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27.83 KB
- 文档页数:12
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绿色数据中心标准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提高能源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指南,旨在帮助数据中心实现更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制定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已经成为全球数据中心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挑战。
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同时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和可靠性。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效率:绿色数据中心标准要求数据中心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冷却系统、节能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2. 环境友好:绿色数据中心标准要求数据中心采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如可回收材料、能源回收系统、太阳能电池板等,以减少污染和废弃物。
3. 可靠性:绿色数据中心标准要求数据中心采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和技术,如UPS(不间断电源)和备用发电机等,以确保数据中心的运行稳定和数据安全。
4. 可扩展性:绿色数据中心标准要求数据中心具有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
5. 管理和监控:绿色数据中心标准要求数据中心采用科学的管理和监控体系,以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和可靠性,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以上这些方面,是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主要内容,也是数据中心实现绿色运营的关键因素。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法。
一、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是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冷却系统等,因此,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1. 高效冷却系统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是耗能最大的设备之一,因此,采用高效的冷却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
目前,常用的冷却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两种方式。
空气冷却是一种传统的冷却方式,它通过空气循环的方式将热量排出数据中心。
绿色数据中心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据中心越来越成为支撑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
然而,传统的数据中心在能耗、排放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亟需引入绿色数据中心标准来指导和规范其建设和运营。
本文将详细介绍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前景。
一、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定义绿色数据中心标准是一套针对数据中心节能、低碳、环保的规范和指南,旨在减少数据中心对能源和环境的负荷,提高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它不仅包括建设阶段的标准,还包括运营管理、设备配置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二、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特点1. 节能降耗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在设计和建设中注重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例如高效的冷却系统、节能型设备等。
通过降低能耗,有效减少数据中心对能源的需求,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2. 环境友好绿色数据中心标准注重减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合理的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垃圾处理等措施,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3. 可持续发展绿色数据中心标准鼓励数据中心采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
并提倡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浪费,推动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4. 安全性高绿色数据中心标准要求数据中心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包括对设备、数据和网络的安全防护,防范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风险,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三、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应用前景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引入和贯彻将对推动整个数据中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应用将大大减少数据中心的能耗,对缓解能源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占到整个能源消耗的2%以上,如果能广泛推行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可大幅度降低其能耗,减轻对环境的负荷。
其次,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应用将提升数据中心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优化节能设计和设备配置,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12月前言为贯彻落实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更好地实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通过科学、合理评价数据中心建筑,引导数据中心建筑健康可持续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写了《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作为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补充,本细则总结了国外近年来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的经验与成果,借鉴了国际和国内互联网通信行业数据中心建设的经验。
编制组开展了深入的基础调研,广泛地征求了相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协商,以期为数据中心建筑的绿色化设计、建造以及评价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
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云泰数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要起草人:宋凌李本强林琳赵锂韩继红刘晓华王昌兴姜俊海许鹏吴大江谭华汤钟才刘国友程大章欧阳述嘉李宏军张镝张丽娟苑翔韩延民罗志刚张林锋崔文盈廖琳李静张川佟振王悦懿主要审查人:郎四维吕伟娅王翠坤郝军郎红阳黄群骥黄献明目录1 总则 ...................................................................................................................... - 1 -2 术语 ...................................................................................................................... -3 -3 基本规定 .............................................................................................................. - 6 -3.1基本要求. (6)3.2评价与等级划分 (7)4 节地与室外环境 ................................................................................................ - 12 -4.1控制项.. (12)4.2评分项 (17)5 节能与能源利用 ................................................................................................ - 33 -5.1控制项.. (33)5.2评分项 (37)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 49 -6.1控制项.. (49)6.2评分项 (51)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 63 -7.1控制项.. (63)7.2评分项 (64)8 室内环境质量 .................................................................................................... - 77 -8.1控制项.. (77)8.2评分项 (84)9 施工管理 ............................................................................................................ - 92 -9.1控制项.. (92)9.2评分项 (93)10 运营管理 ........................................................................................................ - 107 -10.1控制项. (107)10.2评分项 (109)11 提高与创新..................................................................................................... - 118 -11.1一般规定 (118)11.2加分项 (118)12 附录-条文评分表 ........................................................................................... - 125 -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的评价,制定本细则。
绿色数据中心自评价报告一、概述绿色数据中心是指在数据中心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采用节能、低碳、环保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数据中心服务。
本报告将对我们公司的绿色数据中心进行自评价,分析其在能耗、碳排放、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能耗我们公司的绿色数据中心采用了多种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如高能效服务器、智能化空调系统、精细化供电管理等。
通过对能耗情况的监控和分析,我们发现数据中心的能耗较低,能够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能源浪费。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还有一些改进的空间,比如进一步优化服务器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待机功耗。
三、碳排放绿色数据中心的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消耗,包括电力和制冷能源。
我们通过使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效率等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减排效果。
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更环保的能源供应方式,如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更高效的制冷系统等。
但是,我们认识到还有进一步减少碳排放的空间,需要在供应链管理、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四、资源利用在资源利用方面,我们注意到数据中心使用的硬件设备采购和更新周期相对较长,但是我们会尽可能地进行设备更新和替换,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能效达到最佳状态。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虚拟化技术和资源池化管理,以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
目前,我们还需进一步推动设备回收和资源再利用工作,并加强供应商的环境保护认证和管理。
五、改进建议在自评价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进一步提升能耗效率。
优化服务器配置、改进供电管理、加强能耗动态监控等措施,以减少数据中心的能耗和浪费。
2.加强碳排放管理。
与能源供应方合作,推动供应链的清洁能源使用,继续改进制冷系统,减少数据中心的碳排放。
3.推动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加强设备的回收管理,提高硬件资源的再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4.建立环境保护认证和管理机制。
组织认证名称简要说明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管局办公室银保监会办公厅能源局综合司组织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绿色数据中心评估对评估体系中的电能使用效率、节能措施、能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有害物质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基础设施环境8个单元及加分项全部进行评估。
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等级评估在工信部节能司的指导下,中国电子学会开展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等级评估专项试点工作,对经审查、测试(如需要)、评估后达标的数据中心(单位)颁发相应等级证书。
按照“独立、客观、公正和科学”的原则,由数据中心(单位)自愿向评估机构提出评估申请,按照《中国电子学会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等级评估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称“办法”)和《中国电子学会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等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称“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
数据中心绿色等级评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绿色网格(中国)共同开展,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具体承担。
“数据中心绿色等级评估”的等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AAAAA级别。
对于运行满一年以上的数据中心,申请“运行类A-AAAAA”;对于运行未满一年的数据中心,申请“设计类A-AAAAA”数据中心低碳等级评估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开展,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具体承担。
根据能源和碳利用效率、低碳节能技术与方案、低碳战略与管理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估。
对各个维度的具体项目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并设置了创新性探索,购买绿色电力证书,造林和再生林、土壤固碳,资源回收,算力算效提升等加分项目(满分10分),由总分(满分共110分)得到该数据中心对应的等级(1A—5A)。
数据中心算力等级评估评估指标由算力/算效和通用类/智算类/超算类两个维度组成,算力为CP,算效为CE;通用类为N,智算类为H,超算类为S;算力和算效等级分别为从1级到5级,5级为最优。
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住房城乡建设部年月前言为贯彻落实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更好地实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通过科学、合理评价数据中心建筑,引导数据中心建筑健康可持续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写了《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作为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补充,本细则总结了国外近年来绿色数据中心建筑评价的经验与成果,借鉴了国际和国内互联网通信行业数据中心建设的经验。
编制组开展了深入的基础调研,广泛地征求了相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协商,以期为数据中心建筑的绿色化设计、建造以及评价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
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云泰数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要起草人:宋凌李本强林琳赵锂韩继红刘晓华王昌兴姜俊海许鹏吴大江谭华汤钟才刘国友程大章欧阳述嘉李宏军张镝张丽娟苑翔韩延民罗志刚张林锋崔文盈廖琳李静张川佟振王悦懿主要审查人:郎四维吕伟娅王翠坤郝军郎红阳黄群骥黄献明目录\ "" \ \ \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数据中心建筑的评价,制定本细则。
【条文说明】随着国内外互联网、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数据的处理、交换以及存储量也随之增长,数据中心的建设量和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数据中心的土地、电、水、材料等资源消耗量及其在社会整体消耗量中所占比例也逐年攀升,同时,数据中心在资源利用过程中也存在如空置率高、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虽然人人都在谈论绿色数据中心,但业界并没有关于绿色中心的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使得企业在规划一个新的数据中心或对原有数据中心进行改造时无从下手。
随着APC今年6月推出在线能耗权衡工具Trade-Off Tools,绿色数据中心不能被量化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Trade-Off Tools由7个计算器组成,包括虚拟化电力成本计算器、数据中心效率计算器、资本支出计算器、供电规模计算器、InRow遏制选择器、直流/交流计算器和碳计算器。
APC中国区市场推广总监谢卫刚介绍说:“借助Trade-Off Tools,用户只要输入数据中心容量、负载、服务器数量、电力成本及其他与数据中心相关的参数,就能通过这7个计算器计算出相应的数值及百分比,使用户对数据中心的电力效率有一个直观而清晰的了解,为日后科学规划和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提供可靠的依据。
”1.虚拟化电力成本计算器虚拟化是提高数据中心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采用虚拟化技术不但可以降低硬件购置成本,还能减少硬件的供电容量和制冷容量。
虚拟化电力成本计算器可以更直观地说明,实现服务器虚拟化后,数据中心到底能够减少多少物理基础设施,节约多少电力成本。
2.数据中心效率计算器数据中心效率计算器可以对数据中心进行概要性描述,并根据数据中心的关键指标,计算出相应的效率及电力成本。
当用户输入供电和制冷系统的详细配置后,此工具可以通过三维效率模型展示计算的结果,包括数据中心的效率值,以及不同的数据中心设计及运行条件对数据中心效率及电力成本的影响。
3.资本支出计算器资本支出计算器的主要用途是定义关键物理基础设施的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计算出资本支出。
通过确认负载、冗余、密度及电源/冷却等系统的特性,资本支出计算器可以预测出机房所需的机架数量、地板空间以及总体基建成本。
4.供电规模计算器供电规模计算器定义了IT负载的基本特性,并能计算出支持此负载需要多少电力输入。
此工具具有交互的特性,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更改服务器及存储系统的负载特性,对假定情况进行测试,然后计算出总负载,并最终得到相应的电力需求情况。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导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绿色数据中心应运而生。
绿色数据中心是指采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为目标的数据中心。
那么,如何评价绿色数据中心呢?
评价绿色数据中心需要考虑其节能性。
绿色数据中心应该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如虚拟化、能源回收等,以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绿色数据中心应该采用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对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控和管理,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
评价绿色数据中心需要考虑其环保性。
绿色数据中心应该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如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绿色数据中心应该采用环保的管理方法,如废弃物的分类处理、环境监测等,以保护环境。
评价绿色数据中心需要考虑其可持续性。
绿色数据中心应该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法,如资源的循环利用、社会责任的履行等,以保证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评价绿色数据中心需要考虑其节能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绿色数据中
心的目标,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数据中心绿色分级(G1-G5)A.1 分级要求
A.2 绿色评级
由以上项目的总得分,按照以下分级方法,可得到该数据中心对应的绿色等级,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分级(F1-F5)
B.1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分级要求
评价指标权重划分如表B.1所示。
表B.1 评价指标权重划分表
对服务商各维度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后得出各维度分数,根据以下分级方法,得到该数据中心服务能力评价结果如表B.2所示。
表B.2 评价结果分级表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数据中心可用性分级(U1-U5)C.1 供配电分级要求
如表C.1所示,为供配电分级要求。
表C.1 供配电系统分级表
C.2 空调分级要求
如表C.2所示,为空调分级要求。
表C.2 空调系统分级表
C.3 设备和环境监控系统分级要求
如表C.3所示,为设备和环境监控系统分级要求。
表C.3 设备和环境监控系统分级表
C.4 网络布线分级要求
如表C.4所示,为网络布线分级要求。
表C.4 网络布线分级表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数据中心安全性分级(S1-S3)D.1 数据中心安全性分级要求
数据中心安全性分级要求如表D.1所示。
表D.1 数据中心安全性分级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用于评估金融机构、项目或产品在环境和可
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的一套标准和指标。
它可以帮助金融行业更好地履行其
社会责任,促进绿色金融发展。
在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中,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保护。
评价指标会
关注金融机构或项目对水、土壤、空气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
些指标可以量化金融活动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或者评估其对环境的贡献。
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还会考虑可持续发展因素。
这包括对社会、经济
和环境的长期影响进行评估。
例如,评价指标可以衡量金融机构或项目对社
会公平性、经济稳定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贡献程度。
评价指标体系还会关注金融产品或投资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透明度是
绿色金融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其投资的环境和社
会影响。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会考虑金融机构或产品提供的信息披露水平,
以及其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还会关注金融机构的管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这包括考虑机构的治理结构、道德准则、负责任的投资决策等因素。
评价指
标可以衡量机构或项目在可持续性方面的承诺和行动,以及其是否具备践行
社会责任的能力。
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金融机构、项目或产品在环境和可持续发
展方面的表现的一套标准和指标。
它考虑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透明度
和信息披露,以及机构的管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它的目标是促进绿色
金融的发展,推动金融行业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附件1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一、评价指标体系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由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情况、绿色设计及绿色采购、能源资源使用管理、设备绿色管理和加分项等5个方面、17个指标项组成,具体详见下表。
表1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表二、指标说明及评分规则绿色数据中心各评价指标的具体指标说明及评分规则如下。
(一)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情况1. 电能利用效率(PUE)1.1指标说明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总耗电与数据中心IT设备耗电的比值。
1.2评分规则总分60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实际得分按照公式“80-20×PUE”进行计算。
2. 设计指标达标情况2.1指标说明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实际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与设计水平的比较。
2.2评分规则总分3分。
连续一年内所申报数据中心实际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不低于相关政府部门批复的设计指标水平得3分,否则不得分。
3. IT设备负荷使用率3.1指标说明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机柜实际平均用电负荷功率与数据中心机柜标称平均功率的比值。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机柜实际平均用电负荷功率=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测量周期为1年的IT设备耗电量÷总安装机柜数÷8760数据中心机柜标称平均功率=数据中心机柜标称功率总和÷总安装机柜数3.2评分规则总分3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IT设备负荷使用率不低于70%,得3分;低于70%但不低于50%,得2分;低于50%但不低于30%,得1分;低于30%不得分。
4.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通过直接购买并应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在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平台上认购绿色电力证书代表电量、应用自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站所发电力等方式使用的具有直接所有权的可再生能源电量与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同时期内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的比值。
4.2评分规则总分2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比值不低于5%得2分,低于5%但不低于2.5%,得1分。
否则不得分。
5. 水资源使用率5.1指标说明连续一年数据中心水资源消耗量与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同时期内IT设备耗电量的比值。
5.2评分规则总分2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水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于0.6L/kW·h得2分,否则不得分。
(二)绿色设计及绿色采购6. 绿色先进适用技术产品应用采用先进绿色节能技术产品及工信部发布的《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相关技术产品建设数据中心。
6.2评分规则总分10分。
6.2.1所申报数据中心冷源均选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评定达到能效等级1级的产品得2分。
选用能效等级2级以上产品得1分。
如使用有能效等级2级以下产品则不得分。
如:冷水机组按《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7-2015)评定。
对于暂时无相应国家标准的产品,可参照行业标准或行业公认的相关行业协会制定的能效标准评定。
6.2.2所申报数据中心水冷系统选用的泵产品均选用按相应国家标准评定能效指标在节能评价值以上的产品,风冷系统选用的风机、空气压缩机等产品均选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评定达到能效等级1级的产品得2分。
泵产品选用节能评价值以下但在能效限定值以上产品,风机、空气压缩机等产品选用能效等级2级以上产品得1分。
否则不得分。
如:清水离心泵按《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2007)评定,通风机按《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1-2009)评定。
对于暂时无相应国家标准的产品,可参照行业标准或行业公认的相关行业协会制定的能效标准评定。
6.2.3所申报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直接使用的以及包含在不间断电源(UPS)中的各类变压器产品均选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评定达到能效等级1级的产品得2分。
选用能效等级2级以上产品得1分。
如使用有能效等级2级以下产品则不得分。
如:三相配电变压器按《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2013)评定,电力变压器按《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4790-2009)评定,对于暂时无相应国家标准的产品,参照行业标准或行业公认的相关行业协会制定的能效标准评定。
6.2.4所申报数据中心安装有能源、资源信息化管控系统,可实时监视各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工作参数,可实时显示各系统及主要设备对能源、资源的使用情况,并提供智能化分析功能,根据系统实现功能及实施效果得0-2分。
6.2.5除上述所列产品外,所申报数据中心积极选用《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所推荐技术产品或类似功能及性能技术产品,根据实际情况得0-2分。
以上各项得分相加为本指标项得分。
7. 清洁能源利用系统7.1指标说明数据中心对自然冷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余能余热等形式的清洁能源进行利用。
7.2评分规则总分2分。
根据所申报数据中心在自有场所建设自然冷源、自有系统余热回收利用或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清洁能源利用系统及应用情况得0-2分。
8.绿色采购8.1指标说明建立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采购满足国家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相关要求的设备和产品。
8.2评分规则总分2分。
具备明确的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采购满足国家有关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要求或满足相关节能、节水、低碳等相关标准要求的设备和产品。
根据实际情况得0-2分。
(三)能源资源绿色管理9. 能源管控9.1指标说明结合气候环境、自身负载变化和运营成本等因素科学运维,以实现能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9.2评分规则总分4分。
9.2.1所申报数据中心具有能耗统计分析制度,应至少每月对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气候环境、自身负载变化和运营成本等因素对关键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调整。
对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能源信息化管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校正。
根据实际情况得0-1分。
9.2.2所申报数据中心对于基础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基础设施运行于最优工况。
根据实际情况得0-1分。
9.2.3所申报数据中心对降低能耗设置有明确的、不断提高的发展目标,并将目标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和长效考评机制。
根据实际情况得0-1分。
9.2.4所申报数据中心建立有人员培训培养机制,不断提升数据中心人员节能运维与管理职业技能水平。
根据实际情况得0-1分。
以上各项得分累加为该项指标得分。
10. 水资源管控10.1指标说明建立节水制度,充分利用水资源。
10.2评分规则总分2分。
10.2.1所申报数据中心充分分析水资源使用情况,结合气候环境和自身负载变化、运营成本等因素不断调整用水策略,尽最大可能对水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水资源消耗。
根据实际情况得0-1分。
10.2.2建立节水制度,使用节水器具,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损坏管件应及时更换,防止破管、渗水、漏水现象的发生。
根据实际情况得0-1分。
以上两项得分累加为该项指标得分。
11. 节能诊断服务11.1指标说明积极响应《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计划》(工信部节函〔2019〕101号),自愿接受节能诊断服务,并依据诊断结果开展有实效的节能、节水等绿色技术改造。
11.2评分规则总分2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近两年内积极响应《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计划》(工信部节函〔2019〕101号),自愿接受节能诊断服务,并依据诊断结果开展节能、节水等绿色技术改造并取得实效。
根据实际情况得0-2分。
12. 第三方评测12.1指标说明由具有CNAS、CMA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测并出具符合CNAS、CMA要求的相应检测报告,数据中心据此采取提升改进措施并取得实效。
12.2评分规则总分2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近两年内由具有CNAS、CMA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测并出具符合CNAS、CMA要求的相应检测报告,所申报数据中心据此采取提升改进措施并取得实效。
根据实际情况得0-2分。
(四)设备绿色管理13.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13.1指标说明数据中心物理界限范围内的电器电子产品应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和《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26572)相关要求。
13.2评分规则总分2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物理界限内的电器电子产品(包括数据中心本身所有及客户托管存放的各类电器电子产品)应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对列入《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目录》的产品,还应满足《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制度实施安排》的相关要求。
符合得2分,否则不得分。
14.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14.1指标说明建立可追溯的电器电子产品管理档案,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妥善进行处理,对有再利用价值的废旧设备采取再利用措施。
14.2评分规则总分2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建立有可追溯的电器电子产品管理档案,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进行识别,并有具体再利用措施,包括自我利用和与产品生产企业、有相应资质的回收企业共同建立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
处理过程有记录。
根据实际情况得0-2分。
15.废弃物管理15.1指标说明各类废弃物均应得到妥善处理,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管理规定。
15.2评分规则总分2分。
对于数据中心日常运行维护、检修等产生的空气滤芯、废旧电缆、水处理残渣、废旧电池、电缆桥架、废弃油液、可破坏臭氧层或具有温室效应的制冷剂和污水等各类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废弃物,所申报数据中心应充分识别并依照国家及地方相关管理规定建立有相关处理制度,废弃物产生及处理过程有完整记录。
根据实际情况得0-2分。
(五)加分项16.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及绿色电力证书消费所申报数据中心连续一年内通过直接购买并应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及在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平台上认购绿色电力证书代表电量的总和与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同时期内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的比值,不低于10%得1分,以后每高出5%加1分,最多得3分。
17.标准等绿色公共服务所申报数据中心围绕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主题,通过支持行业会议、参与研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等形式公开分享自身发展经验,促进数据中心行业绿色发展。
根据相关情况得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