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在船上起居舱室公约(1949年修正本)三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8
《舶港口国检查参考资料》第一篇综合篇一,概述港口国监督简介(一)港口国监督的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港口田监督即英文PORT STATE CONTROL的中文译名。
从主管机关与被管理对象的角度,对船舶的管理一般可分为三种:船旗国(FLAG STATE)监督、沿岸国(COASTAL STATE)监督、港口国(PORT STATE)监督。
港口国监督即港口国政府对抵达其港口的外国籍船舶实施的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我们所讨论的是狭义上的监督,是指港口国政府针对船舶安全和防污染方面的监督。
广义上的监督还包括:海关、移民及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方面的监督等等。
港口国监督进行的检查包括检查船舶、船员证书的合法、有效性、适航性和适任性,检查船舶和船员的实际情况同证书所载内容是否一致。
2、监督依据实施港口国监督的依据是国际公约。
主要有:(1)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及1988年议定书(LOAD LINE)控制条款:Article21(2)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1978年、1988年议定书(SOLAS);控制条款:Regulation I/19(3)经1978年议定书修正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控制条款:Article 5(4)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STCW);控制条款::Article X(5)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纳入SOLAS(Regulation I/7、8)(6)1969年国际吨位丈量公约(TONNAGE),控制条款,Article l2(7)国际劳工组织的商船(最低标准)公约(ILO147)。
控制条款:Article 4另外,NMFT一不予优惠条款为合理运用公约并掌握检查标准提供了依据。
3、监督目的首先实施港口国监督的西方发达国家认为,低于标准船舶(大多是老旧船舶)与有良好营运管理记录的船舶在同一个市场经营应被视为不公平竞争。
SOLAS 第二章构造—防火、探火和灭火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SOLAS 公约第二章关于防火、探火和灭火的内容总共分为7个部分。
它们分别是:A部分通则B部分火灾和爆炸的防止C部分火灾的抑制D部分脱险E部分操作性要求F部分替代设计和布置G部分特殊要求第一部分通则通则第一条主要是讲述了该规则的适用范围。
1.包括:不同时期建造的船舶应符合相关的公约或法规。
比如2002年7月1日之前建造的船舶应符合经历次MSC大会决议修正过后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二章的相关要求。
而2002年7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船舶必须符合经2004年修正后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2.其次还包括关于船舶修理、改装、改建和舾装时应符合的要求。
公约指出:“所有船舶在进行修理、改装、改建以及与之有关的舾装时,至少应继续符合这些船舶原先使用的要求。
”也就是说,你修理、改装改建以及与之有关的舾装时,对防火的各项措施只能高于原先船舶所达到的标准,而不能降低标准。
若此船舶是在2002年7月1日以前建造,一般应符合对该日或以后建造的船舶的要求,至少要达到其在修理、改装、改建或舾装之前原来的程度。
“对船舶尺度或乘客起居处所作出实质性改变,或大幅度增加船舶营运期限的修理、改装和改建以及与之有关的舾装,在主管机关认为合理和可行的范围内,应满足对在2002年7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船舶。
3.免除条款1)主管机关如考虑到航程的遮蔽性以及条件认为实施本章的某些要求为不合理或不必要时,对悬挂该国国旗,并在其航程中距陆地不超过20海里的个别船舶或某些类型船舶,可免除这些要求。
2)若客船勇于载运大量特别乘客(朝觐)时,主管机关如确信实施本章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则可对悬挂该国国旗的船舶免除这些要求,但应完全符合下列规定:《1971年特种业务客船协定》所附的规则和《1973年特种业务客船舱室要求议定书》所附的规则。
超详细讲解:紧急逃生呼吸装置(EEBD)的配置、使用和维护紧急逃生呼吸装置(EEBD)(Emergency escape breathing devices),仅用于从危险气体、烟雾、缺氧环境和处所的逃生。
不得用于灭火、进入缺氧或液货舱等封闭处所,也不得作为消防员装置的呼吸器来替代使用。
紧急逃生呼吸装置由一个能遮盖头部、颈部、肩部的防火焰头罩,头罩上有一个清晰、宽阔、明亮的观察视窗。
它由压缩空气瓶、减压器、压力表、输气导管、头罩、背包等组成,能提供个人至少10分钟以上的恒流气体。
EEBD可为自给式压缩气瓶供气型、再生氧气型和带消毒罐型,消毒罐空气呼吸器其消毒罐应能消除FTP Code 附件Ⅰ第2部分列出的CO、CHL、HF、NOX、HBR、HCN、SO2等7种气体,并达到能安全呼吸标准。
目前,船上普遍配备压缩气瓶供气型,其中2.2L(>10分钟)、3L(>15分钟)气瓶的(可再充气)较多。
A.SOLAS公约要求:SOLAS2000年修正案Ⅱ-2章(简称新Ⅱ-2章)规定,2002年7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所有船舶,应按13.3.4和13.4.3条在起居处所和机器处所配置紧急逃生呼吸器(EEBD),且应符合消防安全系统规则(FSS Code)相关要求(第3章2.2条)。
新Ⅱ-2章1.2.2.2条规则规定2002年7月1日以前建造的所有船舶,应在2002年7月1日以后进行的第一次检验时,按规定数量配齐EEBD。
具体要求:1 总则General1.1紧急脱险呼吸装置是仅在逃离有毒气体舱室时使用的空气或氧气供应装置.应为认可型。
An EEBD is a supplied air or oxygen device only used for escape from a compartment that has a hazardous atmosphere and shall be of an approved type.1.2 紧急脱险呼吸装置不应用于灭火、进入缺氧隔离空舱或舱室、或由消防员配带。
船员在船上起居舱室公约(1949年修正本)三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船员在船上起居舱室公约(1949年修正本)的主要内容。
第13条
1.所有船舶都应配置足够的卫生间,其中包括洗脸盆、浴缸和/或淋浴。
2.应提供下述最小数目的独立的厕所:
(a)800吨以下船舶:3个;
(b)800吨或以上但小于3000吨的船舶:4个;
(c)3000吨或以上的船舶:6个;
(d)在无线电报务主任或报务员居住在隔离位置的船舶里,应在居住处附近或邻近设置
卫生设施。
3.国家法律或条例应对各组船员配给的厕所做出规定,但受本条第4款规定的约束。
4.对居住在室里未配置专用卫生设施的所有船员,应按下述比例为各组船员提供卫生设
施:
(a)每8人或少于8人,一个浴缸和/或淋浴;
(b)每8人或少于8人,一个厕所;
(c)每6人或少于6人,一个洗脸盆:
就本款而言,只要每组超过的人数少于所规定人数的二分之一,超过的人数可被忽略不
计。
5.当船员总数超过100人时和在航次通常不超过4小时的客船里,主管当局可以考虑特
殊布置或减少要求的设施数。
6.应在所有公共冲洗处所设置冷淡水和热淡水或水加热设备。在与船东组织和/或船东
和公认真诚的海员工会协商后,主管当局可以确定要求船东为每人每天提供的淡水的最大数
量。
7.洗脸盆和浴缸应有足够的尺寸,并用认可的、表面光滑、不易裂缝、剥落和腐蚀的材
料制做。
8.所有厕所都应有露天通风口,独立于起居舱室的任何其他部分。
9.所有厕所均应符合经认可的形式,配备足够的水,随时可用,并可独立控制。
10.粪便管和废水管应具有足够的尺寸,其结构应使阻塞减至最小程度,并便利清洗。
11.打算一人以上使用的卫生间应符合下述要求:
(a)地面应由认可的耐用材料铺成,易清洗和防潮,并应配置合适的下水道;
(b)舱壁应由钢质或其他认可的材料做成,从舱面往上至少9英寸(23厘米)应是水密的;
(c)起居舱室应具有足够的照明、供暖和通风设备;
(d)厕所应位于卧室的盥洗室附近,但与其隔开;从卧室或从卧室与无其他入口的厕所之
间的通道不能直接进入这些厕所。如果厕所设于居住人数不超过四人的两间卧室之间的舱
室,本要求应不适用。
(e)如果一个舱室内设有一个以上的厕所,应对其进行充分的遮护,以确保使用者互不
干扰。
12.在所有船舶里,应按船员人数的适当比例和航次的正常期限提供洗衣和干衣设施。
13.洗衣设施应包括合适的洗衣槽,如果没有合适可行的单独洗衣间,洗衣槽可以设置
在盥洗室,并供应足够冷淡水和热淡水或水加热设备。
14.干衣设施应设置在隔离于卧室和餐室的舱室里,配备足够的通风和加热设备以及供
晾衣服用的绳子和其他器具。
第14条
1.在载有15名或以上船员和航次超过三天的任何船舶里,应设置单独医务室。主管当
局可以对从事沿海贸易运输的船舶放宽本要求。
2.医务室的位置应合适,易于出入,病人住得舒适,并在一切天气里都可以得到适当的
关照。
3.入口、铺位、照明、通风、供暖和供水布置的设计应确保舒适,便于病人的治疗。
4.所需医务铺位数应由主管当局规定。
5.应提供专门供医务室的病人使用的厕所,或者作为医务室的组成部分或者设置在附
近。
6.医务室不应用作医疗以外的目的。
7.每条不配备医生的船舶应载有一个经认可的带有易懂说明书的医药箱。
第15条
1.应在卧室外边但方便的地方设置供挂油布衣裤的适当和足够通风的处所。
2.在3000吨以上的船舶里,应为甲板部和轮机部各提供一间办公室并配备办公设备。
3.在定期出入多蚊子的港口的船舶里,应对露天甲板的侧舷窗、通风筒和门装设合适纱
窗,以防止蚊子进入船员居住舱室。
4.定期开往或在热带和波斯湾航行的所有船舶应配置布蓬,以遮盖船员起居舱室和娱乐
甲板处所上方的露天甲板。
第16条
1.关于第10条第5款所述船舶和船员,考虑到其不同的国家风俗习惯,主管当局可以
对上述各条规定的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改;尤其是可以对占用卧室的人数、餐室和卫生设施作
出特殊布置。
2.在修改所述要求时,主管当局应受第10条第1和第2款规定的约束和第10条第5
款为这种普通船员规定的最小住宿处所要求的约束。
3.在各部门船员的国家风俗习惯大不相同的船舶里,必要时应提供单独和合适的起居舱
室,以满足不同船员组的要求。
4.应对第10条第5款所述船舶提供医务、进餐、洗澡和卫生设施;在其数量和实用性方
面。它们应与同类船型和属于同一登记的所有其他船舶上的设施保持同等或类似的标准。
5.按照本条制定特别条例时,主管当局应与公认真诚的有关海员工会和船东组织和/或
雇用海员的船东进行协商。
第17条
1.船员起居舱室应保持清洁,使其处于良好的可居住状况,室内不得存放非居住者个人
财产的货物和供应品。
2.在一个或几个船员的陪同下,船长或其专门指派的一名高级船员应每隔一周检查一次
所有船员起居舱室。每次检查结果应予以记录。
第四部分公约适用于现有船舶
第18条
1.依照本条第2、第3和第4款的规定,本公约适用于本公约对登记领土生效以后安放
龙骨的船舶。
2.至于在本公约对登记领土生效之日完工但低于本公约第三部分所定标准的船舶,为使
其符合本公约的要求,主管当局与船东组织和/或船东和真诚的海员工会协商后,可以要求
对该船舶进行在下述情况下其认为可能的改装,但要考虑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
(a)当船舶重新登记时;
(b)当由于长期规划而不是由于事故或应急对船舶进行重大结构改变或大修时。
3.至于在本公约对登记领土生效之日仍在建造和/或在改建过程中的船舶,为使其符合
本公约的要求,主管当局与船东组织和/或船东和真诚的海员工会协商后,可以对该船舶进
行其认为可能的改装,但要考虑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直到该船舶重新登记时,这种改装才
应构成最终符合本公约的要求。
4.至于在本公约对某一领土生效之日后在该领土上重新登记的船舶(本条第2和第3款
所述的船舶或建造时本公约规定对其适用的船舶除外),为使其符合本公约的要求,主管当
局与船东组织和/或船东和真诚的海员工会协商后,可以要求对该船舶进行其认为可能的改
装,但要考虑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直到该船舶首次重新登记时,这种改装才应构成最终符
合本公约的要求。
第五部分最终条款
第19条本公约任何规定都不应影响确保比本公约规定的更优惠条件的任何法律、裁决
书、惯例或船东和海员签订的协议。
第20条本公约的正式批准书应送请国际劳工局局长登记。
第21条
1.本公约应仅对批准书已经局长登记的国际劳工组织会员国具有约束力。
2.本公约应自下述国家中的7个国家的批准书已经登记之日起6个月后生效:美利坚合
众国、阿根廷共和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智利、中国、丹麦、芬兰、法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希腊、印度、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
瑞典、土耳其和南斯拉夫;其中至少包括4个每个至少拥有100万总登记吨船舶的国家。写
入本规定旨在便利和鼓励会员国早日批准本公约。
3.此后,对任何会员国,本公约应自其批准书已经登记之日起6个月后生效。
第22条
1.凡已批准本公约的会员国,自本公约初次生效之日起满10年后可向国际劳工局局长
通知解约,并请其登记。此项解约通知书自经登记之日起满1年后始得生效。
2.凡已批准本公约的会员国,在前款所述十年期满后的1年内,如未行使本条所规定的
解约权利,即须再遵守10年,此后每当10年期满,可依本条的规定通知解约。
第23条
1.国际劳工局局长应将国际劳工组织各会员国所送达的一切批准书和解约通知书的登
记情况,通知本组织的所有会员国。
2.局长在将使本公约生效所要求的最后一份批准书的登记通知本组织各会员国时,应请
本组织各会员国注意本公约开始生效的日期。
第24条国际劳工局局长应按照联合国宪章第102条,将其按照上述各条规定所登记的
一切批准书和解约通知书的详细情况,送请联合国秘书长登记。
第25条国际劳工局理事会在其认为必要时,应将本公约的实施情况向大会提出报告,
并审查是否将本公约的全部或局部修正问题列入大会议程。
第26条
1.如大会通过一项对本公约作全部或局部修正的新公约,除该新公约另有规定外,则:
(a)在新修正公约生效时,尽管有上述第22条规定,会员国对于新修正公约的批准依法
应为对本公约的立即解除;
(b)自新修正公约生效之日起,本公约应即停止接受会员国的批准。
2.对于已批准本公约而未批准新修正公约的会员国,本公约现有的形式及内容,在任何
情况下,仍应有效。
第27条本公约的英文本与法文本同等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