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语言学纲要》 版 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 完整
- 格式:docx
- 大小:61.88 KB
- 文档页数:41
第四章语法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1、内部屈折:指的是依靠词根中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如,英语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goose(鹅,单数)-geese(鹅,复数),build(建设,现在时)-built(建设,过去时)等。
2、后缀:词缀的一种,粘附在词根语素的后面构成新词。
如,汉语的“者”放在动词形容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这个动作形状有关的人——长者、作者、编者、工作者、劳动者,等等;又如英语的-er/-or接在表动作的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该动作有关的人——worker(工作者),teacher(教师),publisher (出版者),translasor(译者)等等。
3、词尾:是变词语素,它附着在词干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动词doing,其中的ing就是词尾,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4、复合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例如汉语“白菜”“电脑”“支持”,英语“themselves”,“waterfall”,都是复合词。
5、语法范畴: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归类,例如“he”的语法意义是主格,“him”的语法意义是宾格,它们都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语法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完整的语调。
4、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作出组合的词组叫自由词组。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7、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三类,例如happinesses中,es是词尾,ness是词缀,happy是词根。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是述宾结构,“跑得很快”是述补结构,“火速准备”是偏正结构,“我们努力”是主谓结构。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综合自测练习参考答案导言一、名词解释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
2.“小学”:“小学”指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个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简言之,专语语言学就是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
具体来说,专语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
它可以研究某种具体的语言,如研究汉语,叫汉语语言学,以英语为研究对象,叫英语语言学。
它也可以以几种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发展规律特点,如我国的壮语、布衣语、傣语、土语等是来源于侗傣语支的亲属语言,以这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叫侗傣语言学。
英语、德语、荷兰语、瑞典语、丹麦语来源于日尔曼语,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叫日尔曼语言学。
4.共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可以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例如现代汉语,就以当代汉语普通话为研究对象。
由于它是从一个静止的时段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这类语言学被称为共时语言学。
5.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可以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其演变轨迹,例如汉语史、英语史等。
由于它从一个较长的时段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的发展动态,因此又叫共时语言学。
6.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为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二、填空1.(中国)、(印度)、(古罗马-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也叫(小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个部分。
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共时的角度/横向结构)和(历时的角度/纵向发展)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可以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进展而进展一、解释以下名词(20分,每词4分)1、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由于地域或社会的缘由而发生的语言分化。
2、社会方言:指社会内部因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使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3、地域方言:是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语言的地方变体。
4、共同语:是在某个方言的根底上形成的一个民族的通用语言。
5、亲属语言: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
二、填空题(30分,每空4分)1、社会的讲展是语言进展的根本条件。
2、渐变件和不平衡性是语言进展的两大特点。
3、语言的进展中,词汇的变化速度最快,语专次之,而语法的演化最为缓慢。
4、语言进展的两个根本过程是语言的生化和语言的统二。
5、社会方言是因社会的分工而消灭的语言分化,行'也用语、科学技术术语、阶级方言-都是常见的社会方言。
6、黑话是一种特别的社会方言,它具有猛烈的排他性。
7、地域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退及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
8、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进展为独立的但一这些源自一个共同语分化的语言归属于同一个亲属语 J工个成为不同语言进展源头的共同语称为母语—9、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10、按谱系分类,英语属于皿欧语系日耳导语族。
11、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或方言•的根底上形成的。
12、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国浮我国的工殷迂就是这样的一种共同语。
13、语言标准化的对象主要是书面适。
14、商定俗成的原则在标准化的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它本身就是标准化的一个原则和标准。
15、一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的根底方言,主要取决于客观的政洽、经注、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
16、汉语的一般话,依据标准化的要求,确定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叫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
三、区分正误(20分,每题2分)1、语言的进展都具有渐变性。
三、《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导言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6.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āma”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汉语和英语表示同样意义的词语,语音形式完全不同,这种差别是由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决定的,正因为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所以不同民族的人在确立语言符号的形式时作了不同的选择,从而造成了语言的差异。
7.人类为什么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人类之所以有多种多样的语言,是因为不同民族在创造语言时,选择了不同形式的符号表示意义,形成了差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语言。
人类社会有这样多的语言,正好说明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
8.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语言中是最重要的,最复杂一种?①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
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使用者不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灵机一动,selves”,“waterfall”,都是复合词。
5.语法范畴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的语法意义是宾格,它们都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语法2.组合规则聚合规则3.具有完整的语调4.自由词组5.实词虚词6.句法词法7.词尾词缀词根8.构词变词9.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10.词形变化词形变化三,单项选择(20分,每空2分)1.D2.D3.B4.A5.A6.C7.D8.A9.C 10.A四,分析题(20分)1.地震(陈述式) 看见(补充式) 忘记(并列式)司令(支配式) 拖鞋(偏正式) 伤心(支配式)2. 年轻的我们意气风发地走进不同凡响的新时代(略)3.①我们支持的是党委王书记.(王书记是受事)②支持我们的是党委王书记.(王书记是施事)(这个句子的多义是因为“王书记”的施事还是受事身份不能确定,他可以是“支持”这一动作的发出者,也可以是“支持”这一动作的涉及对象,两种含义在这里都江得通,造成了多义。
第四章语法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1、内部屈折:指的是依靠词根中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如,英语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goose(鹅,单数)-geese(鹅,复数),build(建设,现在时)-built(建设,过去时)等。
2、后缀:词缀的一种,粘附在词根语素的后面构成新词。
如,汉语的“者”放在动词形容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这个动作形状有关的人——长者、作者、编者、工作者、劳动者,等等;又如英语的-er/-or接在表动作的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该动作有关的人——worker(工作者),teacher(教师),publisher (出版者),translasor(译者)等等。
3、词尾:是变词语素,它附着在词干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动词doing,其中的ing就是词尾,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4、复合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例如汉语“白菜”“电脑”“支持”,英语“themselves”,“waterfall”,都是复合词。
5、语法范畴: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归类,例如“he”的语法意义是主格,“him”的语法意义是宾格,它们都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语法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完整的语调。
4、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作出组合的词组叫自由词组。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7、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三类,例如 happinesses中,es是词尾,ness是词缀,happy是词根。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是述宾结构,“跑得很快”是述补结构,“火速准备”是偏正结构,“我们努力”是主谓结构。
语言学纲要指导书答案 (1)(错)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错)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
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
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
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
例如: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填空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错)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错)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
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课后习题以及答案导论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和()。
2、语言学是()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的()。
4、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 )-----( )五个阶段。
5、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 ).6、()、()、()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判断正误。
1、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
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
3、理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
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
三:思考题。
1、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联系?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3、语言学学科内部都有哪些研究分类?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答案一、填空1、古希腊、古印度、古代中国2、1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5、梵语6、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二、判断正误1、×。
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书面语,因为语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的,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读古典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当时的口语研究不是很关注。
2、×。
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也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密切联系。
语言学除了关注语言本体的结构性质和发展规律,同时也要探究语言系统与人、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而且语言一直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3、×。
一般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一般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而不是学习研究某一门具体语言。
它所研究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
第四章语法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1、内部屈折:指的是依靠词根中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如,英语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goose(鹅,单数)-geese(鹅,复数),build(建设,现在时)-built(建设,过去时)等。
2、后缀:词缀的一种,粘附在词根语素的后面构成新词。
如,汉语的“者”放在动词形容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这个动作形状有关的人——长者、作者、编者、工作者、劳动者,等等;又如英语的-er/-or接在表动作的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该动作有关的人——worker(工作者),teacher(教师),publisher (出版者),translasor(译者)等等。
3、词尾:是变词语素,它附着在词干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动词doing,其中的ing就是词尾,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4、复合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例如汉语“白菜”“电脑”“支持”,英语“themselves”,“waterfall”,都是复合词。
5、语法范畴: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归类,例如“he”的语法意义是主格,“him”的语法意义是宾格,它们都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语法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完整的语调。
4、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作出组合的词组叫自由词组。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7、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三类,例如 happinesses中,es是词尾,ness是词缀,happy是词根。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是述宾结构,“跑得很快”是述补结构,“火速准备”是偏正结构,“我们努力”是主谓结构。
第四章语法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1、内部屈折:指的是依靠词根中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如,英语foot (脚,单数)-feet (脚,复数),goose (鹅,单数)-geese (鹅,复数),build (建设,现在时)-built (建设,过去时)等。
2、后缀:词缀的一种,粘附在词根语素的后面构成新词。
如,汉语的“者”放在动词形容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这个动作形状有关的人-------- 长者、作者、编者、工作者、劳动者,等等;又如英语的-er/-or 接在表动作的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该动作有关的人------------ worker (工作者),teacher (教师),publisher(出版者),translasor (译者)等等。
3、词尾:是变词语素,它附着在词干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动词doing,其中的ing就是词尾,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4、复合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例如汉语“白菜”"电脑”"支持”,英语“ themselves ”,“waterfall ”,都是复合词。
5、语法范畴: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归类,例如“he”的语法意义是主格,“ him ”的语法意义是宾格,它们都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语法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完整的语调。
4、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作岀组合的词组叫自由词组。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_________________7、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三类,例如happinesses中,es是词尾,ness是词缀, happy是词根。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 1、语言的功能包括( 社会)功能和( 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 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 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 )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 )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 )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 对 )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 错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 错 )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 对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 错 )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 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 对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 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需要语言 (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 (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 (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 (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 (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 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工,没有专门管语言的“左半球”,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掌握不了语言。 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 (1)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是19世纪60年代,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的。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2)书写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区。这一区域受伤的人,其他运动能力尚好,但失去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的能力,称作失写症。(3)视觉性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具有阅读理解功能。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在视觉上并无障碍,但无法理解文字的意思,称作失读症。(4)听觉性语言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靠近视觉语言中枢。1874年德国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Carl Wernicke)发现,也叫韦尼克区。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可以听到别人说话,但不能理解,同时自己表达也有问题,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语言功能分区依据各种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脑部受损区域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的。这些功能区的界限不是很清楚。这些都足以说明语言的生理基础是存在的。 5、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 临界期:是语言习得术语。指的是儿童比成人习得语言又快又成功的生长期。有语言学家认为从2岁开始至青春期,有的认为大脑优势在5岁左右就定下来了。在临界期内,大脑的可塑性大,儿童可自然而又轻松地完成语言习得。语言开发最迟12、13岁,过后原功能消退、弱化。 临界期的存在说明儿童语言的习得不仅需要具有先天生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且也离不开外界的社会条件。儿童语言能力的开发还有时间的限制,这正和大脑语言区的确定时间是大致平行的。 6、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对事物的分类可能不同。英文中的“uncle”,与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舅父、表姑父、表叔……等词对应。 B 相同语素构成的词,可能表示不同的概念。 手+纸 汉:手纸 日:信 汽+车 汉:汽车 日:火车 7、张三说,“我们先发明了电视,然后才给电视命名,所以思维不需要语言。” 张三的错误在哪里? 【答】发明本身也需要语言的帮助。在发明电视的过程中,所有的思维活动都离不开语言。 8、举例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1、语言与社会共存亡:每一种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语言依存于社会,与社会的产生、发展、消亡息息相关。 2、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 每个社会都存在自己的语言,语言是不同民族的区别标志 。 (1)任何语言中词语的音义联系,以及词语组合的语法关系从根本上讲都不是必然的。 (2)任何语言中词语的音义联系, 便要求并迫使这一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循。 以及词语组合的语法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认可, 其实,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能带给该团体内的成员很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不同的方言同样也有类似的效果。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其特殊性表现在,它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它不是为某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语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填空 1、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 )和( 规则 )组装起来的。 2、符号包含( 形式 )和(意义 )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 )的概括。 4、我们是通过( 听话)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 心理现实 )的。 5、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 )。 6、心理现实是存在于( 客观现实 )和(语言符号 )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7、语言符号的( 任意性 )和( 线条性 ),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8、语言符号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 音位 )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 )层的最小单位。 9、( 组合关系 )和( 聚合关系 )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0、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大脑的结构 )和( 功能 )。 二、判断正误 ( 对 )1、一种语言可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 ( 错 )2、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所以每个人说话是不自由的。 ( 对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具有一般性。 ( 对 )4、语言是丰富人的心理现实的重要途径。 ( 错 )5、心理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与客观现实是等同的。 ( 对 )6、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 ( 错 )7、现实中的句子是无穷的,所以组合关系也是无限的。 ( 错 )8、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语素。 ( 错 )9、句子是比词组高一层级的符号单位,所以句子的长度一定大于词组。 ( 错 )10、“飞鸟”和“小鸟”具有同样的组合关系。 三、思考题 1、听到一个熟人在说话,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说话,这个过程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吗?为什么? 这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因为符号存在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传递信息都是通过将意义与形式组合的。但是语言符号的形式与一般符号的形式不同,它是一种声音实体。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如音高、响亮度等发音的特点,我们听一个人说话,长时间地接触后,就将这种声音特点与意义结合了起来,从而理解了这种声音所传送的意义。 2、语言符号如何增进人的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 心理现实为语言符号的最初编码提供了初步的材料。 语言符号,是对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现实的“房子”只能是具体的——平房、楼房、四合院、别墅……。 口称的“房子”,从来都是抽象,是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即,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一般的、概括的东西。 如“粉笔”,和实际的粉笔是由很大的区别。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的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当语言产生之后,人们就可以利用语言从他人那里接收间接的经验,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个人的心理现实。当我们向他人传达这些信息时,就可以运用已有语言符号,对心理现实进行再编码,用语音发送出去。 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与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它与二者存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