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跑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4
往返跑教案教案:往返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第四册,第四章“往返跑”。
往返跑是一项基本的田径运动,通过学习往返跑,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规则,理解往返跑锻炼身体的作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树立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往返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规则。
难点:往返跑时的节奏调整和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时器、标志杆、口哨、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学生自带饮用水、运动衣物和鞋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往返跑练习,让学生感受往返跑的氛围。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往返跑的技术要领,包括起跑、途中跑、冲刺和转弯等环节,并进行示范。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参与讨论。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往返跑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4. 比赛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往返跑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术。
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作业设计(5分钟)(2)回家后,协助家长进行家庭体育活动,尝试运用所学技术进行往返跑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往返跑技术要领:1. 起跑:迅速起跑,尽量保持低重心,前倾身体,充分利用腿部力量。
2. 途中跑:保持稳定的节奏,上体稍前倾,手臂摆动协调,注意步频和步幅。
3. 冲刺:加大步幅,提高步频,充分利用全身力量进行冲刺。
4. 转弯:保持速度,适当调整身体姿势,避免碰撞标志杆。
七、作业设计2. 回家后,协助家长进行家庭体育活动,尝试运用所学技术进行往返跑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往返跑教案教案主题:往返跑的训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往返跑的基本概念和训练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往返跑的动作和技巧。
3. 学生能够在往返跑中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教学准备:1. 广场或室内场地。
2. 训练用具:跑步服装和鞋子、计时器、起跑线和终点线。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往返跑的概念(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往返跑的定义和用途。
解释往返跑是指从一个点出发,跑到另一个点再返回原点的训练方法,可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往返跑的好处,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进行往返跑的动作和技巧。
步骤二:训练往返跑的基本动作(15分钟)1. 告知学生往返跑的起跑线和终点线位置,并要求学生站在起跑线上。
2. 示范正确的起跑姿势和起跑动作。
要求学生跟随示范进行起跑动作,强调起跑时的爆发力和速度。
3. 让学生进行若干次起跑练习,并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如减少起跑距离或增加终点距离。
步骤三:训练往返跑的技巧(15分钟)1. 介绍往返跑的技巧,包括正确的转身动作、维持速度和节奏、呼吸控制等。
2. 示范正确的转身动作,并要求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几次练习。
3. 增加练习的难度,如要求学生在转身后立即加速跑回起点。
步骤四:提高速度和爆发力(10分钟)1. 强调往返跑的目的是提高速度和爆发力,并与学生讨论如何做到这点。
2. 示范正确的加速和冲刺动作,并要求学生跟随示范进行若干次练习。
3. 增加练习的难度,如要求学生在加速过程中保持平稳且快速的节奏。
步骤五:总结和回顾(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往返跑的基本概念、动作和技巧。
2. 强调学生在日常训练中要坚持进行往返跑的训练,并提醒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3. 鼓励学生在往返跑中不断追求进步,提高自己的速度和爆发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里或课余时间进行往返跑的训练,以进一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2.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田径比赛或锻炼活动,展示和提升在往返跑方面的能力。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往返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五章“往返跑”。
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往返跑的基本技术、往返跑的游戏设计以及往返跑的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2. 通过往返跑的游戏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往返跑的基本技术,如起跑、转身、冲刺等。
难点:往返跑的游戏设计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往返跑器材(标志杆、计时器等)、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自带的饮用水、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段往返跑,让学生感受往返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往返跑的基本技术,包括起跑、转身、冲刺等,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技术要领。
3. 游戏设计(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往返跑的游戏,如“接力跑”、“捉迷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训练与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往返跑基本技术:1. 起跑:快速启动,保持节奏2. 转身:轻盈转身,迅速投入跑步3. 冲刺:全力以赴,冲向终点往返跑游戏设计:1. 接力跑: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2. 捉迷藏: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竞争意识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描述往返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2. 设计一个往返跑游戏,并说明游戏目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与过程紧密相连,实践情景引入、技术讲解与示范、游戏设计、训练与实践等环节环环相扣,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00米往返跑的动作要领400米往返跑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有氧运动项目,对跑步者的耐力、速度和爆发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在进行400米往返跑时,正确的动作要领和技巧至关重要,能够帮助跑步者更高效地完成比赛,避免受伤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将介绍400米往返跑的动作要领:1.起跑姿势:在准备开始跑步时,跑步者应该站在起跑线上,双腿稍微弯曲,双脚略微分开。
双手自然下垂,肩部放松,眼睛注视前方。
侧重于脚掌的起跑动作,快速发力,尽可能减少空气阻力。
2.加速阶段:起跑后,跑步者应该尽快加速,迅速进入最佳速度。
在加速阶段,跑步者需要注重脚步的频率和幅度,以快速增加速度。
同时,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确保跑步轨迹的线性。
3.转弯技巧:在400米往返跑中,跑步者需要频繁地转弯,因此转弯技巧至关重要。
在转弯时,跑步者应该尽量减小弯道半径,维持稳定的速度和步频,通过摆臂和身体的转向来减少摩擦力,保持动作的连贯性。
4.维持节奏:在进行400米往返跑时,跑步者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能状况和比赛的需要,合理控制自己的节奏和呼吸。
要注意适当分配体力,根据比赛的进程调整速度和力度,确保能够在终点前保持最佳状态。
5.终点冲刺:当接近终点时,跑步者需要发挥最后的冲刺能量,全力以赴地冲刺到终点线。
在冲刺过程中,跑步者需要保持专注和毅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潜力,争取突破自己的极限,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而言之,400米往返跑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有氧运动项目,在进行比赛时跑步者需要注重动作要领和技巧,保持专注和毅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跑步者可以更好地掌握400米往返跑的技术要领,取得更好的成绩,享受跑步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往返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跑”的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三章“往返跑”。
详细内容包括:往返跑的动作要领、训练方法、提高速度和耐力的技巧,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
2. 培养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提高往返跑的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往返跑过程中的转身技巧和节奏控制。
重点:正确的跑步姿势,以及提高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标志物、教学视频。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操场上进行“抓人”游戏,引导学生体会快速奔跑和转身的感觉。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1)向学生讲解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强调正确的跑步姿势。
(2)介绍提高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视频为例,让学生观察优秀运动员的往返跑动作,分析其转身技巧和节奏控制。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2)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转身技巧和节奏控制的专项训练。
5. 比赛环节(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往返跑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动作要领正确的跑步姿势、转身技巧、节奏控制2. 提高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组往返跑训练计划。
2. 答案:示例训练计划如下:(1)热身运动:慢跑5分钟,活动关节。
(2)基本训练:往返跑5次,每次间隔休息1分钟。
(3)提高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如提高速度、增加距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训练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往返跑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大班教案《往返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运动技能”部分的第二节“跑步技能”,主要围绕“往返跑”进行详细讲解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提高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往返跑的起跑技巧、转身技巧和冲刺阶段的节奏控制。
教学重点: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呼吸调整及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标志物(锥形筒)。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讲解往返跑的起源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跑、转身和冲刺阶段。
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设置一道往返跑的例题,分析各个阶段的动作要点。
示范解答,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往返跑的实践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给予鼓励。
5. 比赛与评价(10分钟)组织小组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动作要领:起跑:快速、稳健转身:迅速、灵活冲刺:节奏感、全力2. 呼吸调整:跑步时保持均匀呼吸转身时深呼吸,为冲刺储备氧气3. 团队协作:配合默契,共同完成任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组往返跑的练习,并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
2. 答案:示例:起跑练习3组,每组距离50米;转身练习3组,每组距离30米;冲刺练习2组,每组距离100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往返跑的技术要点。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跑步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幼儿园大班教案《往返跑》(三篇)教学资料参考范本目录:幼儿园大班教案《往返跑》一幼儿园大班教案《很大很大的蛋》二幼儿园大班教案《心情脸谱》含反思三幼儿园大班教案《往返跑》一大班教案《往返跑》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自身的耐力、速度和灵敏性,对跑步感兴趣,能体验到跑步活动中运动、竞赛和交往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往返跑》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往返跑活动目标1、对跑步感兴趣,能体验到跑步活动中运动、竞赛和交往的乐趣。
2、发展自身的耐力、速度和灵敏性。
3、训练往返跑的动作。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1、设计场地,设置起、终点。
2、分别放置1、2、3、4标志物。
活动进程一,活动开始在教师带领下作热身运动,活动全身关节。
观察场地,启发幼儿想出玩法:如:跳、跨、绕着跑等。
二、游戏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学习往返跑是动作。
2、对比动作,掌握要领。
(1)教师示范一次,请幼儿看教师是怎样做的?玩法:先把手放在1标志物上,跑去摸一下2标志物,再跑回摸3标志物,然后跑去摸4标志物,跑回结束。
(2)请2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跑,对比动作的不同。
(让幼儿仔细观察:提醒幼儿观看教师转身时脚的位置和身体的转动)(3)教师总结往返跑动作要领:到达转弯处前2——3步时步子要大,上体直或后仰,后腿蹬地用力稍小。
最后一步脚向转身方向内扣,然后转身180,重心移至转身后的前脚,继续跑动。
(4)幼儿练习往返跑动作。
教师用语言提醒幼儿摸哪个点,提醒幼儿脚下动作,提示幼儿掌握动作要领。
3、比赛激趣,巩固练习。
(1)讲解比赛规则:以比赛接力进行,先跑完的队获胜。
(2)进行游戏2遍,随时指导幼儿注意动作要领。
三、活动结束讲评游戏师幼做放松活动,结束。
小百科:往返跑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的运动。
它对身体的协调性,技巧性以及速度的掌控是非常高的。
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具体的跑法。
一般来说,往返跑的距离是50米,这也使得它所需要的场地不像足球、篮球那样宽广。
《往返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跑”的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往返跑”。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提高速度和耐力,培养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提高运动水平。
2. 培养学生的速度、耐力、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往返跑的技巧掌握,尤其是起跑和转弯时的技巧。
重点: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及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标志物、往返跑路线图。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水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抓小偷”游戏,模拟警察抓小偷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往返跑的基本技巧,如起跑、加速、转弯等,并进行示范。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个典型的往返跑路线,分析其技巧和策略。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路线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5. 小组竞赛(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往返跑竞赛,提高运动技能。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基本技巧起跑加速转弯2. 往返跑路线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条往返跑路线,并分析其技巧和策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表现良好,积极参与,提高了往返跑的技巧和水平。
2. 课后,学生可自行设计往返跑路线,与家人或朋友进行实践,提高运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技能讲解与示范的细节4. 小组竞赛的组织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难点:往返跑的技巧掌握,尤其是起跑和转弯时的技巧。
起跑技巧:起跑时应注意身体重心前移,前脚掌着地,用力蹬地,迅速进入加速状态。
转弯技巧:在转弯处,外侧腿用力蹬地,内侧腿向转弯方向摆动,保持身体平衡。
《往返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运动技能”,第一节“跑步”。
具体内容包括:往返跑的技巧、往返跑的训练方法和往返跑的比赛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提高跑步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往返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难点:往返跑的节奏控制和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时器、标志物、测量尺。
2. 学具:学生自带饮用水、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然后介绍往返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往返跑的技巧,包括起跑、转身、步伐配合等,并进行示范。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实践(10分钟):学生进行往返跑比赛,体验比赛氛围,教师记录比赛成绩。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基本技巧起跑:迅速反应,稳定起步转身:轻盈转身,保持速度步伐配合:均匀步伐,节奏感强2. 往返跑训练方法慢跑热身:提高身体机能,预防伤害专项训练:针对性提高往返跑技巧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提高跑步能力3. 往返跑比赛规则比赛距离:根据年级制定比赛距离比赛形式:分组进行,每组两人比赛评判:计时器记录比赛成绩,取最佳成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往返跑的基本技巧及其重要性。
答案:往返跑的基本技巧包括起跑、转身和步伐配合。
起跑要迅速反应,稳定起步;转身要轻盈,保持速度;步伐要均匀,节奏感强。
掌握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跑步能力,预防运动伤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训练,参加校内外比赛,提高往返跑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如参观跑步比赛现场,了解专业选手的训练方法等,激发学生对往返跑的兴趣,培养体育素养。
教案:往返跑
教学班级 五年级(2)班 教学人数 48人
教学内容 1往返跑 2 播种与收获
教学场地 篮球场场内 教学器材和教具 实心球48个、录音机一台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跑的基本技能、提高参加活动的兴趣,逐步养成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思和习惯。
2、通过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气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培养运动时身体的正确姿势,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环节1:准备部分
教学内容 学习重点 组织形式 教学指导 目标体现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 3.安排见习生。 4, 小游戏; 肢体反映 二、准备活动 1.趣味慢跑 2、热身操 快乐校园 课堂常规。 集中注意力游戏练习 各种姿势跑 动作到位、舒展大方有节奏感。 组织:1.成四列横队。(如图) 组织:成一路纵队,绕篮球场行进(如图) 组织:成四列体操队形,两臂前平举,两臂侧平举。(如图) 1、集合、快、静、齐。认真倾听,明确任务。2、思维敏捷,快速反应。在教师语言和动作提示下快速准确地作出反应。 成一路纵队,绕篮球场行进,体育委员领跑,教师提示动作。 听音乐师生同做,教师提示动作要点。 。 养成良好
听课习惯
一切行动
听指挥,用
肢体来完
成语言表
术的意思。
积极主动
参与到体
育课活动
中
构建开发
的课堂环
境,引导学
生积极主
动参与锻
炼,从而达
到全身发
热的目的。
环节2:基本部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目标体现
1. 往返跑 要领;站立式起跑。跑出后迅速加快速度,跑时后蹬有力,两臂自然前后摆动,急停急起,重心逐渐抬起,向前跑出。 重点;往返 难点;急停急起 1、引导学生自由尝试往返动作。 2、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3、带领学生学习和理解往返跑的动作要领。 4、听教师发信号体会身体重心前移。 5、发现学生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6、激发学生学习信心,调整不同距离跑。 7、激励学生善于表现自我,典型示范、相互学习并评价。 8、针对性练习,改进急停急起动作。 9、根据体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次数进行练习。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10、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1、听到哨声快速做出反应,尝试体验快速跑的协调用力。 2、学生观察示范并积极思考回答提问。 3、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练习1-2次。 4、认真听讲,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5、积极动脑及时改错,再次进行练习。 6、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练习。 7、努力自己的动作并表达成功的喜悦心情。 8、集体练习,积极体会动作。 9、力争比自己先前跑得更远。 10、认真听取教师的点评。 组织成四列体操
队形,两臂前平举,两臂侧平举。 尝试体验
探究发现
自主练习
同伴互助
了解动作
树立学习
信心,掌握
动作要领
通过展示
激发兴趣
体验成功
的喜悦
点评学练
情况
2,游戏 播种与收获 方法;第一次每人将自己的实心球分别放在园圈内绕过红旗跑回,第二次1教师讲解游戏的做法 2安排学生进行布置游戏场地 3学生进行示范表演 1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方法 2各组合作完成布置游戏场地 3看同学示范表演并探讨怎样快 要求:
1.培养学生倾
听习惯
2. 学会自己动
手能力
3. 遵守游戏规
则,
玩中学
玩中练
体验学习
的快乐
进行管理维护穿过实心球绕过红旗跑回,第三次依次将自己的实心球报回。 规则;现场学生讨论制定。 4分组进行尝试练习 5汇报制定的规则 6分组进行比赛 7提出注意安全 4体会游戏要领 5组长负责讨论制定比赛规则并汇报 6开动脑筋,积极取胜 7遵守规则,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注意活动安全。
环节3:结束部分
教学内容 学习重点 组织形式 教学指导 目标体现
1.疏散队形站立 2.听音乐放松肢体, 3.导结 4.宣布下课, 5.师生再见 6收拾器材 达到身心放松效果 谈收获 养成好习惯 组织:学生自然成两臂前平举,两臂侧平举横队(如图) 组织:。 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 教师提示动作并朗诵散文,让孩子们在意境中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让孩子们谈出自己通过学习增长本领的感想。 要求:认真倾听 团队意识
的培养
符合运动
规律,达到
身心放松
的效果。
提出表扬
指出不足
定出方向
培养一种
有始有终
的好习惯。