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地球的运动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公开课教案_9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地球的运动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公开课教案_9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地球的运动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公开课教案_9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地球的运动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公开课教案_9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一、教学目标:

1、科学分析:“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

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2、过程与方法: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批判和

借鉴其中的观点,修正自己对昼夜的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

(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3)认识到在资料分析和交流中,大胆质疑和虚心接受同样重要。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地心说”“日心说”的重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2、教学难点:“地心说”“日心说”的相同点、不同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大一小两个地球一、篮球、课件

学生准备:四位科学家肖像头饰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分析了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多种原因,

而这些原因都和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运动有关,自古以来,昼夜交替现象就一直在发生是不是?

生:对!

师:古代的人们看到了这个现象是否和我们猜测一样?他们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过这条长长的时光隧道,去了解一下,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学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远古人类对地球都有哪些认识吗?

生:混天说,天地像一个鸡蛋黄一样

生:盖天说

二、分角色扮演:由学生由学生课前对文中主要观点的理解,设计情趣对话。

托勒密(生戴好头饰,缓缓从座位上走向讲台边走边说)我是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托勒密,刚才我正游记在时光隧道里,就听到你们在讨论天体运行。那怎么能少得了我的宇宙地心说呢?

生:你的宇宙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托勒密:恩,我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一.地球是球体,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二.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三.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地心说的动态模拟图。

(出示课件,播放视频,托勒密边解说边演示地心说的动态模拟图。)

师:听了我们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先生的解释,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地心说能不能产生昼夜交替呢?

生:可以

哥白尼(气喘吁吁地说),总算追到你了,托勒密,我可不同意你的观点。Hello,大家好!我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你们读过我的《天体运行论》吗?我提出的是“日心说”地球是球形的,这一点我是同意托勒密的观点的。但是,我认为地球是在运动的,而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请看这里,这就是日心说的动态模拟图,这是地球,这是太阳,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课件播放视频,日心说动态模拟图)

师:听了托勒密,哥白尼两位天文学家的解说演示,老师呀,想请几位同学上台来模拟一下地心说、日心说的天体运动。我们用篮球当做太阳,用这个大的地球仪来做地心说的动态模拟演示,用这个小一点的地球仪来做日心说的动态模拟演示。

学生上台演示

师:同学们,他们演示的对不对啊?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补充,演示。

生:我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师:好,看来同学们对这两大学说的理解还是挺一致的,我想这与托勒密先生和哥白尼先生现场生动的解说是离不开的。今天呀,真是太感谢两位科学家了,用这么流利的中国话为我们声情并茂的演说了地

心说、日心说的主要观点,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和我们一起讨论学习好不好。

(老师根据精彩的演说,总结观点。)出示地心说、日心说主要观点课件,并请学生朗读。

师:总结完地心说、日心说两大主要观点,老师有个小问题要大家讨论思考了,同学们,你们能找出地心说、日心说主要观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哪些?

师:谁来说说相同之处有什么?

生:它们的相同之处是地球都是球形的。

师:他说的对不对?同学们

生:对

师:那不同之处又有那些呢?

生:托勒密的地心说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而哥白尼的日心说却说地球是在运动的。

师:对,找的很准确,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别的发现,谁来补充?

生:托勒密的地心说说太阳运动,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不动,且处于宇宙中心。

师:他们观察归纳的真是很全面啊!老师呀,也总结了一下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请同学们评一评老师总结的对不对。(出示课件)师边读边说

师:今天呀,我们课堂上来了4位特殊的小客人,这里有我们开朗活

泼的哥白尼学者,有儒雅文明的伽利略学者,也有我们执着严谨的托勒密学者,还有一位是博学多彩的亚里士多德先生。那下面,老师想来采访一下这4位学者,请问,你们(伽利略、哥白尼)二位对天体运行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角色扮演者(哥白尼、伽利略):我们是日心说的主要观点

师:那我们再来问问,托勒密和亚里士多德先生你们又支持什么观点?

角色(亚里士多德、托勒密):我们支持地心说

师:通过刚才他们的演说呀,我又想给同学们出一个小问题,请你们给这几位科学家排一排他们的年代顺序吧,哪位同学来试试,第一位学者,年代最久远的是谁?

生:亚里士多德排第一位

师: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是的,刚才我们在课文中角色扮演中就听到了,托勒密的观点是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进一步完善。

(亚里士多德站出来第一位)

师:那第二位呢?

学生回答

师:恩,你在地心说领域是把他们排正确了,但是,你们为什么要把地心说的两位学说排在日心说学者的前面呢?

学生回答

(师再次解说恩格斯的评价)

师:日心说里的两位代表人物,排在第三位的是谁呢?

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呢?

师:伽利略排在最后一位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按学生排序,角色扮演者依次站成小火车列队)

师: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欢送我们的科学家。

师:课上到这呢,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一问同学们,在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呀?

生1:通过大小两个地球仪的演示,让我生动的记住了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观点。

生2:我们用了大小两个地球仪,地心说地球不动,是宇宙的中心我们用了大的地球仪,日心说里说太阳不动,是宇宙的中心。我们用了小的地球仪,课堂上的这个小细节呀,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形象的记忆地心说、日心说的观点。

师:还有没有其他收获的同学?

生:知道了他们的年代。

师:你是怎么记住的呢?

生:他们小火车列队。

(教师评价并解说课堂细节)

师:还有其他同学有什么收获吗?

生:记住了他们的分类,因为他们在讲台上是站在一起的。

师:还有同学有收获吗?

生:通过他们的出场演说,我牢牢记住了两个主要观点的重要人物。(教师解说评价课堂细节)

师:我们还有同学有收获的吗?

生:我觉得不能和同学合作的时候,可以自己把知识点串联,自己编设情境,加强记忆。

师: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课堂的总结方法,这是我们这节课没有展示给同学们的,但是通过她们自己的观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我们有条件局限的时候,不能和同学合作完成的时候,我们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连成知识网、自编自导,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记忆方法,是不是?非常棒,这是我们课本知识延伸以外的收获。师:看完了这张对比图以后呀,我们发现,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不是比托勒密的地心说更加详细的阐述了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呀,是不是呢?

生:是的

师:在这里,我们似乎有这种感觉,在公元140多年前后托勒密提出他的地心说以后呀,地心说就一直被西方的宗教统治达1000多年之

久,那么在公元1500多年的时候,哥白尼提出他的日心说以后,我们说日心说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精神统治。所以,我们伟大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哥白尼说:“作出这样的评价,从此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那么我们说科学是严谨的,理论也是在不断完善的,在这条长长的时光隧道里,还有没有别的科学家在此驻足呢?

生:伽利略

伽利略:大家好,我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我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使人类摆脱了用肉眼观察天体的局限性,以后一系列的发现,开辟了天文学家的新时代。我支持哥白尼的学说。

(角色扮演者边说边走向讲台)

师:我们这里有一位儒雅文明的伽利略学者,他支持的是谁的学说呢?

生:哥白尼

师:好,他支持的是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托勒密:我的宇宙地心说就是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不断完善。

(角色扮演者边说边走向讲台,并在讲台上做出托勒密的代表动作,加深学生印象)

亚里士多德:大家好,我是亚里士多德,地心说又名天动说。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师:这是一位博学沉稳的亚里士多德,他支持的师谁的观点?

生:托勒密

师:托勒密的什么观点?

生:托勒密的地心说

哥白尼:师的,在科学的道路上,有无数的科学家为了真理而奋斗终生,才让世界变得更文明、更美好。

师:看来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很多呀,我就不一一让你们发言了,以上,我们学习都是国外的天文学家,那我国在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让人们离开地球,在天空上观察天体,我国又有哪些科学家们对天文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呢?课后尝试用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如果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探讨学习,分享你的学习方法,我们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这堂课你们的学习效率到底怎么样?老师要来检验一下,下面呢,我们来看几道随堂练习。

(出示随堂练习)(4分钟)

师:做完这些题,看来同学们这节课收获很多,科学总是带着神秘的面纱,散发了无穷的美丽,老师愿你们都能展开科学的翅膀,放飞科学的梦想,翱翔科学的天空,畅游知识的海洋,相信在科学的道路上也会有你们的脚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