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临床健康教育现状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实习护士生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摘要:了解实习护生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情况,为实习护生及护士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学者对实习护生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行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实习护生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大多立足于实习护生或在岗护士单独的角度,研究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的对象目前也只是大学生,而实习护生的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并与在岗护士做比较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
可对实习护生的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并与在岗护士做比较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医学论文21世纪的护理观念,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全人护理,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她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关系着护理学科的发展。
护士由于其服务对象、社会地位、工作压力和工作风险等造成其心理健康问题要比一般职业更突出,工作中各种职业应激源压力与紧张给护士身心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危害,客观上促使护士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而对于一名护理专业学生来说,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理学生成为一名护士的必经之路, 是护士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护生确立人生信念,学习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强化心理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1~2]。
护生在实习前及实习期间,心理能否达到最佳状态,直接关系到实习效果、今后护理工作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忠诚。
有研究表明[3],护理人员已和职业经理人、学校老师并称为职业压力最大的三个群体。
持续、长期、高水平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其护理工作的质量。
实习护生既是大学生,又是未来的准护士,焦虑和抑郁都是实习护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尝试对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的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并与在职护士做比较,可以护理教育者动态而全面地了解实习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干预提供依据,对护生从学生到一名工作者的角色转变进行科学的心理指导,对护生更能胜任将来的工作有很大意义,对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妇产科毕业论文范文妇产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所以妇产科护理得到了大家的高度重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妇产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妇产科毕业论文范文一:妇产科护理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因素,完善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风险防范措施护理。
结果:100例产妇住院期间未发生医疗事故,产后均顺利出院。
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改进管理方法,减少妇产科的护理纠纷。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预防措施护理纠纷是医患纠纷的一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近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率逐年递增,医患关系日益紧张[1]。
妇产科工作风险大、强度高、事故率高,是护理纠纷发生率高。
现对我院妇产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妇产科接诊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28.5岁。
1.2方法抽取100例产妇病例,查阅相关记录,结合妇产科临床护理经验,对100例产妇中,存在的各类护理风险与处理方式进行研究,探讨预防风险与有效护理的方法。
2常见风险的原因分析2.1护理人员因素2.1.1医护人员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
随着社会舆论对医患纠纷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患者的维权意识得到提高。
有的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法律知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当遇到护患纠纷时,不懂得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职业行为。
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时,不注意言语的准确性。
主要书写字迹不清,随意涂改护理记录内容,与医师病情记录相矛盾,有的护理人员在公众场合谈论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或失误,使之成为患者投诉和争议的来源。
2.1.2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差。
妇产科是对护理技术要求较高、风险较大的科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护理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导致护理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体力严重透支,身心俱疲。
精选几篇优秀的护理学论文范例(共3篇)护理学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想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学习法。
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综合职业能力。
现代的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医学基础护理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
第1篇:护理专科生对儿科护理学健康教育模块改革儿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与专科性较为明显,当下中专护理专业已推行了整体性的护理教学[1],在此种模式下,护理人员需充分明确在健康教育中自身所担任的角色,及时优化健康教育的模块并实施对应的改革,确保儿科护理专科学健康教育的特点更为突出[2],现就儿科护理学健康教育模块改革对护理专科生的情况进行探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选的形式,将2013级参与到儿科护理学中接受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60例护理专科生视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其中55例女性,5例男性。
除在教学中对健康教育知识进行指导与传授之外,同时还需安排组织学生依照健康教育主题的不同,深入医院进行社会实践。
1.2方法。
①教学计划:将儿科护理课程视为重点内容,对若干个健康教育的主题进行拟定,每一主题的社会实践课时不得低于12课时;②健康教育主题确定:重点人群;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疾病特点与临床表现。
护生是教师指导下,学习对儿科患者的程序性健康教育和随机行健康教育,在程序化健康教育中,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预防措施和患儿及家属说明;在随机化健康教育中,对病区环境、管床医师和护士进行介绍,对患儿相关的饮食营养、休息和睡眠、疾病常识根据病人需要随时提供。
③教师选择与学生组合:学生依照不同的健康教育的主题进行自由组合,并成立对应的健康教育小组,由组织能力强且高度责任心的同学担任组长,对健康教育的组织、策划、联系以及协调等过程负责。
护士实习论文护生临床实习,是护士专业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获得基本技能.逐渐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的必要途径,因此,带教老师如何在护生实习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把课堂学得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护理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护士实习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护士实习论文篇一我是一名正在实习的实习护士,在实习即将面临结束的时候,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我的实习心得。
以下就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我是在2005年参加高考的,考取了广东省的一所医学院,说是一所医学院,其实不过就是一间中专转大专没有多久的一所学校,学校不大,学生也不是很多,学校设有几个专业,包括有临床医学、口腔、口专、检验、护理等,而他们最漂亮的招生牌子就是高护专业,每年都会招到不少的大专护生,而在那一年,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现实与理想是有距离的,这是永远的真理。
做一名护士,并不是我人生的理想与追求,可事实上,你越不想走进去,你就进的越深。
因为当时我们的校长说了,这间学校毕业的大专护生就业率很高,多半都能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而我又是一名农村的孩子,没有富裕的家庭和良好的家庭背景,其次就是,我上的是职业高中,除了这间学校条件好点,就没有再好点的了,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进了护士这个行业。
既来之,则安之。
大专三年,两年理论,然后再用一年的时间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的理论是否正确,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两年的理论生涯,匆匆而过,快的你都来不及收藏,总之,有快乐的也有不快乐的。
在这之后,我们都各自匆匆忙忙地走进了我们的实习单位,之所以说我们是匆匆忙忙的,那是因为我们从此再也没有寒假和暑假,各门功课一结束,我们都得来到各自的岗位,大家看上去都准备好了,其实心里都有一点点的不自信,我也不例外,谁也不希望倒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我们就这样匆匆忙忙匆匆忙忙地来了,回忆起差不多一年前的事情,最熟悉最忘不了的是我们主任的那灿烂的笑容及幽默风趣的讲话,在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情绪的好与坏是多多少少会影响别人的,尤其是你的领导,你的好领导。
临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荆门市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荆门市3所综合医院临床护士,数据用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
结果临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前3位是工作忙,任务重占75.4%,护士编制不足难以保证施教时间占60.7%,担心医护讲解不统一占51.3%,不同医院、科室、护理工作年限对健康教育存在的的问题认识有差异(P<0.05)。
结论临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较多,应改善条件提高临床健康教育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士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调查研究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貫穿于对患者整体护理的全过程,其结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病情治疗、护理、预后、康复的效果。
为了解临床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于2010年6月对荆门市3所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了调查。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荆门市3所综合医院(1所三甲医院和2所二甲医院)住院部临床护士448名,均为女性,年龄:20-50岁(29.38+6.21)岁。
护理工作年限:1-30(9.03+6.81),其中〈5年153人(34.2%),5年至15年212人(47.3%)〉,15年83人(18.5%)。
学历:中专13人(2.9%),专科267人(59.6%),本科168人(37.5%)。
职称:护士174人(38.8%),护师163人(36.4%),主管护师以上111人(24.8%)。
科室:内科198人(44.2%),外科138人(30.8%),妇产科47人(10.5%),儿科43人(9.6%),其它科22人(4.9%)。
二甲医院216人(48.2%),三甲医院232人(51.8%)。
1.2方法1.2.1调查方法在参考文献[1,2]的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护士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护理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科室、医院等。
另一部分为临床健康教育存在的的问题(12个条目),每人限选五项。
护理专业毕业论⽂护理专业毕业论⽂范⽂ ⼤学⽣活⼜即将即将结束,毕业论⽂是⼤学⽣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是⼀种有计划的检验⼤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护理专业毕业论⽂,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护理专业毕业论⽂篇1 【摘要】 健康教育被认为是获益与投⼊⽐最⾼的医疗活动之⼀,特别是在慢性病、康复期较长疾病临床护理之中具有极⾼的应⽤价值,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进展、并发症发⽣,最终改善患者长远预后。
在现代的护理学校培养的护⼠要求能适应未来医学护理的发展需求,要求护理科研的学⽣除了对⾃⾝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更要求学⽣有实际的动⼿能⼒、创造能⼒、能够主动探索新的护理⼿段和具有满⾜未来⼈类健康需求的能⼒。
本⽂主要对医学护理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展开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医学护理教育创新能⼒培养 1树⽴创新思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取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灌输给学⽣的⽅法,注重步骤、结构的严谨性,就题论题,忽略了学⽣创新能⼒的培养。
在布置作业时,将对于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作为重点放在学⽣的学习上,在学⽣并不⽢愿的情况下要求学⽣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些任务,从⽽形成了⼤部分学⽣的逆反⼼理。
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式只注重传授知识,没有给学⽣展开联想的翅膀,没能充分培养学⽣的创新能⼒。
要改变这⼀现状,教师要树⽴创新思想,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陶冶学⽣,⽤富有感情的体态感染学⽣,⽤充满激情的语⾔打动学⽣。
同时,采取引导、探究等教学⽅式,给学⽣实现⾃我价值的时间和空间,从⽽激发学⽣的求知欲望,提⾼学⽣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的智⼒、能⼒,真正实现由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向培养学⽣的创新能⼒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2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法 教学的主要⽬的是在于对学⽣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使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技能顺利的结合在⼀起,灵活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价值的发现,使学⽣在积极学习的同时,能将理论知识灵活的运⽤到实践中。
护理工作健康教育中存在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院内和社区的健康教育中,护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 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部分护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停留在疾病知识的普及和宣教上,把健康教育看做是卫生宣教的延续,对护理健康教育和卫生宣教的区别认识不清。
在履行教育职责上缺乏主动性,不能从根本上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
2. 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缺乏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中,对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掌握贫乏,对教育程序了解肤浅,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因此健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把握好教育的时机、技巧、缺乏效果评价。
3. 健康教育时机不当,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由于多数患者刚入院时情绪不稳定,顾虑重重,这种情况下的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同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护士往往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导致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
4. 健康教育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化目前,健康教育的方式多为口头宣教、发放宣传册等,这些方式往往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难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有了更高的期待,而传统的方式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5.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标。
这使得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时,难以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实际效果,也无法为改进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二、改进措施1. 提高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加强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使其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可通过培训、研讨会等方式,让护士了解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提高其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2. 加强护士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护士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其健康教育技能。
医学教育教学论文(7篇)第一篇: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分析当今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状,提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的沉淀与人文精神的内化,它孕育于人的内心,外化为人的人格、气质、德行、修养以及价值导向[1]。
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在实施医学教育中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医学生的内在修养,外化为医学生的自觉行为,培养出既有精湛医疗技艺,又有高尚医德的复合型人才[2]。
1我国目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1.1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缺乏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医学是一门严谨和特殊的科学,需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繁重的学业导致医学生对文、史、哲、艺术等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对社会的现状及发展了解有限,知识面狭窄,导致其与人交流沟通时缺乏内容,医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过程中,过于注重医学个体的组织结构研究,忽略了其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需要我们去关心和尊重他,部分医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胜任医疗工作,因此,不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修养。
1.2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仍以专业基础教育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作为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西方发达国家已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专业并列为医学教育体系,相比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滞后,导致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上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
国外人文类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较高,如美国、德国占20%~25%,英国、日本为10%~15%[3],而我国人文教育课程只占8%。
目前我国医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等几门课程来获得人文知识,而往往这些课程的内容比较陈旧,与临床专业课程联系较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差。
1 为了研究叙事护理在我国癌症晚期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现状,以及分析应用叙事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给与什么样的措施。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叙事护理的概念及如何在叙事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癌症晚期患者叙事护理的应用现状;叙事护理在癌症晚期健康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的相应的措施及在未来研究领域中的建议。研究结果表面,应用叙事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并快速的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目前的不舒适情况。本研究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应用叙事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2
前言 根据报道知,2018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约380.4万例,死亡病例约229.6万例,分别占全球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21.0%和23.9%[1]。由于现代医学卫生事业日益的蓬勃发展,现在中国的医辽模式都发生了一系列巨大意义的革命性的转变,从一开始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演变到了现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医疗模式,护理服务模式也已经从一开始单纯的护理功能制转变为如今的整体的医疗护理模式[2]。从医学研究的表面上看,在医患沟通交流中,叙事护理在医患沟通中普遍存在[3-4]。且临床上的大部分专家都认为只有站在患者的角度上体会患者的感受,才会想着如何去减轻患者的痛苦。然而在长期临床护理治疗实践过程中,接触、照顾患者更多的往往是临床护士,护士比医生更容易从中发现患者内心现存或潜在的一些心理诉求和精神需求[5]。最近这几年,叙事护理模式成为了在国内护士临床护理实践当中大力倡导推崇使用的一门新型叙事护理模式,通过将叙事护理方式与日常健康教育观念之间有效的结合起来,开始逐渐培养出护士应用叙事护理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活动的专业能力,让医务工作者能更快的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主动倾听患者的故事,有效地拉近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以便于护士能更好的提供舒适、安静、安全、温馨、尊重的护理环境[6]。本篇论文主要是通过应用叙事护理法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有利于开辟健康教育的新道路。 3
2022年第8卷第2期Vol.8,No.2,2022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临床护士护理科研能力现状及展望李佳凝1,王蓓2(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教育科,江苏南京,210028;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江苏南京,210028)摘要: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科学发展最直接的动力,也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本文简要分析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现状,探讨临床护理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因素,提出改进策略,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护理科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临床护士;护理学;科研能力;护理教育中图分类号:R 19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2)02-0027-04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nursingresearch capacity of clinical nurses in ChinaLI Jianing 1,WANG Bei 2(1.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10028;2.Department of Nurs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anjing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10028)ABSTRACT :The nursing research is most direct factor which stimulates improvement of nursingscience and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Give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scientific technology ,nur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awareness and capac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potential proble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ing research capacity among clinical nurses in China.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nurs⁃ing research capacity we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of nursing in China.KEY WORDS :clinical nurse ;nursing science ;research capacity ;nursing education 护理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中的问题,直接或间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1]。
成人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引言护理专业是一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对于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成人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成人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成人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现状1. 护理专业的特点与重要性护理专业是一门涉及广泛领域的学科,包括医学、心理学、人文学科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护士作为医护团队中的重要一员,与病人直接接触,负责提供日常护理、康复护理等服务。
因此,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培养至关重要,对于保障病人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2. 成人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模式成人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模式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
理论教学阶段主要包括基础医学知识、护理学理论等方面的课程,通过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实践教学阶段主要是通过实践操作、病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护理思维能力。
二、成人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培养存在的问题1. 教育资源不足成人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培养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校在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机会。
2. 实践能力培养不够传统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培养模式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护理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护理场景。
3. 职业道德培养不够成人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中,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
职业道德是护士从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涉及到护士职业道德规范、病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三、应对策略1. 加强教育资源建设针对成人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培养过程中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高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增加教学设施、实验设备等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
2.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为了培养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可以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加大实践操作和病例分析的教学内容。
护士毕业论文范文5000篇一:护理本科毕业论文5000 字】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
其骨折、脱位是骨科常见的损伤,多由间接暴力引起踝部扭伤后发生。
根据暴力方向、大小及受伤时足的位置的不同可引起各种不同类型的骨折。
目前临床常用分类方法是lange-hansen 分类法、davis-weber 分类法和ao 分类法。
lange-hansen 分类法于1950 年提出,根据足在受伤时的位置和暴力的方向将骨折分为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和旋前/外旋型四类,每一类又根据骨折程度及是否伴有韧带软组织损伤而分为不同的亚类。
该分类对于踝关节不稳定骨折的闭合复位有指导意义。
davis-weber 分类法根据外踝骨折的位置,把踝关节骨折分为a、b、 c 三型,该分类以下胫腓联合为界将骨折分为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的损伤(a 型)、经下胫腓联合的腓骨骨折(b 型)以及下胫腓联合以上损伤(c 型),较简单,使用方便,但却不能说明整个踝关节各种复杂改变。
国际创伤学会(ao)进一步细化了davis-weber 分类法,提出了ao 分类法。
摘要:目的观察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84 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加强心理护理、注重疼痛护理、限制踝关节活动、合理冷敷、完善术前检查、术后观察术区伤口情况、饮食指导、功能锻炼。
观察其护理效果。
结果经采取上述精心护理,18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24个月,效果满意。
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促进伤口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护理;围手术期踝关节骨折是指胫腓骨远端内外踝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1] ,由于踝关节承受全身重量,需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如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治疗与护理,会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
而踝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不仅取决于关节面的解剖复位,也取决于手术后的科学护理。
针对184 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报告如下。
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篇1从临床护理的特点来分析,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临床护理的护理质量是确保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有效实施的核心内容[1],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关系到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2],需要受到各个医院和各级医院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SWOT分析法也称之为态势分析,这主要是对事物内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3],充分对自我优势进行发挥,克服劣势抓住机遇,避免风险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
该研究主要分析SWOT分析法在泌尿外科应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泌尿外科的全体护理人员和患者,护理人员32位,均为女性,2名护士长,最大年龄为53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28.6±7.2)岁;患者64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7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38.6±15.7)岁。
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泌尿外科全体护理人员和患者当中,护理人员34位,均为女性,2名护士长,最大年龄为52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29.5±7.3)岁;患者7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3岁,最小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39.7±21.4)岁。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护理人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
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症状,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具体护理如下:①制定护理计划:按照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详细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深入病房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进行各项身体检查,对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②成立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成立护理小组,护理小组成员需要包括1名护士长和3名责任护士,对护理小组的成员进行优质护理的培训,并对其护理服务理念有深刻的认识,工作中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患者,并具备娴熟的技能;③调整护理模式:小组内的成员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做好交接班的工作,可以实施弹性排班制度,通过泌尿科的当日手术量和泌尿手术特点做好人员分配工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年第6卷第20期2019Vol.6No.2096疗养中心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梦玉,罗溪*,刘薇,戴璟,钱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厦门特勤疗养中心,福建厦门 361002)【摘要】健康教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服务军队疗养员,我们疗养中心积极开展各项健康教育工作,以促进疗养员健康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之前的工作模式,使疗养员掌握更多医疗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以及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关键词】疗养中心护士;健康教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0.96.02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医疗健康知识不断更新,人们对健康的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健康教育工作已贯穿到医护人员的各个环节,疗养中心在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军队疗养中心接收对象多为在职、离退休的高层领导,相较于普通疗养中心对象较为特殊,医护人员在日常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我院通过多年军队疗养中心的工作实践,现将开展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做一综述报道如下。
1健康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1.1 健康教育模式不健全疗养中心护士对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未树立健康教育意识、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健康教育积极性,科室未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流程与体系,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专业培训。
很多护士认为健康教育就是将相关的医疗知识对疗养员进行宣教,没有教育前的评估和教育后的效果评价等程序。
1.2 护士缺乏相关知识对于非专业教育的护理人员来说,在教育技能上普遍存在不足,疗养中心老干部的知识层次和素质均较高,一些病程长的干部对自己疾病本身很了解,如果我们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或让没有相关专业经验的护士去进行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1.3 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疗养中心的疗养员不同于治疗医院的患者,他们的活动自由度大,教育的时机选择不恰当会导致疗养员对我们所宣讲的知识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由此可见选择恰当的健康宣教时机可激发疗养员对疾病相关知识兴趣,有助于其更好的接纳教育内容。
护士在临床健康教育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
(2012)12-0155-01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现代护
理关注的着重点并不是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本身,而是伴随健康问
题所出现的各种反应,在这些反应中,人们特别是病人明显地表现
出对健康知识的渴求与需要。本文就护士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的
现状展开分析,提出在护理方面影响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有关因
素,提高护士的素质与能力,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等需要
选择最佳的教育方法及途径,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促进个体和人
群的健康恢复。
【关键词】健康教育现状因素对策
1我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1教育能力不足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适应
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教育。在美国,护理人员从学校到临床均系统接
受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护理的健康教育理念已成为工作行
为准则。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在各县市级医院起步较晚,没有形成
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而且在理论和体制保证方面还不够完善,可
参考的文献及书籍比较少,又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及能力
培训,导致护理健康教育从认识学习阶段快速进入临床实践阶段
后,大多数临床科室的健康教育存在”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的问
题。
1.2护士经验不足
很多时候因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经验不足再加上护理健康教育
的好坏没有一个明确的硬性标准,致使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停留
在照本宣科的生硬、应付性的低层面,护理人员虽然进行了护理健
康教育但却不知道如何向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临床
护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综合知识外,
在临床工作中更应积极探索,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注意国内外护理
健康教育新动向、新方法,结合本专科实际情况,在实践和探索中
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护理健康教育方法,优化护理健康教育内容,
以达到帮助患者或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的根本目的。
1.3内容简单陈旧
由于健康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以及医院环境的局限性等因素,全
面的健康教育内容往往不到位。目前临床开展的健康教育多是以疾
病教育为目的,围绕疾病的治疗、手术、护理及康复展开教育,这
只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而针对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病人
的不健康行为以及出院后如何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的教
育内容就略有不足,或者照本宣读一些注意事项,对不同需求的病
人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病人个性化需求的内容,忽视
了人文和社会知识教育。因此健康教育要因人、因病并且采取合适
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2护理方面影响临床健康教育质量的有关因素
2.1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健康教育主动意识
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性,多数护理人员将护理健康教育归为责任
护士的工作,而责任护士负责患者较多,护理工作量大,没有时间
为每位患者考虑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往往机械的将护理健康教育
内容灌输给患者。
2.2未能充分理解护理理念的转变
多数护理人员在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还是按旧的护理模式操作,
手术患者缺乏术前预防性护理健康教育,且不能根据患者治疗的不
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同时患者及陪伴在饮食、心理
运动方面没完全得到健康的行为指导,健康教育内容的宣教集中在
患者住院后的前几天,而不是分阶段、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始终,没
有体现出护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护理人员的角色已不仅仅是患者的
照顾者,而更多的是要去担当患者的教育者、咨询者,患者健康的
管理者,促使人们自觉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
进个体健康,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状态。
2.3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
护理工作中,许多护士把健康教育看成是护理的额外工作。而
实际上健康教育本身就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护理目标
都是通过健康教育来完成的,充分利用有效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可
因人、因时、因地、因需灵活掌握,在有效的时间内既完成了护理
任务,又进行了健康教育。
3对策
3.1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有效地宣传手段可以促使健康教育的推进,医院可以通过岗前
培训、职业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从而使护理人员树立新的现代护
理观,深入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方法技巧,明确健康教育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培养护
理人员主动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职业道德,使护士能够从被动地执
行护理操作逐步过渡到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
康工作上来,使护士真正学会以“健康”为中心去认识和思考问题。
只有这样新观念的明确确立,才使得健康教育的发展有了前提保
障。
3.2讲求技巧,形式多样
护理健康教育需要计划性: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入院教育、
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作息指导、用药指导、特殊指导、行为指导、
出院指导等。结合专科特点可以归纳为:入院须知,疾病诊断(发
病因素、诱因、临床表现)、检查项目、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
复教育、出院教育、生活提示八项。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患者,
结合主管医生的治疗方案制定详尽的教育计划,随时根据患者的接
受能力、心理状况适当调整,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的健康需求,促
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还要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因为家属
对患者的心理支持、饮食、功能锻炼起着重要作用,要利用探视时
间召集家属座谈会,解决家属在健康行为中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
落实促进患者康复的措施。
3.3完善管理,提高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首先必须确立护理质量标准,有了标准,管理才
有依据,才能协调各项护理工作,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以最佳的
技术、最低的成本和时间,提供最优良的护理服务。建立各项规章
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管理护士各种行为规范,包括仪容仪表
规范、代患规范。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制定健康教育整改措施。制
定各级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并实施。
3.4重视科研,努力创新
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新内容应用于临床,还需我们结合自己的实
际情况,总结出自己的特色与经验。医院护理部门要努力开展护理
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对日常临床护理的经验及总结归纳,并且大
胆进行尝试和创新,尽快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推动医疗机构护理
健康教育工作的进程。
总之,健康教育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因此对
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
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沟通
技巧,同时更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素质和优良的品质,才能才能在健
康教育中,针对病人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因人而异的向病人及家属
传授有关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同时通过开展
护理健康教育还可以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
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