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中文摘要性别歧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得到折射。
本文介绍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的种种表现形式,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文化根源,并总结了在英语语言运用过程中消除性别歧视的方法。
关键词: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产生原因;消除方法AbstractSex discrimination exists in all the social systems and countries, and as a common social phenomenon, it is surly reflected in language. This paper lists out different forms of sex discrimination in English, analys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auses of such phenomenon and summarizes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eliminating sex discrimination in English speaking.Key words: English; sex discrimination; causes; methods of eliminating引言在社会生活中,语言对男女一视同仁,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在人们不断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
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一种表达方式,语言必然会反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
性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歧视现象,«朗曼英语词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
《美国传统字典》的定义是“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性别成员,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表现在词汇的性别化上。
在英语中,有许多词汇具有性别化的特点,比如男性和女性的职业称谓。
男性的职业称谓通常是默认的,比如“policeman”、“fireman”、“businessman”等,而女性的职业称谓通常要加上“-woman”或“-ess”后缀,如“policewoman”、“firewoman”、“businesswoman”等。
这种词汇的性别化反映了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在职业上的刻板印象,认为某些职业更适合男性,某些职业更适合女性,从而导致了性别歧视。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还表现在对人称代词和称呼的使用上。
在英语中,一些人称代词和称呼具有明显的性别偏见,比如“he”和“she”两个人称代词,在很多情况下,“he”被用来泛指男性和女性,而“she”则很少被用来泛指男性。
在一些称呼上也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比如“Mr.”用来称呼已婚男性,“Mrs.”用来称呼已婚女性,而对于未婚女性,则用“Miss”来称呼,这些称呼的使用反映了对于个体婚姻状态和性别身份的刻板印象。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还表现在对于性别特征的描绘和描述上。
在英语中,有些词汇或短语在描绘男性和女性特征时存在偏见,比如“strong as a man”用来形容强壮或坚强,“gentle as a woman”用来形容温柔或柔弱,这些描绘反映了对男性和女性特质的固有定势和刻板印象,也滋生了性别歧视的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中存在着许多性别歧视的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英语文化中的性别角色观念、家庭结构观念和社会权力分配观念。
这些性别歧视现象既反映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对人们的性别认知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不断推动语言的性别平等化,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发展。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之一,也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
这种歧视在英语中表现
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涉及到语言的用法、发音、文化传统等方面。
首先,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表现在语言用法上。
例如,男性职业往往被用于普通的代词
和名词,而女性职业则通常需要添加一个附加词来强调性别。
例如,“男”医生通常被简
称为“医生”,而“女”医生则几乎总是要被称为“女医生”,这种方式给人造成了一种
男性地位高于女性的感觉。
其次,在英语的发音上,也存在性别歧视现象。
例如,由于英语中很多单词和短语含
有“he”或“she”的音素,因此听到相应的词汇时,人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与相应的性
别联系起来,并且这种联系体现在听到这些词汇的发音上。
这种现象可能会使得某些女性
在英语语言环境中感到不被尊重或排挤。
此外,英语中的文化传统也会导致性别歧视的现象。
例如,在英语文学、广告、媒体
等方面,男性往往被描绘成活跃、自信、强壮、有责任心的形象,而女性则被描绘为柔弱、依赖、感性和家庭主妇的形象。
这种文化传播对于英语语言中产生性别差异和歧视问题起
到了很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在英语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而这种现象并不能轻易地被消除。
我们需
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教育,以让人们认识到性别歧视的重要性,并努力通过教育和文化
的手段来消除这种歧视。
只有在这样的努力下,英语这样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才会逐渐拥有
更加平等和包容的语言环境。
浅析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中,存在着很多性别歧视的言论和行为。
比如,许多英语母语的使用者都倾向于使用“he”,而不是“she”,来表达指代未知性别的人或事物。
这样的歧视对于女性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甚至可能产生种族歧视或性取向歧视。
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像“mankind”,“man-made”,“man-hours”等词汇表达的是人类这个集体,而不是男女性别平等的集体,似乎含有把男性的利益放在更重要的意思,而这些词汇可能会在不经意中培育对女性的歧视。
另外,在英文里还有大量的词汇暗示了男性更为重要的性别歧视现,如“master”,“landlord”,“heir”,“manhood”等等。
这些词汇暗示着,在英文中男性要比女性更为重要,而这种思维习惯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男女平等的态度及行为。
为了消除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有不少语言学家和性别研究学者提出了若干建议。
比如,可以倡导“gender-inclusive language”,即在男女平等的情况下使用英语,比如使用不分性别的“they”或“them”来代替指代未知性别的人,比如使用“human”或“humankind”来代替“mankind”,使用“spouse”或“partner”来代替“husband”或“wife”等。
另外,为了消除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可以尝试使用拉丁词汇,例如“genus”和“species”,可以很好的将男女性别进行分类,但不会存在因此而形成的性别偏见。
为了消除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一些语言学者和教育者建议更多地使用双性词汇,并且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孩子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而不是对性别不平等的观念。
综上,消除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语言学者应该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而社会成员,教育者也要改变自身的言行举止,使用更加包容性、男女平等的英语词汇,为实现男女平等的社会而努力。
英语翻译中的性别歧视英语翻译中的性别歧视,说到底是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一种,主要是对女性的歧视。
Gahamas,A.The Making of a Nonsexist Dictionary对性别歧视的定义是“一类性别成员(男性)对另一类性别成员(女性)所持有的一种偏见”。
近几年来,英语中男性对女性的歧视问题引起了各界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是对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浅析及其简单的阐述。
一、英语中性别歧视的相关理论研究英语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男性的词语可指两性的趋势,虽然人类在使用时不是有意歧视女性,但仍然反映了社会的偏见,有时会引起误解。
并且产生了对女性含有贬义歧视意义的词语结构,因此人们称之为”sexist language“(性别语言)。
《圣经》被视作西方文明世界的源泉,它里面明确宣称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
其中有一段是当上帝把夏娃带到亚当面前的,亚当说:“这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我将她称之为女人,因为他是从男人体内取出来的。
”(This at last is bone of my bones and flesh of my flesh.This one shall be called ‘Womanfor out of Man this one was taken.)也许是上帝造人这一神话成了语言起源学说的联想依据,在《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Thomas Jefferson里有一句“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所有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此举中的men就包括男女在内的所有人。
人们把男性视作社会的典范,是使女性想显的微不足道。
这不免让我想到:如果上帝造的第一个人是夏娃,而亚当是从夏娃身上取下来的一根肋骨,恐怕性别歧视这种现象又是另一种结果了。
其实,上帝造人这一说法深刻的揭示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根源于文化。
在西方,打多少人相信《圣经》是神默认的,统治与暴力是男人的天性,认为女性是无可更改的被统治者和暴力的承受者,她们永远是男性的附属品,永远是弱性。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随着社会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语言性别歧视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言语中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包括对女性语言风格的嘲笑和对女性产生负面影响。
语言性别歧视体现在对女性的称呼上。
许多语言中,对男性使用的称谓通常表示尊重和权力,而对女性使用的称呼则更多体现了性别刻板定型和不平等。
在英语中,"Mr."和"Mrs."分别表示已婚男性和已婚女性,但是对于未婚女性,称呼却只有一个"Miss",而男性则没有类似的区分。
这种区分不仅给女性带来了婚姻压力,也表明了传统性别角色在语言中的体现。
语言性别歧视也体现在对女性的贬低和嘲笑上。
许多语言中,对女性的言语风格往往被认为是柔弱和无能的象征。
在英语中,女性使用更多的委婉语和礼貌用语被视为软弱和缺乏自信,而男性则更多地使用直接和强硬的表达方式被认为是自信和权威的表现。
这种对女性语言风格的嘲笑和偏见使得女性在言语交流中感到被压抑和不公平待遇。
语言性别歧视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固有观念和期待。
传统社会中,女性被期望扮演柔弱、细腻、依赖的角色,而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就是对这种角色定型的一种体现。
这种定型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也使得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力受到限制。
语言性别歧视并非仅限于对女性的歧视。
在某些情况下,男性也会面临语言性别歧视。
在一些语言中,男性对女性使用的称呼也可能带有侮辱和贬低的意味,扭转了性别歧视的方向。
这种情况下,性别歧视的问题应该被看作是对整个社会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刻板印象的反思。
语言性别歧视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文化内涵。
每个语言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往往原因于性别角色在文化中的传统定位。
在一些文化中,女性被视为家庭和私人领域的主要负责人,而男性则被视为公共领域和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这种传统角色分工在语言中的体现就是对女性的贬低和对男性的赞美,这进一步强化了性别歧视的现象。
浅析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随着人们对性别平等的观念越来越普遍,国家也在推动语言文字中的性别歧视得到消除或改善,但性别歧视在许多语言中,尤其是英语,仍然存在。
本文试图通过对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浅析,解释性别歧视如何出现在英语中,并总结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结论。
首先,应该说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主要存在于词义和语用上。
一般来说,英语中的词汇经常会建立性别的比较关系,把男性视为比女性优越的一方,而把女性视为次等的一方。
比如,man、boy、father、uncle都被视为有着高贵身份的词汇,而woman、girl、mother、aunt 是被视为弱小者的词汇,从而突出了男性在社会中的优越地位。
其次,英语语用经常会把男性以“单数”来表示,把女性以“复数”的形式来表示。
比如,可以用一个单词表示“男人”,但同样用一个单词表示“女人”,这种处理方式也反映出英语性别歧视的现象。
此外,英语语言文字的性别歧视现象也可以在语法、文化等方面发现。
英语语法上的性别歧视表现在受限用法中,当受限词组中出现男性代词时,女性代词会被遗漏掉。
比如, he、him、his指代男性时,she、her不在表达范畴之内,从而表明女性在受限用法上被歧视。
英语文化上的性别歧视表现在会计行业和护理行业的称谓中,比如,“会计”应该是“accountant”,而“护士”常被称作是“nurse”,这也显示了英语文字中性别歧视的现象。
本文分析了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的现象,所见现象表明,性别歧视已经深深渗透到英语语言文字中,它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词义、语用、受限用法和文化等,都像一层漆,以及对社会现实中存在的男性优越感造成的支持。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语言文字的性别歧视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因此,人们应该以重视平等的态度,努力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
一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性别歧视(sexism)。
根据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其定义是: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 ; esp: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 基于性别的偏见或歧视,尤其是对妇女的歧视。
«朗曼英语词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
”«»Longman English Dictionary on "gender discrimination" explanation was: "based on gender discrimination, particularly male prejudice against women. «牛津字典»给“性别歧视”所下的定义是:“性别偏见或歧视(尤其对女性).”«Oxford Dictionary» to the "gender discrimination" by the definition of is: "gender bias or discrimination (especially for women)."因此,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那么,英语语言是怎样歧视女性的呢?1.以男性语言为规范,而女性语言只是一种附属或变体.Therefore, on the language, "sex discrimination" usually refers to the language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then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how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a woman then1.1在词汇上的表现a) “当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man”一词,既有“男子“的意思,又表示”人类”.泛指所有的人,而woman仅是“女子”的意思。
The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英语中的性别歧视Abstract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 haslaunched along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women‘ s liberation movement since the end of1960s. As a mirror reflecting the society language images the social views and values. Sexism insociety is thus inevitably reflected in the use of language. The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exdiscrimination in English explores that it is by no means an extinction of sexist language so long asthe sexism in society exists. The causes of sexism in this thesis are the inequality between maleand female. In ancient time the thoughts that males host females and the treatment of women asinferiors to men are in vogue. Men are always at superior positions to women in the socialeconomy in t he politics as well as in the people‘ s traditional ideas so the idea of sex discriminationhas reflected in the language. The thesis summarizes the phenomena of sexism in English by usinguniversal evidence and they are shown and discussed in four aspects: English proverbs Englishexpressions English vocabulary and the meanings of English words. Lastly the thesis introducestwo feasible strategies to erase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y are: language reform andsocial reform.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s to erase the sexist conceptions and improve women‘ sstatus respect and support them. The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can be realistic on the basis of thesocial reform. Key Words Sexism female words masculine words strategies 摘要自 20 世纪 60年代起语言性别歧视已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展开而得到蓬勃发展。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引言: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人们思维、认知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言的使用中存在着一些性别偏见和歧视观念,即人们在语言表达中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公平对待。
这种性别歧视现象存在于许多语言中,包括英语。
本文将就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展开讨论,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1. 使用委婉语言:英语中存在一些通过使用委婉语言来描述女性的习惯,这表现出一种道德或文化的偏见。
男性通常被称为“先生”(mister),而女性通常被称为“夫人”(madam)或“小姐”(miss)。
这种称谓的使用可能暗示女性的婚姻状况或者对她们的不同程度的尊重。
3. 谓词和形容词的使用:在英语中,谓词和形容词的使用也存在一些性别歧视。
通常认为,“男性”或“男人”是默认的普遍类别,而女性只是一个特殊的类别。
“他是医生”(he is a doctor)和“她是女医生”(she is a female doctor)之间的语言表达差异就显示了男性职业的普遍化和女性职业的特殊性。
二、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文化内涵1. 社会角色分工和性别身份认同:英语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反映了社会角色分工和性别身份认同的文化观念。
在许多文化中,男性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力和特权,被视为更加独立和有决策权的角色,而女性则更多地被赋予传统的照顾和家庭角色。
这种文化观念在语言中得到了体现,造成了对女性的歧视。
2. 男性为中心的性别意识形态: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还归因于男性为中心的性别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认为男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上具有更高的地位和权力,而女性则处于被支配和被动的地位。
男性的词汇和语法更容易成为普遍及中性词汇和语法。
3. 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英语语言的性别歧视也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有关。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男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女性则被限制在家庭和私人生活中。
英语性别歧视开题报告英语性别歧视开题报告1. 引言性别歧视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存在于各个领域,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而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性别歧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表现得多种多样。
首先,很多职业名词和动词形式仅限于男性,如"policeman"、"fireman"等,这种表达方式暗示了这些职业只适合男性从事。
其次,一些形容词和副词也存在性别偏见,如"strong"、"brave"等被普遍用于形容男性,而"weak"、"timid"则常用于形容女性。
此外,英语中的一些习语和成语也存在性别歧视,如"man up"、"act like a lady"等,这些表达方式强化了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
3. 性别歧视的原因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非偶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过去的社会中,男性在职业和社会地位上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语言中的性别偏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此外,英语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也受到了男性的影响,导致了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性别偏见。
4. 性别歧视的影响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性别歧视加剧了性别不平等的现象,阻碍了女性在职场和社会中的发展。
其次,性别歧视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使得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过于狭窄,限制了个体的发展空间。
5. 解决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要解决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应该推广使用性别中立的职业名词和动词形式,如"police officer"、"firefighter"等,以消除对特定性别的偏见。
英语名词和代词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回避方式
在英语中,名词和代词有时会表示性别,例如 "he" 表示男性,"she" 表示女性。
这种用法可能会导致性别歧视,因为它可能排除或忽略那些不属于传统性别角色的人。
为了回避性别歧视,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用。
使用不表示性别的名词或代词:"they" 和 "their" 可以用来指代所有性别的人。
例如:"Everyone should bring their own lunch."
使用替代词:"he or she" 和 "his or hers" 可以用来指代所有性别的人。
例如:"Each employee should bring his or her own lunch."
使用不分性别的称呼:"partner"、"spouse" 和 "child" 等称呼可以用来指代所有性别的人。
例如:"My partner and I are going on vacation."
使用更加包容的语言:例如,可以使用 "human" 或 "person" 代替 "man"。
例如:"All humans deserve to be treated with respect."
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避免在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并且能够向其他人表明你的包容性和尊重。
试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一、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一)历史原因历史上的性别歧视由来已久。
在男性言语中,居主导地位的是权利意识,他们在话语运用过程中,意图实施其自认为应有的权利去实现对别人的控制;而女性话语则是平等的,言语的运用意在表明对所谈到的人或事物的兴趣、态度、关注等等,对她们来说,语言是交流思想,保持友谊的手段。
(二)社会分工不同在西方,社会长期存在着男尊女卑的现象。
男性身材高大,精力充沛,似乎他们更适合从事与生产有关的劳动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女性身材较小,比较文静、温柔,似乎适宜从事与人的再生产有关的劳动,所以女性处于从属地位。
这样,男性在经济上就占了主导地位,垄断了经济、政治、法律等公共领域;女性则处于附属地位,这一社会特征反映在语言上,就表现为英语性别歧视语言的大量存在。
(三)宗教思想在西方国家的文明发展中,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基石。
基督教教义以男性为主体,处处充斥着对女性的歧视。
在《圣经》中,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类是男性,为了不让他感到孤单寂寞,上帝从男人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创造了一个女性去帮助和陪伴他。
所以,女性往往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
二、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表现(一)词和构词上的性别歧视在英语的词汇和构词方面存在着语言的性别歧视。
例如man的使用范围相当广,它不仅可以表示男性,而且可以泛指人。
用man来泛指所有的人,明显是把男性放在中心地位,把女性融化在男性世界之中。
而man的对应词woman,专指妇女,不能表示人类,如若用woman来指男性,则带有贬义,例如:Li Ming is an old woman.李明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
在构词上,也能看到对女性的歧视,例如:女性(female)就是由男性(male)派生而来的。
男性词总是无标记的,相反女性词汇是有标记的,女性词往往以男性名词为词根,加上相对固定的后缀而构成,以阴性后缀“-ess”为例,常见的有:author和authoress。
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及原因探析[摘要]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是对社会传统和文化反映。
本文将从词法、语序、用词与称谓、语义等方面揭示英语中歧视女性的现象并探索其根源。
[关键词] 英语性别歧视现象原因一、英语中歧视女性的主要表现1、词法上的性别歧视。
从英语的构词就可看出对女性的歧视,代表人类和人类经验的似乎只能是男性。
整个人类只属于男人:mankind;国家是由男人统治的:kingdom(虽然英国也曾有女人统治,却没有queendom);从政的是男人:statesman, chairman, etc;有职业的还是男人:salesman, fireman, milkman, postman, businessman, policeman, etc;同族、同胞也只有男人,没有女人:kinsman, countryman;许多国家只有男人存在:Englishman, Frenchman, Irishman, Dutchman。
此外,英语中有不少女性名词是由男性化通性词甚至男性词派生而来的,这主要体现在某些职业名词和人名名词中。
职业名词本是不带性别标志的词,但后来许多词词义男性化,如governor(州长), major(陆军少校), actor(演员), waiter(服务员),等。
若女性从事此类职业,就得在这些词后加上后缀-e, -ess, -ette 等作为性别标志来避免误会,如governess(家庭女教师), majorette(军乐队女队长), actress(女演员), waitress(女服务员)等。
与职业名词相似,人名名词也存在着女名派生于男名的现象,即一些女名是在某些男名的基础上加上后缀-e, -ie, -ine 等构成的,如女名Louise(路易丝),Stephanie(斯蒂芬妮)就分别派生于男名Louis(路易斯),Stephen(史蒂芬)。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2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及翻译3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4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5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6 如果不复仇——论呼啸山庄中的爱与恨7 [会计学]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研究8 从儒学与基督教的角度探析中西文化差异9 新加坡英语和英国英语比较研究10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1 中美婚姻价值观对比12 T 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Sino-US Business Negotiations13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14 艾伦金斯堡及其《嚎叫》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文化的影响15 从节日习俗分析东西方文化差异——以春节和圣诞节为例16 《纯真年代》中爱伦和梅的对比分析17 从清教理想主义角度解读《红字》中的和谐思想18 从《喜福会》母女代沟看中西文化冲突19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20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21 论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2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23 华盛顿•欧文与陶渊明逃遁思想对比研究24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的生死观25 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26 怎样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27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28 《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29 T he Analysis of Pearl in The Scarlet Letter30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31 拜伦式人物—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解读32 态度系统的评价价值--以小说《傲慢与偏见》例33 中英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34 《喜福会》的女权主义解读35 英汉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36 小学英语语法任务式教学37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38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批判39 A Brief Analysis of Jack London’s Attitu de towards Life Reflected in The Call of the Wild40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义41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42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43 新闻新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44 中美肢体语言的差异45 试用标记模式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语码混用现象46 从“绯闻女孩”与“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浅析中美青年婚姻爱情观的异同47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企业简介汉英翻译48 A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of Korean Students in China: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Korean Higher Education4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50 从《悲悼三部曲》看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性超越51 从信息层面探析语言翻译中的动态对等原则52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53 希望失落的机械天堂——析《加算器》中的人性失落主题54 《麦琪的礼物》主题与写作手法分析55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爱情讽刺56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57 浅析英语外加状语的语用功能58 论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和婚姻观59 英汉颜色词隐喻的认知比较与研究60 东西方文化中团队意识的差别61 西丽自我身份的寻求——《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62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63 《我的安东妮娅》中的文化冲突研究64 A n Analysis on Femi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in Little Women65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66 论《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性与和谐性67 从《人与鼠》看斯坦贝克艺术风格68 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69 论“成长的烦恼”中的美国家庭文化70 P sychological Portrayal in an Epistolary Novel----On Samuel Richardson’s Pamela 71 试析《伊坦弗洛美》中细娜的药品与乡村生活的不和谐性72 公共标识语翻译失误分析73 五官习语的翻译74 意象图式研究75 透过好莱坞校园电影解析美国青少年的特点76 金融英语的规范性及翻译策略研究77 嘉莉妹妹失去自我的悲剧性命运对中国女性自我价值体现的启迪78 论反语的语用功能79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成效的课堂研究——以礼仪祝辞类口译为例80 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战争观81 世纪年代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翻译论战82 小组合作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83 T he Influences of Religion On the American Society84 《美国悲剧》中的对比手法运用研究85 美国黑人英语的句法特征86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87 动物习语中文化意象的比较与翻译88 论翻译的艺术89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体特色分析90 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91 论简爱的性格特征92 关于数字在英语商务合同中的应用的讨论93 论大学英语口语课外活动94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95 比较《简爱》中女性“陈规形象”与《飘》中女性“新形象”96 《爱玛》的婚姻观分析97 从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看违反合作原则的言语幽默98 英语修辞的翻译方法99 习语的文化现象及翻译策略研究100 英汉鸟类词汇文化内涵比较101 托尼•莫里森《秀拉》中的女性主义102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斯托夫人的宗教矛盾心理103 《游泳者》中的艺术特色10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5 O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Needs from Harry Potter106 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融合现象107 观《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教育失败108 简•爱性格魅力分析109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肉体与灵魂的平衡110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111 英汉恭维语及其应答对比研究112 Ethic Values about Marriage and Sex in the Bible113 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114115 A Paralysed Wilderness—The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Symbols in Araby116 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作用--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117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118 论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119 从中西婚礼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20 继承与颠覆—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模式121 O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on Pip’s Growth in Great Expectation122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123 An Analysis of Mulan's Character in Moment in Peking124 “以读促写”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法研究125 中西方酒文化之比较研究126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127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128 Feminism in Eileen Chang's works129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130 英文歌曲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方面的作用131 埃兹拉•庞德和意象主义132 中英数字习语的翻译13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两个女主人公的道德沦丧的探析134 Comparison between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in Language Expression 135 模糊语言的社会语用功能136 《瓦尔登湖》生态批评视角分析137 西方骑士精神与中国侠义精神的比较研究—以《亚瑟王之死》和《水浒传》为例138 詹姆斯鲍德温《桑尼的布鲁士》中男主人公桑尼的自我救赎13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0 废墟之鹰——《永别了武器》中亨利形象之分析141 浅析俚语在美国亚文化群中的使用及其成因142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160 The Tragic Color of Tender Is the Night 161 Tragedy of a Woman and Society—Comment on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162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163 英汉双语词典中的语用信息164 基于作品人物浅析菲茨杰拉德165 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的圣经意象166 论文化差异在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中的表现167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的应用168 解读《觉醒》中的个人主义169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170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翻译探讨171 影响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172 创世神话与民族特性—《旧约》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173 An Analysis of the Fool in King Le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Historicism174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175 谈英汉励志谚语互译17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177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178 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179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180 An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181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182 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183 课堂管理对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影响184 浅析英语谚语中的女性歧视185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灯谜翻译186 少儿英语语言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187 《芭芭拉少校》中的现实主义188 汉英叠词对比研究及其翻译189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190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191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192 A Study on Error Correction in JEFCClassroom193 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寓意及翻译194 浅谈中学生中国式英语产生及对策195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196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197 特洛伊战争电影改编的语境探析198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研究199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200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
探讨英语习语中性别歧视现象成因及对策习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形式简短、意韵丰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道,其中包含的大量的对人生、修养、情感、家庭、生活和习俗等各方面的至理名言,它们催人奋进,陶冶情操。
然而,英语习语中也有许多包含了轻视、贬低妇女的性别歧视的成分,“性别歧视”根据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其定义是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esp.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基于性别的偏见或歧视,尤其是对妇女的歧视[6]。
1 习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语言其实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尽现其中,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所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各种信仰和偏见。
”性别歧视在社会上的存在由来已久,而习语又是语言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不可避免的,习语中会存在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英语习语中,当性别不明时,人称代词通常用阳性代词he,his,him来指代男女两性,如:He that travels far knows much.见多识广。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在最后,谁笑的最好。
He who has an art has everywhere a part.有一计之长的人到处都可以立足。
He who does no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不到长城非好汉。
当然,也有个别习语用到人称代词she, her,但通常都用在引起人们不愉快联想的习语中,如:The crow thinks her own birds fairest. 乌鸦总以为自己的雏鸟最美丽。
The old cow thinks she was never a calf.人老每忘本,不体童稚心。
一、语言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
(一)意识形态的影响
神话与宗教都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女性在神话中的形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在世界各国神话中,男性被称为“物种之范”,而女性是作为男性附属而存在的。
圣经中的上帝造人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女人只是男人脊梁的一根肋骨。
(二)社会化偏见的影响
在西方社会,妇女处于从属地位,而男性则是大权在握、身居要职。
如已婚女子要改随丈夫的姓成为Mrs sb,未婚女性可以称为Miss, 而对于男性则没有这么多的限制,一个Mr 就全部概括了各种身份的男性。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歧视性语言,如长舌妇、美女蛇、头发长见识短等。
二、语言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
1.用于女人的词和表达方式通常是有标记的,即把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庸,这是以男性为规范的一种表现。
英语中有:Prince/princess;actor/actress;host/hostess;heir/heiress;hero/heroine;usher/usherette等等。
汉文化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旧中国时代,女人结婚后随夫姓,张氏、李氏等。
2.在表示男女性别的对应词或词组中,表示阴性的多具有贬义和轻蔑的色彩,很多和性欲有关。
如king(国王)——queen(王后、女王、雌猫);master (主人)——mistress(主妇、情妇);sir(先生)——madam(女士、夫人、鸨母);a public man(担任公职的人)——a public woman(娼妓); the play the man(显示出男子气概)——the play the woman(表示出女人的态度——哭泣和害怕等); bachelor(未婚男人,暗示自由,听上去有快乐和冒险的意味)——spinster (老处女,可表示年老、孤独、无聊、脾气怪异)。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词源来看,还是词的发展史来看,女性名词都有一定的消极含义。
3.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还表现在:妇女总是处于被动的,受支配的地位。
男人们常常把女人比做食物、花草和供人玩赏的的东西。
比如:peach, tasty dish,cute tomato,sweet pie,cheese cake, apple等等。
在汉语中也有:夫妻、男女、子女、公婆、男耕女织、哥嫂、兄妹、父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