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规划概论重点

区域规划概论重点

区域规划概论重点
区域规划概论重点

区域规划

ppt整理

2014-10-23

第一章绪论

1、专业学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城市总规、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等……

2、专业学习领域的拓展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圈层模式(美国)

——原美国波士顿大学华昌宜教授

3、对城市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二、研究对象

1、区域(广义、狭义)——区域经济——区域规划

区域发展问题

2、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

3、区域研究

一般科学研究:

5—15世纪中古代(中世纪)——混沌

16—19世纪近代——分门别类研究机械论思想

20世纪现代——系统论思想

现代区域研究的特征

■多系统特征■综合性特征■空间性特征

19世纪霍华德田园城市

(开始从区域的角度思考城市的发展问题)

1898年霍华德根据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通病:空气污染、交通拥挤、城市臃肿等,提出了塑造城乡结合,相对自给自足的城乡型的城镇模式,围绕大城市发展形成一系列新城镇。

评论: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问题。

1933年《雅典宪章》功能分区的思想

《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

评论:在《雅典宪章》的影响下,现代城市规划沿着理性功能主义的方向发展,这是60年代以前城市规划发展的主流。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区域的整体性

《马丘比丘宪章》主要论点是:应把城市扩大到区域去认识去研究,要保护人类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开发;城市不

能强调严格的分区,而要努力消除污染和干扰;特别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要重视历史文化和特色地区等等。

三、研究目的

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基础上,在城市规划中树立区域的观点、经济的观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

在城市规划中熟练地运用区域的思想。

四、研究方法

一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五、知识背景

对城市的认识现象:城市建设——构成要素

内在动力机制

专业要求:认识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规划就是在城市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对策)

六、课程结构

●绪论

●区域和城市

●区域规划基础理论体系

●区域经济

●区域规划的基本内容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经济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

●区域规划的编制

三大板块●基本概念区域规划概论

区域、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

●基本理论区域规划基础理论

●理论应用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区域

城市经济区

规划实例

第二章区域和城市

一、区域

1、区域的概念

政治学: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

社会学:具有相同语言、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地理学: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整个地球由无数区域组成。

惠特尔西(D.Whittlesey):

区域是选取并研究地球上存在的复杂现象的地区分类的一种方法;

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话,即为一个区域;

这种分类指标,是选取出来阐明一系列在地区上紧密结合的多种因素的特殊组合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

区域的可度量性

区域的系统性

◎区域类型的系统性

◎区域层次的系统性

◎区域内部要素的系统性

区域的不重复性

3、区域的类型

自然区域:地貌区、土壤区……

社会经济区域:行政区、综合经济区、部门经济区……

惠特尔西——根据区域功能和内在联系程度等的不同,可将区域划分为三类:

◎单一特征的区域

◎多种特征的综合区域

·产生于同类过程,形成高度内在联系的区域

·由不同类过程作用,形成较少内在联系的区域

·仅具有松散的内在联系的区域

◎为研究和教学服务的一般地理区

根据区域内部各组成部中间在特征上存在的相关性

◎均质区——根据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的差异性

◎枢纽区——取决于内部结构或组织的协调

二、城市与区域

1、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2、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它的作用是与其影响所及的地域范围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的职能——经济、政治、文化等职能;

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必须是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能在多种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上综合发挥中心作用的城市或城镇群。

3、中心城市的含义及作用

中心城市主要是指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凡是对周围较小城镇的经济活动起到中心组织作用的城市,即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

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亦受相关区域的资源及其它发展条件的制约。

4、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确定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必须明确城市今后应着重发展和限制的,明确其主要职能在全国或区域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内部合理的经济结构。

应深入分析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各种区域因素,进行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研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分析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必然要涉及到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和城市人口在预测期的机械增减数。

有必要先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和预测,然后在合理布局生产力、明确各城镇的职能分工和协调各相关城镇的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市或其他各相关城市的合理发展规模。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类城镇的性质与规模等进行具体的论证应采取何种布局形态。

第三章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区域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

一、古典学派理论

●绝对利益说

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

核心内容: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的绝对低。

●相对利益说

大卫·李嘉图: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核心内容:两个国家中的一个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各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为有利。

二、现代学派理论

●资源禀赋说

俄林:代表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古典区位理论中设定的除土地不能自由流动外,其余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均可流动。但若土地、劳动力、资本均不能自由流动,则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会发生变化,原有的均衡被打破,会建立起新的均衡。

核心内容: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相对价格差异——商品相对价格差异——绝对价格差异——区际和国际贸易

根据商品所含生产要素程度种类不同: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区际贸易的流向以要素禀赋的密集度为重心,向稀缺要素地区倾斜,由此形成最佳的区际分工协作格局。

●现代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发展

◎偏好相似理论

◎剩余的出路

◎中心—外围理论

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一、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及其应用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

一个产业的出现,可能给其他产业活动产生不同效应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并把这种产业间的关联,划分为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

◎前向效应——某个产业出现后,其产品能作为其他产业的原料供应者,促使产业的延伸和发展。

◎后向效应——某个产业出现后,引起对原料的其他产业产品的需求,刺激原料产业的萌生和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的应用

◎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指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不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人才、技术、原材料等),因而理论上的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

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发展。因此,在不同时期要选择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发展经济,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件优越的增长极地区进行,其他地区则可通过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扩展

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地区资源的特点,围绕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区际意义的专业化部门或企业,发展起与其配套协作或有其他技术、经济联系的工业部门以及必要的区域性公用工程,共同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生产有机体,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实现对地区资源的做大可能的开发和最大效益的综合利用。

第三节产业空间布局的古典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研究人类社会不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规律的一系列理论的统称。

含义:经济活动

空间组织

优化

一、农业区位理论

1、代表人物:杜能

2、代表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826年)

3、研究的背景:

19世纪初,德国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实质上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4、提出的问题:

耕作业和畜牧业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

5、杜能的实验研究:

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

1810年,杜能对农业分布的合理性进行的的实验研究

6、农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单中心城市(在平原上)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地区,该区气候、土壤肥力等均一致,外围只有荒原。——孤立国

●“孤立国”无河川、运河,马车是唯一的运输手段。

●中心城市是唯一的市场。

●市场(获取最高的纯收益)是农业生产的唯一动力,农民据此调整生产品种。

●运输费同运量、距离呈正比,运费由农业生产者承担。

●市场价格、工资、资本利息不变。

7、经济指标

销售价格决定于品种、经营方式和市场的需求;

销售成本=生产成本+运费

利润(区位地租)与运距呈反比。

8、“杜能环”(由城市中心向外)

农业区位理论为区位理论中两个重要规律——距离衰减法则、空间相互作用原理的出现作准备。

·吉伯斯的同心圆模式

·阿隆索的竞租理论(Bid-Rent Function)

·温哥的居住区位选择

二、工业区位理论

1、背景

19世纪中叶,西欧资本主义的大生产空前发展,基础性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2、研究目的

工业企业根据什么原则被吸引到某特定场所,从而获得最大利益。获得最大利益的场所就是最佳区位。

3、韦伯——创建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基础(最低成本学派)

●最佳区位因子:运输成本、劳动成本、集聚——最小运费点的三个指向

●著作

◎《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区位》1909年,纯理论探讨

◎《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及资本主义的理论》1914年,结合实际的研究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只讨论经济因素,假定气候、地质、地形、民族、工人技艺相同。◎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点,生产条件和埋藏状况不变;消费地为已知点,需求量不变;劳动供给地为已知点,

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

◎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

◎运输费用与里程和载重呈正比,运输方式为火车。

●核心思想: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企业成本和运费最低。

●韦伯确定合理工业区位的工作过程:

◎根据运输指向,确定运费最小点。

◎根据劳动指向,修改上述结果。

◎根据集聚(集中或分散)指向,作第二次修正。

三、中心地理论

●代表人物: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

●中心地理论《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33年)

1、假设条件

● 地域是一个均一的平原,避开了自然地形、人工障碍等的影响

● 地域上的经济活动可在各个方向上移动

● 居民及购买力是连续、划一的分布

● 消费者根据最短距离原则在空间上活动

2、服务半径和市场区

3、市场的等级序列和网点的门槛人口

● 等级高的市场(城市)功能全,数量少

● 等级低的市场(城市)功能少,数量多

● 高等级的市场(城市)的功能覆盖了低等级的市场(城市)的功能。

4、市场网络的三种基本类型

● 市场原则:从商品和服务供应范围最大角度出发,适用于联系方便的发达地区和城市内部。

● 交通原则:按主、次中心之间最短距离而定出的中心体系,适用于有重要交通线通过或新开发地区。

● 行政原则:一个主中心能控制周围六个亚中心,每个亚中心又可控制六个次中心。这是行政管理要求的结果。适用于自给自足的地区。

第四节空间集聚理论与现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一、空间集聚理论

·集聚经济在现代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能产生巨大的效益。

·只有采取规模集聚的区域空间结构形式,才能有效地组织高效率的社会化大产生和满足现代化、社会化的城市生活要求。

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及空间结构组织规律(现代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对周围农村地区的吸聚模式(区域城市化布局)

·区域内各个城市相互联结的城市网络结构形态(区域城镇体系布局)

1、城市发展规模及空间结构组织理论

●城市最佳规模理论

●城市区位级差地租理论

2、空间吸聚理论

城市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空间吸聚包括:资金、人才、原材料、劳动力等,其中以劳动力的空间吸聚现象最为突出。推拉因模式

控制性系统模式

·农村控制性系统:农村各种组织、家庭、家族……

·城市控制性系统:职业、住房……

3、城市网络结构形态理论

序列分布法则:城市按人口规模呈由大到小、由少到多有规律的序列分布法则

首位城市法则:一个国家(区域)的首位城市(即规模最大城市)其规模往往比其他城市大得多

首位度:S=P1/P2

四城市首位度:S=P1/(P2+P3+P4)

4、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和类型分异理论

●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理论

·低水平的均衡阶段

·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

·由极核扩散发展阶段

·高水平的均衡阶段

●点轴开发理论

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国民经济看做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即“点”和“轴”两个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点即增长极,轴线即交通干线。

·点轴开发理论的中心思想

随着连接各中心地理的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等的建立,形成有利的区位,方便人口的流动,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而形成新的增长极。这种对地区开发具有促进作用,形成区域开发纽带和经济运作通道功能的交通干线被称为生长轴。

·点轴开发模式的基本思路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增长极),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

确定中心城镇(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

●网络开发理论

在经济布局框架已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造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并形成网络开发系统。

·网络开发系统应具有下列要素:

“节点”——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

“域面”——沿轴线两侧“节点”吸引的范围;

“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组成。

网络开发是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间、各域面之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或者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

第五节空间扩散理论和现代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一、空间引力理论和潜力理论

空间扩散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早期发展主要集中在“如何确定扩散影响空间可达性的空间引力理论和潜力理论”

1931年,赖利(美国):断裂点理论(break-point)

二、核心边缘理论(关于扩散机理的研究)

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集聚必然在区域中形成一定的核心区(结节区),每个核心区都有其影响区(边缘区)。

扩散与交流:

·从边缘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革新(材料、技术、产品、社会、文化、体制等);

·这些革新又源源不断地从核心区向外扩散,引导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

三、空间扩散方式

● 扩散的类型

·对流:人口和物资的流动,是具体的有形的物质传送;人口和物资的流动,是具体的有形的物质传送;

·传导:各种财政交易过程,是无形但等同的交割;

·辐射:信息、政策、思想、技术的扩散,能逐级传播,效益不断放大。

●扩散的方式

·周边式扩散

从中心点向四周扩散,是一种最简单和最自然的方式。

·等级式扩散

从中心点跳过相邻地区,而在距离较远,但属同级或次级中心点的区域扩散,反映出同级城市由于属性相近,扩散和交流也更容易实现的基本特征,信息、创新的扩散往往表现为此类方式。

·点轴式扩散

由中心点沿交通干道串珠状向外延伸,多形成若干扩散轴线或产业密集轴带,反映出交通干道往往是产业经济向外扩散的基本传递手段,也是一种非常常见和相当有效的扩散类型。

·跳跃式扩散

中心点的扩散向指定地点的非常规的跳跃式集中,往往是满足某些资源指向性产业群布局或产业协作的特定要求。·发展极式扩散

多在扩散影响较小、辐射作用较弱的地区,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兴起而带动的扩散,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空间不均衡性。

·反磁力式扩散

多在中心点的外围选择若干地点,通过一定的空间差异政策人为地诱导中心点的扩散,主要是为了抵消中心点吸聚力过强而可能产生的反集聚效益。

四、效应差异理论(扩散效应分析)

·回流效应:外围区域经济增长吸引了本区域的资金、劳力和原材料,削弱本区域的发展机会,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扩散效应:外围区域的经济增长促进了本区域产品及原料市场增加,技术改良加快,就业机会扩大,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有利的影响。

!!通过政策,弱化回流效应,增强扩散效应第六节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与增长极核理论

一、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

·早期的区域分工协作理论、生产综合体理论、产业区位理论等属于相对均衡的空间组织思路。

·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集聚(尤其是区域相互作用、空间扩散等),形成非均衡的极化发展思路。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在区域成长的初期,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区域经济差距呈拉大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生产要素首先集中在少数点或地区(增长极)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发展。

在区域成长后期,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聚集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缩小。

通过有效地组织产业部门间及地理空间上的不平衡发展,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增长极核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

经济空间并不是平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之中。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

·增长极理论的内在机制

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为生产要素(即资金、物资、能量、信息、人才等)向发达地区集中的过程,这种集聚过程既造成周围地区因人才、物力、财力的减少而降低发展的速度,同时包括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带来的劳动力、资金、技术、设备、信息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从发达地区向外扩散,而又流向落后地区,从而促进外围地区发展,即扩散效应。

第四章区域规划

一、区域规划的发展

●区域规划的思想

·霍华德的思想

·盖迪斯(P.Geddes)

·芒福德(L.Mumford)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1898年)

(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

——针对大城市所面对的拥挤、卫生等问题,提出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

明确田园城市的定义: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围绕,城市居民可以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在田园城市的边缘地区设有工厂企业。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限制在三万人,超过了这一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不过度集中和拥挤,以免产生各类已有的大城市所产生的弊病,同时也可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盖迪斯(Patrick Geddes)(1854—1932)的学说

关注于人类生态学的领域: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揭示现代城市成长和变化的动力。《进化中的城市》(1915)盖迪斯对规划的贡献就是牢固地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

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造成了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的显著集中。在这些地区,城市向郊外的扩展已属必然,并形成了使城市结合成巨大城市集聚区或者形成组合城市这样一种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原来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城市规划应当成为城市地区的规划,即将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的体系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和它们四周的影响范围。

芒福德(1895—1990)的区域思想

著作《城市的文化》(1938);《城市发展史》(1961)

深受盖迪斯的影响,继承了盖迪斯生态学区域论的观点,强调把区域作为规划分析的主要单元,在地区生态极限内建立若干独立自存又互相联系的、密度适中的社区,使其构成网络结构体系。

倡导城市—区域研究,提出从城市之外更为广阔的地域来研究城市问题。他认为“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是它其中的一部分”,“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第一不同要素需要包括城市、村庄及永久农业地区,作为区域综合体的组成部分”。

对城市密集地区进一步提倡区域整体观,主张大中小城市的结合,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区域规划的实践

解决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

·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出现超越自身范围的问题(居住、交通、供排水、用地等)——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规划;

·大都市地区的高速度发展,边远地区和经济后进地区的劳动力、技术流向发达地区,加剧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后进地区发展的差异

——以整治落后地区和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

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规划

◎纽约市区域规划(1929):以解决就业和住房问题为主要目标,通过交通网络和聚居地的分布和组织而进行的区域规划实践。

◎大伦敦地区规划(1944):阿尔伯克龙比(Patrick Abercromble)

大伦敦规划——在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大城市及其邻近地区的规划,确定人口和工业的合理分布,以消除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在市区及近郊所造成的拥挤现象。并运用田园城市的思想发展卫星城。

规划对象:以大城市为核心向各方面延伸30英里的广大地区。

有计划地从过度拥挤的大城市疏散100多万人口,把他们重新安置到许多经过规划的卫星城去,而这些卫星城从一开始就能就地工作和居住。

要在伦敦中心区改建贫民区和落后地段,使它具有足够标准的绿地,就需要有计划地安置60多万过剩人口,加上在伦敦郡以外的40万过剩人口,总共超过100万人。

规划在伦敦四周设置了一条绿带,平均宽度为5英里,构成一个制止城市蔓延的有效屏障,同时也给伦敦居民提供了很好的游憩地带。最重要的是,这种绿带从根本上影响了对过剩人口的处理方法。如果过剩人口迁移到绿带边缘以外或者更远些,这就完全超出了当时到伦敦通勤的正常距离,势必需要建设一批在居住和工作上自我平衡的,真正符合霍华德意图的新城镇。

阿尔伯克龙比规划了8个完全新建的卫星城,每个卫星城的平均规模约5万人,建在离伦敦20—35英里的地方。其余60万人应该迁往扩建的现有小村镇,大部分距离伦敦30—50英里,有的还要远些。

卫星城:(20世纪20年代)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卫星城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母城)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城的疏解,往往被视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并出现了工业卫星城、科技卫星城等不同的类型,希望使之成为中心城市功能的一部分。

新城:(20世纪40年代中叶)新城的概念更强调其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

以整治落后地区和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

◎美国田纳西流域规划(1933):以综合开发国土资源,振兴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区域规划。

规划背景:经济大萧条之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理论指导(国家干预,大型基础设施投资)

1933年,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结合防洪、航运、发电等要求进行规划设计,至1945年已基本完成综合开发,共建成大小水电站47座,装机容量359万千瓦,占该支流水能资源87%。

◎黄河综合利用规划(1954年)

为解决黄河中下游洪水灾害,满足灌溉发电航运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要求,拟定两项主要措施:一是在黄河干支流修建一系列拦河坝和水库,以拦蓄洪水,防止灾害,并调节流量以发展灌溉、发电和航运;二是在流域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大力发展水土保持工作,消除水害的根源。在干流上选定的梯级开发方案共分46级,选定进行梯级开发的第一期工程地点为三门峡和刘家峡。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7级枢纽和80年代建成的龙羊峡Ⅰ级枢纽等,基本上都是按规划建设的。

◎战后国外区域规划的发展

· 20世纪40年代后期—50年代期间:大量以工业和城镇布局为主体内容的区域规划;

· 20世纪60—80年代:工业和人口向大城市盲目集中,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开始意识到将城市和其周围地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研究的地域范围扩展到以大自然地理单元地区、流域地区和整个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内容上:由物质建设规划转向社会发展规划,规划中的社会因素与生态环境因素更受重视;

范围上:更加重视整个国家为对象的区域规划。

◎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

国土规划:对国土进行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全面规划。

国土: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包括地上、地下、领空和领海。这个地域空间是由土地、水、气、生物、矿物等各种自然要素和人口、建筑物、工程设施、经济技术与文化基础等各种人文要素所组成的实体。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来说,国土是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来说,国土是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1981年,国家建委成立国土局(以后转入国家计委)。国土规划列为工作重点,规划内容要求突出战略性、综合性、地域性特点。国土规划的任务是:“使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

·1990年组织专业力量编制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

·1990年代初,全国多数省区编制了省区级国土规划,有些省区还编制了省内经济区、地区或县域的国土规划,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性空间规划的高潮。

国土规划缺乏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和省区国土规划均未报批。

·对国土规划的认识

——把国土仅看成是资源的总称,甚至等同于土地,而不是国家主权管辖范围的地域空间;

——1998年成立了国土资源部,承担国土管理的主要职能。但国土资源部现只管土地、矿产、海洋(底部)三大资源,管不了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其他国土资源,更管不了整个国土空间;

——土地利用规划有时被简称为“国土规划”。

(需要以高层次的对各项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开发建设布局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国土区域规划为依据。)

目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

·规划与立法

——通过立法赋予区域规划在资源的市场配置过程中具有一定权威性和约束力的法定地位。

·比较与竞争

——传统规划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客观存在的比较优势的分析;资源的比较优势分析多侧重静态的物质资源,忽视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的流动性。

——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更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形成关键是人的因素。·集聚与扩散

——深入研究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驱使产业、人口集聚或扩散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及全球化、信息化、交通便捷度和地理环境等外在因素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较好地把握城市和区域空间演变的客观规律。

——传统规划对空间布局过于理想化、静态化、简单化。

·刚性与弹性

——传统的空间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均作刚性规定。——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要求规划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安排有一定的弹性,对象为划定为有选

择地引导开发和重点鼓励开发地域。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划定严格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地域,包括各种保护区和必要的绿化隔离带,使其具有法定的刚性约束力。

·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及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

·沟通与管治

——重视公众参与(代表各种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人大代表、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共同寻求合理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制定出一个透明度高、实用性强、能为公众所接受、在整体上符合全社会根本利益的区域规划,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该地区开发建设空间行为的行动纲领。

——公众和政府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城市与区域的管治。

二、区域规划的定义

●国际文献的归纳

·广大层面上的土地利用规划,使各种用地达到平衡和有效的使用,以利发展;

·超都市空间的规划,即大于任何单个都市市区的规划;

·一种策略的发展,是综合发展计划的扩大;

·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对大城市都市化影响所及地区的综合规划,以使整个区域构成一个经济社会的整体;

·资源的分配、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使用与设计的计划;

·为一种过程,是指导土地利用,以达到最优良的环境、最健全的资源利用的计划过程。

●国内的定义

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

三、区域规划的基本形式

●综合规划

把规划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总体的、全局的规划。它的主要任务是论证规划区的地位及其与外区的关系,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目标、开发的总方针、区域发展的基本轮廓,建设的主体框架,协调区内外各部门的关系,进行总体的布局,确定规划实施方案,分析规划实施效益。

●专项规划

按区内的产业或门类所进行的规划。某一专项规划是根据该产业或该门类在区内的功能和地位,对其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开发重点、建设项目、开发步骤、保护措施等进行的规划。

四、区域规划类型、基本任务、主要内容

●区域规划的类型

·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来划分

·按行政管理的区域来划分

●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五、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均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在地域范围大小和规划内容重点与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城市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方面,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结构;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城市规划对区域规划所确定的建设布局的具体落实,并可在落实过程中作必要的修订;

●城市规划的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部分内容在城市规划中的渗透。

第六章城市经济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

一、城市区域

1、城市区域提出的依据

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

●城市发展自身的具体条件

·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的和经济的)

·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

·城市的建设条件(用地、水源、交通等)

·城市自身(邻近的周边地区)的资源条件

●城市发展的区域基础(尤其是经济基础)

2、城市区域的类型

●相当于行政区的城市区域

现存的行政中心的吸引范围往往与行政区划范围不一致

●毗邻的区域——城市的经济吸引范围

●两个毗邻的经济中心

二、城市经济区

1、概念

●城市经济区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相互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

●城市经济区的特点(与综合经济区相比较)

·更注重中心城市的合理联系

·中心城市在组织区域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2、城市经济区的特征

●综合性

取决于中心城市的综合性

●层次性

中心城市的规模和辐射能力的不同——不同的等级层次

·大都市经济区——以特大城市为中心,或若干个大中城市群体为核心

·地区性城市经济区——以地区性中心城市为中心,或中小城市群为核心

●开放性

开放型的区域经济联合体系(市场经济是纽带)

●动态性

开放性导致城市经济区界线模糊、动态变化

·经济体制、经济运作方式的变化

·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服务功能的增强

3、城市经济区的构成要素

●经济活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生产、市场、技术、资金等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相对紧密圈

●交通设施系统——区域内经济活动——交通联系

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往往以中心城市为枢纽点,呈网络布置

港口——腹地范围(港—城关系)

空港——空港服务范围——城市经济区

●水利、生态系统

●文化联系

文化异质性、地域识别性

地缘、亲缘、语系……

4、城市经济区的划分方法——中心城市吸引范围

●流量法

·根据实际存在的各种流的量和方向来划分

以经济流为主要内容

·能较准确反映现状联系、调查量大

●相互作用划分法

中心城市的辐射力的吸引范围与经济实力呈正比,与距离呈反比。【断裂点理论】

5、中心城市

在全国或区域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起着经济活动枢纽作用的城市。

●中心城市应具备的条件

·较大的城市规模

·综合性的城市功能

·优越的自然条件、经济区位

●中心城市在城市经济区中的作用

·合理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

·合理组织商品流通

·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繁荣

·信息交流和传播文明

6、城市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

●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

●产业发展一体化

●城市化发展一体化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环境资源开发和保护一体化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习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课后答案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 (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 (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 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U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区域规划复习总结

基本概念: 区域规划: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 。 自然增长率: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反映了区域人口在出生和死亡相互作用下人口自然增减状况。)人口承载力:指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 产业结构高度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 增长极: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配置在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 GDP: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发动型工业:最新科技成果、最高技术装备、产品市场好的工业。 乘数效应:某一产业的单位资本投入能带来倍增的产出效益的现象。一般来说,乘数效应的产生来源 劳动地域分工: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形式。 区域发展战略: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其核心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创新(熊彼特):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的活 2.新的产品; 3.新的原材料; 4.新的市场; 5.新的组织。 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服务紧密结合,以当代科技和新兴技术生产出高新产品的部门。 贫困循环(纳克斯):区域发展不平衡具有超稳定性。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 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起作用。 环境功能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性功能区。 二、基本原理(选5题) 1、区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类型包括哪些(均质、枢纽)?P10-11 1)属性:不可重复性、可度量性、系统性、客观性 2)类型:均质区、结节区 (1)均质区: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 (2)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2、罗斯托的经济成长“六阶段” 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有哪些?P56 1)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2)罗斯托理论的核心是“起飞”,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主导产业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哪个阶段的主要因素;较高的资本积累率是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起飞顺利实现的保证。 3、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是怎样的?区域主导产业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怎样? 1)(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后,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的提高所产生的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使得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逐渐增加。而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力是产业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相对收入差异。) 若用A、B、C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大体有三个发展阶段,每阶段又可分为两类: 第一阶段,A占首位,包括:①A>C>B②A>B>C ; 第二阶段,B占首位,包括:①B>A>C②B>C>A ; 第三阶段,C占首位,包括:①C>A>B②C>B>A 。 2)①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带动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②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的高度化。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期末考试重点2014最新

雅典宪章》共分八章: 1)城市发展受地理、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城市与周围地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区域观点 2)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功能分区 3)居住区应选用城市的最好地段,在不同地段根据生活情况制定不同的人口密度标准,在高密度地区应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距离较远的高层住宅。 4)工业必须依其性能、需要进行分类,选址时应考虑与城市其他功能的相互关系。 5)利用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机会开辟城市游憩用地,同时开发城市外围的自然风景供居民游憩。 6)城市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街道系统并实行功能分类,适应城市现代交通工具的需要。 各功能区位置的选择 7)城市发展过程中应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历史建筑的保护 8)每个城市应该制定一个与国家计划、区域计划相一致的城市规划方案,必须以法律保证其实现。规划的必要性与法律的保障 《雅典宪章》存在的问题:过于死板的功能分区、分隔的措施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使复杂、丰富的城市生活走向单一化,与人类心理需要相背;绝对的分区使居住远离工作,扩大了城市的交通量,使极为拥挤的城市交通随着交通工具的革命而日益恶化。 关于居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人口密度的划分无法适应原有的社会结构,忽略了城市的地方性,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的盛行。 1,城市规划技术系统 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各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两个基本层面 战略性发展规划:指导性框架 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实施性发展规划:是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地块开发控制(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对于开发行为具有法定约束力,又称为法定规划,必须遵循法定的编制内容和编制程序 一、城市规划层面及其内容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基本层面 发展战略:指导性框架 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城市规划原理》试卷 答案

宁波工程学院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卷 建筑08—1、2班 开卷考试 一、选择题(20分)每题一分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产业分成(A)。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 2.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B)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A.9%;6% B.10%;7% C.12%;8% D.15%;10% 3.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A )。 A.以教堂为城市中心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 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4.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C )。 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 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 5.城市道路应分为(B )。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 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C.货运道路、客运道路、综合道路、生活道路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小区道路、组团路、宅前宅后小路6.城市机场的选址应(C )为宜。 A.使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过市区,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B.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C.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D.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垂直,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7.下面关于现代城市设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城市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可能的最大便利与舒适,给人以美的享受 B.城市设计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依据,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多学科的综合、 C.城市设计方法应贯穿在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详细规划层次,并随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不断深化由浅入深,从粗到细,从宏观到微观,从原则到具体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参考题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区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其基本属性是: (1)是地球表面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空间: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空间。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范围大小不一,界线具有过渡性。 (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多级性、层次性等。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但是反映的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的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各个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分析入手,对不同的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3.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人文要素之间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但它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为进行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 4.适度人口:p93 法国人口学家索维认为: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因此,目标有多少个,适度人口也相应的有多少个,适度人口存在着静态和动态的变化。 5.人口承载力:又称土地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资源承载力研究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也即生物生产能力的研究。 6.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p115 技术进步扩大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二)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技术进步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使得区域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域竞争能力。 (三)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多样化: 一方面新技术带来了新产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新技术出现,使原有的产品功能和效用不断的延伸与扩大。 (四)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力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相应会扩大其他部门的劳动需求,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增加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从而使单位产品上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 7.技术选择的原则:因地制宜 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层次。 必须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提高利用率。 必须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当地劳动力就业需要,充分利用人力。 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3.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4.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5.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6. 区域空间管制是以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等密切联系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不同层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同级政府之间或利益团体之间的沟通、对话、协商,在达成共识、自我约束、建立互信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区域规划统一实施、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各类资源占有者之间的公平。 7.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者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者自然、环境要素)。 8.生态环境补偿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它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 9.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就是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 7.自然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8.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逆,并且在使用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叫做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15.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和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19.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0.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外在成本的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他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从而弥补外部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以解决污染外部性问题。 21.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可分为:教育的个人成本和教育的社会成本 22.教育收益:教育收益是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巧给个人和社会

区域规划与分析教程期末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层)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所固定的空间区域系统。 2.节结区(功能区、枢纽区):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例如,城市经济区,即是以城市为中心,其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3,区位商: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 法,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 4、霍夫曼系数: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具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下降的趋势。 5、区域发展: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6、区域空间结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种经济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 7、经济区: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8、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分的具有某种主体功能的规划区域。 二、填空选择 1、人地关系阶段包括那些?(填、选) 答;人作为地的奴隶阶段人试图成为地的主宰阶段人作为地的伙伴阶段 2、简述钱纳里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填选) 答:(1)传统社会阶段(2)工业化初期阶段(3)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阶段(4)工业化后期阶段(5)后工业化社会阶段(6)现代化社会阶段 3、简述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填) 答:(1)自给自足阶段(2)乡村工业崛起阶段(3)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4)工业化阶段(5)服务业输出阶段 4、区位因素的构成:自然因子,运输因子,劳动力因子,市场因子,集聚因子,社会因子。 5、区位论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名称? 1、古典学派时期: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龙哈德的“区位三角形”、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近代学派时期: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学派、俄林的一般区位论 3、现代学派时期(二战后):理论地理学,以区位论为核心邦吉的《理论地理学》 6、区域开发决策的程序? 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2、拟定备选方案; 3、选择方案; 4、方案的实施与修正 7、区域发展重点包括包括哪些、部门重点包括哪些? 区域发展重点即实现区域发展目标的突破口,包括部门重点和地区重点,靠重点部门、重点地区的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部门重点包括战略产业(先导产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 8、结构化预测方法,包括哪两种?其中哪种又包括5种方法? 1、确定性预测: 1)平均增长率模型2)费尔哈斯模型3)宋建人口预测模型 4)弹性分析预测模型5)时间序列分析法 2、回归分析预测 9、地域分工理论包括哪些? 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模式(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交通规划期末总结复习试卷试题.docx

-------------精选文档 ----------------- 第一部分交通规划概论及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 各要素的发展趋势的预测,提出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划目 交通规划的定义:根据交通系统的现状和特征,用科学 标和总体布局和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和措施,确保规划 的方法预测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和交通发展对交通系 期的交通系统的交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满足社会 统的供给要求,确定特定时期的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 经济发展对交通系统的要求。 建设规模和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说方法,以达到 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①交通系统现状点差,②交通系交通需求和供给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 统存在问题诊断,③交通系统交通需求发展预测,④交能、环保的目的。 通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⑤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综合 交通规划的分类: 评价,⑥通系统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⑦通系 1 、区域交通系统规划: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 统规划的实施。交通规划的编制:规划领导小组、规划 管道运输系统的规划,同时包括五大运输方式下的专项 办公室、规划编制课题组。 规划。 指导思想:要有战略高度、要有全局观点、体现可持续2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中小城市: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发展观点、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规划。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专项交通 交通规划的原则:服务经济发展、综合运输协调发展、规划。 局部服从于整、近期和远期相结合、需要和可能相结 交通规划的层次划分:1 、城市交通系统的层次划分。2 、 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区域交通系统的层次划分。 规划的期限:近期1-5年、中期5-15 年、远期15-30 交通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年,最长不要超过50 年。 一、目的:① 服务经济——通过规划使交通系统促进经 第二章、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 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② 服务国防——通过规划使交 一、交通区划分。 通系统为国家的安全稳定做出贡献。③ 服务人民——通 定义:由于考虑到交通源一般是大量的,不可能对每个过规划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出行提供方便、快捷、安全、 交通源进行单独研究,所以在道路交通规划研究过程中,环保、经济的交通系统。 需要将交通源合并成若干小区,这些小区称为交通区。 交通规划的任务:通过客观的、实际的、深入的调查、 目的:全面了解交通源与交通源之间的交通流,即将交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 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 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5.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 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6.区域文化: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 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7.人口素质:即人口质量,由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 德修养等方面构成。 8.适度人口: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候 都存在一个经济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

都会引起收益减少) 9.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 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 10.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1.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 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1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 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13.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 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14.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 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5.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 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16.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

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区域是地球表层的一部分。是按某种需要,目的,标准划分出来的一个空间系统,它表示一种或多种标志区别于临近部分。区域类型:1,自然区域2社会经济区域1均质区2结节区。区域的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空间性。整体性是由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和经常的、稳定的联系决定的,区域内各部分按一定的联系有机构成,区域的这一特征使区域内某一部分的变化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变化。层次性是指区域是有层次,等级的。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看成是某个较大的区域组成部分,各个区域呈镶嵌的关系,从而形成区域的层次结构。开放性是指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区域与外界存在着大量的人流、能量流、资金流、技术流以及信息流。动态性是指区域处于大量要素的随时间的变化中。空间性是指区域总是同一定的地球表层空间相关,其内部要素的空间缝补状态、地区空间范围、空间联系等都影响着区域的结构、功能及发展。 区域规划: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主要任务: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目的: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点:1综合性:规划内容、规划思维方法、规划方案必选的综合性。2地域性。3战略性4动态性5政策性。区域规划的类型:按深度和航宇与风格可将区域规划划分为区域总体规划、区域专项规划、重点区域详细规划、区域规划设计等类型。 区域规划的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评价2区域发展战略研究3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4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管制规划5区域产业发展规划6区域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7区域基础设施规划8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9区域政策10区域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规划编制程序1,规划准备工作:(1)思想上的酝酿和宣传发动。(2)组织起有权威的和未来进行实际决策的领导机构。(3)筹建实际参与规划方案设计的工作班子。(4)筹措规划经费。(5)准备规划区域的地图,包括最新的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6)制定规划工作计划。(7)培训规划工作人员。(8)筹备办公地点或办公室。 2,规划工作步骤:(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4)规划方案设计(5)规划方案评估(6)报批定案(7)实施阶段针对规划区域的现状特点和问题,综合考虑区域内部组成要素与区域外部环境,提出规划的要求;在研究影响区域系统发展变化诸多因素的基础上,预测区域为例发展变化的各趋势,并探讨相应的规划方案;对区域未来发展变化的各种趋势进行比较。作出规划决策,优选最佳规划方案,并促成其实施。对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问题,根据区域的发展需要,进行修改,进行新方案;大体划分为规划准备、规划调查与分析、区域发展课题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制定、规划方案的拟定与决策、规划方案的报批与实施、规划实施的评价与修正。 区域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联系来看,两者可互为依据。它是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刚要,对区域规划具有指导作用。 国土规划是有计划地开展国土资源的开放、利用、治理和保护等进行的综合性规划。区域性的国土规划就是区域规划,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但规划层次不同。 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只在地域范围的大小和规划的重点与深度方面有所不同。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是点和面的关系,区域发展决定城市的发展也促进区域的发展,城市规划本身就具有区域规划的性质,是区域规划的延续和具体化。 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安排。 与其他专项规划是综合与专业、地区与部门、横向系统与纵向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在不同层次和领域中各有作用的从属关系。是区域规划在不同地域范围、不同层次以及不同专业领域中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 比尼泽霍德华的田园城市是西方区域规划思想萌芽的标志;《鲁尔区区域居民点总体规划》是德国区域规划开始的标准,开创区域规划的先河。 刘易斯芒福德明确提出了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整体发展,这使得区域规划的理念逐渐清晰化。 区域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过程。目标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罗斯托的成长阶段理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三个阶段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六个时期:传统社会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工业化社会阶段现 代化社会阶段胡佛费希尔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自给自足 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 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经典理论评析:罗斯托钱纳里和胡佛费希尔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所揭示的区域发展演化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区域发展大都沿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阶段——以工业产品为原料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加工和制造耐用品工业发展阶段—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产业发展阶段”的轨迹演化。但三个理论的侧重点不同,罗斯托理论强调区域发展主导产业的发展演化规律,而钱纳里理论侧重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胡佛理论则侧重从贸易角度分析区域发展阶段和演化过程。上述区域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对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 段衰退阶段 区域产业的功能性划分: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协作配套的产 业基础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支撑的产业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经济总量 影响大或所占比重比较高的产业潜导产业潜在的主导产业。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综合作用下进行的。 增长极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社会经济客体大多在不同规模的点上进行集聚,并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连接成为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它有利于发挥各级据点的集聚经济效果;有利于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区域的开放式发展,有利于将区域经济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构成威海的发展。它是生态稳定, 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的综合反映,点: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轴带的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形成产业开发带。 轴选择思路: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有水路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点选择思路: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城镇的发展规模;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区域空间管制原则:生态敏感区优先保护原则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原则控制与引导相结合原则区域空 间管制一般将那些敏感性比较强,生命力比较弱的生态系统,作为区域空间管制的基本单元加以重点保护和控制。兼顾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以协调各类空间资源关系为出发点,通过管制与协调实施,协调空间活动利益主体关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实现区域空间的可持续利用。 依据不同地域的生态特点,服务功能以及空间资源利用特征,引导控制各类建设活动,以合理、有效利用空间资源。控制是指对影响区域整体利益的环境因素、基础设施等提出明确的管制和布局要求;而引导是通过税收,土地政策措施对空间资源开发进行指导。 区域空间管制内容:区域空间管制分区空间管制规则制定根据空间资源的利用功能与特征属性,可将区域空间资源划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类型区:城镇建设发展区农村农业发展区生态环境保护区根据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的不同可将空间管制区域划分为:优先发展区扩展发展区控制发展区生 态缓冲区禁止开发区根据空间资源特征属性和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可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空间管制类型。而不同的空间管制类型应具有不同的管制要求和开发标准。 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技术激进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技术本身的变革、发展;二是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2)技术进步的类型: 1狭义的主要包括:改造旧设备,应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应用新工艺;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改进老产品,提高其性能和质量;降低各种生产消耗;提高劳动者技能。 2广义的包括: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劳动者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应用;提高规模经济;政策的影响;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技术进步扩大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范围。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扩大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技术进步的性质影响着区域阶段性发展的总体特征技术进步的范围影响区域发展的内容与空间形式 技术进步的幅度影响着区域发展的速度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以不损害该区域环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数。

城市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城市的职能是(A)。 A.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B.城市性质 C.对城镇政治、文化、科研等起作用 D.在经济方面的职能 2.对确定城市发展性质最具硬性的依据是(B)。 A.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 B.该城市所在区域对城市的影响 C.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D.对该城市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 3.城市形态是指(C)。 A.城市各项用地集中成片 B.组团状城市 C.城市空间的整体结构 D.城市呈现的主要形态 4.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C)。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B.农业和商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化的是(C)。 A.城市覆盖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 B.城市数量越来越多 C.城市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 D.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6.《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主要是中国古代对(C)城市布局的规定。 A.边关城市 B.府城 C.王城 D.县城 7.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唐长安城的居住区采用里坊制 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市的北部 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市的正中,应为宫城 D.明清皇室建筑日、月、天、地坛位于北京城外 8.促进城乡规划学科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A.工业发展

B.居住环境恶化 C.汽车交通的出现 D.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9.“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是城市规划中(B)的体现。 A.政府大力宣传城市规划的作用 B.公众参与 C.综合规划 D.系统思想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C)。 A.主要法 B.主干法 C.基本法 D.行政法 11.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由(A)几个层面组成。 A.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C.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D.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12.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是(A)。 A.促使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 B.搞好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区域概念:区域就是一个空间概念,就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得、以不同得物质客体为对象得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特征:区域得整体性、区域得系统性、区域得动态性、区域得不重复性等 3、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与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得机制、政策与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与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与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得现代市场. 5、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与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得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就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与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得方法,由区域或空间得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得差异与变化得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与类型区域得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得一门应用学科. 7、区域分析得概念:区域分析主要就是对区域发展得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得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与区域间相互联系得规律. 8、区域分析得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得资源条件分析得内容:自然资源得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开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开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得资源承载力就是指在可预见得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她自然资源与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得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得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得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利用得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得辩护者提供补偿得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区域发展得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得分析、区域发展动力得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 4)区域科技条件评价: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经费、科技活动产出、高技术产业 2、适度人口概念:(二选一) (1)英国经济学家坎南: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得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思考题、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区域规划所指的“区域”概念是什么其具有何特征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组成要素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区域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 区域是客观的,区界是主观的 2、均质区和结节区的特点 均质区(同质区或均一区):根据区域内部的同质性与外部的差异性划分,地理现象呈离散、均一性分布;若是多种特征存在,要依据区内各个要素的组合来确定均质区的存在。 结节区(极化区或枢纽区):按照地理事物过程及空间的相关性划分,以一个结节点(焦点)或节点体系为中心,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式对其周围地域(腹地)产生影响,结节点+腹地=结节区。 均质区内部的相关性更多地表现为一致性和同类性;结节区更强调联系性。 3、如何理解新的区域观 (一)新区域观的背景 1、知识化 知识和信息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最突出的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改造着传统产业。 2、信息化 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空间逻辑,打破了工业化形成的集中式生产模式,使集中与分散并存,“同时化”摆脱了交通的束缚。 3、全球化 全球化经济和全球文化使区域必须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4、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未来的区域空间将成为生态化的空间。 (二)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对区域界线和区域形态的认识发生改变 新的区域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流动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区域不仅仅是一个范围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实体的概念。 2、区域资源观:对资源类型和支配资源的认识发生改变 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成为决定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显着上升,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环境、政府服务效能等区域发展的软环境,也成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资源而受到重视。对区域资源的支配能力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区域发展观:对发展理念、发展重点的认识发生改变 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逐步演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4、区域区位观:区位要素、区位层次、区位模式、区位状态改变 知识和信息区位逐步成为主导区位要素,现代交通和通讯网络不断改变着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 5、区域市场观:市场调节方式、市场形态、市场规制改变 逐步向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壁垒逐渐消除。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复习整理(郭怀成版)(DOC)

生态环境规 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规划:是针对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发展趋势,结合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建设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和指导生态环境计划的重要依据。 2、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 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3、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能够承受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 4、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区域性;时序性;可变性;可调控性;客观性) 5、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在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6、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7、环境预测: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未来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质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8、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自然环境结构)、环境状态(环境质量)和使用功能(干什么用)上的差异对规划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9、水环境规划: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地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或较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或较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10、大气环境规划:就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的最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11:、水环境容量:水体在特定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12、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是通过控制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分配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 13、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市生活垃圾、) 14、噪声:凡是人们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妨害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15、噪声污染: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 16、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及建议。 17、生态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过程,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