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导轨的选型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直线导轨的选型要素
直线导轨重要是用在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机械结构上,直线导轨的移
动元件和固定元件之间不用中心介质,而用滚动钢球。
由于滚动钢球适
应于高速运动、摩擦系数小、灵敏度高,充足运动部件的工作要求,如
机床的刀架,拖板等。
假如作用在钢球上的作用力太大,钢球经受预加
负荷时间过长,导致支架运动阻力增大。
我们在选购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确定轨宽
确定好滑轨的宽度轨宽是决议其负载大小的关键因素之一,直线
导轨就是以滑轨的宽度为标准订立型号规格的;
二、确定轨长
确定滑轨的长度,这个长度呢是轨的总长,不是行程滑轨长度选
型公式(全长=有效行程+滑块间距(2个以上滑块)+滑块长度滑块数量+两端的安全距离);
三、确定滑块的类型和数量
滑块通常有两种型式:法兰型方型。
法兰型高度低一点,但是宽
一点,安装孔是贯穿螺纹孔,方型高一点,窄一点,安装孔是螺纹盲孔,滑块的数量应由客户通过实际计算确定。
遵从一条原则,少到可承载,
多到可安装,滑块类型和数量和滑块宽度构成负载大小的三要素;
四、确定精度等级
市面上目前常见的精度等级有c级,h级和p级,对于多数产业机械,一般级精度*可以充足要求,高一点的选h级,数控机床等设备选
择p级为常见,除以上的重要参数外,还需要确定组合高度,类型,预
压等级等实际因素。
以上内容便是本次为大家共享关于直线导轨的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在看完之后能够对该产品有更多的了解。
直线导轨选型基本原则步骤和参数考量直线导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机械设备中的部件,可以实现精确的直线运动。
在选择直线导轨时,需要考虑一些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及相关的参数。
下面是关于直线导轨选型的基本原则、步骤和参数考量的详细解释。
一、直线导轨选型基本原则:1.负载能力:直线导轨应具有足够的负载能力,以确保能够承受工作时的负荷。
负载能力取决于工作物体的重量和所需的加工力。
2.刚度:直线导轨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保持工作物体的稳定性和精度。
刚度取决于导轨的材料和结构。
3.精度:直线导轨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工作物体的加工精度。
选用直线导轨时需考虑工作所需的精度指标。
4.速度:直线导轨应具有足够的速度,以满足工作物体的运动要求。
速度取决于导轨和导轨的传动系统的性能。
5.寿命:直线导轨的寿命应长,以减少维护和更换的频率。
寿命取决于导轨材料的耐磨性和导轨结构的稳定性。
二、直线导轨选型步骤:1.确定负载类型和大小:首先需要确定工作物体的负载类型(如重载、中等负载、轻载)和负载大小,以选择适合的直线导轨。
2.选择导轨类型:根据工作环境和负载要求,选择合适的导轨类型,如滑块式导轨、滚动式导轨等。
3.选择导轨材料:导轨材料需要具有足够的硬度、耐磨性和刚度,常见的导轨材料有钢材、铝合金等。
4.确定导轨长度:根据工作物体的运动范围和工作空间的限制,确定导轨的长度。
5.选择导轨载荷:根据工作物体的负载大小和工作要求,选择适合的导轨载荷,以确保导轨能够承受工作时的负载。
6.确定导轨精度:根据工作要求和加工精度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导轨精度。
7.选择导轨速度:根据工作物体的移动速度要求和工作环境的限制,选择适合的导轨速度。
8.确认导轨寿命:了解导轨的寿命和使用寿命,以便预估导轨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
三、直线导轨选型参数考量:1.负载能力:指导轨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
2.刚度:指导轨的刚度,用于评估导轨的变形程度,通常以刚度系数来表示。
3.精度:指导轨的精度,用于评估导轨的加工精度和重复性。
直线导轨选型计算今天给⼤家带来直线导轨选型计算,线导轨选型计算这是⼀门很有必要的章节于没有极⾼参数计算⽔平和实际应⽤(维护)经验设计⼈员来说,导轨、丝杆等的凭空选择也是必须的,下⾯我就给⼤家⼀⼀讲解滚动直线导轨副特点:1、滚动体与圆弧沟槽相接触,与点接触相⽐承载能⼒⼤,刚性好。
2、摩擦因素⼩,⼀般为 0.002~0.005 ,仅为滑动导轨副的 1/20~1/30 ,节省动⼒,可以承受上下左右四个⽅向的载荷。
动、静摩擦差别很⼩。
3、磨损⼩,寿命长,安装、维护、润滑简便。
运动灵活,⽆冲击,在低速微量进给时,能很好地控制位置尺⼨,不会发⽣空转打滑,并能实现超微⽶级精度的进给。
直线导轨的选型步骤滚动功能部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滚动元件与滚道的疲劳点蚀与塑性变形,其相应的计算准则为寿命(或动载荷)计算和静载荷计算。
某些滚动功能部件还具有滚动体循环装置,循环装置的失效主要靠正确的制造、安装与使⽤维护来避免。
1、动载荷计算C:基本额定动载荷 (N)Pc:垂直于运动⽅向的载荷, P/4fH :硬度系数,⼀般取值 1fT:温度系数fc:接触系数fw :载荷系数滚动体额定寿命:球体: 50km ;滚⼦: 100kmL:设计总寿命⾏程 (km)l:⼯作⾏程,即轨道长度 (单位: m)n:每分钟往返次数 (次/min)Lh:设计总寿命时间 (参照下页图表 )直线导轨在设备中的应⽤及安装⽅法1、在安装直线导轨之前必须清除机械安装⾯的⽑边、污物及表⾯伤痕。
注意:直线滑轨在正式安装前均涂有防锈油,安装前请⽤清洗油类将基准⾯洗净后再安装,通常将防锈油清除后,基准⾯较容易⽣锈,所以建议涂抹上黏度较低的主轴⽤润滑油。
2、将主轨轻轻安置在床台上,使⽤侧向固定螺丝或其他固定治具使线轨与侧向安装⾯轻轻贴合。
注意:安装使⽤前要确认螺丝孔是否吻合,假设底座加⼯孔不吻合⼜强⾏锁紧螺栓,会⼤⼤影响到组合精度与使⽤品质。
3、由远端向近端按顺序将滑轨的定位螺丝稍微旋紧,使轨道与垂直安装⾯稍微贴合。
直线导轨选型基本原则步骤和参数考量直线导轨是一种精密机械元件,在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负载、工作环境、精度、稳定性和耐磨性等。
下面是直线导轨选型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及参数考量。
一、基本原则直线导轨选型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所需的功能特性来选择最佳的导轨,同时考虑到机械部件的可靠性、经济性和使用寿命。
二、步骤1. 确定工作条件和要求:首先需要确定设备的负载、速度、精度、噪声和使用寿命等参数,以便选择适合的导轨型号。
2. 了解导轨的特性:参考直线导轨的产品手册,了解导轨的精度、刚性、防尘、防水和耐磨性等特性。
3. 选择导轨尺寸:选择适合负载和速度要求的导轨尺寸。
对于负载较大或速度较高的应用,需要选择更大的导轨尺寸和型号。
4. 确定导轨质量:质量是导轨选型的关键考量之一。
为了提高精度和稳定性,应尽可能选择高质量的导轨。
5. 熟悉安装和维护要求:了解导轨的安装和维护要求,如需要留意导轨的保护措施、润滑方式和维护周期等。
三、参数考量1. 负载:负载是选择导轨的最重要参数之一。
需要确保导轨能够承受负载并保持稳定。
一般来说,负载能力越高的导轨,使用寿命也会越长。
2. 速度:导轨的速度影响其所需的精度和刚性。
需要根据应用的速度要求选择导轨型号和尺寸。
3. 精度:导轨的精度是指导轨的位置偏差值。
注重精度的应用需要选择更高精度的导轨型号。
4. 刚性:导轨的刚性决定了其对负载的承载能力。
对于负载较大或需要高速运动的应用,需要选择刚性更好的导轨。
5. 稳定性:导轨的稳定性是指它能否保持精度,并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振动和噪声。
6. 耐磨性:导轨的耐磨性取决于其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
选择更耐磨的导轨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之,选择合适的直线导轨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评估,并综合考虑以上参数,从而选择最优的导轨。
导轨的选型及计算按结构特点与摩擦特性划分的导轨类型见表6-1[5],各类导轨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列于表中。
表6-1 导轨类型特点及应用6、1 初选导轨型号及估算导轨长度X 方向初选导轨型号为494012GGB 20B AL2P -⨯ [6]具体数据见《机械设计手册》9-149 Y 方向初选导轨型号为4109022G G B20AAL 1-⨯P导轨的运动条件为常温,平稳,无冲击与震动 为何选用滚动直线导轨副:1)滚动直线导轨副动静摩擦力之差很小,摩擦阻力小,随动性极好。
有利于提高数控系统的响应速度与灵敏度。
驱动功率小,只相当普通机械的十分之一。
2)承载能力大,刚度高。
3)能实现高速直线运动,起瞬时速度比滑动导轨提高10倍。
4)采用滚动直线导轨副可简化设计,制造与装配工作,保证质量,缩短时间,降低成本。
导轨的长度:由于导轨长度影响工作台的工作精度与高度,一般可根据滑块导向部分的长度来确定导轨长度。
其公式为:L=H+S+△l-S1-S2由此公式估算出Lx=940mm,Ly=1090mm其中L—导轨长度H—滑块的导向面长度S—滑块行程△l—封闭高度调节量S1—滑块到上死点时,滑块露出导轨部分的长度S2—滑块到下死点时,滑块露出导轨部分的长度6、2 计算滚动导轨副的距离额定寿命X方向的导轨计算X方向初选导轨型号为494012GGB20B AL2P-⨯,查表9、3-73[1]得,这种导轨的额定动,静载荷分别为Ca=13、6kN,Coa=20、3kN。
4个滑块的载荷按表9、3-48序号1的载荷计算式计算。
其中工作台的最大重量为:G=100×9、8=980NF1=F2=F3=F4=1/4(G1+F)=250N1)滚动导轨的额定寿命计算公式[6]为:L=(fh ftfc fa Ca/ fwPc)ε⨯K=27166km式中 L——额定寿命(km);Ca——额定动载荷(KN);P——当量动载荷(KN);Fmax——受力最大滑块所受的载荷(KN); Z——导轨上的滑块数;ε——指数,当导轨体为滚珠时,ε=3;当为滚柱时ε=10/3; K ——额定寿命单位(KM),滚珠时,K=50KM;滚柱时,K=100KM; fh ——硬度系数;fh ――(滚道实际硬度(HRC))。
上银直线导轨选型资料(一)引言概述:本文为《上银直线导轨选型资料(一)》的文档,旨在提供有关上银直线导轨的详细信息和选型参考,以帮助读者了解和选择适合他们需求的直线导轨产品。
正文:一、上银直线导轨的概述1.1 直线导轨的定义和作用1.2 上银直线导轨的特点和优势1.3 上银直线导轨的应用领域1.4 上银直线导轨的市场趋势1.5 上银直线导轨的发展历程二、上银直线导轨的结构和分类2.1 上银直线导轨的结构原理2.2 上银直线导轨的分类及特点2.3 上银直线导轨的尺寸规格2.4 上银直线导轨的材质和制造工艺2.5 上银直线导轨的相关标准和认证三、上银直线导轨的选型指南3.1 上银直线导轨选型的基本原则3.2 选型参数和技术指标的解释3.3 上银直线导轨的动载荷计算方法3.4 温度、速度和加速度对选型的影响3.5 选型工具和在线平台的使用介绍四、上银直线导轨的安装和维护4.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4.2 安装上银直线导轨的步骤和方法4.3 导轨的调试和对齐技巧4.4 上银直线导轨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4.5 维护和保养上银直线导轨的方法和周期五、上银直线导轨的市场价格和供应商推荐5.1 上银直线导轨的市场价格分析5.2 市场上主要供应商的调研和比较5.3 推荐的上银直线导轨产品型号和厂家5.4 选型实例和案例分析5.5 上银直线导轨选型需注意的事项总结:本文全面介绍了上银直线导轨的概述、结构分类、选型指南、安装维护及市场价格和供应商推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对上银直线导轨的特点、应用领域和选型原则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上银直线导轨产品。
上银直线导轨选型资料在选择上银直线导轨时,首先得明白自己需要什么。
比如说,工作环境、负载要求、精度等,都是关键因素。
没有这些基础知识,选错导轨可就麻烦了。
首先,工作环境是个大问题。
一般来说,导轨得能耐得住环境的挑战。
湿气、灰尘,这些都能让导轨的性能打折扣。
你想啊,导轨就像个辛苦的工人,得在恶劣条件下坚持工作。
选择防尘、防水的导轨,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
然后,负载能力也不可忽视。
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重量”,选择的导轨必须能够承受这个重量。
比如说,轻负载可以选择小型导轨,而重负载就得选大型导轨。
要不然,导轨就像大海捞针,根本无法应对。
再来,精度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
精度决定了设备的性能。
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就得选择高精度的导轨。
很多人可能觉得高精度的导轨太贵,其实长远来看,投资高精度的导轨更划算,减少了维护成本。
除了这些,导轨的安装和维护也要考虑。
安装简单的导轨可以省下不少麻烦。
维护方便的导轨,让你省心不少。
别小看这个,平时的维护能让导轨寿命延长。
说到使用寿命,好的导轨就像一条长河,流淌得久,使用得舒心。
导轨的材料、工艺、设计,都影响着它的使用寿命。
优质的材料,搭配先进的制造工艺,才能确保导轨长时间稳定运行。
还有,噪音问题也值得注意。
选用低噪音的导轨,能让设备运行得更加安静。
尤其是在一些对噪音敏感的环境中,安静的运行至关重要。
噪音过大,会影响到周围环境,甚至造成干扰。
总结来说,选择上银直线导轨并不是小事。
了解需求、环境、负载、精度、安装维护等因素,才能最终选到适合的导轨。
就像选朋友一样,合适的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选对导轨,事半功倍,才能让工作更顺利,效率更高。
A 精密板式直线导轨的特长
图1 精密板式直线导轨ER型的结构
结构与特长 E R型是将不锈钢钢板经过精密成形、热处理以及磨削加工而成的滑动装置。
其结构为钢球在外侧轨道与内滑块之间形成的V形沟槽之间滚动,从而使系统滑动。
ER型为超薄轻量型装置,钢球在内滑块上装配的钢球外壳中循环,进行无限的直线运动。
此型号用途广泛,例如磁盘装置、电子设备、半导体制造设备、医疗设备、测量设备、绘图机以及复印机等。
【减少设计和装配成本】
与在精密机械等使用的传统微型滚珠轴承相比,精密板式直线导轨的设计成本较低、装配工时较省,能实现高精度的直线导向。
【维持长期的稳定性】
E R型为摩擦系数极低的钢球循环型滑动装置,可在长期间内维持稳定性能。
【轻量化、小型设计和高速响应性】
外侧轨道和内滑块均由最薄的不锈钢板制造。
由于精密板式直线导轨重量较轻,因此惯性力矩小并具有优异的高速响应性。
精密板式直线导轨
特长 502-4C。
直线导轨的选型
分类介绍:
先说明一下,本文所说的直线导轨均指滚动直线导轨。
种类按滚动体类型分有滚珠导轨滚珠、滚柱导轨,前者包括交叉滚珠导轨,而交叉滚柱导轨则可归于后者。
按形状分有方轨(截面尺寸大致呈等边矩形)和扁轨(截面尺寸大致呈扁平的矩形),不说明的一般指方轨,扁轨的官方称呼是微型滚珠滑轨。
按制造结构分又可分成2排滚珠(或滚柱,下同)导轨、4排滚珠导轨等等。
型号编排介绍:
目前直线导轨市场标准化程度相对比较高,除某些日本品牌之外多数种类各品牌之间可以替换,这也整个传动机械产品市场的趋势。
各厂家大致的型号编排规则有两类,一类是欧系,一类是日系,前者以德系产品为代表,编号比较复杂,主要是字母和数字混合编号,但是数字含义比较复杂,有的就干脆全是数字,中间以点号隔开,比如:123.123.12.123.1。
日系产品以日本产
品为代表,编号相对简单一点,大致方式也是字母和数字,一般前面是数字,表示产品系列,后面的数字表示相关规格尺寸,例如轨的宽度、长度、滑块数量等,再后面的字母表示其他如形状精度等指标。
上述描述是指大致编号原则,具体型号请参阅该品牌产品样本。
选型基本原则:
1---优先性能而不是价格:满足设计要求应是用户首先考虑的目标,然后找到恰当的供应商获得相对低价才是正途。
机械产品特别是零部件行业极少有暴利情况,除高端品牌外如果忽略渠道因素你基本可以认为价高质优。
2---优先选择产品类型而不是品牌:作为用户,自豪于忠于某个品牌是愚蠢的,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选用不同品牌的产品十分必要。
例:某用户电火花机装的是日本**K导轨,坏了一个滑块,保修期外需要订购,但是被厂家告之必须整套订购,7000多块,2.5个月到货,而台湾品牌****N类似型号只要2000多,现货。
我以近10年本行业经验保证,这两个型号质量相差不大。
但是换不了,为什么?因为原先的组合高和滑块安装孔不一样。
(为避免广告嫌疑,品牌中部分字母以*代替)
3---优先考虑标准型号而非特殊型号:每个厂家的样本都会在同一个产品下列举很多规格,但实际上可能大部分都不生产或供货期很长,所以,非必要不要选用非常规规格,以避免在订货、交货期、维修等环节造成困扰。
4---优先考虑该品牌的持续供货能力而非单规格或单个订单:不要轻信任何厂家的打折促销(详见上海某某米网站广告:新用户打7折),导轨不是酱油,没有酿造和勾兑的成本区别。
5---在确定型号前先询问供应商:不要过于相信厂家样本,如果你仔细找一找,大概会在封底或封3最下边的某处看到这样的文字:“……本型录中所有参数仅供参考,我们会尽量使其正确但不能承诺完全无误。
同时本公司保留未经预告便可更改产品参数的所有权利”,什么意思?你照这个样本买的东西可能和样本上的不一样,并且人家还可以不负法律责任。
当然一般出现这样的问题人家会给你换,但耽误的时间是用户的。
所以在选型时就和供应商及时沟通是必要的。
选型步骤和参数考量:
1---确定轨宽。
轨宽指滑轨的宽度。
轨宽是决定其负载大小的关键因素之一,四排滚珠(也有部分两排珠的)的方轨现货产品一般有15、20、25(23)、30(28)、35(34)、45、55(53)、65(63),某些品牌最大只生产到45规格,有些小厂家可能只到30。
期货产品也有85、120等,但大部分厂家不生产。
扁轨(微型滑轨,基本是两排滚珠)规格有3、5、7、9、12、15,上述6
个规格又各有一个宽型规格(滑轨宽度是标准型的2倍,其中15型滑轨的安装孔是2列),一共12种,但是有些厂家不能生产7以下的型号,具体请咨询该品牌供应商。
注:()中是实际轨宽。
2---确定轨长。
这个长度是轨的总长,不是行程。
全长=有效行程+滑块间距(2个以上滑块)+滑块长度×滑块数量+两端的安全行程,如果增加了防护罩,需要加上两端防护罩的压缩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事先问清楚该品牌该规格导轨整支的最大长度,超过这个长度是需要对接使用的。
多数厂家整支长度最大是4000(微轨一般是1000),有些是3000,这和厂家的加工设备有关。
需要对接并且用户想事先在机器上加工安装孔的情况下最好提供接口图纸。
另一点请特别注意,导轨上的安装孔孔间距是固定的,用户在确定轨长时要注意位置,例:15的轨,长600。
如果不告诉供应商需要的端部尺寸,一般到货的状态是10个安装孔,导轨两端面到各自最近的安装孔中心的距离是30、30,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尺寸。
各品牌对端部尺寸的出货规定略有差异,多数是默认两端相等。
还有一点,导轨的长度误差,一般品牌默认2000以下±1~2mm,2000~4000的±2~3mm,如果用户要求比较精确,最好在订购合同上注明误差值或提供图纸。
这种情况供应商可能会收取附加加工费。
3---确定滑块类型和数量。
常用的滑块是两种:法兰型,方形。
前者高度低一点,但是宽一点,安装孔是贯穿螺纹孔,后者高一点,窄一点,安装孔是螺纹盲孔。
两者均有短型、标准型和加长型之分(有的品牌也称为中负荷、重负荷和超重负荷),主要的区别是滑块本体(金属部分)长度不同,当然安装孔的孔间距也可能不同,多数短型滑块只有2个安装孔。
滑块的数量应由用户通过计算确定,在此只推荐一条:少到可以承载,多到可以安装。
滑块类型和数量与滑轨宽度构成负载大小的三要素。
4---确定精度等级。
任何厂家的产品都会标注精度等级,有些厂家的标注比较科学,一般采用该等级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如普通级标N,精密级标P。
有些厂家以1、2、3、4、5表示精度从高到低,也有反过来的,总之以把客户弄糊涂为原则。
用户若质疑其精度,可以查阅样本。
精度是个综合概念,一般由滑块基准侧面相对同侧滑轨侧面的行走直线误差、组合高度误差,滑轨侧面至滑块基准侧面宽度误差、成对高度误差以及成对宽度误差构成。
对于多数产业机械,普通级精度可以满足要求,高一点的就选H级,数控机床等设备以选择P级常见,其他超精密机械选择SP (超级精度)、UP(顶级精度)为宜。
后面3个等级需要苛刻的安装、使用条件才能展示其性能。
5---确定其他参数
除上述4个主要参数外,还有一些参数需要确定,例如组合高度类型、预压等级等。
组合高度类型主要有2类:高组装型和低组装型,顾名思义,高组装型的组合高度(滑轨的底面到滑块的顶面)要高一些,而低组装型要低一些,视规格大小差异在2~7mm之间,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是滑块高度尺寸不同,一般与滑轨
无关(也有部分品牌轨和块均不同)。
这两种类型对导轨副其他参数影响不太,用户都可以选用。
我提示两点:一是高组装型多数品牌现货供应,低组装型可能备货较少,考虑到以后损坏的订货时间,尽量选前者。
二是高组装型的滑块一般会比低组装型的贵一点点,30以下的大约也就是10几块到20几块吧。
预压等级是个什么东东呢,说起来有点麻烦,各位就这么简单理解吧:预压等级高的表示滑块和滑轨之间的间隙小或为负间隙,预压等级低的反之。
感官区别就是等级高的滑块滑动阻力大,等级低的阻力小。
表示方法得看厂家选型样本,等级数有3级的,也有5级的。
等级的选择要看用户的实际使用场合,大致的原则是滑轨规格大、负载大、有冲击、精度高的场合可以选预压等级高一点的,反之选低一点。
提示:1--预压等级与质量无关,2—预压等级与滑轨使用精度成正比,与使用寿命成反比。
好了,差不多了,手都酸了,也就扫个盲,行家有不同意见的请指证,回头我再修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