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尼泊尔建交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242.16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与尼泊尔于1955年8月1日正式 宣布建交。在中围的邻罔之中,尼泊尔是与 新中国建交较晚的国家,这是由尼泊尔独特 的国情和国际环境所决定的。 尼泊尔北部与中同以喜马拉雅I』』为界, 其余三个方向被印度环绕。尼泊尔大多数人 信奉印度教,语言与印度接近,尼泊尔文化 被认为是印度文化的一部 。 。尼泊尔经济 与印度交织在一起,严重依赖印度。 此要 理解中尼关系首先需要洞悉尼印之间的特 殊关系。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对印度的征服, 却依然保留了相对独立的尼泊尔,而1850 年代起实际统治尼泊尔的拉纳家族在协助 英围作战方面出力不少。1923年英国与尼 泊尔签署永久和平条约,承认尼泊尔独立, 不过实质上尼泊尔对英国(英属印度)的依 赖程度依然很高。二战后英国只保留在尼泊 尔招募廓尔喀雇佣兵的权利。印度独立后继 承了英国在南亚的大量遗产,也开始从尼泊 尔招募廓尔喀雇佣兵。尼泊尔于1949年9 月申请加入联合围时,苏联便以尼泊尔受英 围和印度的控制为南予以否决。 1950年印度与尼泊尔签订的和平条约 为印干预尼泊尔内部事务提供了平台[21” 。 虽然印度尼泊尔条约并没有明确条款规定 尼泊尔外交受印度控制,实际上1955年之 前几乎所有外交相关领域尼泊尔都与印度 全面合作,接受印度人的建议 。不过印度 人也明白,新德里再也不能像英同一样独断 尼泊尔的外交 。印度虽于1950年就与中 国建交,但中印之间仍遗留大量问题。印度 认为中国对印度和尼泊尔的安全构成威胁, 尼赫鲁称“尼泊尔在地理上几乎是印度的一 潜力与历史首创精神。他片面地把广大民众 排除在革命队伍之外,认为他们缺乏历史觉 悟和革命理念,将民众看作完全听命于社会 的毫无反抗力量的机器,m于这种认识,他 缺乏对动员和坚决依靠最广大T农群众的 意识,这恰恰是他所领导的多次革命为什么 总以失败告终的义一个重要原因。 五四爱国运动及上海工人的罢丁事件 相继爆发后,让孙中山清楚地认识到工人阶 级在参加政治斗争中所具有的不可抗拒的 重要作用,深深地在孙巾山革命思想巾烙下 印记。此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遍全 世界,孙中山再一次看到农工对革命、斗争胜 利所起的推动作用。在总结以往革命斗争屡 部分,虽然尼泊尔是一个独立国家”,“我们 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尼泊尔的入侵” 。实 际上,尼泊尔仅有巾印两个邻闫,尼赫鲁所 说的外围入侵显然是针对中罔。 1951年,在印度的支持下尼泊尔国王 重新掌权,统治尼泊尔一百余年的拉纳家族 被赶下台。出于防范中国和加强对尼泊尔的 控制等因素,印度军事代表 1952年人驻 尼泊尔指导尼泊尔军队,印度人员实际控制 了中尼边境的检查站,1954年后,印度几乎 可以未经批准进入尼泊尔任何地区。尼印关 系可见一斑。因此,中国与尼泊尔发展外交 关系首先要建立在中印友好的基础上,在中 印之间关系处理好之前,中国与尼泊尔关系 很难进一步发展。 历史上尼泊尔与巾国有着源远流长的 交往史,尼泊尔是佛陀的故乡,唐朝高僧玄 奘就曾造访过尼泊尔。18世纪末年尼泊尔 入侵西藏后被乾隆派大军击败,1792年起 尼泊尔开始向清廷每五年进贡一次,贡奉关 系一直持续到1908年。随着清帝国的衰落, 尼泊尔1855年再次入侵西藏,1856年迫使 西藏地方政府与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西藏 尼泊尔条约》,每年向尼泊尔赔偿1万尼币, 尼泊尔人在西藏经商不纳税,在西藏触犯法 律时由双方会同处断等。这个不平等条约一 直持续到新中国的成立,因此中国与尼泊尔 遭失败的原凶时,他找到了致命弱点——没 有发动和依靠广大民众。而后在中国共产党 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孙中山开始特别 强调农民与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所起到 的重要作用。他在论述工人阶级在反对帝国 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中所具有的地 位与作用时,强调了工人团体的重要性,并 对斗争取得胜利信心十足。孙中山革命思想 认识不断发展,在实际行动中,他采取了许 多切实的步骤以推动扶助农]_政策的具体 落实。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将国家权力 的享有重新定义,宣布国家的权力由农民、 工人、商人及知识分子所共有,充分体现了 “民权”的思想。之后,孙中山专门设立了工 建交问题还需要面对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50年3月尼泊 尔外交大臣致电中国外交部,表示尼泊尔政 府已经注意到叶1国政府的公告。同年11月 尼泊尔发生政变,尼泊尔驻印度大使随即电 告中围外交部,希望新国工统治期间,中尼 能继续保持友好关系161。这两件事显示在尼 巾尚未建交情形下,尼泊尔对与新中国关系 的重视。 这一时期中同在考虑旧时印度和尼泊 尔在西藏的代表时,由于“各方面情况尚需 了解掌握和稳定……对他们的挑拨或者特 务活动则密切注意,搜集资料,至于将来待 时机成熟后再分别予以处理 ,不承认这些 所谓代表的合法地位,避免与之进行官方的 接触。总体而言,中围还处在全面了解尼泊 尔的过程中 I,对于尼泊尔与印度关系也在 观察之中,为此我国驻印度机构专门作了 《关于尼泊尔与印度关系的调研报告》,其中 还特别提及尼赫鲁1 950年在国会关于尼泊 尔的讲话“就印度安全而言,我们认为喜马 拉雅就是我们的边境” ,同时对英美在尼泊 尔“企图把尼泊尔变成他们的军事基地,以 反对苏联和中国” 的活动也密切关注。 中国领导人这一时期对尼泊尔的关注 程度很高,在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写给毛泽 东等圉家领导人的报告中,认为尼印关系方 面“印度俨然视尼泊尔为附属国,事实上吞 人部和农民部,专门负责领导工农运动。并 且积极支持广州开设的工人运动讲习所、农 民运动讲习所,至此,“扶助农T”政策被正 式实施。 综上所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j大政 策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革命实践产物。对 三大政策的形成与提出进行探究,可以让我 们正确认识历史。以史为鉴,推动社会不断 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扬天石.关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形成及提出 【『1.近代史研究,2000(1). 『2J张敏孙中山与联饿、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的形成册科技创新导报,2olo(12). 壬墼武.社舍 义中国化的早期时态ⅡJ.海南大 学学报,2ool(9). ~ (作者单位: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兰台世界2011.9月上旬
23 —_—_ 垒蔷 匿蚕螺 并了锡金和不丹……尼泊尔雇佣兵是印度 陆军的重要部分……尼泊尔外汇被印度垄 断……自我军入藏后,印度加强r对尼泊尔 的控制。”,o11951年5月毛主席指示外交部 努力与尼泊尔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驻印度大 使袁仲贤此后与尼泊尔驻印大使进行接触, 尼泊尔方面表示由于其与印度关系更密切, 尼巾建交尚存在困难lI】1l 。 对尼}白尔而言,除印度的影响【j_:I素,尼 ?白尔统治者担心中国以尼曾为巾国属吲为 由威胁到自己的独立地位,担心中 向尼推 行共产主义;而部分尼泊尔人仍幻想继续在 西藏享受特权I 214。另一方面,尼泊尔人开始 不满印度对尼泊尔的f涉,国内对印度的反 感情绪逐渐增长,1954年印度议会代表冈 访问尼泊尔时甚至遭到民众投石抗议。一些 尼领导人也开始要求政府把发展与中国的 外交关系作为尼泊尔外交的一部分 舯。 中同也希望尽早与尼泊尔建 正常外 交关系。尼泊尔侨商发生刑事、民事案件的 情况日益增多,如尼侨伪造藏钞票事件,偷 窃,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等 藏民也多有 不满。这些案件如果由尼泊尔前代表处审理 或者双方会同处理无疑是对中国司法主权 的严重侵害。考虑到国际影响,部分案件还 需要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 1952年l0月西藏]:委张国华等会见 尼驻拉萨代表时提出中尼先谈判建立外交 关系再谈藏尼条约。次年4月尼驻印大使向 中国驻印大使袁仲贤提出先谈判修改藏尼 条约再谈判建立外交关系。7月袁仲贤向尼 驻印大使重申中国先建交再谈旧约… 。 1954年4月中印签订了《关于q1国西 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印 度承认中国在西藏的主权,取消了旧时存西 藏的所有特权。这为中尼解决相关问题铺平 了道路。印度建议尼泊尔可以参考中印条约 与中国进行谈判【 。10月底,印度总理尼赫 鲁访问中国期间与中国讨论了尼中建交的 问题。尼赫鲁提出尼泊尔的困难是怕中国将 来派出大使后美国也派专任大使而不是驻 印度大使兼任驻尼大使,建议中方由驻印大 使兼任驻尼大使… 。尼赫鲁回国后,有记者 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向尼赫鲁提问“有报 道称中国承认尼泊尔在印度的势力范 内, 尼准备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尼赫鲁认为 报道远非准确,称印度和尼泊尔有特殊关 系,但尼是一个独立国家,印度不会去干涉 尼的外交 。这意味着印度已经为尼泊尔与 中国建交开了绿灯。1954年底中、尼驻印度 大使进行会谈,但未取得实质进展。 1955年3,rj,与印度关系密切的特里 布文罔王去世,继位的马亨德拉与其父不论 个性还是处事方式都有很大不同,他不甘心 只做~个统而不治的君主,对内和对外政策 有自己的打算 。万隆会议时周恩来率领 的中同代表团在会}义期间与尼泊尔代表冈 进行过接触,为不久后的建交打下了基础。 两国建交时机存逐渐成熟。 1955年7月26口,中尼建交谈判开始 在加德满都进行。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一致 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卜先建立正 常外交关系,然后再解决两 问存在的其他 r几J题。中国与尼泊尔8月1日宣布签署并发 表《[f1华人民共和罔政府和尼泊尔王国政府 关于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从而 迈 r中尼关系的重要一步。建交公告内容 较为简单,除了宣布建交只是特意强调了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两 天于签订友好条约 的换文中约定,暂时分刖由两国驻印度大使 兼任对方大使;尽快签订友好条约,谈判的 时问地点双方协商决定;中围两藏地区现存 之尼泊尔政府机构暂维持现状 8月3口, 巾闰首任驻尼泊尔大使袁仲贤向尼f白尔国 王递交国书。 巾 是与尼泊尔第5个建交的国家,而 尼泊尔是中同第22个建交同。同时这种外 交关系还存在局限性,很大程度上由于印度 因素,中国未存尼泊尔设立大使馆。实际 中尼建交不久后尼方面就有外交人员向中 国表示,双方应该直接互派大使而非兼任更 有利于发展两围关系ltOl。中印的矛盾也促使 中尼两国希望加深两国外交关系 1956年1 』{,具有反印倾向、希望发展尼中关系的左 派人士阿查里雅被任命为首相,这预示着尼 泊尔外交政策更倾向于多元化【12142,进一步 深化两国关系的契机正存到来。 】956年4月底,中罔派出周务院剐总 理乌兰夫为特使出席马亨德拉加冕典礼,中 尼双方同意一年内签署友好条约。而印度认 为中国和尼泊尔签订友好条约尚非时宜,建 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藏尼协定中, 而不另签友好条约… 。这充分体现了印度 对尼泊尔外交的干涉,也表明中国和尼泊尔 谈判实际上是中、尼、印_二国的谈判。最终中 尼两同友好条约和藏尼条约合二为一。9月 20日,中尼两圈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 尼泊尔王国保持友好关系以及关于中国两 藏地方与尼泊尔之间的通商和交通的协 定》,较为妥善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问题,为 进一步开展两周关系奠定了基础。条约重申 r两同间互派大使级外交的决定,为不久后 两国直接在对方设立大使馆做了准备。 随后9月底尼泊尔首相阿查里雅对中 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访问期间两国签订了 经济援助协定,中国无私向尼泊尔提供实物 和现金援助,且与印度和美国相比无任何政 治附加条件。1957年周恩来回访了尼泊尔。 高层问的互访巩同了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 的友谊,中尼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巾尼建交对于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全至 关重要。尼泊尔外交上逐渐从向印度的“一 边倒”转向和平巾立,意味着尼外交新的突 破和改变。正如1956年9月2日尼泊尔首 相访问巾罔前在新德里所表达的,尼泊尔希 望在和平共处基础上发展与印度、中国的关 系,永远作为中印之间的桥梁[51m。尼泊尔通 过与中国交往削弱印度对自己的影响,作为 缓冲圈中立于巾印之间,对中国来说无疑有 积极意义,尼泊尔不再唯印度之命是从,能 够在日后的巾印边界纠纷中保持中立。 总之,中国与尼泊尔建交是经过双方努 力达成的,也是中国、印度、尼?白尔三方博弈 的结果。中尼建交谈判过程中,为避免破坏 中印关系和尼印关系,在处理好中印关系基 础上二,采取了先易后难的灵活措施来保证中 国和尼泊尔之间达成协议。 参考文献 【1]Ma ̄.Dharamdasani edited,India—Nepal partnership and South Asian su ce New Delhi:Kanishka Publishe ̄Distributor,2000. 『2]王艳芬.尼泊尔印度1950年和平与友好条约的 后果m.学海,2(× (5). 【3lS C.Bhatt,The Triangle India—Nepal-China, A study of Treaty lkelafions.New Delhi: Gyan Publishing House,1996. 【4]Girilal J豳,India Meets China in Nepa1. Bombay:Asia Vubt ̄mng House,1959. I51A.S.Bbasin edited,Documents On Nepal’ Rehfions wid1 India and China,1949-1966. Bombay:Academic Books, 1970. 161中国外交部档案『Z1,档案号:105一( ̄z7-01(1). 171中国外交部档案 ,档案号:105-00126--01. 『8l8中国外交部档案 ,印度、尼泊尔等在西藏之 权益情况,档案号:105-00153一o5(1). 【91中国外交部档案『zl,关于尼泊尔与印度关系的 调研报告,档案号:lO5-OO948-o2(1). flO]中国外交部档案[Zl,尼泊尔内政情况,档案号: 105—01004—01(1). 【111襄坚章冲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卷1949—1956 【M1.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f12IT R.Ghobk,China—N Rehtiom and India.New Delhi:D唧and Deep Pub,1986. 【131中国外交部档案【z],关于尼泊尔侨民沃间伪 造葳钞及尼泊尔前代表提出藏尼1日约问题的处 理,档案号:118—00312-01(1);中国外交部档案 IZl,外交部与西藏外事处关于处理尼泊尔籍小偷 犯的往来电报,档案号:118--00312-02(1). 【14]M_DDharamdasani edited,India and Nepal, Big Power-Small Power Rehtiom in Sotldl A豇New Delhi:South Asian Publishe ̄,2001. 【151中国外交部档案lZl,中国与尼泊尔谈判的参考 资崭及中尼关系资料,档案号:1o5_00786—说一(1). (作者简介:尚永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
24兰台 界2011.9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