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电磁环境内涵及效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5.16 KB
- 文档页数:5
浅析作战电磁环境之本质作者:罗珊来源:《武汉科技报·科教论坛》2013年第11期【摘要】战场电磁环境是指“一定的战场空间内对作战有影响的电磁活动和现象的总和”。
对于作战电磁环境的概念,无论是外军还是我军目前研究探讨的都不多,还没有形成能准确揭示其内涵的界定。
这里可以把作战电磁环境理解为作战空间范围内对作战有影响的电磁现象的总和。
本文从场分布的角度分析作战电磁环境的本质是电磁状态关于频谱的时空分布场。
【关键词】电磁环境;作战;意义一、关于电磁环境的定义电磁环境通常是指“存在于某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注:电磁环境通常与时间有关,对它的描述可能需要用统计的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制定的国家标准《电磁兼容术语》(GB/T 4365-2003)和《电磁兼容、环境、电磁环境的分类》(GB/Z 18039.1-2000)对电磁环境也作了类似定义,只是另外注明“不要把电磁环境和位置本身相混淆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不同组织或军队对电磁环境定义的表述有所不同。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会对电磁环境的定义是“一个设备、分系统或系统在完成其规定任务时,可能遇到的辐射电磁发射或传导电磁辐射在各个不同频段内的能量与时间分布结果。
即存在于一个给定位置的电磁现象的总和。
电磁环境有时可用场强表示。
”美军《国防部军事及相关术语词典》(Joint Publication 1-02,2006年修订版)将电磁环境定义为“军队、系统或平台在预定军事行动环境中执行赋予的任务时,可能遇到的辐射电磁发射或传导电磁发射在各个不同频段内的能量和时间的分布结果。
它是电磁干扰、电磁脉冲、对人员和武装及易爆物质的电磁辐射、雷电和沉积静电等自然现象效应的总和。
”基于以上认识,我军在2011年对电磁环境的定义为:“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电磁辐射形成的环境,分为人为电磁环境和自然电磁环境”。
这样的定义,便于从宏观上对电磁环境进行整体把握,但对电磁环境进一步研究却显得过于笼统。
复杂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实现复杂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的实现是基于对电磁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价的一种技术方法。
通过采集和处理电磁环境中的相关数据,该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磁辐射、干扰源和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综合监测和评估。
该系统的主要实现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该系统通过使用感知节点或传感器等设备来采集电磁环境中的相关数据,包括电磁辐射强度、频谱分布、干扰源特征等参数。
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预处理环节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校准和降噪等处理过程;数据分析主要涉及频谱分析、信号特征提取和异常检测等方法。
3. 综合评估: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电磁环境的综合评估。
该过程主要包括比对国家和地区标准、参考现有的建筑规范和行业标准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4. 结果展示:将评估结果以图表、报告或地理信息系统等形式展示出来,便于用户进行查看和分析。
实现该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点:1. 网络通信技术:系统中的感知节点或传感器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如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等,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2.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为了准确获取电磁环境的相关参数,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采用合适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例如采样频率的确定、信号处理技术的选择等。
3. 数据分析与评估技术: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例如频谱分布、干扰源特征等。
模型和算法的选择也是关键,如机器学习算法、统计分析方法等。
4. 结果展示与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为了方便用户进行查看和分析,需要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以展示评估结果和提供相应的功能,如报告生成、图形展示、数据导出等。
复杂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的实现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通过合理选取设备、采集和处理数据,并结合合适的算法和模型,最终可以实现对电磁环境的综合评估和监测。
复杂电磁环境对水面舰艇电子信息装备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一、引言A.电磁环境对舰艇电子信息装备的重要性B.当前舰艇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C.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二、电磁环境对水面舰艇电子信息装备的影响A.自然电磁环境对舰艇的影响B.人工电磁环境对舰艇的影响C.电磁环境对舰艇各种电子信息装备的影响三、水面舰艇电子信息装备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技术手段A.抗干扰技术B.电磁兼容技术C.电磁防护技术四、国内外对水面舰艇电子信息装备应对电磁环境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A.国内研究现状B.国外研究现状C.国内外同行业的预测发展趋势五、水面舰艇电子信息装备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集成保障方案A.集成保障方案需考虑的因素B.方案设计过程及其要点C.实施方案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六、结论A.本文的主要研究贡献B.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一章:引言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不断变革,电磁环境的复杂性愈加突出,水面舰艇面临的电磁环境也不断增强。
电磁环境直接影响水面舰艇的电子信息装备和作战性能,如通信、雷达、导航、火控、作战系统等,因此电磁环境对水面舰艇电子信息装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随着各国军事实力的竞争加剧,水面舰艇面临的电磁环境问题愈发深刻,对其电子信息装备的干扰和破坏也更加明显。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复杂电磁环境对水面舰艇电子信息装备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期解决这一问题。
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分析现代水面舰艇面临的电磁环境问题,及其对电子信息装备的影响。
其次,总结现有的电磁环境监测技术和分析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水面舰艇电子信息干扰和破坏机理。
然后,探讨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现有技术手段,包括抗干扰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和电磁防护技术,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估。
另外,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归纳和总结,分析国内外对水面舰艇电子信息装备应对电磁环境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关于水面舰艇电子信息装备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集成保障方案。
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水面舰艇电子信息装备与电磁环境相互关系的系统研究,对电子信息装备的干扰、破坏机理及其防护、保障等方面的应对策略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提升水面舰艇电子信息装备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其作战效能,在军事实战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战场电磁环境在现代战争中,电磁环境已经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军事作战和国家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磁环境包括电磁频谱、通信系统、电子战、雷达、卫星通信等各种电子元素,这些元素在战场上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战场电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应对这一环境。
1. 电磁环境的重要性电磁环境是现代战争的关键元素之一。
它直接影响通信、导航、情报收集和战斗行动。
在现代军事中,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允许部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指挥控制。
此外,电磁环境也用于情报搜集,包括监听、侦察和雷达监视。
电子战系统则允许部队干扰敌方通信和雷达系统,从而削弱其作战能力。
卫星通信在远程军事行动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们提供了精确的导航、定位和通信功能。
2. 电磁环境管理为了有效应对电磁环境的挑战,军队需要积极管理电磁频谱。
这包括频谱监测、频谱分配和频谱规划。
频谱监测是指对电磁频谱的实时监测,以便了解电磁干扰和电子战行动。
频谱分配是指确保不同军事部队和平民通信系统之间的频谱不会发生冲突。
频谱规划涉及决定哪些频段分配给不同的军事和民用用途。
3. 电磁环境应对军队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电磁环境中的威胁。
这包括发展先进的电子战系统,用于干扰敌方通信和雷达系统。
此外,军队还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以确保其通信系统不易受到干扰。
这可以包括加密通信、频谱分散和使用抗干扰技术。
4. 电磁环境的未来趋势电磁环境在未来仍将持续演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系统和电子战技术将不断出现。
卫星通信系统将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它们提供全球通信覆盖。
此外,无人系统(如无人机和自动驾驶车辆)也将成为电磁环境的一部分,因为它们依赖于电子通信和导航。
5. 结论战场电磁环境是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有效管理和应对这一环境对于军事作战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军队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其通信系统,并发展先进的电子战技术。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环境将继续演变,军队必须不断适应这些变化,以确保其作战能力。
0;第26卷第7期强激光与粒子束Vif〃26,Ni〃72014年7月HIGHPOWERLASERANDPARTICLEBEAMSJof〃,2014武器装备全寿命复杂电磁环境试验与评估方法*阙渭焰1,孙永全1,梁景修1,岳秀清1,肖俊1,马弘舸2(1〃北方电子设备研究所,北京100191;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复杂电磁环境实验室,四川绵阳621900)摘要:介绍了业内普遍接受的电磁环境和武器装备电磁环境效应概念,以及美军电磁环境效应试验的相关内容和理念,说明了电磁环境效应问题与复杂电磁环境问题的关系与本质。
通过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分解,从数学上给出武器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的理论方法,这种方法在实施效益上具有全面性、完整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试验与评估结果具有客观稳定性。
结合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过程,给出了武器装备论证阶段、技术开发阶段、研制试验阶段、量产和装备部署阶段、形成完全作战能力阶段武器装备复杂电磁环境试验与评估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武器装备;复杂电磁环境;电磁环境效应;试验与评估;电子战中图分类号:TN105文献标志码:A^ic:10〃11884/HPLPB201426〃073202根据美国国防部指导文件的定义[1],电磁环境(EME)是指军事力量、系统或平台在其作战环境中履行任务使命时可能遇到的,在不同频率范围内有着时间功率分布特性的电磁辐射或照射所形成的环境;电磁环境效应(E3)是指电磁环境对军事力量、装备、系统和作战平台的影响。
E3研究内容涉及电磁科学各领域,包括:电磁兼容(EMC)和电磁干扰(EMI)问题,电磁环境脆弱性(EMV)问题,电磁脉冲(EMP)、放电(ESD)、电磁辐射对人员(HERP)、弹药(HERO)和易挥发物(HERF)的危害等问题,自然界雷电和沉积静电(j-mn[nc])的影响。
美国军用手册指出[2],武器装备在装载、存贮、校验、使用时所面临的电磁环境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明确武器装备性能参数之前应先明确其所要面临的独特的电磁环境,也就是说在装备论证、立项、研制总要求阶段电磁环境参数就要明确,应该确保装备性能不会被其所面临的任何水平的电磁环境弄坏或弄糟;在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中要将对E3要求写入包括使命任务方向初始作战能力文件(ICD)、作战能力开发文件(CDD)和产品作战能力文件(CPD)在内的一体化作战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文件(JCIDS)中,并要经历多层级严格的电磁环境效应研制试验与评估(DT&E)和作战试验与评估(OT&E)。
复杂电磁环境对电子感知的影响和对策作者:田朋徐焘张伟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2期田朋徐焘张伟(海军驻沈阳地区航空军事代表室沈阳 110034)摘要:本文在电磁环境的研究问题上,重点分析侦察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使用的现实困难以及设备可能出现的电磁兼容和电磁干扰、防护问题,复杂电磁环境对侦察设备感知能力发挥的影响问题和相应干扰的原理,最终采取相应解决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复杂电磁环境对装备感知的干扰。
关键词:电磁干扰雷达探测中图分类号:TN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1(b)-0003-01空间电磁信号密度越来越大,而且频带间隔小,极容易产生不同类型装备之间的互扰现象,可能使电子侦察失效、通信中断、雷达致盲、指挥系统和作战保障系统瘫痪。
伊拉克战争中,巴格达地区严重的电磁污染,使美军经常出现通信混乱、无人机失控,甚至导致F-22战机电子监视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原因就在于过多的电磁干扰使得传感器系统被电磁淹没,造成严重的信息阻塞。
所谓复杂电磁环境主要是指:信息化战场上在交战双方激烈对抗条件下所产生的多类型、全频谱、高密度的电磁辐射信号,以及己方大量使用电子设备引起的相互影响和干扰,从而造成在时域上突发多变、空域上纵横交错、频域上拥挤重叠,严重影响武器装备效能、作战指挥和部队作战行动的无形战场环境。
电磁环境复杂多变,对感知结果有重要影响,本文就复杂电磁环境对几种常见探测手段的影响做了分析,探讨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提高感知准确性的方式。
1 对几类感知方式的影响下面就雷达探测、光电探测、电子通信侦察以及卫星侦察导航受电磁环境的影响与抗干扰措施做了分析。
1.1 对雷达探测的影响与抗干扰措施雷达发现目标是在一定虚警率下,根据接收机输出端信号噪声比是否大于探测门限因子来确定目标。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信噪比将受到影响,可能有较多意想不到的噪声出现,严重的会一直存在。
雷达干扰是指辐射、转发、反射或吸收电磁能量,削弱或破坏敌方雷达探测和跟踪能力的战术技术措施。
系统级电磁环境效应试验设计与评估技术一、为何系统级电磁环境效应试验设计很重要首先说明电磁兼容性和电磁兼容性试验。
电磁兼容性是基于对电磁发射的控制和电磁敏感的防护,实现军用装备的正常工作。
通常电磁兼容性要求包括电磁发射要求和敏感要求,其中电磁发射应不超过极限值要求,电磁敏感应不低于极限值要求。
电磁兼容问题非常复杂,混合了非常多的因素,即便是直流情况下,也有电场和磁场。
随着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问题复杂性将呈指数形式上升。
电磁发射和电磁敏感以场和波的形式存在于军用装备中,如同经络,所以随着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复杂性呈指数上升。
一个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是否达到要求,将通过测试进行验证。
电磁兼容的问题和散射问题、隐身问题、天线问题的最大区别是它是近场和准近场问题,电磁兼容性试验是一种近场和准近场测试,测试传感器主要为探头和天线。
如图是典型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屏蔽室。
系统级是相对设备而言。
我们知道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中被试品是单一设备或分系统,其设备构成、线缆数量、耦合关系相对简单。
而系统级则包括了单实体系统和多实体系统,也包括无人机系统这类分布在地面和空中的系统。
系统级层面电磁兼容性试验还需面对相对设备级复杂得多的线缆测试问题。
更进一步,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试验还要考虑对使用环境的适应性,包括舰面环境和编队环境等。
为什么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试验要考虑舰面适应性和编队及战场电磁环境适应性呢?因为研制总要求对装备提出的功能性能要求是适用于装备使用工况,所以对有舰载和编队使用要求的装备,在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试验中就应考核此性能。
不言而喻,如此复杂的试验,必须进行周密的设计。
那么系统级电磁兼容性与战场电磁环境适应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为此下面介绍电磁兼容性相关基本概念。
尤其是说明电磁发射和电磁敏感是被试品的固有属性。
并因此电磁环境适应性、电磁环境效应、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之间的五大关系。
二、与系统级电磁兼容性相关的基本概念系统级电磁兼容性在GJB 72A中定义为:执行或保障某项工作任务的若干设备、分系统、专职人员及技术的组合。
高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分析摘要:高压变电站环评人员在数据采集分析的过程中,选取与本工程变电站或者线路电压等级相同,排列方式类似、主变规模一致的变电站或者线路进行地磁场的类比和预测,可以采用三维坐标分析法,在直线型模拟电荷点位与电场系数进行计算,得到高压变电站或线路对于周边环境的具体影响。
变电站和线路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并采取电磁防治措施,可将变电站及线路对周围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水平。
本文从高压变电站及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利于维护环境安全稳定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周围环境;具体影响;防治措施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比较重视和保护生态环境。
在大力推动电力发展的同时,严格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
因为等到输电线路架设完工之后,再发现相关问题就很难解决,因此,在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阶段要综合考虑线路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前进行防护设计,最好防护措施。
在输电线路的施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的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1高压变电站及线路对周围环境的评价内涵分析高压变电站的装置内容相对比较特殊,容易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环评工作者应该深入到变电站厂区环境中进行考察,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评价与分析,从而对高压变电站的选址和建筑区划进行合理安排,将变电站对于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
高压变电站环评工作者在制定环评方案时,应该考虑到线路保护区设计标准对于线路区域安全性的影响。
有时变电站的建设会与当地生活区和基础性服务设施交叉,因此,高压变电站的选址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网络结构、城乡规划、征地拆迁、站址周围交通运输、矿产资源等进行全面考虑。
高压电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也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线路导线错综盘杂,在大风天气中,导线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可能会触发漏电现象。
在这种环境中,周边的居民如果不小心碰触到漏电的电线,可能会诱发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