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一中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3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439.70 KB
- 文档页数:9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制取较纯净的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烷通入浓盐酸参考答案:C2. 在基本反应类型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参考答案:A略3. 向MgCl2、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SO42-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2B. 1:1C. 2:3D. 3:2参考答案:D【分析】向MgCl2、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首先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过量后氢氧化铝又溶解,结合图像的变化趋势分析计算。
【详解】假设第一阶段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4mol,此时沉淀达最大量,沉淀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根据氢氧根守恒可知2n[Mg(OH)2]+3n[Al(OH)3]=n(OH-)=4mol;根据图像可判断第二阶段消耗1molNaOH,沉淀由最大值减小为最小值,故1molNaOH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根据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n[Al (OH)3]=1mol,所以2n[Mg(OH)2]+3×1mol=4mol,故n[Mg(OH)2]=0.5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原溶液中含有0.5molMgCl2、0.5molAl2(SO4)3,所以原溶液中SO42-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mol:1mol=3:2,故答案选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广泛pH试纸能够测出溶液的精确pHB. 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C. 常温下,将pH =10的氨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D. 常温下,反应2A (s) + B (g) =2C (g) +D (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该反应△H一定大于0 参考答案:DA. 广泛pH试纸不能够测出溶液的精确pH,A错误;B. 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时,不再有电流产生,B错误;C. 常温下,将pH =10的氨水稀释,氢氧根浓度减小,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因此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C错误;D. 常温下,反应2A (s) + B (g) =2C (g) +D (g)不能自发进行,由于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所以根据△G=△H-T△S可知则该该反应△H一定大于0,D正确,答案选D。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忻州市实验学校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g Mg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B.22.4 L氯气与过量的铁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AC. 含NA个氧原子的O2与含NA个氧原子的O3的质量之比为2︰3D.1.8g 1H2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参考答案:A略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的结构为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B. r(Na+)>r(F-)C. F-、S2-、Na+、Mg2+是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来源: ]D. NH+4与H3O+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参考答案:D略3. 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 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 在试管A中应加几块碎瓷片以防止A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生暴沸D. 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b中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有香味无色油状液体参考答案:A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故A错误;B.由于混合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易生产倒吸,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故B正确;C.为防止液体暴沸,应加入碎瓷片,故C正确;D.乙酸乙酯无色,具有香味,且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振荡后上层为有香味无色油状液体,故D正确;故选A。
点睛:明确实验原理和乙酸乙酯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实验室用乙醇在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制备乙酸乙酯,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由于混合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易生产倒吸,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为防止液体暴沸,应加入碎瓷片。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无机物制得了有机物,打破了只能从有机物取得有机物的学说,这种有机物是()A. 纤维素B. 树脂C. 橡胶D. 尿素2.白磷在高压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急速冷却,可得钢灰色固体一黑磷,其转化过程如下:白磷黑鳞,黑磷比白磷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黑磷与白磷互为同位素B. 等质量的白磷比黑磷能量高C. 白磷转化为黑磷是氧化还原反应D. 白磷转化为黑磷是吸热反应3.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B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BB. C元素单质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C. A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只有一种D. B元素位于第三周期VIIA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Na2O、Fe2O3、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化合物③混合物:漂白粉、氯水、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④无水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⑤电解质:明矾、氨气、硫酸钡⑥同素异形体:石墨和金刚石;氧气和臭氧A. ①③⑤B. ④⑤⑥C. ②④⑥D. ②③④5.X和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11和8,两者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单质密度比水略大B. Y形成的一定是−2价的单核阴离子C. Z一定能与水反应D. Z一定是X2Y型化合物6.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0mL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CO32−B. 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 A,则阳极质量减少64gC. 1molCl2与过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D. 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分子数为N A7.下列反应中,△H<0,△S<0的是()A. C(s)+CO2(g)=2CO(g)B. NH3(g)+HCl(g)=NH4Cl(s)C. C(s)+H2O(g)=CO(g)+H2(g)D. CaCO3(s)=CaO(s)+CO2(g)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条件下的热效应都是焓变B.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若不标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是在0℃、101 kPa条件下的反应热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所导致的D. 吸热反应的△H<0,放热反应的△H>010.目前人们正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钠硫电池,它以熔融的钠、硫为两极,以Na+导电的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硫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e−=S x2−B. 放电时,电池中消耗4.6g Na,反应中转移1.204×1023个电子C. 该反应一定是一个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忻州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N 14 Na 23 Ca 40Cl 35.5 Mg 24 Fe 56注意事项:1.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卷前务必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是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加而呈周期性的变化C.俄国化学家凯库勒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CH4分子的比例模型:B.硫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C.NH3的电子式:D.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收集NO2气体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加热蒸发碘水提取碘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A.Cl2+H2O=HCl+HClO B.2K+2H2O=2KOH+H2↑C.2F2+2H2O=4HF+O2D.Na2O+H2O=2NaOH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在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4N AC.28gN2所含分子数为2 N AD.加热时4.6g钠在与氧气生成Na2O2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0.2 N A6.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 B C D两极材料锌片、石墨锌片、铜片铜片、石墨铁片、铜片插入溶液硫酸溶液无水乙醇硝酸银溶液稀盐酸7.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同周期,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其沸点也最高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B.充电电池放电时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充电时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与3 mol H2充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生成NH3物质的量小于2 molD.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微粒,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紫红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B 在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镁表面有气泡金属活动性:Al>MgC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非金属性:Cl>CD 将硫的酒精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热水中得微蓝色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微蓝色透明液体有光亮的通路微蓝色透明液体为胶体A. AB. BC. CD. D 10.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所以不和任何酸反应B. 高温下,工业制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2C+SiO2 Si+2COC. 硅酸盐广泛用于光纤通讯D. 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11.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 A(g)+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限度的是( )①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④υ正(B)= 2υ逆(C)A.只有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2.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①酸性:HClO4>HBrO4>HIO4②碱性:KOH>Ca(OH)2>Mg(OH)2 ③熔点:Li<Na<K<Rb<Cs④还原性:F->Cl->Br-⑤稳定性:HCl>H2S>PH3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13.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A>B,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A、B、C、D、E B.E、C、D、B、AC.B、A、D、C、E D.A、B、D、C、E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与过量的Ba(OH)2溶液混合Ba2++2OH-+2HCO3-=BaCO3↓+CO32-+ 2H2O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ClO-+SO2+H2O=SO42-+2H++Cl-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Ba2++ OH- + H+ + SO42-=BaSO4↓ + H2OD.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H+ + OH-=H2O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发生能量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质的化学变化B.体系的温度升高一定是放热反应造成的;体系的温度降低一定是吸热反应造成的。
山西省芮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 32 Zn:65 C:12一、单项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 提出原子分子学说B. 发现元素周期律C. 提出分子学说D. 发现氧气【答案】B【解析】【详解】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答案选B。
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 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C.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Ba(OH)2·8H2O与NH4Cl 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或氢气)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详解】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Zn、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为吸热反应,且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C、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 不选;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B。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 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 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 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D. 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答案】C【解析】【详解】A.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增多,则Li、Na、K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故A正确;B.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则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B正确;C.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K比Na易失去电子,K的还原性比Na的还原性强,故C 错误;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O与S为同主族的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故D 正确;故选:C。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静乐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下列实验事故或废弃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当有大量毒气泄漏时,人应沿顺风方向疏散B. 金属钠意外着火时,应用干燥的沙土盖灭C. 当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 酒精失火用水浇灭【答案】B【详解】A、大量毒气泄漏时,人应沿逆风方向疏散,故A说法错误;B、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与CO2、H2O反应生成O2,且金属钠能与H2O反应生成H2,因此金属钠意外着火时,应用干燥沙土盖灭,故B说法正确;C、皮肤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用抹布擦拭,再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故C说法错误;D、酒精失火不能用水浇灭,应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故D说法错误;答案选B。
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编号①②③④操作示意图操作名称倾倒液体取用块状固体稀释浓硫酸检查气密性A. ①③B. ①②C. ③④D. ②④【答案】B【详解】A.倾倒液体试管倾斜45°,口对口,瓶塞倒放,标签正对手心,操作合理,故A正确;B.取用块状固体,试管要横放,固体放在管口,然后缓缓直立,图中操作易使试管底破裂,故B错误;C.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失,图中操作合理,故C正确;D.双手紧握试管,试管中气体膨胀,烧杯中观察有气泡可检验气密性,图中方法和操作合理,故D正确;故选B。
3.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A. 过滤、蒸发、蒸馏、分液B. 过滤、蒸馏、蒸发、分液C. 蒸发、蒸馏、过滤、分液D. 分液、蒸馏、蒸发、过滤【答案】A【详解】为过滤装置,为蒸发装置,为蒸馏装置,为分液装置,故选A。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N 14 Na 23 Ca 40Cl 35.5 Mg 24 Fe 56注意事项:1.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卷前务必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是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加而呈周期性的变化C.俄国化学家凯库勒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CH4分子的比例模型:B.硫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C.NH3的电子式:D.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收集NO2气体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加热蒸发碘水提取碘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A.Cl2+H2O=HCl+HClO B.2K+2H2O=2KOH+H2↑C.2F2+2H2O=4HF+O2 D.Na2O+H2O=2NaOH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在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4N AC.28gN2所含分子数为2 N AD.加热时4.6g钠在与氧气生成Na2O2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0.2 N A6.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 B C D两极材料锌片、石墨锌片、铜片铜片、石墨铁片、铜片插入溶液硫酸溶液无水乙醇硝酸银溶液稀盐酸7A.同周期,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其沸点也最高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B.充电电池放电时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充电时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与3 mol H2充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生成NH3物质的量小于2 molD.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微粒,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紫红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B 在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镁表面有气泡金属活动性:Al>MgC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非金属性:Cl>CD 将硫的酒精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热水中得微蓝色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微蓝色透明液体有光亮的通路微蓝色透明液体为胶体A. AB. BC. CD. D 10.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所以不和任何酸反应B. 高温下,工业制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2C+SiO2 Si+2COC. 硅酸盐广泛用于光纤通讯D. 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11.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 A(g)+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限度的是 ( )①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④υ正(B)= 2υ逆(C)A.只有④ 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2.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①酸性:HClO4>HBrO4>HIO4②碱性:KOH>Ca(OH)2>Mg(OH)2 ③熔点:Li<Na<K<Rb<Cs ④还原性:F->Cl->Br-⑤稳定性:HCl>H2S>PH3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13.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A>B,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A、B、C、D、E B.E、C、D、B、AC.B、A、D、C、E D.A、B、D、C、E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与过量的Ba(OH)2溶液混合Ba2++2OH-+2HCO3-=BaCO3↓+CO32-+ 2H2O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 ClO-+SO2+H2O=SO42-+2H++Cl-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 Ba2++ OH- + H+ + SO42-= BaSO4↓ + H2OD.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H+ + OH-=H2O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发生能量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质的化学变化B.体系的温度升高一定是放热反应造成的;体系的温度降低一定是吸热反应造成的。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静乐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解题可能要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 16 C: 12 N: 14Cl: 35.5 S: 32 Na:23 Al: 27 Mg: 24 Zn:65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有道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Na2OC、NaClOD、FeSO42、根据厦门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厦门市经常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3、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A、Cl2→Cl-B、Zn→ Zn2+C、H2→H2OD、CuO→CuCl24、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5、某溶液中只含有Na+, 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A、1:2B、1:4C、3:4D、3:26.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A.BaCl2 B.NaOH C.Ba(OH)2 D.AgNO37、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A、2NaBr+Cl2=2CaCl+Br2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C、2H2S+SO2=2H2O+3S↓D、C+H2O CO+H28、在下列反应中, HCl 作氧化剂的是()A、NaOH+HCl=NaCl+H2OB、Zn+2HCl=ZnCl2+H2↑C、MnO2+4HCl(浓)MnCl2+2H2O+Cl2↑D、CuO+2HCl=CuCl2+H2O9、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大量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10、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D.①和④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12、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13、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气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标况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14、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O2 B.CH4 C.CO2 D.SO215、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B.常温常压下,溶有1.06g Na2CO3的溶液中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C.通常状况下,1 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 NA16、根据元素的核电荷数,不能确定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B.原子核内中子数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原子核外电子数Hf(铪),它的中子数是17、据报载我国最近合成了多种元素的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18572()A.72 B.113 C.185 D.257第Ⅱ卷(非选择题)一、请把第Ⅰ卷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51分)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3道小题,共23分)18、(8分)(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红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山西省忻州一中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3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中性笔,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
2.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 1 C 12 N 14 O 16 S 39 K 39 Cu 64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纵观古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对文献的描述内容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描述分析A“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此“石灰”是指石灰石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C“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反应来辨别真假硝石D 《天工开物》: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KNO3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2、将木炭磨成直径为10nm左右的炭粒后再分散到某液体分散剂中,对所得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定是溶液②有丁达尔效应③能全部透过半透膜④可以全部透过滤纸.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铁常温下遇浓硫酸钝化用铁桶装浓硫酸B 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C次氯酸盐溶液与CO2反应漂白粉漂白织物D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4、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 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C. 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D. 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5、用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B .0.5molAl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C. 46gNO 2和N 2O 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 AD .同温同体积时,两种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6、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氢气燃烧生成水时的热量变化,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A .生成1mol H 2O 时放出热量245 kJB .H 2O 分解为H 2与O 2时放出热量C .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D .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小于水的能量7、根据Zn+Cu 2+===Zn 2++Cu 的反应原理所设计原电池装置,正确的是 ( )8、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① H 2SO 3+I 2+H 2O =2HI +H 2SO 4 ② 2FeCl 3+2HI =2FeCl 2+2HCl +I 2A .FeCl 2 >HI >H 2SO 3 B.HI >FeCl 2 >H 2SO 3C .H 2SO 3> HI >FeCl 2 D.FeCl 2 >H 2SO 3>HI 9、硅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B. 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D. 硅在地壳中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10、门捷列夫周期表是常见的经典形式,人们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还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海螺”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 点代表氢元素。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B 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比较A﹥BB. 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C. B 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 A 、B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BD11、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信息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元素的相关信息R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2W 原子的M 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X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其原子半径最大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且低价氧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淡黄色单质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种强酸,可与其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A.W 与Y 、X 与R 形成的化合物都能与水反应,且都有气体生成B.Z 、X 、W 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C.R 与Y 、Z 分别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均呈酸性D.常温下X 、Y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都能与W 的单质持续反应12、下列有关SO 2的性质的探究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实验A无色无色无现象无色溶液B 红色无色白色沉淀白色溶液C 红色红色白色沉淀白色溶液记录D无色无色白色沉淀无色溶液13、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元素周期表中第16个纵行为ⅥA 族B. ⅦA 族元素也称为卤族元素C. 0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元素化合价为0D. 元素周期表中,Ⅷ族包括第8,9,10三个纵行14、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1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 +==2Fe 3++3H 2↑B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Cu 2+==Cu+2Na +C .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Fe+4H ++NO 3-==3Fe 3++2H 2O+NO↑D.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aHSO 4在溶液中反应:Ba 2++OH −+H ++SO 4-==BaSO 4↓+H 2O 16、某100mL 混合液中,HNO 3和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mol/L 和0.4mol/L 。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 铜粉,加热使反应发生完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 )A .所得溶液中c (Cu 2+)=0.225mol/LB .所得溶液中c (H +)=0.5mol/LC .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48LD .反应中转移0.06mol 的电子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17.(13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用化学符号回答有关问题:)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②、⑧、⑨、⑩四种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_________。
(3)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微粒是_____,写出该元素的单质分别与⑥、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元素③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该氢化物与元素⑩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用电子式分别写出元素⑨与元素②、⑥形成化合物过程 、 。
18. (13分)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
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根据上述图示,完成下列填空。
(1)明矾石焙烧后用稀氨水浸出。
实验需要500 mL稀氨水(每升含有19.60 g氨)需要取浓氨水(每升含有250.28 g氨)_______mL,用规格为_______mL量筒量取。
(2)写出沉淀物中所有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Ⅰ的名称是,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测定混合肥料 K2SO4、(NH4)2SO4中钾的含量(以K2O计),完善下列步骤:①称取钾氮肥试样并溶于水,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③冷却、称重。
④若试样为m g,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试样中钾的含量(以K2O计)为____________%(质量分数)(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19.(10分)植物(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称草木灰。
草木灰中含有可溶性钾盐(主要成分是K2SO4、K2CO3、KCl).某学生按下列操作提取草木灰中的钾盐①取草木灰加水溶解;②过滤、取滤液;③蒸发滤液;④冷却结晶.(1)在①②③④的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2)为检验草木灰中的离子,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并把溶液分成四份,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填“是”或“否”);如果20.(16分)甲同学拟通过实验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帮他填写完整,并做出评价。
实验室提供的试剂:锌块、锌粉、铁条、铁粉、铜条、NaBr 溶液、NaI 溶液、新制的氯水、1mol/ 盐酸、3mol/L 的盐酸(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评价】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非常合理B. 完全不合理C. 部分合理【补充和完善】上一项若填A ,则此项不用再作答,若填B 或C ,则完成实验还需要的试剂后,有关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请你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
画出实验装置图,NaBr 溶液NaI 溶液氯水氯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甲 甲乙乙结论: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 2>Br 2>I 2锌粉锌块甲乙甲乙标出正负极、电子流动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
装置图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化学(参考答案)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5 BCDCD 6~10 ADCAD 11~16 ADCCD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17. (共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原子结构示意图略(2)HCl>H 2S>CH 4>SiH 4 HClO 4(3)Al 3+ 2Al+6H += 2Al 3+ +3 H 2↑(2分) 2Al+2OH -+2H 2O=2AlO 2-+3 H 2↑(2分)(4)NH 3+HCl_=NH 4Cl (2分)(5)电子式略18. (13分) (1)39.2 50(2)Al(OH)3、Al 2O 3、Fe 2O 3(2分)(3)过滤 漏斗、烧杯、玻璃棒 (2分)(4)①白色沉淀 ②过滤 洗涤 干燥 ④(2分)(其余每空1分)9400(m -132n )4219.(10分)(除标注2分外,其余每空1分)(1)①②③; (2) 气泡产生 II 稀盐酸 氯化钡 III 白色色沉淀 IV 紫 (3)B ;(4)正确 先加入过量Ba(NO 3)2溶液,除去SO 4-和CO 32-,排除二者的干扰,然后再滴加AgNO 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 -(2分)20. (16分)(除表格中每空1分外,其余各2分)(1)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离子方程式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甲--+=+Cl I Cl I 2222乙--+=+Br I Cl Br 2222C Br 2+2I -=I 2+2Br -(2)锌粉的表面积大,也能加快反应速率 (3)负极:Fe-2e -=Fe 2+ 正极:2H ++2e -=H 2↑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