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巧记巧练(部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72.99 KB
- 文档页数:8
第—课踏上强国之路同步训练一、单选题如果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比做一艘航船,那么,“两个基本点”就好比是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这两个系统工作正常,航船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全速前进。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的“两个基本点”是指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B.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共同富裕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2.上述这段话主要说明A.“两个基本点”比“一个中心”更重要B.“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强国之路,一个是立国之本C.“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是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坚持“两个基本点”不动摇3.2019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新阶段的关键一年。
一是经济增速换挡还没有结束;二是结构调整远没有结束,结构性调整刚刚触及本质性问题;三是新旧动能转化没有结束,政府扶持型新动能向市场型新动能转换刚刚开始;四是在各种内外压力的挤压下,关键性与基础性改革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①转换经济增长动力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2020年新冠疫情复工复产以来,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开展“夜经济”推进行动:办照准入“绿色通道”、鼓励减免或缓收房租、允许店外摆摊等等,多措并举解难题,消费者热情要高涨,“夜经济“持续走红。
推动“夜经济”发展()①为人民群众实现同等富裕提供契机①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①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途。
这是因为()①我国发展面临着新变化和新挑战①只有改革才能解决发展中的任何问题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①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转向高速发展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九年级上册熟读熟记知识要点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1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4的配置决定性作用。
567、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我国重要力量。
8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共同富裕123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567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改变生活1、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新让生命更美好。
2、生活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3457为核心的8.9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永无止境12、科技水平总体不高,但是我国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3、建设创新型国家,4567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生活在民主国家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2378910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参与民主生活1236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夯实法治基石1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2良法之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345678、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凝聚法治共识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34567、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
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1-5课知识点复习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4.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6.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7.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8.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
9.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0.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1.中共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6.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8.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0.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4.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改变生活)6.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备注:文中标号“▲”的为必备知识点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 共产党带领人民怎样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起来)(1)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富起来)(2)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强起来)(3)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 我国是如何作出改革开放的抉择的?(改革开放的起点)(1)开启: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2)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3)成效: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4. 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1.1坚持改革开放关键句1.名句解读:“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表明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2.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3.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为中心等5.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国而奋斗。
6.党的初心和使命:。
7.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8.四个尊重:、、、。
9.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知识点梳理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2)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3)中国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哪些?(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共同富裕,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等。
4.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奉献社会,报效祖国(3)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4)发扬实干精神,自强不息,1.2共同富裕关键句名句解读:“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要增进民生福祉。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一、知识点总结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强国富民2.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哪些?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地位)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8页)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5页)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5页)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有哪些?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③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5.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6.根本原则:共同富裕6.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7.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中国特色会主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8.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9.什么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4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0.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11.我国的中心工作什么?经济建设1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4.中国经济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④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等等。
15.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16.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创造。
二、综合探究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为全国人民增添了胜利的信心,改革开放40年,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某校举办了“庆祝祖国华诞,走向美好未来”的主题宣传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展示成就)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1)请你展示两例搜集到的成就。
(探究原因)同学们就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原因展开激烈讨论。
(2)请你参与讨论巨大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制度保障)我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3)请你列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行动担当)奇迹是干出来的,奋斗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最好姿态。
(4)参加这次活动,你可以用哪些形式参与。
(至少2种)2.走进内蒙古(数据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17.4亿元,增长10.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城镇登记失业率3.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20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0元,增长8.9%;节能减排降碳年度目标可以实现。
(1)以上数据说明了哪些问题?(幸福内蒙古)2018年11月15日,内蒙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条措施的通知》,就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建设美丽、文明、善治乡村,提出十条具体举措。
在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美丽宜居村庄、资金投入、人才保障等方面做出相关规定。
(2)内蒙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建设内蒙古)中学生小闽听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激动地说:“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我也要投身家乡建设,为美丽福建贡献力量。
”(3)内蒙古应该怎样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请你为他支招。
3.(内蒙古风光・发展美)伟大的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每个中国人都为此欢欣鼓舞。
某校同学通过制作学习卡片,希望从中找到实现国家富强的神奇密码。
卡片一:看成就,明发展(1)请举例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经济、科技各举一例)。
我国取得这些成就证明了什么道理?卡片二:新提法、新部署(2)请将横线部分补充完整。
卡片三:新征程、新要求(3)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青少年应该怎么做?4.材料1: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让全体人民严资展有资源。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医疗服务。
为群众提供安全保障性住设和管理。
重点推进医疗保障、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
材料2: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各心对腐败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审结贪污腐级人民法院严惩贪污腐敗犯罪。
败案样人民法万样,省部级以上干部101人厅局级干都810人,形显了党中央您治腐败的坚强决心。
(1)材料1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材料1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什么发展思想?(3)如何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4)材料2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5)材料2说明我国坚持什么治国的基本方略?走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哪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6)根据材料2回答: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参考答案1.(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等。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主题班会,黑板报,诗歌朗诵,改革开放成就展览等。
【解析】(1)本问考查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成就的认识。
开放性试题,只要是围绕着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均可。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取得辉煌成就。
这有力的向我们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我们可以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角度进行说明。
(3)本问考查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渐完善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这些都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据此进行回答。
(4)开放性试题,只要是能够结合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设计即可。
例如:主题班会,黑板报,诗歌朗诵,改革开放成就展览等。
2.(1)我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节能减排降碳工作稳步推进。
(2)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①热爱家乡,积极宣传家乡的特色和魅力,助力福建走出去;②积极响应福建的相关政策制度;③关心福建的发展,关注福建的大事,积极建言献策;④努力学习,不断奋斗,参与福建建设,为助力福建发展打好基础;等等。
【解析】(1)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说明我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
节能减排降碳年度目标可以实现说明节能减排降碳工作稳步推进。
(2)本题考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的教材观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依据教材知识,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奋斗目标等方面来回答。
(3)本题考查中学生怎样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依据教材知识,结合自身实际,从热爱家乡,积极宣传家乡的特色和魅力,响应福建的相关政策制度,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学习等方面来回答。
3.(1)经济成就: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方面:载人航天系列、天宫系列的成功发射等。
这些成就的取得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①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②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营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良好氛围;③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国家的发展;④明确自身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④积极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建言献策。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这些成就证明的道理,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回答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青少年怎样为改革开放做贡献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拥护改革开放;宣传改革开放的相关政策;关心国家发展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4.(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4)法治。
(5)依法治国。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6)基本准则是依法行政。
基本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依据教材知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据此回答即可。
(2) 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材料中的“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可以看出党和政府专注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本题考查如何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依据教材知识,从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方面来回答。
(4)本题考查材料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从材料中的“人民法院严惩贪污腐敗犯罪”可以看出公正司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法治这一准则。
(5)材料2中人民法院严惩贪污腐敗犯罪,属于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容,体现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依据教材知识,走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