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057《闽文化》模拟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作业(1)一、简答题1、简述闽文化的成因?答:闽文化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极为密切的关系:①古越文化的遗风;②中原文化的遗风;③宗教文化的传播;④海外文化的冲击;⑤台湾文化的交融;⑥领域文化的渗透。
2、闽文化的特点粗哪些?答:有:①多广性(也称碎状性)闽文化与中原文化不同;②难融性,闽地民俗各异;③双向性;④不平衡性;⑤延伸性;⑥易移性。
3、闽学特点有哪些?答:闽学特点有:包容性,注重节义,勤政爱民,勤于著述并轻训重义理,注重收徒讲学,热衷于教育,深远的影响。
而从地域上看闽学的产生属于闽地,其核心是物须皆为闽人。
从时间上看,闽学萌芽产生于北宋,从哲学上看,闽学其思想核心是天理论为中国在封建理论思潮的主要代表。
从影响上看闽学内地域上升到全国性并为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正宗思想。
4、简述闽学在历代的发展状况?答:北宋时期是闽学的萌芽阶段,北宋和南宋[初是闽学的创始阶段,南宋绿绍兴至康熙年间是朱熹思想形成的时期,也是闽学成熟发展阶段,靠天时地利,闽学进一步发展,时代由于统治者提倡朱熹传说,在全国普及盛行,清代福建理学更为盛行。
5、简述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答:①著述面广泛,各种体制,无所不包;②体制上突破创新;③提出新颖的史学思想,表现出卓越的知识。
6、福建史学兴盛的原因?答:除了刻书业发达,重科举,读书蔚然成风,教育普及等原因外,还在于福建地外一隅,战乱较少波及,书籍相对保存完好,不少闽人以藏书为乐使史学家有书可查。
这就是史学兴盛的原因。
二、论述题1、试论述闽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答:闽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其它区域文化研究相比,闽文化研究显然还较为沉寂,还不是那么热火,也没有形成某种阵势,但九十年代以来有了很大的进展。
闽文化研究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发掘闽文化遗产,抢救一些濒濒失传的文化现象,由此推进学术研究,丰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
2、试述为什么在学《闽文化概论》这门课?学习后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帮助?答:学习这门课,能对《闽文化概论》有个别深刻的理解,能对早在福建开发时期,对问南始为主的中原人亡现状在批分期进入闽地,对福建的发展有了一些肤浅的限解。
注意,这份资料适合于 14春以后的福建电大学学生。
这份资料是省电大形考《地域文化》(闽文化)的参考资料。
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的题库都在里面。
做三个考核任务的时候。
打开电大任务,打开本文档。
这三个任务全部都是选择题,多选题,判断题。
在word文档界面,按下ctrl+F(搜索)输入题目中的一句话(建议最后一句)如果你复制的字句里面有括号,有可能搜索失灵。
题目中不要带括号按搜索100%可以搜出答案。
有了这份答案,看明白了我写的这些字,会搜索就能过!我保证。
写的比较复杂。
用下去三分钟就会了。
小学文化都能过地域文化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由于(A)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A蔡元定 B 黄干 C陈淳 D真德秀2、宋代(A)的《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体例仿照《史记》而有所创新。
A郑樵B李纲C 祝穆D胡宏3、明代莆田人(C)善画人物,美国哈佛大学高居翰教授将他的一些作品与十七世纪初传到中国的一些西洋版画对照,认为他的画必然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其作品如《仙山高士图》、《文杏双禽图》等。
A边景昭B李在C 吴彬D宋钰4、明代(A)将其离经叛道思想引进史学研究中,其《藏书》、《续藏书》、《史纲评要》等史学著作,表现出力主解放,不囿传统的史学观。
A 李贽B谢肇淛C 曹学佺D赵弼5、今人改编整理的《贻顺哥烛蒂》是(A)b)A 莆仙戏B闽剧C 高甲戏D 梨园戏6、福建的地方宗教也有很大的影响,最有名的是“三一教”。
这是将儒、释、道三教合而为一的教派,由明代正德、嘉靖、万历年间福建莆田(A)创建的。
A 林兆恩B吴崇岳C王中正D 杨万大7、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神父和主教为福安人(A),1634年由方济各会西班牙籍传教士利安当施洗入教,后赴马尼拉在多明我会主办的圣多玛斯学院半工半读,之后偕西班牙籍传教士多人回闽传教,并曾任南京教区主教。
A罗文藻B张赓C 李嗣玄D 黄子玉8、闽西十班因其中由十个人掌握(C)组成班子而得名。
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水平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l0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I卷 (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 .第I 卷共8 页。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节源于()A.郡县制B. 科举制C. 宗法制D.分封制2、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指()A.废除丞相B. 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C.设立三省,分散相权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3、某小组同学在对古代中国已朝代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曾搜集到以下一则重要史料:“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该小组所研究的朝代是()A.秦朝B.汉代C.唐代D. 明代4、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历史事件()A.太平天国运动B. 维新变法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6、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7、“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8、“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这是湖南某重要历史纪念坊的一幅对联,其中“一纸降书落芷江”反映的是()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抗日战争胜利C.解放战争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9、近代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新青年》10、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11、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
2011届福建省高考一轮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新高考新题目2010-09-18 07402011届福建省高考一轮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检测(必修1.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2)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3)_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4)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5)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6)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答案(1)夙兴夜寐(2)泣孤舟之嫠妇(3)暧暧远人村(4)向青草更青处漫朔(5)契阔谈讌(6)挥斥方遒(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陆九龄,字子寿。
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生六子,九龄其第五子也。
幼颖悟端重,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
稍长,补郡学弟子员。
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
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
”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
是时,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退居临川,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
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性周谨,不肯苟简涉猎。
入太学,司业汪应辰举为学录。
登乾道五年进士第。
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摄。
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
2011年福建省南平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复平面内,复数z =i 1+i(其中i 是虚数单位)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2. 命题“对任意的x ∈R ,x 3+x 2+1≤0”的否定是( )A 不存x ∈R ,x 3+x 2+1≤0B 存x ∈R ,x 3+x 2+1≥0C 对任意x ∈R ,x 3+x 2+1>0D 存x ∈R ,x 3+x 2+1>03. 要得到函数y =cos2x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 =sin2x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π4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π4个长度单位 C 向左平移π2个长度单位 D 向右平移π2个长度单位4.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非零常数d ,且a 1=1,若a 1,a 3,a 13成等比数列,则公差d =( )A 1B 2C 3D 55. 过椭圆x 29+y 216=1的焦点且垂直椭圆长轴的弦长为( ) A 163 B 323 C 92 D 96. 若α,β,γ为不同的平面,m ,n ,l 为不同的直线,则m ⊥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n ⊥α,n ⊥β,m ⊥α B α∩γ=m ,α⊥β, C α⊥β,m ⊥α D α⊥β,α∩β=l ,m ⊥l7. f(x)={x −2x >02x 2−3x −92x ≤0,若f(a)=12,则a =( )A −1B √2C −1或√2D −1或528. 某同学设计右面的程序框图用以计算和式12+22+32+...+202的值,则在判断框中应填( )A i ≤19B i ≥19C i ≤20D i ≤219.在某次运动会上,七位裁判为某运动员打出的分数为如图所示的茎叶图,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 84,25√10 B 84,1.6 C 85,1.6 D 85,25√1010. 如图,在△ABC 中,AN →=13NC →,P 是BN 上的一点,若AP →=mAB →+211AC →,则实数m 的值为( )A 911 B 511 C 211 D 31111.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16B 13C 23D 1212.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f(x +3)=1f(x);(2)对任意3≤x 1<x 2≤6,都有f(x 1)<f(x 2);(3)y =f(x +3)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f(3)<f(7)<f(4.5) B f(3)<f(4.5)<f(7) C f(7)<f(4.5)<f(3) D f(7)<f(3)<f(4.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 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在课外读物方面的支出情况,抽出了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支出在[50, 60)元的同学有30人,则n 的值为________.14. 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3≤0x −y +1≥0y ≥1,z =2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15. 直线l:y =k(x +3)与圆O:x 2+y 2=4交于A 、B 两点,|AB|=2√2,则实数k =________. 16. 已知下列命题命题:①椭圆x 2a 2+y 2b 2=1中,若a ,b ,c 成等比数列,则其离心率e =√5−12;②双曲线x 2−y 2=a 2(a >0)的离心率e =√2且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③在正方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的4个顶点;④若实数x ,y ∈[−1, 1],则满足x 2+y 2≥1的概率为π4.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S n =2a n −n ,(n ∈N ∗) (1)求a 1,a 2,a 3的值;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18.已知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菱形,F 为棱BB 1的中点,M 为线段AC 1的中点. 求证:(1)直线MF // 平面ABCD ; (2)平面AFC 1⊥平面ACC 1A 1.19. 某班几位同学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25, 55]岁的人群随机抽取n 人进行了一次日常生活中是否具有环保意识的调查.若生活习惯具有环保意识的称为“环保族”,否则称为“非环保族”,得到如下统计表:(1)求q 、n 、a 、p 的值;(2)从年龄段在[40, 50)的“环保族”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6人参加户外环保活动,其中选取2人作为领队,求选取的2名领队中恰有1人年龄在[40, 45)的概率. 20. 已知向量a →=(cosx,sinx),b →=(2cosx,2cosx),函数f(x)=a →⋅b →. (1)求|a →|及f(π24)的值;(2)在锐角△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f(C +π24)=1,c =4,ab =3,求△ABC 的周长.21. 过抛物线x 2=4y 上不同两点A 、B 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相交于P 点,PA →⋅PB →=0.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2)已知点F(0, 1),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FA →⋅FB →+λ(FP →)2=0?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 已知函数f(x)=ax −ln(x +1)(a ∈R),(1)求f(x)的单调区间;(友情提示:[ln(x +1)]′=1x+1) (2)求证:当n ∈N ∗时,1+12+13+⋯+1n>ln(n +1);(3)当a 取什么值时,存在一次函数g(x)=kx +b ,使得对任意x >−1都有f(x)≥g(x)≥x −x 2,并求出g(x)的解析式.2011年福建省南平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答案1. A2. D3. A4. B5. C6. A7. C8. C9. B 10. D 11. D 12. B 13. 100 14. 3 15. ±√14716. ①②③ 17. 解:(1)因为S n =2a n −n , 令n =1,可得a 1=S 1=2a 1−1 ∴ a 1=1…令n =2,可得1+a 2=S 2=2a 2−2 ∴ a 2=3令n =3,可得1+3+a 3=S 3=3a 3−3 ∴ a 3=7.…(2)因为S n=2a n−n,所以S n−1=2a n−1−(n−1),(n≥2, n∈N∗)…两式相减得a n=2a n−1+1,所以a n+1=2(a n−1+1),(n≥2, n∈N∗)…又因为a1+1=2,所以数列{a n+1}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a n+1=2n,所以a n=2n−1.…18. 证明:(1)延长C1F交CB的延长线于点N,连接AN.因为F是BB1的中点,所以,F为C1N的中点,B为CN的中点.又M是线段AC1的中点,故MF // AN.又MF不在平面ABCD内,AN⊂平面ABCD,∴ MF // 平面ABCD.(2)连BD,由直四棱柱ABCD−A1B1C1D1,可知A1A⊥平面ABCD,又∵ BD⊂平面ABCD,∴ A1A⊥BD.∵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C⊥BD.又∵ AC∩A1A=A,AC,A1A⊂平面ACC1A1,∴ BD⊥平面ACC1A1.在四边形DANB中,DA // BN且DA=BN,所以四边形DANB为平行四边形,故NA // BD,∴ NA⊥平面ACC1A1,又因为NA⊂平面AFC1,∴ 平面AFC1⊥ACC1A1.19. 解:(1)第二组的频率为:q=1−(0.2+0.2+0.15+0.1+0.05)=0.3=200,第一组的人数为1200.6=1000第一组的频率为0.2所以:n=2000.2=0.65第二组人数为1000×q=1000×0.3=300所以:p=195300第四组人数1000×0.15=150所以:a=150×0.4=60(2)因为[40, 45)年龄段的“环保族”与[45, 50)年龄段的“环保族”人数比值为60:30=2:1,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6人,[40, 45)年龄段的有4人,[45, 50)年龄段的有2人;设[40, 45)年龄段的4人为a、b、c、d,[45, 50)年龄段的2人为m、n,则选取2人作为领队的有(a, b)、(a, c)、(a, d)、(a, m)、(a, n)、(b, c)、(b, d)、(b, m) (b, n)、(c, d)、(c, m)、(c, n)、(d, m)、(d, n)、(m, n),共15种;其中恰有1人年龄在[40, 45)的有(a, m)、(a, n)、(b, m)、(b, n)、(c, m)、(c, n)、(d, m)、(d, n),共8种.所以选取的2名领队中恰有1人年龄在[40, 45)的概率为81520. 解:(1)∵ a →=(cosx,sinx),∵ |a →|=√cos 2x +sin 2x =1,∵ b →=(2cosx,2cosx),∴ f(x)=a →⋅b →=2cos 2x +2sinxcosx =1+cos2x +sin2x =√2sin(2x +π4)+1,∴ f(π24)=√2sin(π12+π4)+1=√2sin π3+1=√62+1(2)由(1)得,f(C +π24)=1得,sin(2C +π3)=0, 解得,2C +π3=π,则C =π3,∵ c =4,ab =3,∴ 由余弦定理得c 2=a 2+b 2−2abcosC =(a +b)2−3ab , 解得,a +b =5∴ △ABC 的周长=a +b +c =9. 21. 解法(一):(1)设A(x 1, x 124),由x 2=4y ,得:y′=x2,∴ k PA =x 12,k PB =x 22∵ PA →⋅PB →=0,∴ PA ⊥PB ,∴ x 1x 2=−4. 直线PA 的方程是:y −x 124=x 12(x −x 1)即y =x 1x 2−x 124①同理,直线PB 的方程是:y =x 2x 2−x 224②,由①②得:{x =x 1+x 22y =x 1x 24=−1(x 1,x 2∈R) ∴ 点P 的轨迹方程是y =−1(x ∈R). (2)由(1)得:FA →=(x 1,x 124−1),FB →=(x 2,x 224−1),P(x 1+x 22, −1)FP →=(x 1+x 22,−2),x 1x 2=−4,FA →⋅FB →=x 1x 2+(x 124−1)(x 224−1)=−2−x 12+x 224(FP →)2+2,所以FA →⋅FB →+(FP →)2=0故存在λ=1使得FA →⋅FB →+λ(FP →)2=0.解法(二):(1)∵ 直线PA 、PB 与抛物线相切,且PA →⋅PB →=0, ∴ 直线PA 、PB 的斜率均存在且不为0,且PA ⊥PB ,设PA 的直线方程是y =kx +m(k, m ∈R, k ≠0) 由{y =kx +m x 2=4y 得:x 2−4kx −4m =0.∴ △=16k 2+16m =0即m =−k 2 即直线PA 的方程是:y =kx −k 2同理可得直线PB 的方程是:y =−1kx −1k 2,由{y =kx −k 2y =−1kx −1k 2得:{x =k −1k∈R y =−1故点P 的轨迹方程是y =−1(x ∈R). (2)由(1)得:A(2k, k 2),B(−2k , 1k 2−1),∴ FA →=(2k,k 2−1),FB →=(−2k,1k 2−1),FP →=(k −1k, −2)FA →⋅FB →=−4+(k 2−1)(1k 2−1)=−2−(k 2+1k 2).故存在λ=1使得FA →⋅FB →+λ(FP →)2=0. 22. 解:(1)f′(x)=a −1x+1=ax+a−1x+1(x >−1)…①当a >0时,f′(x)>0⇔x >1a −1,f′(x)<0⇔−1<x <1a −1 ②当a ≤0时,f ′(x)<0所以,当a >0时,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1a−1),递增区间为(1a−1,+∞)当≤0时,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 +∞),无递增区间 …(2)由(1)知,当a =1时,f(x)=x −ln(x +1)在(0, +∞)上为增函数, 所以,当x >0时,f(x)>f(0)=0,即x >ln(x +1), 所以1k >ln(1k +1)=ln1+k kk =1,2,…,n ,…所以1+12+13+⋯+1n>ln 21+ln 32+⋯+ln1+n n=ln(21⋅32⋅…⋅1+n n)=ln(n +1),即当n ∈N ∗时,1+12+13+⋯+1n >ln(n +1)…(3)设ℎ(x)=x −x 2,因为f(0)=ℎ(0)=0,所以要使f(x)≥g(x)≥ℎ(x), 则直线g(x)=kx +b 必为f(x)和ℎ(x)在点x =0处的公共切线,由ℎ′(0)=(1−2x)|x=0=1,得ℎ(x)在点x =0处的切线方程为y =x ,即g(x)=x 又由f ′(0)=a −1=1,得a =2… 下面证明f(x)≥g(x)≥ℎ(x):设F(x)=f(x)−g(x)=x −ln(x +1),由(1)知,F(x)在(−1, 0)上单调递减, 在(0, +∞)上单调递增,所以F(x)≥F(0)=0,即f(x)≥g(x), 又g(x)−ℎ(x)=x 2≥0,即g(x)≥ℎ(x),所以,当a =2时,存在一次函数g(x)=x ,使得对任意x >−1都有f(x)≥g(x)≥x −x 2…。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1届高三毕业班考前模拟试卷语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2),得天人之旧馆。
(王勃《滕王阁序》)(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4)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5)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6)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答案解析】(1)山气日夕佳(2)临帝子之长洲(3)猿猱欲度愁攀援(4)一尊还酹江月(5)杳不知其所之也(6)无以至千里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建中辛巳,余始归赵氏。
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
相对展玩,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丞相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己。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ƒ。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偏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
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栗。
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 ()流行于龙岩、三明及龙溪等地,因其主要声腔属弹腔南北路,故称乱弹;又因其声腔来自外省,亦称外江戏。
A. 词明戏 B. 平讲戏 C. 大腔戏 D. 闽西汉剧【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题(已答). 福建各种木偶头中,以()最为出色。
A. 泉州木偶头B. 石码木偶头C. 漳州木偶头D. 龙岩木偶头【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3题(已答). 祖籍浙江平湖的()于1929年1月入闽后,先后在闽南十四年时间,曾挂锡过厦门、南安、泉州、惠安、晋江、漳州、同安、永春等闽南名刹51所,并创办了南山律学院。
A. 太虚法师 B. 常惺法师C. 印顺法师 D. 弘一法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题(已答).明代()其因独特的地理条件,逐渐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走私贸易港口。
民间海商用多种方式隐蔽走私,参与走私者与日俱增,大小商船穿梭月港,该地一时成为闽南的一大都会,被誉为“小苏杭”。
A. 福州港B. 泉州港C. 厦门港D. 龙海月港【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5题(已答). 北宋末与南宋初,是闽学()。
A. 创始阶段B. 成熟发展阶段 C. 进一步发展D. 创造性发展【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6题(已答). ()的《通鉴纪事本末》融纪传、编年而为一,创造了一种新的史学编纂体例──纪事本末体。
A. 陈均B. 熊克 C. 朱熹D. 袁枢【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7题(已答). 近代(),字枚如,长乐人,曾主江西白鹿洞书院、福州致用书院,诗歌大多表现鸦片战争前后社会现实,其《赌棋山庄词话》论词不囿成说,敢于置疑,在词话史上有重要价值。
着有《赌棋山庄全集》。
A. 陈宝琛B. 谢章铤C. 薛绍徽D. 林直【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参考书本第8题(已答). 福州从孩子出生到周岁,每一阶段都以喜称并有活动,其中以()规模最大。
A. 汤饼之喜B. 弥月之喜C. 坐舆之喜D. 做晬之喜【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9题(已答). 宋代福建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读书蔚然成风,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指的是()的读书风气。
2011年福建省某校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化简:√2−i 31−√2i 结果为( )A iB −iC −3iD 3i2. 设全集I 是实数集R ,M ={x|x 2>4}与N ={x|1<x ≤3}都是I 的子集(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x|x <2}B {x|−2≤x <1}C {x|−2≤x ≤2}D {x|1<x ≤2}3. 已知|a →|=|b →|=1,a →⋅b →=12,则平面向量a →与b →夹角的大小为( )A π6B π4C π3D 2π3 4. ac 2>bc 2是a >b 成立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充要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则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A f(x)=x 2B f(x)=1x C f(x)=x 4 D f(x)=sinx 6. 将参加夏令营的100名学生编号为001,002,,100,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且在第一组随机抽得的号码为003.这100名学生分住在三个营区,001到047住在第I 营区,048到081住在第II 营区,082到100住在第III 营区,则三个营区被抽中的人数依次为( )A 10,6,4B 9,7,4C 10,7,3D 9,6,57. 设函数f(x)=sin(2x +π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3对称②f(x)的图象关于点(π3, 0)对称 ③把f(x)的图象向左平移π12个单位,得到一个偶函数的图象④f(x)在[0, π6]上为增函数(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8. 已知命题:“若x ⊥y ,y // z ,则x ⊥z”成立,那么字母x ,y ,z 在空间所表示的几何图形不能( )A 都是直线B 都是平面C x ,y 是直线,z 是平面D x ,z 是平面,y 是直线9. 表中提供了某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后生产A 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x (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y (吨标准煤)的几组对应数据.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0.7x +0.35,那么表中t 的值为( )10. 椭圆x 24+y 23=1的右焦点到双曲线x 23−y 2=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 ) A 12 B √32 C √3 D 111. 数列{a n }满足3+a n =a n+1(n ∈N ∗),且a 2+a 4+a 6=9,则log 16(a 5+a 7+a 9)的值是( )A −2B −12C 2D 1212. 设f′(x)是函数f(x)的导函数,将y =f(x)和y =f′(x)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 命题P :“∃x ∈R ,x 2+1<2x”,¬P 为________(填“真”“假”中一个字)命题.14. 已知直线x +y +c =0与圆O:x 2+y 2=1相交于A ,B 两点,且|AB|=√3,则c =________.15. 已知a =log 54,b =(log 53)2,c =log 45,则把它们用“<”号连接起来结果为________.16. 如图放置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薄片(∠ACB =90∘, AC =2)沿x 轴滚动,设顶点A(x, y)的轨迹方程是y =f(x),则f(x)在其相邻两个零点间的图象与x 轴所围区域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4分)17. 设(a, b)为有序实数对,其中a是从区间A=(−3, 1)中任取的一个整数,b是从区间B= (−2, 3)中任取的一个整数.(1)请列举出(a, b)各种情况;(2)求“b−a∈A∪B”的概率.18.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b2+c2=a2−bc,(1)求:2sinBcosC−sin(B−C)的值;(2)若b+c=2,设BC的中点为E,求线段AE长度的最小值.19. 一个几何体是由圆柱ADD1A1和三棱锥E−ABC组合而成,点A、B、C在圆O的圆周上,其正(主)视图、侧(左)视图的面积分别为10和12,如图2所示,其中EA⊥平面ABC,AB⊥AC,AB=AC,AE=2.(1)求证:AC⊥BD;(2)求三棱锥E−BCD的体积.20. 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 n=1,若数列{S n+1}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b n=n⋅2n+(−1)n⋅λa n,n∈N∗,(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若数列{b n}是递增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21. 已知曲线C1:y=x2+e(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曲线C2:y=2elnx和直线m:y=2x.e(1)求证:直线m与曲线C1、C2都相切,且切于同一点;(2)设直线x=t(t>0)与曲线C1、C2及直线m分别交于M、N、P,记f(t)=|MP|−|PN|,求f(t)在[e−3, e3]上的最大值.22. 已知抛物线C1:y2=4x,圆C2:(x−1)2+y2=1,过抛物线焦点F 的直线l交C1于A,D两点(点A在x轴上方),直线l交C2于B,C两点(点B在x轴上方).(I)求|AB|⋅|CD|的值;(II)设直线OA、OB、OC、OD的斜率分别为m、n、p、q,且满足m+n+p+q=3√2,并且|AB|,|BC|,|CD|成等差数列,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直线l的方程.2011年福建省某校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答案1. A2. D3. C4. A5. D6. B7. C8. C9. A10. A11. A12. D13. 真14. ±√2215. b <a <c16. 2+4π17. 解:(1)由题意知共12个:(−2, −1)(−2, 0)(−2, 1)(−2, 2)(−1, −1)(−1, 0)(−1, 1)(−1, 2)(0, −1)(0, 0)(0, 1)(0, 2)(2)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共有12个,满足条件的事件为事件“b −a ∈A ∪B”,则事件从前面的列举可以知道包含9个基本事件, 事件的概率P =912=34 18. 解:(1)∵ b 2+c 2=a 2−bc ,∴ a 2=b 2+c 2+bc ,结合余弦定理知cosA =b 2+c 2−a 22bc =b 2+c 2−(b 2+c 2−bc)2bc =−12, 又A ∈(0, π),∴ A =2π3 ∴ B +C =π3∴ 2sinBcosC −sin(B −C)=sinBcosC +cosBsinC=sin(B +C)=sin π3=√32; (2)根据题意知AE →=12(AB →+AC →)∴ AE →2=14(AB →2+AC →2+2AB →⋅AC →)∴ AE →=14[c 2+b 2+2bc ×(−12)]=14[(c +b)2−3bc]=14(4−3bc)∵ √bc ≤b+c 2=1∴ bc ≤1(当且仅当b =c =1时等号成立)∴ (AE →2)min =14(4−3)=14∴ |AE →min |=12 19. (1)证明:因为EA ⊥平面ABC ,AC ⊂平面ABC ,所以EA ⊥AC ,即ED ⊥AC .又因为AC ⊥AB ,AB ∩ED =A ,所以AC ⊥平面EBD .因为BD ⊂平面EBD ,所以AC ⊥BD .(2)解:因为点A 、B 、C 在圆O 的圆周上,且AB ⊥AC ,所以BC 为圆O 的直径. 设圆O 的半径为r ,圆柱高为ℎ,根据正(主)视图、侧(左)视图的面积可得,{2rℎ+12r ×2=102rℎ+12×2r ×2=12. 解得{r =2ℎ=2.所以BC =4,AB =AC =2√2.以下给出求三棱锥E −BCD 体积的两种方法:方法1:由(1)知,AC ⊥平面EBD ,所以V E−BCD =V C−EBD =13S △EBD ×CA . 因为EA ⊥平面ABC ,AB ⊂平面ABC ,所以EA ⊥AB ,即ED ⊥AB .其中ED =EA +DA =2+2=4,因为AB ⊥AC ,AB =AC =2√2,所以S △EBD =12×ED ×AB =12×4×2√2=4√2.所以V E−BCD =13×4√2×2√2=163. 方法2:因为EA ⊥平面ABC ,所以V E−BCD =V E−ABC +V D−ABC =13S △ABC ×EA +13S △ABC ×DA =13S △ABC ×ED . 其中ED =EA +DA =2+2=4,因为AB ⊥AC ,AB =AC =2√2,所以S △ABC =12×AC ×AB =12×2√2×2√2=4.所以V E−BCD =13×4×4=163.20. 解:(1)∵ a 1=1,且数列{S n +1}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S 1+1=2∴ , ∴ S n +1=2×2n−1=2n ,∴ S n =2n −1(n ∈N ∗)当n≥2时,a n=S n−S n−1,又∵ a1=1,∴ a n=2n−1(n∈N∗)(2)∵ b n=n⋅2n+(−1)n⋅λa n,n∈N∗,∴ b n=[2n+(−1)nλ]2n−1∴ b n+1=[2(n+1)+(−1)n+1λ]2n=2n−1[4n+4−2(−1)nλ]∴ b n+1−b n=2n−1[2n+4−3(−1)nλ]>0∴ 2n+4>3(−1)nλ,当n为奇数时,2n+4>−3λ,∴ 6>−3λ,∴ λ>−2;当n为偶数时,2n+4>3λ,∴ 8>3λ,∴ λ<83综上所述,83>λ>−221. 解:(1)对于曲线C1:y=x2e +e,设切点P(a, b),有2ae=2∴ a=e,故切点为P(e, 2e),切线:y−2e=2(x−e),即y=2x.所以直线m与曲线C1相切于点P(e, 2e)同理可证直线m与曲线C2也相切于点P(e, 2e).(2)由题意易得M(t, t 2e+e),N(t, 2eln t),P(t, 2t)∴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MP|=t2e+e−2t,|PN|=2t−2eln t,∴ f(t)=t2e+2eln t−4t+e(e−3≤t≤e3)f′(t)=2te+2et−4=2(t−e)2t≥0∴ f(t)在[e−3, e3]上单调增,故y max=f(e3)=e5−4e3+7e.22. 解:(1)∵ y2=4x,焦点F(1, 0),准线l0:x=−1.由定义得:|AF|=x A+1,又∵ |AF|=|AB|+1,∴ |AB|=x A同理:|CD|=x D当l⊥x轴时,则x D=x A=1,∴ |AB|×|CD|=1当l:y=k(x−1)时,代入抛物线方程,得:k2x2−(2k2+4)x+k2=0,∴ x A x D=1,∴ |AB|×|CD|=1综上所述,|AB|×|CD|=1(2)∵ |AB|,|BC|,|CD|成等差,且|AB|=x A,|BC|=2,|CD|=x D,∴ x A+x D=4由(1)得:x A+x D=2k2+4k2,∴k2=2,∴ k=±√2∵ l:y=k(x−1),∴ m=k OA=y Ax A =k(1−1x A)同理:n=k(1−1x B ),p=k(1−1x C),q=k(1−1x D)∴ m+n+p+q=k[4−(1x A +1x D)−(1x B+1x C)]=3√2又1x A +1x D=x A+x Dx A x D=4把y=k(x−1)代入(x−1)2+y2=1得,(k2+1)x2−2(1+k2)x+k2=1,∵ k2=2,∴ 3x2−6x+2=0∴ x B+x C=2,x B x C=23,1x B+1x C=3,∴ K=−√2,所以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2x+y−√2=0。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课程《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纲要本课程为中央电大关于要开出有特色地域文化课的精神而编写,旨在使同学们通过学习此课,能对福建文化有大体了解,对今后工作学习有所帮助。
一、本课程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测试同学们在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方面的能力,考试内容基本在书本上,也有少量较为灵活的题目。
要真正理解、掌握,切忌生吞活剥。
二、考试方式为开卷。
三、考试试型和所占分数比例为:填空10%;名词解释20%;简答40%;论述30%。
四、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和复习要点第一章闽文化的源流和特点重点掌握:1、闽文化源流(1)古越文化的遗风(2)中原文化的传入(3)宗教文化的传播(4)海外文化的冲击(5)台湾文化的交融(6)邻域文化的渗透2、闽文化的特点(1)多元性(2)难融性(3)双向性(4)不平衡性(5)延伸性(6)易移性第二章闽学发展概述重点掌握:闽学特点(1)始终是动态、不断发展的(2)包容性(3)注重节义,勤政爱民(4)勤于著述,轻训诂重义理(5)注重收徒讲学,热衷于教育。
一般掌握:对闽学的多种解释,闽学在历代的发展。
了解:闽学的深远影响。
第三章史学重点掌握: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1)著述面广泛,各种体制无所不包(2)体例上突破创新,开一代风气(3)提出新颖的史学思想,表现出卓越的史识。
一般掌握:福建地方文献,历代福建地方志简况,福建其它地方文献种类,福建史学兴盛原因。
了解:福建历代藏书家简况。
第四章文学重点掌握:闽文化与福建文学:(1)科举考试使福建作家有机会走向全国(2)重视教育使福建作家有较高的文化素质(3)理学的盛行对福建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4)福建作家从各种艺术中汲取了丰富养料(5)刻书业的发达使福建作家在习书藏书方面得天独厚(6)外地宦游流寓入闽作家为福建作家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
福建文学的特点:(1)长于文论(2)擅写山水诗一般掌握:福建历代作家创作概述。
第五章艺术重点掌握:1、福建民间舞蹈产生和形成的原因(1)产生于本地的劳动生活中(2)外地传入(3)脱胎于戏曲(4)宗教的影响(5)多方面的影响2、福建地方戏的主要特点:(1)保存了全国最多的南戏剧目和中原古剧,被称为“南戏遗响”和中原古剧的“活化石”(2)剧种的形成过程复杂,汲取营养丰富(3)保留不少稀有剧种(4)赴东南亚演出频繁(5)演出习俗多3、福建画家勇于创新的原因:(1)大多有外出经历,眼界开阔(2)家庭、同乡、师生之间承承相袭(3)画论流行。
《闽文化概论》开放专科模拟试卷
一、填空(10分)
1、闽文化具有__________、难融性、__________、不平衡性和
易移性等特点。
2、北宋仁宗时期“闽中四先生”是指陈寰、郑穆、__________
和周希孟。
3、北宋末南宋初“南剑三先生”是指、和
李侗。
4、福建史学家和著名史学著作有:袁枢的__________,郑樵的
__________。
5、福建寺庙兼有几种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流通经
书功能。
6、福建道教传入于东汉初年,最盛于__________,衰微于清代。
二、名词解释(20分)
1、建白
2、《临汀志》
3、三坊七巷
4、寿山石雕
三、简答(40分)
1、试述闽学特点
2、试述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
3、试述南音被称为“活的音乐历史”和“音乐化石”的原因
4、试述福建雕版印刷的特点
四、论述题(30分)
结合教材上的有关知识,谈谈你所熟悉的福建某个区域的文化特色,并进行评述。
(不少于300字)
答案:
一填空
1、多元性双向性
2、陈烈
3、杨时罗从彦
4、《通鉴纪事本末》《通志》
5、官驿功能书院功能
6、宋代
二、名词解释
1、建白:元明间德化窑的白釉器俗称“建白”,滋润明亮,滑腻坚实,洁白
中微见淡黄,纯净无瑕,光洁如绢。
胎、釉浑然一体,温润晶明,无需
任何色彩和装饰,却典雅隽永,饶有余韵,美如脂玉,又似奶油、象牙。
在光线映照下,通体呈乳典或牙红半透明,故又被称为“奶油白”、“象
牙白”、“中国白”,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
2、《临汀志》:为赵与沐于1259年编撰,共15卷,临汀是宋代汀州的别称。
此志横排纵叙,临汀古今人、事、物等,皆有详尽记载,是一部研究宋
以前闽西社会的珍贵史料。
3、三坊七巷:是福州城内由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三坊”指
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
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起建于西晋晚期,是中国
历史文化古城中坊制典型代表和中国南方现存较为完整的古街区之一。
4、寿山石雕:寿山石雕因所用石材产于福州市郊寿山而得名。
寿山石石质
脂润,斑斓多姿态,颜色有朱、紫、青、黄、黑、白等,也有一块石上
五彩皆有。
寿山石雕在1500年前就已问世。
寿山石雕分为圆雕、浮雕、
镂雕、薄意和印钮五大类,有花果、人物、动物、古兽、山水等陈列品,也有印章、文具、烟具、花瓶等用品,品种近千种。
其中以具有闽南特
色的荔枝、雪藕、佛手、蟹篓、葡萄等为题材的装饰品最为有名。
三、简答
1、试述闽学特点:(1)始终是动态、不断发展的(2)包容性(3)注重节义,
勤政爱民(4)勤于著述,轻训诂重义理(5)注重收徒讲学,热衷于教育。
2、试述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1)著述面广泛,各种体制无所不包(2)体例
上突破创新,开一代风气(3)提出新颖的史学思想,表现出卓越的史识。
3、试述南音被称为“活的音乐历史”和“音乐化石”的原因:南音与唐、宋、
元、明时期音乐关系密切,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乐种,它不仅是唐末五代燕乐杂曲的遗响,还可从中探寻到宋代南戏的声腔,甚至可以从中找到在戏曲史界已无法寻觅的海盐腔、早期弋阳腔、青阳腔及昆山腔、二簧腔的音调,堪称绝响。
4、试述福建雕版印刷的特点:(1)历史悠久,分布广泛;(2)规模宏大,种类繁
多;(3)多种方式的刻书途径;在刻书形式上多有创新。
四、论述题
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