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花园规划设计实例
- 格式:pdf
- 大小:433.23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最新屋顶花园设计教学讲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义依据《现代园林设计》教材第十章“屋顶花园设计”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屋顶花园的设计原理、设计要素、施工技术、绿化植物选择以及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屋顶花园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
2. 学会分析屋顶花园设计中的各种要素,如空间布局、植被选择、排水系统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的屋顶花园设计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屋顶花园设计方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屋顶花园的排水系统设计、绿化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2. 教学重点:屋顶花园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和案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屋顶花园设计案例图集。
2. 学具:绘图板、绘图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2024年最新屋顶花园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屋顶花园设计的发展趋势,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屋顶花园设计原理b. 屋顶花园设计要素c. 屋顶花园施工技术d. 绿化植物选择3. 案例分析:讲解国内外经典屋顶花园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技巧。
4.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讨论,选定一个屋顶花园设计方案。
b.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设计方案,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效果图。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屋顶花园设计原理2. 屋顶花园设计要素3. 屋顶花园施工技术4. 绿化植物选择5. 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所在学校的屋顶设计一个花园。
2. 答案要求:提交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效果图的完整设计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屋顶花园设计的最新动态,学习更多设计软件和工具,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屋顶花园的排水系统设计、绿化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2. 教学重点:屋顶花园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和案例分析。
屋顶绿化设计方案屋顶绿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绿色建筑技术,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屋顶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等。
本文将探讨屋顶绿化设计方案,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屋顶绿化类型选择1. 构建屋顶花园构建屋顶花园是一种常见的屋顶绿化设计方式。
屋顶花园可以利用屋顶空间,种植各种花草植物,以营造一片绿意盎然的环境。
在花园中设置休闲座椅和小径,让人们可以在屋顶花园中散步、休息,享受自然的美妙。
2. 搭建绿化棚架搭建绿化棚架是一种适合于屋顶空间较小的绿化设计方式。
绿化棚架可以通过搭建金属或木材骨架,并设置藤蔓植物等攀爬植物,以增加屋顶的绿化覆盖面积。
绿化棚架不仅可以美化屋顶环境,还可以有效阻挡阳光直射,降低屋顶温度。
3. 装置屋顶花坛装置屋顶花坛是一种屋顶绿化设计方式,适用于较大空间的屋顶。
在屋顶设置花坛,可以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以达到绿化效果。
花坛可以根据屋顶形状和大小进行设计,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组合布局,形成丰富多样的屋顶花园景观。
二、屋顶绿化方案设计考虑因素1. 负荷承载能力在进行屋顶绿化设计时,需要考虑屋顶的负荷承载能力。
不同类型的屋顶绿化方案所需承载的重量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在设计时根据承载能力进行合理选择。
可以通过加固屋顶结构、使用轻质材料等方式提升屋顶的负荷承载能力。
2. 坡度和层高屋顶绿化设计需要考虑屋顶的坡度和层高。
坡度越大,设计屋顶绿化的难度就会增加。
同时,层高也会对屋顶绿化造成一定的限制。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选择,以确保屋顶绿化效果的实现。
3. 排水系统在屋顶绿化设计中,排水系统是一个关键因素。
屋顶绿化后,植物需要合理的排水和灌溉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排水系统的设置,确保屋顶绿化后的正常排水,并避免水涝等问题的发生。
三、屋顶绿化设计方案实施步骤1. 方案设计首先,进行屋顶绿化方案的设计。
190屋顶花园的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of Roof Garden■ 史红岩 ■ Shi Hongyan[摘 要] 屋顶花园的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建设屋顶花园,可以有效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
本文中,设计师通过对几个亲身参与项目的总结和代表性案例的分析,力图对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屋顶花园 景观设计[Abstract] The design of Roof garden is an important field i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t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green coverage rate and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cit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of garden.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ject summary in several personal involvement and representative cases, trying to design principle on Roof garden for some useful exploration.[Keywords] roof garden landscape, design一、 城市现状过去十几年来,我国的城市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在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人口密度过大、土地过度开发、城市沙漠化、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生态被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等等问题,正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并且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生活质量。
人们打开窗户能看到的绿色越来越少,孩子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噪音和污染。
以浙江黄岩中学为例浅谈公共建筑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作者:李显利陈志明严力蛟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5期摘要:阐述屋顶花园的功能,提出目前公共建筑屋顶花园营造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结合浙江省黄岩中学图书大楼屋顶花园设计实例,提出公共建筑屋顶花园植物景观的营造要点,为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屋顶;绿化;设计;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正文:屋顶花园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墙、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与花卉的总称。
公共建筑则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楼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用房(如机场、车站建筑等)。
目前中国每年竣工建筑面积约为20亿m2,其中公共建筑约有4亿m2。
因此公共建筑的屋顶绿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1.屋顶花园的功能屋顶绿化可取得多项收益,舒适的环境像散热减少制冷成本以及对有助于城市中雨水的收集管理。
屋顶绿化措施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灰暗面貌 ,使其变的更宜居与环境更和谐。
[3]1.1保证特定范围内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和良好生活环境联合国环境署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城市屋顶绿化达70%以上 ,城市热岛效应基本消除。
[4]北京市园林科研所的调查表明,每公顷(hm2)屋顶绿化每年可以滞留粉尘2.2kg,进行屋顶绿化后建筑物的整体温度在夏季可降低约2℃。
1.2对建筑构造层的保护平屋面建筑,屋顶构造的破坏在多数情况下是由屋面防水层温度应力变化所引起的,通过温度变化会引起屋顶构造的膨胀和收缩,使建筑物出现裂缝,导致雨水的渗入,形成渗漏。
1.3屋顶绿化可以通过储水,减少屋面泄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通常在进行城区建设时,降落在建筑表面的水按惯例都会通过排水装置引到排水沟,这样常用的做法会造成地下水的显著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水消耗的持续上升,这种恶性循环的最后结果将导致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枯竭。
作者:李旭、朱文霜、黄铮、陈雪
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简介】李旭(1969-),男,山东烟台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西南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
朱文霜(1976-),女,湖北荆州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黄铮(1979-),男,江西九江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陈雪(1987-),女,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建筑设计。
陈雪——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李旭——“无住斋”休闲茶庄室内设计黄铮——冥想景观设计朱文霜——餐厅设计效果图。
创意花园设计案例屋外花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足不出户享受户外活动的空间。
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幸运地拥有一个巨大的后院或户外空间。
对于城市住房来说尤其如此。
但是,我们不认为城市的房子和那些有小后院的人应该放弃拥有花园。
这里有一些惊人的和有创意的小花园的想法和设计来启发你的园艺计划。
1. 郁郁葱葱的休闲所郁郁葱葱的休闲所在你的花园里建造一个庇护所!这个绿色的私人角落配有一个舒适的秋千,非常适合阅读、午睡和做白日梦。
这个小小的避风港隐藏在一个角落里,被许多果岭遮挡在空旷的视野之外。
2. 梯田花园梯田花园创建这个神话般的花园功能,不需要很多空间。
这已经是建在围墙旁边的整个花园了。
3. 现代后院现代后院用醒目的花盆让你的后院花园受欢迎。
这些现代花盆的时尚设计和纯色给这个小后院带来了一种休闲的风格。
这些形状各异的黑色花盆也有助于突出植物的奇妙。
4. 创意照明创意照明一个舒适明亮的避风港,坐落在郁郁葱葱的植被中,远离城市的喧嚣。
成熟的树木覆盖了空间,而创造性的照明使其保持明亮和温暖。
几个舒适的座位安排,波西米亚地毯和鹅卵石地板完善了这个小枢纽。
5. 镜面围栏镜面围栏给房间装上镜子可以营造出额外空间的错觉,这也适用于花园。
这个小小的后院避难所有一面靠在栅栏上的无框大镜子。
瓷砖、黑色栅栏、盆栽植物和装饰精美的休息区使后院成为房子的优雅延伸。
6. 一片草坪一片草坪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片草坪,不管多小。
这个浪漫的后院中间有一片草坪。
一边是鲜花和灌木丛,另一边是一个旗帜般的庭院。
这片草坪是一个小花园的呼吸空间。
7. 丰富多彩的回收丰富多彩的回收回收花盆变成花盆,不仅能为你省钱,还能为你的后院带来一些色彩。
这个多彩的垂直花园是空间有限的后院的智能解决方案。
丰富户外空间的有趣又便宜的方法。
8. 异国情调的绿色异国情调的绿色创造一个充满个性和异国情调的绿色空间的花园。
收集稀有的树叶和灌木会给你的花园带来有趣的特色和风格。
用照明、陶器和岩石装饰来补充外来植物,以获得华丽的外观。
利用穿插建筑设计手法的例子1. 穿插建筑设计手法:屋顶花园在城市中,为了缓解环境压力和改善空气质量,可以利用穿插建筑设计手法,将屋顶改造为花园。
屋顶花园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憩的场所,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在设计屋顶花园时,可以考虑植被的选择、排水系统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活动空间等因素,使屋顶花园既美观又实用。
2. 穿插建筑设计手法:庭院式住宅在住宅设计中,可以采用庭院式的布局,将建筑物围绕中央庭院排列。
庭院式住宅可以提供私密性和安静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能够引入自然光线和空气,改善室内环境。
在庭院的设计上,可以考虑种植花草树木、设置水景等元素,使庭院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3. 穿插建筑设计手法:立体花园立面在高层建筑的立面设计中,可以利用穿插建筑设计手法,设置立体花园。
立体花园可以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的场所,也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性。
在立体花园的设计上,可以考虑植被的选择、景观的布局以及灯光的设置等因素,使立体花园成为建筑的亮点。
4. 穿插建筑设计手法:室内庭院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可以利用穿插建筑设计手法,设置室内庭院。
室内庭院可以引入自然光线和空气,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室内庭院的设计上,可以考虑植被的选择、水景的设置以及座椅的布置等因素,使室内庭院成为室内空间的焦点。
5. 穿插建筑设计手法:天桥花园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可以利用穿插建筑设计手法,设置天桥花园。
天桥花园可以提供行人通行的便利性,同时也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在天桥花园的设计上,可以考虑植被的选择、座椅的设置以及灯光的安装等因素,使天桥花园成为城市的亮点。
6. 穿插建筑设计手法:挑空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穿插建筑设计手法,采用挑空设计。
挑空设计可以增加建筑的层高感和空间感,同时也可以引入自然光线,提高室内采光效果。
在挑空设计的实施上,可以考虑建筑的结构性能、采光和通风的需求以及人们的活动空间等因素,使挑空设计既具有美观性又具有实用性。
16平米屋顶花园设计理念在城市中,居住空间有限,但是很多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私人的花园空间。
对于那些住在公寓或者高层建筑的人来说,屋顶花园成为了一个理想的选择。
16平米的屋顶花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一个美丽、舒适的绿色空间。
首先,16平米的空间需要合理规划。
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多功能家具,比如椅子和桌子的组合,可以在用餐时使用,也可以在休闲时放松身心。
此外,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垂直绿化的设计,比如墙面种植一些攀爬植物,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
其次,选择适合屋顶花园的植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屋顶花园的环境相对较为特殊,需要考虑植物的耐旱性和耐寒性。
可以选择一些多肉植物、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们不仅能够适应屋顶的环境,而且可以为屋顶花园增添不同的色彩和质感。
另外,考虑到16平米的空间有限,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垂直种植的设计。
可以在墙面或者栏杆上安装一些花盆架,种植一些攀爬植物或者垂直生长的植物,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同时也可以增加屋顶花园的立体感。
最后,屋顶花园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关于植物的选择和空间的利用,还可以考虑一些功能性的设计。
比如可以考虑在屋顶花园中设置一个小型的水景,可以增加屋顶花园的观赏性,也可以在夏天降温。
此外,可以考虑设置一些遮阳设施,比如伞、凉棚等,可以在炎热的夏天提供一些遮荫,增加屋顶花园的舒适度。
总的来说,16平米的屋顶花园虽然面积有限,但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一个美丽、舒适的绿色空间。
通过合理规划空间、选择适合的植物、利用垂直种植和考虑功能性设计,可以让屋顶花园成为城市中的一片绿洲,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场所。
作者简介赵志刚(1977-),男,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从事园林生态学研究。
收稿日期2007!08!03
屋顶绿化(花园)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和道路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由于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导致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阐述了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等。1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1.1指导思想充分地把地方文化融入园林景观和园林空间中;结合屋顶对园林植物的影响选择园林植物;运用不同的造园手法创造一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园林景观;以人为本,以充分考虑人的心理、人的行为为宗旨进行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1.2整体设计原则屋顶花园成败的关键在于减轻屋顶荷载,改良种植土、屋顶结构类型和植物的选择与植物设计等问题。屋顶花园组成要素主要是自然山水、各种建筑物和植物,按照园林美的基本法则构造美丽的景观。但在屋顶有限的面积内造园受到特殊条件的制约,不完全等同于地面的园林,因此有其特殊性。在屋顶营造花园,一切造园要素受建筑物顶层的负荷的有限性限制。因此,在屋顶花园中不可设置大规模的自然山水、石材,且设置小巧的山石时,
要考虑建筑屋顶承重范围;在地形处理上以平地处理为主;水池一般为浅水池,可用喷泉来丰富水景。
1.3种植设计原则选择阳性、耐瘠薄的浅根性植物;选择抗风、不易倒伏、耐积水的植物种类;选择以常绿为主,冬季
能露地越冬的植物;尽量选用乡土植物,适当引种绿化新品种;选择耐旱、抗寒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
1.4屋顶花园养护与管理屋顶花园建成后,要作到注意植物生长情况,对于生长不良植物及时采取措施;注意合理施用水肥,浇水以勤浇少浇为主,经常修剪,及时清理枯枝
落叶,注意排水,防止系统被堵,对于草花应及时更新,以免影响整体形象。
2实例设计介绍该设计的工程位于福州市某一别墅开发新区内,三面靠山一面临湖,工程的面积约为195m2。福建某别墅新区屋
顶花园设计见图1。图1中图例代表植物说明见表1
。
2.1设计原则与依据以《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操作规程》
(DB51/510016!199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D50207!2002)
等为依
(下转第10322页)
屋顶花园规划设计实例赵志刚(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通过对某一小区规划设计实例的调查,重点阐述了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为将来城市更多的发展屋顶花园提供借鉴。
关键词规划设计;屋顶花园;城市绿化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7)32-10318-01
AnExampleofRoof!gardenDesignZHAOZhi!gang(CollegeofLifeScienceandResourcesandEntironment,YichunUniversity,Yichun,Jiangxi336000)AbstractTakingroof!gardendesignofasectionforexample,theformulaandmeansofroof!gardenweresummarized,whichcouldtakeamodel
formoreroof!gardendesigninfuture.KeywordsPlananddesign;Roof!garden;Urbangreen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7,35(32):10318,10322责任编辑姜丽责任校对王淼!!!!!!!!!!!!!!!!!!!!!!!!!!!!!!!!!!!!!!!!!!!!!!!(上接第10318页)
据并根据上文中提到的设计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2.2设计的理念与主要特色2.2.1设计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关注与要求日益提高,人们开始追逐高品质的生活。与此同时,
中国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又养成了中华儿女极强的家庭观念与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该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将这看似存在分歧的两面较好地统一起来。在风格上采用朴素简约、明快大方的总体设计风格,以求细致入微;丰富多彩的植物配
置、适宜的置石浅水、微缩的假山、小巧的喷水彩石以及精美的画架与木制平台,以求达到返朴归真的效果,从而创造
出舒适、生态、人性化的居家生活环境。
2.2.2设计特色。①园路将整个花园一分为四,每个区域各具特色,从而丰富了屋顶花园的布局,又通过中间全园唯一的一棵孤植的桂花,将四块区域协调有机的“扭”成一整体;
②木制平台高出屋顶花园的其他各部分,站在其上整个花园景致尽收眼底的同时又可看到园外四周的景色,从而使
园内与园外的景色很好地融为一体;③多样的植物种类,确保了园内色彩的丰富与饱满,真正地营造出四季花开,绿色满园的景象;④建造园内小品所用的都是可再生的天然材
料。如木材、卵石、大理石、面包砖等,从而不仅使创造出来
的环境更加的接近于自然,又可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⑤适宜的置石浅水,微缩的假山,小巧的喷水彩
石和精美的画架与木制烧烤平台处处体现着花园主人对自然、舒适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及对高雅情调生活的无限渴望。
3结语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使屋顶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城市文明永延续与生活环境文化
融合。在楼顶隔热防水层上培育一层植被,一可以扩大绿化面积;二可以提供新的休息场所,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三
可以依靠屋顶植物截留部分降水,减轻高强度降水对城市防洪排灌系统的压力和冲击;四可以为顶层住户免去一些冬冷夏热的影响。屋顶花园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面上的花园给人们沐浴阳光、休闲活动带来方便,但在开
畅的空间营造起来的花园通常价格非常贵,其中土地资金
占很大一部分;而屋顶花园则相对有很大优势,从占用土地上来讲,屋顶花园要比地面上开畅空间的花园投资少许多。
参考文献[1]严玲璋.努力创造有利于城市生态质量的绿色空间环境[J].中国园林,1999(1):4-7.
[2]陈紫兰.城市园林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园林,1999(3):37-39.[3]李祖清.庭园屋顶绿色环境艺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4]黄金铸.屋顶花园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现。在瀑布表面所形成的钙华一般具有较大曲率半径,常呈百褶裙状。究其原因,是因为薄层水在其表面流动时受到表面张力的影响。在下垫面下凹处,薄层水浸润面亦呈下凹面,水分子间的引力较大,相对饱和蒸气压也较大,CO2难以逃逸;相反,在下垫面上凸处,薄层水浸润面亦呈上凸面,水的表面张力较小,CO2易于逃逸,有利于钙华的形成。因此,瀑布钙华常具有外凸的圈层结构。微地貌对景观钙华形成的影响还表现为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堆积构成了格档式微地貌雏型,在此基础上,岩溶水拂流其上,由于水动力条件改变而形成湖堤、瀑布等钙华堆积。6钙华景观保护与修复建议区内钙华的形成机制是由多种物源及在多种制约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现今钙华地貌特征。在钙华的不同发展阶段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划分是相对的,有时在一个阶段这种因素是主因而在另一个发展阶段则有可能处于次要地位。对于不同类型的钙华景观,其各形成因素的重要性也各不相同。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推断黄龙沟主景区内的钙华景观是发育在泥盆纪至三叠纪的碳酸盐基岩上,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马拉雅期的复合造山作用,在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地貌基础上,叠加高寒岩溶作用以及新构造运动的联合作用而铸成的世界奇观。形成的自然景观将继续不断地受到地壳差异性抬升和溶蚀2种主要地质作用的制约,使侵蚀基准面不断下降,而地壳的抬升,又伴随着强烈的地震活动,以及崩塌、滑坡、倒石堆、泥石流等重力灾害的发育,导致原有自然景观的消亡与新景观的形成。钙华最早形成于7.8万年前,发育旺盛期为1.5万~3.5万年前,1万年之后,开始衰退,这是高原整体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必然结果。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过程是十分缓慢的(用地质年代来计算),因而钙华的发
展和演变也是十分缓慢的,在可以预期的时间内钙华景观还不会有显著的变化,不至于威胁钙华景观的存在。同时这
种地质、水文等的变化又是必然的,在黄龙钙华动态平衡与破坏消亡重组阶段,钙华体有进一步衰退的趋势,应尽快采取一些景观保护与修复措施来延缓其衰退。
参考文献[1]陈先,朱学稳,周绪伦.黄龙风景区岩溶水及泉华沉积的同位素研究[J].中国岩溶,1988,7(3):209-212.[2]姜泽凡.黄龙钙华及其沉积速率研讨[J].四川地质学报,1990(4):
145-150.[3]林化岭.黄龙风景区钙华奇观的成因[J].地球,2000(4):27-28.[4]杨俊义,万新南,席彬,等.九寨沟黄龙地区钙华漏斗的特征与成因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2):90-93.
[5]刘再华,袁道先,DREYBRODTW,等.四川黄龙钙华的形成[J].中国岩溶,1993,12(3):185-191.
[6]刘再华,袁道先.我国典型表层岩溶系统的地球化学动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质论评,2000,46(3):324-327.
[7]刘再华,袁道先.四川黄龙沟景区钙华的起源和形成机理研究[J].地球化学,2003,32(1):1-10.
[8]卢国平,李行健.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冷水型钙华地表堆积地貌研究[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2,19(65):55-63.
[9]宁爱风.黄龙牟尼沟景区水循环系统的同位素示踪及钙华成因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1.[10]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四川省黄龙-九寨沟地质自然保护区地质环境监测报告[R],1990-1996.
[11]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九寨沟-黄龙景观及地质环境演化趋势研究(黄龙景区)[R].2003.[12]杨俊义.九寨沟黄龙地区景观钙华的特征与成因探讨[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4.
[13]石岩.黄龙水环境特征与钙华景观演化趋势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5.
[14]张英骏.石灰华沉积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岩溶,1994,13(3):
24-26.[15]张英骏,莫仲达.黄果树瀑布成因初探[J].地理学报,1982,37(3):
12-17.[16]鲁英.九寨沟-黄龙[M].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4.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