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概念
即在公司的制服框架中,主要依赖 于市场体系对各相关主体进行监控, 外部市场监控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主 导作用。 美国、英国是该模式的典型代 表。2、外部控制主导型公Fra bibliotek治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A、市场经济体制及政府行为
1)并不强调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B、分股权融资体制
1)股权资本居于主导体制,资产负债率低。 2)股权机构投资者占据重要地位。
D、由于上述原因,人们 对董事会直接监控公司 的作用也产生了怀疑, 进而对改进董事会提出 了要求 。
二、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案例导入:交叉持股和经营者约束
日本三月社长冈田茂早解职 日本“三越”战后加入三钢集团。“三缸厚 生事业团”和“三越爱护会”与三越“从业员持 股会:共同持有三越集团的15%,而三井集团的其 他成员企业持有三越股票只占 10% 强 。冈田茂 1972年就人三越社长后,配置亲信,排除异己, 独断专行。三越的工会首先于 1982 年 9 月 14 日向 企业领导层提出了改善经验素质、刷新经营方针 的要求。随后,三井集团的社长会业余9月17日召 开,一直要求冈田茂辞职,但冈田拒不接受。为 此,有三井银行的顾问(原社长和会长)兼三越 董事的小山五郎出面说服三越的全体董事,于9月 22日召开董事会撤销了冈田茂的社长职务 。
组长:尚美青
组员:易瑶、曾昕雨、李瑶、 涂晓梅、曾启林、陈滢、周 丽婷、
LOGO
三种公司治理模式
一、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二、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summary
三、家族治理模式
四、三种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
一、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案例导入:控制权市场与公司管理层变动 美国学者 Morck,R . 等( 1988 )对 454 家公开 交易公司的收购接管和管理层变动进行研究。 1981年至1985年间,454家公司中有34家被善意 接管, 40 家被恶意接管, 93 家彻底改组了最高 管理人员。 研究表明,当公司股票收益大大低于行业水 平时,公司被善意接管以及董事会撤换最高管 理人员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而当全行业都发展 不好时,则公司被恶意接管以及管理层完全变 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