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新品种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173.37 KB
- 文档页数:16
花生新品种云花生13号的选育及栽培云花生13号是经过多年选育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研发的一种新品种花生。
该品种在栽培和产量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农民和种植户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云花生13号的选育过程及其栽培管理技术,希望对广大种植户在种植这一优良品种时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云花生13号的选育云花生13号是在对传统花生品种进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通过人工选择和遗传改良,选育出来的一种新型优良花生品种。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该品种已经在多个试验田和示范基地进行了多次的田间试验和产量观察,取得了明显的优异表现。
云花生13号的主要特点有:品种稳定、抗病抗逆、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在选育过程中,科研人员们从花生的种质资源中选取了具有高产、抗病、抗逆和优质等优良性状的特殊种质作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粉、育种杂交等技术手段,加强了花生的遗传优势,并通过连续多年的育种和选择,逐步选育出了云花生13号这一具有较高产量和抗逆能力的新品种。
1. 土壤选择和整地云花生13号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砂质土壤或砂质壤土为佳,要求土壤疏松、排水性好,PH值在6.0-7.0之间为宜。
在整地时,首先应该进行深翻耕作,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减少水稻地下杂草。
2.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在选择云花生13号种子时,应该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
在种子处理上可以先用50摄氏度的温水将种子浸泡12小时,然后用相同温度的清水种子浸泡24小时,再晒干,以增加种子的吸水率和发芽率。
3. 播种和密度控制一般情况下,云花生13号的种子播种量为每亩20-25公斤,播种后要进行轻微覆土和轻微压实,保持土壤湿润。
密度控制在每亩5500-6500株适宜。
4. 施肥和管理在种植过程中,适当施肥非常重要。
云花生13号的主要施肥期在开花前后,一般在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100-150公斤。
要加强植株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松土和浇水。
花生新品种濮兴花1号及栽培技术1 濮兴花1号:新型花生品种濮兴花1号是一种全新的花生新品种,它是2016年中央农业机构农作物分类处投入基因组研究基金资金资助研发出来的,最高千分一效益达到1700多公斤,约占所用农药、肥料等投入的2.5倍。
此外,濮兴花1号还具备出色的耐寒性、耐水性、耐旱性以及抗病虫耐受度等优势,能够有效帮助农民应对着有变态的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农作物产量。
2 栽培技术简介濮兴花1号一般采用孢子繁殖的方法,孢子材料应为抗旱、抗病性强、叶片茎果明显发育等优良新品种。
实施栽培时,采用凹地耕翻施肥,每亩土壤肥力指标达到3.5公斤以上后,再种植。
植株的高度大约在25-50厘米,把地一分为三南一北二条种植,种植株距20厘米为宜,切实抓好施肥、播种、防病虫、除草等管理工作,做好肥力维护,保证农作物有良好的生长状况。
3 产量与收获濮兴花1号采用平等配套施肥,正确施用杀虫剂及病菌抗性剂,产量可达每亩600公斤以上,有效运用肥料及杀虫剂,还可提高产量。
收获期一般在12月中旬,选取花生房沿山谷谷林日照量较多的花生田作为收割对象,抓紧时间抢收,以免花生晚期抽穗量大,把部分收获错失。
4 特殊处理濮兴花1号收获后,及时进行清洗,去除大量杂质及泥污,减少贮存损耗。
然后采用酒精浸泡技术进行调理,可有效提高花生的灰分以及油的萃取率。
在除杂前,需要特别关注果皮有没有退褐,有需要及早处理,否则影响成品质量,严重的可能最终影响品种销售。
5 结语濮兴花1号是一种全新的花生新品种,具有出色的产量,高度耐寒性、耐水性、耐旱性以及抗病虫耐受度等优势,非常适合在我国气候条件下种植。
但要特别注意花生新品种的繁殖与栽培技术,希望农民们能够通过正确的栽培方式来种植濮兴花1号,提高他们的农作物的产量,改善他们的生活。
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该品种适应性广,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品种的栽培技术。
一、品种特点1. 高产:远杂9102具有较高的产量,平均每亩产量可达900-1000斤。
2. 生长周期短:该品种生长周期短,生育期为130天左右,适合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收。
3. 抗病虫害能力强:远杂9102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对常见的花生病害如炭疽病、晚疫病、花生红壳虫等有良好的抵抗力。
4. 良好的品质:该品种花生颗粒饱满、大而均匀。
油脂含量高,营养丰富,品质优良。
二、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花生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中。
酸碱度适宜在pH值5.5-7之间。
2. 地块准备:选取土地后,需进行彻底的翻松和杂草清除。
可在冬季进行翻浅耕,然后春季二次翻耕深耙,平整地表。
3. 种植方式:可以采用条播或穴插的方式进行种植。
(1) 条播:将种子平均分布在地表,然后进行覆土,每亩种子用量应根据地块大小和花生种子的大小而定,一般为40-50千克。
(2) 穴插:在地表用铁锹开沟,沟宽约30-40厘米,深度约6-8厘米,将花生种子平均分布在沟底,然后覆土,每亩种子用量为20-30千克。
4. 施肥技巧:(1) 基肥:在整地后,在每亩地表面撒施农家肥或有机肥5000-6000千克,然后进行耕翻均匀。
(2) 追肥:在花生生育期间,分3次进行追肥。
第一次追肥于花生抽出第1节叶子时进行,使用稀薄的尿素溶液进行喷洒。
第二次追肥在花期结束后进行,选择磷钾肥进行施用。
第三次追肥在开花前10天进行,使用稀薄的尿素溶液进行喷洒。
5.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花生田,并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
如发现花生病害,可使用草铵膏稀释后进行喷洒,每亩用量为30-40千克。
如发现花生虫害,可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6. 浇水管理:花生喜水,需保证充足的灌溉,特别是在生育期干旱天气时需注意及时灌溉。
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是一种高产高效的花生品种,适合在不同地区进行栽培。
本文将介绍关于远杂9102品种的特点和栽培技术,希望能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品种特点远杂9102是由国审育种中心选育的一种新品种,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 高产高效:远杂9102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丰收率,其产量可达到每亩600-800公斤以上。
该品种耐旱、耐逆性强,适应性广,可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2. 抗病性强:远杂9102对某些病害有一定的抗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降低防治成本。
3. 优质适口:远杂9102的花生粒饱满,香味浓郁,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4. 环保健康:远杂9102栽培过程中无需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栽培技术1. 地块选择: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避免在酸碱度和盐碱度较高的土地进行种植。
2. 播种时间:远杂9102适合春季和夏季进行播种,最佳的播种时间是在气温稳定在20摄氏度以上的时候。
3. 施肥管理: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远杂9102的施肥量因地而异,一般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磷、钾肥,注重远杂9102对硼的需求,硼肥施用要均匀适量。
4. 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喜温暖,怕积水,兼顾排水;没有雨水时,应及时进行灌溉,尤其是在花生开花结果期间,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5. 病虫害防治:远杂9102在栽培期间要定期巡查,对发现的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6. 收获与储存:根据远杂9102的生长情况,合理选择收获期,提前将地块整理、松土,清除杂草,方便采摘和储存。
通过以上的栽培技术,可以使远杂9102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提高,提高花生的产值,为种植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种业导刊豫花932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产、高油、大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06年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鉴定,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推广品种。
1 品种特征特性豫花9326属直立疏枝型,连续开花,一般主茎高39.6 cm,侧枝长42.9 cm,总分枝8~9条,结果枝7~8条;叶片浓绿色、椭圆形、较大;荚果普通形,果嘴锐,网纹粗深,百果重213.1 g;籽仁椭圆型、粉红色,百仁重88 g,出仁率70%左右;春播生育期130 d左右。
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豫花9326蛋白质含量22.65%,含油量56.67%,油酸含量36.6%,亚油酸含量38.3%。
2007年11月份,孟州市农业局、温县农业局、商丘市农科所从本地示范的豫花9326田间取样,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分析,各试点的豫花9326含油量均在57%以上。
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豫花9326抗叶斑病和网斑病,高抗病毒病。
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全国北方区花生区试,当年12点平均产荚果301.71 kg/667m2,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5.1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9个品种的第2位;2003年15点平均产荚果272.1 kg/667m2,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59%,增产达显著水平,居参试9个品种的第2位;两年27点平均产荚果285.3 kg/667m2,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6.45%,居试验第2位。
2004年参加全国北方区花生生产试验中,9点平均产荚果308.0 kg/667m2,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2.7%,居参试品种的第1位。
2006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6点平均产荚果280.81 kg/667m2,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8.59%。
2007年在孟州、商丘等地进行了较大面积的高产示范,经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对孟州市8亩高产田进行实地测产,平均单株结果数29个,理论产量为664.71 kg/667m2,8折后产531.77 kg/667m2;孟州市种子站对3640亩豫花9326示范田测产平均产荚果352.1 kg/667m2,其中21.7亩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达到421.8 kg/667m2;商丘市农科所对民权县示范10余亩田进行测产,平均产436.57 kg/667m2。
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 引言1.1 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对花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远杂9102是一种优质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效的特点,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远杂9102花生的品种特点、高产特点,以及高效栽培技术和栽培管理要点,同时也会探讨远杂9102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远杂9102花生的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可以更好地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推动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更加了解和重视远杂9102花生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1. 远杂9102花生品种介绍远杂9102花生是经过国家审定的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效的特点。
该品种生长旺盛,抗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生长在温暖气候下的土壤中。
远杂9102花生的主要特点包括:果实个大,果实皮薄,米白色,口感细腻;植株生长高度适中,枝叶茂密,根系发达,抗病抗虫能力强;果实呈椭圆形,果面光滑,果壳坚硬,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远杂9102花生在栽培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施肥、浇水并进行病虫害防治。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地,同时注意避免连作问题。
远杂9102花生的播种期一般在春季,播种前可进行适量调整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播种后应及时进行返青抽穗、中耕除草等措施,促进植株生长。
及时施肥,保证植株充足的养分供应,有助于增加产量。
远杂9102花生是一种值得推广和种植的新品种,其高产高效的特点使其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远杂9102花生能够获得更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2.2 2. 远杂9102花生高产特点远杂9102花生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
该品种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的产量,且每公顷产量高达2000公斤以上,比传统品种有显著提高。
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日益增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粮食来维持生活。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土壤质量下降等多种原因,粮食生产面临巨大压力。
在这个背景下,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近日,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该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抗逆性强,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都能够得到良好的种植效果。
远杂9102花生是由国家审定的极早熟、大粒、高脂肪、富含维生素E的新品种。
其主要特点如下:一、生长快速,早熟高产远杂9102花生生长快速,生长期只有100~105天。
因此,在生长期内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给,尤其需要注意及时施肥。
此外,花生的花期一般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时需要提高田间水分,加强宣叶处理,有利于提高产量。
二、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远杂9102花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可以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可以在平原和山区等多种地形和环境下进行种植。
此外,对于常见的病虫害也具有较强的抗性,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危害。
三、品质优良,高脂肪远杂9102花生粒大、皮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其中,脂肪含量较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类食品。
其主要营养成分如下表所示:营养成分含量(每100克)热量 447千卡蛋白质 20.1克脂肪 36.5克碳水化合物 16.1克粗纤维 3.2克维生素E 21.8毫克远杂9102花生的高脂肪含量,使其在烹调、烘焙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还可以制作花生酱、花生油等多种食品。
四、栽培技术1.土壤要求:远杂9102花生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种植,要求土壤松软、能保墒,pH值在5.5~7.5之间。
2.施肥要求:花生在生长期内需要多次施肥,特别是在开花前后和结荚期间需要适量加强肥料的追施。
其中,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比例为3:2:1。
花生新品种桂花17
一、品种介绍:桂花17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780281为母本,粤油9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5年10代选育而成的出仁率和含油量高的花生新品种。
该品种属珍珠豆类型,株型直立紧凑,叶色浓绿,生长势强。
株高57.7厘米,分枝6条,结荚集中、整齐、饱满,以双仁荚为主,种皮粉红色。
百果重140克,百仁重56.5克,0.5公斤果数389个。
出仁率73%,含油量54%,蛋白质含量27.4%。
全生育期115天。
抗旱性、抗病性中等。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规模一般采用大小行起畦种植,即每畦(包沟)78厘米(2.4尺)。
双行种植,株距16.5厘米双粒播种,每亩种植2万苗。
种植时每亩施农家肥1500千克,在4-5叶期每亩施尿素15千克。
中耕除草时适施磷、钾肥。
开花后15天进行培土,中后期注意防治病虫害;成熟后要及时收获。
桂花17自1997年以来开始在全区各地开始试种、示范和推广,目前统计面积约1.99万hm2。
桂花17于199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合格审定,审定号:桂审证字第117号。
二、经济效益:桂花17自1997年以来开始在全区各地开始试种、示范和推广,目前统计面积约1.99万hm2,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适用区域:四川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四、推广方式:诚招各地蔬菜种子经销商。
“白沙1016”花生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带壳播种技术白沙1016花生是一种新型的花生品种,与传统花生品种相比,在植株生长、品质、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下面将对其特征特性及带壳播种技术进行介绍。
一、特征特性1. 植株生长白沙1016花生植株生长强劲,株高40~50厘米,枝桠粗壮,根系发达,叶片翠绿。
2. 品质该品种的品质非常优良,果壳厚实,坚硬,容易保存;果仁饱满、油多、味美;且具有口感好、化渣量低等优点。
3. 产量该品种种植密度为7万株/亩时,单产可达250~300公斤/亩,比传统品种单产高20%以上。
4. 抗病性白沙1016花生对花生矮缩病和花生野叶枯病都有较好的抗性。
在种植过程中,只需要注意杂草的清除和施肥的合理化,就能有效防治此两种病害。
二、带壳播种技术白沙1016花生适合在沙地或黄土地等瘠薄土层上栽种,播种期在5月底至6月初为最佳。
其中,带壳播种是该品种的一项特点,可以有效地保护种子不受损。
带壳播种的步骤如下:1. 将深度与种子大小相当的穴洞挖好,根据品种特性和生态要求,每穴留2~3株种子。
2. 在每个穴洞里放入一片自制的花生草帽,草帽大小摆根据穴洞的大小自行调整。
3. 在每个草帽上加放适量的种子,再覆盖上一层干砂土,以防止土壤中的大颗粒落入洞穴。
4. 在所有的草帽上再铺上一层土,使土壤均匀,将种子掩埋在土里,约离土面1~2厘米即可。
5. 在播种后,及时进行灌溉和施肥,以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
带壳播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增加花生的成活率和抗能力,并能减少种子的流失,保持土地的肥力和水分。
同时,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不受外界干扰,长势自然,不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总之,白沙1016花生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花生品种,具有生长强劲、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
采用带壳播种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并有效地保护种子免受外界威胁。
致富与农资52金花10号金花10号是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普通型中早熟直立抗倒伏高产优质大花生新品种。
特征特性: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粗脂肪含量53.16%,粗蛋白含量23.76%,油酸含量53.5%,亚油酸含量26.65油亚比2.01。
高于我国花生平均水平0.8,是一个含油酸较高的优质花生品种。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山东省花生区试,每667平方米荚果453.9千克,比对照花育25号增产5.1%,籽仁每667平方米323.7千克,比对照增产1.5%。
参加国家区域试验,2015~2016年两年平均667平方米产荚果354千克、籽仁247.02千克,分别比对照种花育33号增产4.59%和3.06%。
栽培技术要点:在黄淮海地区,适宜春播,生育期128天;也可以夏直播,生育期110天。
4月下旬至6月上旬均可播种,起垄地膜覆盖栽培。
播种前剔除霉变、发芽的种子,选用花生种衣剂拌种。
每667平方米9000~10000穴,每穴播种两粒。
播种前要深耕增肥、培肥地力,以基肥为主,辅以钙、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因其茎秆矮壮,叶片较大,需增加施肥量,特别应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
连续干旱时,及时灌溉,补充土壤水分。
高抗倒伏,一般不需要进行化控。
这一特性可以减少化控药剂对花生产品的污染。
果柄坚硬,结果集中,适于机械化收获。
但要注意防治花生蛴螬、叶斑病等病虫害。
金花11号金花11号是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从花育25号选出的变异株,通过系统株系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晚熟大粒型直立大花生,生育期春播135天,比花育25晚熟3~5天,抗病性好于花育25。
主茎高48厘米,单株分枝9介绍三个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条,平均单株结果13.7个,单株生产力38克,百果重288克,百仁重111克,出米率72.4%。
籽粒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白色。
该品种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病性强。
产量表现:2013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荚果417.2千克,比对照山花9号增产15.39%;2014年品种对比试验,667平方米产荚果453.2千克,比对照山花13号增产17.05%。
花生新品种介绍一、豫花9326豫花9326品种有直立疏枝,生育期130天左右。
叶片浓绿色、椭圆形、较大;连续开花,株高39.6cm等特点。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特征特性直立疏枝,生育期130天左右。
叶片浓绿色、椭圆形、较大;连续开花,株高39.6cm,侧枝长42.9cm,总分枝8-9条,结果枝7-8条,单株结果数10-20个;荚果为普通型,果嘴锐,网纹粗深,籽仁椭圆型、粉红色,百果重213.1g,百仁重88g,出仁率70%左右。
3抗病鉴定2003-2004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网斑病发病级别为0-2级,抗网斑病(按0-4级标准);叶斑病发病级别为2-3级,抗叶斑病(按1-9级标准);锈病发病级别为1-2级(按1-9级标准),高抗锈病;病毒病发病级别为2级以下,抗病毒病。
4品质分析200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仁蛋白质22.65%,粗脂肪56.67%,油酸36.6%,亚油酸38.3%。
5产量表现2002年全国北方区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01.71kg、籽仁211.5kg,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5.16%和0.92%,荚果、籽仁分别居9个参试品种第2、4位;2003年继试,平均亩产荚果272.1kg、籽仁189.1kg,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59%和7.43%,荚果、籽仁分别居9个参试品种第2、3位;2004年全国北方区花生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08.0kg,籽仁212.8kg,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2.7%和11.2%,荚果、籽仁分别居3个参试品种的第1、2位。
2006年河南省麦套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0.81kg、籽仁192.73kg,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8.59%和5.65%,荚果、籽仁分别居7个参试品种第2、4位。
6适宜地区全省各地种植。
7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麦垄套种5月20日左右;春播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
超高产花生新品种有几种回答超高产花生新品种有豫花9719、远杂9847、花育33、中花16、粤油7号、超级大花生。
1、豫花9719:豫花9719是由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团队选育出来的花生品种,属于大果型花生品种,在今年多地测产表现不错。
2、远杂9847:远杂9847属于普通型花生品种,整个生育期为110天左右,今年在多地测产产量普遍在600-900斤,少数地区产量突破1000斤。
一、豫花97191、豫花9719是由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团队选育出来的花生品种,是一种大果型花生品种,在今年多地测产表现非常好,尤其是麦茬花生种植区普遍亩产量在800斤左右。
2、该品种适合进行作麦套或春播种植,在河南、安徽、山东以及苏北地区都有大面积推广种植。
二、远杂98471、远杂9847属于普通型花生品种,它的整个生育期为110天左右,今年在多地测产产量约为600-900斤,少数地区产量已经突破1000斤。
2、该品种比较适合在河南、山东、河北、包括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辽宁省南部花生种植区种植,可选择麦垄套种、夏播种植。
三、花育331、花育33号属于大果型花生品种,荚果为普通形,网纹比较深,果腰很浅,籽仁长呈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桔黄色。
2、春播生育期为125-130天左右,今年在河南多地测产中产量约为650-850斤,该品种适合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华北地区,以及辽宁、北京、新疆种植。
四、中花16中花16属于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根据调查今年在湖北种植区亩产普遍在600-900斤左右,该品种适合在湖北、四川、重庆、安徽、湖南、河南南部、江苏等地区种植。
五、粤油7号1、粤油7号属于直立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有非常强的抗倒性、耐旱耐涝性,它的出仁率比较高,在70%左右。
2、该花生品种全生育期在125-128天左右,适合在华南花生两熟制地区的水田、旱坡地进行种植,在广东、福建、江西和广西种植面积也比较广,该品种平均亩产在400公斤左右。
冀花19号花生种简介冀花19号花生种是一种由冀林生产区选育出的高产、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花生品种。
该品种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因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一直被广泛种植和推广应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冀花19号花生种的详细介绍。
一、品种特点冀花19号花生种是一种花生品质极优、产量较高的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 抗病、耐旱:该品种对于霜霉病、萎黄病等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耐旱性强,灌溉量低。
2. 结果早:冀花19号花生一般于播种后60-70天开始结果,而且单株产量高、品质好。
3. 味道鲜美:该品种的果仁饱满,口感细腻,且具有浓郁的花生香味和甜味。
4. 适应性广:冀花19号花生根据育种者介绍,其适应性广,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均能生长良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栽培技术冀花19号花生种虽然是一种很强的品种,但是其种植仍然需要合理的栽培技术。
下面介绍冀花19号花生种的种植技术:1. 选择优质种子:冀花19号花生种的选种要严格,必须选用无病虫害的、发芽率高的优质种子,并确保清洁、干燥。
2. 土质要求:该品种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土壤应耕翻深,保持适当含水量,为花生的根系提供充足养分和氧气。
3. 间距和密度:冀花19号花生种的栽种间距为50-60厘米,每亩密度以35000-40000株为宜。
4. 灌溉管理:种植前应进行合理灌溉,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含水量合理进行管水,避免花生生长过程中的干旱问题。
5. 施肥管理:在播种前施入堆肥或有机肥料,搭配化肥进行,注意不过量施肥、不散肥。
6. 病虫害防治:花生种植中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如生长初期要防治白蚁、蚜虫等虫害,生长中期要注意防治霜霉病、炭疽病、萎黄病等病害。
三、市场前景由于冀花19号花生种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种植和推广应用。
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良好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其制品有:炒花生、花生油、花生酱等等。
花生新品种——青花6号与青花7号丰产栽培技术要点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为了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不断研发新的品种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两个新品种——青花6号和青花7号的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青花6号和青花7号是由农业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它们在花生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被广大农民和种植户所认可和喜爱。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青花6号的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青花6号适合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摄氏度。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在播种前,应将种子进行处理,可以用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晾干备用。
播种时,可以选择直播或者育苗后移栽的方式。
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8-10万株。
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除草、松土和施肥。
青花6号对光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在开花期和结果期,还需要注意浇水和防治病虫害。
收获时间一般在播种后100-120天左右。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青花7号的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青花7号适合在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摄氏度。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
与青花6号相似,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用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晾干备用。
播种方式可以选择直播或者育苗后移栽。
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8-10万株。
青花7号对光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在生长过程中,同样要注意除草、松土和施肥。
在开花期和结果期,也需要注意浇水和防治病虫害。
收获时间一般在播种后110-130天左右。
无论是青花6号还是青花7号,在栽培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合理施肥。
在生长初期需要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其次是及时除草和松土,保持土壤湿润和通气;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最后是合理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