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学重点
- 格式:docx
- 大小:9.94 KB
- 文档页数:2
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2生境(habitat):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
3(一)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
4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5(1)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保持机制: a.生理过程:恒温动物通过控制体内产热过程以调节体温; b.行为调整:变温动物靠减少散热或利用环境热源是身体增温。
6趋同适应: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
7趋异适应: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等趋异适应的结果是使同一类群的生物产生多样化,以占据和适应不同的空间,减少竞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8 物种:是由内在因素(生殖、遗传、生理、生态、行为)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9光周期性: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
植物光周期的反应主要是诱导花芽的形成和开始休眠。
10 光饱和点: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逐渐减慢最后不再随光强而增加,这时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
11 光补偿点: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恰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12生理有效辐射:太阳连续光谱中,植物光合作用利用和色素吸收,具有生理活性的波段称生理有效辐射。
生理有效辐射中,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部分,具有最大的光合活性。
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类胡罗卜素所吸收。
绿光为生理无效光13积温: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
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评估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干扰和开发,全球的生态系统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自然环境。
因此,生态系统评估作为现代生态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评估是指对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化的评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该生态系统。
这种评估包括对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物种和生态位的分析,以及对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评估。
此外,还需要对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水文等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情况。
二、为什么进行生态系统评估在今天的社会中,生态系统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更好的了解生态系统。
通过生态系统评估,我们可以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更全面的了解。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脆弱性,以及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更好地管理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管理策略和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3、更好地预测环境变化。
生态系统评估还有助于我们预测和评估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有助于我们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三、生态系统评估的方法生态系统评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定性评估:定性评估是指对生态系统进行描述性的评估。
这种方法通常基于一组确定的因素来描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这些因素可以包括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稳定性等。
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是指对生态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的评估。
这种方法通常依赖于数据收集和处理,以揭示生态系统内在的复杂性。
此外,定量评估还可以用于预测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对管理干预的反应。
四、生态系统评估的应用生态系统评估在生态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示例:1、生态系统保护。
现代生态学的特点1. 现代生态学超级注重整体性呀!就像人体一样,各个器官相互协作,生态系统也是如此,其中的生物和环境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呢!比如森林里的树木、动物、微生物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整体。
2. 现代生态学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呢!就如同那变化多端的天气,生态也是时刻在变化着的呀。
像草原生态系统,随着季节的更替,植物和动物的状态都在不断改变呀。
3. 哇塞,现代生态学的研究范围那可真是广泛至极呀!简直像广阔无垠的宇宙。
从微小的微生物到庞大的生态系统,从陆地到海洋,哪里都有它的身影呢!比如我们研究海洋生态,要考虑各种鱼类、海藻还有海底环境呢。
4. 嘿,现代生态学对复杂性的认识可深刻啦!这就好比一个巨大的谜团等待我们去解开。
生态系统中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是一下子就能搞清楚的哟!好比湿地生态,里面的物种相互关系就特别复杂。
5. 现代生态学还特别强调人类的影响呢,这可太重要啦!人类就像一个强大的干预者,对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呀。
比如人类的活动导致森林减少,动物栖息地被破坏。
6. 你看呀,现代生态学的跨学科性也很突出呢!就像不同颜色的拼图拼成一幅美丽的画。
它融合了生物学、地质学、气候学等好多领域的知识呀。
比如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就需要多个学科的合作呢。
7. 哇哦,现代生态学的实践指导意义也很强呢!可以像指南针一样为我们指明方向。
要是知道了生态规律,我们就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啦!就好像我们根据生态学知识来规划城市公园,让它更适合生物生存。
8. 现代生态学还会不断发展进步呢!就像不断成长的孩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我们对生态的深入认识,它肯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收获呀!我们一定要好好关注它的发展哟!我觉得现代生态学真的超级有趣且非常重要,它关系着我们的地球和未来,我们都应该积极去了解和学习它呀!。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一、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一词最早由H.Thorean(索瑞)于1858年提出,“Eco—“一词源自”oikos”(希腊文),意思是:隐蔽所,居所,居住环境。
1866年,E.Heackel(海格尔,德国)最早给生态学下定义: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从此,标志着生态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所处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宏观学科,其重点是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3、以人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生物学。
4、以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学问题。
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6年以前,1866—1970,1970年以后一、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时期(1866年以前)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感性认识,虽然在这个阶段的晚期有一些相关著作,但是,显得很肤浅、零碎、片断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理论。
二、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期(1866—1970)1866年海格尔给生态学下定义后,标志着生态学科学理论的建立。
在此阶段,为之作出重大贡献的主要代表人有:(1)德国Mobius(摩比乌斯)于1877年提出“生物群落“概念。
(2)德国Schroter(斯洛特)于1896年创立了个体生态学。
(3)德国Schimper(新柏尔)于1898年出版了〈植物地理学〉。
(4)丹麦Warming(瓦尔明)于1909年出版了〈植物生态学〉。
(5)美国Lindeman(林德曼)通过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后,提出了“百分之十定律“、”生态金字塔规律“等理论。
生态学发展到了二十世纪初以后,逐渐形成了两大体系,即1、植物生态学体系。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生态现代化文丨杨志华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摄I李建波64GC绿色中国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words生态文明关键词一l生态现代化理论起源和代表“生态现代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荷兰、英国等)反思并应对传统现代化(也叫“一次现代化”)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危机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或环境政治学说,是直接针对早期环境社会学发展状况提出的。
随后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作为环境政治实践新策略所采用.其经验研究逐渐拓展到芬兰、丹麦乃至整个欧洲、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等地。
一般认为,德国学者约瑟夫•胡伯(JosephHuber)和马丁•耶内克(Martin Janicke)是最早正式提出“生态现代化”概念之人。
在1982年出版的《生态学失去清白》一书中,胡伯提出了“绿色工业”理论,并对生态现代化概念加以规范表述。
与此同时,耶内克完成了为柏林科学中心所做的“作为生态现代化和结构性政策的预防性环境政策”的研究,使生态现代化理论进入政策议程。
为生态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有众多学者。
根据索纳菲尔德的总结,目前在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团体有四个,包括欧洲两个极具影响力的团体.以及亚洲和非洲两个新兴团体.分别为:(1)以耶内克、魏德纳(HelmutWeidner)等为代表的柏林学派,他们完成了一系列比较世界各新兴经济体环境改革制度化的研究,包括巴西、保加利亚、哥斯达黎加、印度、摩洛哥、墨西哥、波兰、台湾、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2)以摩尔领导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环境政策组,该组长期研究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环境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的研究聚焦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而且从微观、企业、中观、宏观等各个层次进行研究。
摩尔所撰写的文章的引注率在该领域一直名列前茅。
(3)以戈德森(Gouldson)、希尔斯(Peter Hills)、威尔福德(Richard Welford)等人为代表的香港研究团体,他们的研究视角主要在商业的作用和公共政策的制定。
现代生物学基础现代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是对生物体结构、功能、发育和演化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
本文将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等方面介绍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一、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主要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等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DNA是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分子,RNA则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功能分子,广泛参与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基因结构、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对于揭示生命的基本机制至关重要。
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
细胞内有各种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等,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内的物质运输、信号传导、细胞分裂和凋亡等过程,都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点。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为其他生物学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三、遗传学遗传学研究个体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主要涉及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和基因突变等。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遗传交叉、基因克隆和基因组测序等。
遗传学的发展为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进化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研究生物种群的遗传变异、演化和分化等过程。
进化生物学的核心理论是达尔文的进化论,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机制,解释了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和演化。
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物种形成、群体遗传结构和适应性进化等,对于揭示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五、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涉及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生态位和生态适应等。
生态学不仅关注个体和种群的生态行为,还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现代生物学基础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1. 生态学的概念经典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居住环境的科学(1866年德国海克尔)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奥德姆)现代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研究对象:生态系统(2)研究内容:生态系统内各层次、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律①个体生态学(其基本内容与生理生态学相当)②种群生态学③群落生态学④生态系统生态学⑤景观生态学⑥全球生态学3.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1)根据组织层次分类,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2)根据生物类群分类,可分为: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3)根据生境类型分类,可分为: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4)根据研究方法分类,可分为: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5)根据交叉学科分类,可分为: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等(6)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可分为: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等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1. 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一般地说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4个时期:(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17世纪前)(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1866年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科学名词(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生态学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出现生态学同其他学科的叫渗透交叉;生态学学派分化(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今:1935年坦斯利首先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1939年提出“生态平衡”的概念2.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1)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主流:系统分析方法成为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2)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机理和定量研究(3)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4)应用生态学发展迅速,实践应用性更强(5)人类生态学的兴起和生态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第三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迄今尚难以或无法使自然现象全面地在实验室内再现,故野外调查仍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实验研究:包括控制实验和实验室分析3.模型模拟研究:主要通过系统分析来研究生态系统,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的一种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ps:系统分析指有步骤地收集系统信息,通过建立与系统结构、功能有关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
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和应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是现代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领域,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关于自然环境的,但研究方式和内容却有许多不同。
本文就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生态学的理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其理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态系统是指一个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整体。
生态系统中包括了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其中生物、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对于了解生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2. 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了能量转化、物质循环、生产力、物种多样性等方面。
通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生态特征,并且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3. 生态位的研究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角色和地位,研究生态位可以了解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科学管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决策依据。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是导致生态系统失调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恢复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提出相应的对策和保护方法。
二、环境科学的理论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其理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评估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物排放、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结果。
通过环境质量评估,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保护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是指利用技术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系列措施。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环保技术也日趋成熟,减轻环境负担、保护环境也成为社会的共同责任。
3. 环境与健康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直受到重视,环境与健康的研究领域日益扩展。
环境因素包括了污染物、物理性因素和噪音等等,这些因素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具有重要影响。
三、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应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应用远远不仅仅是理论,还有实践的意义。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_生态学基础第一章第三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一、生态学的研究思想及观点由于生态学研究的“关系”是一个哲学命题,其方法论的许多原理与哲学思想中整体与部分、事物相互间普遍关联等辩证唯物论有关,这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系统生态学的研究体现了以下几个观点。
1.层次观层次结构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结构是有层次性的。
任何系统都是其他系统的亚系统,同时它本身又是由许多亚系统组成的。
我们的世界就是从由原子颗粒到宇宙这样一系列按层次排列的相互作用的系统组织而成的。
不同层次的顺序排列,在理论上就跟一个辐射光谱一样,可以向两头无限伸展。
通常所说的由基因到个体再到生物圈的“生物学谱”,就是生物世界这种层次结构的反映。
层次系统是按照系统各要素特点、联系方式、功能的共性、尺度大小以及能量变化范围等多方面特点划分的等级体系。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个多层次的独立体系,一般可分为十一个层级。
即全球(生物圈)、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组织、细胞、基因和分子。
层次结构理论为我们对自然界进行综合性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原则。
注意事物的层次性,一件事物在整个层次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才可能取得对问题的更全面认识。
虽然每一生命层次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但高级层次的结构功能及运动规律,从低级层次的结构和功能是由构成它的低级层次发展而来的。
因此,研究高级层次的宏观现象需了解低级层次的结构功能动态中可以得到对高级层次宏观现象及其规律的深入理解。
对低层次的运动来讲,其生物学意义也只有以较高的层次为背景,才能看得更清楚。
在生态学研究中,分析不同层次构成的谱系称为层次分析方法。
2.整体观生态学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
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的基本观点。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由整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生存危机,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该观点的意义还在于,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人仍然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
第八章生态位生态位(niche)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生态位研究在理解群落结构和功能、群落内物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群落动态演替和种群进化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这使生态位理论成为近20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林开敏和郭玉硕2001,张桂莲和张金屯 2002,林思祖等2002,李毅等2003)。
第一节生态位的概念在生态学中最早使用生态位(niche)一词的是Grinnel(1917),他把生态位定义为种的最后分布单位(ultimate distributional unit ),而强调生态位的空间概念。
1927年,Elton把生态位确定为种在其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functional role and position),强调一个种与其他种的营养关系。
Hutchinson(1957)利用数学上的点集理论,把生态位看成一个种生存条件的总合。
Odum(1959)则认为生态位是一个种在其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状况,而这种地位和状况决定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
1973年,Pianka提出一个生物单位的生态位(包括个体、种群或物种生态位)就是该生物单位适应性的总合。
生物环境(小生境)与生物生态位之间的差异仅仅在于:在生物生态位的概念中,包括生物开拓和利用其环境的能力,也包括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各种方式。
目前,生态位的概念已同种间竞争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且越来越同资源的利用联系在一起。
我们认为生态位概念必须与物种所生存的群落环境相连系,也就是一个种的生态位是指该种在群落中利用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该种个体在群落中的分布范围和生物量的占有上。
一个种的生态位受群落内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影响,因此一个种在不同的群落中就有不同的生态位。
1990年我国学者刘建国和马世骏提出了扩展的生态位理论。
他们认为以前的生态位概念有三点不足之处:一是只将物种(种群)作为生态位的利用者或占有者,而没有包括其他拥有生态位的生物组织层次(如群落、生态系统等);二是只考虑环境因子(食物、资源等)而忽略了时间因子;三是只谈生态位实际利用性,没有考虑生态位的潜在形式和非存在形式。
现代生态学
、 现代生态学的主要特点。 (30分)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期( 20世纪 50年代至今) 20世纪
50年代以来, 人类的经济和科学技术获得了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既给人类带来 了进步和幸福,
也带来了环境、人口、资源和全球变化等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的重大问 题。在解决这些重大社会
问题的过程中,生态学与其它学科相互 渗透,相互促进,并获得的了重大的发展。它有以下一些
特点: 1、整体观的发展
1)动植物生态学由分别单独发展走向统一,生态系统研究成为主流。
2)生态学不仅与生理学、遗传学、行为学、进化论等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相结合形 成了一系列
新的领域,并且与数学、地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相交叉,产生了许 多边缘学科;甚至超
越自然科学界限,与经济学、社会学、城市科学相结合,生态学成 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接的
真正桥梁之一。
3)生态系统理论与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相结合,并发展 为生态工程
和生态系统工程。
4)生态学与系统分析或系统工程的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生态学。
2、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更加明显。
现代生态学研究对象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多层次发展,小自 分子状态、细胞生态,大至景观生态、
区域生态、生物圈或全 球生态,虽然宏观仍是主流,但微观的成就同样重大而不可 忽视。而在生
态学建立时,其研究对象则主要是有机体、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几个宏观层次。
3、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是其发展的趋势
最重要的是60年代的IBP (国际生物学计划),70年代的MAB(人与生物圈计划),
以及现在正在执行中的IGBP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和DIVERSITAS(生物多样性计戈9)
为保证世界环境的质量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如保护臭氧层、
影响,国际上一个紧接一个地签定了一系列协定。 1992年各国首脑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 署
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近十年来对全球有较大影响力和约束力的一个国际公约,有
预防全球气候变化的
许多方面涉及到了各国的生态学问题。
4、生态学在理论、应用和研究方法各个方面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1). 理论方面的进展
①生理生态学研究在60年代IBP及随后的MA计划的带动下,以生物量研究和产量生态学
有关的光合生理生态研究、 生物能量学研究较为突出。生理生态的研究也突破了个体生
态学为主的范围,向群体生理生态学发展。
②种群生态学发展迅速,动物种群生态学大致经历了以生命表方法、关键因子分析、种
群系统模型、控制作用的信息处理等发展过程。
③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群落生态学由描述群落结构,发展到数量生态学,包
括排序和数量分类,并进而探讨群落结构形成的机理。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在现在生态学中占据了突出地位 , 这是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给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思路 , 使其具备了处理复杂系统和大量数据的能力
的必然结
果。
2). 应用方面的进展
应用生态学的迅速发展是 70年代以来的另一个趋势 , 它是联结生态学与各门类生物生产
领域和人类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领域的桥梁和纽带。 近20多年来,它的发展有两个趋势:
①经典的农、林、牧、渔各业的应用生态学由个体和种群的水平向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
的深度发展,如对所经营管理的生物集群注重其种间结构配置、物流、能流的合理流通
与转化,并研究人工群落和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建造和优化管理等等。
②由于全球性污染和人对自然界的控制管理的宏观发展, 如人类所面临的人口、食物保
障、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能源、工业及城市问题六个方面的挑战,应用生态学的焦
点已集中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战术方面。
3). 研究技术和方法上的进展
①遥感在生态学上已普遍应用,近 20年来,遥感的范围和定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
是对全球性变化的评价,促使遥感技术去记实细小比例尺的变化格局。
②用放射性同位素对古生物的过去保存时间进行绝对的测定, 使地质时期的古气候及其
生物群落得以重建,比较现存群落和化石群落成为可能。
③现代分子技术使微生物生态学出现革命,并使遗传生态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④在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面,自动记录和监测技术、
可控环境技术已应用于实验生
态,直观表达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获得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