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镇痛配合对侧侧俯卧位在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临床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研究*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镇痛分娩临床效果分析谢亦栋1,吉玲玲21.丹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江苏镇江212300;2.丹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江苏镇江212300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镇痛分娩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丹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
对比两组镇痛起效时间及效果,产程时间和顺产率。
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3.55±0.58)min,短于对照组;麻醉后5、10、30、60min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12±0.42)分、(3.18±0.31)分、(1.45±0.34)分、(1.38±0.19)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60、13.373、20.144、15.368、27.258,P<0.05)。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分别为(5.94±1.47)、(0.68±0.27)h,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0、7.062,P<0.05)。
观察组顺产率(96.00%vs84.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000,P<0.05)。
结论在产妇镇痛分娩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镇痛起效迅速且效果更好,初期可使VAS评分显著降低,有助于缓解疼痛,对子宫收缩力的影响极其微弱,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产程;会阴侧切率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2.08.10.29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Analgesia in LaborXIE Yidong1,JI Lingling2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Dany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Zhenjiang,Jiangsu Province,212300China;2.Department of Obstetrics,Dany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Zhenjiang,Jiangsu Province,2123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analgesia in labor.Meth⁃ods100cases of parturients in natural childbirth admitted by Dany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Randomized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50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labor analgesia,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The time and effect of analgesia,the time of labor process and the spontaneous labor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onset time of analges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3.55±0.58)min,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pain scores at5minutes,10minutes,30minutes,and60minutes after anesthesia were(4.12±0.42)points,(3.18±0.31)points, (1.45±0.34)points,and(1.38±0.19)points,respectively,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 17.660,13.373,20.144,15.368,27.258,P<0.05).The first and second stages of lab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5.94±1.47)h and(0.68±0.27)h,respectively,which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5.350,7.062,P< 0.05).The spontaneous labor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96.00%vs84.00%)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4.000,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labor analgesia in parturient an⁃algesia has a rapid onset and better effect.At the initial stage,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VAS score,help relieve the pain,have a very weak impact on the uterine contractility,and reduce the rate of lateral episiotomy,which has a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effect.收稿日期:2022-08-01;修回日期:2022-08-27作者简介:谢亦栋(1983-),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临床麻醉。
腰-硬联合阻滞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产程中采取腰-硬联合阻滞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8年4月110例选择无痛分娩的产妇,按双盲法分为CEA组与CSEA组,各55例。
CEA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阻滞,CSEA组采取腰-硬联合阻滞,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与产程情况。
结果:(1)CSEA组第一、第二产程均略长于CEA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2)CEA组患者的给药前10分钟疼痛评分明显高于CS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给药30分钟以后两组疼痛评分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将腰-硬联合阻滞用于无痛分娩中的起效迅速,镇痛效果确切,对产程没有明显影响,建议广泛推广。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程;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阻滞分娩时,产妇多伴有较重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产生大量内源性、外源性应激物质,导致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往往造成宫缩乏力、宫缩和宫口扩张失调,继而导致产程延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并发症[1]。
硬膜外阻滞,起效时间长,而且偶有阻滞不完善的情况。
腰-硬联合阻滞既具有脊麻起效快、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的优点,又有硬膜外腔阻滞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等优点[2]。
本文拟对腰-硬联合阻滞下无痛分娩的可行性及其效果进行探讨。
1.一般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选择大连百佳妇产医院2018年1月-2018年4月入院选择无痛分娩并符合条件的110例产妇,按双盲法分为CEA组与CSEA组,各55例。
入选标准: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头位的初产妇、母胎情况良好;没有椎管内麻醉的禁忌症;产妇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经产妇;多胎妊娠;巨大儿;有椎管内麻醉的禁忌症。
1.2麻醉方法CEA组:55例产妇均行连续硬膜外阻滞,于产妇宫口开大至3cm-4cm时,于L3-4或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入硬膜外导管3cm,成功后硬膜外腔注入1%利多卡因4ml(含肾上腺素1∶200000)作为试验量,观察五分钟产妇无局麻药中毒、全脊髓麻醉等不良情况,给予10ml镇痛药作为首次剂量并连接镇痛泵。
产程潜伏期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产程是孕妇的一次艰辛的生理过程,如何减轻孕妇的疼痛是关注的焦点。
腰-硬联合分娩镇痛技术在产程镇痛中被广泛应用,有着良好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但其在不同孕妇的产程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而产程潜伏期的镇痛方式多种多样,但选用何种方式更合适仍需要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对比产程潜伏期腰-硬联合镇痛与常规镇痛措施的效果,为产程镇痛提供更为科学的管理措施,改善孕妇的产程体验。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产程潜伏期采用腰-硬联合镇痛技术和常规镇痛技术对产程进展情况、镇痛效果及孕妇满意度的影响,为产程镇痛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计划在xx医院招募100名满足以下条件的孕妇,对比研究两种产程镇痛处理对潜伏期持续镇痛、疼痛强度、产程进展情况及孕妇满意度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最后一次月经来潮至入院的时间大于37周、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的孕妇。
排除条件为剖宫产、胎位异常、双倍体、心律不齐等特殊情况的孕妇。
(2)随机分组将100名孕妇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和常规组,其中腰-硬联合组采用腰-硬联合镇痛技术,常规组采用阿片类药物、无水麻黄碱或托品等口服或静脉输注方式镇痛。
(3)数据收集通过患者自评长期镇痛、疼痛强度等指标,并在分娩结束后记录产程及分娩情况及可能的副作用。
(4)数据处理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得分、时间等指标的差异。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对比研究常规镇痛和腰-硬联合镇痛两种方法的效果,为孕妇选择更为合适的镇痛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减轻产程疼痛,提高孕妇的产程体验,并为临床医生选择更为科学的处理方式提供参考。
孕妇在产程中采取不同体位对分娩影响的研究进展?1482?孕妇在产程中采取不同体位对分娩影响的研究进展荣利【摘要】通过在第一、二产程中指导待产妇采取平卧位以外的各种体位,对于增加待产妇舒适度,减轻产痛,加快产程进展,降低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予以综述,并针对产程不同阶段采取何种体位更具有优势提出建议。
【关键词】待产妇;产程中不同体位;分娩;综述文献随着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产程中待产妇的体位也打破了以往从始至终采取平卧位待产和分娩的单一体位传统。
改变分娩服务模式,在产程中通过指导待产妇变换体位来减轻产痛、加快产程进展,从而达到降低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
据多篇文献报道,产妇的待产体位、分娩体位对产程进展有直接关系?。
在指导待产妇的同时,更新医护观念,对于提高分娩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
现对待产妇待产过程中采取除平卧位以外的不同体位,对产程韵影响综述如下。
一、不同体位对产程的影响1.坐式体位:是符合分娩机制的生理体位,由仰卧位改坐位可使坐骨棘间径平均增加O.76cm,骨盆出口前后径增加1~2cm,出口面积平均增加28%旧1。
分娩过程的重要因素是胎头位置与母亲的骨盆相适应,坐式体位可减少骨盆倾斜度,有利于胎头在骨盆内延产轴下降,从而顺利完成分娩机制∞J。
因此在第一产程排除头浮、相对头盆不称,在待产妇体力允许下,助产士及陪伴家属应鼓励待产妇坐于待产床、分娩椅或分娩球上,鼓励进食进水,这样还可以增加待产妇的舒适度,同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 分散注意力,待产妇精神易平静和放松。
若待产妇采取坐位行动相对自如,加之助产士多讲解产程知识,待产妇多能配合且精神状态良好,减轻了产痛。
坐位反射性加强宫缩,缩短产程,近而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H1。
2.站立或行走:在第一产程助产士及陪伴家属可协助待产妇下床行走,或倚墙站立,扶分娩车行走或站立。
这不仅可以分散待产妇注意力,增加了舒适感,减轻产痛,更重要的是站立行走可使子宫离开脊柱趋向腹壁,胎儿纵轴与产轴相一致。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26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母儿的影响。
方法:选择26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为研究组,未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的产妇260例为对照组。
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第三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加速了活跃期进展、延长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影响。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分娩镇痛(无痛分娩),是目前运用最广泛、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分娩方式,减轻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恐惧及疼痛,降低了剖宫产率[1]。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施行分娩镇痛的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月自愿要求无痛分娩并无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260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分娩产妇260例为对照组。
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头位、宫口开大3cm、无胎儿窘迫、无头盆不称、年龄<35岁、无并发症的初产妇。
两组产妇年龄、孕龄等相关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研究组,宫口开大到3cm时,给予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麻醉师取L2~3或L3~4椎间隙穿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注入0.9%氯化钠溶液2ml+罗哌卡因2.5mg,将罗哌卡因10mg+芬太尼0.2mg+0.9%氯化钠溶液配成100ml药物,连续泵入,基础剂量6ml/小时,产妇可自控给药,6ml/次,加药间隔15分钟,最大剂量30ml/小时,镇痛持续宫口开全时停药。
监测项目:镇痛对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统计学处理:各种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活跃期、第二、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研究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第二产程延长(P均<0.05)。
腰硬联合麻醉对无痛分娩中转剖宫产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
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用于无痛分娩的常见麻醉方式,对于需要急诊剖宫产的患者来说,腰硬联合麻醉也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
关于腰硬联合麻醉对于无痛分娩中转剖宫产患者
的镇痛效果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着争议。
本文旨在对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
娩中转剖宫产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一、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
1.1 腰硬联合麻醉的机制
腰硬联合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入腰椎间隙,通过作用于脊髓的腰麻作用实现镇痛的目的。
这种麻醉方式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对母婴安全的特点。
腰硬联合麻醉常常被应用于无痛分娩过程中,其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以有效减轻产妇分
娩过程中的疼痛,提高产妇的分娩体验,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分娩的并发症及提高产妇的满
意度。
已有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以有效减轻产妇
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提高分娩的顺利进行。
而且,相比于其他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的
镇痛效果更为持久和全面。
二、腰硬联合麻醉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转剖宫产患者中的应激反应一直备受关注。
有研究发现,
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的应激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降低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
知和紧张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腰硬联合麻醉通过作用于脊髓的腰麻作用,可以有效阻断神经传导,降低产妇在手术
过程中的疼痛感知,从而减轻产妇的应激反应。
腰硬联合麻醉也可以调节产妇的神经内分
泌系统,降低紧张情绪,有利于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心理平衡。
剖宫产手术硬—腰联合麻醉临床效果研究目的分析和研究硬-腰联合麻醉在剖宫产妇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采用剖宫产术结束分娩的11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经征得患者同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腰联合麻醉,然后将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麻醉显效时间为(48±11)s,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7.9%,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的总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两组产妇均顺利分娩,没有胎儿死亡病例,该两组新生儿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剖宫产手术患者,给予硬-腰联合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和效果好等优点,只要控制好患者的血压,是可以推行的麻醉方案。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waist hard joint anesthesia used in cesarean section.Methods Choose our end of cesarean section delivery of 111 cases of matern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consent of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adopts epidural anesthesia,observation group the hard - waist joint anesthesia,and then compare two sets of anesthetic effec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anesthesia for (48 + 11)s were markedly improved,obviously earli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Hypotension incidence was 17.9%,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otal anesthesia was 91.1%,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anesthesia wa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Conclusion Waist hard joint anesthesia for patients receiving cesarean section surgery,with the advantages of fast and good effect ,is feasible based on the good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Key words] Waist hard joint anesthesia;Cesarean section;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anesthesia伴随着社会经济和孕妇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我国的剖宫产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镇痛分娩的护理探究【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镇痛分娩中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妇产科接诊且行镇痛分娩的产妇140名,将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A、B两组(n=70)。
对两组都施以腰硬联合阻滞麻醉,A组同时应用护理干预法,B组应用常规护理法。
分析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A组的皮肤瘙痒、下肢麻木、发热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B组低,P<0.05。
A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B组,P<0.05。
结论:于镇痛分娩产妇接受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期间,采取护理干预法对其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促进产程进展,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镇痛分娩;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不良反应现阶段,分娩镇痛在我国临床妇产科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虽有助于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感,但可引发诸多的不良反应,比如:皮肤瘙痒与下肢麻木等,进而给产妇造成了更大的痛苦[1]。
为此,临床有必要做好产妇镇痛分娩中的护理工作。
常规护理为比较传统的一种护理方法,属于是被动式护理模式,在我国临床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在近几年当中,随着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一些新的护理模式被更为广泛的引入了疾病的治疗中,来有效提高其护理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促进病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
此研究,笔者将以140名接受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镇痛分娩产妇(接诊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为对象,着重分析镇痛分娩中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法的有效护理措施及其应用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妇产科接诊且行镇痛分娩的产妇140名,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分成A组和B组(n=70)。
当中,A组的年龄为22-34岁,平均(26.98±1.53)岁;身高为156-169cm,平均(163.25±1.83)cm;孕周为37-42w,平均(39.02±0.83)w。
腰硬联合镇痛配合对侧侧俯卧位在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并分析腰硬联合镇痛配合对侧侧俯卧位在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临
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所接收的阴道分娩产
妇120例,此120例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头位初次生产的产妇,且经过诊断确诊为
枕横位或者枕后位,需要进行腰硬联合镇痛分娩。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
照组(n=60)与指导组(n=60),给予对照组患者随意卧位进行分娩,给予指导
组患者对侧侧俯卧位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应用不同方式纠正胎头方位异常的
临床效果。结果:指导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为3.3%,对照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
为10.0%,指导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两者之
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
指导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镇痛配合对侧侧俯卧位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与产妇的产后出血
率,帮助产妇更好地一进行分娩,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腰硬联合镇痛;对侧侧俯卧位;胎方位异常;分娩
母体骨盆与胎儿先露部位指示点之间的关系称为胎方位。根据母体的长轴与
胎儿身体的长轴之间关系来分类,可以将胎方位分为两种,分别为直产式与横产
式。直产式指的是两个长轴之间互相平行,横产式指的是两个长轴之间互相垂直。
本院为探究腰硬联合镇痛配合对侧侧俯卧位治疗胎头方位异常的临床疗效,选取
本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之间所接收的阴道分娩产妇120例,分别给予
两组患者随意卧位分娩与对侧侧俯卧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应用不同方式纠正胎
头方位异常的临床效果。现有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治疗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所接收的阴道分娩产妇120例,
此120例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头位初次生产的产妇,且经过诊断确诊为枕横位或者
枕后位,需要进行腰硬联合镇痛分娩。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60)
与指导组(n=60),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1~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2.9)
岁,怀孕周期在35~40周之间,平均怀孕周期为(37.2±2.1)周,体重在56~
72公斤之间,平均体重为(63.2±4.6)公斤;指导组患者的年龄在23~38岁之
间,平均年龄为(27.1±3.1)岁,怀孕周期在36~42周之间,平均怀孕周期为
(38.6±1.8)周,体重在61~76公斤之间,平均体重为(65.4±3.2)公斤。对两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在宫口开大至4cm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镇痛,在产妇进行麻醉之
前开放静脉通路,使用持续心电监护胎儿,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产妇的
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各项基本指标,宫口开全后协助产妇上产床,之后停
止用药。对照组产妇在进入活跃期之后,选择随意卧位进行分娩;指导组产妇在
进入活跃期之后,排除胎儿宫内窘迫或者头盆不称,经过阴道检查以及腹部触诊
来确定胎头的方位,观察到产妇宫缩持续时间在35s以上,强度大于、等于中等
强度,问歇时问在2.5min左右,如若发现产妇的宫颈发生水肿,应当及时采取
措施進行消肿。枕右后位或者枕右横的产妇采取左侧侧俯卧位,枕左后位或者枕
左横的产妇采取右侧侧俯卧位,指导产妇含胸、腰部保持微躬,上收大腿到与产
妇脊柱纵轴垂直的角度,使腹前壁与床垫紧贴。比较两组产妇应用不同方式纠正
胎头方位异常的临床效果。
1.3临床疗效判断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窒息表现为心跳规
则,心率为每分钟80~120次或者心跳不规则,十分弱,心率低于每分钟80次;
胎儿分娩完成后面部皮肤及全身皮肤呈青紫色甚至苍白,嘴唇呈现暗紫色;喉反
射仍然存在或者完全消失;呼吸没有规律或者只有喘息样的极其微弱的呼吸甚至
没有呼吸;肌肉张力好,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甚至肌肉张力松弛,对外界刺激没
有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全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当P<0.05时,
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指导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为3.3%,对照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为10.0%,指
导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
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指导组患者的
新生儿窒息率,两者之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胎儿离开母体成为单独存在的个体的这一过程称为分娩。分娩的整个过程可
以分为3个产程。宫口的扩张期称为第一产程;胎儿的分娩期称为第二产程;胎
盘的分娩期称为第三产程。对侧侧俯卧位分娩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产妇有很大帮
助:使胎儿的供氧充足;便于产妇的休息;使产妇的子宫收缩更加有力量;使分
娩的进程速度加快;对于急产产妇来说,产妇能够得到很大的缓解;减少外阴切
开术或者会阴撕裂的可能性,能够有效保护会阴。
本次研究表明:指导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为3.3%,对照组患者的产后出血
率为10.0%,指导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两者
之问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
于指导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
而言之,腰硬联合镇痛配合对侧侧俯卧位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与产妇的产
后出血率,帮助产妇更好地进行分娩,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