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运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的病患进行研究,共计49例,对入选病患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本研究49例病患均采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佳。
通过本研究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题调查表显示,49例病患的护理满意例数为49例,护理满意度为100%。
结论: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病患更安全的完成治疗,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临床护理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治疗方式在我院眼科属于一类较常见的治疗法,具体运用于球后视神经炎、神经病以及视神经乳头炎等眼科常见性疾病的治疗中,在注射治疗时由于眼科医护人员进针速度与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病患的疼痛程度与感受也是不相同的。
一般来说,对于使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的病患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害怕疼痛,为此,在治疗过程中不配合医务人员,有些还会出现抑制情绪。
基于此,在为病患进行治疗时需要配备有效的护理干预,为病患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以此来提升病患的治疗依从性。
本文主要针对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运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的49例病患进行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挑选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运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的49例病患进行研究,其中男性病患30例,女性病患19例,病患的年龄为13-60岁,平均年龄(33.64±10.55)岁。
有10例为双眼,有39例为单眼。
疾病类型:6例视神经炎、4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9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4例创伤性视神经病变、16例眼底血管性疾病。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应用及护理摘要: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具有全面改善眼缺血和保护视神经等多种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近年来也被应用于治疗眼睑痉挛,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局部注射简便易行、安全无副作用,现就近年来眼科临床对该药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眼科应用,护理1.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药学原理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复方制剂。
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散瞳、抑制唾液分泌等抗胆碱作用,能调节和维持血管张力、增强推动血流的力量。
该药可以调整眼部植物神经活性,调整眼部血管活性物质水平,使其相互比值处于正常范围,从而调整眼血管运动功能,缓解眼血管痉挛,增加眼血流量,改善眼组织供血,同时可以保护内皮细胞膜,恢复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促进水肿、出血和渗出的机化吸收;还可以调整脉络膜植物神经功能活动,使脉络膜血管活性物质稳定于正常范围内,从而改善脉络膜血管活动功能,提高视力。
临床早期针对眼科疾病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有稳定和保护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具有免疫活性的内皮素水平的作用,内皮素相对稳定有助于调整和维持血管的基础张力,改善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对减轻和避免外伤性缺血造成的损害有突出的作用。
1.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临床的应用2.1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供应视神经筛前和筛板部的后睫状动脉或供应视盘表面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障碍或由供应眶内段的视网膜动脉中央动脉、颅内段的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发生障碍所致的视神经急性缺血缺氧疾病。
是以视力突然下降、视乳头水肿和视野以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缺损、但不以中界为特征的视神经疾患,发病年龄一般在中年以后。
2018年3月—2021年11月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5例,先后分别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部动脉旁皮下注射法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早期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视力提高率为89.05%,视野平均缺损度下降为80.52%,而后期使用的治疗效果分别为72.50%,有统计学意义。
李艳艳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手术室上班。
2014.5信息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脉膜病变。
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一日1次,每次2ml(急重症者可加球旁注射,一日1次),14次为一疗程。
据病情需要可注射2至4疗程。
遮光,30℃以下贮存。
2ml:氢溴酸樟柳碱0.2mg、盐酸普鲁卡因20mg。
少数患者注射后轻度口干,15至20分钟消失。
脑出血及眼出血急性期禁用。
有普鲁卡因过敏史者禁用。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复制网址∙收藏夹∙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心网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英文名称:Compound Anisodine Hydrobromide Injection商品名称: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成分:氢溴酸樟柳碱、盐酸普鲁卡因适应症: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用法用量: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一日一次,每次2ml(1支)(急重症者可加球旁注射,一日一次),14次为一疗程。
据病情需要可注射2至4疗程。
禁忌:1、脑出血及眼出血急性期禁用。
2、有普鲁卡因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1、用过扩血管药和激素治疗无效者,可适当增加疗程。
2、青光眼和心房纤颤患者慎用。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注射后轻度口干,15至20分钟消失。
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生产企业: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药物分类:其它眼部用药。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39期V ol.4, No.39, 2019140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护理体会张旋(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新疆喀什 844000)【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视神经病变应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疗法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效果。
方法 对55例(68眼)急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在激素冲击治疗后采用复方樟柳碱2 ml于患侧颞浅动脉旁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用药,每天1次每疗程14 d ,共2 ~4疗程,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并对注射前后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关护理。
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均能够较好地配合治疗,无明显治疗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治疗后总有效率96.% 。
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注射前后针对不良反应的相关护理,对顺利进行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的急性视神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视神经炎;复方樟柳碱;护理措施;颞浅动脉旁注射【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39.140.01急性视神经炎属于是一种急症,现阶段,临床医师可采取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来对急性视神经炎病患进行施治,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复方樟柳碱对患者辅以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对。
但是对护理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我科对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利用复方樟柳碱对患者施以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的急性视神经炎病患55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施以心理和体位等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此研究纳入病患共55例(68眼),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22 ~65岁;单眼病变42例双眼病变13例。
1.2 方法对于有明确病因者,予以病因治疗。
同时采取激素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即:甲泼尼龙,500-1000mg,经静脉滴注给药,维持治疗3d,然后再酌情予以患者口服泼尼龙治疗。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发表时间:2010-06-02T10:55:21.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4期供稿作者:牟丹红[导读] 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原发和继发性眼部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牟丹红(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医院黑龙江伊春 153000)【中图分类号】R7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4-0049-02【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原发和继发性眼部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2例,开放组8例。
对照组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治疗组及开放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作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疗程均为21d。
以视力、视野、眼底为疗效指标,以眼压、血压、心电图、血肝肾功能等检测作为安全性指标。
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73%)与对照组(23%)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11.002,P=0.0009),开放组的有效率为75%,除患者有短暂口干外,各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有效和安全的。
近10余年已有不少关于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药理基础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报道,但为了详细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原发和继发性眼部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自2007年11月至2008年7月进行了该药的临床试验。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1.1 选择病例①原发性眼部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该病变包括前部和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分支阻塞。
②继发性眼部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主要为外伤所致眼部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1.1.2 入选标准①经询问病伤史,视力、眼底、视野等检查确定的原发性或继发性眼部缺血性病变患者。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三种方法的研究与比较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的操作在我院眼科是一项常规护理操作,主要是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视神经乳头炎、球后视神经炎等眼科常见疾病[1]。
在临床注射操作中,因眼科护士进针的角度和速度各有不同,患者的感受和疼痛程度也各不一样。
由于患者对颞浅注射往往具有恐惧、害怕疼痛等心理,在注射时不愿意配合,甚至拒绝治疗[2]。
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亟需对注射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注射方法。
本文对常用的平行进针法、斜刺进针法和垂直进针法进行对比性研究,以期得到一种理想的注射方法。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于2013年1月至4月共收治进行复方樟柳碱颞浅注射患者98例。
男58例,女40例;单眼45例,双眼53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1d-9个月,平均病程2.2个月。
其中有31例患有高血压,20例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16例因外伤继发。
所有患者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A、B、C 3组,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颞浅注射。
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眼别、视力及视野损害情况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三组患者均采用北京紫竹药业生产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注射,其中A组患者使用平行进针法,B组患者采用斜刺角进针法,C组采用垂直进针法注射。
进针时患者取卧姿,进针部位均在眼眶下缘外端、眉梢上方1cm、耳前发际缘与耳上发际缘四点围成的区域。
三种注射方法各160次,注射部位、针头大小、注药速度、注药量均相同[3]。
1.2.1 疼痛数字分级法(NRS)颞浅注射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并帮助患者运用NRS评价疼痛程度。
患者用0至10这11个数字描述疼痛强度,数字越大,疼痛程度越重[4]。
其中,0代表无痛;1-3代表轻度痛;4-6代表中度疼痛(不影响睡眠);7-9代表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者睡眠中痛醒);10代表剧痛。
1.2.2 平行进针法(A组)用2mL注射器抽取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换上4号半针头,对颞侧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一手持注射器,一手绷紧皮肤。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20-06-18T08:05:00.744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7期作者:姚浩[导读] 实验组血塞通粉针静滴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静脉旁注射。
分析了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效果,如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重庆 400010)【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6例2017年12月—2019年6月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
对照组采取血塞通粉针静滴治疗方案,实验组血塞通粉针静滴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静脉旁注射。
比较两组缺血性眼底病变治疗总有效率;两组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臂-视网膜循环时间的缩短;两组视野VFI、平均缺损、模式标准差的提高;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视功能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25评分。
结果:血塞通粉针静滴联合复方樟柳碱组有更高的缺血性眼底病变治疗总有效率,P<0.05。
治疗前对照组、实验组视功能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25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实验组视功能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25评分变化幅度更大,P<0.05。
血塞通粉针静滴联合复方樟柳碱组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臂-视网膜循环时间的缩短、视野VFI、平均缺损、模式标准差的提高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
结论:血塞通粉针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方案对缺血性眼底病变效果好,可缓解缺血性眼底病变,改善生存质量。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中图分类号】R2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7-0207-02目前,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变发病率逐年增多,其病因复杂,多为视神经营养血管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也可能和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眼压变化等有关,可导致患者视神经营养血管缺氧而引起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66例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
对照组采取血塞通粉针静滴治疗方案,实验组血塞通粉针静滴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静脉旁注射。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法护理常规
【目的及适应症】
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物品准备】
治疗盘、2ml注射器、4~5号直针头、砂轮、棉签、安尔碘消毒液、弯盘。
【操作方法】
1.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查对医嘱核对并确认患者姓名、眼别、药名、剂量、用药方法。
执行患者告知制度,询问过敏史,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配合方法。
3.患者取坐位或平卧头侧位(头侧向患眼反方向)。
4.再次核对患者姓名、眼别、药名及用药方法。
5.在患侧太阳穴处常规消毒皮肤。
6.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距外眦部旁开2cm处,呈30~40度角行皮下注射。
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推药,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针眼5分钟,防止出血。
7.再次核对
8.整理用物,洗手。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注射部位选择要准确,注射过深易引起血肿,注射过浅药物不易吸收,并加重疼痛。
3.有过敏史、脑出血、眼出血急性期禁用。
颞浅动脉旁注射●目的:减少药物的用量、减少副作用增大局部药物浓度、增加疗效。
因颞浅动脉通过脑膜中动脉与眼眶内动脉相连,此处注射比一般用药量小但效果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对提高患者的视力有明显的作用。
●用物:注射器、4号或4.5号注射针头、注射药物、2%碘酒、75%酒精、消毒棉签、弯盘。
●操作步骤1. 洗手2. 查对:三查七对及眼别。
3. 按医嘱抽吸药物,选适宜的注射器2ml或2.5ml。
4. 解释: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及目的,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更好地配合治疗。
5. 患者取平卧位,确认注射眼别,常规消毒患侧,颞浅动脉周围皮肤3~5cm,选用4.5号针头注射,注射部位选择患者眉梢和外眦角两条延线相交附近,避开颞浅动脉搏动处呈15~30°角刺入皮下深度1~1.5cm,进针后应先抽吸回血,无回血后方可给药,以免大量药物直接进入颞浅动脉引起不良反应,缓慢注入药物。
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注射部位2min,观察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则延长按压时间。
●注意事项1.注射前询问有无普鲁卡因过敏史,必要时先做皮试。
2. 避开血管,进针角度不宜过深,推药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张力过大药物渗出。
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注射。
3. 颞侧注射部位会出现较大皮丘,应嘱患者勿紧张,会自行吸收。
4. 因在同一部位需反复注射,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局部感染。
●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的复方制剂。
作用:缓解平滑肌痉挛、散瞳、抑制唾液分泌等抗胆碱作用。
通过注射部位的植物神经末梢调整植物神经,从而调整眼血管的运动功能,缓解眼血管痉挛,增加视网膜及脉络膜血供,从而促进损伤恢复改善视功能。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缺血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缺血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缺血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61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另11例作为开放组。
治疗组患者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照组患者给予妥拉苏林注射液,开放组也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均于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
疗效指标为眼底、视野、视力,安全性指标为血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压、眼压等检测。
结果有效率结果统计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组患者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剂量为2ml,对照组患者给予妥拉苏林注射液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剂量为25mg,开放组患者与治疗组患者一样,也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剂量为2ml。
如果患者病情程度为重度,则可作患眼球旁注射,每天给予1次注射,持续应用21d。
13 观察项目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对其眼病史和全身病史进行询问,分别于试验前和开始试验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对眼底和矫正视力进行复查。
试验前和试验结束的时候对前节、眼底、晶体、血压、眼压、心率等进行检查,并做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视野、空腹血糖和心电图检查。
对患者进行注射的时候,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以视野、视力和眼底三项对疗效进行判断,患者的评分根据治疗前后每个项目的情况进行。
疗效的重要性按项目判断,分别给予视野权数为3,视力权数为4,眼底权数为2。
最低的总分为0分,总分最高为36分。
治愈:三项得分之和在24分及其以上;显效:三项得分之和在12-23分;有效:三项得分之和在3-11分;无效:三项得分之和在0-2分。
视力下降或无增加评分为0分,如果由无光感变有光感评为1分,视力增为002评为2分,视力增为005评为3分,视力增为01评为4分。
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旁(太阳穴)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
性眼底病的护理要点。方法 遵医嘱采用复方樟柳碱为缺血性眼底病变的患者进
行颞浅动脉旁(太阳穴)注射。结果 接受注射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
症, 观察视力变化, 视力显效29.6%, 有效66.3%, 无效4.1%。结论 通过
充分的评估与准备, 遵循技术操作规范、变换注射部位等原则, 做好病情观察
和健康教育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缺血性眼底病变;护理
缺血性眼底病变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 多发病, 其发病率高, 涉及病症
广泛, 危害性大, 常致失明。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樟柳碱和普鲁卡因,
作用于注射部位颞浅动脉旁皮下的自主神经末梢,调整脉络膜的神经活动,稳定
脉络膜血管活性物质,增加眼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眼部的供血状况[1]。中山
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门诊2011年09月至2012年09月为725例缺血性眼底病变
的患者进行复方樟柳碱患眼颞浅动脉旁注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
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725例患者,其中男408例,女317例, 年龄30~65
岁,平均年龄48.5岁;单眼发病者507例,双眼发病者218例, 其中伴有高血
压224例, 伴有糖尿病169例。患者表现为突发性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遮挡,
严重者只剩光感,或伴眼部胀痛、偏头痛等不适。
1. 2 方法 ①药物: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支, 每支含氢溴樟柳碱0.2 mg,
盐酸普鲁卡因20 mg。②注射部位选择:眉弓与外眦角连线的交叉点,在相交点
4 cm×5 cm内使用复方樟柳碱2 ml于患侧颞浅动脉旁(太阳穴)皮下注射。③注
射方法用安尔碘消毒患眼颞侧皮肤, 选用4号半针头, 成30°~40°入针, 回
抽无血后, 缓慢推注注射液,拔针后用无菌棉签压迫5 min, 1次/d ,14次为
1个疗程。
2 护理
2. 1 心理护理 应用复方樟柳碱颞侧注射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疗程较长,
患者常出现的心理反应主要是害怕疼痛、担心失明和视力下降。护士应向患者解
释在颞侧注射复方樟柳碱的作用及注射配合的方法, 并向其介绍成功的病例。
同时,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嘱其多理解及鼓励患者, 使患者树立信心, 解
除思想负担, 积极地配合治疗。
2. 2 注射前准备 ①避免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注射。②评估:患者有无药物
过敏史;诊断和病情;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况和对疾病的认识等。③
告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不良反应;操作时的配合方法;针对评估的结果给予
患者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宣教。④体位选择:一般选择背靠于五官椅上注射, 如
患者比较紧张可选择仰卧位,体位选择以病人舒适为宜。
2. 3 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 ①严格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规程,治疗过程中应
加强无菌观念,避免针刺部位发生感染, 消毒皮肤时注意避免消毒液进入眼内。
②有计划地选择进针部位, 因注射部位相对局限,治疗时间比较长,护士在注
射时要顺时针或逆时针选择进针部位,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进针。③尽量避免空
腹注射, 由于太阳穴对刺激性疼痛较敏感,如患者空腹注射会降低患者对疼痛
的耐受力, 导致晕针等不良反应。④注射过程中注射的速度不可过快,注意观
察患者的反应, 并询问患者的感觉,若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不
适时,应立即停止注射,让病人平卧,予对症处理,注意鉴别晕针与药物过敏。
⑤注射时注意避开血管及瘢痕处, 药物不可注入血管内,回抽有血时,应马上
出针重新选择注射点。
2. 4 注射后的观察:注射完毕后嘱患者用无菌棉签轻轻压迫注射部位3~5
min,休息15 min确保注射部位不渗血后再离开医院。如有皮下淤血时可行冷敷,
48 h后可热敷,1周后可自行吸收[2],同时嘱患者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
避免发生感染, 如有不适随时返院复诊。
2. 5 健康教育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有散瞳和降低心肌兴奋作用, 所以青光眼
和心房纤颤患者慎用[3]。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连续用药的重要性, 不可擅自停
药, 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积极治疗全身病, 遵医嘱用药控制高血压和高血糖,
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和血糖的变化。同时, 保持心情舒畅, 注意劳逸结合, 尽
量少看书、报、电视及电脑等。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咖啡、辣椒等,多
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鱼、瘦肉、牛奶、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 增强机体的抵
抗力。
3 结果
本组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无头晕、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眼底缺血性病变的患者年龄多数偏大,且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因
此向患者解释在治疗本病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的重要性[4],嘱患者注意食
用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乐观的情绪。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充
分的评估与准备, 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变换注射部位等原则, 做好病情观察和
健康教育对保证操作的高质量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毅,李波.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天津医药, 2011, 23
(3):64-69.
[2]祁景零,张京红,牛志梅,等.复方樟柳碱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患者的护
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0):42.
[3]伍宇华.球后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效果的分析;临床
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5:564-565.
[4]于强,吴景天,董东生,等.复方樟柳碱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缺血性视神
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华眼底病杂志, 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