膜细化和致密,同时又提高了磷化成膜速度;表面调整采用浸渍式处理,表调液及车体温度控制在35℃以下,处理时间为30~60s;为保证表调处理液的稳定性,每周需更换一次表调液,在处理时要及时添加新鲜水及表调液,并对处理液进行均匀搅拌,以免沉淀;4.磷化将钢板浸泡在一定温度的磷化液中,经过化学与电化学反应,使其表面生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这一过程被称为磷化处理;实验表明,磷化膜作为油漆涂层的基底,能显着提高漆膜的耐蚀性及耐潮湿性,又能增强电泳漆与钢板之间的附着力,大大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磷化液为含有锌、锰、镍等金属的磷酸盐溶液,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盐,如ZnH2PO42以及适量的游离磷酸和加速剂等;磷化处理工艺比较复杂,体系也很多;根据不同的磷化成膜体系分类,有锌系、锰系、锌钙系、锌锰系等类别;根据不同磷化膜厚度分类,可分为次轻量级~m2、轻量级~ g/m2、次重量级~ g/m2、重量级大于 g/m2〕等级别;根据不同的处理温度分类,有常温、低温25~45 ℃、中温60~70 ℃、高温>80℃等四种;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喷淋、浸渍、刷涂等方式;目前汽车车身磷化工艺主要采用“浸渍、轻量、低锌”的磷化工艺,它与阴极电泳漆配合使用,可使阴极电泳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效果非常好;5.钝化钝化是磷化的配套工序;磷化膜分子间有孔缝,比较疏松,而钝化就是利用铬酸等溶液对磷化膜进行处理,通过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以封闭磷化层,使其成为耐蚀的钝态,以提高磷化膜的防锈能力、耐腐蚀能力;钝化的作用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使磷化膜孔隙中暴露的金属进一步氧化,或生成铬化层,填补磷化膜孔隙,使其稳定于大气之中,以便提高磷化膜单层的防锈能力,所以,钝化也称为封闭处理;二是通过含铬的酸溶液处理,可以去掉磷化膜表层疏松结构及包含在其中的各种水溶性残留物,降低磷化膜在电泳底漆时的溶解量,以提高涂膜的耐蚀性;钝化处理一般在常温下进行,以15~35℃最好;钝化处理时间对磷化膜的微观形貌有极大影响,一般在60秒以内,120秒后的磷化膜晶粒分布不均匀,厚度严重降低;以前钝化处理主要是在铬酸溶液中进行;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部分钝化工艺都已采用无铬环保型钝化工艺,新型钝化剂主要采用含锆的酸性钝化液;6.水洗水洗主要是清洗车身脱脂后的污物、磷化后的残留磷化液等;在每道主要工序之后都要进行2~4次的水洗,每次水洗要达到稀释10倍的目的;水洗温度有常温、低温、中温三种;水洗方式可以喷淋、浸泡,喷淋水洗一般为20~30秒,浸泡水洗为浸入即出;水质有自来水、纯水、去离子水等;水洗之后要沥水;沥水时间长了钢板上的被涂物易风干而产生锈蚀,需喷雾加湿防锈;被处理过的钢板要求表面清洁,无油污、无锈痕、无氧化皮、无水份、无酸碱等附着残留物,表面有适宜的粗糙度,处理完后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工艺规定涂上底漆;任务汽车涂装方法。
关于汽车涂装技术论文(2)关于汽车涂装技术论文篇二环保汽车涂装技术的发展前景【摘要】当今社会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汽车涂装作为汽车生产工艺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在各方面快速发展。
但在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节能环保成为涂装工艺中一项重要指标。
本文介绍了当前汽车涂装的一些新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汽车涂装清洁生产涂料 VOC排放一、表面处理当前,国内厂家普遍采用的前处理工艺:预清洗→预脱脂→脱脂→一次水洗→二次水洗→表调→磷化→三次水洗→四次水洗→一次纯水洗→二次纯水洗。
这种工艺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一)能源消耗大:脱脂、磷化的工作温度一般为40~50℃,在给槽液加热中,同时也有大部分热由于管路及槽体保温不佳而损失。
(二)有大量的含磷、氮、铬等元素的废水排放。
(三)生成锌盐磷化膜时产生的磷化渣,需作为废弃物处理。
所以,耗能小、无污染的材料,是当今前处理发展的主要趋势。
虽然近年来为贯彻清洁生产标准开发了许多新的处理药剂和技术,如无磷无氮生物分解型脱脂剂、长效表调剂、低温低渣磷化处理剂、无亚硝酸的有机促进剂、无铬钝化和无钝化技术等,但传统的磷化处理受锌盐磷化处理剂的本质所限,以上缺点仍不能解决。
为适应更高的环保节能的要求和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的需求,国外开发成功不用磷酸盐的涂装前表面处理技术。
以Chemetall公司开发成功的最新的预处理术——硅烷技术为例。
这是采用OXSILAN超薄的似磷化晶体的三维网状结构的有机涂层,同时界面形成的Si-O-Me(Me为金属阳离子)共键分子间力很强,与金属表面和随后的涂膜形良好的附着力。
它与锌盐磷化处理相比,具有保、节能、操作简便及成本低等优点。
硅烷预处工艺无需表面调整和钝化工序,可缩短工艺时和设备长度,现有前处理设备不用改造,仅需要换槽液即可投产应用,适用多种金属底材(冷板、镀锌板、铝板)的混线处理。
处理膜重20~40 mg/m 2 有机组份,40~80 mg/m 2 无机组份硅烷OXSAM9812预处理工艺参数:时间2 min25~45℃,处理方式为喷淋或浸渍,pH值3.5~4.5。
第30卷增刊 2007年12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URNAL OF HEF EI UNIV ERSI TY O F TECHNOLO GYVol.30Sup Dec.2007 收稿日期22;修改日期22作者简介李家伟(8),男,安徽无为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汽车涂装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李家伟(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合肥 230022)摘 要:文章结合当前节能、环保的时代要求,论述当前汽车涂装的新材料、新工艺及汽车涂装发展趋势。
包括前处理、电泳、PVC 及中涂面漆4个方面。
主要介绍了硅烷表处理技术、超高泳透力电泳漆、低密度自干型PVC 材料、杜邦公司的Eco concep t 工艺和立邦公司的3C1B 工艺。
关键词:汽车涂装;新工艺;新材料;节能环保;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Q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5060(2007)(Sup )20128204N ew technology and tr en d of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pa int ingL I Ji a 2wei(R &D Cent er ,Anhui J ianghuai Auto m o bil e Co.,L t d ,Hefei 230022,China)Abstract :According to t he ti mes dema nd for energy reduction a nd envi ronment prot ection ,t he pape r di scusses t he new material s ,new proce sses ,t he t rend of development of a utomobile pai nt ing ,in t erm s of pret reat ment ,E 2coat ,PVC ,pri mer ,and t op coat.Mea nwhile ,it mainl y int roduce s t he OXSI 2LAN p ret reat me nt technique ,t he super t hrowing power E 2coat ,t he lower densit y self 2dr y PVC ,DU PPON T Eco concept proce ss a nd N IPPON 3C1B proce ss.K ey w or ds :a utomobile painting ;new p roce sses ;new mat erial s ;energy reduction ;t rend of develop 2ment0 引 言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到2006年12月1日实施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清洁生产标准-汽车制造业(涂装)》等一系列法规、标准的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决心与信心。
汽车涂装的最新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周杰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环保呼声的日渐增高,汽车涂装在
保证高装饰性、高防腐蚀性能的同时,对于环境保护的效果、涂装材
料和涂装生产成本以及设备投资也越来越为重视。
汽车涂装工艺的发展方向
汽车涂装工艺正朝着简化工序、减少设备投资、减少占地面积、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人员费用等方向发展。传统的汽车涂
装工艺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的汽车涂装工艺
在涂装工艺体系中,电泳漆的主要作用是防腐蚀,色漆的主要作用是
满足用户对不同颜色的需求,清漆的主要作用是耐候、耐紫外线以及
提高光亮度,上述三个涂层均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中涂是一个非常
对电泳表面有良好的填充作用,它不仅要有防石击性能,重要的涂层,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耐候性和紫外线隔绝性能来保护电泳漆。目前,人
们的研究重点是取消中涂层,而取消中涂层后,可减少VOC排放、
减少设备投资和维修保养费用、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减少人员费用等。
1、 PPG的Dura-Prime技术
中涂漆中的颜料可防止紫外线辐射对油漆的影响。取消中涂漆后,紫
外线辐射会使传统电泳漆产生光氧化分解和粉化,从而造成电泳与面
漆的结合力降低,导致面漆层离。
通过调整电泳漆配方和工艺参数,PPG公司开发的耐紫外线电泳漆
Dura-Prime在防腐蚀和防石击方面与目前使用的电泳+中涂体系相
同,在耐紫外线方面与粉末中涂相似,同时外观质量与目前常规使用
的体系接近。
PPG Dura-Prime电泳漆+面漆体系与PPG常规电泳+中涂+面漆
体系在美国佛罗里达高温爆晒后,其在层间附着力方面的对比见表 。
1.
从表1可看出,PPG Dura-Prime电泳漆+面漆体系在层间的附着性
能方面完全能够达到PPG常规电泳+中涂+面漆体系的水平。PPG
Dura-Prime电泳漆的工艺参数见表2。
从表2可看出,Dura-Prime电泳漆的泳透力比ED-6略高,击穿电
压相同。Dura-Prime电泳漆需要较高的烘烤温度和漆膜厚度。
Dura-Prime电泳漆在日本Otowa的五十铃公司已完成了在线试验,
预计今后的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
2、 Dupont的Ecoconcept工艺
Mini英国的墨西哥大众、工艺已在德国大众、Ecoconcept的Dupont
宝马公司试运行,在西班牙SEAT-Martorell公司正式使用。该工艺
采用双组份水性色漆来替代中涂,因此使用的底色漆和传统的底色漆
相比有所不同,需要使用更多的对紫外线起阻断作用的颜料,如钛白
粉和碳黑;同时对铝粉的粒径和形状也有一定的要求。该工艺还在色
漆中添加最低0.25%的阻聚胺光稳定剂,同时提高色漆膜厚,可防止
紫外线对电泳和色漆的影响。双组份水性色漆的固化剂有两种:异氰
酸酯类反应型固化剂和聚氨酯类非反应型固化剂。Ecoconcept工艺
与传统工艺的膜厚对比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看出,采用Ecoconcept工艺的油漆总膜厚比传统工艺低
30mm左右,但底色漆的膜厚比传统水性底色漆的膜厚要高,其目的
是为了隔绝紫外光对电泳涂层的破坏。虽然底色漆的用量有所增加,
但由于取消了中涂,每台轿车可节约油漆1.2kg左右。
不论是PPG的Dura-Prime技术,还是Dupont的Ecoconcept工艺,
由于取消了中涂,对于板材和电泳缺陷的遮盖力相对较弱,而且对于
整个涂层的丰满度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实施上述两种工艺技术的前
提条件是必须提高白车身的表面质量,减少板材打磨;优化电泳质量,
减少电泳表面缺陷,改善电泳漆的流平性;调整色漆和清漆的施工技
术,优化油漆外观和流平性;降低PVC密封材料的烘干温度等。
)3C1B中涂面漆湿碰湿碰湿工艺( 、3.
在电泳涂层后以“湿碰湿”的方式喷涂中涂、金属色漆和罩光清漆,
并一次性烘干的工艺称为3C1B的工艺。3C1B工艺已被福特公司采
用,国内南京福特马自达涂装线也即将采用此工艺。与传统的汽车涂
装工艺(见图1)相比,该工艺取消了中涂烘干工序,从而减少中涂
打磨、擦净和烘干等涂装设备的投资和占地面积,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能源消耗。同时,由于无中涂打磨工序,因而节约了打磨所需的人
员和辅料费用。
在3C1B材料配方中采用了特殊的丙烯酸树脂和高韧性聚酯树脂,通
过调整中涂的树脂结构及溶剂来优化固化速率,使之与面漆有良好的
湿碰湿涂装性能。同时,涂料粘度和触变性要求尽可能增大,保证在
溶剂挥发时产生的湍流对铝粉片定位取向影响程度不致变差。在施工
过程中,3C1B工艺对喷漆室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
3C1B工艺的技术发展趋势是采用高固体份中涂、高固体份色漆和高
固体份清漆,可提高涂装线速度,减少VOC的排放,降低中涂、色
漆和清漆涂层之间的混溶。高固体份中涂采用不透明的颜料防止紫外
线的辐射,同时由于中涂膜厚高可防止电泳漆受紫外线辐射的影响。
汽车涂装设备的发展
1、 Bell-Bell技术
金属色漆的喷涂一般采用ESTA喷涂第一道金属色漆,用自动气喷枪
喷涂第二道金属色漆。采用自动气喷枪的目的是提高金属铝粉的闪光
效果,同时满足金属色漆的色差要求。但是气喷枪的喷涂效率仅有
30%左右,油漆利用率低,而且喷涂过程中漆雾大,过喷漆雾易造成
漆膜缺陷,导致油漆返工率的增加。目前的最新发展趋势是采用
Metallic-Bell替代气喷枪,ABB、Duerr和Sames公司均有此类喷杯
所示。4的工艺参数如表Metallic-Bell的专利技术。.
从表4可看出,Metallic-Bell的喷杯转速和成型空气量比普通喷杯要
大,同时新型旋杯的直径也比普通旋杯要大,而且喷杯边缘为锐边结
构,旋杯的边角角度更小。这些特点可使金属漆雾化后的漆粒更干、
粒径更小,从而可达到与气喷枪相近的闪光效果。
采用ESTA/ESTA替代ESTA/Spraymate,油漆利用率可由40%~50%
提高至70%~80%,每台车的金属漆用量可减少0.7kg左右,(如九
江昌河国内已有日系合资企业目前,。4%~2%返工率可降低
铃木)涂装线采用该技术。
2、 Ro-Dip输送技术
Ro-Dip中文可译成全旋反向浸渍输送技术,它是Duerr公司的专利
技术。全旋是指车身可以360°自由旋转,反向浸渍是指车身入槽时
旋转180°后底部向上,尾部向前反向前进,再旋转180°出槽(如
图2所示)。
Ro-Dip输送技术解决了悬挂链和双摆链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彻底
消除了输送系统滴水、滴油、滴液对车身和槽液的污染;解决了前后
盖和车顶内腔的气泡问题;槽液夹带量由于车身旋转出槽而大大降低。
预处理和电泳采用Ro-Dip输送技术后,车身平面的电泳漆沉淀减少、
流平性好,漆膜光滑细致,从而减少打磨工作量;电泳漆膜更加均匀;
内腔电泳漆膜质量有较大提高。
输送技术可节省投资费用,输送链长度也可缩短,同时Ro-Dip采用.
运行费用也会降低,如节省投槽时的化学品用量、节水、节电、节能、
维护保养费用低等。上海大众Polo预处理、电泳涂装生产线就采用
了Ro-Dip输送技术。
3、 VarioShuttle输送技术
VarioShuttle又称多功能穿梭机,它是Eisenmann公司的专利技术。
该输送系统有三个驱动装置,即行走驱动装置、摆动驱动装置和旋转
驱动装置(如图3所示)。
VarioShuttle输送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根据不同车型来分别优化不同
的浸入角度、翻转方式和前进速度来满足最佳处理方式。为了得到最
好的质量,通过PLC的控制,车身可灵活地以不同的位置和朝向通 。
5与链式摆杆输送机的对比参见表VarioShuttle过槽体。.
采用VarioShuttle输送技术,车身可在槽内摆动,消除车身局部部位
的气泡;可在浸槽上方完全将车身滴干,从而将槽液夹带量降至最低;
由于处理时可使用不同的速度,甚至停止和倒退,因而槽体的长度可
缩至最短;通过倾斜而非完全翻转亦使槽体的深度尽可能地缩小;槽
体体积的减少可减少占地空间,同时,节省了首次投料量、能源消耗
以及清洁维护工作量。目前,一汽大众新线已采用VarioShuttle输送
技术,上海大众四厂涂装线也将采用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