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及其衍生物.ppt
- 格式:ppt
- 大小:485.00 KB
- 文档页数:67
3-甲基吡啶及其衍生物的发展3-甲基吡啶主要应用于农药、医药、饲料添加剂、香料等领域。
近年来,国内吡啶类农药发展迅速,对3-甲基吡啶需求前景十分看好。
目前,国内3-甲基吡啶主要生产装置有两套:一套是2000年由美国瑞利公司与南通醋酸化工厂合作建设的 1.1万吨/年吡啶系列产品生产装置,其中3-甲基吡啶产能3000吨/年;另一套是南京红太阳集团的8000吨/年吡啶及下游系列产品生产装置,其中3-甲基吡啶产能为1000~2000吨/年。
此外,国内也有一些小规模装置,产量很低;产品质量也不佳;目前,南京红太阳集团正在准备建设3万吨/年吡啶及下游农药项目,产品生要包括吡啶、3-甲基吡啶等5个品种。
据了解,南通瑞利公司的3-甲基吡啶主要用于出口,很少在国内销售;而南京红太阳集团的3-甲基吡啶装置主要为下游农药及中间体装置配套,商品量较少。
因此,国内下游用户不得不靠进口3-甲基吡啶来维持生产。
目前,国内3-甲基吡啶年消费量为4000~4500吨,其中烟酸/烟酰胺领域年消费2000~2500吨,农药领域年消费1500吨。
近年来,国内甲基吡啶衍生物发展迅速,农药领域对3-甲基吡啶的需求增长迅速;吡啶类农药正在成为消费热点。
作为吡啶类农药中间体,3-甲基吡啶的下游产品众多。
用3-甲基吡啶可以合成有机中间体2-氯-5-氯甲基吡啶、2-氯-3-甲基吡啶、2-氯-5-三氟甲基吡啶、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等,进而可生产一系列农药产品。
以2-氯-5-氯甲基吡啶为原料的农药产品主要有吡虫啉、啶虫脒、TI-304;以2-氯-3-甲基吡啶为原料的农药产品主要有吡氟草胺、烟嘧磺隆、啶嘧磺隆;以2-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的农药产品主要有吡氟禾草灵(精稳杀得);以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的农药产品主要有啶虫隆、吡虫隆。
氟啶胺、吡氟氯禾灵(盖草能)。
虽然目前国内吡啶类农药对3-甲基吡啶的绝对需求量还不是很大,但未来前景非常看好,年需求增长速度将达15%以上;国家为鼓励开发和生产部分国内紧缺的优秀农药品种,曾规定2003年进口农药原药及中间体继续执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3-甲基吡啶就是其中之一。
ACS;PVC Coated Bottles;Aluminum Bottles;CHROMASOLV Plus;Chromatography Reagents&;HPLC &;HPLC Plus Grade Solvents (CHROMASOLV);HPLC/UHPLC Solvents(CHROMASOLV);UHPLC Solvents (CHROMASOLV);ACS Grade Solvents;Carbon Steel Cans with NPT Threads;Semi-Bulk Solvents;分析标准品;精细化学品Mol110-86-1.mol文件:吡啶性质熔点-42 °C沸点96-98 °C(lit.)密度0.983 g/mL at 20 °C蒸气密度 2.72 (vs air)蒸气压23.8 mm Hg ( 25 °C)折射率n20/D 1.509(lit.)FEMA 2966闪点68 °F储存条件Store at RT.水溶解性Miscible凝固点-42℃Merck 14,7970BRN 103233稳定性Stable. Flamm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strong acids.CAS 数据库110-86-1(CAS DataBase Reference)NIST化学物质信息Pyridine(110-86-1)EPA化学物质信息Pyridine(110-86-1)吡啶用途与合成方法概述吡啶(分子式C6H5N)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即苯分子中的一个-CH=被氮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与苯类似,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仍有芳香性,故又称氮苯和氮杂苯,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熔点-41.6℃,沸点115.2℃,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沸点92~93℃。
吡啶系列工艺原理
吡啶(Pyridine)是一种带有氮原子的芳香化合物,分子式为C5H5N。
吡啶具有弱碱性和强电子亲和力,常用作溶剂、中间体和草甘膦类杀虫剂的原料等。
吡啶系列工艺原理主要包括吡啶合成、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和应用等方面。
1. 吡啶的合成:吡啶的合成方法基本有四种:泰班合成法、科尔合成法、鎓法和毛泽东法。
其中,泰班合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1,5-二溴戊烷与氨反应得到吡啶。
2. 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吡啶的衍生物合成是吡啶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吡啶衍生物可通过吡啶与其他官能基或化合物的反应合成。
例如,通过吡啶与酰氯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酰胺,吡啶与醇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酯等。
3. 吡啶的应用:吡啶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作为溶剂,吡啶在有机合成中起到溶剂、离子交换剂和配体等多重作用;作为中间体,吡啶参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例如氧化、还原、取代和环化反应等;作为草甘膦类杀虫剂的原料,吡啶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相应的杀虫剂。
总之,吡啶系列工艺原理涵盖了吡啶合成、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吡啶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第13章杂环化合物本章重点介绍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芳香性、亲电取代反应,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芳香性、亲核取代反应;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稠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等。
在环状有机化合物中,构成环系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含有一个或多个非碳原子时,叫做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环上除碳以外的原子称为杂原子,常见的杂原子有氧、硫、氮等。
大多数杂环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芳香性,环也比较稳定。
因此,杂环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中数量最庞大的一类,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自然界中最具有强烈生物活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正是杂环化合物。
例如:对核酸(nucleic acid)的活性起决定作用的碱基就是嘌呤(purine)和嘧啶(pyrimidine)的衍生物。
又如叶绿素(chlorophyll)、氨基酸(amino acid)、维生素(vitamin)、血红素(haeme)、核酸(nucleic acid)、生物碱(alkaloid)等,大多数都在生命的生长、发育、遗传和衰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现有的药物中,杂环类化合物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它们应用于各种疾病和医疗领域,其数量之大和种类之多,是难以想象的,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头孢菌素(先锋霉素cephalosporin)、喹喏酮(Quinolone)类以及治疗肿瘤的5–Fu(5–Fluorouracil)、喜树碱(comptothecin)、紫杉醇(Taxol)等,都是含有杂环的化合物。
内酯、交酯、环状酸酐、内酰胺性质上与相应的开链化合物相似,它们不列入杂环化合物中讨论。
本章将着重讨论五元和六元具有芳香性的化合物。
你在学完本章后,应该能回答以下问题:1.你能写出一些常见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名称吗?2.为什么吡咯有一定的酸性而吡啶却显碱性?3.为什么吡啶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同时又能溶于其它有机化溶剂?4.为什么吡啶既能起亲电取代反应又可进行亲核取代反应?5.你能写出青霉素、头孢菌素、咖啡因、尼群地平、雷米封等常用药物的结构及英文名称吗?13.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法杂环化合物的分类是以杂环的骨架为基础,按环的形状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最有意义的是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详见表13–1。
吡啶系列产品主要包括纯吡啶和合成产生的低碳烷基取代物3-甲基吡啶、2-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主要用做下述三类衍生物的生产原料:百草枯、杀草快和敌草快等除草剂、烟酸、烟酰胺、农药中间体三氯代吡啶。
纯吡啶是重要的溶剂,可用于制造维生素、中枢神经兴奋剂、抗菌素以及一些高效农药和还原染料,其主要应用有:1)医药:为氟哌酸,维生素A、D2、D3,头孢4号、心脑血管用药、抗动脉硬化剂等40余种常用药的合成原料。
2)农药:用作高效除草剂百草枯、杀草快、敌草快、吡氟禾草灵,高效杀虫剂氯氟脲(定虫隆,兼有杀虫和不育功能,对人体无害)的合成原料。
3)染料:合成可溶性还原紫14R等10个品种及活性翠蓝KN-G、阳离子艳黄10GFF等。
3-甲基吡啶既是合成吡啶类香料的重要中间体,又是制备吡啶类农药的重要中间体,也可用来生产合成吡氟禾草灵(稳杀得)的关键中间体2-氯-5-三氟甲基吡啶。
稳杀得是用来防治稗科杂草的选择性芽后除草剂,适用于大豆、棉花、油菜等大田作物。
美国、日本等国已将它提升为除草剂的骨干品种;3-甲基吡啶还可作溶剂、酒精变性剂、染料和树脂中间体,用来生产橡胶硫化促进剂、防水剂和胶片感光剂添加物等。
在医药行业中, 3-甲基吡啶用于合成烟酸、烟酰胺、兰索拉唑、维生素B、尼可拉明和强心药等。
兰索拉唑主要用于食管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治疗,与奥美拉唑相比,兰索拉唑具有更好的疗效、较少的副作用和更强的稳定性。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耕地面积近15亿亩,播种面积为亿亩次,根据我国农业发展和农药行业现状,“十二五”期间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以加快转变农药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满足国内农业生产需要为主要任务,着力提高农药科技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质量和档次,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农药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集聚和升级,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药行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吡啶氯代反应摘要:一、吡啶氯代反应简介1.吡啶氯代反应基本概念2.反应类型及应用领域二、吡啶氯代反应机理1.亲电取代反应2.亲核取代反应三、影响吡啶氯代反应的因素1.反应条件2.吡啶衍生物结构四、吡啶氯代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1.抗肿瘤药物2.抗病毒药物3.其他药物正文:吡啶氯代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主要涉及到吡啶环上氢原子的取代。
这种反应在药物合成、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吡啶氯代反应的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吡啶氯代反应简介吡啶氯代反应是指在吡啶衍生物中,亲电或亲核试剂攻击吡啶环,导致环上氢原子被取代的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类型和机理的不同,吡啶氯代反应可分为亲电取代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
二、吡啶氯代反应机理1.亲电取代反应在亲电取代反应中,卤素等亲电试剂攻击吡啶环,生成中间体,随后发生消除,生成吡啶氯代产物。
该反应通常在强碱条件下进行,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通常发生在含氮杂环上,如吡啶、嘧啶等。
亲核试剂如酰氯、磺酸酯等攻击吡啶环,形成稳定的亲核中间体,进一步发生取代反应。
该反应通常在弱碱条件下进行,如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三、影响吡啶氯代反应的因素1.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对吡啶氯代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在亲电取代反应中,反应温度、溶剂和碱的种类都会影响反应的结果。
而在亲核取代反应中,反应物的结构和试剂的浓度是影响反应结果的重要因素。
2.吡啶衍生物结构吡啶衍生物的结构对氯代反应也有影响。
例如,取代基的位置、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都会影响反应的选择性。
适当的取代基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四、吡啶氯代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吡啶氯代反应在药物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许多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等均涉及到该反应。
例如,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等,它们的合成中都涉及到吡啶氯代反应。
总之,吡啶氯代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其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反应条件,提高产率和选择性。
吡啶汉语拼音bǐ dìng 英文名称pyridine 中文名称2 氮杂苯CAS No. 110-86-1分子式C5H5N 分子量79.10 吡啶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
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一个CH被N取代的化合物故又称氮苯。
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于骨焦油、煤焦油、煤气、页岩油、石油中。
编辑本段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
熔点℃-41.6 沸点℃115.3 相对密度水1 0.9827 折射率1.50672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73 饱和蒸气压kPa 1.33/13.2℃闪点℃17 引燃温度℃482 爆炸上限V/V 12.4 爆炸下限V/V 1.7 溶解性溶于水、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沸点9293℃。
工业上利用这个性质来纯化吡啶。
编辑本段化学性质吡啶及其衍生物比苯稳定其反应性与硝基苯类似。
典型的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3、5位上但反应性比苯低一般不易发生硝化、卤化、磺化等反应。
吡啶是一个弱的三级胺在乙醇溶液内能与多种酸如苦味酸或高氯酸等形成不溶于水的盐。
工业上使用的吡啶约含1的2-甲基吡啶因此可以利用成盐性质的差别把它和它的同系物分离。
吡啶还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结晶形的络合物。
吡啶比苯容易还原如在金属钠和乙醇的作用下还原成六氢吡啶或称哌啶。
吡啶与过氧化氢反应易被氧化成N-氧化吡啶。
编辑本段用途除作溶剂外吡啶在工业上还可用作变性剂、助染剂以及合成一系列产品包括药品、消毒剂、染料、食品调味料、粘合剂、炸药等的起始物。
吡啶还可以用做催化剂但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影响产品质量。
编辑本段来源合成方法吡啶可从天然煤焦油中获得也可由乙醛和氨制得。
吡啶及其衍生物也可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汉奇吡啶合成法这是用两分子的β-羰基化合物如乙酰乙酸乙酯与一分子乙醛缩合产物再与一分子的乙酰乙酸乙酯和氨缩合形成二氢吡啶化合物然后用氧化剂如亚硝酸脱氢再水解失羧即得吡啶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