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6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将进酒》,使学生了解李白其人及其创作背景,感受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和诗歌风格。
2. 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从诗歌中汲取营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分析李白诗歌豪放洒脱的风格。
(3)学会诵读技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
(1)诗中部分生僻字词的理解。
(2)如何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三、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诗文内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李白诗歌的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 采用诵读法,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4.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熟悉《将进酒》的教学内容,了解李白的相关背景资料,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2. 学生准备:预习《将进酒》,了解李白其人及其诗歌风格,收集相关的资料和观点。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简介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案例分析
(1)分析诗中的意象,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桃花潭水深千尺”等。
(2)分析诗中的情感,如豪放洒脱、激情奔放等。
(3)分析诗中的哲理,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
4. 诵读指导
(1)教师示范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分组进行诵读比赛,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
5. 小组讨论 (1)让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营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7. 作业布置
(1)背诵《将进酒》。
(2)写一篇关于李白诗歌风格的文章。
8. 课后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
1. 介绍李白的其它代表作,如《庐山谣》、《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
2.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和文学素养。
七、课堂练习
1. 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请学生举例说明李白诗歌中的豪放洒脱风格。
八、教学评价
1. 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的诵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分析能力。 九、教学建议
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歌。
2. 鼓励学生多读李白的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十、教学资源
1. 李白的生平介绍。
2. 李白诗歌的相关评论和鉴赏文章。
3. 古诗词朗诵的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
4. 与《将进酒》主题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十一、教学计划调整
1.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十二、教学反思
1. 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应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三、学生反馈
1. 定期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对《将进酒》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 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十四、家校沟通
2. 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十五、课程总结与展望
1.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课程总结,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重点和难点解析
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将进酒》这首古诗词展开,重点和难点解析如下: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分析李白诗歌豪放洒脱的风格。
3. 学会诵读技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
1. 诗中部分生僻字词的理解。
2. 如何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歌。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李白诗歌的特点,从而掌握其豪放洒脱的风格。在诵读方面,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技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而诗中部分生僻字词的理解和如何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则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