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救援的基础知识

应急救援的基础知识

应急救援的基础知识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火灾急救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以及溺水救治方法等。

一、触电的急救知识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脱离电源的方法

⑴发生触电事故时,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打开或拨出插销;但普通开关(如拉线开关、单极按钮开关等)只能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⑵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

⑶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等)切断电线,以切断电源。

⑷应防止人体脱离电源后,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处坠落、摔伤等。

⑸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⑹高压断电时,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2、紧急救护基本常识

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诊断,并分别处理:

⑴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感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小心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⑵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

⑶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呼吸停止,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

⑷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病人仰卧、松开衣物—→清理病人口腔阻塞

物—→病人鼻孔朝天、头后仰—→贴嘴吹气—→放开嘴鼻好换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吹气一次。

⑸体外心脏挤压法:病人仰卧硬板上—→抢救者中(手掌)对病人胸口凹膛—→掌根用力向下压—→慢慢向下—→突然放开,连续操作每分钟进行60次,即每秒一次。

⑹有时病人心跳、呼吸停止,而急救则只有一人时,必须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此时,可先吹两次气,立即进行挤压15次,然后再吹两次气,再挤压,反复交替进行。

二、创伤的急救知识

创伤分为开放性创伤和闭合性创伤。开放性创伤是指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常见的有:擦伤、切割伤、撕裂伤、刺伤、撕脱、烧伤;闭合性创伤是指人体内部组织的损伤,而没有皮肤黏膜的破损,常见的有:挫伤、挤压伤。

1、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⑴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可用生理盐水和酒精棉球,将伤口和周围皮肤上沾染的泥砂、污物等清理干净,并用干净的纱布吸收水分及渗血,再用酒精等药物进行初步消毒。在没有消毒条件的情况下,可用清洁水冲洗伤口,最好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然后用干净的布或敷料吸干伤口。

⑵止血:对于出血不止的伤口,能否做到及时有效的止血,对伤员的生命安危影响较大。在现场处理时,应根据出血类型和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直接压迫——将手掌通过敷料直接加压在身体表面的开放性伤口的整个区域;抬高肢体——对于手、臂、腿部严重出血的开放性伤口,都应抬高,使受伤肢体高于心脏水平线;压迫供血动脉——手臂和腿部伤口的严重出血,如果应用直接压迫和抬高肢体仍不能止血,就需要采用压迫点止血技术;包扎——使用绷带、毛巾、布块等材料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减轻轻痛。

⑶烧伤的急救应先去除烧伤源,将伤员尽快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在现场,除了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外,对创面一般不做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

2、闭合性创伤的处理

⑴较轻的闭合性创伤,如局部挫伤、皮下出血,可在受伤部位进行冷敷,以防止组织继续肿胀,减少皮下出血。

⑵如发现人员从高处坠落或摔伤等意外时,要仔细检查其头部、

颈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和脊椎,看看是否有肿胀、青紫、局部压疼、骨摩擦声等其他内部损伤,假如出现上述情况,不能对患者随意搬动,需按照正确的搬运方法进行搬运,否则,可能造成患者神经、血管损伤并加重病情。

现场常用的搬运方法有:担架搬运法——用担架搬运时,要使伤员头部向后,以便后面抬担架的人可随时观察其变化;单人徒手搬运法——轻伤者可扶着走,重伤者可让其伏在急救者背上,双手绕颈交叉垂下,急救者用双手自伤员大腿下抱住伤员大腿。

⑶如怀疑有内伤,应尽早使伤员得到医疗处理;运送伤员时要采取卧位,小心搬运,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防止休克。

⑷运送过程中,如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法等急救措施。

三、火灾的急救知识

一般地说,起火要有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木材、汽油等)、助燃物(氧气等)和点火源(明火、烟火、电焊花等)。扑灭初期火灾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

1、火灾急救的基本要点

施工现场应有经过训练的义务消防队;发生火灾时,应由义务消防队急救,其他人员应迅速撤离。

⑴及时报警,组织扑救;全体员工在任何时间、地点,一旦发现起火都要立即报警,并参与和组织群众扑灭火灾。

⑵集中力量,主要利用灭火器材,控制火势,集中灭火力量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进行扑救以控制火势蔓延。

⑶消灭飞火,组织人力监视火场周围的建筑物,露天物质堆放场所的未尽飞火,并及时扑灭。

⑷疏散物质,安排人力和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质转移到安全地带,阻止火势蔓延。

⑸积极抢救被困人员;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要有熟悉情况的人做向导,积极寻找和抢救被困的人员。

2、火灾急救的基本方法

⑴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先控制火势,具备灭火条件时再展开全面进攻,一举消灭。

⑵救人重于救火。灭火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使被困的人员得到救援。

⑶先重点,后一般。重要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重

要物资;火势蔓延猛烈方面和其他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的方面是重点。

⑷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水是最常用的灭或剂,取用方便,资源丰富,但要注意水不能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各种灭火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如下:

酸碱灭火器:倒过来稍加摇动或打开开关,药剂喷出;适合扑救油类火灾。

泡沫灭火器:把灭火器筒身倒过来;适用扑救木材、棉花、纸张等火灾,不能扑救电气、油类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一手拿好喇叭筒对准火源,另一手打开开关既可;适用扑救贵重仪器和设备,不能扑救金属钾、钠、镁、铝等物质的火灾。

卤代烷灭火器(1211):先拔掉按销,然后握紧压把开关,压杆使密封阀开启,药剂即在氨气压力下由喷嘴射出;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等火灾。(注:1211灭火器于2005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干粉灭火器:打开保险销,把喷管口对准火源,拉出拉环,即可喷出;适用于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和电气设备等火灾。

⑸人员撤离火场途中被浓烟围困时,应采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有条件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以便顺利撤出烟雾区;如无法进行逃生,可向外伸出衣物或抛出小物件,发出救人信号引起注意。

⑹进行物资疏散时应将参加疏散的员工编成组,指定负责人首先疏散通道,其次疏散物资,疏散的物资应堆放在上风向的安全地带,不得堵塞通道,并要派人看护。

四、中毒和中暑的急救知识

中毒主要有食物中毒、燃气中毒及毒气中毒;中暑是指人员因处于高温高热的环境而引起的疾病。

1、食物中毒的救护

⑴发现饭后多有人呕吐、腹泻等不正常症状时,尽量让病人大量饮水,刺激喉部使其呕吐。

⑵立即将病人送往就近医院或打急救电话120。

⑶及时报告工地负责人和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并保留剩余食品以备检验。

2、燃气中毒的救护

⑴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要迅速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

⑵将中毒者转移到室外实行现场急救。

⑶立即拔打急救电话120或将中毒者送往就近医院。

⑷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

3、毒气中毒的救护

⑴在井(地)下施工中有人发生毒气中毒时,井(地)上人员绝对不要盲目下去救助;必须先向出事点送风,救助人员装备齐全安全保护用具,才能下去救人。

⑵立即报告工地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应及时拔打110或120电话求救。

4、中暑的救护

⑴迅速转移。将中暑者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脱掉鞋子,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

⑵降温。用凉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到皮肤发红,血管扩胀以促进散热。

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能饮水的患者应鼓励其喝足凉盐开水或其他饮料,不能饮水者,应予静脉补液。

⑷及时处理呼吸、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时,可注射尼可刹明或山梗茶硷,循环衰竭时,可注射鲁明那钠等镇静药。

⑸医疗条件不完善时,应对患者严密观察,精心护理,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五、传染病急救措施

由于工作人员较多,如果控制不当,容易造成集体感染传染病。因此需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处理,防止大面积人员感染传染病。

1、如发现员工有集体发烧、咳嗽等不良症状,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和有关主管部门,对患者进行隔离加以控制,同时启动应急救援方案。

2、立即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诊治,陪同人员必须做好防护隔离措施。

3、对可能出现病因的场所进行隔离、消毒,严格控制疾病的再次传播。

4、加强现场员工的教育和管理,落实各级责任制,严格履行员工进出现场登记手续,做好病情的监测工作。

应急救援的注意事项

烫伤和烧伤事故常见于日常生活中。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的烧伤更为多见,如能及时采取救助手段,可有效减缓伤害程度。

应急要点

1、烫伤后,要迅速除去热源,离开现场,在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

2、对烧伤者,在隔断热源后,应尽量使其呼吸畅通,然后小心除去伤者创面周围的衣物、皮带、手表、项链、戒指、鞋等。对粘在创面的衣物等,应先用冷水降温后,再慢慢地除去。

3、当遇到严重烫伤或烧伤病人时,应用敷料(如清洁的布料等)遮盖伤处,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专家提示

1、接触高温、电或化学品时,要特别注意保护皮肤的安全。

2、即使是轻度烫伤或烧伤,在自行处理后,也应该去医院就诊。

3、如烫伤或烧伤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其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溺水是指被水淹的人由于呼吸道遇水刺激发生痉挛,收缩梗阻,造成窒息和缺氧,需要紧急抢救。

应急要点

1、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轻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

2、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

3、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倒水方法: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

4、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施行胸外脏按压法。

专家提示

1、因呼吸、心跳在短期恢复后还可能再次停止,所以千万不要

放弃人工呼吸,应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2、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可采取报警求助的方式。

3、意识丧失者,应置于侧卧位,并注意为溺水者保暖。

4、进行现场抢救的同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重要的运载工具。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发生乘客被困、坠落等危险事故。

电梯发生故障时应急要点

1、电梯速度不正常时,应两腿微微弯曲,上身向前倾斜,以应对可能受到的冲击。

2、被困轿厢时,应保持镇静,不要惊慌,立即用电梯内警铃、对讲机或电话与有关人员联系,等待外部救援。如果报警无效,可以大声呼叫或间歇性地拍打电梯门。

3、电梯突然停运时,不要轻易扒门爬出,以防电梯突然开动。

4、运行中的电梯进水时,应将电梯开到顶层,并告知维修人员。

5、如果电梯运行途中发生火灾,应将电梯在就近楼梯停靠,并迅速利用楼梯逃生。

专家提示

1、无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电梯不要搭乘。

2、电梯困人是安全保护状态,乘客没有生命危险。报警后,耐心等人救助即可。切莫自行扒门或爬安全窗逃生,以免伤害事故发生。

3、发生地震、火灾、电梯进水等紧急情况时,严禁使用电梯,应改用消防通道或楼梯。

猝死是指人在正常工作、生活或运动时,自然发生、出乎意料地突然死亡。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应急要点

1、立即就地将病人平放在硬板或地上,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施救者用食指及是指指尖触及病人喉部气管正中部位,对男病人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施救病人喉部气管正中方向滑移2至3厘米,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部动脉,检查有无搏动。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不要用力过大,不要同时触摸两侧,不要压迫气管。

3、紧急服用急救药物。心绞痛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服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

专家提示

1、千万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2、运送病人必须使用急救车,不要用出租车或其他车辆。

3、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避免加重病人病情。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火灾急救知识、 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以及溺水救治方法等。 一、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脱离电源的方法 ⑴ 发生触电事故时,岀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打开或拨岀插销;但普通开关(如拉线开关、单极按钮开关等)只能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⑵ 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 ⑶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等)切断电线,以切断电源。 ⑷ 应防止人体脱离电源后,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处坠落、摔伤等。 ⑸ 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⑹ 高压断电时,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2、紧急救护基本常识 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诊断,并分别处理: ⑴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岀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感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小心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⑵ 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 ⑶ 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呼吸停止,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 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 ⑷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病人仰卧、松开衣物一-> 清理病人口腔阻塞物一-病人鼻孔朝天、头后仰一-贴嘴吹气一-放开嘴鼻好换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吹气一次。 ⑸ 体外心脏挤压法:病人仰卧硬板上一-抢救者中(手掌)对病人胸口凹膛一-掌根用力向下 压慢慢向下突然放开,连续操作每分钟进行60次,即每秒一次。 ⑹有时病人心跳、呼吸停止,而急救则只有一人时,必须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此时,可先吹两次气,立即进行挤压15次,然后再吹两次气,再挤压,反复交替进行。 二、创伤救护知识 创伤分为开放性创伤和闭合性创伤。开放性创伤是指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常见的有:擦伤、切割伤、撕裂伤、刺伤、撕脱、烧伤;闭合性创伤是指人体内部组织的损伤,而没有皮肤黏膜的破损,常见的有:挫伤、挤压伤。

应急救援的基础知识

应急救援的基础知识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火灾急救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以及溺水救治方法等。 一、触电的急救知识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脱离电源的方法 ⑴ 发生触电事故时,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打开或拨出插销;但普通开关(如拉线开关、单极按钮开关等)只能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⑵ 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 ⑶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等)切断电线,以切断电源。 ⑷ 应防止人体脱离电源后,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处坠落、摔伤等。 ⑸ 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⑹ 高压断电时,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2、紧急救护基本常识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诊断,并分别处理: ⑴ 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感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小心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⑵ 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 ⑶ 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呼吸停止,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 ⑷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病人仰卧、松开衣物—→清理病人口腔阻塞物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重要涉及应急救援基本常识、火灾急救知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等,根据公司实情,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旳一项重要内容。 一、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1、事故应急救援旳基本任务: (l)、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用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旳其别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导致旳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旳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限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因素,评估危害限度。 2、常用急救措施 (1)口对口人工评吸法:病人仰卧、松开衣物——清理病人口腔阻塞物——病人鼻孔朝天、头后仰——贴嘴吹气——放开嘴鼻好换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吹气一次。 (2)体外心脏挤压法:病人仰卧硬板上——急救者中(手掌)对病人胸口凹膛——掌根用力向下压——慢慢向下——忽然放开,持续操作每分钟进行60次,即每秒一次。 二、火灾急救知识 一般地说,起火要有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木材、汽油等)、助燃物(氧气等)和点火源(明火、烟火、电焊花等)。扑灭初期火灾旳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旳燃烧条件。 1、火灾急救旳基本要点 现场有通过训练旳义务消防队:发生火灾时,应由义务消防队急救,其别人员应迅速撤离。 (1)及时报警,组织扑救:全体员工在任何时间、地点,一旦发现起火都要立即报警,并参与和组织群众扑灭火灾。 (2)集中力量,重要运用灭火器材,控制火势,集中灭火力量在火势蔓延旳重要方向进行扑救以控制火势蔓延。 (3)消灭飞火,组织人力监视火场周边旳建筑物,露天物质堆放场合旳未尽飞火,并及时扑灭。 (4)疏散物质,安排人力和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旳物质转移到安全地带,制止火势蔓延。 (5)积极急救被困人员:人员集中旳场合发生火灾,要有熟悉状况旳人做向导,积极寻找和急救被困旳人员。 2、火灾急救旳基本措施 (1)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也许立即扑灭旳火灾,要先控制火势,具有灭火条件时再展开全面攻打,一举消灭。 (2)救人重于救火。灭火旳目旳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使被困旳人员得到救援。 (3)先重点,后一般。重要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急救重要物资:火势蔓延剧烈方面和其他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旳方面是重点。 (4)对旳使用灭火器材;水是最常用旳灭或剂,取用以便,资源丰富,但要注意水不能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普及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普及 一、煤矿企业生产条件 井工开采的煤矿企业,掘进一工作面准备—采煤一运输一洗选一装车一外运是其主要的生产流程,从安全角度分析,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 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 煤矿井下生产条件差,表现为三个方面。 1. 首先是工作空间狭小,由于井下采掘空间受到煤层条件的限制,导致工作空间一般都较为狭小。搬运机械设备时工作的难度比正常情况下高。 2. 其次是视觉环境差。矿工佩戴的矿灯为采掘空间的主要照明光源,矿灯的照明度普遍较低,在井下的照度为200一400LX(勒克斯)。井下多为黑暗环境,工人很难分辨物件,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矿工很容易疲劳,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 最后是井下采掘空间的空气质量差,矿尘浓度很高。尤其是在打眼、落煤等工序,矿尘浓度一般可达到数十到数百mg/m3。矿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自觉地会屏气、调整呼吸,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 (二)存在大量的不安全因素 1. 顶板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顶板意外掉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等的事故。煤矿在地下开采的过程中,直接受上覆岩层压力的影响。原有地层的平衡状态会因开拓、掘井或采煤而遭到破坏,引起矿山不均匀压力分布,这种不均匀的分布压力反作用于巷道或回采工作面及四周的煤、岩体上,一旦巷道或顶板的支撑力达到极限,就会引起顶板沉降、片帮、支架回缩,严重时就会发生底鼓、冒顶、断梁折柱、巷道压垮等事故。 2. 瓦斯 瓦斯是煤炭资源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气体,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性,如果预防不当,管理措施不到位,将会造成瓦斯爆炸、瓦斯窒息、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煤体、采掘工作面、采空区、盲巷和回风巷道等容易形成瓦斯积聚的地方,都可能引发瓦斯灾害。 3. 水害

应急救援小知识

应急救援小知识 一、什么是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组织、协调和调度相关力量,采取各种措施,迅速救助被困人员、减少财产损失、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行动。它是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二、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1.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迅速组织救援力量, 争分夺秒地救援被困人员。 2.综合协调:应急救援需要各个部门、机构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调,形成合力, 提高救援效率。 3.人民至上:救援行动的核心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要将人民的 利益放在首位。 4.科学决策:应急救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决策,合理安排救援资源, 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5.预防为主:应急救援不仅要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还要注重事前的预防工作, 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常见应急救援措施 1.疏散: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疏散是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的首要措 施。疏散时要注意有序、迅速,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2.救援:救援是应急救援的核心任务,主要包括搜救被困人员、抢救伤员、疏 导交通等。救援时要注意安全,确保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的安全。 3.抢修:在突发事件中,如电力中断、道路堵塞等,抢修是恢复生活秩序的重 要措施。抢修人员要快速响应,高效解决问题。 4.应急供水、供电、供气等:在灾害发生后,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往 往会受到破坏,应急救援需要及时组织供应,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5.心理疏导:突发事件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冲击,应急救援需要提供心理 疏导服务,帮助人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四、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 1.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应急救援的政策法规,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 协调各个部门、机构的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总结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总结 1. 背景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 巨大威胁。应急救援作为一种重要的应对措施,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组织起来,开展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因此,掌握一些基础的应急救援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2. 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在救援行动中,保护自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只有保证自身安全,才能更好地救援他人。 •快速准确:在突发事件中,时间非常宝贵,救援人员需要迅速行动,高效地采取相应措施。 •统一指挥:在救援行动中,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指挥系统,保证各个救援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 •综合协同: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3. 突发事件的分类 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和原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水等)、事故灾难(火灾、交通事故、工业事故等)和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爆发、化学泄漏等)等。在应急救援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需要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和方法。 4.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应急救援工作需要明确的组织体系来保证救援行动的有序进行。通常,应急救 援体系分为三个层级:中央、地方和基层。 •中央应急救援部门:负责协调和指导全国范围的应急救援工作,通常是国家级的救援机构。 •地方应急救援部门:负责协调和指导本地区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通常是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 •基层应急救援组织:负责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和开展具体的救援行动,通常是由公安、卫生、消防等部门组成。 5. 应急救援流程 应急救援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灾害紧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灾害紧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1、灾害和受灾人群 灾害是指自然的或人为的事件(如地震、海啸、洪水、干旱、风暴等)造成严重的财产破坏和人员伤亡,影响大批人群的正常生活和生产,这种损害超出了一个地区维持正常运转的能力范围,从而产生寻求外界救助的需求,而这种救助要求不同领域和不同部门的参与。 灾害常常使大量人群遭受生命、健康和财产的严重损失和伤害,特别是弱势群体,如:婴幼儿、孕妇或者哺乳期妇女,老人和残障者。灾害给人群带来的影响是严重的,紧急救援工作首先要面对直接的、即时的伤害;同时也要考虑到间接和远期的影响。 紧急救援的重点是针对灾区群众的生命危险和生存保障,救援的重点人群是: 处在生命危险中的人员(如被埋、被困); 严重受伤和患病的人员; 失去基本生活条件的群众(如房屋被毁、缺水、缺食品); 孕妇和婴幼儿; 无人陪伴儿童。 2、灾害的近期和长期影响的评估 灾害救援有明显的阶段性,通常可以界定为三个阶段: 早期/紧急/应急阶段(0-1个月); 中期/恢复阶段(1-6个月); 后期/重建/发展阶段(6个月以上);

重大灾害时,应急阶段可能延长到3-6个月,恢复阶段1-2年。 应急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抢救伤员,同时要满足受灾群众的生存需求,包括食物、水、卫生,急救医疗站,避难场所,以及帮助失散的家庭重新团聚。在恢复阶段开始时,要尽快制定有预见性的计划,处理更广泛领域的问题。例如,更广泛的免疫接种计划,母婴健康计划,儿童和成人的卫生和教育体系的重建,心理康复计划等。整个救灾计划和行动必须能够符合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需要。 在灾害紧急救援开始时,就要了解灾害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收集灾区的人口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尽快对受灾人群的种类和数量做出快速的评估,并在救援实施过程中对最初的评估进行修正。根据评估可以对救援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物资供应和时间做出判断。对财产损失的评估可以同时或稍后进行。 迅速获得下列数据和信息: 死亡数或死亡率。 伤病人员的数量和发生率。 处在直接生命威胁的紧急状况中的人员的数量(如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中的人,被洪水围困的人等)。 失去基本生存保障的人员的数量,如缺乏住所、食物和饮水的人群。 失去陪护人员的儿童的数量等。 在紧急救援开始实施的同时,要立即对次生灾后的风险进行评估,其重要性不亚于对伤病人员的紧急救治,因为一旦次生灾害发生,可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火灾急救知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等,根据公司实情,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1、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l)、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2、常用急救方法 (1)口对口人工评吸法:病人仰卧、松开衣物—-清理病人口腔阻塞物——病人鼻孔朝天、头后仰—-贴嘴吹气—-放开嘴鼻好换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吹气一次。 (2)体外心脏挤压法:病人仰卧硬板上——抢救者中(手掌)对病人胸口凹膛——掌根用力向下压—-慢慢向下——突然放开,连续操作每分钟进行60次,即每秒一次。 二、火灾急救知识 一般地说,起火要有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木材、汽油等)、助燃物(氧气等)和点火源(明火、烟火、电焊花等)。扑灭初期火灾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 1、火灾急救的基本要点 现场有经过训练的义务消防队:发生火灾时,应由义务消防队急救,其他人员应迅速撤离。 (1)及时报警,组织扑救:全体员工在任何时间、地点,一旦发现起火都要立即报警,并参与和组织群众扑灭火灾。 (2)集中力量,主要利用灭火器材,控制火势,集中灭火力量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进行扑救以控制火势蔓延。 (3)消灭飞火,组织人力监视火场周围的建筑物,露天物质堆放场所的未尽飞火,并及时扑灭。 (4)疏散物质,安排人力和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质转移到安全地带,阻止火势蔓延. (5)积极抢救被困人员: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要有熟悉情况的人做向导,积极寻找和抢救被困的人员。 2、火灾急救的基本方法 (1)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先控制火势,具备灭火条件时再展开全面进攻,一举消灭. (2)救人重于救火。灭火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使被困的人员得到救援. (3)先重点,后一般。重要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重要物资:火势蔓延猛烈方面和其他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的方面是重点. (4)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水是最常用的灭或剂,取用方便,资源丰富,但要注意水不能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 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采取行动,组织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通过救援措施和紧急处理手段,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的一系列工作。掌握应急救援基础知识对于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应急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应急救援的基本概念、应急救援的原则、常见的应急救援技巧以及应急救援的培训与准备。 一、应急救援的基本概念 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事件中,通过合理的组织、协调和实施一系列措施和行动,迅速减轻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危害,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二、应急救援的原则 1.生命至上: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救援人员应该将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尽最大努力救助被困人员。 2.科学决策:应急救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决策,确保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决策者需要全面评估灾情,明确救援目标,合理分配资源。 3.快速响应:在突发事件中,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钟都可能关系到生命的存亡。因此,应急救援需要快速响应,迅速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4.统一指挥:应急救援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确保救援行动的协调、有序。指挥系统应该具备明确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指挥权限,确保信息畅通、决策迅速。 5.全员参与:应急救援不仅仅是救援人员的责任,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公民可以通过学习应急救援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救援工作提供支持。 三、常见的应急救援技巧 1.自救:在灾害发生时,首先要做好自救工作。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2.互救:在自救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互相帮助,协同行动。特别是在集体活动中,要密切合作,互相照顾,确保集体安全。 3.报警:及时拨打紧急求救电话,向相关部门报警,告知灾情和求助信息。在通话中要保持冷静,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位置和需求。 4.逃生:在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逃生路线,迅速撤离灾害区域。逃生时要保持冷静,遵循逃生原则,避免踩踏和拥堵。 5.急救:在突发事件中,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因此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非常重要。比如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等常见的急救措施。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准备 为了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个人和社会应该进行相关的培训与准备

应急救援常识

(一)应急救援常识 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火灾急救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以及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脱离电源的方法 ⑴发生触电事故时,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打开或拨出插销;但普通开关(如拉线开关、单极按钮开关等)只能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⑵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 ⑶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等)切断电线,以切断电源。 ⑷应防止人体脱离电源后,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处坠落、摔伤等。 ⑸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⑹高压断电时,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2、紧急救护基本常识 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诊断,并分别处理: ⑴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感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小心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⑵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 ⑶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呼吸停止,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以及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1、施工企业应建立企业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 2、施工项目应建立项目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在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应以总承包单位事故预案为主,各分包队伍也应有各自的事故救援预案。 3、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事故的应急救援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严禁在未清楚事故情况下,盲目救援,造成更大的伤害。 4、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l)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測、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脱离电源的方法 (l)发生触电事故时,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打开或拨出插销:但普通开关(如拉线开关、单极按钮开关等)只能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2)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等)切断电线,以切断电源。 (4)应防止人体脱离电源后,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处坠落、摔伤等。 (5)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6)高压断电时,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2、紧急救护基本常识 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诊断,并分别处理: (1)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汙,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感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珍小心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2)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 (3)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

公共基础知识应急救援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应急救援知识 一、救援基本原则 1.生命至上:在救援过程中,要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保证被救援者的生命安全。 2.迅速、准确:在救援过程中,要迅速、准确地判断情况,及时采取救援措施。 3.科学、合理:在救援过程中,要根据被救援者的伤情和病情,科学、合理地采取救援措施。 4.团结协作:在救援过程中,要加强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救援任务。 二、救援基本步骤 1.现场安全:在救援前,要先确保现场的安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2.判断情况:在救援过程中,要迅速、准确地判断被救援者的伤情和病情,以及现场的环境和条件。 3.报警求援:在救援过程中,要及时报警求援,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前来救援。

4.施救措施:在救援过程中,要根据被救援者的伤情和病情,科学、合理地采取救援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5.转运就医:在救援过程中,要及时将被救援者转运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三、常见急救技能 1.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跳和呼吸停止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方法使心脏重新开始跳动,呼吸重新开始的一种急救技术。 2.止血:止血是指在出血的情况下,通过压迫、包扎等方法,使血液停止流出的一种急救技术。 3.包扎:包扎是指在伤口处使用绷带、纱布等材料进行包扎,以达到止血、保护伤口等目的的一种急救技术。 4.疏通呼吸道:疏通呼吸道是指在呼吸道受阻的情况下,通过头后仰、胸部按压等方法,使呼吸道畅通的一种急救技术。 四、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1.保护自身安全:在救援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2.遵守救援原则:在救援过程中,要遵守救援原则,保证被救援者的生命安全。 3.及时报警求援:在救援过程中,要及时报警求援,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前来救援。 4.科学施救:在救援过程中,要根据被救援者的伤情和病情,科学、合理地采取救援措施。 5.合理转运:在救援过程中,要合理转运被救援者,确保其能够及时接受医疗救治。 以上是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应急救援基本常识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以及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1、施工企业应建立企业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 2、施工项目应建立项目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在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应以总承包单位事故预案为主,各分包队伍也应有各自的事故救援预案; 3、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事故的应急救援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严禁在未清楚事故情况下,盲目救援,造成更大的伤害; 4、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l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脱离电源的方法 l发生触电事故时,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打开或拨出插销:但普通开关如拉线开关、单极按钮开关等只能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2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等切断电线,以切断电源; 4应防止人体脱离电源后,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处坠落、摔伤等; 5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6高压断电时,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2、紧急救护基本常识 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诊断,并分别处理: 1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污,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感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珍小心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2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 3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呼吸停止,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

应急救援常识

应急救援常识 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火灾急救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以及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拖延时间、动作迟缓或救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脱离电源的方法 ⑴发生触电事故时,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流插销时,可立即将电源开关打开或拨出插销;但普通开关(如拉线开关、单极按钮开关等)只能断一

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⑵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绝缘手套等)将电线移开,使人体脱离电源。 ⑶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等)切断电线,以切断电源。 ⑷应防止人体脱离电源后,造成的二次伤害,如高处坠落、摔伤等。 ⑸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⑹ 高压断电时,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2、紧急救护基本常识 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诊断,并分别处理: ⑴ 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使其就地安静休息,感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小心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⑵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周围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观察外,还要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 ⑶ 如经检查发现,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