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4个花生新品种
- 格式:pdf
- 大小:122.16 KB
- 文档页数:2
花生新品种云花生13号的选育及栽培云花生13号是经过多年选育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研发的一种新品种花生。
该品种在栽培和产量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农民和种植户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云花生13号的选育过程及其栽培管理技术,希望对广大种植户在种植这一优良品种时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云花生13号的选育云花生13号是在对传统花生品种进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通过人工选择和遗传改良,选育出来的一种新型优良花生品种。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该品种已经在多个试验田和示范基地进行了多次的田间试验和产量观察,取得了明显的优异表现。
云花生13号的主要特点有:品种稳定、抗病抗逆、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在选育过程中,科研人员们从花生的种质资源中选取了具有高产、抗病、抗逆和优质等优良性状的特殊种质作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粉、育种杂交等技术手段,加强了花生的遗传优势,并通过连续多年的育种和选择,逐步选育出了云花生13号这一具有较高产量和抗逆能力的新品种。
1. 土壤选择和整地云花生13号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砂质土壤或砂质壤土为佳,要求土壤疏松、排水性好,PH值在6.0-7.0之间为宜。
在整地时,首先应该进行深翻耕作,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减少水稻地下杂草。
2.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在选择云花生13号种子时,应该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
在种子处理上可以先用50摄氏度的温水将种子浸泡12小时,然后用相同温度的清水种子浸泡24小时,再晒干,以增加种子的吸水率和发芽率。
3. 播种和密度控制一般情况下,云花生13号的种子播种量为每亩20-25公斤,播种后要进行轻微覆土和轻微压实,保持土壤湿润。
密度控制在每亩5500-6500株适宜。
4. 施肥和管理在种植过程中,适当施肥非常重要。
云花生13号的主要施肥期在开花前后,一般在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100-150公斤。
要加强植株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松土和浇水。
花生新品种云花生13号的选育及栽培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花生,而每一种花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近年来,我国在花生新品种的选育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其中云花生13号就是其中之一。
云花生13号是一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它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优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本文将重点介绍云花生13号的选育及栽培管理技术。
1. 云花生13号的来源云花生13号是在对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进行鉴定、筛选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出来的新品种。
它是在选育过程中,通过精细的杂交和后代选择,最终成功培育出来的。
云花生13号是一种具有优良特性的花生新品种,具体特点主要包括:(1)高产:云花生13号具有高产的特点,单位面积产量比传统品种提高了15%以上;(2)耐逆性强:云花生13号对病虫害和环境逆境的适应性都很强,能够有效抵抗多种病虫害的侵害;(3)品质优良:云花生13号的果实颗粒饱满,外观整齐,品质好;(4)抗病性强:云花生13号对炭疽病、晚疫病等病害的抗性很强,能够有效减少病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云花生13号的选育方法主要包括:(1)杂交育种:利用国内外优良的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不同种间的杂交配制;(2)后代选择:对杂交后代进行严格的选择和筛选,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3)人工授粉: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保证杂交的有效性和成功率;(4)群体选育: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大量试验,筛选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形成良种。
二、云花生13号的栽培管理技术1. 地块选择首先要选择适合种植花生的土壤地块,一般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无积水的地块为宜。
避免连续种植花生,以免土壤寄生性病虫害增多。
2. 地力整理进行地面整理、平整整地,清除田间杂草,保持土壤肥力。
3. 种子处理和选用选用优质花生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包括浸种、拔苗等,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丰花1号花生品种介绍
丰花1号花生品种(Feng Hua No. 1 Peanut)是一种芽实花生品种,由中国农业部花生研究所育成,于2005年通过《人民农业》报向
社会公布。
丰花1号花生品种,原种为“侏丽”,经过多期杂交、培
育等育种工作,经形态、生理、生物技术等方面研究,品质好、综上
性状优异,抗病性强、生育期较长,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生态环境中
大量繁殖和种植,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丰花1号花生品种,株高20-30cm,厚壮细直,分枝繁多,主茎深墒;顶芽卯裂,花色淡紫色,直立,花冠肉质,无柱头;青心果明显,椭圆形,长约4-5cm,宽3-4cm,皮薄,颜色浅黄,果穗茸毛短,有梗;花生荚肉质、松脆,味道甘香,表皮无白色真菌丝;生育期较长,90
日左右;耐寒性强,能在北方半干旱地区见种植;病虫害抗性强,品
种选择性旺,芽实率高,粒粒均匀,收获量较大,种植效益好。
丰花1号花生品种叶片对光照敏感,在少光照条件下生长快,不
易发病;花期长,荚果定植后五天即花期,抗寒能力较强,耐干旱,
能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存活,但湿度过大时容易发出枯叶病;在正常种
植条件、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保护它可以抗性各种病虫,如疫病、
花生无敌病、营雀卷叶蚜、花生裂叶螟等,但受黄萎病影响程度较高;叶片和根系对养分缺乏也较敏感,在正常肥料施用下,生长良好,籽
粒大、熟早、质量上乘,果实抗病虫害强。
花生品种介绍
花生,也叫落花生、地瓜子,是一种豆科植物,是我国广泛种植的重要粮经作物之一。
花生品种众多,按果大小可分为大果型和小果型,按用途可分为食用型和油用型。
其中,作为食用型的大果型花生种类有:巴山61号、巴鲁花生42号、云南花生1号、特提斯号等;小果型花生种类有:长花生、羊嘴花生、竹节花生等。
这些品种的果粒大,味道香甜,营养价值高。
作为油用型的花生种类有:中华花生23号、华花2号、银花2号等。
这些品种油脂含量高,适合用于榨取花生油。
除了以上介绍的品种外,还有很多其他品种的花生,每个品种在生长环境、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选择适合自己地理环境和用途的品种,可以更好地促进花生的生长和发展。
花生的简介、品种分类及价值应用一、花生的简介花生,原名落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使用广泛的一种坚果,民间又名长生果、泥豆、番豆等。
(一)花生的形态特征花生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花生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和分枝均有棱,叶纸质对生;叶柄基部抱茎,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先端钝圆形,两面被毛,边缘具睫毛;叶脉边缘互相联结成网状;花长约8毫米;苞片披针形;花冠黄色或金黄色,开展,先端凹入翼瓣与龙骨瓣分离,长圆形或斜卵形,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荚果膨胀,荚厚,花果期为6-8月。
花生的果实为荚果,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形状有蚕茧形,串珠形和曲棍形。
蚕茧形的荚果多具有种子2粒,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荚果,一般都具有种子3粒以上。
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
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种皮、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
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
种皮内为两片子叶,呈乳白色或象牙,是生产食用植物油的原料,同时也可以加工成副食品。
(二)花生的发展历史花生原产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
在巴西曾发现十几种野生型花生。
美洲最早的古籍《巴西志》里:就有关于花生植株形态的描述。
考古学家在秘鲁利马北部安孔镇的古墓里。
曾发掘出距今2000 多年前保存完好的炭化花生粒。
公元1492 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早期的航海家把花生莱果从南美洲带到西班牙。
由于花生的优良食用价值,迅速传遍欧洲。
16 世纪初花生又从南美洲经印度洋与太平洋传播到非洲和亚洲各地。
公元17 世纪,殖民主义者贩卖黑人做奴隶,花生随着又从非洲带到北美洲,俄国在1792 年引进花生,开始种植在敖得萨植物园作为观赏植物,直到19世纪才大面积种植。
大约在15 世纪晚期或16 世纪初期花生从南洋群岛引入我国。
最初只在沿海各省种植。
据1503年《常志》说:月栽,引要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生子土中,故名。
”据记载,最早引入的是小粒型花生,壳薄粒小早熟,含油量高。
丰花1号花生品种介绍花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作物,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
在我国,花生种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种植面积也非常广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花生品种不断推出。
其中,丰花1号花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品种,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这种花生。
1. 丰花1号花生的特点丰花1号花生是一种早熟、高产、优质的品种。
其主要特点如下:(1)早熟:丰花1号花生在北方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初成熟,南方在6月底至7月上旬成熟,比其他品种早一个月左右。
(2)高产:丰花1号花生的单株产量可达到1-1.5千克,亩产量可达到2000-3000千克。
(3)优质:丰花1号花生的籽粒大、饱满,含油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
(4)适应性强:丰花1号花生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其耐旱、耐涝、耐病虫害的能力也很强。
2. 丰花1号花生的种植技术(1)选地。
丰花1号花生适应性强,但最好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种植。
(2)施肥。
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情况进行施肥。
在生长过程中,适时施肥,以保证花生的生长发育。
(3)浇水。
花生生长初期需要适量浇水,待花生开花后,应适当减少浇水量。
花生成熟后,应停止浇水。
(4)除草。
花生生长期间应及时除草,以保证花生的生长发育。
(5)防治病虫害。
花生生长期间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如白粉病、蚜虫等。
3. 丰花1号花生的市场前景丰花1号花生是一种早熟、高产、优质的品种,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丰花1号花生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同时,丰花1号花生的种植技术简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种植,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总之,丰花1号花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花生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的特点,种植技术简单,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丰花1号花生将成为花生种植的主流品种之一。
高产优质大花生新品种花育19号
花育19号的审定编号:国审油2002018,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育成的早熟出口大花生新品种。
2002年4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质性状该品种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内种皮金黄色,符合普通型传统出口大花生标准。
2002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试,脂肪含量52.99%,蛋白质含量28.6%,油酸/亚油酸比值1.97,均比对照鲁花9号高。
产量表现在全国北方片两年品种区试中,平均单产荚果4431千克/公顷,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9.0%,居首位。
2001年在全国北方片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荚果4612.5千克/公顷,比对照鲁花11增产8.3%,居首位。
2002年9月,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山东省农科院组织国内专家进行测产验收,1533.4平方米,花育19号单产荚果9123千克/公顷。
抗性性状2002年山东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对该品种进行了接种鉴定,花育19号高抗网斑病、早斑病、条纹病毒病,抗性均比对照鲁花11号高1级以上。
对倒伏和干旱也表现高抗。
生物学特性该品种属于早熟直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夏播100天左右。
适宜推广区域适宜我国北方大花生产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陕西、辽宁、北京和新疆等省(市、区)种植,
在黄淮南部也适宜夏直播,每亩用种量25公斤。
辽宁玉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1年起在辽宁省北镇市实施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历时7年选育出了优质高产花生新品种“玉宝4号”,为辽宁省花生提产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花生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1选育过程玉宝4号花生新品种是在唐油4号田间发现变异株后经系统选育而成。
2010年在北镇市廖屯镇徐屯村“唐油4号”生产田中选优良变异单株3株,变异株主茎46cm,比唐油4号主茎低4cm,侧枝长52cm,比唐油4号短6cm。
叶片比唐油4号颜色深,荚果普通形,与唐油4号蜂腰形区别较大。
经室内考种共产77个果,淘汰10个果,入选67个果。
从2011年开始种植株系;2012年对比试验;2012年冬季海南加代;2013年品比试验;2013年冬季海南加代;2014年品比试验;到2015年参加省备案品种试验。
2产量表现2012年对比试验产量345kg/亩,比对照原群体唐油4号增产21.5%。
2013年品比试验产量365.6kg/亩,比对照原群体唐油4号增产23.9%,在参试的10个品种中居首位。
2014年品比试验亩产341kg,比对照原群体唐油4号增产27.7%,在参试的15个品种中位居第1。
2015年在北镇廖屯、正安、中安3个乡镇生产试种平均产量325kg/亩;在辽宁省阜新彰武、阜蒙县、康平县生产试种500亩,平均产量307kg/亩。
3结果与评价3.1主要经济性状。
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22d,单株生产力44.44g,百果重215.75g,百仁重83.08g,出仁率74.2%,平均亩产365.60kg,比对照唐油4号增产21.8%。
3.2植物学特征。
该品种为连续开花中粒型花生,直根系,株型直立、疏枝,主茎高46.7cm,侧枝长52cm,分枝8.7个,茎中粗,叶片椭圆形、深绿色,花冠黄色。
荚果普通型、2粒荚、中等;籽仁椭圆形、饱满,无油斑,种皮为粉红色。
3.3生物学特性。
单株结果数20.6个,百果重215.75g,百仁重83.08g,出仁率74.2%。
龙源期刊网
高产早熟抗病大果花生新品种“商花4号”
作者:李可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3年第15期
“商花4号”是河南省商丘市农科院以“豫花9804”为母本,“豫花11号”为父本选育成的高产、抗病、大果、早熟花生新品种,于2012年2月通过了国家花生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适于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北京及安徽、江苏淮河以北麦套和春播大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该品种属中间型中早熟大花生品种,生育期120~126天。
株型直立,连续开花。
种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有少量油斑,无裂纹。
每公斤果数503个、仁数1180粒,百果重256.29克,百仁重100.31克,出仁率69.91%。
籽仁平均粗脂肪含量50.23%,蛋白质含量23.08%,
油酸含量44.35%,亚油酸含量34.3%。
中抗花生叶斑病、网斑病,无丛生型病毒病,抗花叶
病毒病,抗倒伏。
抗旱性强,耐涝性中等,种子休眠性中等。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李可邮编:476000)。
花生新品种云花生13号的选育及栽培云花生13号是一种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花生,它具有很高的产量和抗逆性,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云花生1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一、选育背景花生是我国主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然而传统花生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改善这些局限性,促进花生产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开始了针对花生的新品种选育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选育成功了云花生13号这一优良品种。
二、云花生13号的特点云花生13号是一种中熟生育期、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的花生新品种。
其主要特点包括:1. 抗逆性强:云花生13号具有较强的抗旱、抗病抗逆性,能够适应各种生长环境;2. 高产性:云花生13号的单株产量明显高于传统品种,种植面积相同情况下产量较大;3. 约束性强:云花生13号所生的果实均匀,大小一致,外观美观;4. 抗病性强:云花生13号对常见的病虫害都有较好的抗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三、云花生13号的种植要点1. 土壤选择:云花生13号对土壤要求不严苛,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2. 种植季节:云花生13号适宜在春季进行种植,避免遇到夏季高温及干旱天气;3. 施肥、灌溉:云花生13号种植前需进行大田基本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在生长期间及时进行适量灌溉;4. 控制病虫害:定期喷洒农药,避免病虫害危害。
四、云花生13号的管理技术1. 土壤松土:适时进行松土,以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土壤透气性;2. 剪除低效果枝:生长期间及时剪除低效果枝,有利于果实生长;3. 定期除草:定期除草,以减少杂草对云花生13号的竞争,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4. 调节密度:根据种植区域情况,适当调节密度,保证每株云花生13号的生长空间;5. 定期施肥、灌溉:生长期间定期进行施肥和灌溉,以保证生长的需要。
五、云花生13号的收获与储存云花生13号的最佳收获时间一般是在果实成熟后的9月至10月。
花生新品种粤油13简介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杂交组合为[粤油202-35×(汕油523×台山三粒肉)F1]F5×中花87-77。
参加2003-2004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在2003年度试验中,干荚果平均亩产308.97公斤,比对照种增产27.17公斤/亩,增产率9.64%,增产达显著水平,产量居本年度区试第一位。
在2004年度试验中,干荚果平均亩产320.00公斤,比对照种增产33.37公斤/亩,增产率11.6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量居本年度区试第一位。
该品种株高中等、生势强,株型紧凑,主茎高48.1厘米,分枝长51.7厘米,总分枝数6.9条,有效分枝5.1条,主茎叶数14.8片,收获时主茎青叶数6.7片,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抗倒性、耐旱性、耐涝性均较强。
高抗叶斑病和锈病,叶斑病2.9级,锈病2.7级。
单株果数16.7个,饱果率80.24%,双仁果率74.77%,荚果大,百果重193.2克,公斤果数622个,出仁率66.3%。
含油率53.19%。
全生育期128天。
2006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和国家品种鉴定。
栽培技术要点:1.适合华南花生产区水旱轮作田种植。
注意不要连作。
2.栽培上要注意适时早播,确保全苗,沿近北回归线产区,春植在惊蛰时种植,往南可提早,往北应适当延迟。
秋植在立秋前后种植。
3.一般株行距20cm×23cm,5行植,每穴播2粒,播种密度1.8-2.0万苗/亩。
4.播种时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拌种有利于防止因土壤带菌可能引起的花生根腐病、冠腐病。
可在播种时将种子与药粉一并倒进小盆中,用力摇匀,使药剂附在种皮上,再将种子播入土中。
掌握播种深度,一般以5厘米左右为宜。
旱坡地和沙质土较干燥,要适当播深些,水田和粘质土湿度大,要播浅些。
此外,播种时应使种子胚根平放或向下,以避免胚根向上,这样才有利出苗。
5.施足基肥,根据土壤肥力条件酌情确定肥料施用量。
呻阁种 新品种 花生抗青枯病高产新品种日花1号 杨善伟 袁安友张玉钦 (山东省日照市种子管理站,276826)
日花l号是由日照市东港花生研究所以鲁花3号 为母本、花育l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抗 青枯病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青枯病、适应 性广等优点.于2008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 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8030号,适宜我 国北方花生产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1特征特性 1.1生物学特性春播生育期130d.株型紧凑.疏枝 型,连续开花,主茎高39.4em,侧枝长44.1em,总分枝 10条;单株结果16个,单株生产力20g,荚果普通型, 子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果重253.6g,百仁重 101.3g,每kg果数522个、仁数1126个,出米率 73.2%。抗旱及耐涝性中等。 1.2品质和抗病性2005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 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蛋白质25.6%,脂肪 50.5%,油酸41.2%.亚油酸37.6%,O/L比值1.11。2007 年经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抗病性 鉴定:高抗青枯病.平均存活率88.9%。经山东省花生 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网斑病病情指数47.7%,褐斑病病 情指数l4.3%。 l9~22片;花丝淡紫色、较齐,生活力强,结实率高,雄 穗散粉性良好:雄穗分枝8~14个,倒伏率6.3%,倒折 率2.7%,果穗筒型。穗长19.4cm.穗粗5.3cm,秃尖 1.2cm,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子粒黄色,粒型为 马齿,百粒重41.3g,出子率81.1%。茎秆坚韧,根系发 达.抗倒伏.抗旱耐涝性强。 2010年11月2日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测试中心(沈阳)化验分析:子粒容重734.4g/L.粗蛋白 含量1O.52%.粗脂肪含量5.03%,粗淀粉含量72.70%, 赖氨酸含量0.33% 经2009—2010年联合接种鉴定.中 抗大斑病、茎基腐病、灰斑病(变幅l~5级),高感弯孢 菌叶斑病f变幅1-9级1,抗丝黑穗病(病株率0 1.9%)。 2.2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预备试 验,平均667m ̄产811.O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6.2%, 居第17位 2009-2010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 2产量表现 2.1 品种丰产试验2004年在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 白云村进行丰产试验.日花l号每hm2荚果产量为 6300kg,子仁产量为4360.50kg,比鲁花l1号分别增产 23.20%和22.90%。 2.2 山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在2005— 2006年全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每 hm2产荚果4881kg、子仁3570kg,分别比对照鲁花11 号增产3.0%和4.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荚果 4719kg、子仁3382.50kg,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 3.1%和2.9%。 3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宜沙土、壤土或粘 土等多种土壤类型种植 3.1 施足基肥 每hm2施用有机肥30Oo0kg、氮磷钾 复合肥750 900kg或稀土复混肥900~1200kg、配施果 多微肥200 300kg。有机肥和化肥的2/3耕前铺施、1/3 在起垄时施在垄底中间,微肥撒施在播种沟内。 3.2适期播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使用适乐 时拌种以防治茎腐病、根腐病。中等肥力条件下每hm2播
花生新品种——青花6号与青花7号丰产栽培技术要点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为了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不断研发新的品种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两个新品种——青花6号和青花7号的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青花6号和青花7号是由农业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它们在花生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被广大农民和种植户所认可和喜爱。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青花6号的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青花6号适合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摄氏度。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在播种前,应将种子进行处理,可以用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晾干备用。
播种时,可以选择直播或者育苗后移栽的方式。
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8-10万株。
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除草、松土和施肥。
青花6号对光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在开花期和结果期,还需要注意浇水和防治病虫害。
收获时间一般在播种后100-120天左右。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青花7号的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青花7号适合在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摄氏度。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
与青花6号相似,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用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晾干备用。
播种方式可以选择直播或者育苗后移栽。
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8-10万株。
青花7号对光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在生长过程中,同样要注意除草、松土和施肥。
在开花期和结果期,也需要注意浇水和防治病虫害。
收获时间一般在播种后110-130天左右。
无论是青花6号还是青花7号,在栽培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合理施肥。
在生长初期需要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其次是及时除草和松土,保持土壤湿润和通气;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最后是合理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