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评19雪孩子
- 格式:doc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1
课文19 雪孩子下雪啦!兔妈妈堆了一个美丽的雪孩子。
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快。
小白兔的家着火了,英勇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
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很美很美的心灵。
读着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雪孩子和善的心地。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消失,易于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同学借助图画阅读的力量。
本篇为首次消失不注拼音的课文,让同学尝试着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1熟悉10个生字,会写3个字。
熟悉1个偏旁“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救济之手。
(一)识字写字1识字。
本课生字中,留意读准“让、往、烧、知”四个字的读音。
课文不注拼音,除十个生字外,还有“累、息、柴、救、却”五个字没有学过,外加多音字“着”。
教学时,要鼓舞同学自己读通课文,不熟悉的字借助图画、结合上下文猜读,或查查生字表,问问同学,实在有困难的做上记号问老师。
老师检查时要留意正音。
随生字“孩”,熟悉偏旁“孑”。
十个生字中,“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学过的熟字来识记。
其他的字可通过多读,整体识记。
巩固识字可结合详细语境进行。
如,编句子。
知道:我知道了。
孩子、睡觉:孩子上床睡觉了。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在同学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两个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与捺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
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
“竖提”从“撇”的中上部起笔,最终“捺”起笔低于长撇并与撇相接,向右伸展与撇对称。
(二)朗读感悟1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除强调读准字音外,还要正确处理轻声,如,“房子”的“子”、“休息”的“息”。
“着”是多音字,也要提示同学读准。
教学中可作适当提示或听录音范读。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留意引导同学图文对比逐段练读,要读出雪地、云朵的漂亮,小白兔的欢乐与难过。
19 雪孩子学习内容:教材第128-132页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学习重点: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
学习难点:理解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过程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及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雪孩子的图片。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生答,雪孩子,雪人、雪娃娃……3、板书课题:19 雪孩子,指导学生认识“孩”字,不会的可看看语文书后面的生字表,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
引导认识偏旁“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课文中不会认的生字,多读几遍。
2、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注明自然段。
3、指名检查自读情况。
4、出示课件中不注拼音的10个汉字,还有“累、息、柴、救、却”这5个没学过的字,还有多音字“着”,引导学生认读,教师注意正音。
5、小组合作讨论,说一说如何识记这些生字?6、教师指导。
起、玩、往、觉、知、化: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
注意区别“往、住”两字。
同音字比较:化——画,到——道,只——知,还——孩。
教师强调“着”的读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
7、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正音。
1、正音后同桌互相接读课文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呢?雪下的非常大。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从文中找出雪下得大的句子,并读一读。
一天一夜、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2、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2)想一想:兔妈妈出去了,她给小白兔留下了什么?雪孩子。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白兔的高兴。
(2)引导学生说说图画的主要意思。
4、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1)学生齐读这两段(2)结合图片,说说小白兔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3)结合课文语境,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加柴、睡得很香、化、飞”等不明白的词语的意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雪孩子》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教案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
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雪孩子》教案,谢谢阅读。
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雪孩子》教案(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
本篇首次为不注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看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教学要求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教具准备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学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教学过程一、揭题激趣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19、雪孩子二、看图自读课文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2、指导朗读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雪孩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PPT课件【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3、苷贰⒘骼懈星榈乩识量挝摹?br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1、认识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难点】“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课前准备】多媒体的课件、贴图、生字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甜美的声音、盈盈的笑意、形象的图片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雪人、雪娃娃……)将此图片贴在黑板上,再问学生:“谁认识这个字(孩)?”“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们畅所欲言,最后归纳出低年级孩子识字的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问妈妈、查语文书后面的生字表,还可以进行猜读,如果以后学会了查字典,还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等。
这部分内容主要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同学们回家都预习这一课了,谁能说说“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一个问题引起悬念,学生自由发言。
三、识字你们说得对不对,读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学生边读边圈。
)同学们回家都预习了,老师要考考你了,这些字你认识吗?(在黑板上贴字)读音,怎样记住,组词,说话等等。
(小老师领读,猜字游戏。
)四、阅读新课,理解课文教师请同学们听范读全文的课件,学生自由读并划好自然段。
指名读,分组读,男生女生比读。
第一自然要让指名读。
通过读,使学生尽情地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领略雪的风采!“你读懂了什么呢?”“我读懂了雪下得非常大!”“从哪儿能看出雪下得大呢?”找出“一天一夜、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等词语都是说雪下得非常大。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雪小孩》原文雪小孩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
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雪白。
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
她堆了一个美丽的雪小孩,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儿。
小白兔跳舞给雪小孩看,唱歌给雪小孩听。
他玩儿累了,就回家睡觉了。
屋子里真冷,小白兔赶快往火里添了一把柴。
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就暖和了。
他躺在床上,合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火越烧越旺。
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然而小白兔睡得正甜呢,他一点儿也不明白。
雪小孩看见小白兔家里着火了,就飞快地跑了过去、他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了。
雪小孩哪里去了呢?他飞到了空中,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特别美特别美的白云。
《雪小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小孩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
本篇首次为不注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看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教学要求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明白雪会变成云教具准备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学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明白雪会变成云教学过程一、揭题激趣1、板书小孩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2、激趣:雪小孩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19、雪小孩二、看图自读课文1、认真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议论:雪小孩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一年级语文《雪孩子》知识点1. 《雪孩子》的故事情节简介2. 《雪孩子》中的人物角色3. 描写雪孩子的文学语言魅力4. 雪孩子的形象特征5. 雪孩子的复杂情感描写6. 雪孩子的生命力体现7. 《雪孩子》的主题讨论8. 以《雪孩子》为题的创意作文9. 与《雪孩子》有关的动画作品介绍10. 《雪孩子》故事的价值与启示```《雪孩子》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是许多孩子在冬季最爱读的故事之一。
看着雪地里孤独美丽的雪孩子,孩子们常常会为他的命运而感到心疼。
那么,你认为知识点有哪些呢?【1】《雪孩子》的故事情节简介这篇童话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老人捧着空白白的雪堆在想念儿时时代的孤独心情下搓制出一个只有两只手那么大的小雪人,半夜里雪人活了过来,爬上了老人种植的蔬菜架,牵着一百条耗子摇晃着退坡回家,深夜里和一对小孩度过了短暂而快乐的时间。
【2】《雪孩子》中的人物角色主要人物有雪孩子、老人和小孩。
在故事中,雪孩子虽然只是一个由雪搓制而成的雪人,但是具有了独特的人格和行为表现,通过他的行为引领我们去反思人类的真善美。
老人扮演着观察者的角色,通过搓制雪孩子这一举动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份温暖。
而两个小孩在雪孩子、燃着桔子的炉火、嘴里不断吐着吐气而形成的一片雾气中踩雪聊天,分享了一份友情的美好时光。
【3】描写雪孩子的文学语言魅力在着重描写雪孩子的部分,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让读者在细腻的语言中感受到了童话的奇幻、“人类的灵魂”的美,不可思议的活泼生命力更是让每个人都为之神往。
【4】雪孩子的形象特征雪孩子红色的鼻子是故事中最为明显的彩色连系,白雪身上的唯一色彩让雪孩子变得像真实的生命一般,丰富的个性特征,把短暂的命运塑造出生机、活力、大气的形象,最直观的美感给人带来的是和“鬼神”也比起来不逊的惊叹和魔力。
【5】雪孩子的复杂情感描写从冷脸的雪孩子到在温暖小火炉的拥抱下的温柔含蓄,雪孩子的情感变化中,我们看到了童话故事生动、鲜活的人类情感,包含了喜悦、孤寂、孩童般纯真的乐趣等等,符合孩子读物情感间的复杂性和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