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童趣 泥塑人生
- 格式:pdf
- 大小:960.44 KB
- 文档页数:1
泥塑艺术创作──激发小学生运用泥土塑造艺术形象泥塑艺术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通过运用泥土塑造艺术形象,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在泥塑艺术创作中,小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通过对泥土的塑造,体验艺术的乐趣。
本文将探讨泥塑艺术创作对小学生的意义,并提供一些启发性的创作方法。
一、泥塑艺术创作的意义1.1 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通过观察真实物体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细节,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点和特征。
在泥塑艺术创作中,他们需要仔细观察并模仿真实物体的形态,同时注重表现手法,从而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1.2 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泥塑艺术创作过程中,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塑造出各种各样的形象。
他们可以通过改变泥土的形状、大小和质感等,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独特的艺术形象,从而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提升动手能力和耐心泥塑艺术创作需要小学生用手去塑造泥土,这对于他们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通过细致的塑造和调整,小学生可以提升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同时,由于泥塑创作需要较长时间的制作过程,小学生还可以培养耐心和毅力。
二、泥塑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2.1 准备材料和工具进行泥塑艺术创作前,小学生需要准备一些基础的材料和工具,如黏土、刀具、模具等。
这些材料和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创作,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工具使用的技巧和安全意识。
2.2 模仿和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通过模仿和学习他人的作品来提升自己的泥塑技巧。
小学生可以观察一些泥塑艺术家的作品并模仿其形态和风格,从而学习到更多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方法。
2.3 自由创作除了模仿和学习,小学生也应该有机会进行自由创作。
他们可以塑造各种各样的形象,例如动物、植物、人物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自由创作中,小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塑造风格和材质处理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三、案例分享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泥塑艺术创作案例,帮助他们进一步激发创作灵感和兴趣:3.1 制作动物形象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进行塑造,例如猫、狗、兔子等。
《捏泥人》大班教案:让孩子动手制作独具个性的泥人泥塑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手工艺品,它是以黏土、白泥、泥土等为材料,通过打造、揉搓、雕刻等手工技艺,创造出各种形态的工艺品。
泥塑是一种具有装饰和实用功能的艺术形式,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色彩。
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泥塑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它自身的韵味,甚至在某些领域得到了新的发展。
而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捏泥人》大班教案,通过让孩子动手制作独具个性的泥人,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兴趣,培养孩子的手工艺术技能,更可以让孩子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教材设计1.教学目标(1) 了解泥塑的历史和发展。
(2) 能够正确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技巧。
(3) 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完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泥人。
2.教学内容(1) 泥塑的历史和发展。
(2) 泥塑的材料和基本工具。
(3) 泥塑的基本制作技巧。
(4) 泥塑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5) 自主制作泥人。
3.教学过程(1) 介绍泥塑的历史和发展,介绍泥塑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了解泥塑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2) 介绍制作泥人的材料和基本工具,让孩子了解泥人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和基本工具。
(3) 演示泥人的制作过程,让孩子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技巧。
(4) 强调泥塑制作中的注意事项,让孩子了解制作泥人的注意事项。
(5) 让孩子自主制作泥人,鼓励他们动手实践并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泥人。
二、教学方法1.集体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泥人的制作过程,让学生通过观看跟随,掌握泥塑的制作技巧。
2.合作学习法在泥塑制作环节中,老师鼓励孩子分组合作制作泥人,通过相互帮助和交流沟通,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丰富课堂氛围。
3.评价反馈法在泥塑制作过程中,老师通过观察和评价,对学生的手工艺术水平和制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以此激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创作。
三、教学实施1.课前准备(1) 准备好泥塑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准备多媒体设备,展示泥塑的制作过程和相关知识。
小泥人主题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小泥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以其形象可爱、造型多样而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提供一个亲子互动的机会,本次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小泥人制作和展示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和学习小泥人的制作过程,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价值。
2. 活动目标•增强参与者对小泥人文化的认知和兴趣;•提供一个亲子互动的机会,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参与者的手工艺制作能力;•促进社区文化交流和互动。
3. 活动内容3.1 制作小泥人活动现场将设置小泥人制作区域,为参与者准备好制作小泥人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黏土、颜料、纸板等。
参与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自由塑造小泥人的形状和表情,制作出独特的小泥人作品。
3.2 小泥人展示参与者可以把自己制作的小泥人放在指定的展示区域,并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作品的创作心得。
活动结束后,组织工作人员将会对所有参展作品进行整理和拍摄,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和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小泥人的魅力。
3.3 活动互动环节主办方将组织一系列与小泥人相关的互动游戏和竞赛,包括小泥人扔球、小泥人接力赛等项目。
通过这些游戏和竞赛,参与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小泥人的认知,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
4. 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周六)09:00-12:00 活动地点:xx社区广场5. 参与要求和费用•参与对象: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参与费用:每位参与者需要缴纳xx元参与费,费用包含制作材料和活动保障。
6. 活动宣传和推广•制作活动海报,张贴在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发布活动信息和参与者制作小泥人的图片;•组织人员进行口碑宣传,向社区内的相关机构和群体进行活动推广。
7. 活动预算本次活动预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费用: - 制作材料费用; - 活动场地租赁费用; - 活动宣传费用; - 工作人员费用等。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小学的XX,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一个我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泥塑。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而泥塑就是其中之一。
它既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小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有趣活动。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泥塑,并谈谈我对它的热爱。
一、什么是泥塑?泥塑,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土塑造的艺术品。
它起源于我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泥土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如陶器、瓷器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泥土这种普通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双手,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二、泥塑的特点1. 丰富的题材泥塑的题材非常丰富,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花鸟鱼虫等。
这些题材生动形象,贴近生活,让人们在欣赏泥塑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了解到丰富的历史知识。
2. 独特的风格泥塑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既有北方粗犷豪放的特点,又有南方细腻柔美的风格。
北方泥塑以人物、动物为主,线条粗犷有力;南方泥塑则以花鸟、山水为主,线条流畅优美。
3. 深厚的文化底蕴泥塑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泥塑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巧妙地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如夸张、变形、寓意等,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三、泥塑的制作过程1. 准备材料制作泥塑需要准备的主要材料是泥土。
我们通常选用黏性较强的红黏土,因为这种泥土容易塑形,不易开裂。
2. 搅拌泥土将红黏土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使泥土变得柔软、易于塑形。
3. 模具制作根据需要塑造的物体,制作相应的模具。
模具可以是木制的、竹制的,也可以是铁制的。
4. 塑造将搅拌好的泥土放入模具中,用手轻轻压实,使其成型。
然后,根据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
5. 干燥与上色将塑造好的泥塑放置在通风处自然干燥。
干燥后,用画笔将作品上色,使作品更加生动、美观。
四、泥塑的魅力1. 培养动手能力制作泥塑需要动手操作,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捏泥人的传统文化的作文8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捏泥人的传统文化的作文800字篇1“哇!”“捏得真好,很像诶!”几个同学围在一张桌子前,对着一些泥人啧啧赞叹;泥人的主人,则站在一边骄傲地笑着。
笑着笑着,她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收敛了笑容,露出怅然若失的神色——我的泥人捏得出神入化:踢足球的人、弹古筝的人,我捏起来都不在话下;就连花草树木、房屋庙宇我都能捏得像模像样。
这天,我准备挑战难度系数较大的“太白醉酒”。
材料都准备好了,我先把肉色的泥分成一大一小两块,小的用手心搓成椭圆做脸;大的捏出一只举杯的手和一只撑地的手;至于腿嘛,我要做成仰卧在地的姿态,两腿盘起:一个酒过三巡的人立刻呈现在眼前。
我再用白色的泥做衣服,压成一大片薄片,轻轻地包在做好的身体上,按一按,让它更贴合身体曲线。
哎呀,糟糕!衣服压塌了盘起的双腿,同学们纷纷喝起了倒彩。
“换一个捏吧!”一些平日里较好的同学说。
只有她对我笑,说:“不要紧,你能行!”我吸了一口气,重新开始捏。
到了这一步时,我小心翼翼,屏气凝神,总算让李太白穿上了衣服。
青色的泥做发带,黑色的泥用于五官和头发,最后用一点点陶泥,揉成一个小球,用手指甲在中间戳一个洞,嘿,一个酒碗拿在了太白举杯的手中。
哦,对了,揪一点淡蓝色的泥,让食指与大拇指搓成小条,稍微捏得扁一点,搭在太白嘴边。
我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起身让同学们看看我刚完成的作品。
“呀!”他们都发出了赞叹声。
随后在我手上又诞生了“七品芝麻官”“武松打虎”等泥人,一个个看上去马上会动起来一样。
“你成功了吗?嗯,真好看!”她欢喜地叫着,捧起先前捏的太白醉酒欣赏了一番,“这个泥人送我行吗?”我爽快地答应了,尽管那时候的我还不明白她为什么想要这个泥人。
没想到,这个学期她竟转学走了。
我是多么地庆幸自己送了她那个泥人啊;但今后再遇上失败,那个声音却再不会响起。
我还在为同学们捏着泥人……捏泥人的传统文化的作文800字篇2捏泥人的传统文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对于我们这个小镇来说,捏泥人就是一项极富特色的民间工艺。
学生泥塑活动感想作为一名学生,我非常喜爱艺术和手工活动,特别是泥塑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我可以自由发挥想象,通过手部的操作将玩泥塑变成一件美好的事情。
我认为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的体验。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学生泥塑活动的感想。
首先,泥塑活动是一种极好的释放压力的方式。
在这个充满快节奏和竞争的社会,学生们承受着大量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而泥塑活动可以让我们暂时放下繁重的学业,专心投入到手工活动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通过制作泥塑作品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比如,当我感到忧郁或不快时,我就会用泥塑来创作一些形象,这样可以让我抒发情感,放松心情,让自己重新感到充满活力。
其次,泥塑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很多学生习惯于用智能设备解决问题,却忽略了动手的重要性。
而泥塑活动可以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作品,提高我们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泥塑工作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模仿、动手制作,这些过程能够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而且,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各种形状的作品,发挥我们的创造力,这对我们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此外,泥塑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泥塑活动中,我们通常会分组合作,每个小组一起设计和制作一件泥塑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完成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每个人的创意,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相互协调,这对我们之后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且在泥塑活动中,可以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来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友谊。
泥塑活动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通过泥塑活动,我们不仅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作品,还可以观察、欣赏老师和同学们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艺术的知识,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技巧,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理解。
泥塑非遗作文篇一《我与泥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提起泥塑,可能很多人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些花花绿绿、形态各异的小泥人儿。
我呀,跟泥塑的缘分,就像一场意外的惊喜派对。
那是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上,我正一边吃着烤串儿,一边闲逛着。
突然,一个角落里围了好些人,我这人就爱凑个热闹,赶紧挤了进去。
原来是一位大爷在做泥塑呢。
只见他面前放着一块棕红色的泥巴,身旁有个小水桶,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小工具。
大爷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像是有魔法一样,不停地在泥巴上捏捏揉揉。
我就蹲在那儿,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
大爷先揪下一小团泥巴,搓成一个圆球,这圆球圆润得就像刚从地里摘下来的大葡萄。
然后他用手指轻轻按出两个小坑,嘿,这就成了眼睛的雏形。
接着他又捏出个小三角形的泥片儿,小心翼翼地贴上去,那便是小泥人儿的鼻子啦。
看着大爷做,我心里就像有小爪子在挠,特别想自己也试试。
于是我就跟大爷说“大爷,我能不能也做一个呀?”大爷爽朗地笑了笑说“行嘞,小伙子。
”大爷给了我一块泥巴,那泥巴凉凉的,还带着点潮湿的感觉。
我学着大爷的样子揪了一团,打算做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
我本以为这很简单,可是等我真正动手的时候,才发现这泥巴根本不听我使唤。
我刚想搓个细条儿当狗腿儿,那泥条儿不是断了就是歪歪扭扭的,笑坏了旁边的一位大妈,说“小伙子,你这做的是变异的小狗吧。
”我脸一红,但又不甘心。
经过大爷的几番指点,我总算把小狗的身体和四条腿儿给勉强做出来了。
虽然这小狗看起来有点惨不忍睹,耳朵一只大一只小,尾巴像根小木棍,但我却开心得不得了。
这次跟泥塑的近距离接触,让我感受到了这门非遗技艺的魅力。
看似简单的捏泥巴,原来蕴含着这么多的门道儿。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泥块儿,在师傅们的手底下就能变成栩栩如生的各种形象,这可真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啊。
篇二《寻访泥塑艺人之旅》我对上次在集市上与泥塑的短暂邂逅一直念念不忘,所以就打算去寻访一位真正的泥塑艺人,好好了解这门神奇的非遗手艺。
通过打听,我知道了在离我们村儿几十里外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挺有名的泥塑艺人,叫李师傅。
手工活动捏泥人的作文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许多有趣的活动,犹如繁星点点,而其中最璀璨的一颗,当属那次捏泥人。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无所事事地在家里晃悠。
忽然,我的目光被角落里的一盒彩色黏土吸引住了。
那一瞬间,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过:要不,我来捏泥人吧!说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把那盒黏土搬到桌子上,然后一股脑地把各种颜色的黏土都揪出来,摆了满满一桌。
看着眼前这五颜六色的黏土,我心里那叫一个美,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人在向我招手。
我先挑了一块大红色的黏土,准备捏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我把黏土放在手心,来回揉搓,不一会儿,就揉成了一个圆滚滚的球,这就是小女孩的头啦。
接下来,我又揪了一块稍微小一点的黏土,揉成圆球后,轻轻压扁,这就是小女孩的脸。
我小心翼翼地把脸贴在头上,然后用手指轻轻地按压边缘,让它们完美地贴合在一起。
该做五官了,这可是个精细活。
我先用黑色的黏土搓了两个小小的圆球,当作眼睛,然后把它们安在脸上。
哎呀,这眼睛怎么看起来有点斗鸡眼呢?我赶紧调整了一下位置,这下好多了。
接着,我又用一根牙签在眼睛下面轻轻地戳了两个小洞,再把一小点白色的黏土塞进去,这就是小女孩的眼白啦。
然后,我用粉色的黏土做了一个小小的鼻子,安在眼睛下面。
鼻子做好后,我又用红色的黏土做了一个弯弯的嘴巴,往上一贴,小女孩立刻就有了笑容,看起来可爱极了。
头做好了,接下来就是身体啦。
我挑了一块蓝色的黏土,揉成一个椭圆形,当作小女孩的身体。
然后,我又用黄色的黏土做了两条细细的胳膊,安在身体两侧。
胳膊做好后,我又用绿色的黏土做了两条长长的腿,安在身体下面。
哎呀,这腿怎么看起来有点像木棍呢?我又重新调整了一下形状,让它们变得更圆润一些。
最后,就是给小女孩做头发啦。
我挑了一块棕色的黏土,把它搓成一根根细细的长条,然后一根一根地贴在小女孩的头上。
贴的时候可费劲了,因为黏土总是不听话,不是贴歪了,就是掉下来。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头发贴好了。
传统泥塑作文篇一《玩泥巴的乐趣:传统泥塑初体验》在我童年的回忆里,传统泥塑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充满了无限的趣味。
记得那次回老家,在村头看到一位老爷爷在摆弄泥巴。
那泥巴在他的手里,就像是有了魔法一样,一会儿变成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狗,一会儿又变成一个憨厚可掬的小和尚。
我当时就被吸引住了,像被勾了魂似的凑过去。
老爷爷看我眼睛直勾勾的,就笑着问我想不想试试。
我那股子好奇劲儿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忙不迭地点头。
老爷爷给了我一团泥巴,那泥巴软软的,还有点凉凉的,手感很奇特。
我学着老爷爷的样子,想先捏一个小人。
我先把泥巴搓成一个圆球,想把它当做小人的脑袋。
可是这球一点也不圆,坑坑洼洼的,像个月球表面。
我偷偷瞄了一眼老爷爷的,人家的那球就像用模具弄出来的一样光滑。
我也不气馁,继续在这个“月球脑袋”上抠出眼睛的位置,可是两个洞大小不一,一个像龙眼,一个像绿豆。
接着捏身体,我想捏出一个苗条的身材,结果捏着捏着,那身体变成了一根大粗柱子,而且由于我拿捏的力气不均匀,这柱子一边粗一边细。
再看四肢,手被我捏得像个大蒲扇,腿则像两根小短棍。
这时候老爷爷凑过来看了看我的“作品”,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我有点不好意思,但也跟着笑起来。
老爷爷就手把手地教我,把我那粗糙的地方一点点修正,不一会儿,我的小泥人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了。
那天,我就在村头捏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泥巴。
传统泥塑虽然看起来只是在玩泥巴,但这其中包含的技巧和乐趣可太多了。
这不仅仅是捏出一个形状,更是把想象和创意融入到泥巴里,让它变成独一无二的东西。
那团普普通通的泥巴,就像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小世界,只要你用心去雕琢。
篇二《传统泥塑:泥土里的艺术宝藏》传统泥塑,听起来就特别接地气。
对我来说,它可不像那些高高在上摆放在美术馆里的艺术品,它是能沾一手泥、实实在在能把玩的有趣东西。
就说上次我参加的一个小泥塑工坊活动。
一进去,那满桌子的泥巴就显得特别诱人。
我坐在那儿,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幼儿园泥塑手工制作美篇在幼儿园的课堂上,泥塑手工制作一直都是孩子们最为喜爱的活动之一。
其间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手中的黏土或泥土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这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审美。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幼儿园泥塑手工制作的美好之处。
泥塑手工制作是一项很有趣味的活动,孩子们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创造出一个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作品。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
在制作泥塑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组合和搭配材料,无论是形状、颜色、还是大小都可以尽情表现自己的创意灵感。
这种自由和开放的创作空间,能够激发孩子们的艺术潜能,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制作泥塑手工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泥塑手工制作需要孩子们亲手制作,这样可以使孩子们培养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手部协调性。
在这个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地采用手部肌肉的运动,起到锻炼手部肌肉的作用,同时帮助孩子们提高了自己的抗手部疲劳的能力。
泥塑手工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艺术表现力。
泥塑手工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孩子们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在制作泥塑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美感来表现自己的艺术作品。
在这里,可以使孩子们体验到艺术的创造过程,也能培养孩子们敏锐的艺术触觉,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能力将会极大地帮助孩子们的生活,促进他们成长。
泥塑手工还可以磨练孩子间的合作精神。
在制作泥塑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一起搭配着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式来制作泥塑,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机会。
孩子们在这个互动中可以学习到如何合作,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且可以学会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培养出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帮助孩子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
泥塑手工制作既有趣又实用,它可以使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习和创造,培养孩子们的自信、艺术表现力、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讯员:祝正洲)武汉市新河街学校有一个泥塑制作室,
一个烧窑室和一个泥塑作品展览室,室外的走廊上布置了泥
塑作品展览橱窗,展出的全是学生烧制的作品。
负责学校泥塑校本课程的是美术专职教师程维斌,他被
全校师生誉为“泥塑大师”。
除了泥塑,程维斌老师对书法、篆
刻、国画等同样擅长,曾荣获武汉市美术教师“三项全能”三等
奖,武昌区美术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作品《泥塑人物》还在
2015年武汉市中小学优质校本课程评选中获得三等奖。
在这所学校,初中部七、八年级的学生每周都要上两节泥
塑课。
在程维斌老师的辅导下,他们捏泥人的手艺愈发熟练,
泥塑技艺在武汉各中小学里可谓首屈一指,还曾参加全国省程维斌老师在做课前准备
市区泥塑竞赛并摘得桂冠。
尤其令他们自豪的是他们去年完
成的一系列作品——用泥塑“复活”中国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人
物,其中甚至包括《水浒》中的108将。
“孩子天性都是亲近自然、亲近泥土的,现在有机会接触
陶土,可以正大光明地玩泥巴,他们一个个都欢喜得不得了。
”
程老师说,学校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尽情地玩,
尽情地释放天性。
“自打孩子们开始上这门课程,他们在学习
数学、几何知识时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明显有所提升。
这
说明,学着捏泥人、做泥玩具,能够让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得到锻炼和提高。
”
学生在上泥塑课
学生泥塑的美猴王学生泥塑作品
学生泥塑的沙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