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与玩具第四章幼儿游戏的指导、观察
- 格式:ppt
- 大小:6.15 MB
- 文档页数:63
幼儿游戏与玩具第四章幼儿游戏的指导观察一、引言幼儿游戏是幼儿教育重要的一环,幼儿游戏对幼儿的智能、情感和社交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游戏和玩具,幼儿可以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同时也能够从中收获知识和技能。
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指导者,需要通过观察幼儿游戏的形式和内容,了解幼儿的游戏特点,进而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游戏教育。
二、幼儿游戏的指导观察方法1. 定期进行幼儿游戏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学生观察活动,对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了解。
在观察中,需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形式、游戏内容、玩具使用情况以及幼儿的互动情况等。
2. 记录幼儿游戏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教师需要对幼儿的游戏表现和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幼儿的游戏场景、游戏形式、游戏内容,以及幼儿在游戏中展现出的表现和行为等。
3. 与家长进行交流和讨论幼儿的游戏活动不仅在教育机构内进行,也会在家庭中进行。
因此,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交流和讨论幼儿的游戏情况,以便更好的理解幼儿的游戏发展情况。
三、幼儿游戏的特点1. 自发性幼儿游戏是自发的,幼儿自愿进行游戏活动,不受任何形式的强制。
2. 虚构性幼儿游戏是虚构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想象和表演等方式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增强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协同性幼儿游戏是协同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幼儿互动合作,从而增强社交能力。
4. 方向性幼儿游戏是具有方向性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和内容,引导幼儿在学习和体验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五、结论通过对幼儿游戏的指导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游戏特点和发展情况。
在幼儿游戏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幼儿进行适当的游戏活动,通过多样的游戏形式和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同时,在游戏教育中,也需要与家长建立积极的沟通关系,共同关注幼儿的游戏发展情况。
电大学前教育幼儿游戏与玩具作业答案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一、什么样的游戏才是幼儿的游戏(5分)步骤1:认真学习本章中关于“幼儿游戏特征”的内容。
步骤2:仔细阅读下面这段材料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教师正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活动室被分割为不同的角色游戏区,有娃娃家、医院、饭店、糖果厂、商店、公共汽车站等。
幼儿按照自愿报名的原则去了不同的游戏区。
教师在做巡视指导,当她发现“医生”闲着无事的时候,就赶紧跑到“娃娃家”,提醒“妈妈”:“宝宝生病了。
”在教师的启发下,“爸爸”“妈妈”赶紧抱上小孩,坐上“公共汽车”,去“医院”找“医生”看病。
“糖果厂”的“小工人”用糖纸包完“糖果”(橡皮泥)以后,坐着发呆。
老师不失时机地跑来,启发他们:“今天是周六,该大扫除吧”整个游戏过程中,老师忙的不亦乐乎,从这个区到那个区,启发诱导。
通过她的穿针引线,各游戏组之间发生了横向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游戏场面显得热闹而壮观。
当老师宣布“今天的游戏玩到这里,小朋友们可以自由活动了”时,两个小男孩走到一起,“现在好了,老师的游戏玩完了,我们到外面区玩我们自己的游戏吧。
”步骤3:请用300字左右的篇幅写出“老师的游戏”是否符合幼儿游戏的特征,并说明什么样的游戏才是幼儿的游戏。
答:通过例子,教师违背了幼儿游戏“主动性”的特征(1分)。
可以看出老师通过所谓的“启发”控制了幼儿的思维和活动,并控制了游戏的过程。
这并非是把幼儿作为游戏活动的主人,而是活动的被动参与者(1分)。
通过以下这几个特征说明这些才是幼儿的游戏。
1、主动自由选择或自愿参加。
2、自主决定。
3、无功利目的。
4、积极的情绪体验。
(有其中任意三条即可得3分)《幼儿游戏与玩具》作业4说明:本次作业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请于第9周之前完成。
第四章幼儿游戏的指导、观察与评价学习活动说明:两个学习活动任选一个完成一、下面这种情况应该用哪种方式进行指导(5分)步骤1:在认真学习本章关于“幼儿游戏的观察与评价”部分的基础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活动开始后,三个幼儿在油泥区坐定。
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本科《幼儿游戏与玩具》网上形考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本科《幼儿游戏与玩具》网上形考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0876。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前教师教育方向)。
形考比例:100%(全网核)。
形考任务第一章测试试题及答案1.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超越现实,按照他们的想象改变现实。
他们可以一会儿是“妈妈”,一会儿是“教师”,一会儿是“炊事员”等,这体现了幼儿游戏的(B)。
选择一项:[答案]B.虚构性2.游戏的(D)特点体现在游戏中的声、形、动、情之中。
[答案]D.形象性3.游戏的(C)特点使游戏既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又使游戏对幼儿有强烈的吸引力。
[答案]C.兴趣性D.形象性4.《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以(A)为基本活动”。
[答案]A.游戏5.在游戏中,幼儿总能通过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游戏内容和方式方法,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可见游戏让幼儿获得了(C)内部心理体验。
[答案]C.胜任感体验6.在“医院”游戏中,扮演医生的幼儿要判断病人得了什么病,然后决定给病人吃什么药、打什么针。
这反映了游戏可以促进幼儿(B)。
[答案]B.游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7.“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倡导者是(A)。
[答案]A.柏拉图8.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C)。
[答案]C.福禄贝尔9.游戏与教学的实践关系中,“促进式”关系是指(D)。
[答案]D.游戏产生于教学中,或者游戏引发教学。
10.我国学者陈鹤琴认为,儿童之所以游戏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与儿童的身体发展有关,二是与(B)。
[答案]B.儿童好动的天性和游戏能够带来的快感有关形考任务第二章测试试题及答案1.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严肃地思考并解释了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的是(B)。
[答案]B.经典的游戏理论2.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C)。
[答案]C.席勒和斯宾塞3.(C)否认游戏是独立的活动形式,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
案例分享第四章案例分享请在认真学习第四章知识的基础上,提供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指导游戏的案例,要求和知识内容结合起来。
可以用文字描述清楚游戏的类型、如何进行指导,并插入相应的幼儿游戏和自己指导的图片;或者直接以视频的方式提供,视频要求图像清晰、语言清楚。
提供符合要求的案例分享可以获得总成绩的10%的分值。
一、案例背景:在建构区插雪花片,这是孩子们随心所欲的愉悦活动,孩子们有的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边讨论边插雪花片,有的一个人专心致志的插自己的小玩意儿。
我观察着孩子们的操作:谁在搭建什么东西?用什么方式在插雪花片?是直插、方形插,还是其他的?插了多长时间?现在正在解决什么问题······我发现孩子们能熟练的进行直插、方形插,而且可以插出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我边观察边做决定,该教孩子们一种新的技能:圆圈插。
于是我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通过示范讲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掌握圆形的基本插法,女孩子们还把它们形象的比喻为“手镯”。
二、案例描述:尽管已经在集体指导的时候,讲解过圆形的基本插法,但还是有个别的孩子不会拼插。
琪琪:“你的圆圈圈一点儿都不圆。
”达达:“我就是插不进去。
”说完向我投来了求助的目光,我压制着自己“教”的冲动,听着他们的谈话。
琪琪:“我来帮你插,这里要转弯的。
”达达:“不用你帮,我会的。
”这次,达达在插的过程中,把琪琪已经插好的圆圈拿了过来垫在自己的圆圈下比试着。
“你要做的和我的一样圆。
”琪琪不时的提醒着,就象个小老师。
我悄悄地离开了,我认为,这时采取保持沉默的策略是因为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师幼之间的交流有所不同,幼儿间由于彼此间的平等地位关系容易使他们可以毫无拘束的自由交流、讨论。
在这样的交流中幼儿既随意保持自己的一份独立,而且幼儿间交流所用的语言是彼此最能理解的语言,这样的交流是教师的直接指导所不能达到的。
他不仅对幼儿区域性活动起到了一种支持的作用,并且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此时无声胜有声。
关于幼儿构建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幼儿喜欢玩游戏,玩游戏是他们成长的重要一部分。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探索未知领域,获取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交技能和表达能力等。
因此,游戏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构建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进行幼儿构建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
一、观察幼儿游戏观察幼儿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第一步。
只有了解了幼儿的游戏行为和过程,才能为幼儿提供指导。
这里应该做到:1、重视幼儿的游戏,关注幼儿的每一次游戏。
2、在教育过程中观察幼儿的游戏,并且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和过程。
3、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来了解幼儿的个性、爱好、认知水平和社交技能等。
指导幼儿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关键环节。
只有针对幼儿的特点,把握幼儿的教育需求,才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成长发展。
这里应该做到:1、提供能够激发幼儿兴趣和发展潜力的游戏材料和游戏环境。
2、了解和尊重幼儿的游戏需求,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游戏机会和空间。
3、为幼儿提供引导和支持,促进幼儿从游戏中获取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交技能和表达能力等。
三、如何指导幼儿游戏2、设置游戏规则,鼓励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3、鼓励幼儿开展发掘性和创新性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对游戏进行自主性和主动性探索。
4、介入幼儿的游戏活动,建议和引导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5、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注意与幼儿交流和互动,鼓励幼儿表达个人想法和感受。
四、指导中的重点问题1、游戏材料和游戏环境的设计游戏材料和游戏环境的设计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和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幼儿而言,游戏材料应该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游戏环境也应该具有相应的特点,符合幼儿的游戏需求和认知特点。
2、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规则对幼儿的自控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游戏规则的制定,可以培养幼儿的自控意识,提高幼儿的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指南》中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示例文章篇一:《〈指南〉中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我呀,特别喜欢看那些小弟弟小妹妹们玩游戏呢。
你看,幼儿的游戏就像一个神奇的小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和惊喜。
在我们的生活中,幼儿游戏到处都有。
就像在小区的花园里,那些小不点儿们一会儿在滑梯这儿爬上爬下,一会儿又在沙坑里面挖呀挖的,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候,要是按照《指南》里说的去观察他们的游戏,那可真的能发现好多好玩的事儿。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小公园里看到几个小朋友在玩过家家。
有个小女孩当妈妈,小男孩当爸爸,还有个更小的小朋友当宝宝。
小女孩可像模像样了,她抱着一个小布娃娃,嘴里还念叨着:“宝宝乖,妈妈给你做饭吃。
”小男孩呢,就假装出去上班了,回来的时候还说:“老婆,我赚钱回来啦。
”这场景就跟真的家庭一样。
我就想啊,如果我是老师或者家长,这个时候就可以观察到小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可真不错呢,她能把妈妈的角色演绎得这么生动。
小男孩也知道爸爸要出去工作赚钱,这说明他对家庭角色有一定的认知。
那我要是去指导他们的游戏呢?我可能就会加入进去,说:“哎呀,爸爸辛苦了,今天我们吃大餐吧。
”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啦。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游戏就更多样化了。
像建构游戏,那些小木块在小朋友们的手里就像有了魔法一样。
有个小朋友想要搭一个城堡,他一块一块地把木块往上垒。
可是,没搭多高就倒了。
他有点沮丧呢,皱着眉头,嘴巴一撇。
这时候老师就过来了,没有直接帮他搭,而是问他:“宝贝,你觉得城堡为什么会倒呀?”小朋友想了想说:“可能下面不稳。
”老师就笑着说:“那我们想想办法让下面稳一点好不好?”小朋友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又开始重新搭了。
这就是正确的观察和指导呀。
要是老师直接帮他搭好,那小朋友就少了一次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这就好比我们爬山,如果别人直接把你抬到山顶,你就看不到沿途的风景了,多可惜呀。
还有那种角色扮演的游戏,小朋友们可以扮演医生和病人。
我见过一个小朋友当医生,他拿着听诊器在小病人的身上听来听去,然后说:“你感冒了,要打针哦。
幼儿游戏的观察与指导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
只有在观察和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前提下,才能获得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基于此,本文就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如何观察、分析与指导进行阐述,提出了:在幼儿园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有计划的观察;分析是幼儿游戏中教师指导的依据;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介入时机和指导艺术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指导策略等观点。
[ 关键词 ]:游戏、观察、分析、介入、指导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
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也呼吁:“母亲啊,培养儿童游戏的能力吧,父亲啊,保卫和指导儿童的游戏吧。
”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宣言:“……儿童的时代应该是游戏的时代……”,于是,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是指导者,又是游戏伙伴,更重要的是教师是一个观察者。
”在游戏活动中,观察是教师了解、掌握幼儿的兴趣热点、思维点、学习方式的一种基本方法,游戏是儿童自发自主的活动,游戏是儿童的权利,因此在游戏中儿童是主人,教师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因此怎样学会观察游戏、分析观察结果成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在幼儿园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有计划的观察问题和目标是我们观察的出发点。
观察肯定要思考,要带着问题,想达到什么目标才能去观察。
有意识的观察是指教师事先根据观察目的预设问题,有意识的把感知和注意力引向某一结果和行为方式,选择重要情景进行观察,避免观察过程的片面性和一般性。
偶然性观察是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偶然发现具有观察价值的现象后,随机地将此现象列为重点进行观察。
当然,多种观察方法不是独立地分割开来的,还需要相互联系,相互穿插,灵活使用。
而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都应该以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为前提,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问题,充分发挥幼儿的自全觉性、创造性,创造有利的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
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与指导第一讲关于观察的几个基本问题一、什么是观察?⏹观:用五官感知感性理解⏹察:用头脑思考理性理解⏹九点半蹲在石头上的猫⏹小婴儿操作小汽车、飞机→滑行,操作马牛→蹦跳(说明他已经能够分类,交通工具与动物)⏹半岁婴儿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一岁半婴儿喜欢躲猫猫⏹2岁半幼儿不听话⏹三岁半幼儿说谎二、幼儿教师观察存有的问题(一)未观察到典型事件⏹教师往往不知道自己要观察什么,找不到观察的切入点。
⏹如区域游戏活动时段,对幼儿活动没有能够从认知(语言、思维、想象)、情感、社会性与个性等方面实行观察。
(二)记录观察事件的水平不足⏹1.记录不够完整(缺乏事件发生的背景信息:活动类型、相关参与人员、事件发生的情节、前因后果等)⏹2.记录不够细致(仅仅笼统的记录幼儿做了什么,没有细节)⏹3.记录不够客观(对幼儿的想法、意愿实行主观猜测,使用主观词汇)(三)分析观察事件的水平较弱⏹1.分析不深入、不准确、不细致⏹2.以静止的观点看待幼儿发展中的问题。
三、幼儿园教师观察技能⏹1.学会带着问题观察⏹在观察前要先预设问题。
如以观察幼儿玩自带玩具的游戏为例,观察的核心有两点:一是玩具的玩法;二是同伴间的交往与互动。
能够根据需要只取其一,也能够二者兼顾。
⏹2.观察方法⏹(1)扫描法(全景法):为了粗略掌握全班幼儿的游戏情况,对每个区域与每个幼儿轮流实行扫描观察,这种方法一般在游戏开始的5-10分钟与结束前的5分钟使用。
⏹(2)定点法:教师事先确定好观察的主题或区域。
如教师发现医院区角比较冷清,于是选择该区角实行有目的的观察,以分析冷清的原因并思考对策。
⏹(3)定人法(追踪法):以某为幼儿为观察对象,全面深入了解其游戏发展水平及其存有的问题。
⏹3.记录方式⏹(1)文字式⏹(2)图表式(利用或设计观察表格,采取打钩的方式记录,主要用于“频次”或“等级”记录)⏹(3)图文结合式(如用图画标示出区域与区域、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4)音像实录式(在观察结束后要即时观看、补充和完善)第二讲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一、介入的时机1.从幼儿简单反复的行为中发现时机2在幼儿不能独立解决困难时抓住时机案例(略)二、介入的方式1.平行式介入;是指教师在幼儿四周,和幼儿玩相同的或不同材料和情节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儿童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当幼儿对新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或不喜欢玩时,或只喜欢玩某一类游戏,而不喜欢玩其它游戏时,教师能够用这种平行介入的方式实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