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环控系统介绍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14 MB
- 文档页数:31
地铁车站集成环控系统1 概述地铁的特点是人员密集、流动性大,一旦出现事故外部施救处理非常困难,必须依靠自身系统的可靠运作才能确保安全。
因此对地铁车站通风空调及防排烟系统(简称环控系统)的要求要高于一般的民用系统。
环控系统须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日常运营给乘客和设备提供舒适及适宜的环境;二是事故及灾害情况下进行通风、排烟、排毒、排热,起到生命保障及辅助灭火的作用;环控系统应确保上述两个方面的整体安全,不宜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但环控系统不是灭火系统。
地铁车站环控系统看似容易,但实际实施起来确并不容易,到目前为止一些实际投运的环控系统,不是达不到功能要求,就是“超出要求”,设计极为复杂,设备多投资大,操作复杂繁琐。
有的地铁运营已经一两年,其控制系统还投不上去或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本文针对环控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提出地铁集成环控系统新概念,给出集成环控系统的原理。
2 环控系统的功能定义首先要将环控系统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义,并将功能划分清楚。
环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1) 新风:新风为车站抽取的外界自然空气。
2) 送风:送风分为送全新风、混风(新风+回风)、全回风三种情况;送风经过制冷、除湿、过滤及消音,然后送到站厅、站台及各设备房。
也可不经过制冷和除湿直接送风。
3) 回排风:回排风可分为全回风、全排风及有回有排三种情况;排风又分为固定排风和间歇排风;回排风为来自站厅、站台及设备房的回风;当回排风温度低于外界大气温度时可起到节能作用。
紧急情况下可将车站的烟气、毒气等排掉。
4) 固定排风:固定排风是将车站的设备房、卫生间、卫生器具间、储物间、生活污水间、列车冷却及隧道的废气(废气、热气、湿气、烟气、毒气)全部排掉不回风。
5) 间歇排风:列车停站时间短,而间隔时间长,尤其是开通的前几年,客流上不去,行车间隔时间更长。
为了降低能耗,列车冷却排风宜采用间歇排风方式。
列车停站时开始排风,将列车产生的废气和热量排走,没有必要再循环冷却使用,列车出站时停止排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地铁车站环控通风与空调系统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尤其是地铁交通,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地铁面临着许多运输挑战,地铁的设计和相关服务至关重要。
地铁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地铁的通风和空调系统。
它的作用是全面控制隧道和地下车站的温度、湿度、风速和空气质量,为乘客提供舒适的环境,改善地铁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工作条件。
地铁的通风和空调是最重要的建筑和设备之一。
关键词: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简介:地铁站的通风和空调系统是地铁环境监测系统和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铁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铁的通风和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地铁内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空气量,为地铁、车站工作人员和乘客设备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和通行条件。
一、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概述1.地铁的通风空调系统正在运行。
地铁空调是地铁内部的重要设备之一,在环境调节方面,地铁内部的重要作用包括恢复空气温度、平均空气温度、通量速度、压力和平衡。
当火车延误一段时间后,地铁的空调系统为它提供了充足的通风,为过境列车提供了适当的运行,为国内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发生火灾时,及时通知环境,以确保地铁环境的圆形平衡,以补充新鲜空气。
2.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
首先,作为日常空气流通主要公共区域的公共场所的空调和排烟系统,也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烟气排放,特别是在发生火灾时。
二是设备管理室的空调排烟系统,地铁总局控制室及设备的空调及室内排烟系统。
第三,隧道通风和排风系统,主要用于在运行的隧道和管道中安装空调和排烟系统。
第四套空调冷水循环系统,主要是地铁空调配套系统。
3.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基础。
地铁站的通风和空调系统由大型和小型供水系统和供水系统组成,这些系统负责车站通风和公用设施的管理和设备,以及车站的排气管和加湿器管理。
供水系统为车站提供热源空调,所以综合空调系统完成了热交换过程,为地铁站提供了热交换。
二、地铁车站环控通风与空调系统分析1.车站。
地铁环控系统排送风操作流程一、系统概述地铁环控系统是地铁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它主要用于控制地铁车厢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保障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和安全。
其中,排送风操作是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铁环控系统排送风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二、操作前准备1、检查设备状态:操作人员首先需要检查排送风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且没有故障。
2、检查环境情况:操作人员需要检查车厢内的人数和乘客的舒适度情况,确保排送风操作的实施不会对乘客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三、排送风操作流程1、开启排送风设备:当检查完毕设备状态和环境情况后,操作人员可以开始开启排送风设备。
通常情况下,排送风设备会根据车厢内的人数和温度自动调节风速和温度,如果需要手动调节,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监控排送风质量:在排送风设备开启后,操作人员需要监控车厢内的空气质量,确保排送风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一旦发现空气质量不达标,操作人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3、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在排送风设备工作期间,操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且没有发生故障。
如果发现设备运行异常,需要立即停止设备并报告维修部门进行处理。
4、结束排送风操作:当车厢内的空气质量达标并且乘客处于舒适状态时,可以结束排送风操作。
此时,操作人员需要逐步降低排送风设备的风速和温度,直至关闭设备。
四、排送风操作注意事项1、保障乘客舒适度:在进行排送风操作时,操作人员需要时刻关注乘客的舒适度,确保排送风不会对乘客造成不适。
2、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一旦发现排送风设备出现故障或者空气质量不达标,操作人员需要立即停止设备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确保乘客的安全。
3、定期维护设备:为了保证排送风设备的稳定运行,操作人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
4、合理调节风速和温度:在进行排送风操作时,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节风速和温度,确保排送风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关于地铁环控系统的简单概述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加,解决城市交通压力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1]。
在国家对内需投资计划不断投入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占了很大比重,而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使用最多、发展最快的交通工具,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其运营环境的安全和舒适也成为重中之重。
此文对地下车站环控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和概述,为相关研究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控系统地铁地下车站1 引言一个地铁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需要驱动列车运行的电力牵引系统,还需要多个系统的保证,例如通风空调系统、照明系统、通信控制系统、自动扶梯、自动售检票系统等。
地铁环控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为乘客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为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工作提供辅助。
因此,对地铁车站环控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对提升地铁服务质量和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地下车站环控系统类型2.1 开式系统开式系统指在地铁沿线车站与车站之间设置多座通风竖井,借助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所产生的“活塞效应”或采用机械通风的方法,使地铁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相互连通,达到预期冷却目的。
2.2 闭式系统闭式系统指地下车站内空气与室外空气基本不相连通的方式,即车站内所有与室外连通的通风井及风门均关闭,夏季车站内采用空调,仅通过风机从室外向车站提供所需空调最小新风量或空调全新风。
区间隧道则借助于列车行驶时的活塞效应将车站空调风携带入区间,冷却区间隧道内温度,并在车站两端部设置迂回风通道,以满足闭式运行活塞风泄压要求。
2.3 屏蔽门系统屏蔽门系统将站台公共区与隧道轨行区完全分隔。
关闭屏蔽门后,可防止隧道内产生的热流、气压波动和灰尘等进入车站,有效减少了空调负荷,在车站内形成了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环境,同时屏蔽了噪声及活塞风对站台候车乘客的影响,候车环境的舒适度随之提高[2]。
3 地下车站环控系统组成3.1 隧道通风兼排烟系统3.1.1 区间隧道通风兼排烟系统区间隧道通风系统一般在车站两端设置,各车站对应于每一隧道在列车出站端设置一活塞风道及相应的隧道风机、风阀和消音器。
地铁车站环控系统维护管理分析地铁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需要驱动列车的电力牵引系统,还需要自动扶梯、通风空调系统、照明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通信控制系统等配套设施。
地铁环控系统,也就是通风空调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对车站和隧道内的二氧化碳、温度、含尘量、湿度、噪声、气流速度等进行调控,以为乘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并为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工作提供辅助。
因此,对地铁车站环控系统的维护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对提升地铁服务质量和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地铁车站环控系统概述地铁车站环控系统,也就是地铁环境控制系统,通常包括空调冷源与水系统、设备与管理用房通风及空调系统、隧道通风系统、车站公共区空调与通风系统、风井、风道和风亭等。
依据环境控制对象的不同,可划分成地下区间隧道、地面车站、牵引变电站、主变电站、地下车站等。
依据地铁工程的特性,可将车站建筑型式划分成地面车站、地面高架车站和地下车站三类。
而地下车站环控系统又能分为非屏蔽门系统和屏蔽门系统,依据地面通风风道与地铁系统的连接框架,非屏蔽门系统又可分为开始系统和闭式系统。
环控角度下地铁的特性有:①内热源会随着客流量的变化而变化,这其中不仅包含以日、周、年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化,还包含非规则性的变化。
②雨雪、阳光等环境条件难以对其造成较大的影响。
③地铁内部的发热量和空间都相对较大,对环控系统的空调机、制冷机和风机的装机容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由于环控系统需要依据长期估计的高峰客流进行规划,所以其设备成本和运行能耗都比较大。
在地铁运行早期,环控系统的能耗会占到车站总能耗的1/2以上,这降低了地铁的运行经济性,所以应重点加强节能处理。
④土层覆盖较厚,维护结构需要较高的蓄热量,环控系统的热惰性较为突出。
因地铁四周的土壤可形成一个较大的热容体,因此,其能发挥夏储冬放、调控车站温度的功能。
⑤因地铁内部空间封闭性较高,隧道较为狭窄,且客流量较大,所以应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事故发生时的人员疏散问题。
地 铁 环 控 系 统一、环控系统的组成(1) 车站空调通风系统大系统:车站公共区(站厅、站台)空调通风系统。
小系统:车站设备用房、管理用房空调通风系统。
水系统: 为大系统、小系统提供冷源的系统。
(2) 隧道通风系统TVF 系统:区间隧道活塞风与机械通风系统注:TVF :TUNELTUNNEL VENTILATION FAN (隧道风机)环控系统隧道通风系统车站空调通风系统水 系统大 系统小 系统TVF 系统U/O系统图1-1-1UPE/OTE系统:车站范围内、屏蔽门外站台下排热和车行道顶部排热系统。
注:UPE:UNDER platform EXHAUST AIR DUCT (站台下排热管道)OTE:OVER TUNEL EXHAUST AIR DUCT (轨道顶端排热管道)二、环控系统的作用1.为车站内乘客及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空气环境2.为地铁区间隧道通风换气3.火灾时排除烟气,有利于人员疏散。
备注:•舒适性标准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空气品质(O2、CO2含量等)。
•站厅温度:30ºC,站台:28ºC,相对湿度:55~65%。
(现根据实际情况站厅平均温度一般控制在29ºC以下,站台平均温度一般控制在27ºC以下。
)•空调季节新风量标准:≥12.6m3/h·人•过渡季节新风量标准:≥30m3/h·人三、环控系统控制方式一般地铁的环控系统设备控制都分为三级就地控制、车站级控制、中央级控制。
就地控制为优先级,车站级控制为次级,中央级控制为最后级。
其含意是:设备处于就地级控制时,后两级控制不能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开、关、复位);设备处于车站级控制时,中央级控制不能控制设备的运行。
1. 就地控制就地控制就是现场控制,主要通过手动操作设在环控设备现场的电控箱上的“就地/远程按钮”来实现,即把按钮打到就地档。
就地控制方式为环控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提供方便。
地铁bas系统在环控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地铁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之一。
在地铁的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和安全,环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而Bas系统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不仅能够实现地铁列车的自动化控制,还能够提高列车的能效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地铁Bas系统在环控中的应用。
一、Bas系统的基本概念Bas系统全称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即建筑自动化系统,是一种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设施进行集中监测和控制的系统。
Ba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监视设备组成,能够实现对建筑内部环境、设备、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在地铁系统中,Bas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列车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以及站台和车站内部环境的控制。
二、Bas系统在地铁列车中的应用1.列车自动控制在地铁列车的运行过程中,Bas系统能够实现列车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控制系统对列车进行监测和调节,实现列车的自动启停、速度控制、制动系统的控制等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Bas系统还能够实现列车的能效管理,通过对列车的能耗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保效果。
2.车站环境控制除了站台的运行控制之外,Bas系统还能够实现车站内部环境的控制。
通过对车站内部空气质量、温湿度等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实现车站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Bas系统还能够实现车站内部设备、设施的自动控制,如车站照明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等,提高车站内部设备的能效和安全性。
1.提高环控效率Bas系统能够实现地铁列车、站台和车站内部环境的自动化控制,通过对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了环控的效率和质量。
乘客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更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2.提高运行安全性Bas系统能够实现对地铁列车、站台和车站内部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控制,通过对设备、设施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了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是为给乘客创造安全、舒适、可靠的乘车环境设施,对地铁车站、区间的空调、通风、给排水、照明、车站动力、自动扶梯等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化管理,使设备按预设状态自动运行,节省能源,方便管理,使设备发挥最佳效益。
地铁设备监控系统设控制中心和车站两级管理,控制中心为主控级,车站为分控级。
控制结构为控制中心、车站、就地三级控制。
车站管理级的监控设备设置于车站控制室,控制中心管理级的监控设备设置于控制中心的中央控制室。
1设备监控系统构成中心级系统工作站一般设置在控制中心,后备工作站和维修工作站一般设置在车辆段。
全线车站通过骨干网络将车站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工作站和服务器作为中心级监控管理系统设备,负责采集全线各车站的设备状态信息和当前的环境参数,列车堵塞在区间时,向相邻车站发布堵塞模式指令,火灾时可向火灾相邻车站发布火灾模式指令;平时可对全线车站各种模式进行可编程操作和模式下载操作。
维修中心工作站作为控制中心服务器的远程维修终端,承担全线设备的维护管理。
后备中心工作站作为控制中心工作站的远程备用终端,当控制中心工作站“失效”时,可维持对全线各车站最基本的操作功能。
2中央级控制中心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功能应答方式:先由中央级下达数据调用指令及车站节点地址和数据类型,与车站节点地址吻合的车站系统予以响应,将本站数据信息选择性上传。
中央级下发控制指令,进行状态显示,程序下载等应用时,采用应答方式获取数据。
实时方式:事件一旦发生,则相关数据立即进行传送。
实时数据具有高的数据传送优先级,是必须保证传送的数据。
定时方式:根据预设的时间表,在预定的时间实现数据传送。
这种方式用于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
2、显示功能1)车站设备综合显示:通过显示地铁线路概貌图,反映出各车站的地理位置并宏观显示车站和隧道的主要设备工作状态(主要指环控设备)。
在概貌图上,用颜色变化及声光区分车站环控设备的运行状态,用颜色交替闪烁方式、声光报警显示车站级环控设备的故障情况,以引起操作人员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