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设计(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82.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一地理 DL-10-01-014《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编写:何珍 审核人:刘利 编写时间:2010-4-17【学习目标】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区位因素);掌握不同指向型工业的特点;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重点难点】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学法指导】(1)归纳(2)讨论(3)案例分析【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一、工业的区位因素 1、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有 土地,水源,原料等,社会经济因素有 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政策,科拔,工人等。
2、按主导因素分类,可将工业分为3、思考;说出下列工业部门分别属于什么指向型,谈谈你的理由。
见上表4、我国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应首先考虑哪种类型的工业?农村劳动力丰富,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应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巩固演练】例题1:读下面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和啤酒厂四种工业布局模式图,判断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A .①是炼铝厂,②是制糖厂,③是电子装配厂,④是啤酒厂B.①是啤酒厂,②是电子装配厂,③是制糖厂,④是炼铝厂C.①是制糖厂,②是电子装配厂,③是炼铝厂,④是啤酒厂D.①是啤酒厂,②是炼铝厂,③是制糖厂,④是电子装配厂【分析】啤酒厂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属于市场指向型,应接近消费市场;炼铝厂属于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要降低成本,应接近能源基地;制糖厂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原料与制成品比较重量大大减轻,应接近原料产地;电子装配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重点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劳动力。
因此正确答案为D。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1)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2)在经济发达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有所下降;(3)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区位因素;(4)在劳动力因素中,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高三一轮复习课《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作者:王利亚来源:《新课程·下旬》2018年第12期【考纲要求】1.工业区位因素;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主要的工业导向类型及其布局特点;3.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工业区位因素,并学会工业的区位选择;2.学会评价某一地区的工业发展的条件或对工业活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从图表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及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论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对工业生产的兴趣;2.通过对学生的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1.工业区位的综合分析。
2.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学情分析】1.学生在高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懂得如何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但仍然存在分析不完善,思路不清晰,抓不住要点的问题。
2.在读图分析的过程中,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方法】翻转课堂(课前视频学习、课中讨论问题、培养能力、课后反思总结)1.理论联系实际;2.师生互动探究;3.即时练习法。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及学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反馈——问题与收获学生反馈视频学习的问题与收获,教师进行知识梳理,并板书总结:课题:工业的区位选择1.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地形、地质、水源、原料、矿产能源(动力)(2)社会经济: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技术等2.五种导向型的工业(1)原料导向型工业(2)市场导向型工业(3)动力导向型工业(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5)技术导向型工业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在减弱;(2)市场、信息、科技、劳动力素质、环境的影响在增强。
高一地理必修2DL2010-4-10-011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编写:祝波审稿:邹峰审核:向秘海审批:熊中庭编写时间:2010-4-10班级:组别:组名:姓名:自评等级:互评等级:互评人签名:【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方法】讨论、自学探究、案例教学【知识链接】前面我们学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则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除场地和水源外,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不大,这使工业生产在区位选择上既很灵活也很复杂。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学“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点一:工业的区位因素1、请看教材“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有哪些?2、假如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选一个地方建厂,你要考虑哪些因素?你认为理想的工业区位是什么?我们从厂商所考虑的区位因素可以看出,他的目的就是为获得最高的利润。
但能否找到完全符合他要求的地方呢?很少有这样的场所,因此决策者常把工厂建在有明显的优势区位条件的地方。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
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
3A.原料市场动力技术B.市场原料动力C.市场市场原料技术D.市场市场动力技术4、以下工厂布局合理的是()A.在林区构建家具厂 B.在小麦产区构建面粉厂C.在油田构建炼油厂 D.在煤田构建坑口火电厂5、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A.高技术人才密集B.交通便利C.空气清新,环境优美D.工业基础雄厚6.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A、制糖厂B、造船厂C、瓶装饮料D、高级时知识点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2)鞍钢与宝钢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有哪些?(3)鞍钢与宝钢发展的不同区位条件是什么?1、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的影响(1)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2)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3)动力(燃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4)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5)科技进步,通过影响其他因素的发展变化共同影响工业区位,导致新工业区位的产生和老工业区位的改造、转移,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6)交通运输对工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7)信息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2、环境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教材P61(1)严重污染空气的工厂有哪些,布局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严重污染水源的工厂有哪些,布局时应考虑哪些因素?(3)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哪些,布局时应考虑哪些因素?3、社会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的影响社会因素:政策、国防需要、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都是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有时甚至成为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高考复习资料工业区位导学案2. 总结归纳出影响啤酒厂生产的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探究二:如果你是老板,工厂选址时首要考虑什么效益?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则:【合作探究】小组活动探究,招聘厂长根据你们选择的工业,判断上你选择工业属于何种导向型工业,说出它的工业产特点,再举例其他代表性的工业部门。
补充:部分工厂介绍:啤酒厂: 啤酒的原料主要包括大麦麦芽、小麦麦芽、大米、淀粉、啤酒花、酵母等,产品主要为玻璃瓶装啤酒。
为了保持啤酒质量,减少紫外线的影响,一般采用棕色或深绿色的玻璃瓶做容器。
玻璃石易碎品,不适合长距离运输,运输成本非常高。
制糖厂:原料为糖料作物(甘蔗或甜菜)。
以甘蔗作为制糖原料,既要有充足的蔗源以满足糖厂生产,同时要求蔗茎的蔗糖分和纤维分较高。
甘蔗不宜贮存,应尽快运送到糖厂加工,以收获后不超过2天加工为宜。
甘蔗制糖,通常是8吨甘蔗制成1吨糖,随着贮存期延长,所需甘蔗越来越多。
炼铝厂:铝的电解炼制是一项耗费能量很高的工业。
现今工业上制铝是以电解法电解氧化铝,反应在约900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
这类工业的原料为铝土矿,因为水电廉价,无污染,所以炼铝工业多使用水电作为能源。
普通服装厂:原料为布,这类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很大,对技术要求不高。
飞机制造厂:对技术要求很高,通常靠近高校,科研机构等,从业人员具有相当的专业技术水平。
地域联系性抢,要有辩解的交通和优良的环境,以及进行生产的大量协作企业,通常布局在较大城市的边缘。
【课堂练习】1.下列工业部门布局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是()A .家具制造、印刷工业、饮料工业B.炼铜工业、制糖工业、石油开采C.航天工业、电子装配、飞机制造D.服装制造、水产品加工、精密仪表【课后作业】搜集我们家乡的工业,它们又是什么导向型工业呢?思考它们的布局选址合不合理呢?宜昌首届柑橘博览会10月22日开幕“世界柑橘看中国,中国柑橘看宜昌。
”200万亩柑橘尚挂枝头,东北客商却在第十七届全国(长春)绿色食品博览会上抢先签下5.58亿元订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2.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
3.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家乡所在地的某一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学习重点】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
2.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一、工业区位因素1.什么是工业?从经济利益看,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是什么?2.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那些?3.根据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划分的工业部门:(完成表格)5.完成P60活动1.2.3.【合作探究】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2. 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家乡所在地的某一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精讲释疑:】工业区位选择的导向性(案例分析)【拓展延伸】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当堂达标】1.水果罐头厂、电子装配厂、玻璃制造厂、炼铝厂四种工业区位模式图,布局较为合理的是一组是()A.①炼铝厂②水果罐头厂③电子装配厂④玻璃制造厂B.①玻璃制造厂②炼铝厂③水果罐头厂④电子装配厂C.①水果罐头厂②电子装配厂③炼铝厂④玻璃制造厂D.①电子装配厂②玻璃制造厂③炼铝厂④水果罐头厂2.宝钢的铁矿石主要来自()A.澳大利亚、印度、巴西B.安徽的淮南和山西等地C.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D.东南亚、南亚和西亚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的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原因主要是出于()A.解决就业B.乡土情感C.改善环境D.利用科技优势4.下列工业部门与其区位类型搭配不正确的是()A.水果罐头—原料导向型B.啤酒生产—市场导向型C.炼铝工业—动力导向型D.电子装配—技术导向型5. 关于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错误的是()A.水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B.印染厂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地区C.发电厂设置在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的地方D.化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大风频的上风地带和河流上游地区。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课标考点1、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二、知识体系确,如伦敦盛行西风(西南风)、北京、孟买季风方向也不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术产业、食品工业要求环境质量比较高,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应是优质的环境。
例1.右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
据此回答(1)—(2)题。
(1)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A.印刷工业B.电解铝工业C.电子工业D.制糖工业(2)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
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
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A. L1点B. L2点C. L3点D. L4点解析:由图中可知,企业P1距M2原料地很近,说明该企业原料占企业成本的比例大,制糖业属原料指向型工业由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中P2所在点运费低,但劳动力费用高,企业成本较高。
从经济效益考虑,L2点运费和劳动力价格适中,是最佳迁移地点。
答案(1)D(2)B例2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
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
图4-1-2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
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5个单位重量的M1、M2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A、NB、PC、QD、R解析:(1)若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选址在O点,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的运费最省。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区位因素)。
2. 掌握不同指向型工业的特点。
3.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教学重难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2、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课前预习一、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址原则: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_________获得最高利润。
二、工业区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交通和科技的进步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_________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2)环境保护因素__________日益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3)政策的变化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4)企业决策者的________________,有时甚至成为主导因素。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1)污染重的工业污染空气——工厂布局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__________地带、最小风频的⑬________风向或与盛行风向______________。
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远离______地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2)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以__________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合作探究:1、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在全国选一个地方建厂,请问:(1)你会选择在哪里?为什么(考虑了哪些条件)?如此进行工厂区位选择的目的是什么?(2)你觉得工厂理想的区位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那么在现实中有这样的地方吗?那么工厂在现实中区位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合作探究:2、(1)如果你要建一个水产品加工业,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2)如果你要建一个家具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3)如果你要建一个电子装配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4)如果你要建一个飞机制造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合作探究:3、假如你是抚顺负责招商引资的官员(1)你以什么理由说服世界最大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在抚顺投资建厂(2)你以什么理由说服可口可乐公司在抚顺投资建厂(3)你以什么理由说服耐克服装公司在抚顺投资建厂合作探究4材料1: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大多数地区应首先考虑哪种导向型工业?材料2:家具厂本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但近几年一些著名家具企业选址在林区,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合作探究5:阅读案例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分布,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合作探究6:请分析一下面的材料说出是什么原因导致工业区位的变化材料1:“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
第22讲工业的区位选择[考纲呈现]1.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主要工业导向类型的特点及区位选择。
2.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进行工业布局的合理选择,掌握工业区位分析方法。
(重难点)[思维导图]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价格高低、面积大小水源——远近程度、丰富程度、质量优劣原料——种类、数量、质量和运输成本社会经济因素⎩⎪⎨⎪⎧动力——是否充足,是否临近交通——是否便利(沿海、沿江、靠近铁路、公路)劳动力——人口数量是否丰富、劳动技能是否熟练、文化水平高低(高素质劳动力)市场——近市场省运费、市场是否广阔、获得供求信息是否及时政策——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完善其他因素⎩⎪⎨⎪⎧技术——近高校、有人才和技术优势信息——信息网络是否通畅、工业集聚、方便交流环境——是否敏感、尽量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2.工业区位选择 (1)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2)工业区位选择的具体分析①自然因素:要考虑是否有修建工厂所需的良好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需要考虑是否接近原料、动力、市场和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
理想的区位应具备的条件是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前景广阔。
③环境因素:应根据不同工业部门的污染特点,尽量减少对城区或居民区的污染。
3.工业主导因素导向类型 工业特点 工业布 局原则 典例原料导向 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 市场导向 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接近市场 啤酒厂、家具制造业动力导向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电解铝工业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考向一工业区位因素的判断(2018·全国文综Ⅲ)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
专题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课工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结合资料,分析影响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
2.通过调查不同工业类型,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重点: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学习难点:工业区位选择和布局四、工业地域的形成1.工业联系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有些工业部门需要其他部门提供或,并在此基础上构成相互、相互的产业链。
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也有些工业企业之间虽无产品之间的直接联系,但为了共享、水电、,以及商店、学校等公用,或考虑到成本,通常也会集聚在一起,形成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各工厂之间除物质联系以外,还存在、等方面的联系。
2.工业集聚(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有利: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不但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减小原材料、半成品以及零部件间的,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而且有利于企业间的生产协作、信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
不利:企业过度集中,也会出现、水电及供应不足、,以及等问题。
【合作探究】工业集聚都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吗?某普通服装加工厂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东莞某镇建厂,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
服装面料来自新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进入21世纪后,该厂的效益逐年下降,经实地考察和了解新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艇后,该厂决定迁至新疆,并建立了自己的服装面料加工厂,服装主要销往中亚和东欧等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广东省相比,新疆生产服装面料的突出的优势是()A.劳动力丰富 B.生态环境好 C.原料丰富 D.交通便利2.进入21世纪后,该厂效益逐年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A.土地价格上涨 B.工资成本上升C.企业竞争加剧 D.服装设计过时下表是四个地区建厂的优势比较(点数越多,优势越明显),回答问题。
3.某高科技公司若建一子公司,上述四地最有可能选择( )A.甲B.乙C.丙D.丁4.影响甲地工业发展最不利的区位因素可能是( )A.劳动力素质低B.原材料缺乏C.距市场远D.劳动力缺乏闯关题:红木家具广受人们喜爱。
课程篇【考纲要求】1.工业区位因素;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主要的工业导向类型及其布局特点;3.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工业区位因素,并学会工业的区位选择;2.学会评价某一地区的工业发展的条件或对工业活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从图表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及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论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对工业生产的兴趣;2.通过对学生的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1.工业区位的综合分析。
2.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学情分析】1.学生在高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懂得如何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但仍然存在分析不完善,思路不清晰,抓不住要点的问题。
2.在读图分析的过程中,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方法】翻转课堂(课前视频学习、课中讨论问题、培养能力、课后反思总结)1.理论联系实际;2.师生互动探究;3.即时练习法。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及学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反馈———问题与收获学生反馈视频学习的问题与收获,教师进行知识梳理,并板书总结:课题:工业的区位选择1.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地形、地质、水源、原料、矿产能源(动力)(2)社会经济: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技术等2.五种导向型的工业(1)原料导向型工业(2)市场导向型工业(3)动力导向型工业(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5)技术导向型工业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在减弱;(2)市场、信息、科技、劳动力素质、环境的影响在增强。
4.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2)主导性原则(3)因时因地制宜原则环节二:尝试———实践与运用课堂练习: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完成1题。
第九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关注考纲】
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重点)
2.工业区位的选择。(重点)
3.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难点)
【自主学习】
1. 工业选址的原因
2. 五种导向型工业的工业特点、工业布局原则
3.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原因、表现
原因:
表现:
【合作探究】
1. 分析甲、乙、丙、丁各是何种导向型工业
2. M1、M2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N的运费。合建厂的是哪一地点?
3. 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和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
厂区位最好接近O、P、Q、R四点中的哪一点?
4. 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5. 工业区位因素的评价
【课堂练习】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
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
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
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图示为“美国东北部区
域图”。完成1~2题。
1.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C.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区域产业升级 B.环境日趋恶化
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
假设原料与产品的单位运费(吨/公里)相等,以
市场(M)或原料(S)为中心的同心圆表示单位运费,即费用等位圈。如果企业选址在S处,
每生产销售1吨产品需要5个单位运费;如果企业选址在M处,每生产销售1吨产品需要15
个单位运费,读图回答3-4题:
3.仅从运费角度考虑,生产企业布局在图中a、b、c、d四处的哪处相对最合理 ( )
A.a B.b C.c D.d
4. 若该企业选址在X地,每生产销售1吨产品的运费为: ( )
A.12 B.10 C.8 D. 6
下图为“某工业收益随空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5~7题。
5.该工业可能是( )
A.家具厂 B.炼铝厂
C.电子元件厂 D.制糖厂
6.图中显示该工业布局的理想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图中空间费用曲线先减后增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租费用、市场远近 B.市场远近、工人工资
C.工人工资、政策影响 D.地租费用、交通费用
8. 2010年初,我国华北某县预开发探明储量的大煤矿。当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煤炭的开
发与经济发展为题,展开研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画的县城平面图。据图回答问题。(20分)
(1)计划在H处布局一处火电厂,你认为是否合理?(6分)
(2)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可造成哪些环境问题?(6分)
(3)开发利用煤炭资源过程中,应借鉴哪些先进经验?(8分)
答案
1.B 2.D 3.B 4.B 5.A 6.B 7.D
第1题,由图可知,匹兹堡附近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煤炭工业的条件优越。
第2题,二战后,出于保护环境和提高利润的需要,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进行了产业升级,
缩小了钢铁工业的生产规模,也造成了大量工人失业,使得迁往南部和西部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的人口增加。
第5题,由图可知,该工业越靠近城市,空间收入曲线值越大,应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第6题,空间收入曲线高于空间费用曲线的乙区域,该工业收入为正值,适宜该工业布局。
第7题,结合图示及家具厂的产品特点可知,在城市中心附近,地租较高,使得空间费用
较高,从市中心向外,随着地租的降低,空间费用也随之降低;而郊区及城市外围,地租
变化不明显,但运输费用大幅升高,使空间费用升高。
8. (1)合理。 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位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对县城污染小;与县城间有绿化带
隔离;消费市场广阔。
(2)开矿剥离地表,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建火电厂可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废矿石可造成水体污染等。
(3)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延长生产链,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积
极发展第三产业和轻工业;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兴企;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积极美化、绿化,
实行清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