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专业艺术的本质
- 格式:docx
- 大小:19.64 KB
- 文档页数:3
2019年阜阳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艺术概论备考要点第一节艺术的本质特征阜阳师出教育整理艺术的概念(一)、艺术的概念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产生。
具体地说,它作为一种生产,是一种感性的、客观的、有目的的、对象化的实践。
(二)、艺术生产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
它具有生产的一般性质,但决定其艺术生产本质的,并不是其物质生产性质,而是其精神生产性质。
一、艺术的基本特征(一)主体性主体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的主体性的特征。
(二)形象性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
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三)审美性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
从艺术生产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二、关于艺术本质的主要观点(一)客观精神说“客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比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二)主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或“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作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的厉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德国哲学家尼采将其推向极端,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三)模仿说或再现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自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小学美术真题一、单项选择题 ( 总题数: 20,分数: 20.00)1. 以下画家中,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画家是______A.雷诺阿B.马奈C.米勒D.塞尚√解析:塞尚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此后出现的现代油画门派供应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好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尊敬,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
2. 黑色的变化作为中国画的主要色彩因素,常称“墨分五色”,这里的“五色”是指______解析:“墨分五色”是加水此后形成的五个色阶,分别是“焦、浓、重、淡、清”。
______3. 我国的雕像种类众多,分布宽泛。
其中,产于无锡地域,以“阿福”为主要形象的雕像种类是A. 浚县泥人B. 惠山泥人√C. 泥人张D. 凤翔泥人解析:惠山泥人造型朴素,粗暴中略带夸张,色彩娇艳、单纯,比较强烈,显现出浓郁的江南乡老气息。
阿福是惠山泥人的代表。
4. 以下选项中,按书体发展的时间序次排列正确的一组是______A. 篆书隶书行书草书√B. 隶书篆书行书草书C. 楷书隶书篆书行书D.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解析:篆书要早于隶书,所以 B 和 C 是错误的,隶书要早于楷书,所以 D 也是错误的,消除 B、C、D,答案是A。
5. 被称为“东方维纳斯”的卢舍那大佛所在的石窟是______A.莫高窟B.云冈石窟C.龙门石窟√D.麦积山石窟解析:卢舍那大佛,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实、规模最大的一处。
6. 以下选项中,属于画家宗炳撰写的山川画论著是______A. 《画品》B. 《画山川序》√C. 《古画品录》D. 《魏晋胜流画赞》解析:7. 开启了写意人物画的先河,特别是在洗练放逸的减笔画技巧上有重要创立的画家是______A. 李公麟B. 文同C. 刘松年D. 梁楷√解析:8. 张乐平是我国出名的画家,其代表作品是______A.《父与子》B.《流民图》C.《三毛流浪记》√D.《丁丁历险记》解析:张乐平笔下典型的漫画形象是“三毛”。
2019年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三套)2019年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限用钢笔或圆珠笔(黑、蓝色)答题。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美术课程具有艺术性质,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研究活动方式划分为观察、表现、创造、鉴赏四大研究领域。
3、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唐、宋、元朝以后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
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写意、意境、构图、色彩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4、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对联、横批、册页、长卷等。
5、XXX群像画《夜巡》,画面用一种对称式的构图把众多人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构图,油画颜料的明暗对比与色彩的对比使物体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
6、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美术史使我们对画家的个人风格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19世纪的上半叶,享受当时社会最高赞誉的画家是XXX,他精于以流畅、优美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古典主义理想的美,而他的反对者XXX却相信在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比素描法则重要得多,他一改古典派素描的表现手法,强调个性和想象力,偏爱幻想的浪漫世界,追求灿烂的色调。
二、单选题:(每空1分,共10分)1、XXX出土了一件名为银错铜牛灯的灯具,利用虹吸的原理,即使以今天的设计观点看,也是一件超凡脱俗的佳作。
A.树形灯B.银错铜牛灯C.铜雀灯D.长信宫灯2、在京剧《野猪林》中,XXX身受重刑,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演员采用跪步前行连带手指颤抖,把XXX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众。
1.甩水发、抖水袖、吹髯口、撩褶子是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中的动作表现方式。
2.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红、黄、蓝。
4.古代阴阳五行说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象征神,青龙为东方之神。
5.唐代XXX的《步辇图》分两个部分,打开以后先看到画面,接着是占据画幅左半边的题跋,记录了画面的内容,题跋的书体是隶书。
2019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秦汉时期的美术一、绘画艺术秦汉时期重要的绘画,大多数为统治阶级用以推行政教,为其巩固政权服务,他们利用各种美术形式夸示威严,记功颂德,表彰功臣,宣传封建道德规范,满足其奢侈享乐的生活等,于是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占显著地位的各种宫殿、衙署、府地、学校、祠庙和坟墓等都大量制作壁画。
秦汉绘画在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及技法方面,均较之前的绘画有了巨大的丰富、提髙和拓展,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繁荣景象。
而且,统治阶级直接利用绘画为政治服务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绘画的社会功能,起到了刺激绘画发展的作用,为以后绘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髙潮。
(-)漆画秦汉时代的漆画,具有时代气息。
漆画题材既有抽象化的动植物纹样,也有写实性的情景绘画,漆画内容多与器物造型紧密配合。
秦代的漆绘工艺,以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双鱼单凤纹漆盂、江陵凤凰山秦墓出土的人物纹漆梳篦为代表;后者在梳篦的圆拱形柄部两面,分别描绘着歌舞、宴饮、送别等生动景象,人物婀娜多姿,构图明快醒目。
(二)画像石和画像砖画像石发端于西汉武帝时期,流行于东汉时期。
虽系用雕刻的方法制成,实为以刀代笔施于石材平面上的绘画,因此称石刻画。
其题材内容与墓室壁画大致相同。
画像石作为建筑构件,不仅用于地下墓室,也用于地面享堂和石阙。
东汉画像石有丰富的遗存,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四川、陕北等地区,江苏、陕西、山西、安徽、河北、湖北等省也均有发现。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山东孝堂山画像石、嘉祥武氏祠画像石、沂南画像石墓、安丘画像石墓等,河南南阳画像石及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画像石。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与画像石相似。
它是用刻有图案内容的印模在半干的砖坯上印出各种图像和图案,部分图像用利器刻画而成。
有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
秦代画像砖用印模和刻画两种方法,形状分大型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两类。
临潼出土、今藏陕西博物馆的一块侍卫、宴享、射猎纹画像空心砖,是迄今发现秦代模印画像空心砖的代表作。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美术专业知识158道必看简答题(六)81、简述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A、艺术类似自然、科学、政治形式,是一个自为的领域,只被自己的、仅是对于它自身的规律统治者。
B、抽象的绘画是通过心灵体验和创造的,画家用内在的眼睛看世界,抽象作品传达出事物的内在声音。
C、色彩和形都有其内在的音响,色彩是能直接对心灵发生影响的手段,认为绘画和音乐一样是完全抽象的艺术。
D、主张即兴的、无目地的、无意识的创作。
82、陶器和瓷器有和差别(1)色彩方面:陶器胎体质地粗糙并含有少量杂质,多呈灰色、赭色、土黄色;瓷器胎体质地细腻不含杂质,光亮润泽,多为白色和淡米黄色。
(2)吸水性方面:陶器胎体不透明,质地较松,气孔率较高,故而吸水率较高;瓷器胎体呈半透明,质地坚密,气孔率较低,故而基本不吸水。
(3)烧制温度及声音方面:陶器的烧成温度较低,在800度到1200度之间,硬度较差,敲扣声音发闷;瓷器的烧制温度较高,在1200度以上,硬度较高,敲扣声音清脆。
(4)釉色方面:陶器有无釉陶和釉陶两种;瓷器表面都挂釉。
83、美术的特点(1)、静态性(2)可视性(3)质、材与精神统一性84、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
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
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要点:水、色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这是水彩画技法的最主要特点。
容易出现的问题:用笔滞、习惯来回涂、喜欢用小笔描等。
用水滥没有形,或用水少没有滋润的感觉。
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干后太淡,调配颜色脏、暗、灰,用色过火。
解决的方法:用笔;要求流畅、肯定、迅速、一气呵成。
忌来回涂,要有笔触;养成用大笔处理画面;以中笔处理局部的体和面;最后用小笔画点勾线。
用水;要求饱满,进行笔中含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尝试;用先湿润纸面再画的方法,使水分饱满;还可以进行水分流动的尝试,体会趁湿渗化的效果。
教师公开招聘/入编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系统复习讲义)第一节美术概述考点1 美术的基本特征美术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在现实的三维空间或平面上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以此反映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
美术又被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和静态艺术,广义上的美术包括绘画、建筑、工艺美术、设计和书法等。
具体而言,美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造型性美术作为造型艺术,造型性是美术的主要形态特征之一。
“造型性”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通过观察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
例如绘画是用线条、色彩在二度空间里塑造形象;书法是用笔墨、布白、结构来创造神采,呈现精神气韵;雕塑则用泥土、木石等在三度空间创造出具有实在物质的艺术形象。
2.静态性美术的第二大审美特征是它的静态性。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以静态形式呈现的。
但是,这种静态又是“寓动于静”的,是通过瞬间的形象化动为静、以静显动的。
因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所以美术作品要反映客观现实,就要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即在动与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形象,将它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
于是,如何选取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最精彩的瞬间,便成为美术家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3.表现性也就是说,美术作品虽然是造型艺术,但它更要表现形象的内在意蕴,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意趣、观念等,因此表现性才是美术的重要审美特征。
4.视觉性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感知媒介主要是视觉。
美术的创造和欣赏都必须通过视觉来进行。
艺术家通过视觉器官并借助于相应的审美手段,如线条、色彩等,把审美心理加以物化,创造出艺术品,传达审美经验,观赏者同样通过这种审美器官及相应的审美形式去接受艺术作品所传达表现的审美心理,从而产生审美愉悦。
考点2 美术门类的划分绘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较早出现于人类生活中的艺术种类之一。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绘画可分成许多种类:按照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来划分,一般可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年画、素描画等画种;按照题材内容的不同来区分,绘画可分为人物画、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历史画、军事画、宗教画、动物画等;中国画的划分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名称,如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按画面形式不同分类,可分为岩画、壁画、单幅画、组画、连环画、架上画等;中国画中有卷轴、册页、手卷、扇面、屏幛等。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美术专业知识158道必看简答题(四)51、为什么结构素描舍弃光影变化的刻画,而刻意强调物象本质的结构特征呢?这是由它的训练目的决定的。
我们知道,绘画素描是培养造型能力,训练正确的观察能力和在平面上描绘立体形象的能力,用艺术语言再现物体的形象为目的。
而结构素描除了培养造型能力外,最终目的在于训练设计者用立体的思维去看待和理解设计对象。
如画一个产品时,首先要对该产品进行全方位观察,甚至把它拆开来研究,这样就会对该产品有一个立体的空间概念。
只有对所有的面进行观察,才能理解其结构,从而能够达到离开具体物象,从各种设想角度去描绘和把握对象或者进行重新的设计组合。
这就是结构素描的训练目的。
这种学习过程,不受光影变化的影响,只与结构特征有关。
因此结构素描学习干脆舍弃光影因素,强调本质结构特征,更能表达其设计辅助功能。
就结构素描训练的本质来说,仍然是为了提高美术造型能力,达到不仅能熟练地写生,而且能把设计师创造思维过程中形成的形象用结构素描方式表达出来。
结构素描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准确的描绘能力,结构的分析能力和塑造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眼(观察)、心(理解)、手(表现)的协调能力,通过素描认识自然,发现设计能力。
逐步掌握准确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方法,对自己的设计构想设计意象进行直观的形象表达。
这种训练在表现手段上与明暗素描训练有较大的区别。
而对形体、透视、比例等要求则与明暗素描差不多。
52、在静物画构图中要注意哪些关系?一要注意被画物像与画面所呈现的关系,主要涉及到大小、左右、上下的安排问题,二要注意被画物像之间的调整和设计。
这两点都与人的视觉心理有直接关系,如空旷、拥挤、呆板、.零散、偏移、不稳定等,都是构图常见的弊病(图4)。
简单地说,动笔作画前必须考虑到静物画的构图使人看起来感到舒服、美观,达到这个目的,构图就是成功的。
一般画法是:(1)主体物要安排在视觉中心附近,使之突出,不可置于正中。
安徽教师招聘笔试考试重点解读(美术学科)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对于广大的安徽考生来说,是一条必经之路,每年招聘人数多,这就意味着报考人数也会更多,竞争更加激烈,那么怎样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呢,首先大家要对考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要知道考试考什么,怎么考,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考,才能从容应对。
下面中公教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分析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笔试中的重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考试概况安徽省教师招聘采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形式进行,大约在每年5月中下旬在安徽教育网()、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上统一发布相关的招聘信息。
考生可登录该网站或中公教育安徽分校网站进行报名,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5月底到6月初。
笔试一般安排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
笔试内容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科,所有考生均需参加。
笔试每科满分为120分,按《教育综合知识》占40%、《学科专业知识》占60%合成笔试成绩。
考试分为小学和中学(初中、高中)两个学段,两张试卷。
二、大纲解读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每年都会发布小学和中学最新的考试大纲,每年考试大纲内容相对比较固定,根据考纲,可概括为两个部分:学科专业知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课程与教学论约占30﹪。
所考查的范围也基本一致。
其中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门类、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安徽地方美术。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部分主要包含知识点有:新课程标准(小学、初中为《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6)》,高中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三、各模块重难点解读(一)学科专业知识考查形式:单选、填空、判断、连线、简答、技能创作题(含美术图示题和美术创作题)。
出题特点:考试考查知识点较为全面,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门类、基础知识、技能、教学论都有涉及,以中外美史居多,多数以考查画家画作对应关系及艺术流派特点这种记忆类考点,两道简答题均为中外美术史的作品分析。
(一)艺术的社会本质1.艺术在社会中的值置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艺术首先不属于物质的社会关系,而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不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属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庞大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
艺术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首先,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发生和发展,归根结底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其次,艺术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艺术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而是要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即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而且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改变后,旧的艺术形态并不一定会随之消亡,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生影响。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首先,社会意识形态并不是和经济基础处于相同的距离,并不是一种平行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中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各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方式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
其次,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影响关系也不都是一样的,在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上也都存在着差异。
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①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一方面,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中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②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道德可以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③艺术与宗教的关系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对艺术的否定。
主要在于宗教利用艺术为自己服务,它的教义必然对艺术严加约束,把艺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从而限制了艺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
当然,虽然艺术开始为宗教服务,但艺术家也还有表现自己审美意识的一些相对自由,艺术在宗教的影响下也能得以发展。
2019安徽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小学美术一、单选(每题2分,共40分)1.属于对比色的一组是()A蓝与紫B红与橙C红与绿D蓝与绿2.战国遗迹中发现的,为了保护房檐上的檐头不受雨水侵蚀而套在上面的建筑配件是()A瓦当B板瓦C筒瓦D瓦钉3.为了纪念战争胜利,横跨建造在道路上的古罗马建筑是()A纪念柱B凯旋门C万神殿D竞技场4《鹳鱼石斧彩陶缸》属于()A仰韶文化B红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大汶口文化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如声,常用来比喻审美教育功能的特点是()A学以致用B寓教于乐C潜移默化D拓展思维6.唐代佛教造像卢舍那大佛坐落在()A麦积山石窟B云岗石窟C龙门石窟D敦煌石窟7.属于拜占庭式建筑风格的是()A科隆大教堂B米兰大教堂C圣索菲亚大教堂D比萨大教堂8.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四人善画山水,兼工竹石,以绘画作品表现心境和生活情趣。
他们被称为()A元四家B南宋四家C明四家D清四家9.下列作品属于隶书书体的是()A大唐禾福寺隶书B草书C篆书D惟永寺二年10.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位于河南登封,它是()A栖霞寺舍利塔B嵩岳寺塔C临安功臣塔D云岩寺塔11.作品多取材于儿童生活,街头景象和古诗词意,风格平淡。
意味隽永的中国现代漫画家是()A刘海粟B齐白石C丰子恺D张大千12.河南出土的青铜器王子午鼎,花纹繁密而剔透。
器形奇巧而富丽富力,它的铸造方法是()A失蜡法B焊接法C冷锻法D热锻法13.盛行于17世纪意大利,艺术作品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有时还带有神秘感,这种艺术风格是()A浪漫主义B-占典主义C巴洛克风格D洛可可风格14.下图是蒙德里安的代表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它属于()A摄影艺术B意象艺术C具象艺术D抽象艺术15.库淑兰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杰出代表人物,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她代表作品是()A《蝴蝶妈妈》B《拉手娃娃》C《姜央射日》D《剪花娘子》16.在《画人像》一课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位同学的头像。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美术专业知识158道必看简答题(二)21、古埃及的黄金面具与古希腊的陶瓶在美感上有何不同?(1)古埃及的黄金面具体现出豪华、庄重、神秘的美感(2)古希腊的陶瓶与瓶画体现出精巧、典雅、平易的美感。
22、古代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埃及是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的典型代表。
为了神化法老和贵族,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又必须严格服从统治者的要求。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艺术的法则和程式。
总的说来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23、比较古埃及《黄金面具》和《林岛圣经封面》两件工艺作品的异同(1)材料相同:黄金与宝石(2)用途相同:都为了体现出高贵感(3)美感不同:《黄金面具》庄重大方,《林岛圣经封面》精巧华丽24、法国印象派对油画艺术发展的主要贡献有哪些?答:(1)突破了色彩运用上传统的“固有色”概念(2)树立“条件色”概念,并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所自然呈现的那种瞬息即逝的色彩和气氛。
(3)使油画的色彩显得更加丰富灿烂。
(4)在欧洲绘画史上是一次色彩上的重大革新。
25、如何欣赏外国传统工艺美术(1)传统工艺美术是以手工制作为主的艺术品,强调高超、精谨而独特的技术水平,因此,品位它的美感必须注重其精湛的技艺性;(2)传统工艺美术多服务于宫廷贵族生活与宗教神权仪典,注重豪华奢侈与富丽堂皇,或者繁缛复杂与神秘怪诞;(3)传统工艺美术在材料上多选珍贵材料,华贵而又自然。
26、中石器时代的拉文特岩画主要有哪些特点?答:(1)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2)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作为特点,把运动中的任务表现成剪影效果,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但忽略细节刻画。
(3)构图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27、美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生产形态的区别(1)强烈的主体性(2)独创的艺术形象性(3)形式构成的审美性28、美术有那些功能(教材版本不同,答案也许不同)(1)认识、教育功能(2)审美功能(3)实用功能(4)传播交流功能29、为什么要提高审美能力?(1)审美能力是现代人文知识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具有审美能力,可从美术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美的享受(3)具备审美能力,可使审美情趣更高尚30、古代希腊艺术有什么特点(1)规则被认为是最完美的艺术形式规范,是达到尽善尽美的保证。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小学美术真题1一、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人生的基本活动模式有认知、 1和伦理。
解析:审美2. 1是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现代文明的核心成分。
解析:艺术3.美育思想早在古希腊 1时就已提出,18世纪在 2那里获得了最高表达。
解析:柏拉图席勒4.清初“四僧”指的是 1、 2、 3、 4。
解析:朱耷石涛髡残弘仁5.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 1”山水,书写文人情怀。
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 2”之法。
解析:破墨泼墨6.太阳光由赤、 1、 2、 3、 4、蓝、紫七色组成。
解析:橙黄绿青7.古希腊美术分期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 1时期。
解析:希腊化8.人物黑白画是运用黑白两色对人物结构、服装和明暗色调进行高度 1,使画面 2而富有 3。
解析:概括简练韵味9.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 1,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
解析:旧石器时代晚期10.20世纪以画虾闻名于世的我国国画大师是 1。
解析:齐白石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5.00)11.描绘叔齐、伯夷拒绝降周而逃至首阳山以野菜充饥最终饿死的历史故事的作品是______。
(分数:1.50)A.《采薇图》√B.《泼墨仙人图》C.《溪山行旅图》D.《屈子行吟图》解析:《采薇图》是南宋李唐晚年创作的一幅人物风景画,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采薇图》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
李唐采用这个历史故事来表彰保持气节的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在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期,可谓是“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12.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______。
(分数:1.50)A.后印象画派主义B.现代绘画之父√C.印象派之父D.当代绘画之父解析:保罗·塞尚是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美术专业知识大全美术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和瞬间性。
造型性是美术的主要形态特征之一,具有一种直观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二)视觉性是就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感知媒介,美术的创造和欣赏都必须通过视觉来进行。
(三)空间性和瞬间性是美术的存在方式和普遍的存在状态。
美术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在美术的三大功能中,审美功能是美术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美术的教育功能是指人美在美术欣赏活动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和激发效能,启发欣赏着的感知意识和情感活动,在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下,思想上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促使观赏者在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他们能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生活,从伦理意义上提高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层次,从而达到思想,品德和情操等方面的教育目的。
美术门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
(四大类)根据视觉形式和形态的不同,美术可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
(一)具象美术的主要特征是艺术家所表现的形象基本上是对现实世界中的人或事物的一种较为客观的反应(师出教育,专注安徽教师考编)(二)意象美术是艺术家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人的情感、主观感受、幻想、梦境等的再现,创作出发点不再是为了较为客观的再现现实。
(师出教育,专注安徽教师考编)(三)抽象美术是指没有具体形象的表现,主要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与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艺术家情感的一种绘画形式。
(师出教育,专注安徽教师考编)根据功能不同,美术分为纯美术(雕塑、绘画、书法、篆刻等)和实用美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和设计等)。
(一)绘画(师出教育,专注安徽教师考编)从使用工具和技法划分:水墨画、油画、版画、水粉画、素描等。
从题材内容分: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历史画、军事画、宗教画、动物画等。
从画画形式分:岩画、笔画、单幅画、连环画、组画、架上画等。
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直观性。
2019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专业
艺术的本质
二、艺术的本质
(一)艺术的社会本质
1.艺术在社会中的值置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艺术首先不属于物质的社会关系,而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不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属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庞大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
艺术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首先,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发生和发展,归根结底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其次,艺术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艺术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而是要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即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而且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改变后,旧的艺术形态并不一定会随之消亡,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生影响。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首先,社会意识形态并不是和经济基础处于相同的距离,并不是一种平行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中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各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方式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
其次,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影响关系也不都是一样的,在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上也都存在着差异。
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①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一方面,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中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②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可以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③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对艺术的否定。
主要在于宗教利用艺术为自己服务,它的教义必然对艺术严加约束,把艺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从而限制了艺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
当然,虽然艺术开始为宗教服务,但艺术家也还有表现自己审美意识的一些相对自由,艺术在宗教的影响下也能得以发展。
其次,从世界范围和人类历史来看,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宗教艺术占去了中外艺术史的很大一部分篇章。
但是,如果仅从这些历史现象就断定是宗教决定了艺术的发展,则是不正确的。
宗教和艺术都是社会意识形态,它们虽然很接近,都是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但不能因此说一种意识形态可以决定另一种意识形态。
从本质上讲,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宗教和艺术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利用、相互渗透的关系,它们都反映经济基础,被经济基础所决定。
④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对艺术创作活动发生影响,而艺术不仅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并且对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进行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社会4活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从西方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模仿自然”说到近代的“再现现实”说,从中国隋末姚最的“心师造化”说到清代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主张,都承认艺术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
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在艺术的视野之内,都可以成为艺术的表现领域与对象。
全面的社会生活,即包括了从物质的社会生活到精神的、情感的社会生活的整个领域,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全部方面。
艺术与社会4产
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
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艺术具有生产的一般性质:实践性、目的性、自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以及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
但它也与一般物质生产有着不同或本质区别。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
艺术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创造自身的生产实践活动,具有一般生产活动的普遍性。
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它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物化或对象化到作品中,另一方面又为人类提供精神消费的产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客观世界。
认识“艺术生产”的意义
认识“艺术生产”可以避免艺术生产异化。
(二)艺术的认识本质
艺术4特唷的方式掌极世界
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艺术创作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创造自身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方式。
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是指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途径或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
艺术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和认识世界,这不同于宗教、哲学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艺术用彤彖反缺唑界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切艺术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认识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同时又是观众的审美对象。
审美认识、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都涉及感性,同时又涉及理性。
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按照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既有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艺术反缺世界的发实俏
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
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
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性,除了要反映客观世界从现象到本质的真实之外,还有另外一层重要的含义,即表现艺术家主观世界的真实,亦即真实地表现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包括他的思想、情感、个性、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高度真实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是髙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
(三)艺术的审美本质
艺术与美的矣系
艺术反映现实美
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艺术的有力根据或根源。
艺术创造艺术美
所谓“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的,“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美的目的而创造出来的事物的美。
艺术美比现实美更鲜明、集中、完全、充分。
艺术是审美对象
艺术与美还有一层重要的关系,即:它还是审美对象。
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它就成为一件物态化了的社会文化财富,成为欣赏者即观众的审美对象。
艺术的审美_质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美是客观的,现实美在于客观的现实事物本身,艺术美在于作为客观的社会文化财富的艺术作品本身,美在欣赏者的主观意识之外,而不在于审美主体的主观意识之中。
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
美就是形象的真理。
美和真是密切联系的,真是美的基础,没有了真就没有美。
凡是美的事物必定是真的,但真的却未必是美的。
美感,是客观事物的美作用于人而引起的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这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只有在人对客观事物的美的审美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发生。
在审美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
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时,便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享受,又有理性的满&,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
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从艺术与艺术家的关系来看,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
艺术反映生活,反映现实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但它并不都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不都是现实中的美,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反映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并且用物质手段将他的审美观念传达出来,表现出来。
因此,艺术在本质上说,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或审美观念的一种表现形态。
侍成在艺术中的邝用和地住
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以其审美的性格区别于宗教、哲学等其他意识形态,即它是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反映和认识社会生活,并以审美的手段生产产品、创造精神成果。
可以说,这是一切艺术门类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共同性格。
艺术的情感特征
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就是情感。
所谓情感,就是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