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规划局公布施行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6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2011—2015年普法教育依法治市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10•【字号】•【施行日期】2011.08.10•【效力等级】党内其他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2011—2015年普法教育依法治市规划的通知各区、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杭州市2011—2015年普法教育依法治市规划》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杭州市2011—2015年普法教育依法治市规划普法教育依法治市是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法治杭州”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
为保障杭州市“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推进“法治杭州”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在2011—2015年继续开展普法教育依法治市工作。
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积极推进依法治市,为顺利实施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通过广泛深入的普法教育依法治市,进一步坚定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和法律信仰,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营造崇尚法治、依法办事的社会风气。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的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05.03.15•【字号】•【施行日期】2005.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的意见(试行)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推进城市化战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撤村建居与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市委办〔2004〕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结合我市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际,经市政府同意,制定本意见。
一、促进农转居多层公寓中高层和小高层住宅建设和安置工作为了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营造优美居住环境,大力鼓励和推广农转居多层公寓中高层和小高层住宅建设,保障农转非居民入住高层和小高层住宅的基本利益,明确以下政策:1、符合农转居多层公寓安置条件的农转非居民,凡入住高层或小高层住宅的,给予在原多层公寓安置指标基础上增加10%面积指标。
农转非居民可按建安价购买人均建筑面积44平方米的高层或小高层住宅,按成本价购买人均建筑面积11平方米的高层或小高层住宅。
根据《实施意见》规定,享受有关城中村改造试点中农转居多层公寓“超出人均50平方米的原农居合法批准面积,经审核批准后可增加安置面积指标”政策的农转非居民,可按综合价购买该增加面积的110%面积的高层或小高层住宅。
2、凡2010年之前,对农转非居民以建安价、成本价、综合价购买农转居多层公寓中高层或小高层住宅的,应给予一定额度的价格优惠,使高层和小高层住宅的价格与多层住宅价格接近或基本持平。
具体优惠额度由各区政府拟定并报市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后执行。
3、凡入住农转居多层公寓中高层或小高层住宅的,原则上按照多层住宅标准向建管中心(建设单位)缴纳物业维修基金。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教学综合楼、体艺活动中心项目初步设计的复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2.28•【字号】杭发改投资〔2015〕77号•【施行日期】2015.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教学综合楼、体艺活动中心项目初步设计的复函杭发改投资〔2015〕77号杭州市教育局:你局《关于要求对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教学综合楼、体艺活动中心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的函》(杭教计[2014]42号,中心项目编码:B-000201281692)文悉。
我委已组织相关部门对该项目初步设计进行审查,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了调整。
经研究,原则同意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初步设计,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一、建设地点位于滨江区长河街道天官路386号,长河高级中学内及学校东南侧R21-B25地块。
二、建设单位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教学综合楼、体艺活动中心、地下设备用房及地下停车库、校园内道路及绿化、体育场地维修、钢膜结构顶盖工程等,地上建筑面积约25303.94平方米(含钢膜结构顶盖面积8101平方米),不计容积率架空层面积2096.1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9134.95平方米。
学校总用地面积约82255平方米(其中存量用地约77655平方米,新征用地4600平方米,以实测为准)。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总体指标)1、容积率不大于1.0;2、建筑密度不大于30%;3、绿地率不少于35%;4、建筑限高30米;5、交通组织、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位按杭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局审查意见及相关规范设置。
地块机动车出入口由学校原已建基地出入口解决,不涉及新增基地出入口。
五、总平面设计1、原则同意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应在实测的地形图上正确反映地块及周边50米范围内地形、道路、河道、绿化带、已建和已批待建构(建)筑物,正确表示征地、用地、道路红线、建控线、地下室范围线、围墙线,标明场地坐标和标高。
杭州市滨江区的总体规划滨江区的总体规划滨江区面积73平方公里,位于钱塘江南岸,是未来的杭州市城市副中心,当前正在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骨干,集教育、商贸、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
滨江区辖西兴、长河、浦沿3个街道、28个行政村、7个社区。
当前总人口约2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万人,来杭创业者及流动人口约8万人。
滨江规划人口为23万;2020年钱江两岸包括滨江区和钱江新城的规划总人口,将增至92万。
从规划看,未来的滨江区将形成西、北部沿钱塘江边为公共服务设施、研发居住综合带,中部为产业园区带,南部为研发居住带和生态保护带的城市形态,呈沿钱塘江平行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在用地布局上规划形成“一心、四轴、二区、六片、三基地”的布局结构。
“一心、四轴、二区、六片、三基地”的布局结构如下:一个公共中心,即高新开发区(滨江)东部的区级中心。
四条发展轴,即沿钱塘江、中兴路、四季大道、彩虹大道四条发展轴线。
二个产业园区,即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江园区,浦沿工业园区。
九个居住片,即本域内的九大居住片。
三个研发中心,即以现状高新软件园为基础的研发中心,东部公共中心南部研发中心,沿白马湖西侧研发中心。
城市道路交通1、快速路系统:中兴路~杭州萧山机场快速路、彩虹大道(东西向);四季大道、风情大道(南北向)2、主干路系统:主干路:火炬大道、江晖路、中兴路、滨康路、滨兴路3、次干路系统:闻涛路、东信大道、浦沿路、海纳路、信诚路、创业路、长河路、江虹路、西兴路、滨宁路。
4、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建立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其它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方便、快捷、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管理良好、环保舒适的多层次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逐步改进居民出行结构。
一、三大主要商圈(1)星光大道商圈,即以星光大道商业步行街和集团总部楼群、沿江景观带及周边高档住宅区为基础,以商业步行街大型百货店、超市为主体,鼓励发展品牌专卖店、专业店及中小型餐饮业,将购物与沿江景观旅游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成为领导杭州市场新潮流、新方向的现代都市商业圈。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住宅房屋补偿货币化安置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9.24•【字号】杭政办函〔2015〕140号•【施行日期】2015.09.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住宅房屋补偿货币化安置指导意见的通知杭政办函〔2015〕14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住宅房屋补偿货币化安置的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9月24日杭州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住宅房屋补偿货币化安置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完善集体所有土地住宅房屋补偿安置模式,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工作,根据《杭州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补偿条例》等相关规定,现就我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住宅房屋补偿货币化安置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住宅房屋补偿货币化安置是指补偿人向被补偿人提供货币化安置款,由被补偿人自行解决安置用房的安置方式。
二、具备调产安置资格的安置人口,在征地房屋补偿实施方案明确的签约期限内,可以选择货币化安置;未在规定的签约期限内选择货币化安置的,仍实行调产安置。
在外过渡期间新增的安置人口在正式回迁安置时,补偿人可视房源情况,引导被补偿人选择货币化安置。
三、货币化安置单价由征地房屋补偿实施方案中明确的房地产估价机构,根据被补偿房屋所在地周边普通商品住房评估比准价格等因素估价确定。
签约期限内货币化安置单价的价值时点为征地房屋补偿实施方案公告之日。
过渡期间新增安置人口的货币化安置单价的价值时点为正式回迁安置公告之日。
货币化安置单价应在征地房屋补偿实施方案公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由补偿人在村(社区)政务公开栏或其他适当的地点予以公告,公告期不少于10日。
四、补偿人应根据《杭州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补偿条例》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的有关规定,严格审查被补偿人家庭的调产安置人口和安置面积指标。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行计划管理的通知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行计划管理的通知杭政办函〔2020〕8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加强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管理,根据加强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管理意见的有关要求,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行计划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落实国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等上位规划,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行计划管理,加强规划编制统筹,落实规划传导机制,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指导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
二、管理范畴需报请市级及以上政府审批或备案的国土空间规划,以及涉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有关规划应纳入编制计划。
国土空间规划应在编制前提出编制建议,由市政府、市级有关单位、区县(市)及下辖乡镇政府分类组织编制。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总体要求,结合我市规划编制分级分类管理实际需要,规划项目具体分类如下:(一)总体规划。
1.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编制报省政府审查通过后,转报国务院审批。
2.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县(市)政府组织编制报市政府审查通过后,转报省政府审批。
3.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相关区政府组织编制,并按审批权限依法审批。
其中,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以下简称主城区)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筹编制,其他城区由区政府提出空间布局方案,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核。
4.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原则上由区、县(市)政府统筹组织编制。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张玲娟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8.19
•【字号】杭政干[2010]10号
•【施行日期】2010.08.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张玲娟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杭政干〔2010〕10号)
市政府决定:
张玲娟任杭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
王建任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巡视员;
朱坚平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巡视员;
高林科任杭州市规划局巡视员;
陈国东任杭州市财政局巡视员;
余建中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副巡视员;
戴宝根任杭州市公安局副巡视员;
李琳娜任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巡视员;
王明法任杭州市卫生局副巡视员。
免去:
张玲娟的杭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王建的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职务;
朱坚平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主任(副局
长)职务;
李琳娜的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王明法的杭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杭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职务;
姜金栋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杭州市分会副会长职务;
张佐良的杭州市公安局副局长职务(公安部挂职干部)。
二○一○年八月十九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26•【字号】杭政办函[2011]225号•【施行日期】2011.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杭政办函〔2011〕225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杭州市“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目录前言第一章“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回顾一、主要成效二、存在问题第二章“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形势和需求一、形势要求二、需求分析预测第三章“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原则三、规划目标第四章“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布局一、区域城际交通一体化二、市域交通网络化三、城市交通综合化四、交通枢纽层次化第五章“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重点一、铁路建设二、航空建设三、公路建设四、水运建设五、城市交通建设六、交通枢纽建设第六章“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保障一、建立交通规划实施和协调的机制二、深化交通体制改革促进交通发展三、发挥各种优势化解要素约束压力四、大力推进和发展现代交通服务业五、强化科技对交通发展的保障作用前言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是辐射长三角、贯通中西部的重要枢纽节点城市。
杭州作为长三角三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是长三角南翼的高速铁路中心、重要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国际化的航空客货运枢纽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门户港口、杭州都市经济圈一体化交通体系的核心。
“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系统建设水平迅速提高,为杭州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杭州对外交通已形成以杭州为中心、杭州市域范围和县(市)的“1.5小时交通圈”、与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的“3小时交通圈”、与省内各市的“4小时交通圈”的格局。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杭州市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
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5.25
•【字号】杭政办函[2009]194号
•【施行日期】2009.05.25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
正文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杭州市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杭政办函〔2009〕19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对我市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的专项治理,市政府决定,成立杭州市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王光荣(市政府)
副组长:阳作军(市规划局)
成员:胡伟(市监察局)
何明俊(市规划局)
林丽雅(市纪委驻市规划局纪检组)
黄瑚(市规划局)
郑心舟(市规划局)
谢建华(市建委)
姚官礼(市房管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林丽雅兼任办公室主任,郑心舟(兼)、邬月培(市监察局)、王学雄(市规划局)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土地供应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6.19•【字号】杭政办函〔2018〕82号•【施行日期】2018.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土地供应实施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18〕8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土地供应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6月19日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土地供应实施办法为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助推城市绿色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浙江省杭州市探索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工作意见的函》(国土资厅函〔2018〕33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涉及的地铁车辆段、地铁站点(以下统称地铁场站)开展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设项目。
二、城市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综合开发。
加强规划统筹,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运用节地技术,实施立体开发,促进土地综合利用、复合利用、高效利用。
(二)坚持安全利用。
发挥轨道交通建设单位主体作用,规划、建设部门全程参与,同步考虑施工、交通、环保等要求,优先保障轨道交通场站建设、运营、维护等功能。
(三)坚持公开择优。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差别化供地、规范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助推集约化用地。
三、新建地铁场站需实施综合开发利用的,分别采取以下方式供地:(一)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非经营性地上、地下空间,可以划拨方式供应。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杭政函〔2018〕75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现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2018年12月5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办法为加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净空保护,保障民用航空器的运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53号)、《浙江省民用机场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24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以下简称萧山机场)的净空区域保护、规划、建设及净空管理,适用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机场净空保护区,是指为了保障航空器安全起飞和降落,按照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图要求划定的空间范围。
市政府会同民航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划定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并向社会公布。
三、市政府负责萧山机场净空保护管理的领导和综合协调工作,建立净空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协调净空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包括但不限于萧山机场净空保护区属地政府、管委会(以下简称属地政府)以及市发改、公安、城市管理、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城乡建设、民航监管、无线电、气象等行政主管部门。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场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萧山机场净空保护的日常管理工作。
属地政府应会同机场管理机构建立萧山机场净空保护的日常协调机制,研究处理净空保护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杭州市撤村建居农转居多层公寓建设管理实施办法正文:---------------------------------------------------------------------------------------------------------------------------------------------------- 杭州市撤村建居农转居多层公寓建设管理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扩大撤村建居改革试点,在撤村建居地区推行多层公寓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扩大撤村(乡镇)建居(街)改革试点,推行农转居多层公寓建设的意见》(市委(2001)29号,以下简称《意见》)以及基本建设程序有关法规,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与对象1、凡实施撤村建居的行政村(名单见附件一),并实行农转居多层公寓的建设项目,适用本办法。
2、凡实施撤村建居的地区,包括已经完成撤村建居的地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另行规定),必须推行多层公寓建设(条件允许的可建高层),一律停止单家独院住宅的建设审批。
3、本办法所称“农转居多层公寓”,指由撤村建居所在区政府设立的推行多层公寓建设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建设单位)集中申报建设的农转居多层公寓建设项目。
二、住房标准4、农转非居民可按建安价购买公寓,人均建筑面积指标控制在40 平方米以内,超过控制面积的部分可按成本价购买,但人均不得超过10平方米。
5、按照有关部门规定符合招工条件的应安置人员,可根据地段按照人均建筑面积30-45平方米标准(见附件二),增加建筑面积指标。
选择货币安置的招工对象不在该规定执行范围。
6、入住农转居多层公寓的人口数,原则按入住公寓时在册农转居户籍人口计算。
独生子女按2人计算。
原为本地农村户口的现役军人(义务兵)、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正在监狱服刑和被劳教人员,可计入农转居户籍人口,按本办法第4条规定执行。
原村民与外地农村妇女结婚,女方户口暂未迁入本地的,可享受本办法规定的政策。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市区违法建筑处置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9.17•【字号】杭政函[2014]139号•【施行日期】2014.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市区违法建筑处置办法的通知(杭政函〔2014〕13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市区违法建筑处置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9月17日杭州市市区违法建筑处置办法为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深入推进违法建筑的防控和治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杭州市市区范围内违反城乡规划等法律法规的违法建筑的处置。
违反土地、水利、交通运输等法律、法规的违法建筑,还应当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置。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违法建筑,还应当依照风景名胜区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置。
二、本办法所称违法建筑,是指违反城乡规划等法律法规,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或未按照规划许可内容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超过规划许可期限未拆除的临时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城市、镇规划区内的违法建筑(以下简称城镇违法建筑)和乡、村庄规划区内的违法建筑(以下简称乡村违法建筑)。
三、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建立由城乡规划、城管执法、建设、国土资源、房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等参加的违法建筑处置协调机制,协调解决违法建筑处置中的有关问题。
四、城管执法部门经初步调查发现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之江度假区国有土地上属历史遗留问题的未登记建筑,应当征求建设、城乡规划、国土资源、房管等部门意见,经确认属于下列情形的,不列入违法建筑认定与查处范畴。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正文:----------------------------------------------------------------------------------------------------------------------------------------------------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杭政办〔2014〕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促进创新型产业发展,规范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3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省级产业集聚区产业引导和项目准入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2〕3号)等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规范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以我市“十大产业”发展导向为基础,从创新型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优地优用,严进严出”的基本原则,建立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机制,规范创新型产业项目用地准入评估、达产验收制度,实现产业用地差别化管理,以优化我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创新型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二、加强规划引导市、区两级规划部门要做好市区范围内规划调整工作,明确创新型产业用地布局和结构,引导创新型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分布。
根据创新型产业用地需求,做好具体地块的选址论证工作,科学制定创新型产业项目用地技术经济指标。
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存量工业项目转型升级成创新型产业项目的,其用地管理参照本意见执行,并按土地性质改变前后的土地差价补缴土地出让金。
三、规范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一)严格限定创新型产业范围。
本意见所称创新型产业是指文化创意、信息软件、物联网、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具有显著创新、创意特征,从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的以产品研发、核心技术产品生产试验为主的产业,具体按产业分类指导目录实施分类。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朱学路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09•【字号】杭政干[2012]33号•【施行日期】2012.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朱学路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杭政干〔2012〕33号)市政府决定:朱学路兼任杭州行政学院副院长;徐晖兼任杭州行政学院副院长;俞明辉任杭州市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周建华任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巡视员;娄仲良任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江冰任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立飞任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章明任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黄菊火任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谢永任杭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孙专任杭州市统计局副局长;楼倻捷任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徐土松任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索学金兼任杭州市公路管理局局长;陆献德兼任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祝平任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朱少杰任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王荣富任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许云龙任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陈立军任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赵春任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晓东任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肖锋任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主任(副局长);赵美英任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主任(副局长);高小辉任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孙喆任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副主任;张鸿斌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主任(副局长);孙德荣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主任(副局长);周志平任杭州市贸易局(杭州市粮食局)副局长;孙月红任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张朋任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杭州市版权局)副局长;李黎任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何铨之兼任中国棋院杭州分院常务副院长;何树贵任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徐红任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姚利民任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刚强任杭州市司法局(杭州市监狱劳教管理局)副局长;吴建华任杭州市司法局(杭州市监狱劳教管理局)副局长;施水祥任杭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吴锡根任杭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金承龙兼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夏福志任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杭州工业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曹佃杭任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杭州工业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杭州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杭州市农业局关于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杭州市人民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杭州市农业局•【公布日期】2013.09.13•【字号】杭土资发[2013]27号•【施行日期】2013.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杭州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杭州市农业局关于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的意见(杭土资发〔2013〕27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之江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保障农业发展用地,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和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浙土资发〔2013〕9号),经市政府法律审查同意,就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提出以下意见:一、明确设施农用地范围设施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工厂化作物栽培、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具体分为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一)生产设施用地,是指在农业项目区域内,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设施用地。
主要包括:工厂化作物栽培钢架结构的玻璃房或PC板连栋温室用地等;食用菌生产用房、规模化养殖畜禽蚕舍(包括畜禽废弃物处置生产设施)、场区内通道、绿化隔离带用地等;水产养殖鱼塘、工厂化水产养殖、进排水渠道等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等;育种育苗场所、简易的生产看护房用地等。
(二)附属设施用地,是指在农业项目区域内,直接辅助农产品种养殖业生产的设施用地。
主要包括:设施农业生产中必需配套的检验检疫监测、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生态科普、办公生活等管理用房设施用地;存放农产品、农资、饲料、农机农具、保鲜冷库和农产品分拣包装(含茶叶等新鲜农产品必要粗加工)等仓库用地;晒(堆)场、生物质肥料生产场地、粮食烘干房、符合“农村道路”规定的道路等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