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个人复习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14.01 KB
- 文档页数:39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个人复习总结
这是本人个人的考研笔记,根据2011年广西艺术学院的设计史大纲以《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总主编:张夫也)为主要参考编的,不是权威材料,也许有些不足,但希望自己的学习资料能给那些有需要的同学一些帮助
第一章绪论
一、设计与艺术设计
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最为动词有设想、绘制、立意和计划的含义,指人类对事物的规划、构想、研究的活动和过程:最为名词有设计、设计图、草图、风格、装饰图案的含义,是指人类对事物构想、研究的结果或成果,是设计的“物化”。
总之,“设计”主要是指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方案,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狭义上的设计侧重于人文科学中的艺术设计领域,广义上的设计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事实上是文化的创造问题,一方面,一个是道的设计文化对当时的整个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工业化水平等各方面发展的直接反应;另一方面,一个国家的设计文化,也是与其民族的设计历史、民族特色、设计观念与审美思维方式等特性密不可分。
“艺术设计”这一新形式下的复合词是结合中国国情和中文语境下的产物,突出了设计与艺术的密切关系。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首次出现了“艺术设计学”的称谓。
二、不同时期的设计
1.造物设计和手工艺设计
设计之前都有理想的目标,设计就是靠近这个目标的第一步,即生产的第一环节造物设计是与人类最早的生活联系在一的,其中含有设计,因为这是有意识、有目的劳动,而产生的目的性正式设计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实用性”使这一时期的主要倾向,“审美性”则是在经过很长时间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意识到并成为自觉的追求,这是人类设计文明的一个飞跃。
从冶炼技术的出现到工业革命之前是属于手工设计阶段,手工劳动是这一时期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地域性和个性化使这一时期设计的主要倾向。
中国建筑设计从汉代建筑体系基本确立以来,一木构架、头拱和大屋顶为基本特征的建筑型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欧洲从希腊神庙到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从文艺复兴式的拱顶到巴洛克式的断裂山花,从新古典到新艺术不同时期的建筑丰富多彩,风格上呈现出巨大反差。
2.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
20世纪现代设计最重大的发展和突破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现代世纪的基础。
现代主义设计第一次被系统化、规范化应以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立为起点。
现代设计是从包豪斯中期开始的,特点:
1)现代设计与大机器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关系密切,这是视觉传达的方式变得复杂和发达,如电脑技术取代手工绘图。
2)现代设计建立在民主思想基础之上,服务对象是大众。现代设计师为现代人、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
3)现代设计是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较强的综合性,属于交叉性学科。也要求设计师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4)1972年7月15日美国典型的现代主义宅区“普鲁蒂-伊戈”被炸毁,被英国设计师和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视为现代主义结束和后现代主义兴起的重要标志。
三、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设计史协会标志着艺术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就美术史与艺术设计史的关系而言为20世纪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就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的探讨奠定了完备理论基础的两位大师:森珀、里格尔
森珀:德,建筑家、理论家
1.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第一人
2.强调艺术变化来自环境、材料、技术第一次树立唯物大旗
3.对装饰风格的功能、材料、技术的机械唯物主义阐述
4.将建筑和工艺作并置研究,为提高小美术的地位迈出历史一步
里格尔:奥地利,美术史家
1.《风格问题》谈装饰艺术研究是门严格的历史学科将艺术设计作为门历史学科来研究有根本性启发
2.对小美术的研究提高到了显学的地位
3.在装饰研究方面以艺术意志为核心的形式主义立场
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
佩夫斯纳,1936年《现代运动的先锋》一书是现代设计的宣言,开创艺术设计史研究的先河。
吉迪恩,强调现代艺术设计受现代文化尤其是科技和工业进步的持续影响
第二章现代艺术的萌芽和工业美术运动
第一节工业革命出其艺术设计的发展状况
一、英国工业革命--自上现代艺术设计的母体
18世纪到19世纪三四十年到基本完成的工业革命由英国首先发生,也成产业革命,其发端的原因是有的手工工场及生产技术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更多更好的商品的渴求。这次工业革命首先是生产技术上的变革。现代化工业生产是现代艺术设计产生和发展的首要条件。英国也因此成为经济大国,称为世界工厂。
二、18世纪的设计风格
18世纪的设计风格可以用矛盾来形容,新材料与技术和旧风格的矛盾,既关心产品实用性,又对装饰有浓厚的兴趣,有时甚至将装饰等同于设计。一些非消费品的工业产品,如机器、仪器等生产领域中长生了一种强调产品的使用功能和效率的直接、坦率的设计词汇。这标志着设计开始与传统分道扬镳。1750年起强调简洁、合理的几何和最经济的结构方式,产生了种抽象的形式美。
1.新古典主义--18世纪60年代
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18世纪前的欧洲,盛行一时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逐渐被人们厌恶,在探求新的设计风格过程中用,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成了当时的创作源泉。加上资产阶级自由、博爱、平等的思想广泛传播,形成了追求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及“高贵的纯朴和静穆的伟大”,在建筑上追求单纯、独立、完整的形体,朴实的细节,符合结构逻辑的形式,并减少构件的纯装饰性,显示对理性的向往。
法:罗马英、德:希腊美:希腊、雅典
产品上追求更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
2.浪漫主义--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审美观,起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又称哥特式风格,欧洲传统风格,具整体性和完整性,张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对抗机器,追求趣味、异国情调。
促进哥特式风格复兴的主要建筑师,设计家代表:奥古斯都·普金(英国国会,皇宫)
哥特式的复兴代表了一种具有精神基础的设计运动,主张自然装饰应程式化并加以几何处理以加强其表现形式。
3.折衷主义--19世纪上半期
任意模仿不同来源和时代风格,自由组合各种式样,不拘泥于某种风格,又称“集仿主义”。
1815年英国为纪念拿破仑战争胜利而建造皇宫,采用各种东方元素(中,印)。
三、18世纪的现代艺术设计先驱
齐蓬代尔,家具,优雅简练的风格,座椅最具特色。
魏德伍德,陶瓷,合理组织工业生产先驱,现代市场学先驱,“女王”牌陶器,高品质与低廉价格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