ε-聚赖氨酸的活性及其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59.62 KB
- 文档页数:5
各种防腐剂的作用机理1、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为白色有丝光的鳞片或针状结晶,微有安息香或苯甲醛的气味,常温下难溶于水,使用时需要加热或在乙醇中充分搅拌溶解,而苯甲酸钠为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气味类似苯甲酸,但易溶于水,较苯甲酸方便。
苯甲酸及其钠盐仅在pH4.5以下酸性介质中有效,最佳pH为2.5—4.0,因其安全性只相当于山梨酸钾的1/40,已逐渐较少使用。
它们对霉菌和酵母菌抑菌作用强,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差,而对乳酸细菌则不起作用。
适用于苹果汁、软饮料、番茄酱等高酸度食品的防腐保鲜,在酱油、清凉饮料中可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一起使用而增效。
防腐机理:苯甲酸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从而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2、山梨酸及其钾盐山梨酸为无色针状晶体或白色晶体粉末,无臭或微带刺激性臭味,耐光耐热性好,但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则易被氧化变色,难溶于水,故一般使用易溶于水的钾盐。
山梨酸及其钾盐抗菌谱广,几乎在所有pH值低于6.0的食品中都可使用,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酸性防腐剂。
山梨酸及其钾盐能有效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但对嫌气细菌几乎无效。
其毒性远低于其他防腐剂,防腐效果较苯甲酸钠和丙酸钙强,但在严重污染的产品中山梨酸及其钾盐可能成为微生物的营养源,会促进污染。
防腐机理:山梨酸与微生物霉系统中的巯基结合,破坏微生物的许多重要的酶,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功能。
此外,它还能干扰传递技能,如细胞色素C对氧的传递,以及细胞膜表面的能量传递,从而抑制微生物的增殖,达到防腐的目的。
3、丙酸及其钠盐、钙盐丙酸为无色油状澄清液体,具特异臭味,略带辛辣的刺激性油酸败味。
丙酸钠盐、钙盐为为白色粉末,水溶性好,对光和热稳定,气味类似丙酸。
丙酸及丙酸盐均很易为人体吸收,并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无危害作用,但抗菌作用没有山梨酸类和苯甲酸类强。
丙酸及盐类有良好的防霉效果,对细菌抑制作用较小,对酵母无抑制作用,故常用于糕点、面包和乳酪中。
ε-聚赖氨酸分子式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的探索深入,越来越多的高分子生物材料被发掘出来,其中包括许多具有神奇性能的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天然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高度的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成为高分子生物材料研究中的热点。
欧莱雅公司的研发团队在研究高分子生物材料时,发现了一类具有优异性能的生物大分子,它就是ε-聚赖氨酸。
这种生物大分子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热点之一,因此笔者就来简单介绍一下ε-聚赖氨酸的分子式、结构和性质。
一、ε-聚赖氨酸的分子式ε-聚赖氨酸也被称为聚α-氨基六亚甲基环己酸酯,其分子式为(NH(CH2)5CO)n。
其中,n代表聚合度,表示分子中重复单元的数量。
二、ε-聚赖氨酸的结构ε-聚赖氨酸的结构非常特殊,它是由一种称为ε-氨基酸的单体构成的。
ε-氨基酸的分子结构与赖氨酸相似,但是多了一个环己烷二酸酯基团。
ε-氨基酸的分子式为C6H10O4N,该单体中的环己烷二酸酯基团使其不仅具有空间不对称性,还形成了一种类似于β-折叠的二级结构。
这种股票二级结构是其具有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基础。
在ε-聚赖氨酸分子链中,ε-氨基酸单体通过酰胺键形成了线性链状的高分子分子,同时,由于ε-氨基酸的特殊结构,ε-聚赖氨酸分子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类似于螺旋或β折叠的高阶结构。
三、ε-聚赖氨酸的性质1. 生物相容性ε-聚赖氨酸作为生物大分子,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它不会引起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能够逐渐被人体组织所降解,所以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可溶性ε-聚赖氨酸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有机溶剂溶解性,在制备ε-聚赖氨酸高分子材料时可通过合适的溶解剂将其制成所需形状。
3. 物理化学性质由于ε-聚赖氨酸分子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其具有极强的多功能性,其中包括自组装性、合成性、电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等,这些性质使其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纳米科技等领域。
综上所述,ε-聚赖氨酸这种生物大分子具有很强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其特殊的分子结构也赋予了其很多独特的性质。
肉制品中聚赖氨酸即一种天然的生物代谢产品,因具有很好的杀菌能力和热稳定性,因此是优良防腐性能和巨大商业潜力的生物防腐剂,现被广泛用于方便米饭、湿熟面条、熟菜、海产品、酱类、酱油、鱼片和饼干的保鲜防腐中,那使用办法是什么呢,下边一起来看看吧。
该产品的使用办法一般都是以50%的有效成分配合成商品出售,如,酒精制剂:以含质量分数50%聚赖氨酸的糊精粉末为基础原料,添加体积分数30% ~ 70%的酒精的制剂,主要用于各种蛋制品。
醋酸制剂:添加体积分数0.5% ~ 5.0%的醋酸,主要用于米饭,色拉等食品;
甘油制剂:添加量为体积分数0.01%~ 5% ,主要用于含有动物性蛋白乳蛋白较多的食品;
甘氨酸制剂:添加量为质量分数0.01%- 10% ,和聚赖氨酸复合使用,协同抑菌效果更佳。
综上就是有关肉制品中聚赖氨酸的一些使用方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在此提醒大家在使用该产品是还需不注意每100mL已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要包被的玻片40-90张,超过90张籽将影响其黏合力;用之前的玻片必须保持清洁。
必要时用含1% HCI的70%乙醇溶液来清洗;不要在用过的稀释液中加新的溶液;释过的多聚赖氨酸溶液要放在2-8°C ,至在3个月内是稳定的;以及用过的稀释液要过滤,若出现浑浊或长菌要丢弃。
同时还发现ε-聚赖氨酸和其他天然抑菌剂配合使用,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其抑菌能力。
[2]。
2021年第1期广东化工第48卷总第435期 · 25 · 聚赖氨酸在化妆品中的防腐效能研究郑中博,丛远华,冯春波*(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科创中心,上海200082)[摘要]化学合成来源的防腐剂虽然在化妆品中应用广泛,但是其往往具有潜在的安全性风险和刺激性。
相比而言,天然来源的具有防腐性能的原料因为安全性更好,往往更受研发人员和消费者的喜爱。
聚赖氨酸作为天然的具有防腐性能的原料,可以作为化妆品中的防腐功效成分。
研究表明,基于化妆水产品的防腐挑战测试结果,说明聚赖氨酸在产品中的添加可以显著的提升防腐效果。
[关键词]防腐剂;天然;聚赖氨酸;化妆品[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1-0025-02Study on a Naturally Derived Preservative: ε-PolylysineZheng Zhongbo, Cong Yuanhua, Feng Chunbo*(R&D Center, Shanghai Jahwa United Co., Ltd., Shanghai 200082, China)Abstract: There is a growing recognition that the continuous use of chemical synthetic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s industry may cause various hazards to human being health. Safe natural preservatives had become the priority in cosmetics industry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food products for decades. Our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ε-polylysine has good potential to be as a natural preservative.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challenge test results, the proposed use of ε-polylysine as a preservative in cosmetics industry is considered to be effective.Keywords: preservatives;natural;polylysine;cosmetic1 背景介绍产品的安全性在各个行业都非常重要,例如保健品、药品、化妆品。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聚赖氨酸盐酸盐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医学应用潜力的生物材料。
它是由多个赖氨酸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是研究该材料性能和应用的关键指标之一。
本文旨在综合分析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通过对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化学性质和溶解行为,进而指导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开发。
在正文部分,将首先介绍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定义和性质。
聚赖氨酸盐酸盐具有较强的阳离子特性和多功能化结构,可以通过改变其化学结构来调节材料的性质和功能。
其次,将探讨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包括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
最后,将介绍不同测定方法用于评价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如溶解度曲线法、动力学测定法等。
综合分析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对于深入了解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可以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并为其在药物传输、组织工程、基因传递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最后,本文将对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研究意义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促进对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这一重要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ε-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研究进行概述,并阐明本文的目的。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其化学结构和基本特性。
接着,我们将探讨影响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因素,借此引出本文的研究重点。
最后,我们将介绍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测定方法,为后续实验和研究提供依据。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
首先,我们将对其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温度、溶剂、pH值等因素。
针对每个影响因素,我们将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对溶解度的具体影响。
生物防腐剂聚赖氨酸研究进展作者:冯艳芸郭海娟李海亮来源:《农产品加工·上》2019年第04期摘要:ε -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产生于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的发酵过程中,ε -聚氨基酸的形成是通过赖氨酸单体在α -羟基和ε -氨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由此连接而成。
ε -聚赖氨酸是一种天然的生物代谢产品,近年来研究发现,其杀菌能力强、抑菌谱广、水溶性和热稳定性良好,在人体内无残留,没有致畸性,无致突变性,能进行生物降解,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食品防腐剂,而且其已被FDA批准为安全食品保鲜剂,是具有很大商业潜力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在酸性或弱酸性环境中,ε -聚赖氨酸对酵母菌、霉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最主要的是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这类不太容易被其他天然抑菌剂控制的菌种,ε-聚赖氨酸对它们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从ε -聚赖氨酸的结构、性质(生物学性质)、抑菌作用机理、应用及其产生菌的筛选和目的产物的提取进行综述。
关键词:ε -聚赖氨酸;防腐剂;抑菌机理;筛查中图分类号:TQ92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19.04.017 Research Progress of ε-Polylysine as Biological PreservativeFENG Yanyun,GUO Haijuan,LI Hailiang,KANG Xinyuan(Baoji the Custom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Baoji,Shaanxi 721006,China)Abstract:ε-polylysine(ε-PL)is produced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Streptomyces albulus. ε-Polylysine is one kind of a polyamino acid formed by the formation of an amide bond between an alpha-hydroxy group and an epsilon-amino gro up by a single lysine. ε-polylysine is a natural bio-metabolism product. In recent years,it has been found that it has broad bacteriostatic spectrum,and its bactericidal capacity,water solubil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are goo,no residue in the human body,and no teratogenicity. Non-mutagenic,and capable of biodegradation. Due to its safe and efficient properties ε-polylysine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FDA as a safe food preservative,which is also a natural food preservative with great commercial potential. In acidicor weak acidic environments,ε-polylysine has a certain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yeasts,molds,gram-positive bacteria,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Moreover,ε-polylysine has a significant bacteriostatic effect on Gram-negative E. coli,Salm- onella species that are not easily controlled by other natural bacteriostatic agent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structure,properties(biological properties)of ε-polylysine,th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s of bacteriostatic action,screening of its producing bacteria, and extraction of target products.Key words:ε-polylysine;preservative;antimicrobial mechanism;extraction近年來,食品腐败变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密切关注。
ε-聚赖氨酸分子式ε-聚赖氨酸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质的人工合成聚合物,它以ε-氨基酸为单体组成,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ε-聚赖氨酸的分子式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ε-聚赖氨酸的分子式。
ε-聚赖氨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其分子式为(n-CH3(CH2)4 OCH2 CO-L-Lysine)。
其中,n表示聚合度,也就是ε-聚赖氨酸的重复单元数;CH3(CH2)4 OCH2 CO-是ε-氨基酸的酯基;L-Lysine表示赖氨酸的左旋异构体。
该分子式描述了ε-聚赖氨酸分子中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排列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化学性质和应用特点。
参考文献中对于ε-聚赖氨酸的研究有很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挖掘。
首先,分子结构方面的参考内容。
通过相关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者们可以确定ε-聚赖氨酸的精确分子结构,如分子量、密度和空间构型等。
这些参考内容可以从分析实验数据和模拟计算结果的研究论文中得到,如“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Grafted Poly(acrylic acid-co-acrylamide) Superabsorbent Hydrogel”和“ε-Poly(L-lysine) Based, pH-Responsive, Polymeric Micelles for Drug Delivery”。
这些文献中会详细描述分子结构和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为ε-聚赖氨酸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其次,合成方法方面的参考内容。
ε-聚赖氨酸的合成方法对于其性能和应用非常重要。
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开发高效、简单且可控的合成方法。
例如,“Fully Degradable Polyethylenimine Derivatives with Ester Linkages Obtained by Thiol-Ene Click Chemistry for Efficient Gene Delivery”,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通过巯基-烯烃点击反应,以ε-聚赖氨酸为结构单元,成功合成了可降解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并应用于基因递送领域。
FOOD INDUSTRY ·87 吴晨奇 司文会* 马青青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扶教龙 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ε-聚赖氨酸对火龙果汁的防腐研究3.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1)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本次实验采取倒平板稀释法。
先将火龙果汁用无菌水做一系列的稀释,分别取不同稀释液1mL,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2)感官评定方法选取10名食品科技学院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学生对样品的色泽、香气、口感、组织状态4项指标进行感官评定,本次实验采用的是白囊火龙果,因此火龙果榨完汁呈白色,口味酸甜适中,有浓浓的火龙果味,入口清爽,也没有沉淀和絮状物。
当火龙果汁开始出现分层现象,并析出微量淡黄色透明液体时表示火龙果汁已经开始腐败。
结果与分析ε-PL对菌落总数的影响。
本次实验根据GB4789.2-94的方法,采取稀释倒平板的方式测定添加不同ε-PL的果汁中菌落总数,结果见表2-1。
文研究了ε-PL对火龙果汁的防腐效果,结合感官评定和菌落总数的测定确定了在火龙果汁中ε-PL的最适添加量。
材料与方法材料与仪器。
火龙果,购于百果园;ε-PL(食品级),购于浙江银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营养琼脂,购于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
实验方法。
1.工艺流程火龙果→去皮→切块→榨汁→倒入果汁瓶→加ε-PL→混匀→成品→检测2.ε-PL最适添加量的确定根据国标规定,ε-PL在果蔬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g/L,因此,选择0g/L、0.04g/L、0.08g/L、0.12g/L、0.16g/L、0.20g/L这六个梯度来研究ε-PL在火龙果汁中的最适添加量。
然后按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每天进行感官评定和菌落总数的测定,来确定最适添加量。
本123456时间(d)3983.74×1034.43×1047.26×1058.72×1060.047701.41×1032.1×10 44.2×1055.28×1060.086731.55×1024.48×1035.44×1045.8×1050.1215706.71×1021.78×1035.27×1046.3×1050.1619722294414.9×1035.2×1040.2010802846824.07×1036.38×104ε-PL浓度(g/L)表2-1 添加不同ε-PL的果汁中菌落总数从表2-1可以看出,未添加ε-PL以及添加0.04g/Lε-PL的果汁在第三天菌落总数就急剧升高,已经达到腐败的标准;添加0.08g/L、0.12g/Lε-PL的果汁在第四天达到了腐败的标准;添加了0.16g/L、0.20g/Lε-PL的果汁的保质期可以达到四天,第五天才开始腐败。
天然食品防腐剂--聚赖氨酸的研究进展摘要: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是通过白色链霉菌(S treptom yces albulus)发酵产生的一种由赖氨酸单体在α-羟基和ε-氨基之间形成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均聚氨基酸,是一种安全、高效、耐高温、水溶性好、抗菌谱广的食品防腐剂。
在酸性和微酸性环境中,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霉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尤其对其它天然防腐剂不易抑制的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抑菌效果非常好。
本文综述了ε-聚赖氨酸的结构性质、抑菌机理、应用以及其产生菌的筛选、目的产物的提取。
关键词:聚赖氨酸筛选抑菌机理应用食品的腐败变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全世界农副产品、水产品、果蔬等食品腐烂变质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如何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经济环境和开发水平的制约,几乎所有的食品都采用化学合成防腐剂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对食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除了食品的营养、感官和外观装外,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更为人们所关注[1]。
天然防腐剂具有抗菌性强、安全无毒、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好、作用范围广等合成防腐剂无法比拟的优点。
因此,近年来天然防腐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成为了食品工业的一个热点。
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批准使用微生物食品防腐剂有乳酸链球菌素(Nisin)、纳他霉素(Natamycin)和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
我国分别于1990年和1996年批准上述前两种微生物防腐剂用于食品防腐保鲜。
ε-聚赖氨酸(简称ε-PL)是80年代由日本首先发现的一种新型食品抑菌剂,它具有广谱抑菌性,能够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一些耐热性芽孢杆菌等。
由于耐高温、安全高效、抑菌谱广,可以应用于多种果蔬、食品、饮料和保健性药物的保鲜剂[13]。
一、聚赖氨酸的结构及性质聚-ε-赖氨酸(Poly-ε-lysine,简称ε-PL)最早发现是一种主要由自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产生的,由25-30个赖氨酸残基通过其a-羧基和ε-氨基形成的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同型单体聚合物[1]。
ε—聚赖氨酸工业化研究进展【摘要】ε-聚赖氨酸是一种微生物源的、可食用、无毒害、可生物降解的天然氨基酸聚合物,其在食品、医药、环保和化工等许多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就国内外关于ε-PL发酵菌种改造、发酵生产及聚合度控制三个方面对ε-PL最新工业化研究现状作了综述性介绍。
【关键词】ε-聚赖氨酸;工业化;应用研究;展望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一般是由25-35个L-赖氨酸单体通过α-COOH 和ε-NH2脱水缩合而成的微生物源L-赖氨酸同聚物,分子量通常为2500-4500 Da。
ε-PL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hima和Sakai于1977年发现[1]。
目前,ε-PL主要作为食品防腐剂,广泛用于淀粉质类食品防腐。
ε-PL作为一种新型食品防腐剂,相比于传统化学防腐剂和其他生物防腐剂,具有更广的抑菌谱(有效抑制G+、G-、酵母菌和霉菌等)、更好的水溶性、更强的热稳定性和更广的pH适用范围等优点。
与此同时,ε-PL的添加不会影响食品原有的风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3]。
早在1980s,日本就允许ε-PL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随后,韩国也批准ε-PL在食品中添加;2003年,ε-PL获得美国FDA认证(GRN000135),并开始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
另外,ε-PL作为高分子聚合物前体,还被用作生物可降解材料、乳化剂、高吸收性水凝胶、药物载体、抗癌增进剂等。
基于ε-PL优良的防腐性能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人员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其开展工业化生产研究。
其中,日本Chisso公司于1989年率先应用生物技术方法实现了ε-PL的工业化生产,现已建成年产千吨级ε-PL工业生产线。
目前,国内有关ε-PL的研发总体上还处在实验室和中试阶段,发酵水平停留在20 g/L左右,实现工业化生产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在此我们从ε-PL发酵菌种改造、发酵生产及聚合度控制三个方面对ε-PL最新工业化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
ε-聚赖氨酸结构式
聚赖氨酸(Polylysine)是一种由多个赖氨酸单元组成的聚合物。
它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Lys)n,其中n表示聚赖氨酸中赖氨酸单元的重复次数。
赖氨酸是一种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的氨基酸,结构式为:NH2-CH2-CH2-CH2-CH(NH2)-COOH。
根据聚赖氨酸的结构式,可以推断出它是由多个赖氨酸单元通过胺基和羧基之间的缩合反应形成的。
每个赖氨酸单元通过一个氨基与前一个赖氨酸单元的羧基相连,形成线性连续的多肽链。
聚赖氨酸的分子量取决于其中赖氨酸单元的重复次数,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调整聚赖氨酸的分子量。
常见的聚赖氨酸是无色结晶体,可溶于水和一些有机溶剂,具有高度的阳离子性。
它具有天然赖氨酸的生物活性,因此在生物医学和食品工业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聚赖氨酸被用作生物材料的涂层和载体,用于药物传递和基因转导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