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汉魏晋诗三首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6
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诗海拾贝饮酒(其四)陶渊明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赏析】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
诗的前六句极言孤鸟的失意,鸟既失群,自然恓惶不安,加之在暮色苍茫中独自飞翔,令人倍感凄凉。
“因值孤生松”以下陡然折回,敛归息荫,自然有无限乐趣,更何况在举世无繁荣之木的情况下,得一挺拔劲直、浓荫铺地之青松作为栖息之地,自为理想的乐土,故欲托身于此,千载不离。
这首诗可以说是陶渊明对他本人下决心归隐的一种解释:在“失群”亦即脱离了官僚阶层以后,必须找一个“托身”之所来安身立命,他很荣幸地找到了,于是下决心在这里坚持下去,千载而不相违。
◎语林撷英课文名句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曹操名言1.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2.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机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3.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4.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幸!陶渊明名言1.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3.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作者卡片姓名曹操生卒年155~220朝代东汉字号称谓字孟德籍贯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相关资料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等姓名陶渊明生卒年365~427朝代东晋字号称谓字元亮,一名潜籍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相关资料著名田园诗人。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4龙的传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4(2012-05-22 10:26:58)转载▼标签: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二十四卷今人逯钦立辑校文化分类:图书收藏、藏书楼(家)、书院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4【今人】逯钦立辑校●晋诗卷十七☆陶渊明【形影神诗三首】〖逯案。
实为三章。
〗贵贱贤愚。
莫不营营以惜生。
斯甚惑焉。
故极陈形影之苦。
言神辨自然以释之。
好事君子。
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天地长不没。
山川无改(曾本、苏写本云。
一作如故。
)时。
草木得常理。
霜露荣(曾本云。
一作憔。
焦本云。
一作憔。
非。
)悴之。
谓人最灵智。
独复不如(苏写本作知。
曾本同。
又注。
一作如。
)兹。
适见在世中。
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
亲识(曾本云。
一作戚。
)岂相思。
(曾本、苏写本云。
一作相追思。
)但馀平生物。
举目情凄ㄝ。
我无腾化(曾本云。
一作云。
)术。
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曾本云。
一作忆。
)君言。
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存生不可言。
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
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
未尝异悲悦。
憩荫(曾本云。
一作阴。
)若暂乖。
止日终不别。
(曾本云。
一作不拟别。
)此同既难常。
黯(曾本云。
一作默。
)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
念之(曾本云。
一作此。
)五情热。
立善(曾本云。
一作命。
)有遗爱。
胡可(焦本作为。
)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
方此讵(曾本云。
一作谁。
又作诚。
苏写本云。
一作诚。
)不劣。
【神释】大钧无私力。
万物(焦本、和陶本作理。
曾本同。
又注。
一作物。
)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
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
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各本作善恶。
曾本、苏写本云。
一作既喜。
)同。
安得不相语。
(苏写本作与。
《诗纪》同。
曾本云。
一作与。
)三皇大圣(曾本云。
一作德。
)人。
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和陶本、《诗纪》作寿。
曾本同。
又注。
一作爱。
焦本云。
一作寿。
非。
)永年。
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
贤遇无复(和陶本作足。
)数。
日醉或能忘。
迢迢牵牛星【教材分析】中国是诗的国度,其中《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这些诗歌叙事委婉曲折,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对后世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思妇离别之情,突出表现中下层士子的对人生的辛苦和命运的不满、悲叹以致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
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动荡、离乱的时代风貌。
《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寄托织女的相思之苦,形象地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夫妻团圆的强烈愿望。
【学情分析】学生刚上高中,对诗歌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只会听教师讲解,不会自己分析。
《迢迢牵牛星》属于古体诗,阅读难度不大;通过学习本诗,将使学生初步体会高中诗歌鉴赏的方法,感悟诗歌情感;同时能够调动学生兴趣,进而阅读名家名篇。
【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的情趣盎然的语言。
2.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3.品味诗中委婉动人的别离之情。
【教学重难点】鉴赏这首诗中的叠词的作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神话传说导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哪些经典的故事?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中国四大爱情悲剧):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与范喜良、白素贞与许仙。
下面我们来阅读和感受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好节奏;三读,读出感情。
2.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分享译文,展示佳作。
三、细品语言,赏析形象古人对此诗评价甚高,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你觉得好在哪里?以一二句为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处?互文,描写了牵牛星和织女星遥远灿烂的形态。
由景到人,牵牛星好比是远在他乡的游子,织女星皎洁明亮,让人想到女性之美。
分组讨论。
小结:全诗塑造了一个美丽、勤劳、内心痛苦的织女,表达了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分离之苦。
能力训练(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迢迢(ti2o)乡邑(y@)虏(l()B.脉脉(m^)楛矢(sh!)猱(r2o)C.暖暖(4i)豹螭(ch9)羁(j9)D.狗吠(f8i)勇剽(pi1o)墟(x&)2.加点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3.朗读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B.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C.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4.填空:(1)《迢迢牵牛星》选自________。
这个诗集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________。
这十九首诗本没有标题,一般以________为标题,这一点与诗歌总集________里标题方法一样。
《迢迢牵牛星》中,最能传达出织女内心痛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白马篇》又名________,描写少年骑射技术高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少年赫赫战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陶渊明,是________时期的大诗人,写下了许多田园诗,有________的称号。
诗中描写田园村居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
5.对课文中诗歌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是哪几项[] A.“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
两个叠词互文兼写牵牛星与织女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B.“盈盈”写水的物态,“脉脉”写人的情态。
隔河相望,脉脉含情,情景交融,声情并茂,表现了牵牛、织女间眷恋、幸福之情。
C.“性命安可怀?”和“何言子与妻?”两个反问句,把舍身为国、不顾家庭的爱国热情表现得很强烈,显示出义无反顾的气概。
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喻己为鸟为鱼,其中“恋”“思”二字见出诗人多么希望展翅蓝天、复归清池,早日脱离这污浊的官场。
汉魏晋诗三首[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纤纤擢.素手 擢:举起,摆动 B .泣涕零.如雨 零:落下 C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收藏;保存 D .少无适俗韵.韵:气质,性格 【解析】 C 项,存:问候,探望。
【答案】 C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相去.复几许一去.三十年B.⎩⎪⎨⎪⎧何以.解忧以.我贿迁 C.⎩⎪⎨⎪⎧脉脉不得.语复得.返自然D.⎩⎪⎨⎪⎧少无适.俗韵始适.还家门 【解析】 A 项,动词,距,距离/动词,离开。
B 项,介词,用/介词,把。
C 项,助词,均为“能够”之意。
D 项,动词,适合/动词,出嫁。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68010182】A .脉脉不得语.B .对酒当歌.C .鼓.瑟吹笙D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解析】 A 、B 、C 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D 项,属名词作状语。
【答案】 D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68010183】A .迢迢..牵牛星(遥远的样子) 纤纤擢.素手(举起,摆动) B .札札弄机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终日不成章.(整幅的布帛) C .对酒当.歌(应当) 但.为君故(但是) D .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 守拙..归园田(安守本分)【解析】C项,但:只。
【答案】 C5.名句默写。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
(3)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4)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5)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____。
(6)周公吐哺,______________。
【答案】(1)脉脉不得语(2)少无适俗韵(3)羁鸟恋旧林(4)暧暧远人村(5)复得返自然(6)天下归心[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的诗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完成6~9题。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4汉魏晋诗三首课后巩固大纲人教版第三册1.填空。
(1)《古诗十九首》最初收录于________(时代)________(人物)编的________。
(2)与汉乐府比,汉乐府多叙事,《古诗十九首》多________;汉乐府是民歌,《古诗十九首》是________(体裁)。
(3)汉末建安到魏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________。
这时期诗歌成就显著,许多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从________中汲取营养,内容上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后人称为“________”。
代表作家有“三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安七子”及蔡琰。
(4)陶渊明,名________,字________,世号________,自称__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
是________派诗歌的开山鼻祖。
他厌恶官场,性情刚直,留有“________”的典故。
答案:(1)梁萧统《昭明文选》(2)抒情文人五言诗(3)建安文学汉乐府诗建安风骨曹操曹丕曹植(4)潜渊明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东晋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2.背诵默写。
(1)迢迢牵牛星,________。
纤纤擢素手,________。
终日不成章,________。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________。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________,去日苦多。
________,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月明星稀,________。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________。
________,天下归心。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________,一去三十年。
________,________。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________,桃李罗堂前。
________,________。
狗吠深巷中,________。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________,复得返自然。
阮籍咏怀诗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评析】《咏怀》诗现存82首,是阮籍平生诗作的总题。
由于生活在政治黑暗的魏末晋初时代,阮籍之诗大多隐晦曲折。
刘宋时期的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
”(《文选李善注引》)李善也说:“(阮籍)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猜测。
”(《文选·咏怀诗注》)本诗是《咏怀》的第一首,它典型地体现了上述诸特点,用现代的批评术语来说,它近乎一首朦胧诗,它写了“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也写了自己不寐而弹琴,写了自己的“徘徊”“忧思”,但却没有指明或暗示其具体内容。
清代一些学者往往征引史实来考证其所指,结果往往是反失其旨趣。
其中方东树之见“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较为贴近。
其实,如果能透彻地了解阮籍其人,此诗也并不难解。
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晋书·阮籍传》)。
正如他“醉六十日”,以使文帝之“为武帝求婚于籍”,终于“不得言而止”(同上)一样,“酣饮”不过是他用以逃避显示的手段,内心的痛苦却是无法排遣的。
史书中“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的描写,就正是他痛苦内心的深刻表现。
所以这首诗,只要看他“孤”“独”二字,就不难“曲径通幽”了。
此诗起首,诗人就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孤冷凄清的夜境:“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起了书法心曲的琴弦。
这是从实景来理解。
然而,也不妨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其六十一》)呵!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描写这个不眠之夜。
清人吴淇说:“‘鉴’字从‘薄’字生出……堂上止有薄帷。
……堂上帷既薄,则自能漏月光若鉴然。
风反因之而透入,吹我衿矣”(《六朝诗选定论》)。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从这幅画面的表层意义上,感受到诗人的旨趣。
诗人写月之明,风之清,正衬托了自己的高洁不群;写“薄帷”、写“吹我襟”,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这虽非屈子那种“登昆仑兮食玉英”的浪漫境界,但那种特立危行,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精神却是一致的。
三四句,诗人着重从视觉、感觉的角度描写,五六句不但进一步增加了“孤鸿”“翔鸟”的意象,而且在画面上增添了“号”“鸣”的音响。
这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既是诗人的眼之物、眼前之景,又同时是诗人自我的象征,它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唱着一曲哀伤的歌。
“北林”化用《诗经》“鴥(“音郁”)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秦风·晨风》)之典,从而暗含了思念与忧心之意。
“北林”与“外野”一起进一步构成了凄清幽冷之境界。
结尾二句“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诗人的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有如庄周梦为蝴蝶后“蘧(音“渠”)蘧然而觉”,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他也许想到许多许多:“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其三十九》),却“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其三十三》),“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其十七》)。
诗人只能永远得布道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孤独地徘徊,永恒的悲哀。
纵观全诗,似是“反复零乱,兴寄无端”(沈德潜语),“如晴云出岫,舒卷无定质”(王夫之语),但如果把握了诗人“悲在衷心”的旨趣,就自可理解这首“旷世绝作”。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在《诗品》中对阮籍诗的评价,当是不易之论吧!哀江南赋(精选)信生世等于龙门,辞亲同于河洛[122]。
奉立身之遗训,受成书之顾托[123]。
昔三世而无惭,今七叶而始落[124]。
泣风雨于《梁山》,惟枯鱼之衔索[125]。
入欹斜之小径,掩蓬藋之荒扉。
就汀洲之杜若,待芦苇之单衣[126]。
水毒秦泾[209],山高赵陉[210]。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211]。
饥随蛰燕[212],暗逐流萤[21 3]。
秦中水黑,关上泥青[214]。
于时瓦解冰泮[215],风飞雹散,浑然千里,淄渑一乱[216]。
雪暗如沙,冰横似岸[217]。
逢赴洛之陆机,见离家之王粲,莫不闻陇水而掩泣,向关山而长叹[218]。
况复君在交河,妾在青波[219]。
石望夫而逾远,山望子而逾多[220]。
才人之忆代郡[221],公主之去清河[222]。
栩阳亭有离别之赋,临江王有愁思之歌[223]。
别有飘飖武威,羁旅金微[224]。
班超生而望返[225],温序死而思归[226]。
李陵之双凫永去,苏武之一雁空飞[227]。
若江陵之中否,乃金陵之祸始[228]。
虽借人之外力,实萧墙之内起[229]。
拨乱之主忽焉,中兴之宗不祀[230]。
伯兮叔兮,同见戮于犹子[231]。
荆山鹊飞而玉碎,隋岸蛇生而珠死[232]。
鬼火乱于平林,殇魂游于新市[233]。
梁故丰徙,楚实秦亡[234]。
不有所废,其何以昌[235]?有妫之后,将育于姜。
输我神器,居为让王[236]。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237]。
用无赖之子弟[238],举江东而全弃。
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239]。
以鹑首而赐秦[240],天何为而此醉?[ 122 ]信生世二句:指父亲庾肩吾卒于江陵。
龙门,是司马迁的诞生地,在今陕西韩城县东北。
辞亲,送终。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临死,留滞在河、洛之间,司马迁赶回,与父亲相见。
[ 123 ]奉立身二句:司马谈临终,嘱司马迁继承太史之任后,完成其著史之愿。
[ 124 ]昔三世二句:指先世之德到自己而衰落。
三世、七叶,均言代代相传。
[ 125 ]泣风雨二句:这是庾信在思亲。
《粱山》,见《琴操》:“曾子耕泰山下,雨雪,不得归,思父母,作《梁山操》。
” 枯鱼之衔索,见《孔子家语》:“子路见孔子曰:‘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
’”意为穿在干鱼口中的绳子会很快生虫朽坏,父母亲的生命也很短暂。
[ 126 ]就汀洲二句:指当时自己在湘东王的猜忌下,忧谗待死的心境。
杜若,香草。
《离骚》:“搴汀洲兮杜若。
”庾信以屈原自比,自喻品行高洁。
芦苇之单衣,三国时,诸葛恪事东吴,被杀后用芦苇裹身投于石子冈。
这是庾信担心自己遭忌被馋,也会落得诸葛恪那样下场。
[ 209 ]水毒秦泾:晋郑伐秦。
秦人在泾水上游放毒,使晋郑之兵饮水而死。
[ 210 ]赵陉:指赵国的井陉,险要之地。
韩信曾以制井陉之险而破赵成安君,擒赵王歇。
[ 211 ]长亭短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此处泛指旅途。
[ 212 ]蛰燕:藏伏避寒的燕子。
晋时中原丧乱,饥民掏野鼠与蛰燕的巢穴以觅食。
[ 213 ]暗逐流萤:见《后汉书•灵帝纪》:“帝与陈留王协夜步逐萤光,行数里,得民家,露车共乘之。
辛未,还宫,大赦天下。
”[ 214 ]秦中二句:指被虏的梁人踏上异乡之地。
秦中、关上皆西魏之域,今陕西一带。
以上八句写江陵百姓在被虏往西魏的路途上历尽艰难苦辛。
[ 215 ]泮(pàn):溶解,分离。
[ 216 ]淄渑(zī shéng):二条河的名字。
二水异味,合则难辨。
此处是说流落异国他乡之梁人,贵贱亦已无辨。
《北史•庾季才传》:“荆州覆亡,衣冠士人,多没为贱。
”[ 217 ]雪暗二句:指魏破江陵,献俘长安,在冬十二月,冻死者众多。
[ 218 ]逢赴洛四句:指作者在长安遇到被俘之人,莫不伤感思家。
陆机,本吴国将门之子,年二十而晋灭吴,后被征至洛阳为官,有《赴洛道中》诗二首。
王粲,汉末名士,避乱南奔,依荆州刘表,因怀归而作《登楼赋》。
[ 219 ]况复二句:指夫妇分离。
交河,今新疆吐鲁番有交河故城。
青波,楚地名,在今河南南部新蔡县西南。
[ 220 ]石望夫二句:指亲人间失散后的刻骨思念。
石望夫,见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如人立。
俗传云:古者有贞妇,其夫从役远征,饯送此山,立望夫而死,化为石。
”山望子,见《述异记》:“中山有韩夫人愁思台、望子陵。
”[ 221 ]才人:见《史记•张耳传》,赵王武臣为燕军所获,赵一厮养卒前往燕军营垒,说服燕将,救回武臣,武臣以美人赐厮养卒为妻。
代郡:古赵郡。
[ 222 ]清河:晋故城名。
晋惠帝的女儿清河公主,在洛阳战乱之际,被人掠卖,受尽困苦。
[ 223 ]栩阳二句:《汉书•艺文志》有“《别栩阳赋》五篇”及“《临江王及愁思节士歌诗》四篇”,今已失传。
阳,原作“杨”,据吴注本改。
[ 224 ]别有二句:为庾信自述乡关之思。
武威、金微,均为西部漠北之地区。
[ 225 ]班超:东汉名将,久镇西域,年老思返,上疏请归:“臣不敢望到酒泉,但愿生入玉门关。
”[ 226 ]温序:东汉太原人,官授护羌校尉,赴任途中为割据势力拘劫,不受辱而自杀,光武帝将其葬于洛阳。
其长子梦父曰:“久客思乡里。
”遂上疏乞骸骨归葬乡里。
[ 227 ]李陵二句:以李陵、苏武自比,言独自为魏所拘,求归不得。
李陵《别苏武》诗曰:“双凫俱北飞,一凫独南翔。
” 苏武久留匈奴,常惠教汉使谓单于曰: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单于惊谢。
归武。
[ 228 ]若江陵二句:指江陵被西魏攻陷和陈霸先篡位相继。
魏克金陵第二年,梁敬帝还都建业。
再过一年,陈霸先受禅,建陈。
否(pǐ):易卦名,表示天地不交,上下隔阖,闭塞不通之象。
金陵之祸,指陈霸先逼梁敬帝禅位。
[ 229 ]萧墙:指梁王室内部。
梁元帝的侄子萧詧称臣于西魏,被封梁王,西魏攻梁元帝,萧詧引兵相助,遂平江陵。
[ 230 ]拨乱二句:指梁元帝平侯景,启中兴之业,但在位时间很短,江陵陷落,他和两个儿子被害。
[ 231 ]伯兮二句:指梁元帝之子,不论长幼,均为萧詧所杀。
犹子,侄子,萧詧是昭明太子第三子,元帝与其为叔侄。
[ 232 ]荆山二句:伤悼元帝子遇害。
荆山,为楚卞和发现和氏璧的地方,在今湖北的西北部。
隋岸蛇生:隋侯救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大蛇就衔来一颗夜明珠以报答隋侯。
玉、珠,比喻元帝之子。
[ 233 ]鬼火二句:伤战乱之后,中兴之臣死伤者多。
鬼火,磷火。
殇魂,即伤魂,鸟名,据说黄帝战蚩尤时误伤一妇人,七日气不绝,后其灵化而为鸟,自呼为伤魂。
新市、平林,皆楚地名,光武帝与其兄起兵时在此二地招兵,后汉中兴,兵有新市、平林之号,这里指胡僧祐等元帝的中兴之臣。
[ 234 ]梁故丰徙:战国时,秦灭魏,迁大梁于丰。
此借喻元帝从建业移都江陵之事。
楚实秦亡:虽有亡秦必楚之说,但这一次江陵被西魏攻陷,是楚地沦丧于秦军了,反用其典。
[ 235 ]不有二句:指没有梁的覆亡,哪来北方的西魏及其后北周和南方的陈的兴盛。
[ 236 ]有妫四句:指陈代梁兴。
有妫,陈氏本为妫姓,在周为陈国,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其后遂姓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